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评论与图像评论分析论文

2022-04-13

小编精心整理了《电视评论与图像评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开展新闻报道、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满足观众需求的程度和电视业发展的健康程度。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的当前,一定要对评论的节目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和生命力的措施,促进媒体业的发展。

电视评论与图像评论分析论文 篇1:

试论电视新闻舆论场

摘要: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等多学科理论,对存在于各种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意见性信息传播进行多维度的学理性分析,提出电视新闻舆论场这一新概念,探讨电视评论的运行机理、内在规律和话语空间,由此推论出:舆论场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进入了评论时代,并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社会共振圈。

关键词:电视评论;新闻舆论场;话语空间;和谐社会

我国电视评论迅速发展,而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首先体现在评奖分类的争论上。“到底什么是电视评论节目?”这是令历届新闻奖评委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对象的界定:无法定义的电视新闻评论。”例如,在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由湖北十堰电视台送评的节目《造林还是“造字”》获得电视评论一等奖;而湖北电台送评的节目《“造林”还是“造字”》却被评为广播专题一等奖;仔细比较两者并无大的区别,就连评委也认为:“湖北十堰电视台摄制的《造林还是‘造字’》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调查性报道。”须知,报道与评论是两回事。《造林还是“造字”》到底是新闻评论节目还是新闻专题节目?也就是说该如何界定电视评论节目呢?笔者在此引用一个新的概念——“新闻舆论场”,来对电视评论进行全新的剖析。

一、节目分类的困惑

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前提,即电视评论是不是新闻评论?中国传媒大学王振业教授认为:“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它不论以什么具体形式出现,都必须坚持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特别是政论性特征;不论论述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还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以口播评论还是图像评论出现,以媒介还是个人的名义播发,都代表着本台对于有关事物的看法,体现着本台的基本立场、观点和评论宗旨。”大多数学者也把电视评论看作新闻评论。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把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归纳为:一是视听结合的评论,二是形象化的政论。这仍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首先要解释什么才是视听结合的评论;其次,“形象化的政论”很容易把新闻类的评论节目与社教类的政论片混淆。

但是,无论是涂光晋还是王振业,都只是讨论电视评论,而没有对电视评论节目进行划分和界定。2004年底,笔者主持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课题《电视评论节目的基本特征及多样化发展研究》,试图对电视评论节目进行划分和界定。首先,划分评论与专题这两种节目形态:新闻专题是对事件性新闻作直截了当的全程报道或调查性报道,传递的是事实性信息,不加意见和评说;新闻评论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意见性信息。其次,划分了评论节目和谈话节目:新闻性与政论性是区分谈话节目是不是新闻评论节目的一个重要标准。最后,对电视评论节目做一个新闻学上的界定:无论是属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述评,还是属于新闻评论的谈话节目,凡是电视评论节目都应具有新闻性与政论性这两个新闻评论的重要特点。至此,我们似乎完成了对评论节目的划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发现在一些所谓的评论节目里,述多评少;而在其他新闻节目形态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评论内容。与此同时,涂光晋教授在国外考察时发现,国外并没有电视评论这一节目形态。这令我们怀疑并反思作为节目形态来研究电视评论的路径。

其实,我们对电视评论的研究并没有跳出报刊评论的框框。上海电视台刘敬东指出,报刊这种“社论”模式在电视传播中产生了介质错位、文化逆差和策略乏术等困惑。他认为:“评论必须观点清晰、透彻,旗帜鲜明;必须要非常理性,要字斟句酌、有严密的逻辑。这对完全文字化的报纸而言是最为适合的,它可以将报道和评论泾渭分明地划开,读者可以反复推敲其中的道理。而在广播和电视中,尤其是电视中,信息可以说是转眼即逝,观众留意更多的是绚丽多彩的画面,推拉摇移的镜头,以及一个个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细节和故事。少了这些,只听主持人或评论员大发议论,效果可想而知。”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焦点访谈》节目创始人孙玉胜的看法极有见地:“评论应该是一种内容,而不应该是一种形态。”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彻底摆脱对节目形态的纠缠,从传播学视角来重新审视整个电视评论。

二、评论的视听传播

“新闻评论是专门传播意见性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体,它首先发端于报刊。”那么,在电视评论中意见性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呢?20世纪大众传播学传播效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即从传播对大众或受众集合体具有的直接的普遍的影响之理论,转向承认人际交往在传递和证实由媒介产生的信息和观念中扮演了中介角色。”这就肯定了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就是人际传播,而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媒传递给非现场观众是大众传播。所以说,电视访谈就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即人际传播的大众化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在电视访谈中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目的,为人际传播确定方向。电视访谈的人际传播不同于一般的人际传播。一般的人际传播止于小众,而电视访谈融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虽然电视谈话节目紧紧围绕人际传播做文章,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广大观众中产生反响与共鸣。因此,必须根据大众传播的要求来决定人际传播的内容。

其次,在电视访谈中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人际传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并决定大众传播的效果。如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大众传播,可以看成是人际传播的延伸和拓展,只有现场的嘉宾谈得高兴,电视机前的受众才能看得尽兴。因此,现场人际传播的信息交流顺畅与否决定了大众传播的互动性如何;信息交流的深浅程度决定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大小;信息交流方式是否多样决定了大众传播是否具有亲和力。因此,只有将人际关系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效果统一起来,才能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效果。

在各种传播媒体中,惟有电视能够以直播或直播形态的录播,声形俱备、比较完整地还原日常人际传播中的谈话状态。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是它引起交谈、鼓励谈话的功能。实际上,电视似乎常常是关于谈话的。作为一种媒体,它确实是由可视的谈话构成的。”电视访谈或谈话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记者与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围绕话题或事实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谈话是人际传播的最有效方式,它调动涵盖了语言、表情、动作、姿势、心态、氛围的整体感知,使人们获得超越语言之上的亲密感。

在《央视论坛》2004年03月23日播出的《迷乱的星空:媚捧洋星》这一期节目中,主持人在介绍完

相关新闻背景后,与两位专家就“媚捧洋星”这一现象展开讨论。两位嘉宾分别从文化与商业的角度提出各自的观点,交谈的欲望是在谈话者之间的互相激发之中不断升温的,这种激发有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有情感的刺激,有观点的对抗和附和,这一切因素综合地形成一个“谈话场”。主持人借助信息反馈,敏捷地抓取有价值的观点,顺势推动谈话,给参与者更大的展示空间,使现场有观点的碰撞。我们来看这一传播过程中意见信息的传递:

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人际传播——形成一个吸引观众视线的“谈话场”——“谈话场”在受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由此可见,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形成了电视评论的一个重要特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结合并不只是存在于谈话节目中,而是存在于一切有谈话或访谈形式的节目形态之中,如《焦点访谈》(新闻述评)、《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现场直播)。了解到电视评论的传播机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意见性信息传播,是电子媒介评论的共性特征,是包括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甚至网络评论在内的电子媒介评论的共性特征。那么,作为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又是什么呢?

三、寓思辨于形象

谈话节目源自广播。到了电视,变听觉单通道为视听双通道,增加了视觉传播。同时,电视评论在整个视听传播过程中还要承载更多的抽象理性。它首先是属于电视新闻的,具有电视新闻的三种基本元素:解说、画面和同期声;其次是属于评论的,要有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一个优秀的电视评论节目,就要把这两类要素或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找到它们的契合点。比如,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有许多种,哪些最适合电视表现呢?笔者认为:最利于视听表现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例证法,二是比较法。

例证法即事例论证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它往往通过揭示某些典型事例,并以此作为依据展开论证,从而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大多采用这种方法——“用事实来说话”。眼见为实,用记者的镜头和话筒采访到的新闻事实是极具视听冲击力的,它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和有力的论据。这种论证方法就形成了新闻述评这一节目形态。有人说这种新闻述评述多评少,不像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中许多舆论监督的节目,往往只摆事实不置评语,把评论的空间留给观众。其实视听传播的实证性已足以造成很大的舆论空间,这就是电视评论所特有的论证方式。

比较法即比较论证法。它又分类比和对比。其中,反差巨大的对比法是最具视听震撼力的。湛江电视台的新闻评论《两个“100亿”引起的思考》,首先讲述了一年里发生的两件大事:一年前,当地政府发展思路不对,酿成轰动全国的湛江“9898”特大走私受贿案,案值高达100亿元;事隔一年,通过拨乱反正,经济发展走上正路,在经贸博览会上与海内外客商签订了超过100亿元的项目合同。“对比”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它又分“纵比”和“横比”。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利用两个100亿这一巧合进行纵向述评。

评论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都是抽象的、理性的。在电视评论中,这些要素都要通过各种形象的、感性的元素来表现,大致来分就是画面与声音,具体又可细分为现场画面、演播室画面、特技画面、字幕、解说词、同期声等视听元素。一个好的电视评论必须将评论要素与电视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做到既有严密的政论逻辑性,又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那么,如何做到一点呢?笔者在《寓思辨于形象之中》一文中归纳出一些规律,即:访谈出观点、专家做点评、镜头抓视点、语言找亮点、字幕来点睛。

在《造林还是“造字”》里,通过各种视听元素,我们看到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和舆论的导向:

[同期声]记者:你感觉花这么大的代价值不值得呢?

[同期声]郧西县店子镇党委副书记吴在斌:花这个代价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做这几个字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这一座山,而是为了整个全镇的农民,为了增强他们的造林意识。

[解说词]那么村民们是如何看待这种造字运动的呢?

[同期声]村民:从(河)对岸可以看到这边一排字好看。它只能说在对面过车来去,当干部的看了好看。

村民:要依老百姓说都不值得,那山上啥东西都不长,搞了没意思。

[同期声]郧西县景阳乡林业站干部余秀武:我认为造林应该是实打实地造林,不应该把这个造林运动变成一种造字运动。当时以为恐怕将来会有一个很好的宣传效果,可是四年过去了,山上荒山还是荒山。这么一看就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也是一种形式主义作法。

近年来,获奖的电视评论节目大多是新闻述评。其中不少精品很好地将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结合起来,产生了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和舆论影响力。由此可见,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的有机结合是电视评论另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也是电视评论的个性特征。思维抽象与视听形象的结合是为了增强视听传播效果,是为了制造舆论和引导舆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评论的终极目的。

四、舆论场的构建

如果说电视评论是节目内容而不是节目形态,电视评论就有可能存在于一切节目形态之中。那么如何判断其存在及影响呢?同时,由于难以用传递意见性信息与否来简单地区分电视评论,那么我们可否用意见性信息的集合——公共意见来判断其存在呢?在此,笔者引入一个概念——舆论场。

物质运动总是受制于一种无形的相互作用的力,只要找出这种力以及它的作用规律,就可以对物质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它们的相互作用总是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这样就形成了“场”的概念。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是社会场论的创始人,考夫卡进一步提出“环境场”、“行为场”的概念。用“场”的范式研究社会传播,能认识讯息产生的环境机制。“场”不仅是意见形成的条件、空间,而且是推动舆论发展的契机,甚至制约着它的正负方向。“场”便成为意见产生的社会共振圈。电视评论的谈话环境和交流特点营造的正是这种典型场合。在众意交错的情况下,主持人应该如何应对?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社会场论”中我们可以找到判别电视评论特征的理论依据。

“所谓舆论场,正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还论证了构成舆论场的三要素——“同一空间的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和“舆论场的渲染物和渲染气氛”。他指出,同一空间的人们的相邻密度与交往频率较高,空间的开放度较大,空间的感染力或程度较强,便可能在这一空间形成舆论场。无数个人的意见在“场”的作用下,经过多方面的交流、协调、组合、扬弃。会以比一般环境下快得多的速度形成舆论场,并有

加速蔓延的趋势。这一研究成果,很好地描述了电视评论的运行机理,而谈话类电视评论则呈现给人们一种更为典型的舆论环境。事实上,我们对评论类谈话节目的评论主体——主持人、嘉宾和评论员的所有要求都会归结到这样的认识上:就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话语方式,去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氛围的舆论环境?他们三方如何调控并保持这种环境氛围,发挥出引发众意、循循善诱、促成共识的作用,这就形成了场效应。所谓“场效应”正是电视评论最终所期望的那种舆论导向。

相对于文字符号的静态和预设的逻辑性,电视评论的叙述逻辑是一种动态的逻辑,主持人与嘉宾、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合力,构建了一种流动的、开放的信息场,访问者循序渐进以观众的视点,不断地向嘉宾和采访对象发问,谈话者的回答就是一个个的论点和对一个个论点的论证,观点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在相互碰撞、交锋中进发出的,意见性信息也就在这个“场”中源源不断释放出来并传达给观众,一切都是动态的,随机的,在对话过程中,评说者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甚至反驳的种种可能,使评论更加灵活、全面,评论过程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主持人和记者的问题决定着论点的推进和评述的节奏,问题的不断提出就是论证逐渐深入的过程。二者结合完成论据的展示和论证的逻辑。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也逐渐地豁然开朗。由此可见,这个舆论场形成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整个感应过程中,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里向外延伸的不断拓展的空间。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舆论场的形成及运行机理:演播室或新闻现场里主持人与嘉宾、记者与访谈对象之间形成人际传播——在媒体构筑的这个特定话语空间里形成一个“谈话场”——这个“谈话场”透过荧屏传递到观众,它通过视听传播得到强化、通过大众传播得到放大,“谈话场”由此升级为“舆论场”。

五、公共话语空间

在电视评论中由人际传播形成的话语空间影响着整个大众传播。这个话语空间由节目主持人和访谈嘉宾、记者和访谈对象组成。而这个话语空间往往是由意见领袖来主导的。按照舆论学原理,公众议论演化为社会舆论依靠舆论领袖的引导。舆论领袖也被称为“意见领袖”,在英文中它们使用同一个语词概念,即“Opinion leaders”。这个概念指的是群体中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他们或是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者同时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意见领袖对于舆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电视评论节目里的意见领袖是哪些人呢?我们知道在这个话语空间里,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但话语权是有级别的。这种级别不仅仅简单表现为行政级别,还在于其权威性,如谈话人的经历、谈话人身份与谈话内容的贴近性等等,比如说,他是一个平民百姓?还是一个专家学者?对象的选择便形成不同的话语级别。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电视评论节目中,意见领袖都是有较高话语级别的精英人物,换言之,电视评论的话语空间都是由这些社会精英所主宰的。因此,这种传播是俯视的单向的说教式的,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然而,现在媒体的情况已有所变化。钱蔚博士认为,我国的电视制度已从一个政治权力领域走向“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这让我们对电视评论的研究再回到新闻学的框架里。近年来西方公共新闻理论开始引入到我国,并影响着电视评论的话语空间和电视新闻的舆论场。

2004年,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栏目,率先打出“公共新闻”的旗号。“绝对关注”是该节目中体现媒体与观众互动性的一个主要板块。它曾选取公共生活中这样一个小事情:每个人去看病,医院都会给你做一个例行的传染病检查,有的检查项目甚至还包括艾滋病在内,费用却由患者买单。医院这么做的目的是对患者负责,同时也是为自己降低医疗风险,可为什么这样一笔开支都要转嫁到患者身上呢?在《检查传染病该由谁买单》一片中,“绝对关注”不仅抓取这种人们习以为常却并不公平的现象予以报道,而且用短信参与的方式,就费用由谁负担的问题,在节目中征询各方的意见,并展开医患之间的公开讨论。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这一现象已被政协委员写入提案列入议事日程。由此可见,该节目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公共论坛,并起到了一个舆论引导者的作用。媒体通过组织观众的讨论,形成舆论,自下而上地构建了有关医疗检查费用这个“公共话题”的议程,从而影响到有关政府机构的决策。节目发挥双向互动的传播功能,同时建立在公共新闻理念上的大众话语比之精英话语,更大地拓展了它的评论空间和舆论影响,从而在公众与媒体之间产生一种“共振”现象。如果这个场效应是正向的话,那么这种共振就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形成更大的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社会共振圈。反之,如果出现负效应的话,就会削弱这个共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产生不和谐的声音。

在物理学里,有一个测定电磁场强弱的单位叫“场强”。在电视新闻里有这样一个相互递进关系:公共话语空间决定舆论场的开放度,而舆论场的开放度决定新闻舆论场的场强。“场强”是电视评论的深度、力度和传播效果的测量单位,是电视评论影响力的表现。它具体由收视率、互动性和认知度等参数所决定。需要指出的是,电视舆论场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口头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也会与它产生交叉重叠的相互影响。手机短信、网络传播等多媒体的出现,一方面大大地拓宽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管道,从而促进电视评论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其他舆论场的出现也会影响或者干扰电视舆论场。

六、结语

以上我们对电视新闻舆论场的多维解析,从电视评论出发,沿着新闻学—传播学一舆论学—新闻学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思辨过程,重新阐述了电视新闻中无处不在的评论内容: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以此为“经”;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体现其政论性,以此作“纬”;电视新闻节目就在这经纬交织中构筑起一个舆论场,而其强度由它的话语空间所决定。舆论场应是电视新闻评论的表征。由此我们还推论出:

(1)电视评论存在于各种电视节目形态之中,新闻舆论场的广泛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由报道时代走向评论时代。

(2)电视评论的强弱取决于舆论场的开放度,公共新闻拓展了电视评论的话语空间,增加了电视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3)电视舆论场的形成可以产生一个和谐社会共振圈,它是媒体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促进电视评论的多样化发展。

作者:谭 天

电视评论与图像评论分析论文 篇2:

做好评论节目、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

摘 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开展新闻报道、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满足观众需求的程度和电视业发展的健康程度。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的当前,一定要对评论的节目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和生命力的措施,促进媒体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闻评论节目;特点;问题;措施

新闻评论节目是关乎电视台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今天,电视媒体必须面对挑战,充分利用评论节目的特点,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充分展现自身独有的风采与魅力,吸引受众眼球,创造新颖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1.具有视听兼顾的特点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播放过程中不仅仅是利用声音来向人们播报新闻评论,它还给人们播报一些与报道相关的视频画面,让人们从不同渠道来获得外界信息或新闻消息,改变了传统广播形式,强化了人们的感知功能,对人们快速了解新闻时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利用一些视频画面,全面再现了新闻事实的原生态,为人们提供了可视化的新闻信息,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一大特点之一。

2.声音与画面的相互结合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播放过程中具有可选择性,它既可以在评论过程中使用图像符号,利用不同的图像符号表达新闻场景、人物表情、姿态及活动等等,同时它还可以像广播一样,通过声音向人们传达新闻讯息,或者还可以通过屏幕文字的方式[1]。与广播相比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

3.具有双线传播的特点

人们在广播中了解的讯息或知识,基木上都是由声音这种传播方式获取的,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则不同,它可以运用图像及声音等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双线传播。利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人们快速了解新闻的真相,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新闻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利用图像方式则清晰可见,两者表现方式具有互补性[2]。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现存的问题

1.时效性的缺乏导致收视率的下降

时效性作为电视媒介和新闻类媒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最基木条件。然而,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中除了电视台每口的读报类节目外,其它大多数新闻评论节目都出现了“炒冷饭”“打死老虎”的现象,时效性的缺乏使得许多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受众关注度也在逐渐降低。此外,还有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评论社会热点或现象时常常有着较强的说教性,评论员的說话语态与时代的发展也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收视率的下降。

2.重叙述轻评论,节目缺乏个性化

新闻评论主要评论者是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焦点问题或热点话题发表的有深度的见解或评论。而在当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由于时间限制,许多节目都只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客观叙述,而在事件评论上所花费的时间却不到节目时间的四分之一。同时,一些评论者在新闻的评论中缺乏锐气,说理和论证不充分从而也使得节目收视率下降。

3.与观众缺乏互动

当前的许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是沿用传统的节目录制形式,即新闻的播出和评论都是按照规定的流程录制,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而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虽然设置了与观众的互动环节,但这种互动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参与互动的观众大多也是根据严格的要求而精选出来的,他们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和能力,而对于普通的观众能参与到节目中的机会仍很少。

三、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的主要措施

1.选题具备代表性与社会性

选题是节目制作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选题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灵魂。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拥有新颖的选题,它就能够快速吸引受众眼球,博得良好收视率,因此在制作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所选的题目一定要具各代表性与社会性,电视新闻评论要能够产生社会反响与共鸣,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筛选,选择一些典型的、有评论价值的、能够给人一定启发的新闻评论选题,然后将其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可以通过正面引导或者批评辩论的方式来影响受众,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在众多新闻播报节目中脱颖而出[3]。

2. 以新闻事实为依据

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中最大的禁忌就是胡乱编造事实,这不仅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还损坏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声誉,对电视台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节目制作期间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通过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来阐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要具有十分明确的态度及观点,能够为受众传达真实可靠的社会知识,让受众及时了解社会的整体动向及面貌。不论是主题、采访或者解说词写作在评论过程中都应该始终围绕新闻事实,做到用事实说话。

3.要重视文化品位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电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其具有承担社会行为的能力,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从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效果可以看出一个电视台的文化品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节目制作中要重视文化品位及社会责任两方面内容,只有包含了文化品位与社会责任的评论节目,才会散发出其木身独有的魅力,走进受众的心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商业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制作中不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应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观为目标,深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涵[4]。

4.加强评论色彩

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命,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评论为核心的原则,促进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以事实说话的基础上向更加理性的方向迈进。节目中不仅要将新闻事件报道出来,还应该挖掘出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更为关键的是要对产生新闻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出在整个新闻事件中能够得到哪些启发,能够运用哪些方法加以解决,等等。

电视的评论节目是主流媒体进行传播的基础和重要方式,也关系着电视台的发展,因此,要注重节目的编制,在正确的选题和新闻事实基础上,重视评论的比重,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呈现在受众面前,这行才能更好的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给人以正能量的启发,加强评论节目的生命力,保证电视台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全平. 我国电视媒体新闻评论节目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于晶.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境及突围[J]. 品牌,2015,01:40-41.

[3]刘海宁. 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新思考[J]. 新闻爱好者,2011,20:109-110.

[4]刘月芹. 新闻评论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3,09:41-42.

作者:弓春伟 王宇

电视评论与图像评论分析论文 篇3:

《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

[内容提要]随着公民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高,电视评论节目渐渐受宠,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新闻I+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本文从口播评论与图像评论复合组合的功能意义,历史观的叙事框架,公允、客观、平衡的话语场,微观事件评论背后的宏观框架,网络议程与媒体公共议程的对接5个方面来解读该节目的评论范式,为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新闻1+1:电视评论;叙事范式

《新闻1+1》开创了央视专题评论节目的先河,其节目范式值得解读。

一、采用口播评论与图像评论的复合组合。力求突出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

口播评论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电视评论形式,通常以本台的名义来阐述对事件的看法和思考,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类是配合新闻报道的口播评论,如央视《新闻联播》的“本台短评”,《中国法制报道》的“法眼观察”等。另一类则是专题式评论,如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新闻今日谈》、《时事开讲》等。这一类型主持人的表情、动作、姿态、语气等非语言符号能传达出对该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意旨,但电视技术的图像符号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现。《新闻1+1》则突破这一瓶颈,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符号组合来凸显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

《新闻1+1》利用图像评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画面的“传真”功能,作为口播评论论据的转述和触点,例如“林权改革:靠山能吃山”这期节目,前方记者在江西等试点地区对林农、林业局进行了采访和现场评述,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新闻发言人的同期声(并通过字幕和镜头语言两次强化):“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这些图像评论的符号让抽象的政策可观可感,远胜过演播室对集体林权改革的褒扬。二是通过各种符号的相互配合,呈现与评论相对应的画面,让观众从具象感知上升到抽象内容。节目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1比1等大的双视窗或1比2的双视窗来实现符号的融合,增强传播效果。同时在短片中也尽量通过镜头语言来叙事,解说词充当新闻意见,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新闻叙述。例如“华南虎事件余波未了”这期节目的短片说道:“纸老虎”事件之焦点似乎已经不在于照片的真伪,而在于一个周正龙的背后是哪些机构和动力,使一桩本不复杂的事情变得这样曲折。”配的镜头是周正龙不同时期的不同表情,镜头语言暗示着周正龙当时自信背后某种威权的能量,极具反讽和调侃的评论意味。汶川地震后,《新闻1+1》更是把直播室搬到灾区,推出多期“震后观察”系列节目,白岩松在现场进行采访,并即时发表评论,成为图像评论和口播评论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采用历史观的叙事框架。力求建构完整的媒介生态链条

这里借用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提出的大历史观(宏观历史学)的方法来分析《新闻1+1》的意见构成范式。根据黄仁宇对大历史观的叙述,同时结合《新闻1+1》节目的解析方式,可以对历史观的叙事框架这样解读:把一个新闻事件放在历史时空的纵深视域中去考察,注重事件外部驱动力在事件本身逻辑中的关联性,探寻短期、中期历史背景下该事件与媒介生态其他因素互动和共鸣的临界点。不用单一的尺度和单一变量去衡量事件逻辑的或然性、必然性,而是对多维度的关联信息进行放大或者萃取,找到符合历史逻辑而非生活逻辑的阐释。

例如,“杨佳袭警案再反思”这期节目并不是因为事件本身影响巨大而作为选题,而是这个个案的本身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一种看似荒谬,但又必然发生的历史逻辑。节目在连线专家时也说道,杨佳属于“不定时聚合爆发”的肆虐性犯罪,犯罪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白岩松也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关注每个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观照部分网民对杨佳表示怜悯、赞扬背后的社会心态,从横向上反映出普通群众对国家执法机关的刻板印象。二是站在一个历史的纵深图景下考察近年来国内外的类似事件,为受众展示出文明演进过程中社会生态出现的一些畸形和失灵,从社会心理层面厘清原因、过程、行为、动机等要素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把这类事件前后连贯,就具有了不可逆转性和长期历史上的合理性,从而在这个宏大的历史框架中消解了人们对个体事件的疑虑和心理恐慌。

三、节目样态摆脱单向度评说方式,力求形成平衡的话语场

传统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大都是在新闻事实后进行附带性评论,评论的内容往往是主持人几句不痛不痒的批评和调侃,总体上是为节目的事实部分服务的。而且评论的内容也是经过多次审查,最终到达受众终端难免缺乏锐度和精度,充其量只能算作深度报道或者意见性新闻。而《新闻1+1》则开创了一种“双人舞蹈”的新范式,尽管董倩的身份是主持人,但与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和《新闻今日谈》不同,她会对节目进行引导,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董倩的新闻意见在每一处关键交汇点发出疑问,引导受众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平衡整个话语场。尽管主持人和观察员都会在既定框架下对某个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时常会就某个细节问题作出两个不同维度的思考和解读。比如白岩松时常会用“我不这样认为……”的话语来呈现异质的、断裂的、相互取代的多种支配模式。在“红包怎么包”这期节目中,当白岩松把东莞市政府的红包计划与港澳进行比较时,董倩也提出质疑:“刚才你举的澳门和香港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例子,它是一种无条件的社会分红这样的方式,而我们今天说的东莞市它这种尝试性的做法是有条件的,……有可比性吗?”采用这样的节目样态是非常科学的,它既能避免直播中出现偏私或者无意识消解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又体现了“不一样的解析”这句栏目宣传语的能指。

《新闻1+1》保持平衡话语场的另一种方式是注重评论时机,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评论,采取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的做法。因为某些新闻事件需要一个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陷入舆论的狂躁中,只能增添浮躁的声音。只有当事件逐渐平息后,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观察员才能作出最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比如“被网络曝光的当阳市长交通事故”这期节目,关于该事件的新闻在:2008年4月11日就已成为各大网站的头条,但《新闻1+1》在相关部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后才作为选题(4月18日播出)。“平安的瓮安”也是在事件发生12天后,处理结果已公布的基础上进行评论的。作为国家电视台,选取这类敏感事件进行评论是存在风险的,一方面需要新闻观察员的胆识和评论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好评论时机,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寻求公允、客观、平衡的话语场。从各期节目看,《新闻1+1》在对这类事件的评论中扮演好了到位而不僭位的监督角色,触及到了问题的内核。

四、选题遵循“后院篱笆原则”,力求从微观探

讨上升为宏观框架

《新闻1+1》自身的定位为“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主要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方面进行选题,而这3方面又主要着重于公共话题。与央视4套的《今日关注》和凤凰卫视的《新闻今日谈》相比,更符合著名主持人丹·拉瑟提出的“后院篱笆”原则,把视角对准涉及公共利益价值判断的重大命题,这和17大中提出的“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是吻合的。节目并不仅仅停留在微观事件本身,而是剥茧抽丝,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通常会把一个社会话题抽象为体制机制层面的公共议题,为决策层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见。

例如“奥运:承担与感谢”这期节目,在探讨百姓怎样去理解和遵守奥运期间的临时措施时,白岩松建议政策制定者能否在一些措施的细节处更以人为本:比如避免高速公路上的重复检查,单双号车行驶的时限能否后延至次日凌晨2点等。

在批评型或者舆论监督型节目中,《新闻1+1》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往往是通过个案反映普适性问题,探究制度中的漏洞、体制中的弊端、法律中的瑕疵,板子并没有打在个人身上,而是对整个制度层面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完善社会制度,促进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即使对个人进行批评也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不是把“病人”治死,而是把他们救活。因此,白岩松在进行这类评论时体现出很强的锐度、深度、纯度(不对个案进行过度解读),这符合舆论监督型评论的特点。

五、关注网络议程设置,力求实现网络议程与传统媒体的对接

议程设置理论是1972年由美国学者麦思韦尔·麦考姆斯与唐纳德·肖提出的。议程设置使某些议题让公众感到显著和重要,从而受到关注。其核心内容是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但能决定公众想什么。李普曼对此有一个“探照灯”的比喻:灯照到哪里,人们就关注到哪里。网络无疑为各种阶层的利益群体制造舆论,构建社会语境提供了场所,最终影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由于网络身份的隐匿性,导致话语的非理性和群氓性,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大都不会介入网络议程,《新闻1+1》正是突破了这一樊篱,把一个个网络议程上升为公共议程,实现网络议程与传统议程的对接,在传播对象“分众”的背后满足群体的“聚众”需求。

例如“最牛别墅 更牛处理”这期节目就用网络议程串联起整个节目的事实和观点,从而聚合了多层次的新闻意见,呈现出从被网友曝光到事件处理后激怒网友的全过程。增强了舆论合力。节目中大量使用如“你给我一套房子吧。我愿意检讨一辈子,警告我300次都行”,“只要交上检查一张纸,就能幸福全家一辈子”等网友的激进言论。这样的新闻组织方式并没有将新闻冲突塑造成精确与歪曲之间的冲突,而是塑造成表征的不同策略之间,合法的与被压抑的真实之间的冲突。《新闻1+1》节目正是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结构互搭梯子的方式让草根议程走上了公共议题的舞台,实现了更广范围内的受众集纳。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邮编:401120

作者:王 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会计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医院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