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思路教学管理论文

2022-05-0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化学思路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文章是在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组合拳”背景下,以学校高中化学教学管理变革为例,阐述了从校本课程到分类选修到个体指导的课程重建之路。

化学思路教学管理论文 篇1:

高职院教学管理中教学运行的信息化技术

[摘 要] 为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推进数字化学籍管理、信息化教学运行和网络化的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结合高职院的实际状况,阐述目前信息化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以及重要作用,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中教学运行的信息化技术,为健全高职院教学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教学管理 教学运行 信息化技术

高校的教学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实施效果的好坏,对高校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力。然而随着高校合并及扩招情况的增加,教学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而繁重。为应对日益变化的高校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符合现状的教学管理模式,建设一个高效率的教学管理体系,释放最大的能量,为高校的教学运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适应现代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把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系统运用到教学管理中来是目前各高职院普遍采用的方法,高职院引进和采用正规现代教学管理系统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而是促进教学体质改革、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举措[1]。

1.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教学管理中的成果应用

高职院应依托信息化技术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客观、全面、实时的定性分析。教学信息是与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料、数据、情报的总称。老师、学生、院系、教务处是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四大教学信息源。那么如何构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说来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计划管理系统、课表编排与选课管理、教材信息与建设管理系统、实验教学与设备管理系统、考试安排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课程建设质量评估系统等等,这些模块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及保存和报表等功能。

1.1实现了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互动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管理确立了开放的管理服务模式。利用教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与师生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实效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换与互动。

1.2校、院两级教学协作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因特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相对于单机版系统有明显优势。系统数据不再是多份备份,而是统一存储在全校唯一的网络数据库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的冗余,保证了管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操作过程并不是教务处单独完成的,而是由各院系协作完成的,另一方面,进一步实现了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从而有利于减少教学管理层次,促进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

1.3将服务的理念融人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在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上,教务处进一步开发了教学信息网上资源共享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了高水平的教务处动态网站.该网站的突出优点是与教学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相连,实时反映管理系统的全部信息;另外还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心,提供信息交流的教务处网站,信息及时发布的综合查询系统及“教务通”等信息化的教学服务体系,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

2.实现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职院连续扩招,各高职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硬件设施增多,任课教师、专业、班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和教学资源的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要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实现信息化技术是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需要[3],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基于校园网,建立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可以实现高水平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跨平台的信息资源访问,实现全校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资源的收集和管理,可大大减少重复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快教学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为教学管理服务、已成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教学管理中教学运行管理是按培养方案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其中排课、选课、调课、教学计划、成绩管理等都是事物性、周期性工作,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教学运行中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有利于教学管理系统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教学管理资源信息的最大共享;有利于教学管理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从教学运行与组织管理环节为推行学分制铺平了道路,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3.高职院教学管理中信息化技术需进一步完善

提高认识,树立全面的信息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观。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意识和行动,决定每一个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4]。教学管理的建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为先导和动力,全体师生更新观念,改变对管理系统的态度,提高对管理系统的认识,重视对管理系统的建设。学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系统硬件配套建设,使教学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和水平。

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论设备和技术如何先进,最终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学管理人员[5],配备熟悉高职教学管理相关理论的人员是基础,系统从基础数据的准备,到排课、选课等具体的操作都离不开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校的教学工作。目前,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些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定位不科学,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引进、培训滞后,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是实现教学运行信息化技术的前提条件。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科学制定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建设,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只有形成规范化的教学环节链,才能为使用教学管理信息信息化系统形成逻辑基础,便于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工作。同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重点在信息表示上,也就是必须采用标准化的数据,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才能保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处理结果质量和正确率。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面对的整个教学环节,处理的数据量很大,包括在校学生信息、学生课程成绩信息等。同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开放式的,在特定的时段会有许多人同时使用,因此必须有一个高速畅通的网络运行环境,同时教学管理人员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也应当比较先进,配置落后的计算机将接影响到信息的处理能力,影响工作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宣华,王映雪,陈怀楚.清华大学综合教务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2):237—239.

[2] 童爱玲.高校学分制下教务管理创新[J].教学管理,2006,(29)1:21-23.

[3] 邱文教,陶成.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2)9:47—49.

[4] 張继荣,李小勇.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1):49—51.

[5] 朱琼.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8(1):71—74.■

作者:韩伟

化学思路教学管理论文 篇2:

重建高中化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文章是在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组合拳”背景下,以学校高中化学教学管理变革为例,阐述了从校本课程到分类选修到个体指导的课程重建之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备课组;高中化学;课程重建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10

从模块教学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变革仿佛近在昨日,新高考背景下的更多元更深刻的变革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至。无论我们怎么想,高中化学教学都必须在这变革背景下作出变革。这场变革是如此的迅猛,以至于我们来不及等待,来不及观摩他人,来不及寻找甚至难以寻找到现成的“他山之石”。这场变革是如此的多元深刻,以至于我们无法驻足于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的“领地”而不得不再次启航。不难预计,我们今日竭尽才思所取得的变革“成果”,或许在明日就成为必须超越的过去,唯有我们的行动不变——始终前行在路上。

一、我们已有的变革:基于行政班教学的校本课程的重建

2012年秋季开始,我省全面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出“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保持课程结构基本稳定,梳理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确保学科基础及发展功能”的普高必修课程调整意见。2014年春,我校被评为首批省特色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获得了专家评委的认可。

我们化学备课组以创建特色普通高中为契机,思考并试图解决如下问题:我校普通高中化学教学体系如何构建?怎样安排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的化学教学?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安排如何布局?化学课时数在紧缩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怎样开发开设好化学相关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1. 为不同发展倾向和发展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案

我校学生的发展倾向与学习能力组成复杂,针对文科生、理科生、理科特长生、化学薄弱生等设计了5套方案供学生选择。以现有高中化学各模块教材为蓝本,进行校本化建设,形成相应的校本课程,为不同发展倾向和发展基础的学生提供校本化教学素材。

我们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思路是“以纲为纲”而不“以本为本”,立足校本,努力为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制”多样化素材。“以纲为纲”是指以“课程标准”“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两种考试说明”为依据,厘清教学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考试范围和要求水平。所谓的不“以本为本”是指不唯教材、不囿于教材,将苏教版的各册教材作为基本素材进行校本化的二次开发,根据学生实际编制“学案”。

2. 为不同兴趣倾向的学生提供校本选修课程

我们既要为学生在国家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服务,还要为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倾向而无须考试的发展需要服务。主要出发点是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选修机会,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拓展部分学生的视野。我们发挥化学学科专长,对《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激发学生关注化学的热情,引领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例如,我们开发了“走近食品添加剂”“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其中,“走近食品添加剂”被评为市精品课程。这类选修课程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能力与拓展视野,以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组建学习团队、自主选择探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我们正在探索的变革:基于分类组班教学的选修课程的重建

2014年秋,浙江省高一新生迎来新高考改革,学校必须迎接更重大的变革,高考制度的变革无疑倒逼学科教学变革。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高一化学备课组把学科教学变革的重心放到了分类选修上。我们思考的问题是:高考“七选三”的组合方式取代传统的文理分科后,对化学教学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考(指高考,下同)与学考(指学业水平考试,下同)的选择?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以取得选考与学考的最优化?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学考与选考的考试时机以更好地利用考试规则?

1. 分类选修的基础:学生的多元选择

在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假期与第二学期期初,学校在向学生及家长解读新高考的基础上,分三次对学生高考科目的选择进行调研。理论上来说,“七选三”共有35种组合方式,实际上,我校出现了34种组合方式,其中纯文科或纯理科的组合相对较少,不足20%,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文理兼修的组合方式。这说明学生在新高考下能更好地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自由组合。在我校,最受学生选择的学科是技术和化学,其中,选考化学的学生占61.1%。这对我们化学老师既是压力更是鞭策。据不完全访谈,学生作出选择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学习状况、学科兴趣和学科整体实力,其中学生对学科教学的信任度,即全市统一考试中的个人表现与整体表现情况,是学生及其家长重要的选考依据。

2. 分类选修的教学:学生的考试选择

学生的考试选择包括两方面,一是选化学作为学考还是选考,二是选择什么时候参加学考、选考。这种多元选择决定了我们化学教学的整体规划、学期计划和短期具体做法。

本着尽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现科学规划,提高整体教学成效,把握两次考试机会,学校统一规划各学科教学进程与考试时机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备课组安排学生首次学考为高二第一学期的十月进行,二次考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修习情况自主选择;首次选考为高二第二学期的四月进行,二次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的十月进行。

我们认为,选考中有70分与学考一致,打好基础,搞好学考范畴的教学与选考并不相悖。学生分类选修虽然有多重组合,但重叠交叉的成分也很明显。几年来,我们坚持抓学考促高考,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县二流生源的学校,化学学考首考合格率超97%。这给我们以经验和信心,力争学考首考一次性通过,对个别不合格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对已合格又想参加二次学考的学生,开设走班选修以满足学生提升学考成绩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选择,备课组把化学教学分成三种类型,配以相应的校本课程,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一是纯粹的学考班,这些学生往往对化学兴趣不浓,重视程度不足,化学基础差,学科素养薄弱。我们以确保学考合格率,力争学考上档次为教学目标,放慢教学进程,降低教学要求,重点关注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过关”教学;二是纯粹的选考班,这些学生相对而言,化学兴趣、意识和能力要强一些,教学以学考为基础性要求,适度拓展,以力保选考中“共同的七十分”城池不失;三是学考、选考相兼班,学生当前难以确定,在学考前夕再决定,仍以学考为基本要求,严格控制教学拓展,在学生学考报名后进行分类走班。此外,我们还建立特殊学生的“影子班”,以满足体艺、二次考试等学生的需要,采取“点对点”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

3. 分类选修的组织:学生与学校的最优化

从传统分科分层的组班形式到当前分类选修的组班形式,面临着无经验借鉴、影响因素众多等挑战。对于如何满足学生的多元选择,不同的学校有着不一样的组织形式。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有着存在的理由与弊端。面对复杂多样的选择,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当前仍有不少距离,尽量做到学生与学校最优化是我们的愿望。

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分类组班加走班选修的形式。即将有着共同选择的学生编成教学班,为保障学生不是“一选定终身”,允许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适度调整,采取“七选四”,再“四选三”的分步走策略,让学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选择,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又有适度的调整空间,预留一科在后续学习中调节,以逐步达成“七选三”的目标。

三、我们今后的变革:基于“私人订制”的个体指导的重建

1. 个体指导:从备课组做起

没有哪一次教育变革能像现在的变革那样,让备课组如此紧密地组合成责任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学生的多元选择没有让备课组的老师分头应对,相反,促成了老师间的更深更广的沟通与协作。我校化学备课组,已经认识到并尝到了甜头。

学校采取年级学生成绩捆绑评价教师制和学生跟踪负责制。因为捆绑制,荣辱与共,备课组只有协同作战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学考责任跟踪制,每位老师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备课组对年级学生负责。这促使每一位老师更关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促使我们高度重视学考首考,力求一次通过,做好兜底,力求突破,对师生都有余地。为此,我们建立化学学考困难生学习过程性档案,为他们走班选修强化学考辅导提供师资支持,对于首考不合格的个别学生要落实到具体责任老师进行二次辅导。备课组老师自觉自动找学考困难生补修辅导成为教学辅导的新情景,在此带动下,学困生主动找老师补修也渐渐积极起来。

2. 个体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

分类选修的实施,让我们感触到“个体教育”时代的到来。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从课程建设走向学生个体教学将是趋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是学科教学存在的理由。

学生的个体指导将有多重含义:

一是学科的个体指导。成功地提升学考合格率,是学科个体指导的最好回报。

二是学生学科选择的个体指导。个体学生适合哪门学科作为选考,有时,学生及家长的判断可能有误差,需要学科老师的指导。

三是学生职业生涯的个体指导。

四是学生心理发展、品德发展与行为规范的个体指导。

……

这些个体指导都将拥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以学生发展为归宿。

3. 个体指导:老师的新挑战

在实施分类选修的过程中,面对多元选择,感到彷徨和无助的还是学生。不少学生不清楚自己的特长,不了解化学学科今后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学了化学未来的就业倾向……这些困扰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这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我们除了化学教学之外,还应承担着怎样的教育责任?发挥着怎样的指导作用?

我们的设想是,需要从单纯的学科教学中抬起头来,关注学生个体指导,了解学科的发展倾向,把握化学与高校专业的对接和今后的就业前景。作为化学学科教师,我们也需要拥有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还要拥有指导学生选择学科的能力。

从校本课程建设到分类选修,我们一步步走近学生。从行政班教学到分类组班,我们越来越关注个体学生,给个体学生“私人订制”的课程、指导和辅导。从校本课程到分类选修再到个体指导,我们在重建之路上前行,这将让我们做得更专业。

作者:陈献忠

化学思路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新时代下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摘           要]  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较多的技能型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职业学校也需与时俱进,以新时代的教学思路融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去,提升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效率,让职业学校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技能人才。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为主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新时代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期望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    键   词]  新时代;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新时代中的教学管理是教育的关键点之一,更是职业学校教育一直以来的重难点,如何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实现有效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职业学校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关键点。想要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首先便是要不斷地对教学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认识,才能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质量。

一、新时代下教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1.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较为程序化,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与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内容不同,方式方法自然也存在一定差异化,职业学校内设科目众多,所以教学管理的量较大,且操作也较为专业化,极为复杂,若是要根据标准要求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的体系,必须要以职业学校教育特点为基础,制定符合职业学校教育方式的程序化、专业化较强的教学管理。

2.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对时间要求较为严格,时效性也是新时代职业学校教育的关键,社会中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优秀人才,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优于社会发展,如教学设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都要及时更新,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要具有前瞻性。

3.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创新、强化自身的教学意识,及时且准确地了解新时代发展下的最新管理理念,职业学校也需定期组织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学习,便于有计划、有效率地更新教学管理模式。

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管理不规范

职业学校教育过程中,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稍显不合理,其原因是对市场调研的忽略,学校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化,导致学生的专业方向无法准确确定下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规范的有效培养。

(二)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职业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计划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地对职业教学特点进行有效研究,直接采取与普通高中相似的教学管理手段,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没有实践经验作为有效支撑,便开展教育的情况较为多见,但如此的教育方式,难以让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同时,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及任务都缺乏真实性,难以在模拟工作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师资队伍的匮乏

职业学校与普通院校不同,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还需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可见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求相对于普通学校的教师较高。但就现在的市场而言,职业教师数量较少,且能力素质都无法达到职业教学的实际要求。“双师型”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是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四)中层领导意识的缺失问题

中层领导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对基层教师起到表率作用,做好领头兵带动学校基层教师不断奋进。但就目前的教育形式来分析,职业院校的中层领导并没有身为领导要起到带头作为的基本意识,而是只拘泥于自身的工作,毫无带动基层团队的思想,以至于基层教师也开始出现懈怠心理,这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新时代下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学素质及技能

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院校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在日后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因此,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以素质教学为基础,深化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能力。同时,要以技能教学为教学管理的本质,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部分不断创新,制定与职业专业教育方向一致的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程的了解,且要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实际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同时,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矛盾,找到需要重点解决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处理,并根据分类解决主次矛盾。提高教学素质便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点,具体方法是:建立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约束教师和学生行为;深度贯彻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严格根据规定制度办事;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需落实,避免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让教育教学管理可以真正落实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二)因势利导,优化教学模式,强化专业建设

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优化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并集中力量将学校内部特色最为鲜明的专业打造成为教学品牌,带动学校内部的其他专业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学校需要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了解企业所用设备,并将其用于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场景尽量真实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自身工作的意义。学校需要在新时代教学管理中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让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更加的丰富化,达到强化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优化专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因势利导,落实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打造教学品牌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制定与学生发展相互符合的教学方式,始终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用更多的时间、心思、精力来研究学生学习特点、认识学生、关爱学生生活,以因材施教为教学方式,以因势利导实现教学目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要与社会职业发展需求相符合,职业教育教学以及打造教学品牌的目的始终都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职业发展,服务于社会职业发展,因此学校必须灵活办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按社会需求调整课程,做到长线专业与热门专业相结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增加社会生产力。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发展,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学校只需坚定自身发展理念,并对其不断优化,掌握时代变化的规律便可在管理过程中对症下药。

(三)加强职业学校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是学校内部的教学场地、实施设备、图书资料、专业的师资队伍等,都是提升职业学校办学基础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办学规模,然后根据实际对学校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并开始逐步实施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要真实且具有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感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出一批毕业便能就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更能凸显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特色,职业学校必须要通过各种渠道聘请或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学校需要重视内部建设,加强内部教师先进理论教学意识的培训工作,树立其真确的教育教学价值观。教师作为教学培训的最终落实者,对职业学校发展现代化教育教学极为关键。学校要重视基层教师的工作地位,不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组织活动方式,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如专业的名师讲座、优秀教师的课堂剖析等,都能够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管理意识,清除教师的传统教学管理观念,引入新时代教学思想,平等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实现职业院校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发展。

(四)强化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榜样意识,加强民主建设

同时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对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打造一支高效、团结且富有活力的職业院校中层干部教育队伍,为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职业院校的中层干部队伍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及管理能力,是学校的骨干人员,学校要定期开展培训课堂,强化其理论学习,并让其主动应用到学习中去,为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层领导干部必须要具有带头意识,才能让基层教师在自身工作岗位上以此为榜样,并深入在教学中发展榜样精神。职业院校的民主建设是指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民主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学会利用工会及职代会等组织中的群众力量以及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教师意见表达的平台,为教师着想,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后顾之忧,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思想。同时,还要保障教师与学生在学校内的各项权益,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社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职业学校必须要不忘自身办学初衷,争取在新时代下找到良好的教学管理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素质型专业技能人才,让职业教育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下去。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一些困难,发展自身特色资源管理,为职业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解决问题中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及资源,并以持之以恒的态度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娜,赵本纲,张红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教学管理协同性研究:以C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74-76,94.

[2]王洪杰.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改革初探[J].现代交际,2019(9):173-174.

[3]惠钢行.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创新方法研究: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J].领导科学,2019(5):128.

[4]周亮.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外聘教师教学管理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5):49-50.

[5]岳淼.简谈高校的教学管理的创新[J].科技展望,2016(2).

[6]邹钱秀.浅析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9-20.

◎编辑 赵瑞峰

作者:李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有企业财务审计论文下一篇:职业教育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