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新产品开发

2022-11-04

第一篇:项目管理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 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4.1.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进意见.

4.1.4 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4.1.5 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叙述.

4.1.6 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 标准化要求:

a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 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 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d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4.1.10 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1.11 根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议情况(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12 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4.1.13 新产品设计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件设计.

4.2.1 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实验研究(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大纲和实验研究报告。

4.2.2 做出产品设计核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核算)。

4.2.3 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2.4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4.2.5 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并作简要说明.

4.2.6 提出特殊原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4.2.7 对技术任务书提出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4.2.8 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4.3 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基础上完成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

5. 新产品试制的管理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5.1 样品试制:

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5.2小批试制:

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小批试产,其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设计图纸的完成,部分试制工作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5.3 编制技术文件:

在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下列文件:

5.3.1 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简略的工艺路线。

5.3.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的工艺分析。

5.3.3 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5.3.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5.3.5 设计产品试验的工装.

5.3.6 计算试制用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

5.3.7 编写试制记录.

5.3.8 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5.3.9 编写定型实验报告.定型实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实验后所编的文件,内容包括定型实验所进行的实验项目和方法、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实验步骤、参照的有关规定等。定型实验报告由检验科编制。

5.3.10 编写试用(运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部门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5.3.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6.新产品鉴定的管理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要求应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系列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

6.1鉴定工作需准备的文件:

6.1.1 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的成套资料。

6.1.2 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图应备有二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资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室、装配和零件加工车间、总工程师办,并存档)。

6.1.3 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6.2 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技术鉴定结论的内容是:

6.2.1 样品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6.2.2 小批试制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明确批量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 评价)。

6.2.3 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7.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7.1 新产品移交投产应具备的文件:

7.1.1 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7.1.2 产品的主要参数、形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7.1.3 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品试制、小批试制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个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小批试制,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7.1.4 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工程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资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7.1.5 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1.6 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

7.2技术资料验收:

7.2.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7.2.2 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7.2.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应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7.2.4 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7.2.5 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技术研究部门负责

第二篇: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三、 项目产品设计及工艺开发

目的:实施产品技术设计及工艺的细化并修订商业计划。

关键:通过分析和测试,确定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心进行系列开发工作。 程序:

1、 依据G/

10、G1/

13、G1/

14、G1/25及计划要求,完成项目产品的技术设计和工艺编制

1.1 目的:为项目产品的生产制造提供技术指导。

1.2 内容:

1.2.1 全套产品技术设计图的绘制。

1.2.2 全套产品设计技术资料的编制。

1.2.3 全套工艺卡片及操作指导书的编制。

1.2.4 相关的制造BOM表。

1.3 相关参考和支撑资料:前面各阶段形成的相关资料。

1.4 阶段负责人:技术主管(技术中心)。

1.5 团队核心成员:技术、采购、质量、生产、财务。

1.6 输出文件:全套指导生产制造的设计、工艺资料 。

2、 下线产品/上线产品,包括库存的处理

2.1 目的:为确保新产品引入以及老型号产品的退出平稳过渡、无缝交接。

2.2 内容:

2.2.1项目团队应制定计划,保证产品过渡的无缝,以确保我们保持竞争力,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改善产品族谱。

2.2.2项目团队应考虑新、老产品兼容性,尽量减少元件的变化数量,确保公司能够继续支持对老产品的维护和服务。

2.2.3过量和过时的库存零部件将被检查和处理。

2.2.4评审检查逐步上线(投产)产品和下线(淘汰)产品与整个产品线投产计划的一致性和符合性。

2.2.5下线产品的售价应谨慎达成,以确保公司损失最小,或避免损失。

2.3 相关参考和支撑资料:

2.4 阶段负责人:生产(生产部)

2.5 团队核心成员:技术、采购、销售、售后服务、财务、技术支持、产品经理。

2.6 输出文件:以甘特图显示的《新、老产品及零部件交替转换计划》,《库存过量和过时的零部件处理计

划》,《库存下线产品处理计划》

3、 产品命名

3.1 目的:确定产品的名称

3.2 内容:

3.2.1 产品命名必须考虑产品核心价值观,关键特征、 特定商业惯例、 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销售热点等。

3.2.2 了解当前产品及竞争产品命名的历史。

3.2.3 评估并权衡偏离传统命名方案的成本-收益。

3.2.4 产品销售热点可能是如运转重量或最大起重量、最高起升高度这样的属性。

3.2.5 企业营销将确保我们在公司内并没有任何重复命名的产品。

3.2.6 创建并审查决策命名的模型。

3.2.7 考虑商标状态 (保护和侵犯)。

3.3. 相关参考和支撑资料:公司品牌标准。

3.4. 阶段负责人:产品经理(销售公司)。

3.5. 团队核心成员:销售。

3.6. 输出文件:产品模型和新的命名及其定义的图形。

4、 生产控制和物料管理

4.1. 目的:对制造系统开发、建立并制订包含外购、外协和自制的项目生产控制计划。 生产控制计划应

考虑采购、外协或制造的元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配,以确保制造工厂内日常生产的物资管理系统稳定和产品按时交付。

4.2. 内容:

4.2.1了解元件的设计要求以及供应商的能力和相关制造过程,考虑因素包括:

a. 必需的库存量。

b. 供货的供应频率。

c. 明确的交货周期。

d. 供应方式相关的准备和转换要求。

e. 可能或确定的批量规模。

f. 对“先入先出”控制的要求。

g. 看板拉动系统及物料资源管理MRP系统的要求。

h. 元件双源采购方式的作用。

4.2.2 从认定的各分供方获得的元件和材料的设计制图系统与选定的制造系统一致或兼容。

4.2.3 要使用的存储区(仓库)以及元件内部传递和处理系统线路及位置确定。考虑因素包括:

a. 保持生产系统运转的最小库存量。

b. 安全的库存量。

c. 标准包装工程量。

d. 供货周期计算(看板周期)。

e. (固定的时间/变化的供货量)对(变化的时间/固定的供货量)。

f. 原材料传输系统。

4.2.4 建立任何可跟踪元件的系统。

4.2.5 与计划协调的配件生产,以确保在工厂或配件仓库存有预期的售后配件量。

4.2.6 完成产品生产的调度系统,确定将安排在生产系统中的什么位置拉动等。

4.3 相关参考和支撑资料:公司的ERP系统。

4.4 阶段负责人:生产制造(生产部)。

4.5 团队核心成员:项目组长、技术、质量、采购、财务。

4.6 输出文件:《项目产品生产控制计划》,完整的《材料和信息流》图解;企业内部的工作制度系统的说

明或图解。

5、 环境状况审查。

5.1 目的:及早识别和确定对环境敏感的元件和工艺过程。这个审查还应当确定最佳方法尽量减少和解决

制造系统内的环境过程和责任。

5.2 内容:

5.2.1在项目中尽早、相互理解和沟通任何新的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使用。考虑因素包括:

a. 对所有新材料,识别/收集材料安全数据表。

b. 建议的处置/处理规程。

c. 任何所需的可用工程控制。

d. 搜索已在使用的、可接受的类似替代材料。

e. 任何当前的设施许可的适用性(例如空气、 水、废物)。

f. 存储和处理要求。ƒ

g. 操作应知应会培训。

h. 特殊的操作监控要求。

i. 必需的警示标号。

j. 个人防护设备要求。

k. 任何所需事件响应系统(通知、清理等)。

l. 当地库存报告要求。

m. 特殊运输的要求及对部分支持的影响。

5.2.2处置与制造过程相关联的所有废物。考虑因素包括:

a. 回收利用。

b. 存储及标记要求。

c. 搬运公司。

d. 备案 (清单) 的要求。

e. ISO14001的要求。

5.2.3确定市场需求产品受法规监管的材料,说明售后处理的任何要求。

5.3 相关参考和支撑资料:

5.4 阶段负责人:生产制造(生产部)。

5.5 团队核心成员:技术、采购、产品经理、售后服务。

5.6 输出文件:材料安全数据表和对新的化学品的审查要求,工程控制计划,许可证审查,存储图和审计

计划,个人安全防护计划,操作培训计划,废弃物流处置计划控制列表,对市场需求和售后支持问题的指南。

6、 过程安全

6.1. 目的:识别、量化潜在安全风险并设法消除或减轻急性和慢性损伤危险。

6.2. 内容:

6.2.1检查任何类似的制造高风险过程或损伤趋势的系统安全纪录。

6.2.2评估所有机械及设备的正确的设计并符合安全的要求。 考虑因素包括:

a. 正确有效的机械保护。

b. 电器安全(安全用电)。

c. 日常安全维护。

d. 必要的停工警示。

6.2.3适当的设计并符合安全要求的技术和物料搬运系统评估。 考虑因素包括:

a. 起重和吊具系统设计。

b. 必要的吊装工艺。

c. 材料运输车和车辆的安全和稳定性的评价。

6.2.4确保人类的工作设计符合可接受的标准(人机工程)。 突出显示任何会造成慢性或急性损伤的风险的

工作,考虑因素包括:

a. 在工作岗位内量化力、姿势与频率的人机工程学风险。

b. 分析在工作岗位内与工作元素相关联的所有风险。

c. 消除隐患的最佳做法和控制工程。

d. 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和对合理工作的影响。

6.2.5确保在操作工作环境中没有危险隐患存在。 考虑因素包括:

a. 适当的照明水平。

b. 噪声的水平。

c. 操作对空气质量(例如焊接、 油漆等)的影响。

d. 停机时间的影响,如履带、油缸、齿轮油泵等。

6.3. 相关参考和支撑资料:

6.4. 阶段负责人:生产制造(生产部)

6.5. 团队核心成员:技术、质量、项目组长、采购、财务。

6.6. 输出文件:《新工艺/设备更改清单》,《风险评估/作业危害分析检查表》,《工程控制计划》《对所有新工作的人机工程学评价》,《个人防护设备计划

第三篇:新产品开发项目制管理办法(改)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办法(草案)

为促进我厂新产品的开发工作,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对我厂承担的新产品开发项目部门实行专项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有效期2年,自颁布日执行。 1.0实施目的

a) 建立激励开发机制,高效开发高品质、高效益的新产品。

b) 减少企业管理成本,降低新产品开发风险。

c) 激励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能动力,避免人才资源浪费和流失。

2.0实施步骤

2.1 新产品开发项目立项程序

根据我厂项目申报管理机制,各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本部门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管理细则,并按新产品立项程序填报申报表,准备好项目可行性报告及项目开发经费预算,上报至总师办。总师办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及市场需求,磷选重要项目推荐厂科技计划会讨论,经厂科技计划会讨论通过的项目,再上报厂技术委员会审核,最后报厂长批准。经厂长批准的项目,由总师办向被审核批准项目的承担部门下发新产品开发任务书并签订项目开发合同。

2.2 新产品开发项目主要来源

a) 技术委员会根据市场的预期发展确定的新产品开发计划。

b) 开发中心综合各方面信息提出的新产品开发计划。

c) 经营科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新产品开发计划。

d) 其它方式来源,并经厂技术委员会确认的新产品开发计划。

2.3 新产品开发项目经费的确定

新产品开发项目确立后,由总师办组织专家(包括技术、财经、管理专家)对立项项目“开发经费预算”进行评审,在听取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开发经费。

2.4 签订新产品项目开发(委托)合同

开发经费确定后,总师办向项目承担部门下发新产品开发任务书,并代表厂部与新产品开发承担部门签订新产品项目开发(委托)合同,明确项目开发目标、技术要求、开发经费、完成时间、项目完成后的验收方式、项目开发所涉及所有技术资料的归档、移交方式及奖励方式。

2.5 新产品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新产品项目开发合同签定后,厂部即建立专项新产品帐户,按合同计划进度及预算预备好相应进度款项,实行专款专用。新产品开发承接部门可根据合同开发项目计划要求具体安排使用(需列出简易资金投入计划表),总师办、厂财务科共同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开发资金不被挪作它用。

开发经费中设备采购部分的预算经费,按8.2条款的规定进行使用,该部分费用不纳入项目成就考核范畴。

2.6项目开发承接部门的职责

项目开发承接部门要按照合同书或任务书的要求及企业相关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严格组织实施完成项目开发,并全程负责和参与新产品过程中的生产制造、工艺调试、销售推广及技术支持。

2.7监督与管理

项目管理部门—总师办,在项目开发期内,有权不定期抽检项目开发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如果项目与原计划偏差较大,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报请厂长批准后,有权单方中止开发合同,但不得以任何其它理由干涉项目开发承接部门的正常工作。

2.8 新产品项目总结算

新产品项目开发完成并通过验收鉴定后,要及时进行移交,以尽快使其转化成产品进行销售。移交前应对接受部门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以确保项目的产品化进程能顺利进行。在总结算之前,还应向厂财务部门提交项目开发实际发生各项费用的详细清单及相应凭证,方能按项目开发合同进行项目总结算。

2.9 确保企业技术秘密不外泄的措施

所有参予涉及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员工,均应与厂部签订技术保密协议,以确保企业技术秘密不被外泄。

3.0 工资制度

为了维护企业利益,由企业和项目承担部门共同承担开发风险,避免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人员流失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要求参与项目开发部门的全部人员采取低岗位工资+高项目考核奖金的薪金制度。

岗位工资确定原则:按其综合知识技能大小及承担的开发工作职位,兼顾考虑企业经营实际状态和市场普遍水平。各项目开发承担部门开发岗位工资标准均需报厂部批准后方能实施,并报总师办备案。

项目考核奖金根据项目开发合同中规定的期次、比例和时间发放,原则上按各人承担的任务表现结果的实际情况,由各项目承担部门自行进行分配,并将具体分配方案报总师办备案。

4.0 考核指标

项目开发承担部门对产品技术性能要求、开发经费、开发时间等各项指标负全责,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全部条款,一般不进行变更,违约均应承担相应责任。若确因外部因素发生重大变化,需作相应变更的,应经双方协商认可,重新签订相应补充协议合同。 5.0 项目效益的奖励形式

为建立更加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一流的技术人才为企业工作,体现资本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在充分兼顾国家、企业与个人等各方的利益前提下,针对目前我厂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新产品项目在开发合同完成后,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进行奖励,奖励方式可以选择一次性奖励、效益提成奖、技术入股等形式中的任一种,具体方式在开发合同中进行确定,对该部分奖励的分配方案由各项目承担部门自行确定,并报总师办备案。

一次性奖励:根据开发项目难度及其成果价值情况,对项目承担开发人员进行一次性现金、实物或其它性质奖励,奖励额度可按项目开发经费(设备费用、开发期间的工资和奖金除外)的5%~20%比例进行。

效益提成:对承担开发新产品项目成功投入市场后的两年内,该新产品每年新增净利润中,提出10%~30% 给予奖励。

技术入股:为达到降低开发风险,快速取得开发成效的目的,对于企业开发风险较大的项目或项目中的相对独立技术难题,可以选取按股份合作制模式开发,直接引进开发资金或技术成果,对技术成果进行作价评估,各方协商股份比例。对开发取得的最终成效按所占股份比例进行收益分配。

6.奖惩制度

项目开发承担部门按照合同明确的要求完成全部工作,并经厂部财务科核算,所有开发费用(除设备费用外)在合同总预算范围±10%以内,认定为合格完成,作为按项目开发合同进行项目总结算条件之一。

超出预算范围10%以上部分,则扣除相应比例的项目考核奖金,直至最多扣除20%。 节约预算范围10%以下部分,则奖励相应比例项目考核奖金,直至最多奖励20%。 若项目开发承担部门没有按照签订项目开发合同规定的期次和时间完成相应主要项目阶段,厂部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对其进行惩罚,扣除项目负责人相应比例项目考核奖金,直至最多扣除30%。

7.0自主开发项目的管理

为鼓励和支持新产品开发承担部门在切实做好本企业全部开发工作的同时,按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和其它企业的研究项目和自主开发我厂经营范围以外的产品,开展我厂经营范围以外的技术咨询、服务等技术活动,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开发投入,并提高开发水平。

自主开发项目要求报厂技术委员会审查,确认属自主开发项目后到总师办备案。并按市场化方式进行开发项目的管理及运行,由项目开发承担部门独立承担开发风险和享受开发收益,开发过程中可使用企业现有有形及无形资产,项目开发成功后的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对开发项目优先选择投资权、开发成果(含阶段性成果)的使用权和转让权。在企业明确放弃这些权利时,项目开发承担部门方可到市场进行这些权益的转让。转让成功后,按其效益总额的10%向企业交纳管理费。

自主开发项目与厂部下达的开发项目在人力资源、时间等方面产生冲突时,自主开发项目应无条件给厂部下达的开发项目让路。

8.0本协议涉及有关名词定义

8.1新产品

指下列两种类型的产品,一是指与以前制造的产品相比,技术特性或用途具有显著差异的产品。这些创新可以涉及全新的技术,也可以基于组合现有技术的新应用,或者源于新知识的应用。二是指其性能具有重大改进或提高的现有产品。若产品的改变仅仅是在美学上(外观、颜色、图案、包装等)的改变及技术上的较小变化,属于产品差异,不能作为新产品统计。

8.2 项目开发经费

项目开发经费,指新产品开发项目确立后,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包括与项目开发有关的所有费用。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资料费、文献检索费、通信费、专利申请与维持费以及知识产权顾问费、会议费、差旅费、合作交流费、其它直接费。

其中人员费,指为参加项目开发的全体人员在项目开发期间获得的工资、奖金和固定补贴等费用,包括专职人员费用及外聘人员费用。

设备费,指研究开发科技项目所发生的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和自行试制费用。单台价值在2万元以上(含2万元)的仪器设备应单独履行报批手续。

第四篇: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山东赛博集团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

新产品开发工作是指运用国内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生产过程等一切非常规性质的技术工作.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我公司实现 “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产品开发必须严格遵循产品开发的科学管理程序、即选题(构思、调研和方案论证) 样(模)试 批试 正式投产前的准备这些重要步骤。

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

二、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 “三段设计”程序。

(一)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

(二)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

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

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

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7.对技术任务书提出某些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三)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

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

段。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制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

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

四、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

(一)新产品(科研)成果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我公司有关规定办理报审手续。

(二)为节省开支,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

(三)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

(四)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技术中心商定后主任批准执行。

五、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一)总则

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审、会签后进行样试。

2.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3.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来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

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技术中心组织,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凰,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 “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附表二),经备方签字。

(二)技术资料验收:

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2.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技术中心主任审查批准。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2006年2月24日

第五篇:新产品开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抢抓机遇,加快我公司发展,降低投资风险,减少失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新田岭钨业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产品不包括矿产品的采、选项目。矿产品采选项目按《矿业项目开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新产品的建设按《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新产品开发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效益优先原则,项目投资总额必须在投产5年内收回。

(二)综合平衡,发挥优势,省内优先的原则。

(三)高起点,高技术,高回报的原则。

第四条新产品开发管理的基本程序:信息收集—→项目筛选—→主管领导批准—→市场调查—→评估预测—→公司办公会议评审批准—→可行性研究—→申报公司立项批准—→组建成立新公司。

第五条职责

技术管理部:负责新产品信息收集、筛选,组织市场调查、评估预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立项、公司筹建。

审计监测部:参加市场调查、评估预测。

生产管理部:参加项目评估预测(主要负责机械电气部分等)。 财务部:参加项目评估预测(主要负责经济效益预测等)。

销售经营部:参加项目评估预测(主要负责价格及市场前景预测等)。 安全环保部:参加项目评估预测(主要负责项目环境保护部分等)。 企业管理部:参加项目评估预测(主要负责项目立项,参与项目验收等)。

第二章信息收集、考察、分析、决策

第六条新产品信息收集是开发项目的基础,要努力扩大信息来源,拓广信息渠道,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新产品信息的收集广度,提高新产品信息收集效能,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依据。

第七条新产品信息来源

(一)本公司职工、家属;

(二)本公司职工家属的亲朋、好友、社会人士;

(三)市场调查;

(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五)公司经过注册的具有较好的产权交易记录的中介公司或投资(咨询)顾问公司;

第八条新产品信息收集的标准:

(一)技术含量高、10年内不被淘汰且在新产品设备设施基础上能转形的产品;

(二)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

(三)价格比较稳定的产品;

第九条新产品信息提供办法

(一)申报人到技术管理部领取并填写新产品信息申报表(见附表)并提供必要的初步资料;

(二)技术管理部审核,符合基本条件的报主管公司领导批准同意,发给项目委托书;

(三)项目信息提供人接受委托后,应及时负责地展开工作,联系提供真实可靠的项目简要资料:介绍本公司新产品开发人员前往对方现场考察;

(四) 技术管理部是查询收集信息的项目主要责任人,部内每月讨论筛选3—5个项目向领导汇报审批,每月选择1-2个项目提出考察建议计划;

第三章新产品考察

第十条新产品考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经过技术管理部信息筛选,符合条件要求,对方提供了项目基本情况,通过审查核实的。

(二)对方主要负责人的单位住址、姓名、电话清楚。

(三)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同意的。

第十一条考察内容:

(一)生产工艺流程及劳动生产效率;

(二)生产工人的技术要求;

(三)查看索取有关本项目技术资料和办证资料,咨询有关事项。

(四)建厂投资总额,建厂的基本程序。

(五)产品的销售情况、销售价格及价格趋向。

(六)市场考察:该产品现有市场饱和程度及销量走向,现有价格及

价格趋向。

第十二条新产品考察报告编写、汇报:

(一)考察回来后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并在10天内完成报告汇编。

(二)报告初稿完成后,应召开新产品审查会议,进行组织讨论审查。

(三)新产品审查会议通过的项目应在一周内向主要领导或公司(矿务)会议汇报。

第四章新产品论证

第十三条新产品完成初次考察和调查报告,通过评审会议评价认为符合新项目要求(公司领导批准同意需要进行全面论证的项目),应组织相关专业部门的骨干人员组成论证组,对新产品进行全面系统论证;

第十四条新产品论证组应全面详细对新产品的市场信息、考察有关资料、文件进行审查复核。经论证组集体讨论审议,由技术管理部汇总成册,交主管公司领导审定。

第十五条主管公司领导审定同意的新产品,应聘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专业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再次论证,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相关信息,提交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资源情况、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建设条件、投资估算、工程进度安排、经济效果及社会效益初步分析等建议方案。编制立项建议书,提交公司办公会审定和向湖南有色股份公司汇报予以立项。

第十六条矿务会审定、湖南有色股份公司同意立项的项目,组织联系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报告。

第十七条组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第五章新产品决策程序

第十八条技术管理部对收集的新产品信息筛选,交分管公司领导审批;

第十九条技术管理部组织新产品的开发论证工作,认真收集第一手资料,写出论证报告,对有一定投资前景的新产品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

第二十条分管领导批准继续推动的项目,技术管理部在3个工作日内组织公司内、外专家(建议确定专家组名单)对论证报告进行进一步的评审,并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作为考察报告的附件;

第二十一条专家评审小组评审结论为初步可行的新产品开发的依

据,在3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汇报(或提交公司办公会审查),决定是否继续推进本产品开发工作;

第二十二条决定推行的新产品,技术管理部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论证,在充分认识,评价可行的基础上编制立项建议书;

第二十三条立项建议书经主要公司领导审批同意的,组织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同时,将中、大型项目的立项建议书上报湖南有色股份有限总公司;

第二十四条联系组织专业机构(或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终评。

第二十五条向湖南有色股份有限总公司汇报,完成项目立项工作,组织项目的筹备及项目的实施。

第六章奖励

第二十六条提供与收集信息的奖励:

(一)达到目标要求,考察属实,给予奖励1000-1500元。项目进行了实施,给予奖励3000-10000元。

(二)技术管理部或审计监察部员工收集的新产品信息并得到实施开发的,按以上标准50%奖励(包括公司领导和其他部门主要参予人员)。

(三)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中介机构、投资咨询公司签定了委托协议书的按协议执行。

(四)信息费奖励操作办法:凭技术管理部进行登记备案的新产品信息表,经信息评审会议审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同意确定的。

第二十七条新产品考察、论证、筹备的奖励

(一)新产品开发成功、进行实施。根据新产品开发规模及市场预测的经济效益给予新产品考察、论证、筹备的人员2.0万-3.0万元奖励。

(二)新产品试生产成功达到目标要求。比照《科技项目管理标准》科技成果奖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此办法从2009年月日起实行。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解释权属技术管理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项目计划成本部职责下一篇:项目部安全生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