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层次把握与方法

2022-09-11

经典古诗文因内容丰富多采, 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而作为文化精华传世不息, 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可以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因此古诗文的阅读探索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我认为经典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层次把握与方法有以下三种。

1浅显易懂型

对于一些内容较浅易, 学生易体会和明白的古诗词, 可以创造较多的机会让小学生独立习读、独立思考、互相交流, 在实践中提高自学能力。学习之初, 先带领学生朗读一些喜闻乐见, 脍炙人口, 而且大部分都是孩子幼儿时期读过的小诗。例如唐代诗人李峤的《风》,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读古诗, 整理、清除文字障碍;接着分小组讨论古诗的意思, 找出不理解的词;再次全班讨论, 共同辨析不理解的词义, 依靠学生帮助学生;最后达到全体学生掌握古诗的目标。依照新课标的要求, 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 能够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帮助者。

2相对陌生型

对于一些新接触的小诗文, 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理解诗句, 先让学生自由而大声地朗读, “不求甚解”地读, 把诗句的字音读准, 读到琅琅上口。例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可采用“三读”的阅读方法, 即:读通—读懂—读好。古诗文不是无情物,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让他们在诵读时, 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 边背诵边表演, 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 从而与古诗文内在的感情产生共鸣。还可以适当模仿一些古人吟诗诵句时摇头晃脑的样子, 学生便会越读越来劲。

3深奥跳跃型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 可以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直观的手段:形象的板书、挂图、实物、录音、录像及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 可设计如下情境:和学生一起乘坐时间飞船, 穿过时空隧道, 似乎进入久远的唐朝,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 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 很快就吸引了学生, 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引发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 初步感受到了杜牧在诗中体现出的明快、豪放的风格, 陶醉于清新明快的意境中。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文阅读训练中还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古诗文量的积累, 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实现“量”的积累, 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 得到古诗词的浸润, 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达到思维和能力上的“质”的提升。那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引导学生多背, 实现“量”的积累呢?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引导学生巧记妙背。

1) 表演背。古诗文不是无情物,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他们在背诵时, 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 边背诵边表演, 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 从而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年级学生。例如, 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时, 老师除了指导他们的语气外, 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得体的体态语有利于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给学生创设了获得成功的可能, 以及表现个人的时机, 一举多得。记得在“六一”儿童节古诗文背诵汇报会上, 学生们那声情并茂的背诵, 入情入境的表演, 博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后来许多学生在写《记“六一”儿童节》一文时, 都把这一印象很深的一幕记叙了下来。可见, 表演背这一形式促进了学生对诗的理解, 加深了印象, 从而促使其背得更快, 记得更牢, 学生兴趣更高。

2)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等等, 学生在背诵时, 就有不少人对诗文采用据意背的方法。像“美丽芬芳、前程似锦”一章, 他们会背起花的诗, 有《题菊花》《海棠》《卜算子·咏梅》等, “播种理想、放飞希望”一章, 他们会背起“言志”的诗, 《石灰吟》《无题》等, “观自然风光, 游山水园林”一章他们会背起写景的诗篇, 《春词》《西湖》《山行》《归田园居》等;“友情难忘, 友谊长存”一章, 他们会背起“送别”的诗, 《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等;“劝勉同学努力, 插翅飞翔”一章, 他们会背起《劝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他们分类别, 脉络清, 背得多。

3) 据时背。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序列把握古诗文的脉搏, 从而达到记忆的延续和流畅。例如, 三年级以上学生在古诗文背诵时, 就可采用据时背诵的方法。学生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顺着四季走来, 一路琅琅童音;走过秋冬春夏, 笑迎枫叶雪花。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 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 缤纷的夏, 金色的秋, 寂静的冬。这种形式和方法会大大地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 为大量诵记古诗文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如何优化以单井产量监控为基础的链状采油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下一篇:把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