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有效教学的目标在于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突破口。打乱原有的课堂教学秩序,以学生的自我思维为中心,尽可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作者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设计的中心思想。

第一篇:高一历史论文范文

高一历史教学整合探究

高一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多、跳跃性强,同时要面临学生文理分科、课时少等问题的困扰。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每一位高一历史任课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对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进行教学整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整合

教学整合是指改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来那种按照教材编写的体例和顺序进行一章一节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对教材的内容、对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对教学的目标进行重新组合,使之更适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

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消耗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环节进行优化和整合。

现在我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节为例,探讨历史教材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和整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第一步:目标的优化和整合

把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失败作为一个整体讲解,八国联军侵华作为其中一部分,而把《辛丑条约》安排在下一节,从而达到教材内容的整合。通过对前面知识的总结认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整理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认识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多角度评价义和团运动,使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用阅读法来概括义和团运动的基本概况,师生用谈话法理清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关系。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点,比较戊戌变法与义和团的不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问、讨论相结合,使过程与方法整合。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的互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斗争任务。寓情于理,使学生既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受到唯物史观的教育,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整合。

第二步: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整合

1.课前布置:结合预习提纲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利用互联网,查找“义和团运动的揭帖”,为评价义和团及其“扶清灭洋”的口号做准备,充分利用了图书馆及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资料,学会学习。

2.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梵蒂冈“封圣”:2000年月10月1日梵蒂冈教廷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中国外交部10月1日发表声明,对梵蒂冈10月1日举行的“封圣”仪式,表达了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同时又增强了学生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3.讲授新课:让学生依照提纲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八国联军侵华概况。既体现了教材的中心地位,又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知识不清的由师生共同补充完整。教师强调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从而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自己做,教师起引导的作用,使新课学习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

4.新课小结:结合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对中国侵略,中国人民反教会的斗争,实际上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斗争,以此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统一。

5.知识检测: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有什么异同点?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处在同一背景下,出发点都是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但却没能走到一起,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6.研究性课题: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观点不一,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三步:板书设计的优化和整合

通过结构性板书设计,使学生理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脉络及结果。做到知识的结构化、形象化。

通过这样的整合,充分开发了历史课程资源,在教学程序中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的优化和整合,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整合的效果,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还采取了如下的策略:

第一,深挖教材,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教材有意识地留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教师通过补充大量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二,根据高一历史教学的内容来选择研究的课题。

历史事件评价课题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关系、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历史人物课题有: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张学良等。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的历史读物,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课题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提出子课题,并在课前五分钟活动中进行展示。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诸多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第三,根据热点问题和乡土历史设计课题,让学生开展研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

历史教育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历史学习,从历史规律的层面上客观地、深层次地认清现实问题,揭示历史规律。在热点问题研究上,我设计了以下课题:陈水扁与他的“台独”梦、达赖喇嘛与他的“藏独”梦、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巴以问题、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等。其次,在乡土历史研究上,设计的参考课题有:抗日战争中的大青山游击队的形成及作用、从本市街道名称(或居民服饰、家居等)的变化看家乡的变化、呼和浩特革命史(如“9·19绥远方式”)。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利用互联网搜集了大量史料。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对掌握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出结论,形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三、总结与思考

教学整合模式的一个亮点在于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他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有意义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枯燥的对教材照本宣科。通过教学整合,教师可以将思维技能和协作技能融入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单纯地教授这些技能本身,于是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实质上成为思维技能、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多元智能等学习载体。同时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教学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而不是学科内容的单纯叠加。

在高一历史新课程改革全面进行之际,历史教师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传授式、记忆式为主的学习习惯,还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特点,适时改变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历史教材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进行教学整合,把高一历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宫艳丽

第二篇: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设计

摘 要: 有效教学的目标在于能提升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突破口。打乱原有的课堂教学秩序,以学生的自我思维为中心,尽可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作者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设计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 高一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上海二期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这里所提出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是对自我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研究,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尤其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学习方法,是我在这篇文章中重点论述的。

二、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当前在二期课改下的上海高一历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虽然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目前首要的一个关键任务是面临高中历史结业考试,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在高二时完成。那么高一历史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学会历史学习方法。

如果是从“过程和方法”上去把握高一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认为一是要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让学生承担主要的课堂活动,成为教与学的主要载体,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参与活动其中,才能领悟活动过程的内在内容,发现其中的规律与潜在的逻辑因素;只有个体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其情感才能有所体验,其个体的积极性才能有所调动。这是所有新一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体现在许多人的论文著述中,但是如何真正做好做到,我需要动一番脑筋,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过程。

二是教师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引导课堂教学、指导课堂教学,督促学生活动、启发学生思维。由于学生心理年龄和知识阅历问题,学生在活动的内涵、活动的质量上会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最初应该给出一个学习历史的思维示范,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开展思维的训练。

然而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还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和进行历史思维。教师根据教学提纲,从头讲到底,课堂上虽然有学生的回答,但其实这是根据教师设计的一步步去做,一步步去理解答案,没有主动探索理解,发现答案。这样的课我们称之为“讲授课”,是历史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

其二,以学生为主的活动,缺乏活动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导致最终学生的思维效果不佳。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其可操作性,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

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呢?

三、对策

要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探索、研究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开阔视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步骤一:教师提供曾经讲授过的课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当堂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的要求,猜测本课的重点知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的结构网络。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我出结业考试的考题,我会从哪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时期入手,我会要求学生学完这一课后,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形成哪些历史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整理出的历史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尽可能简略。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归纳技巧,以哪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将其他相关联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也可以在白板或者黑板上进行整理,并通过当堂的反馈进行全班同学之间的修正,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历史、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整体面貌,为而后的步骤奠定基础。[1]

步骤二:教师对照教学大纲与结业考试要求,尤其是结业考试中的ABC不同等第的要求(学业水平按照三个累积的层次分为ABC,A是“知道”,指在文字或者表象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B是“理解”,指在概念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C是“运用”,指在迁移和认知策略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对师生共同讨论而定的知识结构进行细节的讲述,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认知,也就是达到A的考试要求。[2]

步骤三:对于B的考试要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课外历史知识的资料素材,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内容,然后思考问题。因为B是建立在A的基础上的,所以有关于要思考一些B的什么样的问题,其实已经在步骤一时,通过学生的阅读教材整理得出了。教师给出的材料,只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化问题,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思考空间而已。当然在学生思考问题后所给出的答案,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较满意的答案。答案是没有标准化的要求的,完全可以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行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需要解释的几个问题是:预习是重中之重,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中,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看完整节课的大字部分内容。预习期间,教师应该对个别学习薄弱的学生进行指导,务必使得每一个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能力训练的关键是对整节课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整理,这是花时不多却破费脑力的一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做一个较好的联系,尤其是引导学生理解考纲精神,把握考试重点。

四、设计

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第11课教学设计实例

【课题】

奥斯曼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政权、对外扩张、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基本历史进程。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在历史上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人类社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的观念,谴责延缓或阻滞历史潮流的行为。

【教学重点】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国的统治的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帝国统治的影响: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复杂化;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

【教时设计】

预习10分钟,整理知识10分钟,深化探究5分钟,反馈练习5分钟,剩余时间为教师传统的授课时间,约10分钟。

【教学准备】

知识结构示范提纲设计、多媒体课件、本节课知识结构提纲设计、课堂反馈练习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习过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那么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是哪一个呢?奥斯曼帝国到16世纪扩展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给出知识结构示范提纲:

高一第一分册第10课《阿拉伯帝国》

1.巅峰:阿拉伯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军事大帝国的时间。

2.扩张:伴随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3.覆亡:阿拉伯帝国的覆亡。

(学生根据示范提纲预习教材,十分钟以后讨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通览整篇文章后,在教材的八段大字中寻找“奥斯曼帝国”的重点内容和课文知识结构。

思考: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教作为出发点,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十课的重点是伊斯兰教,所以阿拉伯帝国的起始不是重点,而是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如何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是第十课的重点,由此有关于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的时间,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对第十课的思考出发,对于第十一课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的话语可以设计成:

(1)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教具有对外的扩张性,所以奥斯曼帝国同样如此。在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的进程中,哪些事情较为重要?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

(2)当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时候,我们记住了它的时间,那么奥斯曼帝国呢?

(3)在“帝国的统治”一目中,我们了解到了奥斯曼帝国对于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这个影响你认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对历史的发展有没有积极方面的历史影响呢?

放映知识结构:(根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讨论后定出)

高一第一分册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攻占君士坦丁堡

1.迁都: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巅峰:16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军事封建大帝国。

二、帝国的统治。

影响: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促使新航路的开辟。

深化探究:

对于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以下的课外材料:“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自阿拉伯帝国崩溃以来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又有了主心骨,但是很难说这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事件,因为土耳其对被征服的地区实行残酷掠夺,当地的大部分财富流入君士坦丁堡,给人民带来了贫困和死亡。例如希腊海岛上的居民,三分之二被迁往君士坦丁堡去补充那里的人口,相当一部分被掳去作为奴隶,只有体力衰弱的人才留在原来的地方种地。手工业生产首先是为了适应宫廷和军队的需要,价格都由政府规定。劳动人民处在外族统治者和本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下,生活困苦。土耳其的统治延缓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它们长期处在落后状态。而且他控制了东地中海,土耳其在那些地方设立重重关卡,征收货物过境税。土耳其舰队时常出没于地中海和黑海,侵袭意大利和西班牙海岸。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受到阻碍,西欧国家因此急切地去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间接把美洲和大洋洲,甚至南北极都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新航路的开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世界的面貌。在此之前,世界各地都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发展。之后世界各地开始直接交往,全球的交往,整个世界紧密相连,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从这个角度说,奥斯曼帝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课堂总结: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事件,也具有历史的必然因素。它代表了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和基督教势力的较量则选定了“攻占君士坦丁堡”这件事上。迁都——巅峰,是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脉络,而我们更关注帝国对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五、效果

高一历史一共有12个班级,我任教其中9个班级,以上的授课计划,我在这9个班级中进行了实验。因为9个班级中,3个是基地班(经过选拔后的好班),6个是平行班,所以这中间还是有差异的。

9个班级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领悟本节课的关键,这个班级是基地班的最后一个班级——高一(12)班。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人比较聪明,有一定的学习悟性,所以能理解教材的精华之处。

其他8个班级,分成一般和较差的两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说出“攻占君士坦丁堡”的条目,但是无法正确把握地名的改称是重点,而不是时间是重点。大多数学生都能注意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奥斯曼帝国”,但是不知道重点应该是成为帝国的时间是重点。因此我上课时,加入了一段教材的比较联系:“第一分册中一共提到三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分别是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我们关注的是帝国的建立时间,分别是2世纪,8世纪和16世纪。”我还启发学生:“该如何记住三个时间?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有学生就提到了“2×8=16”,利用这样的计算记住三个时间,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而8个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明白“帝国的统治”的重点,以及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多数学生将帝国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重点内容。这个理解的偏失其实是对于历史影响的总体认识的偏失,我们教授的历史内容更多地偏重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我们也提到一些消极的、阻碍历史发展的事务,但是这不是重点。比如说中国近代史中,我们重点提到的是洋务运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原因就在于我们重视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具有的反清作用。

以上实验的结果,由于文科的特点,无法用明确的数据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说需要数据的话,那么我认为,实验的结果,能完全正确理解教材的学生(5个学生)占到18.5%,较好把握教材的学生(16个学生)占到59.3%,而22.2%的学生(6个学生)是无法很好把握教材的。

注:以上数据是经过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关于“教材重点问卷调查”得出的,该班级共27人,班级选定的是高一(5)班,一个平行班中中等的班级。有关于问卷的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写出“你认为的第11课的重点内容”。

六、反思

以上的授课计划,理想高于实际,在真正操作过程中发现诸多的问题,需要在后一阶段进行弥补修正。

1.授课程序过于复杂,由于预习的这个版块无法让学生回家完成,利用上课的5—10分钟完成,占去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费时费力,使得后面的一些工作展开,显得较为仓促。比如要进行教师讲授这个环节,以往传统的授课时教师需要花上30分钟左右时间,现在只能压缩为10分钟。这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如果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一点不知道,教师就必须费点时间,讲一讲它的来龙去脉。短短的10分钟,还要引导学生,的确时间很紧。

2.这样的授课,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不是很简单的,问卷调查只是一个手段,是不是就一定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了?学生是不是就是通过阅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就提高了学习能力呢?这个授课计划的目标设定是不是一定正确?恐怕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天府教育网.2006.

[2]2009年上海高中历史结业考试内容与要求.

作者:张晓婕

第三篇:“三新”背景下的全息化高一历史课堂教学思考

2019年9月新的学期,新的期待,随着文综高考历史的远去,高中历史在最新版历史新课程标准、必修一中外历史纲要的全新高中历史新教材和山东省自主命题的历史单科新高考的背景和形势下,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历史教学一些思考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将自己历史课堂教学打造成“学生喜欢、优质高效”且适应“三新”时代需要的全新课堂,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新形势下高一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姜钢老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考评价体系,完善考试内容,创新考查形式,丰富评价手段,充分发挥高考在素质教育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着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和审美素养、健康和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体系设计、标准建设、命题实践、成绩报告的高考全流程中。新时代下要求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塑造学生高尚品德,重视全面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立德树人全面渗透到新高考和历史课堂中去。

在这一指导原则下,高中历史课堂要想变得高效、学生喜欢必须“全息化”,具体地说:

一是历史课堂上单个知识的全息性发散,展现与其相关的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来龙去脉,作用、前景;将相关知识点串成线、构成面、组成体,形成知识框架和体系;

二是对于知识系统进行全息性梳理,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对知识准确定位,全息理解,从历史概念切入,运用历史资料解读,引导学生理清历史概念的关键特征。

三是注重历史学科中的重大事件与单元内其他重大事件的横向和纵向的全息性,重点对重大事件发生和形成过程进行历史情景化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特定的情境,历史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真正感知历史发生的过程;

二、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明晰问题或任务对于整节历史教学最为关键,如何让目标具有可操性,需要具备注意教学目标要渗透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以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一《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为例可将目标确定为:1.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把握三国争霸和西晋建立的事实,认识国力的强弱是争霸的决定因素,明确西晋的短暂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体现的是唯物史观(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局面形成)、通过三国形势图体现的是三国时期特定的時空观。

概述东晋和南朝时期更替的事实,认识北方人民南下在南方开发和发展中的作用,结合东晋和南朝势力范围的变化和认识南朝覆亡的必然性体现的对于东晋和南朝更替的一种运用历史材料对对特定历史现象的历史解读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认识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为以后国家统一和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体现的是运用相关史料对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和以后隋朝实现国家统一关联性的认识,由北魏拓跋氏一个家族的兴盛到北魏政权的勃兴再到以后隋朝统一国家,渗透的是家族、地域性政权和整个国家的命运一体化。

教学目标要有一定连贯性,体现五大核心素养的层次性和连贯性,目标设置应有一定梯度。遵循着“基础知识识记—图片或地图知识识读—文献史料的信息提取—对特定观点进行论述—独立提出观点,运用史料进行对多角度论述”过程。

三、运用思维导图建构框架体系

知识系统具有全息性。 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都一定会有与之相联系的知识,由于这种联系,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一《第十三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时,我以明朝统治者巩固明朝统治为核心来绘制思维导图,明朝统治者希望解决如下问题:如何调整封建政治体制以适应封建社会不断衰落的现状?如何面对来自海外的殖民侵略?如何有效处理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的关系化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冲突,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废丞相和中书省虽加强皇权但没有阻止皇权旁落于内阁和宦官;小农经济要求下衍生出海禁政策却未能阻止海外殖民入侵;明朝用武力和战争无法解决蒙古和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最终导致清兵入关,这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种更全面认识和理解。

四、开展问题和任务驱动课堂探究活动

新高一学生刚刚经历着中考,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何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最好的方式是问题驱动,教师可在课堂上提供典型史料运用小组合作,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设计有层次的问题或提出明确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引导课堂探究活动走向深入。

例如在讲高中必修一《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时设置这些问题:

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1)通过林则徐的这封信,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

(2)假如维多利亚女王收到了这封信,女王能满足林则徐的要求吗?为什么?

(3)当时中英两国的“宪典”是怎样制订的?

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两国在处理鸦片争端时外交方式的重大差异,问题(2)(3)引发学生更深入认识鸦片战争前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法制之间的重大差异。

学生会在历史课堂上产生很多新奇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这些想法规范成问题,结合史料分层次读取信息,用问题驱动学生解决疑问,从而提升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总之,在“全息化”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增加史料素材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息化认识,全方位感知历史事件发展历程;教师指导学生建构层次分明的框架体系,紧接着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在学生疑问解决和教师的点拨下,历史课堂达变得更加高效、有趣和实用。

作者:戴中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兴趣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公司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