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文化内涵范文

2022-06-21

第一篇:旅游的文化内涵范文

浅谈: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

打造旅游引擎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只有增强文化底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才能迎来一片艳阳天。

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

另一方面,从人文角度看,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首先,文化为旅游经济提供核心竞争力。现实中,旅游者的物质需求难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更难满足。而转换视角不难发现,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如果设法突出文化特色形成区间文化特质,文化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去支配经济活动,创新旅游发展。

其次,文化给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国际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

再次,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同属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文化在旅游经济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旅游业如何加大自身的文化含量、两大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互关联,与旅游有关的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是旅游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支持着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

从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来看,文化孕育着各类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鉴赏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不少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这是一种特殊的、可利用的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用科学知识来解读,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因此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同时,旅游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品位;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第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共生互融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密不可分的。在当代旅游业中,任何一项旅游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的,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如生产、流通、交换、决策、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地蕴涵着各种文化因素,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更是牢牢地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就会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而文化的优势则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来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 第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共进

一方面,文化对旅游具有促进作用。文化通过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可以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增强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赋予旅游产品差异性,使旅游变得丰富多彩,给旅游者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为旅游地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助于形成先进的旅游企业文化和科学的旅游发展观,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文化的有效利用还可推动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旅游也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通过引致效应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载体,有利于挖掘和优化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促进文化“保护—开发—再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保存。此外,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丰富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价值,使文化焕发出独特的地域魅力。旅游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中要把握旅游经济与地域文化的互融互动关系。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中,有效地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丰富文化的内涵,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实现经济利益的“双赢”。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四个层面

第一、技术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

Lind建立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产业边界的重新界定。产业融合的发生都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改变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使不同产业的成本结构变得十分相似,消除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使不同产业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并由于共同技术平台的建立使融合产业进入到新的市场空间。可见,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产品制作与研发技术同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结合便构成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第

二、产品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标志

文物、古迹、名胜、民俗、节庆、礼仪、宗教仪式、文学、戏剧等文化资源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推动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资源和基础。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既能使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又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双赢,以达到“以文促旅,以游养文”的目的。利用文化资源及旅游发展元素开发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是两大产业融合形成的标志物。

第三、企业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载体

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其最终的执行和实施都是在企业层面,企业是促使产业融合产生的载体。“在产业融合的情况下,建立在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基础之上的多样化兼并,即使其业务呈现多样化,但不同业务往往是在同一运作平台(如同一信息系统,或相同客户资源系统,或同一销售渠道等)上开展的,从而相互之间具有某种互补性。”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所产生的结果就出现了从事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文物博物业、娱乐业、动漫业等业务的大量企业,这类企业的业务融合了两大产业的特点,并可利用同一的运作平台。另一方面,两大产业的融合还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正是企业层面的不断融合才使两大产业融合后的整体结构得以逐渐形成。 第

四、市场层面的融合是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

正是由于技术融合突破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原有的产业界限,旅游业市场和文化业市场开始出现交叉和渗透,从而实现市场的融合。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具体来看,原有的文化传播渠道及网络传递方式应用到旅游业中,将使旅游业的产品销售模式、文化产品消费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的整合,可使某一区域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统一在一个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之下,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等。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融合将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在现代旅游市场机制下,有时候,音乐可以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推手 渲染景区精神和文化内涵。

“无限强大的气场是音乐最独特的力量”,其实,每个著名地方或景区都有美丽动人的故事,地方或景区主题歌有利于充分发挥歌曲抒情功能,同时,渲染地方或景区精神和文化内涵,使文化之“魂”与旅游之“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现代旅游文化体现,以歌唱形式出现,歌唱却是最具广泛性和传播力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时,地方或景区若以音乐为媒介,注重原创性,其歌曲内容充分体现地方或景区的独特文化内涵,便于人们记忆传唱,可为地方或景区提供了展示生态优势和打造自身形象的音乐名片。

“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如果说文化是旅游之‘魂’,音乐可称得上‘魂中之魂’。”文化之“魂”与旅游之“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旅游实践中,但目前各地方或景区缺乏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发展,“如果以通过音乐歌曲形式唱出地方或景区的文化内涵,对展示中国旅游文化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明显加快,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方兴未艾,人民群众潜在的文化旅游消费潜力正在迸发,文化助力文化旅游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能够实现“1+1>2”的良好效应。

很多地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只有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才能使旅游业繁荣发展。或许,有些看法可以去重新认识及总结:

一是树立“全民意识、全球意识、战略意识、经济意识、文化意识和精品意识”,凝聚各方合力,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不断发掘丰富灿烂、古老渊博的文化资源,加大实现对旅游线路和景点的文化包装力度。

二是利用网络广告文化,扩大旅游市场,加大旅游促销;完善文化设施,打造旅游载体;依托文化团体,活跃旅游形式;开发文化产品,增加旅游效益;加强文化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多措并举使旅游资源实现最大效益。 三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招商引资、集聚人才,突出文化主题,推出一批精品线路、特色纪念品、高品位旅游设施,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下一步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增长点、发力点。很多时候各地纷纷打造“拳头”产品,做大做强旅游经济。以长治市为例,城区聘请知名专家完成对东山文化旅游观光园区整体策划,打造“山水共融、生态共享、和谐共生”的文化、休闲、旅游和度假胜地;黎城县培育以黎侯虎为龙头的根雕、麦秆画、泥塑、民间刺绣、范氏老鼓等系列民间工艺品,推进民俗文化优势向旅游产品的品牌优势转变;武乡县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编排了大型实景剧《太行山》,使八路军文化旅游在全国打响叫响。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正在推动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希望在未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好的整合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资源,挖掘提炼文化底蕴,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把更好的一面展现在大众面前,打造真正的文化旅游、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以一种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去营造旅游市场。

第二篇:旅游的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讲的课程是《旅游学》的最后一章旅游影响中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引用美国学者学者弗克斯的一句名言“旅游是把火,可以煮熟你的饭,可以烧毁你的屋!”形象鲜明地道出了旅游影响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于旅游的影响,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旅游所产生的影响是相互的,被影响的事物也会对旅游产生第二次影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案例1:1984年,澳大利亚孤独星球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旅游指南》第一版,其中就有关于阳朔旅游的专门介绍。作为一本世界著名的自助旅游指南,这本书成为当时国际自助旅游者到阳朔旅游最重要的了解途径。随后,有越来越多的背着沉重行囊的西方游客充斥着阳朔的大街小巷,1984年,阳朔的外国游客达219500人,是1983年的十倍,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把阳朔进一步的推向了世界,吸引更多的游客。二是旅游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时空上互相转换,即某一时期属于积极影响,在另一时期就变成了消极影响,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旅游积极或消极影响在时间上的变化,一般经历欢迎、冷淡、不满、厌恶、和谐/对抗(愤怒指数模型);在某一方面是积极影响,而在其他方面就是消极影响,有些地方开展乡村旅游,虽然获取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污、环卫设施十分简陋,大量农田,河流都受到了污染。

旅游影响理论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谢彦君在《旅游基础学》中认为旅游影响又称为旅游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旅游影响是指由于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中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对旅游活动主体本身的影响,也包括对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旅游影响的范围、波及面是十分广泛的。我们按照旅游影响的内容结构来划分,主要分为旅游经济影响、旅游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按旅游影响的性质划分为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按旅游影响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隐形影响和显露影响,隐形影响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旅游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直接有旅游业发展而增加的就业机会、旅游服务设施;按照旅游效应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旅游者的进入直接向当地经济注入货币收入是一种即时影响;滞后效应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旅游带来的局部环境污染很有可能发展为全局性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始于1963年努涅斯(T·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分析居民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发生的变化,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旅游活动的开展之所以会对社会文化具有影响作用,主要因为:(1)旅游活动是一种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相互往来和接触为根本特征的活动。--不经意的文化沟通和无意行为的“文化示范”影响当地社会。(2)旅游的发展已经历了个别偶然现象到大众经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旅游活动发展的规模之大,已使其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单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接触是短暂的,不足以对当地社会和文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随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的不断来访,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接触就会变成群体性的文化交往,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必然会对目的地社会文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对旅游者的积极影响

(1)旅游即生活,旅游是有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特殊生活方式,通过旅游,人们陶怡了情操,舒展了身心,恢复了体力和精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当中,是一种很好的“充电”方式,维系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2)“走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活动有助于人们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旅游活动中,与各种事物、各种各样的任务交际,开拓了视野,旅游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生物、考古、艺术、宗教、建筑、园林等众多学科知识。

(3)培养爱国情操。旅游活动能让人们领略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风土民情、建筑风貌中激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珍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人爱自己的国家和乡土。

2、促进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加强各民族相互了解

旅游是民间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旅游活动的开展所涉及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交往,旅游交往方式更有助于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接待入境旅游也是旅游目的地对外树立自身形象的有效手段。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所见所闻的可信度更胜于改过利用各种媒体所做的自我宣传,不仅如此,旅游者还会将亲身体会传递到更大的人群范围,是更加有效的宣传手段。

3、有助于促进目的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发展,原本被人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有重新得到了开发和恢复,这些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旅游吸引物。例如: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重构重建了一系列纳西族传统文化,如东巴舞蹈、音乐、文字、民间银器制作工艺、纳西古乐;修复了木府、文峰寺、洛克故居等文物古迹,受到了旅游者的欢迎,也使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增添了信心和自豪感。

4、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旅行和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旅游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中国70年代末期发展旅游之初,非常看重的就是旅游业所带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信息。旅游活动的开展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交通运输工具、通信技术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方面,要求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从而也推动了这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 此外,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保护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加高,处在水库边缘的武当山遇真宫面临着被库区淹没的危险,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遇真宫被72个千斤顶抬起,在原址上整体顶升抬高15米,顶升高度约为世界纪录的5倍。听说遇真宫顶升后,还将复原,有市民难掩兴奋:“以后这里会更好看,以前来武当山旅游,多数人都去紫霄宫,以后大家也会来遇真宫了。”

5、促进落后旅游目的地的现代化

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接待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吸引游客,契合游客的需求,接待地会出现新的文化设施,文化环境会不断的优化,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比如在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点,会拥有KTV、网络、博物馆、展览馆、传统工艺作坊等文化设施。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个体素质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旅游者带来的异族文化或异地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居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更新,社会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人文素质不断提升,更趋于现代化、开放化。

在金竹壮寨长期坚持族内通婚,与汉族不通婚,20世纪80年代开展旅游业一开,当地的择偶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族内婚”已退居次要位置,逐渐与外界通婚,通婚范围甚至远达广东、香港,婚姻观念已经从过去的“金换不嫁外面人”转变为“不嫁本地人”。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旅游对社会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又称为旅游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良的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是指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当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被称为示范效应,旅游的发展把先进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输入到旅游地的同时,也把都市观念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某些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当地居民。

2、影响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旅游者的道德弱化助长某些不良行为,处于“反结构”状态的旅游者摆脱“熟人社会约束”,具有明显的“责任约束松弛”等特征,随手丢弃生活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随着外来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和游客密度的增大,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致使交通、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变得拥挤不堪,从而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是他们产生厌恶情绪,甚至在某些国家,已出现了反旅游的浪潮。

3、冲击民族传统文化

(1)民族文化被同化,异质文化冲击与相互影响使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趋同、弱化、扭曲,目的地居民纷纷效仿来自文化强势的旅游者,抛弃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性逐渐消失。

(2)民族文化庸俗化,受经济利益驱动,对民族文化嫁接、篡改、编造甚至误读,以低俗、噱头来迎合旅游市场,商品化、舞台化的处理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丧失了真实性。如传统的民间习俗、节庆活动、宗教等,都是按照传统方式,在特定的意义下进行的,但是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随时进行,并被随意的改头换面,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3)“伪文化”充斥市场,大量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已失去了传统的风格和制作技艺,,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甚至出现赝品,起着传播“伪文化”的不良作用。

(4)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

不少地区把风景名胜当做摇钱树,超负荷接待游客;在风景区内乱箭滥造旅游设施,使得一些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遭到破坏。

从上述讨论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1、强势文化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强于当地弱势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

2、旅游地受游客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而旅游者所受的影响是短暂而浮现的。

三、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赞歌论”经济收益与“告诫论”,着重强调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影响则不予重视,以上观点显然是两种极端的认识。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都不是无条件存在或必然产生的。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方面,同样也并非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结果。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一般应是指潜在性和可能性而言,促使旅游消极影响转化为现实问题的条件可能会有很多。

旅游的文化影响是自然而有限的(大旅游)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非必然

如何规避消极影响:

1、做好旅游规划和分流措施,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

2、有意识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原因在于旅游对经济和社会文化

关键是提高全民对旅游的正确认识,防微杜渐,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应充分调动起积极因素,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引导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造福于全世界。

第三篇: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摘要: 发达国家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新的动向,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选择更加重视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城市规划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特性。本文从历史文化景观的建设、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对如何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作了探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 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 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城市规划旅游品位

二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出现新的动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从以往追求物质享受和生活舒适转向追求精神发展和生活质量。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已经影响到他们对旅游产品的选择:由过去的以消遣、放松为主变为以求知为主。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理解

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

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也正说明文化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

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

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

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旅游资源文化性的地位和作用

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不仅要理解其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它在发展旅游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明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

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

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知识经济,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

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资源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的一些地区也相对的在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内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我国的一些旅游地区及旅游城市的主要表现来看,有以下几点:

1. 我国旅游文化发展方向的目标错位现象

由于国家评定优秀旅游城市是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来打分并按其分值来确定结果的,许多城市特别是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城市、普通中小城市,为了争得和维持其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不惜把自己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于这些死板的标准上。他们不顾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等客观状况,盲目按照《标准》进行大量的旅游投资与项目开发,试图得到高分值,偏离了城市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

2. 我国大部分旅游地区旅游发展动机的急功近利现象

由于人们习惯认为:旅游地区的荣誉称号越多,就表示其进步;官员为官一任,如果能为该城市多争创一个荣誉称号,就能代表其政绩显赫。于是出现很多城市为了通过旅游城市评定,就不计较长远利益影响,功利性地盲目上一些缺乏科学论证的大项目。如,到处开发旅游资源,大肆创造人造旅游资源,建造主题公园,盲目投资增加酒店、娱乐中心等等。结果不但城市的实际旅游吸引力没有因此而增加,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

3. 我国许多旅游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的盲目模仿现象

国家旅游局的《标准》为旅游城地区的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参照项目。各旅游城市在旅游发展中,其城市生态环境、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持系统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尚可理解,但现实中的旅游城市往往习惯于引用经验和盲目模仿。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成功创新很快就会被多个城市照搬或模仿,并且可能涉及到基础设施系统、旅游产品系统、营销系统等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结果造成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虽然数量上剧增,但除了少数特色旅游城市特别是副省级以上省会城市外,其他的似乎是一个模子造出来的,这使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批量生产,多数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缺乏特色。

4. 我国旅游地区旅游功能主题的模糊化现象

由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只能源于《标准》的评定,这致使许多旅游城市只是一味参照《标准》去发展城市旅游,结果搞成了无主题、无特色的多样化发展。很多地区本身旅游资源非优,而是借助于该区域内某些景点的拉动,使其旅游职能获得较大发展,于是通过了优秀旅游城市评审。但其决策者却把该城市当成极具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来开发,集中全力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而忽视其区域旅游媒介功能。结果是城市旅游吸引力没增加,城市对区域旅游的旅游功能也没突出出来,失去其自身特色,走向平庸化道路。相反的,有些有旅游开发潜力的优秀旅游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却不能进行深度开发,造成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其优势不能突出,甚至出现“优秀旅游城市无旅游”的现象。旅游功能定位、发展主题的不明确是地级、县级优秀旅游城市常出现的现象。我国旅游地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反映出了不能深度的发觉旅游文化资源内涵,很盲目化,不能够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刻的定位不仅破坏了旅游环境,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对策

1.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以品牌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2. 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深度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旅游市场的开发,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

3. 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对待文化

要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在当代我国旅游文化产品差异中,我们不仅要好好的把握住市场带给我们的机遇,同时,要深刻的认识到我国旅游文化的深刻含义,充分地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在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对旅游产品进行更好的定位,在不破坏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建立科学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地方旅游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能否做到集自然、保护、科技、创收于一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统一,关键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健全和完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

理的管理模式极为重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管理体制,不断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旅游经济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政策、法律、体制和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 走“文化品牌”之路,适合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还不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地区。要使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挖掘文化、提升品位极其重要。地方旅游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整合优质资源。

结束语:总之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以其个性鲜明、底蕴丰厚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大力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手段。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旅游文化资源规划与管理》,大学教材

[5]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中国旅游报》)

第四篇: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http:// 2008-3-18 济南日报

关键词:旅游文化 概念 内涵

摘要: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旅游学理论中,“旅游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它都包含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因此,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这两个概常常被混为一谈,或者被不恰当的使用。这两个概念在某些词条下各有所指,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又被用来指称同一类事情。在研究界,这种混淆也一直存在,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文章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性,无形中将旅游文化等同于一般社会文化。 本文试图首先区别“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侧重点和研究重点以及二者的学科归属,再在此的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作一些分析。

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culture)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词,“文化”为限定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

其次,二者的研究重点不同 。“旅游文化”研究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二者的学科归属也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我国并没有一个笼统的“文化学”学科),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进行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区别和界定,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众所周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这种综合过程必须在旅游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即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给旅游文化下这样的定义: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 这一定义包含下面几个涵义:

(一)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旅游文化。或者说,旅游文化是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然,旅游文化的内容是复杂而广泛的,它不仅仅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表现和文化影响,它还包括了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内容。因此,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

(二)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如前所述,从本质和功能上说,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属性。虽然它必须以支付必要的花费为前提——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但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追求的是文化享受”,经济在旅游活动中仅仅是起保障作用,“文化和精神享受才是主要目的”,“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以一定的经济支出为前提的文化行为。

(三)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

旅游文化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这种独立文化的主体包括两部分人:一是旅游者,他们是客源文化的载体;二是旅游目的地的从业人员及其他与旅游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目的地接待人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是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载体。二者在旅游或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关系,共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旅游文化。因此,无论是从旅游文化的内容,还是从旅游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它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

旅游文化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产生的,而且即使是在旅游文化内部也同样存在着矛盾冲突。旅游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其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行为规范等都必然带有其民族特色。在旅游过程中,他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东道社会的某些习俗和行为规范,但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可能真正完全脱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习惯,实际上他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所接触、观察到的各种文化现象,把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矛盾的习惯和信仰视为不开化和野蛮,而赞扬和接受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习惯和信仰。因此,旅游者及其自身的文化是不可能完全融入到东道社会中去的,他们在东道社会永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同时,为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满足他们的不同要求,东道社会——即使是最落后、贫穷的接待地也要建设一定的适应外来旅游者要求或国际标准的接待设施。这样的设施,可以向旅游者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不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准。在服务方面也要求标准化,并与旅游者的需求保持一致和相似。这样一来,就逐渐地使旅游系统从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阶层——旅游业从业人员阶层。这部分人由于长期地在特殊的环境里工作,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当地社会的行为规范,如有较超前的意识,见多识广,注重仪容仪表,因有较高的收入而追求高消费等等,都会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形成很大的反差,从而使他们成为当地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产生与当地传统文化习惯的冲突。

在旅游文化的主体内部也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主要表现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旅游文化主体内部的两部分人——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别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虽然由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国际通行的惯例,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此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东道社会的物质文化也会与客源地有很多不同,这就必然导

致旅游活动中两个主体之间围绕服务被服务的关系而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波及到旅游文化的各个方面。

(五)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多样性

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区域,同时,他们的足迹又踏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与各种不同的东道文化相融合,因此,虽然说旅游文化在空间上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但不同区域的旅游文化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同时,由于旅游文化有着不同的主体,而且不同的主体在旅游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通过不同主体表现出来的旅游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情况都体现了旅游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六)资源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资源文化作为东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旅游文化直接的内容。这与通过旅游者和旅游就业人员体现出来的旅游文化有所不同,后者是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服务与被服务以及旅游过程本身体现出来的,而资源文化却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被挖掘、整理、建设而显现出来的。其中,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为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则体现着接待地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东道文化的区域性,对旅游者最能起到文化的诱导作用,也是东道文化与客源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内容。

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既与东道社会或接待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有关,也与资源的种类有关。例如同样是民俗资源,但在不同地区却有不同的表现。以我国的春节为例,北方的过节习俗与南方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的过节习俗就有很大的不同。再如园林艺术,我国的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无论在结构布局上,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这既取决于民族的差异也取决于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更大,如上述的园林资源,江南园林体现的是江南人富于浪漫的人生情调和文化品味,将世间美景都集中于自己的园内,守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时而学着陶渊明的样子把酒东篱,醉卧菊丛,何其风雅。而宗教旅游资源则不同,无论是深邃、幽暗的殿堂,还是深沉、悠扬的经声佛号,都能给人以超脱凡世的感觉。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院门两侧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其诱导人们超俗遁世的喻意十分明显。

人文旅游资源的这种文化倾向性或诱导作用也告诉人们,人为的开发过程——对旅游资源种类的选择、开发的质量及开发者的观念等对旅游文化的形成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甚至可以影响区域旅游文化的整体内涵。 总之,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关系;它既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也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是在旅游和在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

第五篇:蒙古文化内涵的挖掘对内蒙古旅游文化发展的作用

(林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通过对草原旅游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发现产品开发低级,景点雷同性强,文化内涵不足是目前草原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最主要的草原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提出草原旅游开发文化内涵提升的纵向结构层次和地域文化凸显的空间差异化开发策略,以更全面挖掘和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蒙古文化内涵 内蒙古旅游 文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回归自然旅游的出现与升温,草原旅游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许多学者对草原旅游的环境影响、资源条件分析、开发方向进行分析,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开发关注较多,有的研究还试图引入新理论拓宽草原旅游研究视角。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河北,也涉及南方草山。随着草原旅游的不断发展,经营者不断增多,景点雷同性增强,旅游者需求转变,提升和挖掘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草原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虽有学者提及文化内涵的凸现,也有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学者关注草原文化研究,但缺乏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开发中需要的文化内涵具体开发内容、开发结构的研究。但以上研究及其旅游文化涵突现的呼吁、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和其他相关探索对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提升研究提供了相关借鉴。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古以来,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就活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人先后以主角的身分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草原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民俗。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是内蒙古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这一现象已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发掘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并以此塑造内蒙古的人文形象,提升内蒙古的旅游品位。但是如何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愿就此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大的关注。 1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现存问题 1.1产品开发初级,景点雷同性高

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数为草原观光、吃蒙餐、骑马和欣赏民族歌舞,主要集中在观光层次。再加之草原景观在小的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草原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和景观建设内容相对少,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内容组织等方面具有高度雷同性,甚至有人曾戏称内蒙古草原旅游到哪都是“一片草原,一座包;一条哈达,一碗酒;一首民歌,一块肉;一匹马,外加一堆石头(敖包)。”这使得内蒙古草原吸引力降低,景点之间低水平恶性竞争。改变现有草原旅游的单调性,增加现有产品经济价值需要文化内涵的挖掘。 1.2景点小散弱差情况严重

由于草原旅游经营成本低和政府加强草原生态利用方式的政策引导,是的近年来草原旅游景点不断增多,但是目前草原旅游点多且分散,景点规模小。据2003年内蒙古主要草原旅游景区的不完全统计,仅辉腾锡勒(包含多个草原旅游点)达到56万,其他的草原旅游点都在20万以下,其中,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下的景点占到50%。这种规模小,分布散的局面使得内蒙古至今没有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的草原旅游区,而且基础设施和管理成本高,管理困难,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隐患。此外,这样局面使得单个景点不具备宣传促销的实力,扩展市场和提高知名度较困难。 1.3主要客源市场被分流

内蒙古草原旅游面临周边市场激烈竞争,河北、北京、吉林、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的草原旅游地对内蒙古草原旅游构成有效竞争,同时近年来相邻的蒙古国草原旅游也异军突起,分流内蒙古主要的海外客源市场。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想生存与求胜就必须挖掘自己的文化内涵,进行差异化开发,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1.4现有旅游活动不能满足游客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整个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旅游者开始注重旅游的文化含量。据内蒙古旅游局2003年游客调查显示[29],到内蒙古之前游客最想看到的是草原风光,其人数约占调查总数的58.26%,但旅游者游完后最感兴趣的是民族风情,其比重占43.23%,还有部分游客认为文化表现不足,反映出单纯的草原观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全面文化内涵的提升是市场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草原和草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草原的环境创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只有依附于草原才有生命力。旅游者在观光之后必然想进一步的感受草原文化。 1.5担负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重任

草原生态系统本来较脆弱,由于草原景观的均一性,游览区与生活服务区常合为一体并占据草原核心区,使得旅游开发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草原旅游作为草原资源消耗利用的有效替代方式,同时也是有效宣传地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窗口。内蒙古草原文化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和地区都不可替代的,其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戏曲艺术、雕塑绘画、民族工艺、节庆游乐、婚丧嫁娶、文娱体育、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建筑形式,乃至服饰饮食、待客礼仪等都各有特色。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也呼吁着在草原旅游开发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并通过旅游重新认识和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综上所述,改变草原旅游现存问题,迫切需要挖掘和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此塑造内蒙古草原旅游的独特卖点,提升草原旅游的品质 2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开发 2.1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草原牧业文化,蒙古族文化是典型代表。同时,内蒙古民族文化又具有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草原牧业文化。以蒙古族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从基本形态上来说属于草原牧业文化,其精华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兼容并蓄的人文观和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表现特征是开放性和流动性,这与中原地区稳定的、保守的农业文化构成鲜明对比。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是草原牧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蒙古族文化是草原牧业文化的典型代表,理应成为开发的重点和核心。内蒙古是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域辽阔,不仅各民族间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就是同一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所以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重视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

2.2内蒙古民族历史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的局限性

作为旅游资源,内蒙古民族历史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先天的局限性。游牧文化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决定了草原游牧民族很少像汉族那样留下很多地面建筑和遗存。虽然在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在内蒙古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光辉足迹,但如果按照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就会发现现今所存的大多数遗迹或因体量规模过小,或因已彻底残破,已经缺少了旅游吸引物所要求的必要的价值要素,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利用资源,或者说是没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所剩下的很少一部分虽可利用,但也因点小线长,而使旅游价值大打折扣。在所有的遗存中既没有像秦陵兵马俑那样的遗存,也没有像敦煌莫高窟那样的遗迹,更没有像北京故宫那样的建筑遗留。大多数历史文化遗址如果作为学术研究或考古研究尚可,而作为旅游景观则无多大吸引力。这种情况就使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陷入了尴尬境地,一方面是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一方面是缺少应有的载体,精神的东西多,物化的东西少,精神文化难以物化成旅游产品。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时,既要充分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又要正视现实,立足可开发的资源。 2.3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注意

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有所选择,处理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内蒙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别具特色的民俗。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民俗,为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提。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能或都可以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必须有所选择。首先,要开发的产品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符合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原则。在内容的取舍上,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正确态度,去粗取精,存优汰劣,着力弘扬各族的优秀文化。内蒙古民族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草原文明的优秀文化。但是,由于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就不能不具有两重性,存在着优秀和落后之分。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发扬各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内蒙古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不利于民族的进步,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选择那些先进的优秀文化,着重展示内蒙古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欣欣向荣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展示各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通过这种开发与展示让世人了解到内蒙古各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世界。特别是通过对草原牧业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的开发展示,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中所呈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加深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各族民俗与历史文化,从而增进各族人民的互相了解,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次,所要开发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各民族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开发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必须考虑到各民族的思想感情,不能想当然或把民族文化庸俗化。内蒙古的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本民族的特点,是民族心理特征和心理感情的集中体现,有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充分尊重内蒙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充分考虑到各民族的思想感情,从开发形式到开发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与历史文化的深刻精神文化内涵,得到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认同,不能想当然,凭空杜撰或把民族文化庸俗化。否则,就有可能伤害民族感情,从而影响民族团结。 2.4要开发的产品必须具有知识性、审美性、独特性和可参与性

开发历史文化产品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历史根据,不能捕风捉影或凭空杜撰,必须能给游客提供正确的知识。开发民俗文化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念,重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坚持文化性、民间性和参与性原则,不能一味求“俗”求“异”。在表现手法上要现代,特别是要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氛围,调动起游人参与的兴趣,让游客产生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要引导游人用现代审美观审视内蒙古民俗与历史文化,让现代人在今天仍能感受到内蒙古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2.5要开发的民族文化产品必须具有旅游价值

一些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一定具有重大的旅游价值。不能用学术价值来衡量或代替旅游价值。有些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可以开发成为专项旅游产品,但却很难开发成大众旅游产品。开发时必须审慎对待。

2.6要突出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内蒙古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但最具特色和最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则有蒙古族民俗、达斡尔族民俗、鄂温克族民俗、鄂伦春族民俗。在蒙古族民俗中,按地域特点又可分为鄂尔多斯民俗、科尔沁民俗、察哈尔民俗等。在内容选择上,应重点开发蒙古族和其他民族的经济民俗(如牧业习俗、狩猎习俗、居住习俗、服饰餐饮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婚俗、岁时节庆、人际交往习俗等)、信仰民俗(如宗教文化、禁忌习俗等)、游艺民俗(如口承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俗)等;在历史文化方面,重点应该选择远古人类遗存、匈奴文化、鲜卑北魏文化、契丹辽文化、西夏和金文化、蒙元文化。第六,所要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可转化性,必须能够转化成为旅游产品。不能贪大求全,不切实际,或想当然。 2.7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

要本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不能只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能只讲社会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三者兼顾,高度统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回报。 2.8要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原则

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又要给人一个整体文化环境印象。从纵的方面从古到今,从匈奴、东胡、鲜卑开始,一直到蒙古族的形成、发展和现状,都要有脉络清晰的体现,使游人在游览、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从而对内蒙古现在各民族的族源、发展、演变有个清晰的了解;在横向方面,除了重点展示蒙古族文化外,还要兼及内蒙古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别是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文化,让游人从对各相关民族文化的对比中,体会到各族文化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际状况。 2.9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流播过程是一个对外开放,对外运动的发展过程。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传承和流播过程中,总会引起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关键是看这种变化是否已被本民族的大多数人所认可。过分拘泥,会使一些民族文化退回到初始形态。

总之,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立足现实,尊重历史,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开发理念,处理好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和选择,注重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可持续发展。 3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层次 3.1文化内涵提升层次结构的构建

结构层次提升的适宜性分析草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流动性,正因为这个特点所以现遗存下来的地表遗迹很少或因体量规模过小而彻底残破,已经缺少了旅游吸引物所要求的必要的价值要素。如何将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在旅游中体现出来,就需要我们在开发时,既要充分重视到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又要正视现实,立足于可开发的资源,特别要注重节庆、事件和创造性。遵循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保持独创性、原始性,市场性,可持续性原则,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构建了结构层次。该层次结构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使内蒙古草原具有文化价值,形成的独特卖点;(2)吸引大量旅游者来内蒙古旅游,切身感受草原文化:(3)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4)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使草原旅游成为内蒙古文化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分析文化氛围营造、大众文化产品建设、专项文化产品挖掘、精髓文化突显和文化形象树立,这五个层次内在互相关联,发挥整体优势。第一层次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助于第二三层次文化产品的建设,第一层次文化氛围的形成和第二三层次文化产品的发掘同时也在进行文化积累。第二层次的大众产品的建设有助于第三层次专项文化产品的祭奠,专项旅游产品也可以逐渐发展为大众产品。第一二三层次在第四层次的指导下进行。下面几个层次都有助于文化形象的形成,同时也在文化形象的统领之下。这种结构的建设,不仅可以全方位的挖掘和提升草原文化内涵,同时可以较好的展现草原文化。 3.2各个层次开发内容

第一层次:营造整体文化氛围营造草原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是内蒙古草原旅游景观塑造最基础的工作。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提升内蒙古草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成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本,吸引其它商业活动的进行。第一层次面向大众市场,市场面宽。除了完善标识解说系统,注重旅游教育外,重点要展示以下几种内蒙古草原的文化形式:(1)饮食文化。手扒肉、烤全羊、羊背子、风干牛肉等各种肉食品和奶豆腐、奶皮、奶酒、奶油、黄油、白油等各种奶食品反映了草原上畜牧业为主的生活。这些特色饮食具有驱寒、活血、强身、壮骨等多方面的食疗效果,品尝当地特色餐饮成为旅游者旅游经历中的重要形式。(2)民俗风情。独特的剃发礼、骑马仪式、婚姻仪式、人生礼仪以及渗透在草原人行为心理中各种文化,成为最直接最广泛感染旅游者并愿意体验的内容。(3)服饰文化。适合游牧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蒙古族衣冠服饰,寓审美和实用于一身又具有独特性。蒙古袍、腰带、帽子、答忽、蒙古靴、褡裢、鼻烟壶、蒙古刀等都可进行展示或体验。(4)节庆活动。那达慕大会、兴畜节、打鬃节、狩猎节、马奶节、避暑节、吉祥节等都可以反映内蒙古草原特色,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第五层次面向大众市场,市场面宽。同时,完善标识解说系统,注重旅游教育。

第二层次:建设大众文化旅游产品结合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一般大众性文化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的市场范围较广,是文化宣传的主体部分,主要开发的产品有:(1)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具有鲜明的特色,并且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蒙古族民歌和马头琴、火不思、头管、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都应该开发出来,让游客感受草原歌舞音乐,学习和体验当地文化精品。文化形象的树立、精髓文化的突显、专项文化旅游产品的挖掘、大众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设、文化氛围的营造形象引导、精品指导产品开发整体氛围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2)游艺竞技文化旅游。由于蒙古族长期在自然环境中与恶劣的天气和各种凶猛野兽的斗争,使他们重视力气,形成独特的竞技文化。竞技文化也生动地展示出草原文化重视人的活性元素,崇尚力量。草原上的博克比赛、摔跤、赛马、射箭、赛骆驼、掷布鲁、踢乌兰红、鹿棋、布木格、蒙古象棋、马术等,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具有很强的参与性。(3)文化观光旅游。草原上民俗博物馆、石刻、石像、建筑、岩画等都可以进行观光。牛马等五畜及其他动物造型的雕塑、刺绣、帐毡艺术、手工制蒙古袍等也都可以让游客欣赏观光。

第三层次:开发专项文化产品专项文化旅游产品市场覆盖面小,形式也存在一定局限,但品质较高,文化体验的“真实性”高,收益较高,对提升地区形象有重要影响,是文化内涵提升的持续发展支撑。根据内蒙古草原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本文建议开发如下文化旅游专项产品:(1)宗教旅游。宗教在内蒙古草原景观及居民生活中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从早期的萨满教到后来的藏传佛教,都深刻地渗透在牧民的思想意识和物质景观中。另一方面,从内蒙古现存的地面文化遗存主要是塔、召庙等宗教景观。因此,宗教建筑、宗教仪式、宗教器物、景观的宗教影响可开发成专项旅游产品。内蒙古的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汇宗寺、贝子庙、五当召、百灵庙等都可以开展宗教旅游。(2)祭祀旅游。旅游者到先人事迹的发生地、墓地或后来修建的纪念地和特殊事件发生地进行旅游,并开展相应的祭祀活动。内蒙古草原旅游具有开展祭祀旅游的丰富资源。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阿巴嘎旗的成吉思宝格都山、乌兰浩特的成吉思汗庙、正蓝旗的元上都、众多的成吉思汗栓马桩、敖包等都可开展祭祀旅游,尤其针对热爱蒙古文化的文化旅游者。(3)科考旅游。在一些较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区域,可以设计开发专业科学考察旅游,如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退化草场的考察。在一些历史遗迹地、人类活动和事件发生地可开展历史考察旅游,如包头的阿善遗址、赤峰的红山遗址、呼和浩特市的大窑文化遗址、阴山岩画等地。这种旅游项目需要较为成熟的前期科学研究基础,较为齐全的研究资料,旅游者的科学素质较高。(4)怀旧旅游。前往与本人的人生经历具有某种特殊联系的地点参观探访。曾有大批知识青年在此下乡和孕育出大批人才,并以草原博大的胸怀感染过很多人的内蒙古草原有发展怀旧旅游的广阔前景,目前经有少量旅游者出现,但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引导。

第四层次:提炼精髓文化在蒙古族游牧文化中,自然地孕育了一套人、畜、草关系的生态哲学,此种哲学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维护与自然的平衡。这种生态文化作为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精髓应该重点体现,并可以渗透到大众旅游产品中,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体现:(1)祭祀文化。自古“长生天”就是蒙古族崇拜的最高对象和一切权力的来源。蒙古可汗们的诏书里,开头就用“长生天底气力”一语,因此人人敬天畏天,而不敢做背天之事。此外蒙古族认为经常带来灾害的山川、河流、日、月、风、雨、雷等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志,从而产生对它的崇拜,同时也对先祖的魂灵进行崇拜。因此出现了祭敖包、祭祖先、祭祀自然界独特的山石等,并且有狼、鹿、天鹅等图腾崇拜。祭祀文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祭祀文化的开发可以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深入认识草原。(2)马文化。马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不同于羊、牛等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层面,成为牧民精神上不可或缺的部分。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誉,马增加了人的高度,也提高了人的速度,马形成了蒙古人动态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态势。蒙古人喜马、爱马,生活中贯穿着大量与马有关的事物:不吃马肉,屠宰马时要举行特别的仪式:将马的口、鼻、天门涂抹黄油,剪掉马的部分鬃和尾包在哈达里保存,同时念咒语等,剪马鬃时的马鬃节,游艺中的赛马、跑马、走马,人生礼仪中一个重要的礼仪——骑马礼,成人后受到尊重的套马、驯马能手,工艺美术中以马为主题的雕刻艺术在蒙古族民间十分盛行,传说故事中各种与马有关的传说,《小黄马》等传唱广泛的与马有关的曲目,“浑善达克”、“马鬃山”等很多和马有关的地名„。(3)酒文化。酒在内蒙古草原的重要性可以归结为“酒以祛病,酒以成礼,酒以忘忧,酒以增信”。酒可以在草原上驱寒祛病;婚丧嫁娶、祭祀天地、结盟宣誓、结交朋友都以酒为礼;酒可以使人消除在茫茫草原上的孤独感和渺小感,暂时忘记现实中的忧愁;酒可以增加自信、集体的智慧和凝聚力。内蒙古草原号称“无歌不成席,无酒不成宴”,酒在内蒙古草原中占有重要地位,酒是蒙古族表达自己深情厚意的工具。献哈达、敬酒的风俗和习惯、酒的喝法、酒歌都体现了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的热情豪放的天性,对自然的敬畏,对客人的尊重和集体凝聚力。

第五层次:凝练文化形象通过精心设计使文化形象反映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精髓,树立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形象,并通过形象的引导使游客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笔者初步设计为“人地和谐天堂,蒙古文化圣地”,其的理念有“内蒙古草原——人地和谐之地”、“内蒙古草原——成吉思汗的故乡”、“内蒙古草原——蒙古文化起源发展之地”。提升结构指导下的地域文化开发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不仅要在纵向层次上全面整合开发,而且要在区域层面上挖掘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具体的文化开发内容,从而才能实现区域与产品的差异化开发,避免低水平重复,吸引旅游者,实现文化内涵的真正提升。

主要旅游资源成吉思汗陵、鄂尔多斯蒙古族民俗文化、阴山岩画、葛根塔拉、敕勒川巴拉根河草原(游牧部落)、元上都与金莲川草原、辉腾锡勒草原呼和诺尔、巴彦胡硕草原、辉特扎哈淖尔草原。

主要文化产品:荒漠草原科考旅游、鄂尔多斯、乌拉特婚礼表演、成吉思汗陵观光宗教旅游、博克表演游艺旅游、民族服装表演、草原知青怀旧旅游、蒙古民俗体验旅游、科考探秘旅游、太庙观光祭祀旅游、科尔沁蒙古族风情、安代舞表演、敖包相会体验游。

主要民间演艺蛮汉调、地方长调等呼麦、地方长调等萨满舞、地方长调等重要节庆活动、成陵祭奠、鄂尔多斯那达慕、昭君文化节、锡林郭勒那达慕、博克大赛、祭湖活动、阿尔山圣水节、地方那达慕、服饰展示鄂尔多斯服装展示等察哈尔服装展示等巴尔虎服装展示等,名人文化成吉思汗、俺答汗、王昭君等,成吉思汗、别里古台、忽必烈等,成吉思汗、嘎达梅林等,人地和谐天堂古文蒙化地圣祀文祭化马文化酒文化宗教旅游、祭祀旅游、科考旅游、怀旧旅游、音乐舞蹈艺术表演、游艺竞技文化旅游、文化观光旅游、节庆活动、风俗风情、服饰文化、标识解说、人居环境、饮食文化、文化及相关文化旅游产品形象精髓文化专项产品大众产品营造气氛。

4蒙古族文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最大“卖点”

当海内外旅游者把目光从喧嚣的都市转移到辽阔的内蒙古时,蒙古族文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最大“卖点”,文化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挖掘性。

旅游者通过旅游,最想了解的是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真正体会蒙古民族的民俗和风土人情。越是土的,越有生命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如同陕西有兵马俑,湖南有湘西,海南有大海一样,蒙古族文化是内蒙古最具特色的品牌。蒙古民族的草原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蒙古高原一年140天左右的青草期,决定了草原是一种稀缺的垄断资源,也决定了蒙古族文化的独树一帜。

蒙古族文化在内蒙古旅游文化氛围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相互融合,构成了今天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文明洪流。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牧文明,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著名数学家明安图,著名作家尹扎纳希,元世祖忽必烈,著名地理学家李四光,这些民族英杰对中国和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过重要作用。而现在,那达慕和蒙古族歌舞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众所周知,那达慕是蒙古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项目,那达慕本身就是草原文化的一个缩影。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那达慕除了保留赛马、摔跤、射箭外,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形式也越来越开放,已逐渐增加了经贸、信息、招商、文艺演出等活动。蒙古族歌舞是蒙古族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风靡全世界,多次在国内、国际舞台上获奖。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无力、苍白的,内蒙古幅员辽阔,在这片少数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的土地上有无数未解之谜。内蒙古文化犹如一块大磁石,吸引着游客来品味、探险、解密。当人们看多了江南旖旎的风光后,他们更期待一种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视觉和心理审美,内蒙古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

一些海内外游客都普遍认为,是成吉思汗陵、昭君墓、马头琴、呼麦„„这些“文化特产”吸引他们到内蒙古一游。喝奶茶、吃手扒肉、听蒙古歌、看文化历史遗址成为游客对内蒙古一游的最大期待。 5结语

本文立足于内蒙古草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营造整体文化氛围、建设大众文化产品、开发专项文化产品、提炼精髓文化、凝练文化形象五个层次的开发结构。本文不仅是对于草原旅游文化内涵内容与层次的系统构建,不仅是草原旅游研究的深入与系统构建,而且对草原旅游开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雪.坝上草地旅游业的效益及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大滩地区为例[J].中国沙漠,1994,14(4):86-91.

[2]卫智军,杨静,韩国栋.草原旅游对草地影响与管理[J].内蒙古草业,1999,3:24-27. [3]任志远,宋保平,张红.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中国沙漠,2000,20(1):86-71.

[5]钟林生,牛亚菲,刘家明,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2):105-120.

[6][郝晓兰.锡林郭勒草原旅游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4:90-93.

[9] 甄芳洁,袁学文,陈建成.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2):144-148.

[10] 郝晓兰.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J].前沿,2002,10:145-147.

[11]董笑梅,徐静.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42-44.

[12]陈佐忠.略论我国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四川草原,2004,2:42-45. [13]马林.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4):65-71. [14]郝晓兰.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112-117.

[15]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16]周宇.内蒙古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财金学院学报,2004,1:103-104. [17]王玉海.关于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2):3-7.

蒙古文化内涵的挖掘 对内蒙古旅游文化发展的作用

姓名:林富平班级:森资汉(

学号:2)班 日期:2008050310134 年11月17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旅游公司广告语范文下一篇:绿色施工方案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