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中国经济论文提纲

2022-08-25

论文题目:气候变化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

摘要:近些年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加剧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干旱、极大暴雨、热浪与寒潮等极端事件的增多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在2008─2018年期间,中国年均因气候灾害受灾人口为3亿人次,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3435亿元,而气候灾害的间接损失和代价却远大于此。这些破坏性很强的气候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并且是上升的趋势,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外部冲击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然而,气候变化相关的冲击往往不被纳入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当中。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依赖于土地、气温、降雨、日照等自然条件从而成为面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部门,但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总体效应目前还未被评估,与此同时,我们不清楚气候冲击在农业部门的效应会如何传导给其他经济部门,气候变化是否会引起宏观经济波动?今后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时,是否应该将气候冲击的宏观效应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提供一个定量框架来描述气候冲击在中国的宏观效应,本文将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冲击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以及农业部门的负面影响如何传导给总体经济并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具体地,通过搭建一个嵌入气候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代表性家庭、代表性厂商、对外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是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1992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和天气数据,同时使用了贝叶斯估计方法和参数校准方法。变量对气候冲击和其他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路径反映出部门之间的传导机制,我们研究气候冲击和其他不同外生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解剖析各类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力。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们发现气候变化冲击可以解释4.94%的中国经济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在全部外生冲击中排名第四位。具体来看,气候变化冲击是通过农业部门的影响传导给整体经济部门并引起宏观经济波动,当不利的气候变化冲击降低土地生产力时,由于牲畜和农作物需要时间恢复,农业产量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水平,是农业生产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导致农业生产和投资的收缩的同时,增加了土地成本支出和农业工作时间,从而引起经济衰退。气候冲击导致农业产出最高下降2%左右,并且可以解释52.95%的农业产出波动,农业部门的经济波动会传导给其他经济部门,引起GDP、消费和投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土地作为农业生产活动关键要素投入之一,土地的边际成本与干旱程度正相关,土地支出因此增加,间接导致GDP的下降。在模型中,气候冲击使土地生产效率最高降低了约9%,为了维持产出,农民需要加大劳动时间投入、资本投入。第二,技术冲击能够解释44.98%的实际产出波动,这一数值接近整体的经济波动的一半,是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这与多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实际农业产出的波动主要是来自气候冲击,同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这与气候变化的持续性以及所带来的风险呈上升趋势是相对应的。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允许跨部门流动并受劳动力替代弹性系数约束,当劳动力可以低成本的跨部门流动,劳动力供给流向工资较高的生产部门,在气候变化冲击的作用下,部分家庭部门的劳动力由农业生产部门流向非农业生产部门,最终增加了非农业部门的工作时数。同时,气候变化导致部门之间的相对价格发生了扭曲,农业部门产出降低和非农业部门产出增加改变了产品市场的价格水平,短期内农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非农产品的价格下降。进而影响了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供给。因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建议将绿色发展设定为我国第五个宏观经济目标,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共同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管理和调控的目标。迫切需要以法律形式确认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已有法律法规修订过程中体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地位,强化低碳发展理念。根据现实情况采用法律手段的同时利用好市场效应,前者为碳税政策,后者为碳交易市场,尝试构建二者的协调搭配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第二,提高气候风险的分析能力,利用金融和货币政策工具缓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经济波动。逐渐完善气候环境风险管理系统,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加强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应该积极开辟气候金融研究的新途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应该设计并实施气候压力测试,通过气候压力测试对我国金融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鉴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随机性和持续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箱和政策框架需要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决策者和金融机构实施可信、可持续和有效的气候政策。

关键词:气候变化冲击;农业生产;经济波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学科专业:西方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气候变化冲击的非线性影响

1.2.2 气候变化冲击在农业部门的研究

1.2.3 气候冲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模型介绍

2.1 气候变化相关理论

2.1.1 气候变化的内涵

2.1.2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2.1.3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关系

2.2 经济波动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凯恩斯经济波动理论

2.2.2 货币主义经济波动理论

2.2.3 真实经济周期经济波动理论

2.3 DSGE模型介绍

2.3.1 DSGE模型的发展历程

2.3.2 DSGE模型的研究特点

3 模型设定

3.1 家庭部门

3.2 企业部门

3.2.1 农业生产商

3.2.2 非农业生产商

3.3 政府部门

3.4 对外经济

3.5 市场出清

3.6 模型稳态求解

4 数据和参数校准与估计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过程

4.3 参数校准

4.4 参数估计

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5.1 气候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5.2 供给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5.2.1 技术冲击

5.2.2 劳动力供给冲击

5.2.3 部门重新分配冲击

5.3 需求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5.3.1 政府支出冲击

5.3.2 投资成本冲击

5.4 模型的稳健性分析

5.5 方差分解分析

6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会计教育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并购运行规律揭示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