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微信运营管理论文

2022-04-2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旅游微信运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提要:2013年是《温州都市报》转型元年,建立起了《温州都市报》、温都网、掌上温州、温都猫、温部官方微博、微信、温都视频等集群,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媒体发布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旅游微信运营管理论文 篇1:

以洱海保护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政府公益性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

【摘要】    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推进,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实施的一系列抢救式洱海保护行动对于扭转洱海水质的继续恶化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仅仅以自上而下推动的项目建设和专项整治行动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动能而缺乏公众参与的势能,整体的工作效益会随时不断下降,并且会为地方财政造成较大的负担。为此,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媒介,通过深度开发、创新机制、专业管理,建立起一套信息公开、便民服务、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对于降低地方财政负担和维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尤为重要,同时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发展运营策略也可能为其他的政府公益性微信公众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新型治理    市场化   社会监督    激励机制

一、建立洱海保护治理微信公众号的背景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同时也是大理核心竞争力和魅力所在。2015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理视察,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随后大理市先后开展了“四治一网”“五项整治”,实施了“六大工程”,推进了“七大行动”和“八大攻坚战”,将洱海从富营养化初期状态恢复到了中营养状态,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阶段转入到了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复阶段。以大理市政府为主导实施的一系列抢救式洱海保护行动对于扭转洱海水质的继续恶化发挥了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其中地方政府高位推动的工程治理、专项整治行动在短期内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缺少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持续性将大大折扣,仅依靠自上而下推动的工程项目和专项整治作为治理动能而缺乏公众参与的势能,整体的工作效益会因边际效用递减而不断下降,同时持续的资金投入也让当地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枷锁。为了破局,大理市政府也通过党建带动、宣传发动、公民问政等方式在激励公众参与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尝试,并设立了“洱海保护日”专项活动,建立了一批政务微博账号、微信公众账号,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创新机制在转变公众意识、营造保护氛围、建立监督纽带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受制于资金短缺、专业不足、定位不清等问题,始终没能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具有内生性动力的公众参与机制。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大理现有公众参与模式仍属于政府主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大理市目前已设立并定期开展的“洱海保护日”、“洱海保护进校园”、“小手拉大手”“三清洁”等洱海保护公益性活动仍属于政府推动,公众被动参与自上而下的模式,大部分活动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党政机关、政府部门、镇、村的工作人员、党员,而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信息互动的途径,这些活动对于社会公众的示范带动、氛围营造的作用都较为有限,无法激发公众参与的内生性动力。

2.2现有的公众监督举报工具效率低、无反馈,使用体验较差

在信息公开、公众监督举报方面,大理市政府前期已开通了政府主页、政务微博、举报电话等社会监督渠道,但由于大理本地广大的务农、务工人群中微博APP普及率较低,同时对政府热线、政务主页宣传不足,公众知晓率不高,加之采用上述渠道举报问题、参与监督操作较为繁琐,对个人隐私保护不足,举报的问题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维度单薄,缺乏定位信息和导航功能,责任单位处理起来效率极低。同时由于公众无法及时跟踪问题的处理情况,整体流程缺乏参与感和掌控感,受以上原因影响,导致现有的监督举报方式推广不力,对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舆论收效不佳。

2.3现有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各自为政,缺乏专业运营,功能定位单一

据调查统计,大理市涉及洱海保护的政府、机构大多都已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但现有的微信公众号基本都由政府机构内部人员兼职运营管理,缺乏专业的运营导致公众号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信息推送时间无序,内容涉及领域混杂,公众关注度不高活跃性度不足,存在大量的“僵尸号”现象。同时各类微信公众号存在着功能重合、定位不清的问题,多以政务信息公开为主,缺乏信息查询、在线办事、产业推广等便民利民的功能设计,微信公众号政群关系的桥梁作用发挥不明显。

2.4地方政府无对口资金,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及推广需求难以保障

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未将公益性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及活跃性是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关键指标和实现其功能定位的根本基础,目前无论是通过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介的宣传推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也是制约政府公众号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三、以洱海保护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政府公益性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探讨

3.1围绕微信公众号生态构建全民参与共护洱海的新模式

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诞生以来就成为各级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手段,经过了多年的积淀和完善,相较于政府主页、政务微博等形式,微信生态具有更多的用户群体和更牢固的用户黏性,利用“钱包”及财付通等功能就能够便捷的实现资金的支付转账,同时微信小程序提供了较为齐完备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能够兼容更多的操作平台,且微信小程序无需下载,即点即用,更关键的是微信APP的使用操作逻辑深入人心,意味着依托小程序开发的各项功能具有更低的公众学习成本更利于推广普及。综合成本、效益、支付、开发、推广各方面的因素,采用微信公众号部署开发洱海保护公益性功能运用是现阶段实现信息化公众监督的最优选择。

3.2围绕积分系统打造服务功能

1.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区块链技术建立完备的积分系统,构建积分部件及积分规则,以洱海保护公众号为例要制定洱海保护公益活动、监督举报、问卷调查等不同事件和渠道的积分权重,并开发积分排行榜、积分商城、商城工具等功能,實现积分的实时展示,同时方便公众便捷的将积分兑换成服务和商品,用积分系统整合不同的政府微信公众号,通过积分奖励手段激发公众参与洱海保护的积极性。2.在微信公众号主页面开发简便易用的公众监督举报功能,确保公众利用手机通过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文字选取事先预制的事件分类,简单的操作步骤就能记录问题情况和位置定位,轻松实现问题上报。同时开发公众实时查看功能,方便公众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是跟踪问题处理进度,系统也把事件处理动态实时推送给公众从而实时掌握事件处理动态,事件完成后还能对处理情况及具体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强化公众的知情权、参与度和掌控感,为社会监督提供便利,增加了监管感知维度,提升公众满意度的同时达到及时化解社会舆论、消除社会矛盾的目的。3.完善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开发部署微信公众号的缴费功能(电费、自来水费、污水处理费、燃气费)及信息查询功能(停车位、公厕使用情况、旅游景点拥挤程度等),为公众办事提供便利,增加用户粘性。4.开发简便易用的问卷调查制作工具和统计分析工具,通过公众号满足政府各部门的社会调查需要,并通过区块链构建的积分奖励系统增加公众参与调查的积极性,提升社会调查的效率。5.部署公益性活动的众筹、活动发起、活动直播、聊天功能,通过邀请各类公益性组织入驻,为自下而上发起的公益性活动搭建平台。6.以洱海保护微信公众号为例就要围绕定位持续宣传洱海保护的人和事,讲好洱海保护故事,助力公益性团体成长和公益性事业的持续开展。

3.3围绕市场机制实现资金保障和专业运营

1.为解决资金保障难题,以洱海保护微信公众号为例可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进行管理运营,具体来看当地政府可通过洱海保护积分冠名拍卖、洱海生态保护形象等无形资产的有限特许经营权入股进而与社会资本合作,综合绿色商品销售、商业宣传推广合作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满足政府公益性公众号的发展需要,同时进一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2.为保障政府公益性公众号开发功能的可用性,运营管理的专业性,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请软件公司开发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委托专业运营团队负责内容生产、信息管理及商务运营服务,保障运营的专业性和推送内容的合法合规性,在信息语言的大众化及趣味性上下功夫,确保公众号的功能及内容的品控质量,实现可持续的高水平的成长和推广。3.作为政府公益性公众号,要定位明确,围绕定位推进服务。以洱海保护微信公众号为例,商务合作要专注于服务洱海保护的整体定位,助力于生态环保、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乡镇村振兴等领域和产业发展,通过专属领域的商务合作继续强化公众号的品牌和形象,增强公众号的传播属性。4.政府公益性公众号的宣传推广要遵循市场规律,采用商业手段通过互联网+传统媒介等模式实现“病毒式”传播,严格算好总账控制“获客”成本,实现推广成本最小化,宣传效益最大化。

3.4围绕“互联网+”思维和生态保护理念定位公众号发展

1.政府公益性公众号运营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要求,在自觉自愿基础上实行严格的公众隐私和信息保密措施,在保护好公众的利益的前提下谋划长远发展。2.麦奎尔等人的“使用與满足”理论认为,受众使用转播媒介应该得到满足,如对情绪转换、信息等的满足,政府公益性公众号开发过程中要将用户使用体验和平台的广泛适配放在开发的高优先等级上,相关功能要严格匹配微信的操作逻辑和使用习惯,将普及推广传播难度和上手使用成本降到最低。3.积分系统可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大数据中心和相关算法,预防群众中的投机取巧和恶性骗分套利行为,建立起黑白名单库。4.政府公益性公众号运营的过程中要充分践行互联网思维,持续吸纳新技术和新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完善,打造最适宜本地情况的应用。

四、结束语

以洱海保公益性公众号为例,结合大理市洱海保护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探讨了政府公益性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和发展策略,为其他同类政府公益性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运营管理良好的政府公益性微信公众号不仅能激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公益性事业,更是智慧城市和新型治理模式、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数字经济的重要数据来源,能有效的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次减少财政负担,因此,公益性公众号发展好坏可能关系到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成败。

参  考  文  献

[1]黄煜升.地方政府的政务微信运营瓶颈与突围路径探析—以中山市政务微信公众号为例[N].南方日报,2017,04:99.

[2]梁小凤,李新辉.职能部门政务微信的生存之道[J]. 新闻战线研究走廊,2016,01(下):106-109

[3]王宇.论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J]. 新闻战线研究走廊,2016,04(下):20-21

[4]茅杰.地方政务微信公众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上海区级政府为例[D].

[5]李梦真,黄淮.微信公众号对政府治理公信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2):120-122

[6]潘越.政务微信公众号利用视角下我国电子政务效率提升对策研究[D].

作者:张淼

旅游微信运营管理论文 篇2:

从一个角度看纸媒转型

提要:2013年是《温州都市报》转型元年,建立起了《温州都市报》、温都网、掌上温州、温都猫、温部官方微博、微信、温都视频等集群,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媒体发布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温州都市报 旅游报道 全媒体

一、温都旅游为何试水全媒体发布及整合营销

1 报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2013年,是国内旅游市场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务消费萎缩,商务旅游消费明显放缓;另一方面,国民休闲旅游消费则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3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4年发展预测》,2014年我国的旅游总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说走就走”的自由行散客化旅游模式,而以团队游为主要模式的旅行社盈利能力却在下降。这直接影响到传统媒体的旅游广告收入,倒逼媒体放弃以往坐等广告上门的运作模式。

2 读者需求升级后的配套服务

2013年下半年,在媒体转型和读者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原先只是单纯旅游资讯发布平台的温都旅游版面,围绕“温都就在你身边”的服务理念,以服务创造价值,探索全新的服务及营销模式。

即利用温州都市报全媒体平台,打造出一个连接线上线下的立体化、互通性、综合性的无障碍服务平台。该平台由《温州都市报》《旅游周刊》、温都网旅游频道、温都旅游微信和线下实体俱乐部等架构组成。这种旅游O2O模式,有望将散客旅游者的碎片状、随机性及需求多元化整合在这个无障碍平台上。一方面吸引与旅游相关的各个业态,如旅行社、景区、酒店、票务等,深挖行业潜力。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具有温都自身品牌识别标签的旅游产品,深度介入到行业中去,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获得多样化盈利模式。

二、如何定位“温都旅游”模式

应该说在《温州都市报》全媒体的介质下,温都旅游全媒体的硬件设施可谓一应俱全,该如何依托硬件做好读者服务和营销定位呢?美国当代营销大师阿尔·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在1972年的美国《广告时代》杂志上撰写的《定位新纪元》一文,首次提到了“定位”这个概念。而在今天,“定位”两字已是企业在做营销战略和规划时的专业词汇。目前,温都旅游全媒体正在尝试找出自己品牌所拥有的令人信服的重要属性,进而对温都旅游板块准确“定位”,从而实践探索全新的服务和营销方式。

1 抢先让“温都”进入读者心智

一般来说,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内心的品牌都是难以被驱逐出去的。如“可口可乐”“加多宝”等。温都旅游全媒体作为温州旅游业界第一个介入式媒体供应商,想要第一个进入读者心里,抢占温州市民心目中旅游板块第一的位置。报社适时打出了“跟温都,游天下”的口号,并衍生出温都专线、订制中心、营销代理等多种栏目和营销模式。

2 主动介入,打造“温都”品牌

除了给读者好看的内容,并帮助广告商做好推广的传统报业服务方式外,温都全媒体中心主动介入线路运营,创建“温都专线”品牌。“温都专线”的特点是线路特点鲜明,价格优惠,以品牌和品质来吸引消费者,在营销模式上,则采用和各旅行社合作分销的方式。2013年9月,旅游全媒体中心联合澳门航空和本地旅行社和平国旅,共同推出“温都中秋专线——去澳门过中秋”。在温都全媒体中心的协调下,澳门航空和澳门当地酒店都将价格让利于消费者,我们设计了四天三晚的澳门半自由行线路,价格比往常优惠近千元。线路推出后反响热烈,50个名额一天内被预订完,受到很大好评。在温都澳门专线的运营经验上,我们又相继和航空公司及旅行社合作推出了温都台湾专线——不走阿里山和日月潭,去北投泡温泉,去九凤山城感受台湾风情,这些细分市场的线路经温都全媒体各大平台推送,效果明显,既收到良好的读者效应,又盘活了版面资源。

3 整体策划联动,展示“温都”实力

全媒体运营中心将注意力放在团队整体运营能力的提高上,运用全媒体平台,服务客户,既报道旅游事件,引导旅游时尚,又帮助客户进行整体策划与推广。以下三个案例可说明全媒体推广运营的方式。

案例一:《醉绍兴》城市特辑。2013年10月,《旅游周刊》推出《醉绍兴》城市特辑,以“醉”为切入点,对绍兴旅游进行介绍,在特辑中以“捎回一缕黄酒香”为题,植入了会稽山黄酒的宣传,同时,和会稽山黄酒厂联合营销推出黄酒团购活动。城市特辑推出后,温都旅游官方微博和微信同时推送绍兴旅游相关内容。

案例二:“午休狂拍”栏目。2013年11月,温都旅游微信平台推出了全新栏目“午休狂拍”。首期拍品是“一元起拍”的苍南玉苍山华玉山庄客户,利用午休时间进行超低起价的拍卖活动,再一次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提高了华玉山庄的品牌知名度。几轮旅游产品拍卖奠定了该栏目的品牌基础,读者参与踊跃。

“午休狂拍”不仅是一档为微信积聚粉丝、吸引人气的栏目;对于旅游全媒体来说,“午休狂拍”是一种微信盈利模式的崭新探索,将盈利模式从单纯的版面扩展到线上。

案例三:温都旅游订制中心。温都旅游订制中心是温都推出的另一种服务方式。旅游全媒体联合本地各大旅行社的专业团队,利用平台优势将各大旅行社的订制专业团队整合在订制中心旗下,再利用温都全媒体的优势和影响力进行营销与宣传。目前,温都已和两家出境业务旅行社达成意向,首先开设欧洲游订制中心。这是订制服务的第一站,在此基础上将陆续成立海岛游、美国游等订制中心。依托温都全媒体的影响力和整合能力,订制服务将填补本地综合型旅行社个性化服务的空缺。

4 通过深度服务,建立“温都”媒体供应商地位

温州泰顺乌岩岭是国家森林公园,但是存在着知名度高、游客数量却不够的问题。温都旅游全媒体中心为泰顺乌岩岭制作了全媒体宣传方案,包括纸媒、手机终端和立体活动。首先,旅游全媒体中心在《旅游周刊》上以“乌岩岭,深呼吸”为题着重介绍乌岩岭保护区的高负氧离子含量和风景,时效性强的切入、优美的文笔和精美的图片吸引读者关注。随后,旅游全媒体利用微博和微信平台招蓦读者前往乌岩岭进行体验摄影,原定20人的名额,报名人数达到1000人,充分证明网络和手机平台的营销效果。

在层层筛选后,旅游全媒体带着20名读者前往乌岩岭拍摄,并将好的摄影作品再次在《旅游周刊》和微博微信上推广推送。整个活动成效卓著,前往乌岩岭旅游人数明显上升。之后,乌岩岭管理方主动与温都旅游会员俱乐部签订合同,会员凭会员卡前往消费还可得到门票优惠。

温都旅游的定位不仅是帮助景区和管理方进行单纯的媒体宣传,还提早并深度介入他们的发展计划,为活动项目制作营销方案。比如和楠溪江风景旅游管委会合作推出的房车露营大会营销全案,和泰顺乌岩岭景区合作推出的四季乌岩岭营销全案。温都借此深入合作模式,与旅游局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为将来的长期合作垫定扎实基础。

三、温都旅游未来新服务模式探索

2015年,《温州都市报》在做好旅游全媒体广告营销这一主业的同时,继续探索自身的品牌营销,比如寻找合适的景区,做首家区域性的景点营销代理运营商;比如建立行业内最强大的数据库平台,发布权威信息,以此开展精准营销推广;比如作为全行业的跨界合作伙伴,涉足美食、汽车自驾、旅游地产等关联产业,开展跨界营销;在旅游新媒体平台建设方面,快速打造旅游电子商务APP、官网和宫微及数据营销的运营管理。

温都旅游全媒体整合营销平台的构建,深度介入了整个旅游业态的操作,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多种互联手段,从旅游版面宣传、旅游营销策划、结对本地旅行社开辟线上线下互通,给读者提供完善的阅读和消费体验。未来,还依托全媒体营销,打造功能更为强大的本地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分得旅游大经济的一杯羹,从一个方面助力纸媒转型。

作者:胡丹亚

旅游微信运营管理论文 篇3:

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与整合模式

编者按:根据中共中央2018年公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年4月8日,新组建的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挂牌,各省市的文化和旅游厅(局)也相继组建,标志着我国的文化治理进入了新阶段,需要从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高度谋划未来的文化发展。新阶段伊始,如何从理论上引导,如何从实践上破题,如何在操作中找到落脚点,是管理者、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自2019年1月刊起,本刊特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栏,精选优质文章,汇集并推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期稿件由本刊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共同组稿,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乡村旅游新景区、新业态不断涌现,但为什么我们时常會有“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之类的困惑?大大小小的乡村旅游供给方做了不少广告宣传,甚至还开展了不少新媒体营销,如建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并在这些媒体发布了不少信息,但为什么我们时常会花费很多精力都不一定能搜索到符合自己需求且能给予准确引导的乡村旅游信息,而且在旅游途中更难获取相关权威信息?生活中的这些困惑,一方面反映了乡村旅游信息流并不很畅通,甚至很糟糕,表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另一方面也引起了笔者的学术反思: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旅游大众化、出游散客化、散客自驾化、消费个性化等旅游市场新特征,如何更好地为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便捷畅通的乡村旅游信息流,实现“傻瓜式”获取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乡村旅游信息?即如何整合碎片化乡村旅游信息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毋庸置疑,旅游业是信息依赖型产业,广大旅游消费者尤其是乡村旅游散客,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碎片化的旅游信息进行合理整合,打造畅通的信息流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碎片化的主要特征

“碎片化”一词来源于fragmentation,释义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信息传播也进入了碎片化时代。乡村旅游信息碎片化具有信息碎片化的共性表现,从来源到传播、从发布到接受、从形式到内容等都呈现出典型的碎片化特征,如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平台等的碎片化;也因乡村旅游空间更广更散、乡村旅游经营组织更多更杂、乡村旅游信息技术基础整体偏弱且个体差异大等原因,具有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的自有特点。鉴于旅游信息更多是服务于游客,因此分析乡村旅游信息碎片化自有特征,更应站在游客感知视角。从游客感知视角来看,乡村旅游信息碎片化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游客所需旅游服务信息的碎片化、游客所需旅游产品信息的碎片化、游客所需旅游企业信息的碎片化。

(一)游客所需旅游服务信息的碎片化

进行乡村旅游时,游客可能需要公共信息资讯服务,如帮助提供公厕、集散中心、停车场、天气预报等综合信息;需要行程设计服务,如帮助提供旅游攻略、线路设计或行程规划等;需要旅游预订服务,如提供订票、订房、订餐、订车、订导服等各类预订;需要旅游共享服务,如帮助提供拼团、拼车和拼房等游客之间的共享服务;需要旅游投诉与安全救护服务,如帮助提供投诉、医疗和安全求助等服务。游客所需服务信息可谓多样,但这些信息却分布在不同的信息传播平台,如有些在旅游目的地官方网站,有些在各类在线旅游服务商,有些在各类社交新媒体或传统媒体上。而且同一信息还可能被分割成不同形式,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特别是乡村旅游服务信息供给来源多样,各种组织或个人都参与了相关旅游服务。这些组织或个人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了各类乡村旅游服务信息。但因缺乏相对统一的信息标准,这些信息供给者都从各自视角,根据自身理解进行信息的编制,信息杂乱无章也就在所难免,甚至同一信息供给者在不同发布时间、不同发布渠道对同样的信息会进行不同的编制,导致信息不完整,即碎片化和信息意义表达的随意性,甚至出现信息不一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信息积累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散乱,各供给方发布的信息如入汪洋大海,被分裂成信息碎片。

(二)游客所需旅游产品信息的碎片化

在旅游前和旅游中,游客需要各类最新的乡村旅游产品信息,如需要搜寻好玩的地方、好玩的活动、好玩的节庆、适宜的线路、适宜的旅游团、好吃的餐饮、独特的住宿等信息。但在旅游目的地官方网站或在主流在线旅游服务商网站上多是城市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较少,且更新速度较为滞后。即使在各县域旅游官方媒体中也仅仅只是对一些传统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零散的介绍,对于最新涌现的旅游产品或应时的旅游活动常常没有及时传播,相关信息数据滞后现象较为明显。众多旅游产品供应方出于观念、人才和成本等因素考虑,并没有和主流媒体合作,虽然很可能利用自媒体发布了相关信息,但诸多信息汇聚成信息汪洋,单个产品信息成了信息汪洋中的孤立碎片,游客寻找所需产品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另外,旅游产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各传播方对内容稍加修改或者评论就会使所发布的信息发生异变,产生新的信息,进一步使信息碎片化分布。

(三)游客所需旅游企业信息的碎片化

当游客确定了去哪儿玩、吃什么后,还需要了解具体的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餐饮等旅游企业信息。但乡村旅游经营组织数量多、空间分布广、规模大小差异大,可以说这些企业自身就是一个碎片化的存在。许多旅游企业无论是在地方旅游政府官方媒体还是在大型在线旅游服务商网站、搜索引擎或智能推荐媒体上都没有存在感,找不到相关信息。提供这些信息的企业或个人多而杂,散见于各类传播平台之中。但因发布时间、发布人的不同和理解差异等主观因素,旅游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本身就可能不一致,再加上各类传播平台自身的编辑和筛选,导致各乡村旅游信息发布平台上的内容可能并不一致,甚至混杂着错误信息。平台多样化再叠加信息内容的不一致,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又会衍生出更多独特的信息发布平台,如此循环,最终导致旅游企业信息碎片化更加明显。

二、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碎片化给游客带来的困惑

旅游决策具有典型信息依赖特性,便捷获取有效高质信息辅以游客决策,对旅游者而言显得特别重要。但对游客来说,乡村旅游信息碎片化进一步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给游客带来了更多困惑,主要表现在:信息可搜索性困惑、信息可信任性困惑、信息可服务性困惑。

(一)信息可搜索性困惑

信息可搜索性困惑是指游客在搜索信息时会面临所需信息能否找到、能否便捷找到的困惑。在信息碎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不仅挤占了媒介空间、堵塞了信息传播的通道,使得优质信息难以推送给游客,而且游客若想了解较为完整信息,需要辗转于不同传播平台去搜寻所需信息,游客信息搜寻成本较高。特别是信息总量的动态增加使得游客进行信息搜索时,面临的是海量的来源不一的碎片化信息,无形中增加了搜寻所需信息的难度,这对于信息搜寻技术不高的游客来说,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情。

(二)信息可信任性困惑

信息可信任性困惑是指游客会面临所搜集到的信息能否可信的困惑。正如高广生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污染的表现类型及预防原则》中所言:“信息的本质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而过量的、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却增加了人们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在信息碎片化背景下,游客所搜集到的信息可能是滞后的信息,也可能是错误的数据,同时也混杂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极大地影响着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不但反映不了乡村旅游客观现实,还会起误导作用。针对同一旅游产品或旅游企业,有些可能是正面评价的,有些可能是负面评价的,信息正确与否得由游客自己去衡量。

(三)信息可服务性困惑

信息可服务性困惑是指游客会面临所搜集到的信息能否有用的困惑。信息噪音充斥着人们的耳朵,在信息碎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数量虽然急剧增长,但真正有用的优质内容却十分稀缺。游客消费的更多是信息垃圾,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满足信息需求,还成为了新时代的“信息难民”。信息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多样化,有的图文并茂,有的以视频为主,有的以图片为主,有的仅为单一文字。而且信息内容呈现的角度也是多样化的,有的是从信息咨询视角进行客观描述,有的是从营销推广视角进行艺术展现,有的是从流量吸引视角进行编排筛选,有的是从个人分享视角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容如此多样,而又没有相对的信息标准,信息质量难免参差不齐,甚至涌现出一批陈旧的、虚假的信息。这种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借助多样化媒体进行碎片化传播,无形中增加了游客找到有价值信息的难度。现实情况是,不少游客由于难以找到有用的信息而最终选择放弃乡村旅游计划,或是乡村旅游消费欲望难以被激发;即使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旅游消费的欲望也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想高质量消费却找不到相关信息。

三、破解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碎片化面临的挑战

(一)因观念制约带来的乡村旅游信息整合意愿不强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随着乡村旅游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信息碎片化的负面影响会不断凸显。目前,乡村旅游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各乡村旅游经营组织仍然片面认为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就能刺激足量游客,忽略了信息传播碎片化對实际传播效果的负面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则认为乡村旅游信息传播更多属于市场行为,政府官方宣传平台更多是形象宣传和公共服务信息资讯,甚至认为信息碎片化是客观存在的,不需要也无法进行整合,没有意识到整合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因利益机制带来的乡村旅游信息共享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信息涉及来源部门多样,不仅涉及相关企业组织,还涉及许多政府部门,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一些信息数据被各个部门当成私有财产封存起来,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这种“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若要有效汇聚整合,必须构建能被各利益主体广泛认可的利益机制,设定让渡个人数据换取大数据服务的规则,并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因此,目前只能在局部的利益协调基础上实现部分信息的共享,这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信息共享水平。

(三)因资金障碍带来的乡村旅游信息应用水平不高

乡村地区虽然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已基本普及,但因财政能力不足,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相对落后,旅游信息化建设起步也晚于城市地区,许多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公共服务场所的物联网水平十分落后。众多分散的旅游信息难以进行高水平的归类、整合,并充分用于新产品和新业态开发、营销推广、综合管理运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因此不少乡村旅游目的地或企业,一方面是面对海量的旅游信息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另一方面却是实施高效管理、优质服务和精准营销时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

(四)因人才短缺带来的乡村旅游信息编制水平不高

无论是官方信息来源,还是民间或企业信息来源,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以及传输标准的制定等都离不开专业人才。这些专门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字编辑能力、艺术加工能力、市场领悟能力,甚至还需要对现代媒体应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等有一定了解。显然乡村地区缺乏此类人才,这导致许多乡村旅游信息无法形成体系,难以引起关注,难以高效呈现并服务于广大游客。

四、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碎片化整合模式

从游客视角来看,乡村旅游决策过程就是旅游信息搜集、处理和响应的过程。要应对上述观念、利益、资金、人才等挑战,化解信息碎片化给游客带来的诸多不便,需要基于游客旅游决策需求视角,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共享经济模式,遵循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构建面向乡村旅游信息需求的信息整合框架模型(见图1),形成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三阶段碎片化信息整合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信息有序化、聚合化和服务化目标。

(一)乡村旅游碎片化信息整合框架模型

乡村旅游信息整合框架包括信息供给、碎片处理和信息整合三大环节。乡村旅游信息供给主要指从信息供给端进行优化整合,一方面让最广泛的信息供给组织或个人主动及时提供信息,减少信息缺失和陈旧,另一方面让信息供给方能按照碎片处理要求的信息标准与规范提供信息,减少信息垃圾。碎片处理主要指信息整合的前期准备,其中减少信息供给范围是指尽量减少或撤销县乡级官方旅游网站和中小型旅游企业网站,这类媒体多市场知名度不高,游客感知信息有效性不强,可以将此类旅游网站融入到政府网站。制定信息筛选标准与规范是指为信息供给方制定信息供给的具体要求、范式与技术规范等,便于信息供给方能够从游客需求角度设计信息,提高信息价值。获取信息整合支撑是指在信息整合过程中需要的人才、科技和政策支撑,地市及以上政府旅游部门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多方协同可以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信息整合环节主要基于游客旅行信息需求,可以构建旅行前、旅行中和旅游后三阶段碎片化信息整合模式。

(二)乡村旅游三阶段碎片化信息整合模式构建

1.旅行前碎片化信息整合模式构建

旅行前游客对于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旅游资讯、行程规划、各类预定和拼团、拼车、拼房等各类旅游增值服务。目前,此类信息高度碎片化,建议以官方旅游宣传网络平台(最好是地市级旅游官方网络平台,条件充分的可以是省市级平台)和主流在线旅游服务商(如携程、去哪儿)为整合主体,根据自身情况,先期可以构建基于资讯需求的整合模式、基于预订需求的整合模式、基于行程规划的整合模式、基于预订+增值服务的整合模式和多功能一体化整合模式等,实现在信息整合的基础上,最终构建功能多样的一站式旅游服务云平台。具体操作方面,可由地市级政府牵头,市旅游局或旅发委作为责任单位,融合统筹市属各县区资金和资源(避免重复低效建设,解决县乡资金不足的问题),请专业人才或机构制定各类信息采集范围、采集标准、编制规范和报送要求,统一打造一站式旅游资讯平台或旅游资讯+电商平台,网站、微信、微博和APP等网络平台同类信息保持高度一致并同步更新。平台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由专业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旅游主管部门进行监管。主流在线旅游服务商结合自身情况,打造一站式旅游预订平台、行程规划平台或预订+增值服务平台。在这种整合模式下,各縣区、各企业不再单独建设类似网络资讯平台,而是基于信息共享、信息合作原则,根据平台信息采集标准和规范,将信息传递给平台,并缴纳一定的运营费用,从而打造一个统一的旅游信息合作平台,实现“旅游信息与区域旅游合作的耦合”,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同步宣传。平台将符合标准和规范的信息进行检测与整合,消除重复性和陈旧的信息碎片,并按照游客需求方式进行相应展示。当然,这类信息的整合还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攻关,要研发出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与融合技术、多旅游目标查询优化技术、基于深度学习与协同过滤的个性化推荐技术等,需要加强地市级政府部门与相关科研机构的技术服务合作和联合科技攻关。

2.旅行中碎片化信息整合模式构建

旅行中游客对于信息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导航停车、安全救护、讲解向导等服务,附近美食、住宿、购物、娱乐、加油站推荐与预订服务和活动策划与组织、深度体验、物流服务等各类周边产品或旅游增值服务。目前这些信息有了一定整合,但仍较为散乱,还不全面系统,建议以主流LBS服务商为整合主体,重点围绕旅游地、酒店等游客集聚区,发挥LBS服务商位置服务优势,构建基于旅游地+周边产品的整合模式、基于酒店+周边产品的整合模式、基于旅游地+旅游增值服务的整合模式等。各旅游企业或相关组织主动对接主流LBS服务商,并按照统一信息标准和规范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并向LBS服务商缴纳一定年费或佣金。LBS服务商将相关信息进行编排与整合,并根据游客需求行为大数据分析,向游客进行智能化推荐。游客在LBS服务商APP中可以收到相关推荐,或自己查阅并预订相关服务。

3.旅行后碎片化信息整合模式构建

旅行后游客主要是借助有关媒体评价旅游服务、分享旅行体验、提供旅游攻略等,成为乡村旅游信息的生产者,无形中影响着其他游客的旅游决策。目前这类信息碎片化较为严重,主要通过私人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朋友圈、论坛)和专门旅游点评、攻略类等公共网络社交媒体运营商进行传播。建议以主流网络社交媒体运营商为整合主体,构建基于分享+分销的信息整合模式。具体操作方面,主流社交媒体运营商构建一站式分享+分销平台,并设置信息编制规范和发布要求,只有符合规范与要求的信息才能导入平台,并通过激励措施,引导更多游客按照规范与要求在平台进行分享和分销。借助平台,一方面,游客可以评价、分享自己旅游体验,其他游客可以在平台上查询搜索所需信息,并进行关注、预订等操作;另一方面,基于游客评价、分享和推介而产生的点击阅读、关注、预订,给予游客相应积分奖励,可以兑换成门票、旅游消费券等,将游客分享和企业分销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信息的整合。同时,平台可以根据这些游客体验,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提供“基于用户画像的旅游情境化推荐服务”,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推送营销。

[责任编辑:林凡军]

作者:颜文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上银行法律风险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贷款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