中学体育田径课余训练的对策研究

2023-02-07

1 准确定位田径课余训练的培养目标

立足于实现“田径课余训练推动学校群众体育的普及;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的品质;丰富学校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校际间的交流、校园文化的建设;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满足部分有田径运动能力的学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求;开辟田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渠道, 为国家培养田径体育后备人才”等田径课余训练的主要功能。将田径课余训练目标定位在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普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田径后备人才。从而推动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思想观念

各市、县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 利用宣传媒介, 提高中学领导、教师及学生家长对课余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各中学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 把田径课余训练摆在适当的位置上来, 让田径课余训练面向广大学生敞开大门, 吸引更多爱好者或有田径特长的学生投入到田径课余训练中, 真正推动田径课余训练的普及, 扩大田径后备人才的选材面, 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 有效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田径后备人才。学生家长也要改变传统观念, 挖掘和发挥孩子的体育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树立领导、班主任和家长正确的人才观, 是搞好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前提。

3 创造比赛机会, 提高训练水平

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生命, 是其活力之所在, 离开了竞赛的运动训练是毫无意义的。针对中学参训学生参赛较少的实际, 各市、县体育主管部门应按照实际情况分级别、分项目的举办不同水平的比赛。各中学除了认真召开每年学校的运动会, 还可进行校际间的友谊赛、单项对抗赛、训练赛, 也可以安排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学生到专业队或体育院校参加平时或周末的测验赛, 以此来推动田径课余训练的开展, 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参训学生的运动技术的提高, 检查出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 又有利于加强校际间的友谊和交流, 真正做到了以竞赛作为杠杆全面推动田径课余训练的普及, 实现中学田径课余训练新飞跃。

4 加强教练员培训, 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管理者、实施者, 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质量和水平高低。中学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业务水平和工作热情对田径课余训练的质量和竞赛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目前, 中学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负担过重, 信息闭塞, 学习交流机会少的现象必须尽快解决。因此, 应为中学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 如 (1) 定期举办课余训练业务学习班。 (2) 组织一些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教授等专家对中学田径教练员进行讲学, 将先进的科学训练理论、方法、手段传递到中学, 从而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3) 组织省内外优秀教练员到中学进行指导、交流, 并进行现场教学训练, 以期提高教练员的整体教学训练水平。本人认为:应建立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 使教练员岗位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并把教练员的培训比率纳入考核校长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 以扩大教练员的培训面。另外, 在培训内容方面, 要根据青少年基础训练的特征, 将专项理论知识与训练实践紧密结合, 提高教练训练中的应用能力。针对当前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科研意识与能力低这一问题, 一方面不断提高教练员科研意识, 鼓励他们参加体育科学研究, 成为学者型教练员。另一方面, 各市县主管体育的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课余训练论文评选活动, 促进教练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强化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增加科技含量, 提高教练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 应积极开展与其他市、县的体育交流, 借鉴别人经验, 提高中学的田径课余训练水平。

5 体教结合

“体教结合”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新途径。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具有各自的优势, 体育系统在长期实践中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教练员, 形成了优良传统并积累了很多经验, 有技术指导、场地器材、组织训练和竞赛的优势;而教育系统有生源、文化教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思想教育和体育普及的优势。体教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 能较好地解决学训矛盾, 培养全面发展并具有体育专长的人才, 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 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 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 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根基, 建立不同层次、定位清晰、梯度衔接的后备人才队伍, 是竞技体育需要迫切解决的任务, 而“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则是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体教结合”是在我国教育、体育事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的新形势下, 不断探索并被实践证明符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律的正确途径, 加强对“体教结合”工作的领导, 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省级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成立由体育局、教育厅、人事厅、劳动厅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制定“体教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 重点制定课余训练运动员入学、升学“就业优惠政策, 不断增强课余训练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强化对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业务训练的保证作用,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根据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 在招生、学籍管理、文化教学、运动员调整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以解决学训矛盾、生源矛盾和出路问题, 同时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 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设备等建设, 制定业务训练工作评估、资助、奖励办法, 调动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努力提高少儿业余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鼓励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通我们对中学体育田径课余训练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要解决好现存的问题, 真正实现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的腾飞, 需要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

摘要:我国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较晚, 历史较短。与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相比, 有关中学生课余训练的研究较少, 涉及到中学生田径课余训练的宏观研究更少。本文针对中学体育田径课余训练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促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发展。

关键词:田径,课余训练,对策

参考文献

[1] 赵志英,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管理[M].中国学校体育, 1996, 1.

[2] 曲宗湖, 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1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以及防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