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论文范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经济学说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内容时间跨度大。本文根据课程特点、选用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以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鉴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通过对书本以外学习资源的介绍和辅导引发学生对经济规律的主动探索。

第一篇:经济学说史论文范文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探讨

摘要:“西方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性质及地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强“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建设是一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培养高素质经济人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探讨

一、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性质、地位及意义

1.课程的定义及基本任务。经济学说史(history of economic doctrines)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性学科,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称: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经济分析史(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理论和方法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等。但他们都有基本一致的主题:以经济学说或经济思想本身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因此,经济学说史可以简要地定义为: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揭示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从本质上讲,经济学说史是关于经济学说的历史,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经济学说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中,它们不仅是时代的产物,而且也是以前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发展的继续。任何经济学说,都有其渊源,而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一个时代的经济学家在认识和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时,都要利用先前经济学家所创造的成果和遗留下来的思想资料。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无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独立创造出一套经济理论体系来。正如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的,某位政治狂人,实际上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思想奴隶。由于经济学说和经济思想发展的这一特点,就使以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说史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加以研究。

按照中国经济学学位点的设置,经济学说史属于“理论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同属“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一般在经济学说史二级学科下,又设有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国经济学说史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三个三级学科。由于在中国,从意识形态上把经济学划分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因此,西方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这样,在讲授西方经济学说史时一般就不再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内容。

2.课程的性质。从课程的性质来讲,西方经济学说史是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历史的学科,因此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庸俗性,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的,但在另一方面各种西方经济学说又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结晶,它又具有寻求经济规律的实证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相当成熟和完善的阐述和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从课程的地位来讲,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开设可为学好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其他应用性经济类课程奠定重要基础。

从课程的作用来讲,首先,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创新的灵感源泉。不理解经济学的历史,就不知从何创新。正如奥地利学派对于拉赫曼有关经济思想史研究思想的重申:即不要将“先贤”们的理论作为最终定论,也不要简单地认为他们的理论已经没有发展余地,而要结合新的情况重新解读他们的理论,挖掘他们的理论有助于阐明当前问题的新的含义,而这种含义也许是他本人也未曾意识到的。然而,在财经类专业存在一种普遍的情况,即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这个学科思想的历史,只知道近几年的知识状态,这已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们的思想和视野,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正如有评论者所指出的,许多学生对形式化的东西非常熟悉,可惜思想及其肤浅,这与忽视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有很大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思想史课程远比学几门专业课重要得多(贾根良,2008)。其次,经济学说史可以提供以往经济学创新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霍奇逊指出:“一个全新的持久的理论建设可能最好以思想史为理论来源,并运用现代社会哲学和自然科学提供的各种工具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整理。以这种方式运用方法论和思想史并无新意,但可以建成一个坚固的理论大厦,经得起未来的现实和概念不断变迁的洗礼与震荡。”

从课程的意义来讲,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说史,能明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了解今天在西方流行的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对今天西方流行的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学习经济学说史,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温故而知新,吸收以往经济研究中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并从中寻求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启发的东西。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当前我国各大综合院校及财经类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广泛开设了经济学说史类的课程。并且其开设的历史长短、师资力量同该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力正相关。例如作为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和武汉大学在经济思想史课程上均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目前各高校多在本科第4、第5或第6学期开设该课程,多为2~3个学分,36~72个学时。教学大纲主要覆盖16世纪开始的重商主义前古典经济学至19世纪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间或延伸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因此,作为一门知识量大、基础性强、理论性强、历史跨度大的课程,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我校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开设现状。我校经济系是于1987年从马列部独立出来的并于当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从1998年起经济系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但一直未得到学校和系里的重视,课程被边缘化了,仅作为专业任选课,在本科第5学期开设该课程,为2学分,36个学时。在笔者的积极呼吁和努力下,直到2006年学校和系上才将此课程定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仍在第5学期开设,学分变为3个, 学时加到54个。

我校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从开设至今在任课教师的辛勤劳作下,完成了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集等初稿的写作和制作,并于2009年批准为校级重点课程。

在搞好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同时,笔者积极进行“理论经济学”这个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经济思想史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并获得了成功,于是从2007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招收了3届6名学生,毕业1人。

2.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经过笔者多年的刻苦努力工作,为课程的教学和建设做了一些事情,但是,目前课程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师资严重缺乏。自从1998年起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开设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以来,前后共有两位教师担任主讲,从2001年起只有一位教师了(即作者本人,并且同时研究生的经济思想史课程和本科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的主讲)。二是实施教学的一些基本硬件无法满足,例如,没有多媒体教室、与教学有关的视频资料缺乏。三是课程建设经费不足,导致教师无法备足与课程建设有关的书籍、期刊等资料;无法走出去参加全国经济学说史或经济思想史方面的培训、学习和交流;无法将课件制作得更好更完善。

三、加强课程建设的建议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注重积累总结,贵在坚持,注重细节。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实践,对我校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明确。现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作为校级重点课程,其建设必须以加强和完善为动力,以提高教学水平为核心,以增加投入为保证,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同时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最终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2.建设措施要落实。课程建设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教学档案建设为依据,以教学设备建设为保证,以教学管理科学化为手段,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措施要求如下:(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打造一支人员稳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高效精干、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学队伍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现在我校当务之急应是尽快引进本课程专任教师多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具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其次,在课程建设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本课程主讲教师的对外交流,学习兄弟学校经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强化科研工作,既为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大幅度增强课程信息量及教学深度提供基础,也为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创造了条件。(2)大力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采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及其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和自学辅导,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已有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集等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具体具备的时候编写一部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希望学校、院、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学基本建设的投入,优先改善课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教室、视频教学手段、图书期刊资料等教学条件。同时满足主讲教师的培训、学习和交流,使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发扬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把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建设抓出实效,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新时期对经济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设有经济思想史专业研究生院:网易教育频道[EB/OL].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editor-2004/kaoy-an/040726/040726-147925.html.

[2]各大院校经济思想史课程介绍,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教研室简介”[EB/OL].http://e-con.pku.edu.cn/xszx/ingji05.htm;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全校、全院必修课程一览表”[EB/OL].http://econ.pku.edu.cn/un-dergraduate/class01.php.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名单(2007年批准).[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1299&infoid=35571.

[4]Peter Wynarczyk,“Austrian Ecnomics and the Post-Autstic Economics Challenge”,post-autistic eonomics review,issue no.18,Febrary4,2003,article5.(http:www,btinter.com/-pae-news/review/issue18.htm.

[5][英]霍奇逊.20世纪的经济学:失去机会的世纪[EB/OL].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蒋智华

第二篇:经济学专业《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摘 要: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内容时间跨度大。本文根据课程特点、选用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以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鉴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通过对书本以外学习资源的介绍和辅导引发学生对经济规律的主动探索。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说史》 教学方法

一、课程特点

我国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但学生在这些课程(包括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学等)的学习过程中,只接触到了教材编者为学生展现的本专业课程的一些“知识片段”[1]P1,从这些片段中,学生不知道经济理论产生的过程,事实上对经济学理论无法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通过专门的课程来了解经济理论如何产生、演变和发展。应当说,研究结论往往不能限于理论本身的推理或演绎,更需要通过理论学说史的系统考察来完善。

《经济学说史》的核心是研究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如考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何人采用何种方法,思考或研究经济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思想、概念、学说,乃至理论和规律,等等。再就是介绍经济学诸学科的创立、分布、演进及主要研究对象、领域及研究群体、科研组织,还要考察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于决策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总而言之是阐释经济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对经济事物形成怎样的认识,以及思想主张,等等。

《经济学说史》研究内容也非常丰富。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起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的新发展止,时间跨度很长,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和经济派别的主要经济思想和观点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包括西方早期经济思想、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学派、庸俗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边际效用派、新古典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派、货币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多个不同的经济学派,内容极其丰富。同时,《经济学说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各流派面对不同的历史背景,相互继承和发展构成了系统性较强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选用。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国内各大学的经济学专业都有开设此课程,因而教材很多。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姚开建主编的《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以下简称“人大版”)和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下简称“复旦版”)。其中人大版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系统,细节充实,并且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人大经济学院在经济学教材编写方面的权威性,影响了几代经济学子。很多首开经济学课程的院系多采用此版本。但这本教材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纲领性不强,课时安排较少的院系只能在教学中作适当调整。复旦版的教材观点新颖、体例清晰,其中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反思,但对于本科阶段的经济专业学生来讲,教材内容过深,不易理解和学习。综上,对于《经济学说史》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材体系庞大而课时安排普遍较少;二是教材编者的主观认识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一经济学说的客观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内容。

因教学内容多、体系庞大,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也会感到内容多,学习困难,产生畏难心理。客观上讲,本门课程教材多厚达四五百页,内容有三十四章之多,多数院系仅安排54课时,这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在授课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来完整、详细地讲授教材内容,这给教师备课提了较高要求。其次,《经济学说史》是一门介绍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体制下,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位经济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学说和理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把理论性和实践结合起来,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经济理论,能够让学生既理解课程内容,形成正确认知而不教条理解,又激发学习的热情,这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最后,《经济学说史》亦是一门介绍经济理论发展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经济学家的不同经济学说并不困难,难点在于如何能让学生把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从学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结果来看,这三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学生学习情况。

从学生背景来看,经济学专业多为文理科学生兼收,根据学生素质和学习基础,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学习需要多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等学科。例如根据教材体系,这门课程实际着重介绍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过程,因而课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欧洲中古时期的历史必须有一定了解。从实际授课来讲,对理科生而言,历史学恰好是他们欠缺的部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主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介绍相关知识背景,这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提出了要求。而文科生对数理经济学派的相关理论又难以理解。第二,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之前,已经系统学习过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宏观两部分)、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这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必备基础。然而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和高数基础不够扎实,往往在经济理论推理过程中要停顿下来了解相关基础知识,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对本门知识的理解。第三,经济学经过数百年发展,如今分支众多、学派林立。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与许多学科交叉的庞大的学科体系,要想全面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仅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过多,学习困难。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设问、提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适合于和学生已有知识关联性较大的内容。比如在讲到边际效用学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价值的形成与人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关系,人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人需求的大小及事物的稀有性之间的关联,并从自身考虑,是否也存在这种心理。以这种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分析问题,从而理解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为何会提出效用决定价值这一命题。

(二)把经济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经济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便于理解书中的基本概念,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要与时俱进。例如在讲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国际间贸易是如何发生的?按照绝对优势论,没有资源禀赋的国家无法参与国际贸易,但事实是否如此?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了解经济理论提出、形成过程的热情,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方法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构建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学生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但这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略。经济学家逻辑框架非常严谨,思维独特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这对学生们以后科学思考经济问题大有裨益,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以前学习的知识片段联系起来,了解其所学经济学知识的来源。

(四)借助影像资料。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理论构建的逻辑过程,而且在于要让学生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本科阶段的学生,应增加其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基于这一点考虑,主讲教师应给学生延展、搜集书本外的学习资料,如一些优秀的影像资料,将20世纪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本世纪经济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起来,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逼真的经济画卷,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书本知识与人类经历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门课程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不仅是书本上的一纸理论,而且是真正贴近生活,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对人类经济活动本身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林祖华.《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亟待加强[J].边疆与文化,2005,(11).

作者:芦蕊

第三篇:《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哲学史研究

[摘 要]《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候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吏、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关键词]中国思想学说史;哲学史观;社会史视野;学术史视野;文化史视野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思想学说史》由张岂之先生主编,集合了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研究领域的众多专家,历时八年完成。中国哲学史研究是《中国思想学说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的哲学史研究到底有哪些特征?对侯外庐先生中国哲学史研究到底有哪些继承和发展?值得加以反思。

一 《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哲学史观

(一)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侯外庐先生将中国哲学史理解为世界观及其学说发展演变的历史,他说:“世界观是一种更高的、即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属于哲学的范畴”。哲学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世界观,具体包括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历史观三个主题。②《中国思想学说史》主编张岂之先生指出;“哲学史乃是研究人类对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史”,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理论化的社会思维及思想家的世界观认识。这一观点继承了侯外庐先生关于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与历史观的统一的认识。虽然该书由众多学者集体完成,但这一认识在全书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①同时,《中国思想学说史》在借鉴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尤其是新儒家研究视野的基础上,将心性论、境界论纳入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拓展了世界观的内涵。例如侯外庐先生发现:孔孟思想中的自然观念不发达,先王观念却相当发达,体现出重“道德”而非“智能”的“贤人作风”,②它表明先秦儒家较重人事而轻天道,对自然界没有应有的分析。而《中国思想学说史》则通过对先秦儒学心性论矛盾发展过程的全面论述,证明心性论是先秦儒学最典型的理论特征,它影响了儒佛道三家在内的中国哲学发展。

(二)哲学史的内在理路

侯外庐先生特别关注哲学家核心概念固有矛盾的揭示,将其视为理解哲学思想的关键。《中国思想学说史》的编撰者也将中国哲学史视为以概念的矛盾运动为内容的发展过程,但更加关注哲学概念内在逻辑的分析,细致辨析其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力图展示出哲学体系不断创新的历程。例如对先秦儒家哲学的研究,通过考察儒道两家对“道”的不同诠释,展现出儒家道德伦理和道家自然主义思想的对立,又通过对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二位一体”结构的分析,认为”仁”与”礼”的内在矛盾发展形成了后来儒学的两大方向,即思孟与荀子哲学思想的对立等等。

(三)哲学史与思想史的辩证关系

侯外庐先生认为:哲学思想是思想史的核心,离开哲学讨论思想,无法准确把握思想的要义,离开思想史背景去谈哲学,哲学也会找不到实质内容。他说:“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我以社会史研究为前提,着重于综合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包括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思想)。应该指出,哲学史不能代替思想史,但是,思想史也并不是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的简单总和,而是要研究整个社会意识的历史特点及其变化规律。”④张岂之先生同样认为:“哲学是思想史的主干,丢掉哲学思想,就等于抽掉了思想史这座大厦的大梁。”“如果说哲学史的对象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史,主要侧重于世界观、认识论和逻辑问题的话,那么思想史则包括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一般规律的认识史,也包括对现实社会具体问题的认识史。”。《中国思想学说史》重视理论化的社会思维的分析,同时也重视哲学思想与其他思想联系的挖掘,力图揭示哲学思想与史学思想、文学思想及科技等思想间的关系。例该书考察了西汉黄老道家自然主义和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对司马迁历史观的影响,@考察了中唐重质文风和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儒学心性论崛起的关系。⑦该书对哲学与科技史的关系比较关切,在隋唐、宋元、明清卷中分别安排了科技篇、格致篇、天算篇等章节来介绍当时的科学技术,为勾勒哲学思想与科学技术的联系做了初步的努力。

二《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哲学发展阶段性特征

《中国思想学说史》将中国哲学史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对每一阶段的时代主题和哲学命题进行了阐述:

第一阶段,先秦哲学史。这一时段的时代主题是:礼崩乐坏后“何以为治”以及如何“莅中国而抚四夷”即如何解决西周礼乐文明的危机并为中国统一寻找思想上的出路。《中国思想学说史》认为,孔孟儒学是一种改造礼乐、高度重视政治伦理价值的“人学”,老庄哲学则以否定礼乐、回归自然来解决社会矛盾,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是对西周礼制文化出路的两种抉择。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将“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而荀子则从孔子的“礼治”出发提出“性恶”论及“明天人之分”。墨子重视实践的认识论,商鞅韩非的进化历史观,名家的逻辑研究,《吕氏春秋》对诸子哲学的初步总结等,都可以视为诸子从不同角度对时代课题的解答。编撰者将老子和孔子之后的先秦诸子哲学思想作为研究的重心,但在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上做了探索,通过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阴阳、五行、天道等核心范畴的源流,深化了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研究。

第二阶段,秦汉哲学史。这一阶段的时代主题是:如何融合诸子思想建构适应大一统帝国政治需要的哲学体系。《中国思想学说史》编撰者认为,融合法家思想的黄老道家和融合道、法,、阴阳思想的董仲舒公羊学都是时代主题下的产物,它们体现了诸子思想融合的加深和天人合一理论体系的完成。今古文经学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方法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并无哲学思想和理论原则上的尖锐对立。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哲学史。这一阶段的时代主题是:如何解决东汉灭亡以后的政治及思想危机,探讨实现政治统一的新思想模式。《中国思想学说史》认为:面对汉末的政治与思想危机,思想家一方面维持“名教”,一方面又力图以道家的“任自然”来弥补“名教”的不足。①王弼的“贵无”与郭象的“崇有”虽然思路不同,但目的都是调和名教与自然而为统治服务。以玄学为表现形式的儒道互动、以般若学和佛性论为表现形式的佛儒道互动都围绕这一时代主题,体现出新旧思想的斗争和初步融合。

第四阶段,隋唐哲学史。这一阶段的时代主题是:在三教鼎立的思想格局下为大一统社会提供思想上的支撑。在三教并用的宗教文化政策推动下,隋唐哲学出现了儒佛道三教鼎立和共同发展的局面,论证三教融合的华严宗“会通本末”判教论,吸收

儒家心性论和道家自然论的禅宗境界论,杂糅玄学和佛教义理的道教重玄学等代表了这一时期哲学探索的高峰。佛教哲学中对人及人生肯定的思想得到开发,促成了中国化禅宗心性论的形成,而佛教心性论又成为唐代儒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力之一。唐代儒学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等问题的探索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兴起以及对人本身理性力量的发现,为宋代理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第五阶段,宋元哲学史。这一阶段的时代主题是:如何适应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完成三教思想的合一。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哲学思想上三教鼎立的局面逐渐让位于三教合一,哲学化的儒学因为更适合集权统治的需要而成为“三教归一”的主体。宋代哲学史的整体特征是理学家吸收佛老思想以重新确立儒学的主体地位,③理学天道观、心性论和格物致知论构成宋元哲学史的基本特征。

第六阶段,明清哲学史。这一时段以明清之际为界分为两段,前期主要是理学心学化即王阳明心学发展演变的历史,后期则是启蒙思潮。《中国思想学说史》基本遵循了侯外庐先生的认识,将明末以后的哲学思想视为启蒙思潮的反映,认为启蒙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是:立足于明中后期的理论趋势,消化周张、程朱、陆王的理论成果,复活生机蓬勃的宇宙观,建立以主体中介为核心,融合和动态的哲学体系。泰州学派对道德本体的消解、黄宗羲和顾炎武对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视、王夫之“性道”本体论的提出等都是这一思潮的反映。乾嘉朴学的哲学思想是启蒙思潮的继续,主题是探讨主体如何理性地展示宇宙存在的价值。鸦片战争后融合中西的新学是对中国近代化时代主题的探索与解答。

《中国思想学说史》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史的许多经典理论认识,如先秦儒学重人事而轻自然的特征,汉代儒学的宗教化倾向,明清之际中国哲学的启蒙性质等等,并且应用新方法和新材料细化了对这些重要观点的认识。另一方面,该书也扬弃了侯外庐先生的某些观点。侯外庐先生比较关注哲学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以经济运动规律来衡量哲学思想的世界观属性。而《中国思想学说史》编撰者则认为哲学家对经济运动的认识确实是判定哲学思想属性的重要标准,但同时也注意到,不同的哲学思想都是对其时代主题的不同表达,哲学思想所彰显的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差异所包含的理论创新值得予以高度关注。

三 《中国思想学说史》的哲学史研究视野

《中国思想学说史》继承了侯外庐先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史视野和学术史视野,提出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文化史视野。

(一)社会史视野

侯外庐先生将哲学思想视为社会存在的产物和反映,而非独立自存的形而上学。《中国思想学说史》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任何思想都离不开它赖以生长的社会基础。思想学说史必须展示这种社会基础,以反映思想学说发展的深层动因”。但与侯外庐先生注重探讨社会经济运动,特别重视土地制度研究的社会史研究有别,《中国思想学说史》更加突出了总体社会史的观点。主编张岂之先生认为:“对社会史的理解并不限于经济生活,而是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政治,民族,也有社会风俗等。也许只有从这样的总体出发,才能找出思想史的某些源头来”∞“。该书在探讨哲学思想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时,一方面保留了对经济结构的论述,例如宋元卷中对唐宋之际土地、赋税制度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变化等社会现象的考察,明清卷中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考察等等,另一方面将社会存在的分析扩展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更为丰富的内容,试图从总体上揭示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该书对主观性的社会存在与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给予了高度关注,将民间信仰、社会风俗和精神风貌纳入社会存在的研究对象。该书的“社会篇”用很多篇幅考察了当时的民间信仰和社会风俗,例如在秦汉卷中有对占梦、望气等占卜巫术和婚丧礼俗的考察,宋元卷中有对关羽、马祖信仰,风水术的考察等等。甚至把当时的“世风”、“士风”也作为社会史的一部分,例如在魏晋南北朝卷中对于士族双重人格和率性放诞作风的考察,①隋唐卷中对于初唐文化心态的考察。宋元卷中探讨士大夫风气对思想学术的影响等等,试图展示丰富的主观性社会存在与哲学思想的联系纽带。

(二)学术史视野

学术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重要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视野。侯外庐先生很重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史角度。张岂之先生说:“我们希望在书中(《中国思想学说史》)能够传承并发展我国古代学术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我们在本书中比较注意思想学派史的研究。”他认为中国学术史研究传统可以归纳为四点:“1.重视文献资料考订,将学术史建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2.重视学派的区分和研究,显示出学术史的厚重内容;3.重视学术上的兼容并包,引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学术史的价值;4.关注不同思想学术派别的‘融通’或‘会通’。”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思想学说史》编撰者将文献资料的可靠性考察作为哲学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孔子、老子哲学的研究中,作者详细考订了《论语》、《老子》等重要文献的源流和版本,并参考了新的考古资料如郭店楚简、上博竹简等资料。在思孟学派、黄老道家哲学的研究中,考订了《大学》、《中庸》、《淮南子》等传世文献,并详细论证了竹书《性自命出》、帛书《黄带四经》等出土佚书的真伪@。该书注重学派史的研究,强调把哲学思想置于更加宽阔的学术思想背景中,从中揭示出哲学范畴的产生与酝酿过程。例如针对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先秦卷以儒学、墨学、道家、法家等分篇进行论述,隋唐卷则围绕当时三教鼎立的思想格局,以佛教、道教、儒学分篇论述。

(三)文化史视野

张岂之先生指出:思想史是文化史的核心,作为思想史核心的哲学史则反映了文化史的本质精神,“文化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思想是文化的最高表现形态,是文化的核心。要研究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本质,必须对思想史有精深的了解。反之,思想史研究的继续深入,也必然会扩展到文化史的领域。因为思想作为社会和人们行为的指导原则,往往在各种文化形态中表现出来,并通过这些文化形态对社会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中国思想学说史》将哲学思想视为文化的支撑,哲学思想为文化类型构造出核心的价值观念,影响到时代文化和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秦汉以适应大一统帝国政治需要为内容的哲学主题,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秦汉文化(兼容并包、开放性的文化特色)的内涵和民间宗教信仰(神仙信仰)、精神风貌(尚武进取、任侠与重名等)、社会习俗(向往富贵长寿、尊贤敬老等)发展演变的内在原因。该书对哲学与宗教的联系尤为关注。如先秦卷指出先秦时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产生于商周时代的宗教思想,而诸子哲学的产生则是古代宗教的发展和突破,“(春秋战国时)诸子学说以理性代替宗教,取得空前的文化成果,奠定了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孔子和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则表明了“中国古代宗教的终结”。

《中国思想学说史》虽然在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做了上述尝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该书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现代诠释还不够深入。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需要充分借鉴西方的哲学研究成果。在当今中西交流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参考西方现代哲学诠释中国哲学更显重要。现代哲学越来越重视社会交往中的哲学话胚:比如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环境哲学等,这些哲学理论与诠释方法在该书中还没有得到充分反映。

第二,该书对哲学思想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分析还有待加强。《中国思想学说史》由众多学者合作撰写完成,由于各位学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角度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某些哲学思想的连贯性分析还不够严密。比如对中国宗教哲学发展历史的分析还不够全面,三教关系在哲学思想上的剖析的深度还需加强。

第三,该书还没有充分揭示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价值。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少数民族思想家。本书对于少数民族的哲学思想论述较少,虽然在明清卷对回族哲学家及其思想有所述及,但总体上仍显薄弱。

作者:方光华 袁志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案例驱动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妇产科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