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的补偿措施

2022-09-12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英汉翻译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并且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习俗等, 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所以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这就导致标题在翻译之后可能会改变其原义, 因此就应该在信息转换的过程中实行恰当的补偿措施, 进而提高标题翻译的质量、效率。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学生掌握标题的含义, 对后续的学习、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一、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的必要性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常常会遇到标题翻译的相关内容, 这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 存在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 在翻译标题的过程中, 基本上都需要进行信息转换, 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常见的知识、语句, 理解标题的内涵, 以此来降低理解的难度。通过信息转换, 可以加深对标题的理解、认识, 为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 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的必要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理解标题内涵

在英语的教学中发现, 很多学生对于标题翻译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一内容的难度较高, 不仅不容易理解, 还会出现理解偏差的现象。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对标题中的内容进行信息转换, 使其转变为常见的、容易理解的词汇、信息, 从而降低其翻译的难度。基于信息转换的方式, 可以为学生在翻译标题时, 提供全新的思路、方式, 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为提高教学质量、效率提供基本保障。

例如:在翻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精准扶贫”的内涵进行分析, 也就是对贫困户、贫困地区等, 进行“一对一的扶贫支持”。所以, 在翻译的过程中, 可以将“精准扶贫”的信息进行转换, 从而翻译成为“one to one poverty alleviation”。在这样的翻译方式下, 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掌握标题内涵, 同时实现标题翻译的目的, 避免出现翻译偏差等问题。因此, 在标题翻译的过程中, 对其进行信息转换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 要想实现信息转换, 需要教师将这一方式合理的应用在教学中, 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以此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二) 便于文化交流

在当前“地球村”的社会中, 英语是使用人数最多语言之一, 但是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习俗等, 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 就会出现很多尴尬的局面。对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标题的内容进行转化, 为实现跨文化的语言交流, 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例如:在翻译英文标题的过程中, 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信息转换, 如“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 其表面的含义就是“一个坏的开始, 会变成一个坏的结果”。但是, 这样的翻译结果明显不符合其本质的内涵, 所以通过信息转换可以得出“恶其始者必恶其终”的翻译结果[1]。

另外, 在翻译中文标题的过程中, 如果采用信息转换的方式, 实际上也能够获得很好的翻译效果。基于这样的信息转换方式, 可以有效提高翻译之后含义的精准性, 并有利于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增强学生标题翻译的综合能力。

二、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存在的问题

(一) 直译现象严重

在标题翻译的过程中, 实际上学生已经懂得采用信息转换的方式, 对其内容进行转换, 但是却没能理解这一翻译方式的本质, 导致标题翻译存在明显的直译现象。虽然对标题的内容进行直译, 并不会影响其自身的含义, 然而并不利于理解, 如在“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的翻译过程中, 其表面的含义就是“一个坏的开始, 会变成一个坏的结果”, 这样的翻译结果实际上降低了这句话的哲学性, 而是将其变为一句普通的白话, 而这实际上就是直译方式带来的影响。

对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说, 其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语言习惯、文字积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 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中国, 学生很难长期处于英语的讲话环境中, 加之普通话的含义浅显, 所以学生很难在翻译标题时, 对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转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翻译的结果。同时, 学生的思维习惯各有不同, 影响着其具体的翻译方式, 加之对文字积累的不足, 因此只能采用直译的方式完成标题翻译的学习任务。要想在根本上转变这一现象, 英语教师就应该加大重视力度,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为标题翻译中的信息转换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 赘余问题普遍

在标题翻译的过程中, 无论是中文标题, 还是英文标题, 都会存在一些虚词, 而这些内容常常是不需要进行翻译的。除此之外, 在很多的表达中, 都会出现强调这一方式, 从而为了加强语气, 达到强调的效果, 学生在翻译标题的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赘余的问题。对于赘余来说, 主要就是指内容表达重复, 或者虚词过多等显现, 而这些现象基本上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标题翻译中。例如:在翻译“父老乡亲”这一词汇的过程中, 学生虽然理解其含义, 但是要想实现信息的转化, 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 在翻译的结果中, 就会出现“father”一词, 并且在翻译结果中占主要内容, 而这就是赘余问题的表现之一。

实际上, 学生们清楚“父老乡亲”的含义, 只是在信息转换中遇到了难点, 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词汇、话语, 究其原因是因为另一个词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所谓的“父老乡亲”, 实际上与“同胞们”、“国人”属于近义词, 所以可以将其转换为“同胞们”进行翻译, 得出的翻译结果就是“fellow countrymen”。通过这样的翻译方式, 就可以有效避免赘余问题的出现, 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为激发学生们的热情提供基本保障。所以, 广大的英语教师, 就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其认识到翻译赘余问题的严重性, 进而有针对性的予以改正, 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2]。

(三) 含义存在出入

在对标题进行翻译以后, 经常会出现英汉含义不同的现象, 而这实际上就应该结合语境, 对标题进行翻译, 避免出现含义出入的问题。实际上, 翻译结果的含义与原义存在出入, 常常是因为直译的方式导致的, 而直译在上文已经进行了分析, 所以本段主要对含义存在出入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例如: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 常常使用“新中国”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以如果直接将其翻译为“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marked…”, 就很可能会产生歧义, 无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本质含义表达出来, 即翻译结果与原义产生出入。针对这样的问题, 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 将“新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翻译, 即“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从而便于他人的理解。如果需要翻译“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 那么根据上述的分析, 就可以将其翻译为“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同时不需要将“年”翻译出来, 避免出现赘余的问题。

三、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的补偿措施

结合上文对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总结, 发现学生在进行标题翻译的过程中, 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信息转换的重要性, 但是其并没有掌握内涵、方式, 导致标题翻译常常存在很多问题。因此, 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就应该将恰当的补偿措施应用在教学中, 并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在标题翻译中, 从而能够保证标题翻译的精准性。具体来说, 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的补偿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 对共有知识信息转换的补偿

在每一个社会群体之中, 其都有着自己内部的共有知识,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语言、文章。但是, 由于汉语、英语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 所以在理解信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此, 学生在翻译标题时, 就应该分析中英两个民族之间所共有的知识信息, 从而实现信息的转化, 将补偿策略合理在应用在其中[3]。

例如:在翻译“我国先秦思想家, 提出了‘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的思想, 体现出我国自古就希望人民友好相处、天下太平”时, 学生应该对这句话中存在的共有知识进行分析、提炼。其中, “先秦”实际上就是指“两千多年前”, 因此在翻译时就可以转换为“Over 2000 years ago”, 通过这样的信息转化, 即使不懂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也能够理解标题的含义。

另外, 在翻译英语标题的过程中, 学生也应该对其中包含的共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取, 然后进行翻译或者标注, 以便于中国人的理解。例如:翻译“My Grandmother, who was a friend of Gibbon”时, 就应该对其中的“Gibbon” (吉本) 进行标注。具体来说, 很多国外的人都知道吉本实际上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但是中国人却有很多人不了解。因此, 在翻译这一标题的过程中, 就应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标注, 以此来帮助中国读者理解标题的内容, 实现标题翻译的基本目标。

(二) 对实用信息转换的补偿

在翻译标题的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遇到很多难题, 其中最多的就是:学生不理解源语的含义, 或者源语中的含义对目的读者不具有明显的意义。因此, 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情况下, 就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 对标题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增减[4]。

例如:在翻译“路的左侧有一块巨石, 原来石上有苏东坡手书‘云外流春’四字”时, 学生就应该在进行信息转换的过程中, 对标题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对于这一标题而言, 其摘自于为某一处景点的简介, 其中所提到的“苏东坡”可谓是家喻户晓, 但是西方人却很可能未曾听说。除此之外, “云外流春”实际上描绘了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景象, 并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义、历史价值。

所以, 在翻译的过程中, 应该在“Su Dongpo”的后面, 加入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生卒年 (朝代) 、著名诗词等信息。同时, 还应该以音译的方式, 对“云外流春”进行标注, 不仅可以将原文的含义更完整的表达出来, 还能够加深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理解。简言之, 在标题翻译的过程中, 进行信息转换需要将实用信息应用其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 对不同文化信息转换的补偿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会产生不同的语言,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所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翻译标题时就更加应该重视信息转换。基于这样的方式, 可以有效缩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提高表达方式的统一性, 从而为中外人们的交流奠定基础。因此, 学生在翻译标题的过程中, 就应该对不同文化信息转换进行恰当的补偿, 例如:在翻译“不管三七二十一”时, 就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 否则将会导致含义出现偏差等现象, 所以学生应该将其转化为“不顾一切”, 最后翻译为“let nothing stop them”, 以此来表达原文标题的含义。

另外, 学生在翻译家族称呼时, 也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主要是因为英语中的称呼所包含的范围较广, 如“grandparents”, 其指的是四个人, 即 (外) 祖父母;“cousin”不仅可以翻译为堂兄弟姐妹, 也可以翻译为表兄弟姐妹。因此, 在翻译的过程中, 学生就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境, 对英文标题进行翻译, 从而提高翻译结果的准确性。总的来说, 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 为学生的标题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所以就应该对信息进行转换, 并将恰当的补偿措施应用其中, 在降低翻译难度的同时, 缓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 进而提高其翻译的积极性, 提高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标题翻译中进行信息转换, 其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取其中的关键、具体的信息, 所以采用补偿措施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因此, 在标题翻译的过程中, 就应该结合标题的类型, 确定具体的补偿措施, 以便于保证信息转换的准确性, 降低学生理解英文标题的难度, 并提高其进行信息转换的积极性。结合本文的分析发现, 其中所提及信息转换补偿措施, 均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但是需要结合实际运用, 以便于保证结果的精准性。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标题翻译是重点的内容之一, 这一过程需要实现中英信息的转换。在这样的条件下, 本文将阐述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的必要性, 并对这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深入探究标题翻译中, 信息转换的补偿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 其目的就是加深师生对标题翻译中信息转换的认识, 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偿, 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题翻译,信息转换,补偿措施

参考文献

[1] 于倩雯.外宣文本英译语义补偿实践报告[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 王华, 胡波.文化信息等效研究对商务翻译补偿之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J].长江丛刊, 2017 (36) :183.

[3] 王彩霞.翻译补偿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兰州:兰州大学, 2016.

[4] 王彬.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英翻译中词汇补偿策略优化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36 (04) :148-15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时期大学生金融安全观发展研究下一篇:中专公共课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