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教案

2022-12-29

教案是一种相对程式化的教学设计方案,体现了设计者精心预设的较为完美的活动流程。教案是开展教学的凭证,教案设计是否符合学情,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教案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发展方兴未艾。上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一时的“欧陆风格”逐渐失去的昔日的光环。以我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中式楼盘越来越得到人们期待。同时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居住区景观设计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景观设计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不应像以前一样先规划好房子,再做景观规划设计。二是,四方互动,甚至先规划好整体环境,再把房子像种树的一样种进去,用建筑去巧妙的分隔和围合空间,使建筑和景观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同时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二、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但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升温,开发商和设计师们开始不再机械地搬用西方式园林模式。甚至开始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他们根据各地方区域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特色。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居住区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三、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

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回归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倡现代造园手法与古典园林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

四、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与均好性

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五、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

(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六、结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宏观上,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体现出我国历史及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微观上,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特色与地域特征,更多的采用节能、

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利用建筑垃圾,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

第二篇:城市道路绿地调查报告

常州工学院

专业:

环境艺术 班级:

10艺设一班 姓名:

程浩

学号:

10170405 调查时间: 2014年10月25号 调查地点: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路

一、调查目的

道路绿地是城市的骨架,它是城市的活力所在。道路绿化的好坏不仅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反映出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通过对新北区主要道路

绿地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新北区道路的绿地结构、植物应用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道路绿地指标、绿地结构、绿地功能三者的相互关系,温江道路绿地的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提出建议。

二、调查内容

城市道路的类型按照道路断面布置形式分为五大类: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以及其他形式。每一种形式各有各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缺点。

我们这次城市绿地道路调查选择的是新北区泰山路。虽然泰山路不是新北区的主要干道,但它也有着它自己的优势。三板四带式的道路,即利用两条分车绿带吧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

道树有四条绿带。它具有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卫生防护及庇荫效果。泰山路的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还是挺宽的,有六个车道。由于泰山路所处的环境,所以它的车行量还是很大的,它采用这种三板四带式的道路类型也是合乎常理的。

泰山路的行道树的种植方式采用的是树池式的种植,采用的树种是香樟树。香樟树是一种四季常绿的树种,这样泰山路可以常年保持绿色的景观。但是这也有不足的地方。香樟树是一种可以长很大的树种,它的树冠开张也比较大。而泰山路的旁边有着大量的电线。为了不让树枝碰到电线,引发安全隐患,就需要经常性的对其进行修剪,待到树长到很大时就要更换树木,这就增加了工作量。所以这里不应采用香樟树,可以采用天竺桂或桂花等等。

泰山路的分车绿带中植物有小叶女贞、红花继木和紫薇。将小叶女贞和红花继木分区栽植,并进行整齐修剪,将紫薇点缀种植于其中。小叶女贞和红花继木都是常绿的灌木,而它们的叶子的颜色不一样,它们在四季都可以营造良好的景观,因此它们是道路绿化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紫薇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在春夏时期,它的花色很美丽,给道路的绿化增添了一份生机。虽然它是落叶树种,在秋冬季节要掉叶,但是它的干式很有型的也是很美的。泰山路的分车绿带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植物太单调,还有分车带的宽度有点窄。可以将分车带拓宽一点,在分车带的某些地方按照季节摆放一些盆花。这样也可以增添这条道路的美,是这条道路更有生机,更吸引人。

这条道路两侧设计了基础绿带。基础绿带将人行道和工厂分隔开,也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这里的基础绿带种植的是草坪。我觉得在这基础绿带中适当种植一些草本花卉和矮小并且修剪整齐的灌木效果会更好。

在泰山路的路口的转角处也有一处绿地,它主要是种植的草地,并在中间点缀一小丛小叶女贞的灌木丛。这丰富了美化效果,但是这显得有点单调。如果在这转角处的绿带中点缀少许有艺术性的石头,或是在这绿带中摆放一些矮小的盆栽草本花卉,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美化效果。

泰山路的车道采用水泥铺装而成,人行道的地面铺装用的是一般常用的地砖,但是这种地砖的透水性不是很好。在经过雨水的侵蚀后有些地方有些松动。应该采用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如一些生态地砖,或者是将普通的地砖和卵石相结合铺装,或用不规则的石板铺装,这样可以增加他的透水性。

三、结束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第三篇:城市园林绿地功能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功能 【课程】:城市园林绿地功能 【课时】:1课时

一、设计理念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对本节内容能更好的认识。使学生对园林绿地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第三章中第一节。本节课贯穿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对园林理解和感受的重要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外园林的一些简介,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整个课本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和知识接受能力的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兴趣不高,然而园林规划设计是中职学校园林技术重要的必修课,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专业性强,涉及学科多,内容抽象等特点。针对学生目前学习状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产生学习兴趣,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目标

(一)了解城市园林绿地有哪些功能,并能认识到它们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园林绿地对城市的作用,了解城市绿地的重要性;

(三)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功能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情感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园林绿地中对生态功能的理解; 教学难点:城市园林绿地经济效益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实地调查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能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节的内容。

(二)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在这部分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城市园林绿地的图片,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学生】有环境美丽、可以改善气候、树木很大、绿化很多、小草很整齐、河水很干净等; 【教师】那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特点是不是园林绿地的特点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多媒体展示的这些园林作品进入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的学习中来。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欣赏感受

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图片里的城市园林绿地功能都有哪些?同学们对城市园林绿地都有什么感受? 【学生】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对城市园林绿地有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低噪音、调节温度等感;。

【教师】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2、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多媒体图片,总结出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具体都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少灾害、杀死病菌、减弱城市噪音、改善气候、调节气温、净化土壤、经济收入等 【教师】、根据同学们总结的答案,我再结合多媒体图片展示,对学生们给的答案进行讲解,图片中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体现在什么地方;

结合同学们的答案,给出城市园林绿地中生态效益有哪些; (1)、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减少粉尘污染、减弱城市噪音、杀死病菌; (2)、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通风防风; (3)、净化水体; (4)、净化土壤;

举例说明:城市中的的街道绿化、公园、居住区绿化有什么作用等等,加深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掌握

【教师】依据同学们的答案,给出城市园林绿化中社会效益有哪些; (1)、美化环境; (2)、陶冶情操; (3)、防灾避难;

举例说明:公园是典型的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产所;1923年1月,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同时引起火灾,城市公园意外地成为避难产所。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答案,给出城市园林绿化中经济效益有哪些; ——直接经济效益(园林绿化产品、门票、服务等收入); ——间接经济效益(生态环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要具体的给同学们解释,再举例进行分析说明;

例如:公园的门票收入、旅游景点的各种产品收入等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产品直接经济收入;

日本林野厅1972年报告指出,日本国土面积64%覆盖着森林,年储存水量2300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换算金额为128000亿日元,等于日本1972年全国经费预算。这就是园林绿化的间接经济收入;

3、思索巩固能力引申 欣赏一段典型园林视频,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使同学们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城市绿地带给我我们效益;

(三)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的多种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城市园林绿化给我们带来的作用,对我们的有什么好处。启发同学们在生活中要爱护身边的树木、花草,保护环境。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列举家乡的园林绿地的种类,以及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对自己家乡影响,至少列举三个。

八、板书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功能 净化土壤

一、生态效益净化空气 改善城市小气候 陶冶情操

二、社会效益美化城市 防灾避难

三、经济效益直接效益 间接效益

九、教学总结

第四篇:论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城市建设配套建设中,景观绿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自然属性逐渐被减弱,在城市建设中,只有通过塑造城市景观,扩大绿地占有率,完善城市的体系。本文对现代城市建设和景观规划中绿地设计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规划设计;绿地;城市;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景观规划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坚决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中唯一以自然要素为主体构成的子系统。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中,要系统性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从绿地现状和生态条件的分析着手,通过对景观绿地系统的网络布局、智能组织和空间控制进行指导,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规划,可有效提升景观绿地规划水平,为城市生态建设添砖加瓦。

二.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在现代城市中,绿地规划习惯采用控制性规划理念,重视对各区域内特有的地理环境加以利用,根据地形、地貌等进行优化,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规划出各具特色的,能体现地区特点的城市绿地

系统。在现代绿地规划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在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优势的同时,更要深入开发城市中历史文化的内涵,不仅仅要重视自然山水地形地貌的整合,更要融入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特有的结构和特色。

2.进行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时,要在保证符合国家城市绿地规定的指标外,要合理确定绿地的类型和开发的规模。

3.对各类公园绿地要进行均衡布置,通过对公园绿地匹配成形完整的绿化体系,采用不同类型的配套,完善城市景观建设。

4.对树种进行规划时,要多重视使用乔木和灌木,同时要兼顾植物群落的观赏价格和生态利用以及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绿地在城市景观中的价值作用。

5.规划要确定近期和远期的不同规划类型,要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保护可开发以及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提高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绿地的利用率。

三.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满足的功用。

城市景观中,绿地规划是利用生态系统完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绿地规划在设计中需要满足下列功用:

1.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城市环境。

绿地系统通过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减弱和消除作用,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和安全的要求。绿地系统可以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维持大气组成部分的平衡。同时绿地系统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尘和粉尘,固定地面上的尘土,对降低城市噪声和

改善小气候都有较好的作用。

2.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健康疗养功用。

城市绿地的增加,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中和高楼大厦等混凝土结构的生硬化映像,不仅仅可以缓解视角疲劳,更为城市人群提供了休闲游憩娱乐场所。对城市中人群提供了健康疗养的空间,有利于城市人员归属感的建立。

3.蓄水保土,防止水土流失。

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其基本功用是蓄水保土,通过增加绿地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这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也是其最基本的功用要求。利用绿地的蓄水保土性能,可对城市中水土容易流失的局部环境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完善。

4.抗震防火,间接维系交通安全。

在城市景观中,绿地系统一般为较为空旷的空间,其地域为城市在抵抗地震和发生火灾时,提供了逃生避难的空间,部分绿地成为紧急疏散的集合场所,充分扩展了绿地的使用性能和作用。同时作为城市建设的局部作用,通过绿地的扩充,很好的弥补了交通安全存在的隐患,对交通量大、道路宽等环境不仅仅起到美化作用,对于引导行人通行和街道的走向都起到积极作用。

四.城市景观规划中绿地系统的设计

1.绿地系统要满足设计功用。

在城市的景观规划中,绿地系统要根据其类别满足不同功用。在公园绿地,其为对公众开发,以游憩娱乐为主要功能,要兼具生态、

美化和防灾的作用;在区域性公园内,需要为市区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要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完善的设施;在居住区公园内,绿地为居住区的配套建设,其服务半径在0.5至1.0千米以内。在防护绿地中,要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的功能,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城市防风林等。在风景名胜区等区域要满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

2.城市绿地规划应具有的特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城市中大气、地文、生物、水文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地域特征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要具有多要素特征。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其包括生态公园、生态保护区、城市公园、风景区以及各类绿地,其类型较多,在进行绿地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其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设计和规划。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要具有多类型。

绿地系统是兼顾景观、生态和社会三因素,也是其需要满足的三大基本功能,即使是随着时代变迁,仅有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总的说来,其基本功能都是要保持的。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必须要保持多功能。

在城市的绿地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绿地系统会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城区、市区等区域,绿地数量、结构等都会发生

变化,这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必须要保持空间尺度性。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其具有的多元动态性,要求其他因素的配套和协助,尤其是在不同城市的交织中,绿地规划要保持持续发展,就更需要多因素协同调控。

3.城市绿地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其基本目标是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在进行设计时,要对地形资料、土壤资料和气象资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对区域内历史、城市发展战略、经济走向、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规划和绿地范围等社会条件要进行了解,对现有绿地的相关资料以及植物物种、绿化管理等技术经济资料要进行分析。对绿地功用进行明确,在立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融入景观、防洪、防灾等其他功用。对绿地景观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在建设中以绿为主,保持生态优先,以植物造景为主体,兼顾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合理利用天然素材,促进自然的物能循环。在绿地景观中,融入文化氛围,在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时,要突出地方性特色。在确定规划时 ,要依据国家城市绿地指标的要求和规定,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五.结束语。

城市景观规划中,绿地设计基本要求是满足城市生态完整,同时对提升城市文化和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和其他功用有积极作用,在规划中要使之满足和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在设计上更要突显城市文化,要科学合理,在布局上要考虑充分,通过加强规划设计,促使

绿地在景观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余畅 刘悦来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上海陆家嘴中心区道路绿化调整规划设计为例[期刊论文] 《城市规划汇刊》 istic pku cssci 2002年1期

[2] 蔡永福,沈建军,黄旭波,范丽燕,谢丽君嘉兴环城河外侧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期刊论文] 《浙江林业科技》 istic pku 2003年3期

[3] 王丹 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绿地规划[期刊论文] 《南北桥》 2008年8期

[4] 沈一,陈涛,shen yi,chen tao 都江堰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期刊论文] 《规划师》 istic pku 2006年2期

[5] 沈阳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学位论文]佟耕,, 2007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

[6] 蒙元地区城镇景观绿地设计研究 [学位论文]江帆鸿,, 2009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

第五篇: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要素论文(大全)

摘 要:

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闪光点,具有主题明确、功能综合、空间丰富和景观优美等诸多特点,备受现代都市人青睐。要想规划设计好一个现代城市广场,首先要了解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特点及规划设计原则等,尤其要了解广场的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树种选择的原则和种植形式等。

关键词:

现代城市广场 类型 特点 规划设计原则 绿地

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艺术性、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它是群体聚集和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点缀、创造城市优美景观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形象和文化内涵。

如今我们面对的现代城市广场应该定义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1. 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

按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可分为8类: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古迹广场、宗教广场、商业广场等。

2. 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现代城市广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改善了城市环境,带来了多重效益,同时也折射出当代特有的城市广场文化现象,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对现代人的需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性质上的公共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2.2 功能上的综合性

表现在多种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它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2.3 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其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不同功能实现的目的。

2.4 文化休闲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反映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的特点。

3.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使城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它与小尺度的庭院空间、狭长线型的街道空间及联系自然地绿地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3.2 完整性原则 成功的城市广场设计,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完整性还包括功能的完整和环境的完整两个方面。

3.3 尺度适配原则 根据广场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要求,确定广场合适的规模和尺度。广场空间的尺度对人的感情、行为等都有很大影响,空间距离愈短亲切感愈加强。

3.4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等,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过去的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大而空,植物仅仅作为点缀、装饰甚至没有绿化,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缺少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因此,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城市广场设计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3.5 多样性原则

由于广场是人们共享城市文明的舞台,它既反映作为群体的人的需要,也要综合兼顾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同时,服务于广场的设施和建筑功能亦应多样化,纪念性、艺术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兼容并蓄,给人们提供能满足不同需要的多样化的空间环境。

3.6 步行化原则

步行化是现代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广场的共享性和良好环境形成的必要前提。在大型广场,还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考虑步行分区问题。

3.7 文化性原则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历史风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相承,又要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性原则。

3.8 特色性原则

广场的特色性不是设计师凭空创造,更不能套用现成特色广场的模式,而是对广场的地形、功能、环境、人文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不断地提炼,才能创造出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

4.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4.1 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广场总体布局相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广场绿地的功能应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如休闲区规划则应以落叶乔木为主,冬季的阳光、夏季的遮阳都是人们户外活动所需要的。

4.3 广场绿地的规划应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和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

4.4 还应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突出地方特色。

4.5 结合广场环境和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主要目的,协调好交通、人流等诸多因素。

4.6 对广场上原有的大树及古树名木应加以保护和保留,有利于广场景观的形成;还有利于体现对自然、历史的尊重。

5. 现代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

5.1 首先要多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5.2 选择耐瘠薄土壤的树种也尤为重要,因城市中的土壤大多为瘠薄土壤。

5.3 宜选择冠福大,枝叶密、深根性、无飞毛、耐修剪、绿期长和寿命长的树种。

5.4 还应选择抗病虫害、抗有害气体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

6.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6.1 排列式种植 属于整形式,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遮挡或作背景。

6.2 集团式种植 也属于整形式,是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

6.3 自然式种植 花木种植不受株行距限制,结合环境疏落、活泼的布置。

6.4 花坛式种植 即图案式种植,装饰性极强,可以是花、草、和树木,是现代城市广场最常用的种植形式之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成人教育招生工作总结下一篇: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