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023-03-03

第一篇: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学号:0807024201姓名;张香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国情分析与国际竞争的视角,阐明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根据;指出了城市在贯彻两项基本国策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措施。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的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我国现在的资源现状:我国的资源现状很不乐观。从水资源来看,我国人均水量按1997 年人口计算仅2200m3/人,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有400 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 多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 亿立方米。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耕地不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并且每年还在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减少。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最近7 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1亿亩,600 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 亩以下。从矿产资源看,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 /2,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1/2。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资源利用现状共同决定的。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和高资源消耗的粗放、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保证生产要素的供给、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和资源的稀缺性上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出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资源的产等许多不同,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关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亟待建立和完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1]

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众

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们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从目前资源需求情况来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能源和资源总需求将迅速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因此,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 我国的资源现状还有基本国情决定的。

十年前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们,受托与联合国第38届大会,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的领导下,用了900天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系统的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指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久稳定的支撑能力为基础,而环境问题也只有在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3]

如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呢?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为了可持续的发展,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就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的选择。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1、确立节约资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国家要加强在各个领域增长方式和全面节约管理。在组织编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中,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中心位置。政府要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法规标准,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并强化节约资源工作的强制约束力。要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规,制定资源高消耗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予以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尽快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人们的消费方式对资源消耗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要考虑资源和生态可以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顾国情,简单地模仿、攀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甚至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灾害;反过来,只会降低消费质量。为此,应当选择如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一是应当讲究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

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二是注意食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结构上不宜不加区分地普遍提倡以动物型食品为主,膳食结构仍应以植物型食品为主或动植物并重。三是居住和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宜提倡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不宜提倡分散居住和大量建造私人别墅、花园等。

3、 完善政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对企业积极引导和规范,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增效的高新技术产业,规范市场准入,建立项目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杜绝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进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发资源节约型技术,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改革产品定价机制,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4]

4、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非公开化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短缺,其中有些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本上是不可贸易产品,其市场价格本应较高才能产生节约使用的效果,但由于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严重偏低,导致了资源的粗放使用。同时,一些对环境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企业,可以不支付它们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实现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合理确定资源价格,使资源使用者付出应承担的社会成本,对自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经济责任,从而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5、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常识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或多次使用所购买的物品。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常识的小册子,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到以教育形式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长影响社会。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的开展,还需从国家、城市和区域、企业与社区三个层而同时推进,城市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城市-方面要贯彻国家的两项基本国策,落实上级政府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同时要结合市情,制定规划,将节约和环保同城市社会发展各相关方面紧密结合,融入到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全市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市民具体实施。统筹系统规划的重要性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工作的广覆盖、高渗透与大跨度的特点。首先要抓好城市规划这个"龙头",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确定城市规模与总体布局,使其与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相匹配,充分体现"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将国家有关节地、节能、节水……等要求与重点推广的举措纳入控制性和修

建性详细规划,真正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功能,决不能听任中外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重大、甚至难以挽回的损害与浪费。从覆盖面看,它贯穿生产、建设、运输与流通,直至最终消费各环节;从节约对象看,它涉及到土地、水、能源、各种原材料等等;从工作环节看,包括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贯彻落实,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种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如能效标识制度、节能降耗产品认证制度,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强制性淘汰制度)等等。而上述节约、环保工作又需要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任务紧密结合、互动, 才能落实和城市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结合,对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实现结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和城市产业与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相结合,淘汰落后工业窑炉,更新改造低效工业锅炉,充分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实现技术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和城市产业布局调整、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循环经济相结合,实现投入品的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和合理控制投资增长、调整投资结构相结合,提高并严格执行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以及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按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估和节能评估审批,从源头上把好节能降耗减排关口;和科教兴市战略相结合,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为资源节约、保护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抓紧与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相关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普及相关科技知识:和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相结合,发展、提升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水平,实现产业化,形成"静脉"产业链; 和倡导扶贫济困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相结合,通过社区"爱心超市"等方式,使还有使用价值的被弃生活用品等循环利用,等等。

近几年 ,循环经济作为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 ,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而有效的途径。发展是硬道理 ,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目标模糊、发展方式不当引起的。

将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各种成功经验在中小城市普遍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城市走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行列,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1] 李娜.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3) .[2] 张东明.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江东论坛, 2006,(01) .[3] 杨涛,罗必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长效机制探

讨[J]. 生态经济, 2006,(12)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 青海环境, 1995,(02)

[5] 杜宜瑾.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J]. 天津社会科学,

2005,(02)

[5]

第二篇:论生态文明的建设之建设节约型校园

摘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够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体现。当前,我们泸州学院正处于大力发展时期,需要集中投入财力、物力与人力,加快建设与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切实抓实抓好。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化、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以节水、节电、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和健全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体制和长效机制。

学院全体师生都应该树立起“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观念,树立大局意识,积极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那么怎么样规划和实施才能人人动手,一起来建立节约型校园?

下面就提出几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前期方案:

1、营造舆论氛围。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围绕建设节约型校园这一基本要求,各学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海报、主题团活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让节约观念进头脑、让节约行为进制度、让节约技术进实践,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具体从节约一粒米、一

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大力倡导崇尚节约、文明朴素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做节约人、办节约事”的浓厚的节约氛围。

2、坚持领导“三个带头”。

为了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建立总校、学部、班级三级监督网络,即总

校要成立由相关处室领导参加的建设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为建设工作的管理、指导提供组织保障;学部要成立由教师代表和学生会、团支部的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带领师生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要求落到实处;班级要以学生为主体成立督察小组,督促大家勤俭节约、减少浪费。在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中,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现象,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师生做出表率。

3、建立健全六项制度。

要用制度规范师生行为。一是建立领取物品先登记的制度;二是建立损

坏东西要赔偿的制度;三是建立打印文件和复印材料先审批的制度;四是建立水、电使用管理的制度;五是建立公务外出和来客招待事先请示的制度;六是建立购物由领导签字把关的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责任强化,坚决杜绝一切浪费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不用大功率电器,不玩电脑游戏,推广使用节能型环保型电器产品,提倡使用节能灯具,杜绝长明灯,注意高耗能电器的避峰使用,饮水机不用时关闭,充分利用自然光。

4、加强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在校园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浓厚氛

围在学院网上发布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文件,在学院甬道悬挂“创建节约型校园,争做节水节电模范”宣传条幅,在食堂内悬挂“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常记心,报答父母恩”等宣传标语,在每个电器开关上布置“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请随手关灯”的小牌,举办节约型为主题的板报评比活动和文艺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站加大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宣传等,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建设节

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激发广大师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养成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分钱、一截铅笔的良好习惯,在全院形成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良好风尚。

下面就提出几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中期方案实施:

1.加强用水、用电、用纸的管理 :养成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熄;随

手关电源,减少电脑待二是要加强对收益单位水电费用的收缴。对澡堂、校园小卖部、开水房、洗衣房、院内网吧加强监控,各户安装电表和水表。三是加强对教师用水、用电、用纸的监督。

(1)成立由各级领导组成的教师节约水电监督小组,每个部位都责任到人。监督内容为:是否尽量使用了自然光,是否存在长明灯现象,是否有照明用电浪费行为。要求教师要尽量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时间,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做到下班后及时关灯、断电。夏季是使用空调高峰期,要求教师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的空调温度夏天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20摄氏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下班前半小时提前关闭。

(2)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尽量在电子媒体上发送通知、修改文稿,尽可能降低纸张消耗。节约使用稿纸、信封和复印纸,提倡双面用纸,对使用过的信封、复印纸尽量进行再利用。尽量控制纸质文件、简报等印刷数量。要求准确计算发文数量并严格按发文数量印制文件,尽量减少会议文件印刷数量。能传阅的文件尽量传阅,减少复印。尽可能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2、强化资产管理,避免资产流失

一是严格控制设备、办公用品的购置。本着“急需、够用”的原则,做好购置方

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要按照教学、办公、科研顺序,教学设备优先安排使用率高、学生收益面大的部分。科研设备优先安排有一定的学术队伍、一定科研成果和相对效益较高的部分。

二是加强对现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定期对国有固定资产清理、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淘汰的固定资产流向的监督。

3. 加强行政管理,节约时间,压缩开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要不断强化时间观念,协调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纠正不讲效率的现象。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压缩时间和规模,对确实需要办的会议、活动,要按照勤俭办事的原则,严禁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的现象;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减少财务开支,提前做好预算,严格履行开支程序,大力节约开支。

4、正确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杜绝攀比浪费。利用组织的各项活动,教育学生劳动成果得之不易,从而养成良好的经济消费观念。提倡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张贴醒目的节约标语。教育学生就餐提倡量力而行,杜绝随处丢弃粮食的行为。教育学生在校内、外就餐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提倡剩菜剩饭打包。

5、建立节约奖惩制度,调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积极性

制定具体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目标责任制,将节电、节水以及节约其他资源的目标及措施,具体分解到每个教职员工和学生,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对节约措施要经常进行检查,确保每项节约措施落实到位。各处室、办公室负责人和辅导员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第一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对节约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浪

费行为的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相应处罚。对于节约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行动的预期结果:

1.2.

3.

4. 在用电方面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从而减少电费的支出 在水方面也会有较大的节省, 在生活开销和办公开销上也会有较大的减少 总体上使整个学校的耗费降低。从而渐渐形成良性循环。驱使学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5. 培养了师生共同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对今后生活和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老师们、同学们,我们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消费可耻” 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努力做到:创建节约型校园——珍惜资源,从我做起。

第三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郭颖

调查目标:了解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实地了解新型能源公司的发展成长过程和国企如何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调查时间:2009年8月13日——2009年8月15日

调查对象:安徽省淮南市张集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包括参观工作车间及管理部门

调查之前的准备工作

一、 什么是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

二、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们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过去的20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国内储蓄率水平最高的国家之

一。但是,由于中国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名义国内储蓄率”的真实性,即中国国内储蓄率中的相当部分是通过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这种以资源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作为代

价的经济收益,必须进行有效地修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如何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的社会?

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首先,要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推进这一基本国策。不仅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而且要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体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指标体系,构建“绿色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政绩指标”与“绿色指标”的统一,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其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大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大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必须把资源保护和节约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辩证地认识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加大合理开发资源的力度,努力提高有效供给水平;要着力抓好节能、节材、节水工作,实现开源与节流的统一。 第三,通过经济杠杆,推动节约资源,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结构升级。对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初级产品出口加以控制,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在能源、交通、金融等行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力争用信息技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第四,必须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要健全和完善《节能法》,并加大实施力度;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要进行制度设计,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

实地调查的情形

大约三天的考察时间,我几乎走遍了张集煤矿的每个角落。总体来说,从外观上看,张集煤矿不太像是一个大的煤炭基地,因为整个基地环境非常好,不像是印象当中一个采煤地区该有的环境。后来听工作人员介绍说,张集煤矿曾被授予“花园工作环境”的称号。

在某职工住宅区的后面,有一个污水处理系统,据悉,这是张集煤矿近来新建的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的系统,它可以日处理矿上几乎全部的生产污水,这又是一个对节约水资源,实现资源重复利用的好的诠释。

对于煤矿周围逐渐在减少的矸石山,当地工作人员感慨地说,以前煤矿往往为处置这些矸石绞尽了脑汁,矸石山占压耕地,还污染环境。现在,这些矸石在修路、发电、烧制建筑用的空心砖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既增加经济收入,又节约土地。李从玉还介绍说,在稻田养龙虾最近也在淮南火起来了,这些龙虾既能吃掉稻田里的草和虫子,省去打农药的钱,养龙虾一亩还可收入2000多元,另外龙虾壳可做成鸡鸭的饲料,还可以提取甲壳素药用辅料。我也稍微留意了一下,确实,很少能看见所谓的矸石山了。

我们都知道,在采煤的过程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瓦斯气体。以往,煤矿企业采煤时都是把瓦斯从井下抽出并直接排放,不仅浪费能源,也污染大气。而今,“煤炭与瓦斯共采、治理与利用并重”的理念在淮南已深入人心。淮南矿业集团改革创新,变瓦斯“抽放”为“抽采”,使瓦斯从昔日的“安全杀手”、“污染源头”变为清洁能源。 在承担职工洗澡、食堂蒸汽和办公区暖气供应的张集煤矿锅炉房旁,高耸的烟囱静静矗立。“它呀,原来冒黑烟,后来冒白烟,现在不冒烟了,彻底下岗!”当地职工感慨万千。淮南矿业集团新上马的6台燃气锅炉,不仅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噪音小、无粉尘、无“三废”,一台4吨瓦斯锅炉每年可节约2200吨标准煤。“余热不光能供暖,还能抽湿制冷。明年夏天,井下工友的作业环境会舒服许多。”老矿工张作勇满怀憧憬,亚太地区首个热电冷联供技术项目正在这里紧张施工,瓦斯发电的余热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使井下工作面温度由目前的平均33摄氏度降至26摄氏度。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淮南,这一要求正在成为矿区上下的实际行动。”淮南市经委副主任杨成算了一笔账:淮南矿区把瓦斯气作为居民燃气使用并用于发电,每年至少创收2000万元以上。

调查后的感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作为淮南煤矿集团中的代表,张集煤矿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张集煤矿这十年多的发展,始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相信它可以走的更远更好。

此次短暂而颇有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使得我有机会深入到真正的生产环境,如何从生产的层面上去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细节和意义,这或许对于我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产生不同的意义。

第四篇:如何看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关键字: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 措施 意义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呢?我认为: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各级机关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社会做出表率。各类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坐起,自觉参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只要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侯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7(7):29-30. 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10):18-19.

加快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卢婉儿

1]邓聿文 《中国正在为环境付出惨重代价》 载于2005年12月5日 《中国青年报》

[2]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3]吴国盛《绿色中国,路在何方》 载于《学问中国》

[4]温家宝总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讲话摘要》

[5]仇保兴 《为什么要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载于2005年2月28日 《经济

日报》

第五篇: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们意识到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遭受着危害。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我们要做的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各方面的发展。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要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资源。只有在资源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节约,才能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在各方面的节约都能积少成多。从长期来看,这些低耗能的产品和建筑能够保护环境,并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资源。三要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那些在生活和社会中消耗大量能量和资源的产品和设备,应及时更换,这样才能更好地跟上社会的发展。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回收和旧物利用是很好的资源再生政策。在更多地区的推行,能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更加普及。 五要全面加强管理,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情况。让信息的公开公正能够更好地保证节能理念的渗透,让大众一起监督企业的节能举措。六要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深入人心,蔚成风气。只有人人都竖立了节能理念,才能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快的发展起来。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要

(一)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由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

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应该积极、持续创新,开展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大众,引导大家树立环保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培育环境友好的氛围。

(四)是建立大学生参与机制。

应该把个人节约和环保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重要部分,把节约也纳入寤室美化大赛评选内容,设立节约和环保奖项等多种灵活机制来使大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营造良好节约氛围,构建良好社区文化。通过下乡活动、参观活动等形式活动,把环保知识带到校外,引导全民参与环保。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努力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历年高考真题英语答案下一篇:六年级九月份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