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22-11-27

研究性学习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结合学科课程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在学科课堂上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思想来开展教学。第一种形式能够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但这种活动操作困难且耗时。第二种形式, 能从教学的需要出发, 坚持面向现实, 围绕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突出事例, 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深入研究来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形式便于操作, 所以这种研究性学习运用比较广泛。下面笔者就我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实施体会, 探讨一下如何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

1 研究性学习如何运用于新课教学

我在新课教学上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的程序是:首先根据教学的内容确定研究的课题, 老师对确定的课题创设问题的情境, 提供相应的材料, 激起学生的兴趣, 并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根据问题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思考, 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通过自主的探索, 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求得问题的解决。简单总结为:确定课题—设计方案—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如《氯气的化学性质》一节中笔者采用了以下教学形式:

研究课题:氯气的化学性质;

问题提出: (1) 氯水的pH是大于7、等于7或小于7?

(2) 可燃物是否一定有氧气才能燃烧呢?

(3) 氯气能不能使干燥的有色物质褪色, 液氯能使干燥的有色物质褪色吗?

(4) 氯气、液氯、氯水有什么异同点, 它们分别含有哪些微粒?

(5) 如何鉴别氯气: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有关资料, 结合问题进行实验。可提供的药品如下:铜丝、氢气、钠块、铁丝、红磷、氢氧化钠溶液、FeCl2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氢硫酸、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稀H2SO3溶液、BaCl2溶液、稀HNO3、新制饱和氯水、稀盐酸、淀粉溶液、酚酞试液。

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得出以下结论: (1) 由于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 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说明Cl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2) Cl2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能氧化多种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 (3) Cl2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褪色, 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说明Cl2本身没有漂白性, 氯水呈酸性且有漂白性。 (4)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凡是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2 研究性学习如何运用于复习课教学

高三化学复习课知识容量大, 知识点多, 综合性强, 并且根据高考题型、特点如何深入理解、做答。笔者对复习课进行教学的程序一般是:复习课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如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节复习中, 首先告诉学生本节课重点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然后设置以下问题: (1) 归纳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2) 判断弱电解质强弱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每人至少设计出3~5种方法) 。学生通过归纳分析、讨论把相同原理归为一类, 同时剔除不可行的还剩接近10种。 (见表2)

最后由老师点睛: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相同浓度的强弱电解质溶液, 离子浓度不同, 导电性不同, PH值不同。通过对比实验即可判断出弱电解质的强弱。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这类题的分析思路、答题技巧, 最主要的是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3 研究性学习如何运用于实验课教学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目前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其论证性成分多于探索性, 使得演示实验平淡无奇,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教师应大胆创新改变演示实验程序, 使演示实验学生化, 多提供探索性问题, 注重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本人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探究、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或重要性, 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化学 (人教版) 第四章第四节硝酸的氧化性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程序有如下几点。

3.1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实验的设计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选铜作样本与浓、稀硝酸反应?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又有什么显著区别呢?

3.2 探究实验

学生在上述问题的启迪激发下立即产生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随即, 教师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学生实验前教师应讲清该试验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作好观察记录。

3.3 观察记录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记录 (如表1) 。

比较表1中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剖析其中的差异点, 即:

(1) 为什么浓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得绿色溶液, 而稀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得蓝色溶液呢?

学生最初提出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 但溶液体积相同, 反应掉铜片质量相等, 很容易排出这种可能性。联系NO2能溶于硝酸溶液, NO不溶于水, 推测“绿色”是Cu2+、NO2混合于溶液中造成的。 (这是个难点, 学生一时难于理解) 此时可追问:怎样证明这样一个推测?讨论后可得出下列验证方案:再加热浓硝酸跟铜片反应的绿色溶液, 发现又有红棕色气体放出, 溶液变成蓝色。

(2) 为什么反应速率“慢→快→慢”的变化?

引导学生从浓度、温度、催化剂三方面入手分析, 得出反应速率由“慢→快→慢”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3) 为什么试管上部颜色变化有明显差异?

(4) 为什么反应后触摸试管外壁热感不同?

从上面“由表及里”的剖析后, 就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3.4 归纳结论

(1) 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 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2) 绝大多数金属能被硝酸氧化, 且变价金属一般能氧化为高价态。

(3) 硝酸浓度不同可生成不同的还原产物.一般浓硝酸生成NO2, 稀硝酸生成NO, 一般不产生H2ㄢ

3.5 应用拓展

讨论, 将浓、稀硝酸加入下列物质中会产生什么现象, 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1) 甲基橙指示剂并微热;

(2) 木炭并加热;

(3) Na2SO4、NaI和FeSO4溶液;

学生讨论回答后, 由教师指导评价。

在以上整个过程中, 学生亲自参与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 研究性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活力。把需要研究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记忆、创造凝聚在一起, 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博采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经验, 针对我国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活动, 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满足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欲望。让学生自己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感性材料思维加工, 使之转化为学习成果。从而克服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如何实现角色转换呢?通过几年来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堂,运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做好中考阅读理解题下一篇: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