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成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构成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西方的艺术史上,艺术和设计从来都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任何时期在艺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和思想浪潮都会极大地影响并且渗透到设计领域中,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立体主义是艺术领域中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之一,对其后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影响深远。

第一篇:建筑构成论文范文

绿色建筑的构成分析

摘要:对绿色建筑的构成做了重点分析和研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这五个方面包括: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和新型材料等,它们在绿色建筑的构成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 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 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在绿色建筑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绿色建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新型材料的运用五个方面,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 绿色建材的利用

绿色建材也称为生态建材、环保建材等是指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采用了无污染的生产技术,对天然资源和能源使用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性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和传统的建材相比较,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尽量的少用天然的资源,应将生活中的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进行利用。

(2)在生产工艺上应采用低能耗的工艺技术和对环境无害的生产工艺。

(3)在产品的生产和配置过程中,不要使用甲醛、碳氢化合物、卤化物等有毒物质;产品中不得还有汞等其他物质;不得使用铅等金属盒颜色添加剂。

(4)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以改善生产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服务宗旨。

(5)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得损害人体的身体健康,而是要具有更多的功能性,如: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防火、调温、抗静电等。

(6)产品在使用后可以循环再利用,对地球环境没有污染和废弃物残留。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已经被看作为一种可以替代的能源,用以替代化石燃料资源生产的常用能源。其中主要包括太阳能和风能。

太阳能: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太阳能,具有资源总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不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发展趋势是来自太阳能的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光电技术,也就是光伏发电,它是利用半导体元件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无噪音、无需燃料和机械转动的优点。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方向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就是指在建筑的外立面设置相应的光伏器件,将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的功能集成在一起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这样,光伏器件就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为电能,没有机械噪音和其他污染,主要就是在建筑的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体积比较小的蓄电池逆变器等设备,不占用建筑内部的有效空间。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房以及太阳灶、采暖与空调、制冷等技术领域。但是,在我国,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或系统是技术最成熟、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消费国,年生产能力接近1200万平方米,2004年累计的安装量达到了6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的出口也是我国近几年来努力开拓的市场。

风能:从建筑领域来看,建筑上对风能的利用一般是采用小型的风力发电机,相对于这类产品,我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一种小型微风风力发电机正在被大力推广,只要有能使树叶摇动的微风,发电机就能开始工作,这种小型的微风风力发电机,非常适合于建筑的夜间亮化照明。

3建筑智能化

建筑是智能建筑的基本平台,它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利用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控制优化各种机电设备运行,最终实现办公的自动化,使各种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配置与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与建筑空间。智能建筑的根本目的就在于:

(1)使建筑住户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安全和有效。

(2)使建筑更加易于管理和运作。

(3)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智能化系统是绿色建筑的灵魂和心脏。智能建筑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开始的综合布线、电视监控系统、电子消防报警系统等各自发挥作用,再到今天实现的BMS集成,以及在网络上实现BMS系统与交通诱导系统、各类管理系统的IBMS集成。建筑对象也从单一的建筑发展到对建筑群的远程控制,这也正是对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舒适性、可操控性提出更高要求的结果,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便利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的主要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1)舒适性。舒适性是智能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的,要使人们在智能建筑中学习和生活的时候,使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感到舒适。因此,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照明、绿化以及自然光等条件要达到最佳的效果。

(2)高效性。在智能建筑里工作,可以提高办公效率,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能源和费用,也能够提高建筑物所属设备在使用管理方面的效率。

(3)适应性。在对原有组织机构变更、办公设备或办公机器进行更新换代时,可以不妨碍原有系统的正常使用。

(4)可靠性。智能建筑能尽早发现系统故障,尽快排除故障,将故障的影响控制在最下范围。

(5)方便性。除了办公机器使用方便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6)安全性。智能建筑除了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和建筑物的安全外,还要防止信息的泄露、数据的破坏、文件的篡改和数据被删除,从而导致数据系统的瘫痪和被非法使用。

(7)智能建筑具有高度的信息处理能力。

(8)所有的信息通信它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内部,而且它与外部的通信系统构成了一个外部网络。

(9)对外来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未来的设备预留配线空间,是智能建筑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性。

(10)实现以建筑物最佳控制为中心的过程自动控制,同时还要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管理自动化。

(11)建筑节能。建筑节能的核心内容是减少建筑过程中的高耗能,提高能源在建筑过程中的利用率。同时,我们所说的建筑节能又要以不影响人体舒适度为前提,也就是冬季室温不低于18摄氏度,而夏季的室温不高于26摄氏度。

目前,我国各地已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开始推行建筑节能。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始对建筑墙的厚度、窗的厚度等设计细节进行了规定,还围绕节能设计标准编制该地区的具体节能规范。政府部门制定建筑节能规范做到逐步完善。如果达到节能60%标准的建筑,造价并不高。节能建筑的造价成本,全部估算起来,只是在原来建筑的造价基础上再增加5%至7%,而且预计在5年到8年的时间内增加的造价就可以收回。但它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很大不同,它给人们提供的室内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高能耗建筑,虽然前期造价成本较低,但是按长期来预计,能源的消耗比起前期节省的成本费用已经远远超出。

(12)新型材料的运用。新型建材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如轻质、保温、高强度、节土、节能、装饰等。采用新型建材建筑的房屋,不但使房屋功能大大改善,还可以美化使建筑物内外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有的新型建材由于自身质地轻的特点,这样可以显著减轻建筑物自重,为推广轻型建筑结构房屋创造了条件,同时还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化,也大大加快了建房速度。

我国的新型建材工业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较为齐全的品种和相当的规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安居工程的实施,我国的新型绿色建材工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4结语

较之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国家绿色建筑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在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生态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比如建筑节能,与我国气候相近的国家的建筑能耗的是我们国家的采暖地区的建筑能耗约三分之一;同时我国还需在绿色建筑设计、绿色环保材料、室内环境技术、室内环境监测、持续再生能源的利用等等方面都还需加强研究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祖其根,王世明.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对策[J]. 上海建材,2008.

[2]张瑞武主编智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8).

[3]金磊.中国建筑科技发展[J].城建工作研究,1994,(10).

作者:王晟

第二篇:平面构成与现代建筑设计

【 摘要】在西方的艺术史上,艺术和设计从来都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任何时期在艺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和思想浪潮都会极大地影响并且渗透到设计领域中,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立体主义是艺术领域中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之一,对其后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影响深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间设计理念的交融,建筑表皮的设计方法打破了以往单纯的造型表现和美学追求的框架,而是更多地关注人文主义和环境,并通过寻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为建筑表皮的创新设计提供源泉。建筑表皮设计在这股信息化的浪潮中觉醒过来,成为建筑师们表达建筑形象最常用的表现手段,建筑表皮逐渐占据着日趋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现代艺术、表皮、平面构成、建筑设计

现代艺术价值的具体表现

1 . 追求纯粹。现代艺术追求规觉产品的纯粹性,在创作中只考虑形式要素,忽略其他因素.如历史.宗教、文学与内容的介入。

2 . 引形式之上。重视形式不是现代艺术的特有习性.古典艺术也非常讲究形式感.但古典艺术的形式服从内容表现。或者说,形式隐蔽在形象的后边,哪现代艺术是为形式而形式.赋予形式以独立价值和功能。

立体主义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时代

1.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特征是反权贵、反传统。这次文化的变革席卷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思想方法、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它完全的改坐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而立体主义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之一。

2.平面构成是将两个以上的不同或相同形态的构成元素在二元平面上按照力学原理和视觉效果进行编排和组合,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的排列的方法。平面构成以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形式组成严谨但又不乏节奏感的画面,营造一种理性、秩序与抽象的视觉美感。本章试图从平面构成的独特角度对建筑表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平面构成中各要素及其构成方式,以及其引发的心理体验。

平面构成的几种表现形式

1.点式构成

在几何学上,点是只有位置而不具有方向与大小的面积,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点一般被认为最小的并且是圆形的,但实际上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形等,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产生不同形态的点。点是视觉的中心,而且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从建筑表皮的视觉表现形式出发,"点"作为其构成元素时,并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大小和形状,"点"在建筑立面表达中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当它们与周围其他造型要素共同比较而具有凝聚视觉的作用时,就可以看作是"点"形式的具体化运用。例如世博会期间入驻上海的prada旗舰店,建筑表皮是采用圆点镂空的白色烤漆钢板,一个个的点进行有序的排列在建筑立面上,产生面化感觉,让整个建筑立面出现了视线的焦点,剔除了原有的乏味感。它的外表没有凹凸、没有强烈的体积感和光影效果,有的只是平

滑的表皮。建筑的外墙面由带有众多圆孔的墙板匀质构成,散发出来的神秘光斑,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这样的设计让人强烈地体会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简洁与纯净之美。

2.线式构成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游离于点和形之间,具有位置、长度、宽度、方向、形状和性格等属性。线形千变万化,是平面构成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在建筑表皮的构成设计中,凡是细而长的形都可以视作线。

(1)直线

直线有长短和粗细之分:长线具有挺拔和延伸感;短线具有力度和稳定的感觉;粗线让人感觉粗厚笨重;细线让人感觉尖锐纤长。当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时,由于人的视线会随着线延伸的方向一直连续,让人产生线比原本的长度要长很多的感觉。水平的横线组会增加横向尺度,具有平衡感,垂直的直线组会夸大竖向的尺度,增强崇高感。在建筑中也是这样,在建筑中采用长而细的线条,能增加建筑的宏伟挺拔的感觉;采用短而粗的线条,能增加建筑稳定感,可以降低因建筑体量太宽和高度不足引起的比例失衡感。建筑师在设计中为了让建筑看起了更挺拔,往往会在外立面加上竖向的线式构成形式,例如拉托维斯酒店,从建筑的底部往上看,人的视线会顺着线无限地延伸,仿佛这个建筑已经冲入云端一样。

(2)曲线

曲线具有优雅、柔软、丰满、浑润和舒展之感的女性化特征。采用曲线构成的建筑表皮,可以增强建筑亲和、趣味的感觉。例如由Ron Arad事务所设计的比利时的Mediacit购物中心,该项目的正立面是采用的钢质曲线架构进行造型设计,编排起伏的曲线形成波浪状,屋顶部分则采用红色的铝板和ETFE材料作覆面,给人自由奔放和浑厚优雅的感觉。

3.面式构成

面是是由很多点和线精密排列而形成的,是点和线不断移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面的可塑性很强,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所以在平面构成设计中应用广泛。面与线之间关系密切,一般来说,面塑造的特征是由组成它的线决定的。面的构成方式可以分为实面构成和虚面构成两种,它们对视觉效果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强烈,各具特色和情感特征。

4.对比

对比就是通过对照比较,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显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在建筑表皮的设计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可以起到个性突出、鲜明强烈的形象感。但是在运用对比手法的时候,设计师一定要把握住对比的程度,如果对比过于强烈,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作为建筑表皮时,对比元素可以是虚实对比、色彩对比、材质对比等。

5.肌理

肌理是不同物体、材料根据其自身的构造以及表面的组织形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呈现出软硬、粗细、光泽、规律等不同物质属性和质感纹理的差异。例如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蒂凡尼旗舰店,这个改造项目很好的展现了蒂凡尼一直最为精湛的钻石切割工艺,完美地体现了玻璃材质的肌理表达。这座珠宝旗舰店由292块特制的玻璃面板组合而成,每块面板的位置和角度都经过精心安排,让阳光透入面板,再折射出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宛如一颗经过精确切割的璀璨钻石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发展趋势

近年来,建筑表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为代表的表皮设计大师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在社会上和建筑业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平面构成元素在表皮设计中的应用也更为普遍,中外建筑师和理论家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领域,表皮设计更像是一种时尚的潮流,汹涌而至又悄然而去。建筑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传递着所属时代的观念,社会及其文化观念上的更新会导致建筑观念及形象的更新。

科技对创断的支撑

表皮的独立为建筑师的创作添加了更多元的选择,也方便了建筑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结合了丰富多样的构造方式和科技的创新能够作用于提升建筑内部环境以及节约能源。要注重科学技术对设计创新的影响,将国外领先的建造手法、材料等成果引入國内,并为我国的建筑表皮设计积累经验。并基于探索建立表达本土民族文化的新工艺,寻求完美融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季翔,刘海波 建筑形态与构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7).第1版

[2]魏晓.现代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研究.[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5).

[3]孙超法.半透明的金属建筑表皮.[J]华中建筑,

作者:严妙心

第三篇:基于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摘 要:设计现代建筑时,设计者可对空间构成元素进行利用,丰富设计方法,利用各类空间构成元素,来形成新颖的建筑作品。设计者应不断对建筑设计理念进行调整,利用不同的组合形式,来使建筑更具艺术感与和谐感。设计建筑不仅要注重确保使用功能可以正常被正常发挥,同时还要确保整体的视觉效果与审美感受,现探讨如何利用空间构成元素来设计建筑。

关键词: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需要有创新化的设计理念与多变的设计手法的支持,设计者则需要依仗自己的设计经验来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确保设计作品可引发一定的审美感受。设计建筑时需要对各类构成元素进行使用,不仅要安排每一部分的设计工作,同时还应当做好不同类型的构成元素的配合工作,掌握建筑空间元素具有的构成属性之后,可将其更好地使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

1 将结构设计与空间设计结合

在建筑工程内部空间设计中,其主要依据就是该建筑的行使功能以及该建筑的行使目的。因此在展开实施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时,应当首先考虑该建筑建设的目的及其日后的功能,从而确定该建筑工程的空间形状。如教学场所、娱乐场所、竞技场所等,都是根据该建筑智能属性的不同来进行设计建造的。另外我国建筑工程内部空间形状也受建筑本体形状的影响,往往为了保持建筑工程实体的整体性、统一性以及艺术性,其外在形态与其内部空间形状都是相辅相成的。其设计按照建筑的特点,墙、顶棚、地面等实体部分通过空间外壳的形式出现,建筑的形体形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建筑的空间形状,也就是说建筑有什么样的外部形体形状,往往内部就会存在与之形状相对应的空间。但在办公楼、商场、图书馆等建筑中,许多房间由于功能特点对于空间形状并无严格的要求,这时在空间形状的选择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建筑空间是由物质材料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人们围隔空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就前一种要求而言,就是要符合功能的规定性。具体的讲所围隔的空间必须具有确定的量、确定的形和确定的质;就后一种要求而言,则是要使这种围隔符合于美的法则―具有统一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形式或艺术表现力。只有把适用空间、视觉空间和结构空间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功能、美、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

2 利用空间构成元素形成新颖的建筑设计方法

2.1 利用点状元素

点状元素是最基本也是构成最简单的元素,但是其在多种建筑空间设计中都属于不能缺失的重要元素,设计者可以给点元素对应特殊的对象,如高位类似物。如果没有电元素,其他线、面以及体元素也就无法形成。各种空间元素之间都存有关联,尽管点元素非常基本,但是设计者如果想要发挥出点元素的空间应用价值也是比较困难的。

点被运用到建筑空间系统中,可发挥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作用,将一个点运用到空间中之后,其他空间元素会不断地向中心点处聚集,以某地的古城为例,市楼被建设到堡垒中间位置,古城的整体视觉观感被提升,设计者利用点的作用安排空间设置工作,处于堡垒中心位置的市楼既可以对外部入侵力量进行抵御,同时还能够城中民众依靠的中心,其他建筑也可直接围绕市楼建设,同时还能控制与镇压民众。在同一个建筑空间中,两点可以连成一条线,如果有多个点元素,这些元素之间会形成极大的吸引力,汇集视线,设计建筑时,可利用点元素来发挥出强调的作用。

2.2 利用面状元素

形成面状元素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方面可以移动线元素形成完整的平面,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密度极大的点来形成面。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利用数理关系可以对面元素进行分类,护常见的面元素可被分为不规则面、几何面与有机形面。构成有机面的线元素之间并存在数理关系,因此将有机面应用到建筑空间中之后,其可呈现出普速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带来具有秩序感的视觉效果,某地的公寓建筑就大量应用了这种有机面,形成了高低错落的屋脊系统,墙面并不平滑,而是凹凸不平,这种建筑造型给观者带去浪漫怀旧的情怀。

几何面在建筑空间中也比较常见,这种面主要由直线或者曲线构成,线之间保持数理关系,具有规则的形态,如方形、圆形与三角形等,设计者可以在设计建筑的窗户以及外部图案时使用这些具有规则形状的面,使建筑保持现代气息。一些古典园林建筑中也运用了这种面,突显建筑的现代化特征,呈现更加丰富的审美价值。

2.3 利用線状元素

设计者利用线状元素时,可运用灵活的方法,将线状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结合使用,排列建筑的窗户时,可以使多扇窗户形成完整的线元素,同时还可保障窗户这种点元素的韵律感,使人们形成安定平和的感受。

2.4 利用质感与光影元素

在建筑空间结构中,需要对材料、结构等物理方面进行结构,从而才能使得建筑体现出其质感,一般常用的材料比如朴素的砖块、粗犷的石材、坚硬的钢铁、明亮的玻璃等。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技含量更高的材料得以出现,丰富多彩的建筑材料,使得建筑能够产生更多的机理和效果。比如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一般都采用的是砖木结构,从而表达出轻盈、浪漫的感觉;在西方的而建筑中,采用沉重的石材以及粗犷的表情,显示出奔放的性格,给人以出截然不同的感受。由于光具有第四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它便可以产生具有戏剧性变化的建筑空间,甚至可以让一座建筑在一天之中出现多种视觉效果。光可以明确建筑的形体,使其凹凸有致,空间立体而有深度。光还可以使材质产生体积感,并使其颜色变得丰富而饱满。

2.5 利用形体元素

体元素是建筑中比较复杂的构成元素,不同形状的体元素在建筑中可呈现出差异化的视觉应用效果,以埃及的典型建筑金字塔为例,其外部为锥形,尽管造型简单质朴,但是却能够给人带去一种权威感,容易使人形成敬仰与崇拜的感受,这种形态的建筑在现代化城市中不常见。设计者还可利用复杂的拓扑几何体,形成极具趣味性的建筑造型。

在拓扑几何形中,追求的是形体上的复杂、前卫、动感和活力。以某博物馆为例,为了和“国际式”建筑呆板乏味的形式相区别,同时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艺术爱好者,从而达到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它通过特异的结构、优美的造型以及新型的材料,从而增加建筑的特性。

3 结束语

设计建筑时,设计者应当注意对多种空间构成元素加以利用。设计者可以将多种设计环节进行融合,进而有效利用不同类型的设计要素,在结构设计环节中也可尝试使用空间构成元素,但是要注重保持建筑整体的协调性,不可使用过多复杂的构成元素导致建筑空间产生混乱的情况,正确利用设计元素,可以确保建筑保持一定的艺术效果。设计者也应当通过学习与借鉴,形成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与形式,提升建筑的艺术观感。

参考文献

[1]喻明娟.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1(22),67-68.

[2]刘蕾.浅谈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117.

[3]王旸.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18).

作者:刘艳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二化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经营管理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建筑构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