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贸易组织协议管理论文

2022-04-1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世纪贸易组织协议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市场日益活跃,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不论产销量及进出口量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时间中心点,从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两方面,比较分析前后两个“五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变化,并结合现今国内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或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世纪贸易组织协议管理论文 篇1:

应对WTO规则的挑战

入世意味着我国必须扬弃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按照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办事,有的部门或企业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有的领域或行业由于失去了政府的保护,要直面市场优胜劣汰的筛选。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了解世贸组织的来龙去脉及相关知识和规则,对我国企业有把握的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是很有必要的。

世界贸易组织的内涵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成立世贸组织的目的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步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在可能的水平之上充分开发和使用世界资源,增加产量,增加货物及服务贸易量,加强贸易和经济领域的联系"。此外,还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减少贸易壁垒和歧视待遇","建立完整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

1、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多个国家政府或组织团体组成,具有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和促进国际间统一遵循的经济活动规则,处理和解决各成员方的经济贸易争端等职能的机构。世界贸易组织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诞生后曾表示,为了保持独立,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去运作与发展。联合国有关条约中也没有关于其身份的规定。但由于世贸组织与联合国的两个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具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人们将三者的作用看得同等重要,视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2、世界贸易组织是涉及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区域组织的谈判和关系协调场所

世贸组织成员的许多经济活动需要通过谈判得以解决,通过制定一些原则或协议,协调各国的关系,并为各成员提供谈判的场所。如:一些申请入世的成员要通过谈判得到批准;各成员方需要通过谈判解决一些问题,其中的关税减让问题基本是每次多边贸易谈判中的重点。我国复关和入世的谈判就非常艰难,从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酝酿,直到2001年12月才正式获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历时长达15年。

3、世界贸易组织是综合表现各国贸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体系

世贸组织是一个法律实体,具有法人资格,可以缔结条约和提起诉讼,享有各成员方给予的特权和豁免权。它具有一整套规范和严谨的法律体系,所有协议均以法律形式规范各成员方的贸易行为,包括对成员的评判、审查和解决争端的机制。它既为各成员方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准则,又为成员方谈判和协商提供了法律形式,并将成员方有关国际贸易的全部"言行"都有效地纳入到有法可依的统一法律体系中,它的运作也是建立在其成员方承诺这些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

其法律体系包括:(1)基本法(建立世贸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2)货物贸易法律制度(有关货物贸易的各项协定);(3)服务贸易法律制度(服务贸易总协定);(4)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5)有关投资措施的法律制度(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6)有关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制度(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定、关于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某些争端处理程序的决定),发挥"国际法院"的作用,各国政府可以借此解决与其他贸易伙伴的争端;(7)有关贸易政策审议的法律制度(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协定);(8)诸边贸易协定(目前有4个协定)。这些协定都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已成为国际经贸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每个成员方制定经贸法律、法规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世界贸易组织的各类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协议,还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全部。今后,有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会是世界贸易组织新协议的内容,这些在世贸组织的宗旨中均已提及。

4、世界贸易组织是统一管理世界贸易的组织机构

世贸组织建立了一套健全、完善的组织机制,主要包括:部长级会议(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具有不同职责的专门委员会;总理事会(常设决策机构),下设具有不同职责的专门理事会;诸边贸易协议设置的机构(诸边协议的各自管理机构);秘书处(日常办事机构),由部长级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

1、在组织上,世贸组织是根据《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正式成立的国际组织,拥有独立的财政预算和财产。各成员方具有法人资格,有缔约权、使节权,其组织机构及有关人员均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关贸总协定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它没有自己的组织基础,仅有一个规模较小的秘书处,及一套规则,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货物贸易协议。

2、在管辖范围上,世贸组织的管辖范围扩展到农产品、矿产品、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有关货物贸易的投资等领域;关贸总协定只管辖工业制成品贸易。另外,世贸组织则实行政策的巨大延伸,以国际贸易为中心,与环保、投资、知识产权、劳工乃至社会保障条款相连;关贸总协定主要致力于国际货物贸易自由化。

3、在法律上,世贸组织实行高度法治化,其作用具有很强的法律权威性和强制性,要求各成员统一执行有关协定,即:它要求每个成员应当保证其本国法律、管理和行政程序,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定规定的义务相一致。世贸组织成员必须以"一揽子"方式接受世贸组织的协定,不能选择性地参加某一个或某几个协定,也不能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对协定的某一部分提出保留,而关贸总协定下的许多协议采用守则方式,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加入世贸对我国的影响

(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权利和义务

1、入世后我国享受的权利

入世后,我国享受的基本权利是:

(1)我国的产品、服务和知识产权享受无条件、多边、永久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2)我国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和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单方面关税优惠;

(3)我国享受发展中国家成员大多数优惠或过渡期安排,世贸组织宗旨提出确保发展中国家成员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成员能获得与它们国际贸易额增长需要相适应的经济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享有与其他成员方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义务外,还享有一些特殊的待遇,包括:允许保护的程度略高于发达国家,如进口关税的平均税率可略高于发达国家、允许过渡期长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入世后若有问题,要在2年内完成与WTO的接轨,而发展中国家则可延长为4-8年时间、允许在WTO里有些例外的原则等等;

(4)享受其他普惠制成员开放或扩大货物、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

(5)我国可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摩擦,营造良好的经贸发展环境;

(6)通过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的活动获得国际经贸规则的决定权。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必将充分利用"权力与义务平衡"的法则,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磋商,修正不合理的法规条款,从而逐步达到建立我国所主张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的;如:世贸组织多哈会议决定起动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外经贸部石广生部长在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指出,中国主张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应是:第一,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第三,有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并强调,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开放的程度和速度上给予特殊处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必须保证发展中成员的全面和有效参与,议题的确定和谈判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以平衡和一揽子的方式进行谈判,保障谈判结果体现各方利益的总体平衡。

(7)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用各项规则,采取例外、保证措施等促进本国经贸发展的权利。如:2002年5月22日,我国针对美国3月21日正式启动对我等7个成员方的市场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一事,按照世贸组织的"保障措施协议",首次向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递交了中国对美部分产品中止减让产品清单,令许多美商胆战心惊。

2、入世后我国应履行的义务

我国入世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将履行如下义务:

(1)遵守非歧视原则,在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给予其他成员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2)扩大货物、服务的市场准入程度,即:降低进口关税,目前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4%,到2005年将降到10%左右。减少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和取消对进口产品的许可证和配额的非关税措施。逐步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有步骤地允许外商进入我国电讯、银行、保险、证券及分销等服务贸易领域;

(3)按照《知识产权协定》规定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如:目前国家已规定政府机关的计算机不许使用盗版软件。

(4)按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成员公正地解决贸易摩擦,不能搞单边报复;

(5)增加贸易政策和规范的透明度;

(6)规范货物贸易中对外资的投资措施;

(7)按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缴纳一定会费。

3、我国必须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协议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分为"多边协议"和"诸边协议"两大类。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多数协议属于多边贸易协议,主要是指三个多边贸易总协定,即:《货物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及其若干个专门协定,也称"一揽子协议",意思是在一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必须全盘接受的一系列规则,申请国无权选择。如:《原产地规则协定》、《进口许可程序协定》、《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等,加入国无权利只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诸边协议"是可以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自由选择,签字加入的协议。目前,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协议中只有四项协议属于自愿加入的协议,一是《政府采购协议》,二是《民用航空器协议》,三是《国际奶制品协议》,四上《国际牛肉协议》。其中《政府采购协议》对我影响较大,政府采购是政府部门或政府指定的部门为了公共需要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政府数量占市场较大比例的国家之一,美国占30%,欧盟占45-55%,我国的统计口径不确定,因为有的单位不能划分是否是公共部门,如:足协就不好确定是公共组织还是企业。入世后我国将会慎重对待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问题,虽然一个时期不加入《政府采购协议》,但这种情况是暂时的,"诸边协议"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议的例外,是由于它涉及的领域比较敏感,在不同政府体制之间难于达成一致。从长远看,它不会永久游离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之外。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将在更大范围上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分工"。但任何事物都有它"一分为二"的辩证关系,中国入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并存的。

从机遇看,我国之所以历经艰难执著地入世,就是看到了入世总体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将给我国带来许多发展机遇,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总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更多地扩大出口和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走出去"战略,在更广阔的天地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我国参加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加入WTO,我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参加制定有关游戏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并且可以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贸易战中占据有利位势。如:多哈会议决定起动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我国外经贸部长在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指出,中国主张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应是:第一,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第三,有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并强调,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开放的程度和速度上给予特殊处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必须保证发展中成员的全面和有效参与,议题的确定和谈判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以平衡和一揽子的方式进行谈判,保障谈判结果体现各方利益的总体平衡。

从挑战看,由于世贸组织是搞市场经济,我国入世就要相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对我国的冲击会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大到一个产业、部门,小到对每个人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入世意味着我国必须扬弃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按照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办事,有的部门或企业需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有的领域或行业由于失去了政府的保护,要直面市场优胜劣汰的筛选。

面对挑战,我国的各行各业由于地域的差异、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应对挑战的实力强弱不等,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态势。

分地区看,沿海地区态度积极,这些地区对外开放比较早,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措施。内陆地区则相对踌躇,虽然在思想上愿意搞活经济,分享入世带来的好处,但实际上由于过去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要改变和要适应的东西更多些。

分产业看,一些原先受到外国出口限制的企业拍手称快,如:我国轻纺工业具有较高的出口优势,但却长期受到出口配额等歧视性待遇的限制。入世后,这方面会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少受外国贸易壁垒的影响,将相应扩大我出口规模。而另一些受政府保护的企业不无忧心,如:入世对汽车工业影响最大,其中中高档车将受到最大冲击,汽车进口关税5年内将由以往的80-100%降到25%,2005年取消汽车进口配额许可证,进口车的价格也会比现在低20%左右,国产中高档车在价格上很难再具备竞争优势。

从经济领域整体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我国入世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拿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入场券",而且获得了平等、无歧视参与竞争的权利,有利于我扩大外贸出口、吸引外资和增加就业等,有资料显示,至2005年净增就业约400万个。更重要的是,我国既然驶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快车道",就必须要有"快车"的速度。入世必然推动企业加速自身结构调整,寻求发展,更好地走向市场;政府部门是挑战大于机遇,入世对政府提出的是体制性挑战,要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约束政府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这种挑战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包括政府机构设置、职能定位、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方式等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

真正严峻的是,我国入世后,随着外国企业大量涌入,对我人才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目前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还有100多家研发中心在华落户生根,它们采用"人才本土化战略",加大在华吸纳人才的力度。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以及优越的薪金和待遇,对我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产生极大吸引力。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搞好这方面的应对工作,还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从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看,入世固然是经济领域的大事,但首先还是对我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挑战。面对入世带来的严峻考验,我们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奋力拼搏,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只要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学习,善于学习,苦练内功,就一定能增强应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走好入世这步棋。

作者:关鹤玲

世纪贸易组织协议管理论文 篇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初探(1996—2005年)

摘 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市场日益活跃,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不论产销量及进出口量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时间中心点,从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两方面,比较分析前后两个“五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变化,并结合现今国内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或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汽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政策;企业行为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中国汽车市场状况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汽车的销量和产量基本保持均衡,其总趋势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两者增长缓慢,2011年后增长速度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两年,情况颠倒过来,但2004年、2005年又回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两年的状态。仅就2011年前后的六年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为一项政策性因素短期内起到了刺激国内汽车生产作用,但在20世纪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汽车市场本应进入卖方市场,但中国汽车生产能力未能依据市场需求提高,这反映了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之间的矛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中国汽车进口量处于4万—8万辆,2011年后,我国汽车进口数量保持了两年的迅猛增长势头,在2003—2005年间逐渐稳定下来,且有小幅下降。毫无疑问,政策因素是重要的推动力,参与世界市场交换满足了人民消费需求的增长。相比较进口量的增长,入世对刺激汽车企业生产的影响在3—4年之后显露出来:2002—2004年增长较平稳,到2005年出口量大幅度提升,并超过进口量,这当然有赖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家刺激出口需求的政策,但汽车企业数量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尚需一定时间。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分析

1.关税减让。长期以来,高关税一直是我国政府保护国内汽车工业的重要手段。虽然自1994年起我国多次大幅度降低汽车关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依照承诺,中国政府将汽车进口关税逐年下调10%,到2006年时,整车进口关税平均下降25%,导致进口汽车完成海关各项税收后的价格大约是到岸价的1.54~1.6倍,平均价格水平下,降30%左右,与国内同种轿车相比,价格优势明显。而且档次越高,优势越突出,加之国产车质量的短板,导致国内市场对进口车的需求大增,2002年我国进口汽车数量增长率高达78.5%,较2001年不足20%的增长率,有了质的提高。

2.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方面的逐步取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我国政府对整车进口实施进口配额,配额目录的汽车产品多达85个税目,约占国家机电产品配额产品目录总税目的60%。国内汽车产销量虽然在逐年递增,但增长速度却十分缓慢,1996—2001年五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量平均增长率为9.7%,不足10%,且1998年产量仅增长3%;我国汽车销量同样如此,1996—2001年之间,其平均增长率也仅为10.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限定时间内,可以有限度地保留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等限制性措施,但必须符合“非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具体来说,进口配额须在2005年前逐步取消。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了汽车进口配额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对汽车及关键件实施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的就是汽车的进口量,2001年汽车的进口量还不足80 000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仅第一年增长到将近130 000辆,增长率高达78.6%。

3.投资管理措施的缓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投资管理措施的实施缓和了外资汽车企业在我国的经营环境,尤其是在2002年中期取消了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执行了十余年的40%国产化率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国产化率优惠级差税率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进口量,放开了国内外资汽车企业的产能限制。中国还取消了外汇平衡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当地含量要求和出口实绩要求;并逐步放开了地方审批汽车类合资企业的权限以及统一适用国民待遇,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强制性认证制度(3C标志)中规定,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采用统一标准。这些投资管理措施的逐步实施,使得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短期内,不论是产量还是进口量均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国产汽车产业创新与转变发展分析

1.轿车行业再掀合资高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汽车市场环境良好,但竞争也日益白热化,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内汽车企业为了在短短的“保护器”内迅速做大做强,双方都有合资合作的强烈意愿和要求。因此,合资合作在2001—2005年再次掀起一轮高潮,且合资项目也扩展为全系列车型、全方位的合作,其中,一汽与丰田的联合最为全面、突出。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汽与丰田汽车公司便有所交往,但丰田公司并没有把战略重点放在中国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伴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一汽与丰田合资合作迎来了新契机。2002年8月29日,一汽与丰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合資合作框架协议,一汽与丰田开启广泛的战略合作。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书,合资合作工作分别在天津、成都、长春三个城市展开。并且,一汽与丰田的“强强联手”合作的项目是全系列产品,而不是单一的轿车;合作的领域又是跨越长春、天津、成都南北三个城市,全方位促进了企业发展。

2.加快联合重组步伐,增大产业整合力度。2001年,国家明确提出到2005年形成两三家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这一时期,汽车行业资产重组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市场化的特点,资产重组以三大集团为中心,以国外企业为重要依托,重组动力不是计划性的,而是市场化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的联合重组。2002年6月14日,一汽与天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重组协议,协议规定:天汽集团将其持有的天津汽车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84.97%股权中的60%,即夏利公司总股本的50.98%股份转让给一汽。重组后,夏利逐步实现扭亏,由5万多量的产销量,突破20万辆的销量。与此同时,天汽集团还将其下属华利公司拥有的70%中方控股权全部一次转给一汽。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求生存、求发展,在兼并、重组方面做出的一次改革性尝试,也是政府支持下一次成功的市场运作,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一次重组”。

3.中国汽车开始大步走向海外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汽车企业面临更加开放的海外市场,国家对汽车出口给予鼓励,中国汽车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出口整车数量由2001年的2.6万辆,增加到2005年将近17万辆。特别是以前出口较少的轿车,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当吉利汽车开始行销国内市场后,就在探索出口海外途径,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好为吉利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了时机。2003年,来自叙利亚的马洛克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吉利位于上海负责出口业务的美嘉峰国际贸易公司,双方经过多轮谈判,最终敲定了“比较适合叙利亚市场的车型,价格也能为消费者接受”的吉利订单。同年8月2日,首批吉利豪情轿车驶向叙利亚,吉利首次走出国门,也实现了中国本土的民营汽车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四、结语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从政府政策和国内汽车企业行为两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对策:首先,政府可以针对国内企业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内容,颁布优惠政策或直接给予补贴;对外资企业的产销行为进行适当限制,给予国产企业更大空间去创新研发;加强国家科研机构与国产汽车企业的联合开发工作。其次,对国内汽车企业要积极向产业增值链高端过渡,加大培养研发人才力度,将国内汽车研发力量向国际投资规模比例贴近;强强联合,不仅是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更加需要合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5)[K].1995.

[3]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5)[K].2005.

[4]  许进禄.中国汽车市场年鉴(2002)[K].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作者:曹志存

世纪贸易组织协议管理论文 篇3:

开放之桥梁:中国与WTO的“世纪情缘”

2018年7月11-13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接受了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第七次贸易政策审查。这次受到世界各经济体高度关注的政策审查,在当前高度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下,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贸易额的“四强之一”,中国按照世贸组织的审议规则需要每两年接受一次审议,从2006年至2016年,对于中国的审议已经举行了六次。而这第七次,共有42个成员向中国提交了1963个书面问题,在审议现场,共有70个成员代表发言。这些数字都刷新了审议纪录,足见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以及对于全球贸易体系的巨大影响力。

在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对世界造成严重危害的局面下,中国进一步深化开放,携手各方共同维护世界贸易组织的权威和多边贸易规则与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中国自身来说,世界贸易组织也是中国开放崛起,与世界深度融合的重要桥梁。中国与WTO之间有着一场“世纪情缘”。
旷日持久的“复关+入世”谈判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恐怕都对“入世”这个词印象深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而言,似乎就如同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一样,是一件充满机遇和挑战,同时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事情。实际上,中国从1986年就开始了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但是由于自身经济改革的力度和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外经济联系还不是非常广泛,初期的谈判进展缓慢。1993年,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APEC会议,阐明了中国处理“复关”问题的三项原则:第一,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组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是不完整的;第二,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第三,中国加入这个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从此,中国与相关各方开展了漫长而艰苦的谈判,在关贸总协定于1995年1月1日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后,中国的“复关”使命变成了“入世”。

在“入世”谈判中,要论最艰苦也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谈判,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中美之间寸土必争的“持久战”。在中美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之前,1997年8月,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同中国达成双边协议的国家。同年,中国还与韩国、匈牙利、捷克等国签署了入世双边协议。11月,中日两国关于中国入世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宣告基本结束。1998年4月7日,中国在第七次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会议上提出了一揽子降低关税的方案,先后4次大幅度降低关税,并签署了世贸组织的《信息技术协议》。

1993年11月13-15日,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斯珀林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了最后的谈判,并达成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而谈判中分毫必争、剑拔弩张的气氛让人至今回忆起来都津津有味。

在谈判中,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面对美国贸易代表的刁难和绕圈子,直言不讳地回应:“你们这次来,说美国作了前所未有的让步,而中国没有作出相应反应,你们就大发脾气。我提醒一点,你们不知道我们在农业上作了多大让步。我为此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指责,你们知道不知道?我可以重申,我们4月在农业上的让步,我基本上不会后退,但如果这次不达成协议,那我们永远永远不会在农业方面让步!”

这只是那场火药味十足的谈判的一个小片段。美方的代表斯珀林在确定达成协议后感慨道,他们很荣幸,能够见到中方如此强硬的谈判对手。斯珀林还称自己是“和平缔造者”,因为巴尔舍夫斯基同中国谈了非常久也没有达成协议,而斯珀林一到中国协议就达成了。朱镕基总理此时则不免带着幽默的口吻回应,斯珀林不是“和平缔造者”,而巴尔舍夫斯基却是位“麻烦的制造者”。

在中美达成协议后,中国与欧盟的谈判也取得了突破。2000年5月19日,中国与欧盟代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2001年6月9日和21日,美国和欧盟先后与中国就中国入世多边谈判的遗留问题达成全面共识。2001年9月13日,中国和墨西哥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至此,中国完成了与世贸组织成员的所有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后同各国代表一起举杯庆祝

2001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在日内瓦通过了中国入世议定书及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这意味着中国工作组正式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全部结束。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中国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该议定书于12月11日生效。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长达15年的“复关+入世”谈判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国与WTO真正实现了互利双赢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中国国内有很多人非常担心,认为中国的许多产业都将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中损失惨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争论延续不断。经过17年的实践检验,事实证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项正确的决定,而且是对于中国和世贸组织而言互利双赢的决定。

2018年6月2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其中对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所做的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例如,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長的重要引擎。在创造就业方面,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首份《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贸关系报告》,1990-2016年,中国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创造了180万个就业岗位。在脱贫减贫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为世界提供了最高的减贫贡献率。

对于全球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对于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困难和挑战、促进全球贸易恢复增长可谓功不可没。世贸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10.2%和12.8%,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01-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1/5的出口。另外,2001-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从393亿美元增至4676亿美元,年均增长16.7%,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接近10%。自2013年起,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为带动出口国当地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被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2013-2017年,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累计投资超过700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在有关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1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2万个就业岗位。自2018年起,中国将在3年内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
17年来,中国在经济和贸易发展过程中充分享受了入世红利,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

當地时间2018年7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进行第七次贸易政策审议

中国既有的发展成就是在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积极与其他成员开展合作取得的,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开放,为全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根据世贸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已降至4.4%,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相差1.5-2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调减900多个税目产品的税率。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中国宣布将进一步扩大降税范围,为了实现自身高质量的发展,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

在对中国第七次贸易政策审议结束后,会议主席、贝宁常驻世贸组织大使埃洛·劳鲁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世贸组织的成员们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自主降税和大幅度放宽金融等领域的外资准入的举措、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和简化外商投资管理的各项改革以及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表示赞赏。同时,成员们也期待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将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加大开放的力度,与世界贸易组织继续开创互利共赢的崭新局面。

作者:张旭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论文下一篇:国际快递企业客户关系论文

热门文章

世纪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