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真理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艺术与真理范文

真正的艺术是真理的表态

An Interview with the Pianist and Educator Chen Hongkuan

陈宏宽是我在比赛间隙中采访的最后一位评委。

以前曾不止一次听过他的演奏,也看过别人对他的访谈,给我的印象是同样的严谨而充满哲理性。

我自知不善于做非常严谨而哲理的事,所以暗自希望这次的访谈能更轻松、随意些。

鲍蕙荞(以下简称“鲍”): 大家都知道,您参加过许多国际比赛,曾得过许多奖。对青年人参加国际比赛,始终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从您个人的体会来看,您对青年人参加国际比赛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陈宏宽(以下简称“陈”): 像郎朗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参加比赛了。(笑)因为他从小就显现了突出的才能。而我出生在台湾,没有人认识,也没有人认可我。唯一能让人来听我演奏的途径,就是参加比赛。我认为,参加比赛首先要自己准备好。这次“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我听到好几位选手第一轮都弹得很不错,但第二轮就没准备好。从这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可以担当比赛后的演出。

我在1982年参加过“盖扎•安达比赛”。这个比赛一共要准备6小时的曲目。第一轮是评委随意挑曲目让你弹,可以是一段独奏曲,也可以是一段协奏曲。第二轮是一个独奏会。这样的曲目量,每个选手都无法逃避。不论你认为比赛是否公平,这样的准备是你必须做的。

我在28岁时参加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伊丽莎白王太后国际钢琴比赛”。第二轮后媒体把我排在前三位。当时我每天挺自在地看书、散步,两天就把作品背下来了。但是后来的比赛,由于组织工作的问题,一会儿让你上台,一会儿又不让你上台,搞得我精神都混乱了。最后我只得了第11名。当时我很抱怨组织工作的混乱。但是后来想想,这也是一种“经验”。不管你已经准备好了多少曲目,但比赛中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你都必须做到自己的刚硬,能支撑。

这就是通过比赛,你可以得到的和必须准备好的。

鲍: 可以说,多次的国际比赛经验使你成长、成熟了。

陈: 一个人的艺术生涯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做徒弟的阶段――“漫游”的阶段――做师父的阶段。

参加比赛的选手,需要的不是作为“徒弟”的阶段,而必须想到,作为“徒弟”的阶段快要结束了,要开始自己的演奏生涯了。当然,也就是要开始“漫游”了。不过,作为“师父”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作为青年钢琴家的一条必经之路,我不反对年轻人参加国际比赛。

鲍: 会不会因为过多参加比赛,使年轻人丧失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呢?

陈: 所有的艺术,都会以自己的艺术品味为主。所以评委有时会给自己不喜欢的选手打零分。即使有的选手已经非常完美了,评委也不会给满分。

有些大的国际比赛的第一名,也没有得到评委投票的半数。所以,有些大比赛,往往会变得有些“中性”。有些选手也正因为考虑到这点,就用了“中性”的弹法来不得罪评委。当然,有很多人过了比赛的阶段,会有很大变化,会有更多自己的个性。

“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为此用了很独特的计算方法,避免了评委给某些选手打零分,打低分。

有些最有争议的选手,其实也是最受人关注的。

鲍: 这次有一位没能进入决赛的选手,小时候是个神童,而且很年轻就得过大比赛的高奖了。

陈: 我知道你说的是沈文裕。他曾跟我上过十天课。

可能上帝是很公平的吧,沈文裕有很强、简直不可思议的一面;但是又有非常困难的另一面。他的音乐里缺少有关美学上的、比例方面的东西。他的脑子里没有这个语言。我讲的时候,他非常认真地听,但他听不懂。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他的不懂。所以学了十天后,我就跟他说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后来,在“深圳协奏曲比赛”的时候,我忽然又从他的比赛里听到了一些东西,我都快要流泪了。我没有想到我讲的一些东西他还记得!他的演奏完全变了一个人了!我在洗手间碰到他,告诉了他这些,他说:“陈老师,你要给我时间。”我听到这个话真的很感动。

但这次比赛的情况,我心里很难过。他的演奏是平面的,不是三维空间,而是一维空间。

钢琴演奏中,除了情感的表达,还有头脑的理性思考及创造力和灵感。这些因素中缺少了一个因素都不行,都会是明显的缺陷。

鲍: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陈: 艺术上的发展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有人认为可以慢慢去发展,实际上超过某个年龄就不行了。人的左脑管科学,右脑管艺术,如果左脑的发展过分强烈,就会压制了另一半脑的发展。

国外曾有科学家做过这方面的试验,我看过文章的。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四五岁前过分地练技术,会导致这部分越来越发达,而抑制了右脑的发展。十四五岁前是可以调整的,但是十四五岁之后就没办法了。就算你再用同样的办法训练右脑,也长不起来了。这个人会对艺术方面毫无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天才儿童,二十多岁以后就没有发展了。

我在台湾光仁小学的时候,那是唯一有“音乐班”的学校。那里有很多神童,简直可以一把一把抓。(笑)但是很多人到中学十六七岁毕业后,就再也听不见了。

周广仁先生也说过“:很多天才儿童后来都不想弹琴了。”

我对此也很有感触,我想是他们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感到太乏味了。过去的音乐家每次上台都是不一样的情况,从来没有“百发百中”的。

我也曾对施坦威钢琴公司的人说过“:现在有的钢琴已经造得太完美了。而艺术家是总需要有挑战性、激发性的。”

鲍: 您讲的很有启发。但如果对已经过了大脑发展均衡的年龄极限,还有什么改变的好办法吗?

陈: 加拿大有一个自然保护区,不同年龄的音乐家、画家、作家都可以到那里去“泡”一段时间。不上课,但大家互相交流。

鲍: 需要付费吗?

陈: 要付,而且很贵。有的国家政府给艺术家去呆一个月。

沈文裕如果想去那里,我可以在加拿大帮他找赞助。

人的生命里有时是有一种机缘的。比如:生一场大病、手坏了,这些都会让你不断地认识到生命的另一面。

看到沈文裕现在的情况,我对他心疼得不得了。但是打击也许是件好事!

鲍: 沈文裕最近参加的一些大比赛都没有得奖。那天我也跟他谈了,希望他调整心态,以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这些。

陈: 我也很怕,看他有没有底蕴承受吧。

我的夫人采访过邓泰山,他的童年是很痛苦的,讲讲就掉眼泪了。

历史上哪个成功的人没有经历过痛苦的考验呢?

鲍: 许多事情必须本人去经历,无人可以替代。

陈: 上天的安排是件奇妙的事,无人可以替代!

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听过附小、附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很多小孩考进附小时,非常天真,对音乐充满爱。到了高中时已开始恨弹琴,到了大学就只想着赚钱了。很多人已经没有对音乐的爱了。

我在台湾的中学,校庆40年时要我致词。我说自己在那里受到了最完美的教育。我们读一二年级时,必须学芭蕾舞;三四年级唱合唱;四年级我还学了小喇叭;五年级学打击乐;六年级学中胡。我在乐队、民乐队、鼓乐队、合唱队都呆过。(笑)学校一有活动,就派出去参加表演,还到菲律宾去表演过。我吹小号、圆号。

我不是神童、不是天才,在学校时钢琴也不出色。但我的小号是全台湾第一把交椅。(笑)我十二三岁时就吹了一首很难的小号协奏曲。我现在弹琴的“节奏”就是从学舞蹈、打击乐中来的,而“呼吸”就是从学管乐、歌唱中来的。

鲍: 您14岁时,怎么又想起学钢琴了呢?

陈: 我姐姐陈必先比我大8岁,我是根据条例出去的最后一个,中间隔了12年。我父亲希望我赶快考出去。

我当时是用小号考出去的,但德国方面认为我太小不适宜学小号。所以我姐姐就拼命教我钢琴。她当时已经得了“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对我非常严格。后来我考进汉诺威音乐学院。我起步太晚,要比别人多练好几倍的琴。

鲍: 你小时的志愿是学音乐吗?

陈: 我父亲是科学家,我七八岁时,父亲带我参观工厂,回家后我就能画出机器里外的结构。我父亲当时认为我是科技方面的天才儿童。我父亲的思想很先进,他反对小学生要把每个字抄15遍的做法。他说5遍就好了。他还当着大家的面说:“我儿子可以做到这样。”我当时觉得很丢脸。(笑)但他绝不是无理取闹,他认为如果抄15遍,小孩的头脑都弄死掉了。如果我考试得了九十多分,他会说:“何必要九十多分呢,70分就行了!”如果被子叠得很整齐,他也认为没必要。(笑)

我姐姐小时候怎么会学钢琴呢?因为有人送她一个小玩具钢琴,她会在上面自己弹出小曲调来。那时候,我爸爸的单位要送他去国外进修,结果我爸爸拿了那笔钱直接去买了一台钢琴,那台琴是美国兵留下来的,买的时候很贵。那些钱当时都可以买楼了,但他买了钢琴给一个4岁的小女孩。

鲍: 你14岁才开始正式学钢琴,那时有兴趣吗?

陈: 开始只是一种“任务感”。因为我出去学习是代表一个民族。当时中国人出去的很少,所以一举一动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但是到了16岁那年,有一天我忽然入境,感到了音乐的美妙。从那时起,我决定放弃科学,因为我感受到音乐可以将人带入一种不同的境界。

鲍: 您已经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几年了,对中国钢琴学生的情况一定也了解得相当多,您觉得中国的钢琴学生有什么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

陈: 有一些是社会性的问题。一家就一个孩子,全家人伺候一个人、期望也都在一个人身上。这样孩子的压力过大,根本没有机会体会生活中很多别的方面。

西方音乐的基础是“奉献”,不是“指挥”。但是国内学生常常是“以我为主”,不懂得“奉献”是更高一层的信念。不懂“奉献”就不能进入抽象世界,而这个抽象世界是以“爱”为核心的。不懂奉献、不懂爱也就很难感受到音乐的真谛。

鲍: 是否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很容易面对比赛的得失?

陈: 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是16岁时,在全德钢琴比赛中得了第2名。17岁时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轮就没有通过。然后我留下来从头听到尾,做了很多笔记。我知道了别人的水平,准备到什么程度,也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之后我从来没有为比赛的失利而失落过。

鲍: 其实比赛不应该成为一个目的。对音乐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陈: 是啊!一个人要想成功,面前可能会有一百零一个陷阱。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陷进去就会爬不出来。

我为什么手受伤还能恢复,我想我和别人不同的是,我可以放弃钢琴。手受伤前,我的目标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手坏了以后,反倒让我了解了很多别的东西。我当时很心平气和,我想到:我是一个人,钢琴并不能代表我,艺术家不是“复制品”、不是“产品”。艺术家是一个“载体”,艺术是一个“过程”。

一个学生要走艺术的道路,一定要认清这条路和别的路有什么不同。做艺术家要生活严谨、没有享受,伦理道德要比别人更高出一筹。作钢琴家有太多的矛盾:又要练很多琴,又要学会生活。一个艺术家不懂真理,他的艺术就没有真理。

真正的艺术是真理的表态!

第二篇:真理与价值

从电影中体现的真理与价值

从影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我们可以看出,戈尔的观点和举动是遵循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的,人类的很多行为活动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导致了全球性气候变暖,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甚至物种的灭绝,生态平衡的破坏,任凭人的主观意愿去改造世界是违背客观真理的。人类在违背真理而追求短暂价值的行为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在影片中,戈尔在最后用一个形象的例子做了说明:一个天平的两端,一端是黄灿灿的金条,另一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上两者是可以等价的,然而,金条没了我们还可以去发觉其他珍贵的宝藏,而地球没了我们人类的历史也将结束,而者的价值也是不等价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回到原典,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

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认识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个基本内容。真理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既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根据,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二者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是对立的、有区别的,它们的对立与区别体现为人们活动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对立。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真理原则就是要求遵循“物的尺度”进行活动。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原则就要求遵循“人的尺度”进行活动。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理原则是一种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一种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是一种目的性原则。真理原则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高度地符合客观对象的内容和规律,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规定主体的活动。无条件地承认和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只能去寻求世界本身所具有和能够具有的东西,而不能凭主体的需要和意愿去构造世界,这是真理原则的实质。

第三篇: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朴素的

物以稀为贵。摸准市场规律,敏锐地觉察到了市场的信息和机会。

没有知识,有见识。自己没有文化,不认字,却懂得知识的价值。

不干活简直是折磨 。心里安心,活得开心。 面对真理之口

罗马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有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据说谁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话,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和趋势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

以真理的名义

许多人为了追求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许多人为了捍卫真理而残杀了别人的生命。

一些人用自己沸腾的热血浇灌着真理之花;一些人则试图用就会被咬住。

我这可怜的傻子,依然不见聪明半点。称为硕士,甚至称为博士,但是教起学生却并不出色。我渴望着能发现,联结这个世界的伟大力量,如今我们仍旧茫然。因为离真正的知识,相距遥远,我知道我们一无所知,真令我肝肠欲断。——《浮士德》

知识的验证

知识是一个不能得到精确意义的名词。一切知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疑的。(罗素:《人类的知识》)

知识如何才是可靠的? 不同的符号解释系统

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经验学说。 西医:科学理论之上的理性体系。

从汉朝张仲景传下来的试验了几千年的中医方子,一定需要耗子点头?

真理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知识、思想追求真。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

真理的发现,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意大利历史学家)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经验真理(偶然真理):因经验为真,只有通过对事实的观察才能认识。例: 北大有一个未名湖。

必然真理:因理性为真的陈述。例: 1+1=

2对于经验真理,人们事实上并不怎么争论。问题是:把经验真理当作必然真理,对吗?

值得争论的是必然真理的合理性基础。

思维活动总是有某种预设,构成知识和信念的基础。 知识:真值判断

知识是在经验上可以验证而在逻辑上首尾一致的关于规律(实际上是预言)的陈述。······充分可靠的经验证据的技术规范是使纯粹预言得以认可的先决条件;逻辑上无矛盾性的技术规范是系统、正确预言的先决条件。——默顿

哲学的真理

哲学不是这样一种学科的名称:它面对着一些永恒的问题,却不幸不断错误地陈述它们,或依靠笨拙的论证工具批评它们。宁可说它是一种文化样式,一种人类谈话中的声音!

【美】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真相与假相

历史一定要寻找出事实的真相。

史官、历史学家不免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个人的眼界限制。 语言与真理: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 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 事物————观念————语言 道与语言

语言不是工具,而毋宁说是道(车辙)。 汉语的道,是路,也表言说。 哲学是治疗的学问。

传统形而上学提出的问题就是假问题。

凡是可以说出来的一定可以说清楚,凡是不能说出来的,我们只能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

没有真理,只有解释。——尼采 别人的鲜血培育罪恶的罂粟。

真理的迷茫

希特勒激情彭湃的讲演吸引了千千万万青年。在真理的名义下,千千万万的无辜生命被屠戮。

海德格尔的迷失。

讨论问题:以真理的名义

多少人打着这种的旗号在编制谎言和欺骗。

如何看待真理?真理在其确定性的背后,是否还有相对性的一面呢?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只能是具体的、近似的。

表现

广度: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一些部分、一些片断的正确认识,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还有待于扩展。

深度:任何真理只是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原因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

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善和恶,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恩格斯) 笛卡尔的问题

在任何给定的场合下,对于我认为我正在经验的东西,我如何能够知道我并非正在做梦?

在任何给定的场合下,对于任何我认为我所具有的信念,我如何能够知道它们并非恶魔所欺骗的?

我不知道世人如何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似乎只是在海边玩耍的孩童,不时发现比正常的更光滑的卵石或更漂亮的贝

壳,而真理的大海却在我的面前,未被发现。 (牛顿)3 独断论的褊狭

独断论(dogmatism): 对某种信念、教义等傲慢而固执地认同,武断地排斥一切不同观点的思想倾向。

哲学流派:独断论与怀疑论。 独断论的逻辑: 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大前提)你跟我的观点不同;(小前提) 所以你是错误的。(结论)问题在哪里? A个体层面:

认识受各种局限,常陷入各种独断论的偏执之中。 想当然认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B社会层面:

知识和思想的探索是一种观念的冒险(怀特海)。

思想的宽容和自由是推动人们获得真理的保证。独断论则窒息了人们的创造性。

异端与真理

你必信奉真理,真理必给你自由。(《圣经》)1633年,罗马教会谴责伽利略蔑视权威和异端: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中心、是不动的,这是荒谬的,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在形式上是异端邪说,因为它明确违反《圣经》。

真理的胜利

如果教廷作出了反对您的见解的决定,请以一位智者应有的风度忍受吧。您只要确信您所寻求的仅仅是真理,即足以问心无愧而坦然处之。1983年,罗马教廷承认1633年的审判是错误的。

C。人类共同体的困境

高昂头颅迎接死亡——9·11劫机犯头目在登机前,劫机嫌疑犯瓦利德·阿尔谢里留下的一句诗。

现在每个国家都必须做出选择,要么选择站在美国这边,要么选择站在恐怖分子这一边。——美总统布什9·11之后国会讲演

心灵:有无限容纳的世界

在这些思想的背后,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独断论的思想方式在作怪。如何解决这种矛盾?人类不仅需要更先进的技术,而且需要更高的智慧。

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假老虎之辨

农民周正龙:要是照片有假,当场把我头砍掉! 中科院傅德志:以从事植物研究二十余年权威科学家的身份,敢以脑袋担保照片有假!真假老虎,真假照片,如何判定?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认识不能检验自身是否为真理,认识的客观对象也不能对此做出回答。

2、检验真理的标准需要将认识与客观对象相联,也就是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

3、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认识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标准又是不确定性的。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检验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

知识的确定性证明

寻找确定性:观念、知识怎样才是可靠的? 问其所以然的考究,是知识论的基础。

仿真的 VV&A : Verification;Validation;Acreditation: 传统认识论的证明 逻辑证明 :

命题P是真的,S相信P,S的信念P是确证了的。 三 真理与价值

老虎损害了谁?中国政法大学一研究生称向山西省定襄县法院提交了起诉书。自称:受到了周正龙欺骗,造成了精神损失,提出精神损害赔偿。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谎言和欺骗,需要提高精神免疫力。

(一)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揭示了一种关系:某物对人有效用,满足了人的需求,故有价值。 X=f(y), 设x为人,y为某物。当y具有满足x的某种需求的功能之时(f),一种价值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二)价值评价与价值观

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连。

3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

(三)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 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

2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具有价值。 实用主义的解决方案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胡适

实用理性与实践精神

姓资姓社?邓小平: 不争论。马克思主义要管用 真理精神

西方从知识论传统中发展的一种精神:为真理而追求真理。 虽然真理的观念是绝对论的,却不能提出任何对绝对确定性的要求:我们是真理的探索者,但不是真理的占有者。(波普尔)

真理之光

人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冰冷中渴望温暖。真理,就是人类精神灵性之光,带来光明、力量。

思想的力量包括了启蒙(enlightment)

真理:新的科学真理往往不是通过说服对手接受真理而取得胜利,而是因对手最终死去、熟悉它的一代新人逐渐成长起来而取得胜利。——马科斯·普朗克(max plunck)《科学史传》

真理vs权力(权威)权力就是真理。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顺赵高。言鹿者,高暗中治之以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全集113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讲真话的书》《随想录》:做一个真诚的人,一个自我统一的人。不一定很高尚,但却是一诚恳的人。

小结:理念是世界上最强大最重要的现实力量。——安·兰德

1、听从真理的召唤

真理是一个好东西,是人类精神灵光的闪现。追求真理,是寻找生命之光。

因为有真理之光的照耀,生命才能走出混沌、幽暗、封闭,走向清晰、光明、开放,实现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科学家试图消除他们的错误理论,他们试图让错误的理论死亡从而保存自己。信仰者,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则带着他的错误信仰而死去。(波普尔)

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全集111-112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做一个完整的人,表里如一的人,有多难。

为了生存,人不得不带着面具,说着谎言,人格分裂。

2、开放的心态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真理,避免独断论,从而使得我们对于真理的信仰时时保持清醒与达观。

追求真理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宗教宽容

科学家的目的不在于发现绝对的确定性,而在于发现愈来愈好的理论[或者发明愈来愈好的探照灯],这些理论可以接受愈来愈严厉的检验[并由此而引导我们达到最新经验,照亮我们的最新经验]。但是,这意味着这些理论一定是可否证的:正是通过它们的否证,科学在前进。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精神。

坚持人文精神,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总是从少数人对权威和主流认识的反思开始的。

少数人能够进行纯净而专注的沉思,多数人只是随波逐流。 思想和知识进步的起点,就来自于少数人的沉思。

探索真理的道路充满坎坷,但是在真理的召唤下,人会向着它不断前进。

科学精神气质

默顿(Merton,R.K.)《科学的规范结构》提出包含的规范: ——普适性(universalism):国际性,非个人性,客观性。 ——公有主义(communism):共享性。

——无偏态度(disinterestedness):诚实,不带偏见。 ——怀疑精神(organized Skepticism) 睁大眼睛看清世界,保持清醒头脑

提出最后一个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 理想人格

见识——独立思考,辨别真伪,打破常识,洞见真理。(科学精神)

风骨——与天地精神来往,至大至刚,有铮铮铁骨,如玉树临风 。(人文精神)

教育的意义:共同走上追寻真理的道路。上路,在路上,让真理照亮人生。

第四篇: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大全]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学习永春籍院士林俊德”

永春二中高二年(1)刘明燕 指导教师:刘丰停

9月23日晚《新闻联播》中播放了感人的一幕,一个戴着氧气罩、身上插满各种管线的老人,在护士和家人的搀扶下,在医院的病房中,一丝不苟地整理着科研资料,他喘息的声音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

一个75岁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3天,仍然挣扎着坐在岗位上,,用他的生命践行和诠释了马兰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诺言。

最后3天,林俊德老人留给科研的是338个颤抖的笔迹、几页写满工作要求的笔记以及还未整理完的电脑文档,然而留给亲人的,却是一片空白。

是什么让一位70多岁的老人把最后的时光献给了国防事业?

是信念。

从默默无闻的贫穷少年,走向“惊天动地”的核科技工程院士,林俊德用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践行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诚之心。

是坚定。

林俊德用“马兰”一般的坚韧,在茫茫大漠中默默的贡献着自己,从60年代下决心要研制适合当时国情的新型仪器来解决冲击波机测仪器问题那一刻开始,他就坚定地迈上了一条为国用尽全力、将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道路。

这一走,就是50多年。

在他的日夜研究下,我国第一个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诞生了,这种轻便可靠的“小罐子”仪器为中国的核试验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大功;搞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改造完善了地下核爆炸岩体力学测量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测震方法••

一朵怒放的马兰凋谢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激励着更多的马兰人不断向前,学习林俊德,像他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朵盛开的马兰。

总之林俊德院士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他扎根边疆52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林俊德同志的感人事迹和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入开展向林俊德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执着追求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学习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奋斗精神我们永春二中举行了向林俊德院士学习的一系列活动:一是一场学习动员会——召开“学习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大会”,二是一场文艺汇演——举行“学习林俊德——弘扬林俊德校友心系母校、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三是一篇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活动,写一篇学习林俊德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四是一组宣传标语——提炼一组学习林俊德院士的宣传标语,营造浓厚舆论宣传氛围。五是一次征文活动——在全校举行以“学习先进,追求卓越”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六是一期黑板报——各班级出一期以“学习林俊德精神,爱国爱校”为主题的黑板报。深入学习林俊德院士敬业奉献的精神。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认真学习林俊德校友的先进事迹,并以实际行动践行院士精神。全体学生决心以林俊德校友为榜样,刻苦钻研,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第五篇:《真理与方法》读后感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e Gadamer) 是当代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是西方诠释学的重要代表。海德格尔对伽达默尔的影响巨大。伽达默尔希望可以在哲学里面找到一种历史的向度,又想找到一种具有广泛规模的系统化向度。对历史传承物的解释并不是一种在系统化哲学之旁的哲学史活动,对传统的关系乃是哲学本身的一部分,亦即一种在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所表现的基本态度。《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60岁时出版的一部哲学代表作。这部书是当代哲学和当代哲学史的研究发生重要转折,而且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转向。

诠释学(Hermeneutics)来源于希腊语赫尔墨斯(Hermes)——诸神的信使。赫尔墨斯负责向人类传达著神的旨意,从词源上来讲,向我们表达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和文字很重要,二是语言和文字在传达过程中容易造成错误和欺骗。最初的诠释学就是要拨开重重迷雾,遇见真章。诠释学在经历了神学诠释学(对《圣经》中本意的诠释),法学诠释学(对法律条文的诠释),人文诠释学(对古希腊经典名著的解读),历史诠释学(对历史的诠释)这些诠释学都是力图找到文本中的真意,文本中作者最初要表达的确切含义。诠释学走到20世纪,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施莱马赫提出“比他人更能理解他人”的口号,将诠释学作为理解和解释科学或者艺术的方法论。他将理解分为语法理解和心理理解两种。语法理解就是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心理理解类似于将心比心。与中国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一个道理。狄尔泰,将诠释学作为人文学科普遍方法论。他区分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并且提出“说明”、“理解”。他认为“说明”(explanation)这是针对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是表明事物的外在显现。“理解”(understanding)这是针对精神科学,诠释事物内在形式,个体的来龙去脉。精神学科的确有其独特之处,精神学科的对象是人类精神的创造,客体是人类精神客观化的产物。海德格尔将诠释学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此在和存在理解现象学的诠释学。他将理解作为此在存在方式来把握,对此在进行时间性分析。他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基于前理解,前理解包含三种要素:前有,解释前对事物有所领会;前见,解释前先有角度和倾向;前把握,对事物与线的概念把握。理解在本质上来说是对语言的归属和倾听。语言就是原始的存在,人之所以倾听语言是因为人处于存在之中,而语言就是存在之家。但反过来说,存在也是语言之家,因为人在理解中存在,人总是在时间性中追忆自己的过去,并向未来敞开。过去和未来又共同流向当下,因此生命这朵奇葩在当下绽放。总之,理解就是建立在前理解上,对过去开放又像未来筹划,合二为一的为当下证明。

伽达默尔秉承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转向,把诠释学进一步发展成为哲学诠释学。按照他的看法诠释学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人们世界经验的组成部分。他在《真理与方法》

第二版序言中写道:“我们一般所探究的不仅是科学及其经验方式的问题——我们所探究的是人类世界经验和生活实践的问题。借用康德的话来说,我们是在探究:理解怎样得以可能?这是一个先预祝提醒的一切理解行为的问题,也是一个先于理解科学的方法论及其规范和规则的问题。我认为海德格尔对人类此在的时间性分析已经令人信服的表明:理解不属于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本书的‘诠释学’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它标志着此在的根本运动性,这种运动性构成此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因而也包括此在的全部世界经验。”哲学诠释学是在探究人类一切理解活动的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试图通过研究和分析人类一切理解活动现象的基本条件找出人类的世界经验,在人类有限的历史性的存在方式中发现人类与世界的根本关系。所以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伽达默尔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艺术经验里的真理问题的展现;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存在论的转向。这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三个领域:美学领域、历史领域、语言领域。 伽达默尔非常擅长于从历史的角度去对一个概念、命题或者观点进行梳理。如在阐述“体验”一词的概念时,伽达默尔列举了“‘体验’一词的历史”从19世纪70年代“体验”与“经历”(Ereben)这个词相区别直至狄尔泰对“体验”的理解。这种写作方法本身就是伽达默尔历史意识的体现。伽达默尔非常强调历史性,从时间的角度去解读,他认为真正的历史性是应该从批判历史意识开始的。人无法具有“上帝之眼”无法超脱历史,是和现状而存在。历史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的能力,是人类对自然、对自身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化中现象与本质的认识。用历史性的、时间性的眼光看问题已经成为20世纪以来哲学上的重大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形而上学的空间意识,时间意识的加入使人们的思维四维化。无论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类自身的发展都是在时间维度中进行的,而要实现个人生命的完善与扩展必须要有时间意识、历史意识。在我们完善个体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前理解的束缚。一切的理解以前理解结构为背景,此前理解结构就决定了人们的视域、思路。也就是说我们只可以看到以前理解规定范围内的东西,在前理解规定的范围之外,也就是我们的视域之外,只有“无”。既然理解是此在存在方式,理解是人之为人的表现,为了探究人类一切理解活动的一可能的基本条件,我们就必须先要解决“视域”的问题。

“视域”一词本义为“地平线”,指的是,向水平方向望去,天地相交的地方。伽达默尔认为,“视域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我们目之所及的区域是有限的,但地平线却是无限延伸的,向我们目之不能及的地方无限延伸,这就构成了“视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相对于个人而言,个人的“视域”是有限的,只有处于个人视野范围内的事物,才能进入个

人的“视域”,但相对于无限广大的世界而言,则要求“视域”具有无限性,理解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以求得这种有限与无限的融合。

我们理解和解释的处境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我们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与“处境”概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所处的环境包括的范围极广,既指真实所在的自然环境,也指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既包括个人所处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包括个人所有的学识与经历。而这所有的“处境”也就是我们的“视域”所及的范围,从这一点来看,当我们进入理解的时候,理解总是要受到我们每个人的“视域”限制的。但伽达默尔的“视域”概念又有着非常鲜明的不定性和开放性。既然“视域”是指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那么当这个“立足点”发生变化的时候,“视域”也就自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说,当主体在“视域”中运动时,“视域”会随主体而运动,主体可以扩容包括过去的视域或他人的视域,这样就会产生“视域融合”。 “视域”是与“前见”、“前理解”等概念紧密相联的。“前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前见”可以分为有问题的(Problematic)的前见和生产性的(Productive)的前见。有问题的前见是人们的主观臆断,与真理无关,是主观情感的武断判定。生产性的前见是由于理解的历史性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与传统之中,受到一定的文化与传统的影响。因此,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带着这种文化与传统的影响去理解对象的,而这种文化与传统对我们的影响就构成了我们的“前见”。启蒙运动倡导用理性的自由打破传统的束缚,“前见”被当做“无根据的判断”而备受责难,但伽达默尔却针锋相对地指出,反对前见的启蒙运动本身就无法逃脱前见,“启蒙运动的基本前见就是反对前见本身的前见,因而就是对流传物的剥夺”。伽达默尔对“前见”的肯定,也就为他的“视域”概念铺平了道路,因为个人的“视域”也就是个人在已有前见的基础上所能见的最广区域。伽达默尔为权威和传统正名。虽然权威和传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舒服了人的自由,但是在权威和传统中依然包括了真理。来自权威的前见和来自传统的前见有以来承认理性本身运动的身影,虽然真理是永恒的,但是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真理的认知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打破和推翻“前见”树立符合当下的真理的显现,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在权威和传统中自觉不自觉地对真理本身的显现。伽达默尔把解释者所处的这种前见所构成的视域称作为“现今视域”,而被理解者(通常指本文)作为由作者所创造的带有作者的前见的意象性结构,由于作者的视域的影响而形成的视域被称作为“初始视域”。理解就是在这种“现今视域”与“初始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

“视域融合”理论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伽达默尔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有别于传统解释学的哲学解释学理论,从而把解释学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学、文艺学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理解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双方。传统的解释学中,理解者是主体,而被理解者是客体。理解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照,理解的目的就是主体要力求达到对客体的客观的观照。“视域融合”理论打破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局面,倡导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达到二者的相互融合。

所谓“视域融合”,就是将“现今视域”与“初始视域”相融合。理解者总是拥有着自身的特定的视域,因为他生活在自身的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因此他具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现今视域”,而被理解者,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它也总是存在于自己特定的历史条件中或是被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的个人所创造的,因而也具有着自己的特定的“初始视域”。这里的“现今视域”与“初始视域”自然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而理解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两者融合起来。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域与被理解者的视域不断地进行交流,因而双方都会不断地扩大、转化和生成,从而最终达到二者的融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视域。这个视域既不是“现今视域”,也不是“初始视域”,而是在这二者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个“视域”,这第三个“视域”就是完全消除了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二元对立的产物。

“视域融合”具有开放性。伽达默尔认为,“我们只是要求对他人的和本文的见解保持开放的态度。但是,这种开放性总是包含着我们要把他人的见解放入与我们自己整个见解的关系中,或者把我们自己的见解放入他人整个见解的关系中。”在理解的过程中,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双方都必须敞开心扉,充分地去接纳对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自由地对话,而只有在这种真正自由平等的对话中,才能实现二者的“视域融合”。如果文本坚守自己的客观性而不愿接纳读者的“见解”,或是读者坚持自己的主观感受而不顾文本的“见解”,那么“融合”是不可能发生的。文本本身在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就带有了创造者的“视域”,同时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空白点又组成了一种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理解的加入;另一方面,读者积极地响应这种“召唤结构”,进入文本的世界,根据自身的“视域”,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点,确定文本的不定点,这样两者的视域就能达到融合了。

对于审美活动而言,“视域融合”理论强调理解者在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关的是伽达默尔有关“游戏”的相关论述。伽达默尔认为游戏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游戏有游戏的规则,而这个规则需要游戏者和观赏者的共同认同,游戏才能获得承认。只有当观赏者承认游戏规则的时候,他才能理解游戏从而成为观

赏者,而游戏者本身也首先是一个观赏者,因为他也以自身的游戏活动为观照对象。作为游戏的艺术作品,它的创作者就是游戏者,而这个游戏者在作品产生之时便消失在作品之中了,那么作品的的意义(也即游戏的意义)就需要观赏者——读者来赋予,只有在这种观照的游戏中,游戏(艺术作品)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伽达默尔说:“虽然游戏者好像在每一种游戏里都起了他们的作用,而且正是这样游戏才走向表现,但游戏本身却是由游戏者和观赏者所组成的整体。”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对我们的现实人生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今社会,在通俗艺术的指导下“权威”、“传统”、“经典”正在变形和扭曲,我们在打破重塑经典的同时,似乎是走了过于自由的道路。在经典意识与现代观念在我们的思想中猛烈碰撞的时候,作为欣赏者的我们既要尊重读者对艺术作品意义生成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忽视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绝对不能对艺术作品进行毫无约束地、漫无边际地解读,因为艺术作品本身对我们的阅读是有制约性的。在审美体验中,当面对审美客体时无论我们拥有着什么样的“现今视域”,作品所具有的“初始视域”都是一样的,那是由文本本身所决定的,是文本的创作者在创作文本的时候就赋予文本的。虽然伽达默尔提出了可以对“艺术作品作时间性的解释”,但无论文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在历史时间的变迁中文本又拥有了怎样的新的内容,但它仍然是它自身,这一点正构成了我们理解时的制约性,同时也是我们的理解得以进行的基础。

《真理与方法》中对语言也做出了强调,每一理解都表现为一种对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回答,这是一般语言性的世界经验的基本特征。我们的世界经验都是由语言所构成的,语言是我们理解得以实践的必要条件和经验得以构成的必要基础。对语言的关注也是20世纪哲学的一大发展,对此在这里不再详细陈述。总之,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不仅是哲学诠释学的经典之作,也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发现世界的视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用品申请表范文下一篇:游戏毛毛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