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学法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和谐教学法范文

和谐教学五环节

附件1:“和谐教学的五环节教学模式”

王敏勤教授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最新的和谐教学模式: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下边简要说明各个环节如何操作。

一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新旧教材的主要不同是: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文科理科教材都有编者的一段话,一般是在标题下单独成页),这一段话很重要,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要清楚:随便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一篇文章和讲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课本中的文章融进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后然后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 、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

如果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可分为自学指导

一、自学指导二„„,每个自学指导都是一个小循环,包括学生的自学,同学之间的互查互助,教师的检查点拨。为了提高自学与合作的效率,我们在课堂的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每个小组2人,每个大组4-6人。学生自学以后首先是二人小组的相互检查和互助,如果有问题大组讨论,没有问题大组不再讨论。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二人小组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如果一开始就是6-8个人的讨论,会出现少部分学生占据话语权、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现象,这是极不公平的。而两个人的小组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二人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小组不能解决的大组再讨论。大组讨论的是问题而不是已经会了的东西。不主张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首先要解决主要问题,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学生已经会了的东西就不要表演。有些表演可以放在课后。那种少部分学生表演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做法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大组长要检查,老师也要巡查。老师巡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情而不是辅导。学生自学后各组大组长要向全班汇报,一方面要让全班同学知道相互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各组组长在汇报时要说明本组还有谁不会,问题是什么,现在解决没有。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和谐教学两个建构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都能到一个学校来上学,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但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对于拓展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做到分层教学。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每堂课在结束前进行单元回归。所谓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

对于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附件2:实施“和谐教学五环节教学模式”时注意事项

在实施“和谐教学五环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往单一的、机械的“听讲—练习”的被动状态,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展示”的积极主动学习状态。更加注重学生如何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课上或课下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合作、展示、倾听与评价。

——教会学生展示。能自然自觉、仪态大方地在组内或班内围绕一个话题或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并能跟同学、老师交换意见。

——教会学生倾听。一方面,既要会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会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进、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实质、听出问题。

——教会学生评价。在合作小组或班级内,能公正、真诚地评价同学的观点,能质疑、批判、改正、补充、完善别人的意见。

——教会学生合作。在合作小组内,能以宽容的心态主动借鉴他人的智慧为我所用,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贡献和分享自己的智慧,不互相排斥、互相嫉妒、互相拆台、互相封锁信息。

在提问和讨论过程中,应着重关注那些学习能力差,而又有待激励的学生,调动这些学生的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激发学习热情。使各层次的学生人人参与,并通过肯定、表扬、鼓励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同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量,可选择使用“卡片式”活页作业形式。

第二篇: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最终成果综述从提出理论构想迄今,我已对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苦心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被专家评价为“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发挥重要作用”。2002年,该项目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现将其理论体系简介如下:

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三、交给工具 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

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四、先练后导 目标导学

原存并仍在大面积应用的“先导后练”作文教学模式(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中学生丧失主体地位,教师指导代替了学生思维。“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体系采用“先练后导”教学模式则省略了“作前指导”环节,其教学流程为:

师:命题并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生:构思并勾画脑图确定内容 “先练”

生:初草习作并作简要的检查

师:据实指导并讨论评价标准

生:据指导与评价标准以修改 “后导”

生:互评互改并展示精彩文段

“先练”尊重了学生写作的个体性和实践性,保证学生思维形式和内容的独立,写自己所想;同时也是教师当场备课过程,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和归纳,及时形成信息反馈,做到心中有数,改变指导的盲目性。“后导”融指导、批改和讲评于一体,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思维的特点,并据实际情况修改作文。

“先练后导”教学模式体现了“目标导学,以评促写”思想,师生共同讨论得来的“评价标准”具有教学目标作用,并在学生的当堂修改中得到体现: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与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努力使自己获得良好的评价,从而获得强化刺激,最终把握作文评价标准。

五、立体操作 科学评价

在实验中采用以下量表进行作文评价,量表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两个空项在“讨论评价标准”时据教学重点确定,并用60%的分值对学生作“强度刺激”;突出了基本功训练,包括内容真实、新颖、写作步骤、语句规范、书写正确、行款讲究、标点无误等,每项仅占5%,总计占40%,学生经多次训练“反复刺激”后会对这些内容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在错别字、病句等方面不需浪费时间;突出了鼓励创意表达,在总分外附设20

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同学评价(分项计分,可计满分) 老师建议

项目 内容真新 4X 步骤 语句规范 书写正确 行款讲究 标点无误 字数达标 总计 创意分值 10 5 5 5 5 55 5 100 20

得分

其他意见

自我评价

由于不可能制定绝对无误差的量表,在进行量化评价同时还有必要采用互评、师评、自评。学生互评可纠正作文教学目标成人化倾向;师评通过了解学生心目中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互评情况作“宏观调控”并对错误的批改进行纠正;自评则使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引起重视,反思互评和师评中提出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地解决。

六、转变观念 随处作文

笔者认为:作文不一定成文,课堂内外的每一句话,每一小段文字都是作文训练。所谓写作知识,不一定是成系统的,系统的写作知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实践中重要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写作知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最高境界的作文教学没有作文课也没有作文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开放性教学环境是作文教学的真正源头。开放可保证学生在真实状态下作文,减少虚假心理成分,展现个性,成就创新之作。作文教学可向生活开放,如组织学生搜集、欣赏、分析、创作广告词,并为此活动撰写新闻稿、编排手抄报等,整个过程无一不是在积累语文、发展思维,无一不是作文;可向语文以外的学科开放,如生物考试时要求学生就花坛改建瓷坪发表意见;可向教学开放,如变习题为习作,增加在阅读教学中习作的机会。就作文课教学内容也可开放,研究中,笔者引导学生学写童诗,在炼字炼句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培养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以诗带文全面提高的目的。就传统作文训练方式也可开放,如要求学生追求文章精品化,在不断修改中学习作文技法。

此外,作文教学应摆脱功利性,不要企图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在转变观念教作文的过程中,强调加强学生作文的“内功”。

七、因材施教 特色育人

新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特色育人。笔者摸索的“风景区特色作文”教改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等形式走向课外,探索家乡自然山水隽秀之美,神话传说神奇之美,人文古迹沧桑之美,风景名胜开发之美,每人写一本作文专辑《这是我美丽的家乡》。该实验有效利用风景区自然、人文资源实施开放性作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促进了当地教师教学观念、行为、效果三转变。其次应做到因“材”制宜。如整体素质好的班级以开发作文精品为主,相对落后的班级则从开发想象力入手,分层教学,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教学中发展到最佳状态。此外,还应有效利用各种现有教学设施。如恰当运用电教手段,用投景仪教学看图作文;用录相机教学录相作文;用录音机训练音响作文;在互联网上训练网络作文等。

八、框架内的相关成果

作文教学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教师很少进行写作实践,因此不懂写作的真正规律;而是将作文教学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简略实践环节的有效指导;进而导致怕指导、指导不好之间的恶性循环。研究者认为,要真正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首先从教师方面找原因、想办法:写下水文提升教师自身的写作素养,向作家型教师转化,或设立专职作文教师;提高了解学生的能力,学习作文命题与批改的艺术;与时俱进,关注教学法、写作学理论发展。

作文教学应遵循“先放后收”的原则。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作文训练过程“先放后收”的实质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性”等,刘锡庆教授对这一原则进行了阐释:“首先鼓励学生大胆地写,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要求精炼严谨。‘放’,即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提笔为文时,倘能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就能大胆抒发、放笔行文”。因此,作文起步非常重要:宜多鼓励,少命题;让学生大胆写作,教师慎重评点;起步时虽然要求低、慢,但引导学生走上“正道”之后,就会加快教学步伐,取得良好效果。

激发思维与激发兴趣同样重要。一方面,兴趣的激发需要良好的大环境而非小课堂,兴趣的保持比激发更难,应该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快乐地学习作文,把作文当成生活需要,加强内功。另一方面,写作思维训练应当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但有些思维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无用的,有时候思维处于闭塞、抑制状态就需要调整、诱导、激发活跃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能在较长时期内乐学;而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思维才能使学生学习写作达到最佳效果,两者结合,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写作能力。有必要构建《作文教学法》学科。学科研究史上的作文教学法一直与写作学或语文教学法混同在一起,建设研究作文教学活动及其规律的作文教学法学科将有助于跳出老圈子看问题。作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写作学三者交叉学科的作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教的规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学的规律(着眼于何种外在活动有效促进作文水平提高,加强作文成功学生的个案研究)、课程规律(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史、教学理论史)。

第三篇: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推荐]

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

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是设疑和探疑,小学教师要结合实际灵活体现,同时大力推进六三二和谐课堂教学法。

六三二教学法的要求:

六即新六种要求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设疑与导学进课堂、探疑与精讲进课堂、导练与自主练进课堂、导动与自主活动进课堂、学习小展示与师生小点评进课堂、多种教学手段与多形式激励进课堂。

三即三个主要教学环节:设疑与导学、探疑与精讲、运用与拓展。

二即两个十分钟:设疑与探疑每节课10分钟,导练与自主练每节课10分钟。

设疑与探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中高年级的设疑可口头提问题与文字提纲提问题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所提问题以不超过4个为宜,探疑要以解决疑问为目标,可以自主探、同桌探、小组探和师生共探相结合。

高丘镇中心小学

2016.春

第四篇:师友和谐互助教学反思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互助结对,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最终实现师徒(师友)共同和谐并进,实现学生之间的双赢。该模式体现了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和谐教学理念,便于教师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也更好的诱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延长,合作、思维、交流、表达等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在良好品德行为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实现了智育和德育并举的理想“高效课堂”。

一、有利于全面培养合格为学生

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一方面要提高学习较弱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后进者学习有最大进步,这个“和谐互助”教学策略非常有效。另一方面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好学生本身也在学习,知识学习提前了,先学会了在教他的徒弟,特别是通过师徒结对的方法,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这个小师傅有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是师傅,要教会徒弟,不能比别人差。在教学模式里,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师徒活动,互相启发,对好学生也是一个提高,所以是整体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一个老师讲,几十个学生听,讲三四十分钟,大家自然可以对比。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学只能学知识,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是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预习,互相讲解,要讨论,要碰撞,要展示,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模式。

四、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多了成功的体验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使学生体会到机会增加了,再加上老师尊重学生,题做错了也没关系,老师想办法让你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五、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是被实践检验了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师友和谐互助教学反思

团结中学 李管江 20

13、3

第五篇:和谐互助教学的总结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最终实现师徒(师友)共同和谐并进一步实现学生之间的双赢。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运用,我有以下心得与各位领导老师交流,望各位及时给与批评指正。 第一:课前预习中的和谐互助

每次讲解新课之前我都会让学生提前预习。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明白怎磨预习,我会提前出示有关本课的预习提纲,有时让孩子抄写下来,有时打印成纸发给孩子去指导孩子完成预习。预习指导中一般前三个题是有关字词句的,这样的题要求师傅,学友独立完成。后三个题一般涉及到课文内容,学友尽量去做,不会的可以请教师傅,在师傅的帮助下完成。 第二:教学过程中的和谐互助

1.检测预习情况

课前两分钟拿出预习卡师傅学友之间互相检测交流,学友不会的或读错的音师傅及时订正,有时师傅读错的学友也可能会纠出来。为了能确保孩子们都能学会,我再找学生回答出每一个题。

2.课中的和谐互助

对于课文的讲解我会先指导孩子明白课文的大概意思,具体到中心环节我会出示有关这一段的问题,简单的直接找学友完成,难得师友合作完成。有时让分大组(五个师友为一大组)分别讲解这一自然段,但由于孩子还小,讲解方面不完善,我会出示讲解步骤以帮助他们完成讲解。在讲解中,大组长随意提问该组学生,不会的再讲解直到他明白。有时我会辅助孩子们讲解,会给与补充。

3.巩固拓展中的和谐互助

每次讲完课都会有一个拓展题,一般以写一个小段话为主,这样的题型对学友来说较困难,我会找很多师傅先说,师傅说完再找学友说,说完之后再去写。有的学友真不会可以抄师傅的,但要背会。

第三:课下的和谐互助

帮扶小组

课下我们班成立了帮扶小组,给每个差生找两个自愿帮扶的师傅,在课间的时候帮助他们解决字·词·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对于自愿帮扶的师傅和有进步的学友给予口头表扬和发放实际物品(本子,圆珠笔,奖状等)。 作业:

1.每天的家庭作业师傅先给学友批改,找出错误让学友及时更正。为了防止每个孩子的作业中有错误我会把作业集体收上来,在进一步批改,找到错误最多的字词再在课堂上强调。

2.由于有些学生在学习程度上确实和别的同学存在差距,我会把作业分成两个等次,中上生作业一样,学困生作业一样,较为简单,主要以字词为主。

3.有的学困生我会让他去家近的师傅家完成作业,不会的让师傅帮助他。

第四:教学中的困难

1.有时在一堂课中不能完整体现出五步十环。

2.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谐互助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部分学生都有提高,但个别师傅虽然明白怎么做,但给学友讲解不到位,学友进步较慢。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海航光明行范文下一篇:汉家寨阅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