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论文

2022-04-3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本文从参与模式、创作人员与受众面、科技应用、创作方式等方面,来比较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本文特指绘画、雕塑、摄影等)的异同性。指出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对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样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

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论文 篇1:

浅谈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发展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融于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新媒体艺术就是一种新型综合技术手段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艺术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二者既为相互矛盾的存在,又相互所需。本文就浅谈一下二者的融合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科技;融合

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融于艺术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而传统艺术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我们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华。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二者能够相互介入、相互融合,更好地发掘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底蕴,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这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本文意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求新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发展之路。

一、新媒体艺术拓宽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

传统的书画艺术是以纸、笔为载体,艺术 家以造化万象为师,“触景生情”“情景并生”把陶铸在心的“胸中之竹”一气呵成在纸上的“手中止竹”的过程。传统的刺绣工艺也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精华的体现,它是一种在已经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相应的设计构思,通过针线将绣线组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和色彩的传统工艺,当这些传统的艺术结合新媒体又会出现新的魅力和价值。刺绣艺术演变为现在的电脑绣花,传统的书画艺术也不仅仅局限于在纸笔墨中呈现。新媒体的到来,拓宽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

新媒体作为一种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装置、展示为一体的媒介形式,凭借其数字化的技术,使艺术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处理、储存也更为便捷化,也使传统的书画艺术、刺绣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新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更多与科技相结合,为传统艺术探求到更广阔的延伸空间。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国家馆中,在“东方足迹”展区,会动的清明上河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采用了新媒体技术,再现了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风采,创造性地再现了汴京城的繁华夜景,使人们仿佛穿越了千年置身于当年的汴京城内。技术团队以三维技术、流媒体技术、虚拟成像技术等高科技信息技术形式展出了3D版《清明上河图》,万人争相目睹,成为世博会镇馆之宝。在保留原画“散点透视”的绘画风格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影像技术擦除掉画面中原有人物,并补充好场景。最后利用三维造型软件重新实现画面中的人物,给予每个人物的身份,并让他们动了起来,在繁华的街市中穿梭。这就是新媒体艺术拓宽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最好的例证,使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也使传统艺术更富有魅力,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新媒体艺术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艺术的认识,我们观看清明上河图时,已不再静静地观摩、体会、鉴赏、品味、想象、沉思,而更多的我们会“沉浸”其中,在声、光、电的多维方式展现中呈现动态交流。

二、新媒体艺术打开了传统艺术和其他领域的交流平台

新媒体艺术涉及多方面的文化理念和多种学科交叉,其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涉及科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学科的交叉整合,使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风格特点,而新媒体正好打开了传统艺术与其他领域的交流平台,实现艺术层面的互通性,也能使传统艺术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的营养、新的方法和理念,以更加开放和发展的观念来完善自身,从而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使传统艺术更加贴合时代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更强大的生命力。

三、新媒体艺术强化了大众的审美体验

叶朗先生在美学原理中曾说过,“既然我们认为艺术是可以界定的,既然我们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审美意象,那么,我们当然认为艺术与非艺术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区分就是看艺术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即可不可以兴”。艺术的本体就在于能否生成审美意象,能否让人产生美感,拥有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永恒性定论,是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指标。当然,新媒体艺术也不能例外,如何能让观众产生审美体验及它想表达的内容展现给观众正是新媒体艺术作为第一目标要完成的使命,也是新媒体艺术的本质所在。这是检验新媒体艺术为艺术的第一指标和要义。

新媒体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运用了新兴的科技手法,创造出更加新奇多样的艺术形态,使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而新媒体艺术的特性:互动性和沉浸感,在互动中加强艺术交流,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传达感官刺激,这样更能深化观众的审美体验,能够更好地达到传统艺术中所强调的在审美活动中所生成了“审美意象”,突破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达到“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的境界,从而超越自我,回到本然的生活世界,回到万物一体的境域。新媒体艺术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时空、运动、节奏。空间是三维的,加上时间、运动、节奏就形成了多维空间。时空营造气氛、运动引导视觉、节奏影响情绪,这就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审美体验。新媒体艺术较之传统艺术,与观者的近距离接触更加直接、亲近,更能让观众沉浸到创作者所为其营造的虚拟世界中去,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穿梭,产生独特、全方位的审美体验。而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正是在欣赏“美”、沉浸“美”和互动交流中产生的。

四、新兴媒介传播助力传统艺术的传播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谈到,“一个时代的主流媒介,会影响这个时代人们的思考方式”,新兴媒介的到来,也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的时间和“浅阅读”的信息接收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这让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酒香不怕巷子深”已不再适用于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新媒体以它自身的特性,传播信息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元化来助力传统艺术的传播。以前传统的书画艺术是以创作者——收藏家——经纪人这种单向传播的过程来进行艺术传播,而在新媒体的视域下,传播过程由这种线下的单向关系转变为线上的网状传播关系,新媒体的开放性使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论坛、app来进行欣赏、发表评论观点,进行书画的二次创作,快速转发并推荐,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自媒体。就像约瑟夫博伊斯的名言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也使信息的传播进入到高度开放、自主化的阶段,接受者也突破了传统媒体中“被动”接受的角色,而进入到集传播者与接受者为一体的角色中。由过去的传播者“点对面”的传播模式进展到如今“点对点”的去中心化、全民参与、即时反馈的模式中来,这极大地拓展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转变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模式,使传统艺术的传播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传播覆盖面更广并引发全民参与。

这种传播方式不但使传统艺术为广泛的人群所熟知、更为贴近大众生活,也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使他们参与到传统艺术的理解和二次创作中,这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使传统书画艺术不在固守于传统实物传播的模式,逐步呈现出机械和数字传播方式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有其自身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呈现了一种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全新的艺术形式,但是我认为,新媒体艺术仍然是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而不是颠覆,新媒体艺术应当立足于“传统艺术”,吸取传统艺术的神韵、风采、意境、精华,而不是脱离传统艺术而存在,那样只会让新媒体艺术变成一种空洞的时尚、科技的堆砌,而丧失其作为“艺术”的本体。同时,科技在新媒体领域已经泛化,在艺术领域中引进科技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传统艺术才要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魅力和价值,使二者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宫林.新媒体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作者:邢桂真

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论文 篇2: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摘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本文从参与模式、创作人员与受众面、科技应用、创作方式等方面,来比较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本文特指绘画、雕塑、摄影等)的异同性。指出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对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样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科技的艺术化表现和艺术的科技化表达,缩短了艺术、科技与观众的距离,成为每个观众都能看懂,都能有新鲜感官感受的艺术,让大众更能无人为障碍地去体验。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互动性;科技

曾看过一场以“混响”作为主题的影像展览。不仅仅是因为影像艺术展播过程中,“混响”是声响效果必然产生的物理现象,更在于它是当代影像艺术的—种存在状态,影像艺术基于新的媒介和技术手段,带给我们全新的呈现和观看方式,但同时它在艺术观念和创作形式上,并没有完全割裂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这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混响”,它本身就包含着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延承和变革。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对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样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看完展览我对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产生了兴趣,想将它们作一比较,目的是为了区分出新旧艺术形态的诸多特征差异,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技术的演变对艺术发展的推进和艺术形态嬗变的影响。

1 参与模式

“互动性”作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并不存在,其存在意义无可非议。从传统的观众“观看”到观众“参与”,互动性的达成成为新媒体艺术形式的标志性特点之一,甚至成为是否是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判断标准。

而作为人类的一种新型的虚拟性的审美体验。互动性的核心包括:参与性、交互性、凸显个体的特殊存在方式。高度系统化的各种复合电子技术和与人类感官相近的各种传感装置,帮助人类获取大脑无法感知的外界信息,观众可以利用温度、湿度、力度、红外线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交互。利用数据头盔、手套等设备与虚拟世界进行实时交互的虚拟现实艺术,在突破技术局限性的同时,更是将人类的艺术体验从视觉扩展到了全身心。

“真实”在传统艺术中常表现为“写实”的技术以及艺术家创作时的真情实感;诞生在科技发展之下的新媒体艺术,则是利用“虚拟现实”和由各种综合媒体构成的“现场”来表现这份“真实”,以史无前例的有机整合的思维与展示方式,将观众直接引入到对艺术的体验中,它的“真实”是一种作品与观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一份只有通过直接民主交流才能获得的心灵触动。

2 创作人员与受众面

首先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群众基础比传统艺术要广泛得多,只要有电脑、手机,理论上都可以加入创作过程。而传统艺术需要创作者有很深的艺术功底与造诣。新媒体艺术打破了持续了几千年的艺术只存在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历史。摄影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传统艺术中只有贵族、特权人士才能享用艺术的特权,将欣赏和创造艺术的权利赋予了每一个人。新媒体艺术为每一位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成为艺术家的机会,这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也是未曾有过的事情。

数字技术异军突起,广泛地进入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大大降低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成本与技术难度。艺术创作开始从一种专业人士手中的特权,变成一种大众自发的集体狂欢。

3 科技应用

新媒体艺术,是当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就像传统艺术会使用笔墨纸砚等工具,新媒体艺术的实现形式或者说实现载体,则是计算机、电子器件、摄像机、网络等。技术上包括了计算机、电子、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仿真等等。新媒体艺术是完全自发形成的,所以吸引人的手段就是创意。创意是新媒体艺术的生命和动力所在。这和传统艺术是不一样的,传统艺术在技术层面已经发展到很纯熟的地步,技术方面拓展的空间已经不大。

目前的新媒体艺术,大多数重在用新的技术手段去表现传统艺术,而这个表现的过程本身,其实也是新媒体艺术的一部分。当人们对新技术的使用像使用画笔、照相机等一样熟练时,也许会产生真正属于新媒体特有的艺术内容。科技的艺术化表现和艺术的科技化表达,缩短了艺术、科技与观众的距离,成为每个观众都能看懂,都能有新鲜感官感受的艺术,让大众更能无人为障碍地去体验。

新媒体艺术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科学是艺术的技术基础。两者的关系,应是基础与本体的关系。基础与本体有一个结合的问题,技术基础与审美表现的结合,是艺术创作得以成功的先决条件。但是强调艺术中的技术基础,并不等于混淆彼此的关系,或模糊彼此的差别。特定的技术作为中介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4 创作方式

与传统艺术相比较,新媒体艺术在创作方式上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点突显在艺术家与技术人员的合作关系上。新媒体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人小组或多人合作的创作方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以小组形式开展的艺术活动中,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合作尤为显著。

还原到艺术形态自身来看,新媒体艺术对应的是由成像技术所主控、以传播图像文化为主要社会语境的艺术样式,它更多地聚焦了激浪艺术、前卫电影、视频艺术、数码艺术、网络艺术等艺术形式。我们发现这些新型的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不像传统艺术那样表现一些深刻的宗教主题或历史故事和事件,而是借助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扩展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方面发挥了史无前例的作用,这些艺术作品在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的同时,也创造了艺术与观众的新关系。

5 结束语

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从传统艺术中发展而来的,故其在自身品质和表现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十分自然的。新媒体艺术不是取代传统艺术的位置,他们之间可以结合,可以互相促进。新媒体艺术有时也需要借鉴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图案、如雕塑……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借鉴构图、图形和形象等。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而言的,电视在刚产生时,相对于收音机,就是新媒体,电视艺术就是新媒体艺术。而互联网上的艺术形式和手机网络上的艺术形式,也就是这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是如今的新媒体艺术。说不定过了十几年之后,现在的新媒体艺术就又变成传统艺术了。

参考文献:

[1]童 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许 江 吴美纯.非线性叙事[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3]劉 斌.图像时空论[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4]布鲁墨.视觉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张玲

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论文 篇3:

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艺术异同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艺术方面的异同,并就如何提升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的播音主持艺术水平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主播;传统媒体主持人;主持艺术

播音技能是一名主持人专业素质的直接表现,对所主持的节目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探究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艺术上的异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艺术方面的相同点

(一)普通话基本要求

语言是主持人向受众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工具,所以严密且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思路、精准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更是主持人主持艺术水平展现的直接形式、途径。所以,不论是新媒体主播还是传统媒体主持人都要具备最基本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强化自身主持艺术,促使自己能够在主持人道路上长远发展的基本。

(二)敏捷的思维能力

主持人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其主持艺术中的重要内容。主持一档节目,尤其是直播节目或者现场活动,具有太多的不可预测性因素。当遇到突发情况时,主持人要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巧妙的化解,避免出现僵局、冷场的情况,尽可能维护好节目或活动现场良好的氛围。尤其是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为了强化节目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提升节目的关注度,众多节目及主持人都在强化受众互动环节。如广播节目,随时都可能有听众打进热线电话提出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能够冷静、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而对于新媒体主播来说,这一点同样重要。

(三)形象语言艺术

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以个体方式和个人形象出现的自身形象是最先映入观众眼帘的,之后才是节目形象,媒体形象则是最后被受众感知的,也是通过媒介传播手段传递出的主持人形象。形象语言指的是主持人通过自身的形象传递给受众的一种无声语言,这种形象语言不仅可以增加受众对主持人及其节目的认知,还能够为主持人的主持艺术加分,是主持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不管是新媒体主播还是传统媒体主持人,都要通过自身的服饰、妆容、形体等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一起塑造一个优秀、独特的形象,作为一种品牌形象语言传递给受众。如新媒体主播,在当前日益激烈的新媒体竞争环境中,只有在具有一定主播专业素养的同时,彰显独特的形象语言艺术,赢得受众的喜爱,否则在信息碎片化、受众选择越来越视觉化的当下,也难以获得长遠的发展。

二、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艺术方面的不同点

(一)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不同

讲好普通话是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媒体主播和传统媒体主持人主持艺术中的共性内容,但是从深层次来讲,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上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首先,对于普通话规范、要求来说,传统媒体主持人在节目中,尤其在新闻节目中,发出的每一个声音、每一个字,都要清晰、明朗,避免口齿不清或者口误让受众产生误会。但是相比之下,新媒体主播在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上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讲好普通话,哪怕是在节目中适当使用方言,或者吐字、发音并不是十分清晰,也能够胜任。如部分电子竞技游戏网络平台主播,从语言表达艺术水准层面来看,难免让人产生质疑,不仅发音不准确,部分内容也难以清晰表达。此外,在语言表达艺术水准上,新媒体主播更加注重对当前网络热词、当红关键词的使用,能够带领并跟随语言发展潮流,而传统媒体主持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显得比较保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媒体主持人的主持艺术,削减了其对受众的吸引力。

(二)个性形象魅力要求不同

不管是新媒体节目还是传统媒体节目都是面向众多受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没有个性的节目很难长久地受到观众的喜爱。而节目的个性化一般要依靠主持人来建立并呈现给观众,因此主持人积极建立个性形象魅力是一档节目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对比新媒体主播及传统媒体主持人的主持艺术可以发现,双方在个性形象魅力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相比较来说,新媒体主播的个性形象魅力主要体现在娱乐性方面,主持人要具有犀利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幽默,这样才能吸引受众。而传统媒体主持人则更加注重加强文化修养、语言表达能力、控场能力等主持人专业素养,致力于塑造专业素质过硬、文化内涵深厚的主持人。如董卿、杨澜、白岩松等,他们的个性形象魅力都离不开主持人专业、文化要素的支撑。

(三)控场艺术不同

控场艺术,对主持人来说,顾名思义就是控制节目现场的艺术能力,不管是新媒体主播还是传统媒体主持人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控场艺术,这是主持人主持艺术的必备内容。但是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这两个不同平台来看,双方在控场艺术上的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时间控制和节奏控制两方面。传统媒体节目因为有限的播出时间的限制,需要主持人具有较强的控场艺术,否则会影响节目发展。而相比之下,新媒体平台节目因为自身时间的可控性,播出平台的宽松性,在时间及节奏控制上显得比较轻松,这也是部分纯网综艺节目在每期节目时间上有略小时间差的原因。

三、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主持艺术提升路径

(一)增强语言表达艺术

主持人通过语言的传递来实现与观众和节目嘉宾的互动交流,所以主持人在节目制作和演播期间,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艺术,同时还要注意对说的分寸的掌握,要保证说得恰到好处,精炼个性化语言,调动一切能动因素,深刻揭示节目的内涵。为此,不管是新媒体主播还是传统媒体主持人都要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努力,以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艺术。首先,要加强普通话的训练,这是做好主持人的基本功。主持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在语调、语音与语气上多练习,注意语音的调、韵、声,语气、节奏和语流的音变与停连,以保证在节目中做到语句连贯、吐字清晰、语音标准。其次,注重思维训练,包括集中、发散、逆向和正向思维训练,尤其是在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要能够紧跟节目现场变化情况,在谈话中善于运用幽默语言,这样可以调动现场氛围,提升节目活力。同时,要运用好体态语,发挥其应有的辅助作用。体态语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重要符号,是塑造外在形象不可缺少的手段。良好的肢体语言更需要借助表演艺术中的技巧,例如要懂得在主持创作时放松自己的肌肉,保持思维逻辑清晰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语言艺术展示方面,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符合节目的品位及要求。

(二)提升播音主持形象魅力

在全媒体环境下,受众越来越注意自我个性的展现,因此,主持人应该塑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形象,打造独特的形象魅力,以此来吸引受众。首先,塑造适合的外在形象。主持人的荧屏形象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对他们的造型设计、包装,必须服从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的要求,从整体出发,集形、色、韵为一体。“形”即形状,指面部的造型和体型;“色”即色彩,是造型的重要手段;“韵”即内蕴,指人的气质、修养文化、风度、个性。主持人的化妆服饰要与其个人风格、节目风格相统一,不能一味追寻潮流、造型百变,这样会冲淡品牌的影响力。其次,在表情与动作方面,要善于运用微笑和眼神,善于灵活控制肢体,具有良好的形体礼仪,在主持生涯中形成具有个性的标志性动作,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外在形体表现形成观众与主持人和节目之间的默契,让受众对主持人的形象魅力产生依赖。此外,更加重要的是主持人要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涵、气质上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主持艺术。

(三)提升播音主持专业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养、修养、涵养,加强知识储备、文化修养。所以,强化专业素养是主持人提升主持艺术的重要举措。主持人要不断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多向同行中具有工作经验的成功人士取经,涉猎多方面社会知识,锻炼自己及时反映、临场发挥等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信息驾驭能力,不但要会“传播”,还要懂得信息的编辑与采集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主持人的现场发挥能力和构思能力。尤其是在与受众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即时的应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新媒体主播还是传统媒体主持人都要强化应变能力,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及时、适当地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不影响节目录制及发展。应变能力不仅体现在随机应变对接节目现场形成的各种对话,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灵活处理意料之外的情况,维护好节目录制的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不同的特点,及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新媒体主播與传统媒体主持人在主持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促使两者能够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全媒体时代,要全面提升我国主持人队伍综合素质,强化主持艺术,推动我国主持事业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异同,然后结合不同的受众群体、媒介特点,相互借鉴,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新媒体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主持艺术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心如.关于培养播音主持人艺术风格的方法[J].商业故事,2016(06):76-77.

[2]李宏伟.“网红”的迅速走红对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几点启发[J].中国传媒科技,2016(06):42-43.

[3]戴雅婷.传统节目主持人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转型——以汪涵的主持风格为例[J].商业故事,2016(11):22-23.

[4]蔡贺,张睿,胡潇.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05):106-111+119.

[5]王春柳.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转型”[J].新闻传播,2016(09):55-56.

[6]刘岩.关于提升播音主持艺术个性及魅力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6(14):34-35.

(作者单位:六安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作者:涂田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新思维的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民族小城镇建设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