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2023-02-24

第一篇:军训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县户户通电工程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户户通电“电视片解说词”电,是人类希望的火炬;电,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今年5月以来,XX县电力公司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积极投入”户户通电“的伟大实践,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成就了山区群众有电以来的”百年梦想“,铸造了XX电力发展新的里程碑,谱写了一曲电力造福社会的”光明乐章“。光

户户通电“电视片解说词”

电,是人类希望的火炬;电,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今年5月以来,XX县电力公司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积极投入”户户通电“的伟大实践,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成就了山区群众有电以来的”百年梦想“,铸造了XX电力发展新的里程碑,谱写了一曲电力造福社会的”光明乐章“。

--XX县”户户通电“工程纪实

无电之苦煎熬着山民们的心灵;无电之苦阻碍着山区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进程;无电之苦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电力企业职工的心。

XX县人民政府县长陈丰林(同期声):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户户通电“农电发展战略后,县政府明确将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作为一项先行工程来布置落实。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对加快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今年5月,XX县电力公司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户户通电“农电发展战略的召唤下,打响了消灭”无电户“的最后决战。

工程启动后,在全县上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心。县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XX县农村”户户通电“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深入工地查进度,调纠纷,现场办公,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迎刃而解。县直各部门主动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各乡镇在宣传发动、劳力组织、物资运输、纠纷调解等方面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

省、市公司和县委、县政府领导时刻都牵挂着XX”户户通电“工程。省、市公司领导百忙中先后深入XX现场办公、进村入户察看工程质量,为贫困户献爱心;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多次冒酷暑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慰问一线施工人员,现场解决占林、占地等相关矛盾与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供电人更是勇挑重担的”先行官“。县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历史责任感,及时成立了”户户通电“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严格要求,严格考核,迅速将全县

”户户通电“工程推向深入。

XX县电力公司总经理赵开义(同期声):贫困村脱贫需要电,农民致富需要电,全县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电。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是山区人民的迫切希望,也是电力行业服务经济建设的重大责任。今年5月以来,我们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把这项工作当作继农村电网改造城区电网改造之后,统揽全局的中心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上下同心,奋力拼搏,连续奋战3个月,顺利完成了”户户通电“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电网公司倡导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理念,为建设XX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力量。

为了保证质量和工期,XX县电力公司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指导,真正把好事做到广大群众的心坎上。

XX县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祥坤(同期声):为保障工程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确保在8月底圆满完成任务,我们一是确定了”先终端、后网络“的施工方案;二是整合技术力量,在各作业组之间开展对口帮扶;三是加大汇报和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四是打破常规,灵活组织物资供应;五是强化施工安全管理,认真落实”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六是逐级建立工作责任制,对”户户通电“工程进行督导和协调。七是与配网装置性违章整改相结合。七项措施既为工程建设赢得了时间,又让建设质量、安全有了足够的保证。

工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战斗。县电力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科室负责人组成7个督导组,包作业段,挂作业组,始终坚守在建设现场,公司领导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进农户调查摸底,驻工地督进度,到现场把安全、查质量……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工作,在一线调研,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与工人同甘共苦!参战人员倍受鼓舞,冒酷暑、战高温,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无私奉献的精神,跋山涉水不叫苦,加班加点不叫累,全县14个施工工程队的300多名电力职工,脸晒黑了,人累瘦了,鞋跑破了,心操碎了。

施工队员(同期声):马蜂蛰呀,蚊虫咬呀,天气热呀,啥样的苦我们都经历过,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让无电户早日用上电。

寺坪、马桥、城关三个施工工程队或工程任务相对轻松,或技术力量较为全面,或启动工作进展顺利,均提前完成了工程任务。工程竣工后,他们都没有歇一口气的打算,而是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开展对口帮扶,人不歇鞍、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战场。

寺坪供电所副主任张先波(同期声):我们一行20多人,从5月20日来到龙坪,接手了从两峪凉风垭到龙坪大水35公里1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一口

气奋战70多天,现在工程全部完成。

”服务新农村,一户不能少“,这是每一个电力人对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朴实感情,也是他们始终坚守的底线。每一个施工队里面,每一个施工队员身上,都有许多鲜活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面,都渗透了XX电力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可贵的爱民情结。

后坪供电所外线班长李明强,妻子被一场交通事故夺去了生命;一个儿子因医疗事故留下了终身残疾,生活难以自理;另一个儿子在高中读书。但”户户通电“工程启动后,他在工地整整奋战了3个多月,从没有请过一天假。

李明强(同期声):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知道无电户的艰难,这次”户户通电“工程的启动,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克服一切困难,为他们出力出汗,自己从内心里觉得就是解决自家的困难。

龙坪是XX县最为偏远的一个乡镇,供电所人员少,电力线路质量差,无电户比其它乡镇要多。外线工王德华白天在建设工地忙碌,晚上排除电网故障,三个月的时间里,他的体重下降了十几斤,但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龙坪供电所外线工王德华(同期声):给无电户送光明,是我们的责任;为用电户排故障,是我们的义务。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90天时间里我只有一个念头:即使把身体累垮,也绝不拖全公司的后腿。

为无电户送光明,还得为他们送服务。在为无电户送上放心电的同时,供电部门坚持通电一户,送一份安全用电挂图,赠一份节约用电手册,讲一课安全用电常识,做到了户户通电、户户安全用电。

电力职工的奋力拼搏精神,深深感染了农民群众,他们纷纷自发加入施工队伍的行列,呈现出了群众主动帮助挖坑架线,全民参战的动人场景。

一支支队伍活跃在荆山南北。

一根根银线架上田野村头。

一盏盏电灯亮在农家庭园。

一般般暖流涌向老百姓的心头。

寺坪镇升石坪村二组83岁的耿德运老人平生第一次用上电灯,老人高兴得连连拉着开关试着灯,一个劲地对供电部门表示感谢。

黄堡镇砟峪村三组年过七旬的王志安老俩口看到电力部门专门为他们架设的线路和安装好的电灯,感动得连连抹泪。

王志安(同期声):我们老俩口都是七十多了,一直没用过电,感谢共产党,感谢电力部门给我们牵来了电,安好了灯,我们即使死了也闭眼了。

马良镇扁洞河村126户群众家中,因水电体制改革闲置数年的电灯重新亮了起来,电视屏幕重新有了图像,欢快的笑容重新回到了470多名群众的脸上。

马良镇扁洞河村三组李守贵(同期声):老早就听说要通电,大家欢喜得不得了,今后娃儿们打工回来,再也不跑一个多小时山路,到乡里为手机充电了。

马良镇扁洞河村三组李明忠(同期声):有了电,先买台磨面机,免得一家子三更半夜还在磨苞谷,还想买台大点儿的电视,买台电风扇。

马良镇扁洞河村干部马登秀(同期声):没有电,就没法建设新农村,贫困山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面貌就无法改变。有了电,不仅解决了照明问题,更重要的是给我们这里贫困的农民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希望。

电通万户家家乐,光照山村处处新。从”户户通电“工程启动到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都充分体现了XX电力职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他们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品格。通过实施这一工程,XX电力公司锻炼了队伍,完善了网络,奉献了爱心,达到了提升形象的预期目的。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发展电力事业的任务依然还很艰巨,但敬业爱民的XX电力职工从农村电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所取得的成绩中,更加坚定了为民造福、创新发展的信心。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奋力奔向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广安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创建生态文明,提升乡村品位

——徐闻县广安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纪实

何强

前言:岭南有奇秀,此地最清悠。

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城——徐闻,有一条美丽之村叫广安。广安村位于徐闻县海安镇西部,在207国道徐城至海安路段,距徐闻县城5公里,与国际旅游岛——海南岛隔海相望,下辖广安村、后朗村、北关村、城内村、新村仔村5条自然村,有493户2110人,总面积4954亩,其中耕地面积2071亩。这个依山傍海的村庄山青水秀,水丰土肥。近年来,广安全村上下众志成城,不懈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合奏了一曲曲创新建设、重在实干、成效显著的时代凯歌!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

近几年来,为切实打造魅力广安、生态广安,广安人矢志创新工作,强化领导、强化规划、强化考核、强化责任,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的《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生态村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实现生态物质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广安村从2002年开始就加强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的要求,加强对实施广安国家级生态村建设工程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示范村建设不仅是关系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转变观念, 1

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切实做好生态示范村工程实施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着力解决民生

在强化投入上,按照“突出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思路,共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了各自然村的村级公路硬化、生态村旅游项目、污水管线并网、无害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广安村在建的有辖区内有分式水塔大型5座,水源取自178米深的地下温泉层,日供水1000吨。结合高水池供水,自来水普及率100%。村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好,地表水水质好,经检测,水质合格率为100%,可直接饮用。这些举措有效地解决了饮水、亮化、交通、垃圾清运等问题,提升了广安村生态的承载力。

三、发展生态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广安村的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林果种植园、北调蔬菜种植业等。其中,农田、林地散布较大,以种植水稻和北调瓜菜、林果为主。在强力推进的生态村建设热潮中,该村两委有意识地助推了广安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态农业,环保先行”的理念下,近年来该村利用气候上的优势,大力发展反季节瓜果种植业,村委会向各农户家庭宣传绿色农业知识,出台政策鼓励使用有机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逐步淘汰使用化肥及普通农药。在这里成功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现广安村人均年收入8036元,许多农户都建起小楼房,添置小轿车,广安这个昔日贫穷的村庄正一步步走向富裕,走向辉煌。

四、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广安名片

随着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徐闻县提出旅游强县,广安人瞄

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出了打造“祖国大陆最南端最美乡村”设想,积极擦亮生态旅游这张名片。目前,该村积极打造出“响水潭”、“杏磊湾”、“石莲山寺”、“农家乐”、“田园风光”等旅游景点,积极配合旅游部门抓好旅游宣传推介。通过相关设施配套,真正做到乡村旅游“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这些景点一经推出就吸引众多旅客。特别是这种低碳、绿色、休闲乡村旅游深受到城市人群青睐。据统计,2010年广安接待中外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入300多万元。

五、倡导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广安

在生态村的建设中,广安人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把生态村创建宣传活动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群众满意率达100%。广安村先后被评为湛江市农村改水改厕先进村、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湛江市卫生村、湛江市最美丽村庄、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文明示范村、广东省最美丽村庄、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迈入小康生活的广安人民,每个村都建起了党组织阵地、文化广场、娱乐场所、体育场、图书阅览室等公共场所,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男女老少欢欣鼓舞,其乐融融。

天道酬勤,绿满广安。随着城乡统筹和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广安人用实干和热情绘就了一幅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广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只争朝夕、开拓创新,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臻和谐的广安,目标明确,奋力前行,不断去实现新的跨越。

第三篇:电视纪实片解说词

电视纪实片解说词(2010.10.08)

三年蝶变化工新城

---馆陶县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纪实

挺拔俊美的环岛县标、水绿相融的滨河公园、高楼林立的服务中心、风格各异的住宅小区、清秀灵动的“一湖三带”„„

走进馆陶,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工作正在使这个千年古县发生着破茧成蝶的巨变。

县委书记武金良同期声:我们紧紧抓住全省三年大变样和邯郸市新型化工园区落户馆陶的历史性机遇,确定了“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邯郸东部强县,继而打造邯聊之间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按照“搭建框架、完善功能、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彰显特色、生态宜居”的总体思路,实施了总投资60亿元的131项城建工程,开展了一场馆陶城建史上投资最大、项目最多、标准最高、参与最广、变化最快的攻坚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力打造独具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化工新城。

2008年6月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开阔的思维、创新的理念、超常的举措,掀起了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的新篇章。

三年大变样成为全县上下统一的行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武金良任政委,县长张跃峰任指挥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指挥长的三年大变样工作指挥部;根据省确定的5项基本目标,逐一落实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建立健全了工作推进机制,四套班子领导全部分包了城建工程项目,县级领导和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集体立下了军令状,自断退路,严厉问责;发扬“5+2”、“白加黑”工作作风,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强督导,现场调度,集中观摩,加快了大变样、快变样的进程。

小县在大变,三年前的壮丽蓝图如今跃然眼前。

搭建框架

建好县城,规划先行。按照“邯聊之间中心城市”的定位,高起点编制了城区面积19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的县城总体规划。组建了城乡规划局和规划综合执法队,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构筑大交通,搭建大框架。三年来,投资2亿多元,新建、改建、扩建城区道路29条45公里146万平方米,搭建起了“十纵六横”的大城区框架,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完善功能

改造供水、供热、供气工程,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营,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处理;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外商投资的天然气站和生物质电厂如期竣工,实现了集中供气供热。

打造教育、医疗、文化中心,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投资5.3亿元建成陶山中学、实验中学、新中医院、新县医院、体育场、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等,一项项民生工程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活跃商贸流通,扩大辐射带动能力。投资6.6亿元建设金盛服饰、亿丰电动车、金凤物流配送、九州商业广场等十大商贸流通项目,馆陶成了邯聊之间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中心。

改造旧城

以人为本抓拆迁,拆出发展新空间。坚持政府主导,依法拆迁,和谐拆迁。继前两年拆迁19.1万平方米基础上,今年拆除违、临、破、旧陋建筑超过50万平方米,占市下达任务的152%。旧城在大拆大建中崭露新颜。

突出城中村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建起新家园。芙蓉新村等3个城中村改造已完成投资6300万元,建设住宅楼11栋; 2.5万平方米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廉租住房项目即将竣工;竹园、菊园等6个住宅小区竣工入住;如今村民们告别了昔日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了高大宽敞的新楼房。

既有建筑包装改造,改出新形象。对政府街、文卫街等5条街道两侧既有建筑实施立面粉刷、牌匾整治和“穿衣戴帽”工程;对金凤大道、新华街等3条迎宾大道实施了亮化升级,彩虹桥、中华灯、“满天星”彩灯,扮靓城区夜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犹如天上的街市。

建设新城

“生态化工、魅力新城”。行政服务中心、公主湖文化景区、县标环岛成为点睛之笔。

行政服务中心展新姿。推进总投资9亿元的行政服务中心西移,交通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6座服务中心即将竣工投用;教育服务中心、房产交易服务中心等4座大楼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公主湖文化景区添灵韵。总投资3.7亿元、占地800亩的公主湖文化景区项目进展顺利,湖区轮廓和南场馆工程即将竣工;逐步规划建设公主湖东侧50万平方米高层住宅区;公主湖文化景区由北方设计院规划设计,国家文化传媒集团重庆明飞置业公司采用BT模式投资建设,突出“自然+人文”景观色彩,彰显陶山文化。

县标环岛体现陶山风采。县标总高45.6米,取名“陶山凌云”,象征456.3平方公里的馆陶县人民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共创美好未来。县标雕

塑部分,主体呈帆状,寓扬帆远航之意,展现了馆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现代化的行政区、商务区、北科园区、新型化工园区成为发展新高地。

彰显特色

以绿为韵、以水为魂。馆陶突出绿网、水网两大体系建设,彰显城市特色。

在去年实施金凤大道景观带、106国道景观带的基础上,今年又重点实施了“一湖一带一场三园”项目,采取“租地留绿、租地建绿”的方式,建设了筑先广场、阳光游园、信诚花园等12个广场游园,把街头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闲置地建成了精品游园;沿路增绿、依水治绿、建园扩绿、庭院透绿,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9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4.2%。春烂漫、夏荫浓、秋冬姿彩如画,从扑面而来的绿意中感受一份闲适。

绿是生机,水是灵气。馆陶借助全市东部生态水网之势,投资1.1亿元实施了“引黄入邯、引卫入馆”工程,完成卫西干渠、沙东干渠清淤治理,相继建成了滨河公园、卫西干渠景观带。“城在水中、人在园中”的秀美水景跃然在目。全长1500米、占地366亩的滨河公园“人文+生态”,秀木林荫,独具特色。投资5400万元对卫西干渠县城段2000多米的闲置沟渠进行了综合整治,形成了水清鱼游、岸绿可憩、文化可品、景观可赏的靓丽景观带。昔日的“龙须沟”正在变成清秀灵动、惠及民众的休闲好去处,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精细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馆陶实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工程,形成全时段监控、全方位覆盖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安装启用了交通信号灯,城市交通秩序明显改观;购置了洒水车、扫路车等城市管护设备,提升了城市保洁水平;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人人爱城市、人人管城市”成了居民自觉行动。

如今,馆陶变美了!变得更繁华、更整洁、更豁亮、更时尚了!

——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馆陶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

——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建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人口新增3万余人,这是馆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竣工楼房面积110万平方米,万余户居民搬进了新楼房,这是馆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城市现代化魅力逐步显现。一个河湖相连、高楼林立、绿地环抱、生态优美、富有现代气息的中心城市新景观呼之欲出。

——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精细化、全覆盖、高站位、长效性”的管理要求,形成了“县城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良好社会风尚。

居民同期声:现在县城变化太大了,街道变宽了,广场变多了,高楼大厦变多了,三年大变样真是得民心、顺民意的惠民工程!

马风至清唱:馆陶县城十纵六横、高楼大厦栋栋增,一湖三带建成后,变成了现代化新城。

以城兴业,以业兴城.“化工新城”的建设不仅使城市变的更漂亮更宜居,最重要的是引来了载“金凤凰”。中石化、中国通用、六和集团、兆源化工等等一个个中字头、国字号大企业纷至沓来。2008年以来,全县新上重点工业项目328个,引进县外资金260亿元,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位居东部县第一,项目建设连续两年排名东部县第一,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和第二名。短短两年时间,新型化工园区落户企业16家,投资过百亿元,14.2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已具雏形。新县城、新园区、新产业相得益彰,比翼齐飞。

馆陶巨变引起省市关注,副省长宋恩华、龙庄伟分别称之为“小县大变样”、“令人刮目相看”!市委书记崔江水称赞“经济社会发展好,城乡面貌变化大” !市长郭大建等市领导对馆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看了馆陶就看到了邯郸东部振兴的希望”,并称之为“馆陶现象”。

这是馆陶城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年,三年的鏖战更为今后的发展勾勒出壮阔蓝图。

谁持彩练当空舞,陶山大地绘新篇。馆陶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第四篇:党工共建纪实片解说词

人民商场党工共建工作纪实片解说词

信念的支持,让我们激情燃烧,

梦想的力量,让我们永不止步,

创新的精神,让我们不断超越,

在这激情迸发的时代里,成为城市梦想的最强音!完成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宏伟蓝图!

石嘴山人民商场是石嘴山市老字号的商业零售企业。四十多年来,公司上下在“自信自律,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以“零售为主,多元发展”的创新思路,不断拓展新的经营领域。近年来,公司大力开展“党工共建”活动,公司领导班子、党支部、工会密切配合,将“党工共建”活动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相结合,促进了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现公司业务涉及商贸流通业、住宿、洗浴、房地产开发等多种领域,开创了多项并举经营的发展新局面。目前公司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员工600多人,销售额连年递增,实现了企业规模和效益的双跨越,对促进银北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民商场”这块金子招牌谱写出了新的篇章。

开展“党工共建”活动既是党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工会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工作规律,

1找到基层党组织与工会开展工作的有效结合点,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扎实的工作作风,形成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服务意识,发挥工会组织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

为全力推进党工共建工作,我商场制定了《人民商场“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实施方案》,结合公司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及培训、评选活动。各部门开展了“创双优服务明星”、“销售冠军”、“卫生柜组”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工会联合各部门,针对不同层面的员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安排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名家培训班;聘请优秀讲师,为员工进行服务礼仪、销售技巧方面的培训;各经营部门利用晨会时间定期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消防安全等方面培训,倾力打造一支文化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工会每年都牵头筹办人民商场年度春节晚会,组织安排员工旅游、职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大力支持公益事业,近年来分别赞助举办了“人民商场杯”三人排球赛、羽毛球赛和两届毽球赛,为惠农区群众健身活动搭建了平台,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展

示的机会。公司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今年上半年得知马莎莎患病无钱医治,第一时间为马莎莎换肾捐款2万元,帮助她顺利完成手术,近十年来公司各项捐助累计达200多万。每年安排全员体检,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充分利用商场文化宣传栏、户外大屏幕、简报、商场广播等媒介大力宣传企业文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活跃,推进了党工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展现了人民商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五篇:省直挂帮县帮扶纪实片解说词

绿色希望

放飞在侗族大歌之乡

——贵州省林业厅从江帮扶纪实

【侗族大歌背景音乐,莽莽森林画面,打出标题,停几秒】

绿色希望 放飞在侗族大歌之乡 ——贵州省林业厅挂靠帮扶从江纪实

从江县地处黔桂两省交界,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全县国土面积3244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总人口34万,居住着苗、侗、壮等19个少数民族,是一个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县,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从江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香猪之乡”、“椪柑之乡”、“杉木之乡”和“侗族大歌之乡”,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称号。但由于受历史欠账深重、交通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虽然这里的资源相对富集,但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经济总量小,仍然难以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

2011年8月,犹如久旱逢雨,随着全省“四帮四促”活动的深入开展,肩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省林业厅拉开了挂帮从江的序幕,一股股爱的激流在都柳江上涌动,一阵阵爱的暖风在月亮山上吹拂,省林业厅和从江各族人民血浓于水深情厚谊在从江谱写。

【打出二级标题】

领导重视,挂帮从江绘蓝图

““家事国事天下事,民生工作是大事”,省林业厅挂帮从江县得到了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小麒及其班子成员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运筹帷幄,把推动挂帮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当成头等任务之一。

1 “转变作风、服务基层,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省委关于明确省直机关挂帮县市的调整文件刚刚下发,2011年9月5日起,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小麒同志亲自带领54名干部奔赴从江,采取听汇报、座谈、走访、查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帮扶从江县专题调研工作。他们成建制的分成10个小组分别深入从江县丙妹、下江、宰便等10乡镇49个村,翻山越岭,走村窜寨,深入田头地头,听民声,解民意,并广泛征集干部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省林业厅在召开30多场座谈会、走访200多户群众、收集到200余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从江实际,从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解决资金、项目、技术等为突破口,在金小麒厅长亲自参与下,组织编制了《贵州省林业厅挂帮从江县工作规划(2011-2014年)》,让挂帮工作干有方向、做有措施,使挂帮工作更具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明确指出省林业厅帮扶从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出字幕)GDP年均增长24%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贫困发生率降至36%。协调完成县区路网工程、招商引资任务,从江县交通、水利、文化教育、环保、卫生、民生工程等;完成营造林20万亩以上,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林产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0%。争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实现增比进位。

同时,明确提出在三年挂帮期间,省林业厅将按照平均每年不低于4600万元的资金投入,支持从江县发展林业产业,并全力帮助从江县协调各类发展项目。

规划是基础,执行是关键。在挂帮从江一年多的时间里,金小麒厅长等厅领导时刻把从江老百姓和从江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心上。今年来,金小麒厅长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厅长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并

2 三次深入从江县亲自督导《规划》落实情况,与县委、县政府交流座谈,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现场办公,保持每年不低于4600万元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当即表态解决育林资金返还、森林管护用房、民族村寨消防机动泵等项目资金414万元。特别是在建党91周年之际,他冒着绵绵细雨到从江县宰略村与老党员共庆党的生日,与基层党员共话发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基层党员的手中,并现场解决了该村“党员创业带富”基地的林下养鸡项目资金25万元、楠木苗200株等。

厅党组成员,机关工委书记黄永昌同志多次到从江召开“帮县、联乡、驻村工作”工作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与从江县委、政府领导对接帮扶工作,共同研究好从江县2012-2014年3年的林业产业帮扶规划,同时深入从江县村寨进行调研和现场指导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省林业厅纪检组长黄勇为从江协调水利等项目资金达170万元。副厅长沈晓春同志也深入到从江就林业结构调整进行指导。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聂朝俊同志为从江县220名林业技术人员、村干和村民进行油茶、楠竹栽培丰产基础培训。省林业厅领导在开展“帮县、联乡、驻村”工作中,亲力亲为,不畏辛劳,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情系群众,想办法,解难题,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深深触动了从江县的广大干部群众。

【打出二级标题】

扎根基层,联乡驻村办实事

2012年3月16日,按照黔委厅字〔2012〕21号文件要求,贵州省林业厅组建了由金小麒厅长为队长,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黄永昌带队的“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队,从原来的54名队员中抽调1名处级干部和4名普通干部,脱产一年,常驻从江县开展联乡驻村工作。同时,原挂帮小组不撤销,挂帮人员不拆散,挂帮任务不调减,其余49名挂帮工作队员仍然继续按照原来制定的挂帮计划和要求开展工作。

3 在挂帮工作中,省林业厅干部把从江视为“第二故乡”, 把促进民生改善、解决基层难题、密切党群关系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架起了与人民群众间的一座座连心桥。

刘茜,省营林总站副站长、从江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雍里乡党委挂职副书记。按照省林业厅挂帮从江县工作规划,为项目和资金四处奔走。同时积极为所联乡跑项目、指导产业规划,协调落实项目26个,资金638.42万元。

一年来,她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与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感情。如个人连续三年每年捐款1000元资助大洞中学八(3)班杨建情和王绍振两位家庭困难学生,直至中学毕业。在她和挂帮队员范云美的牵线搭桥下,帮助大洞、大塘两个村解决了7万斤的椪柑销路,当地的果农都亲切的称她为“椪柑书记”。

【果农同期声】

小黄村驻村干部王政,在进行消防安全例行检查时发现火情,他临危不乱,镇定组织和指挥群众扑救火灾,避免了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点。通过那次救火,群众都认识了他,大伙都叫他“救火支书”。

小黄是民族旅游村寨,怎样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成为了王政驻村期间研究的问题,在小黄村近十个月时间里,他多次带领村组干部就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等方面到省州县争取项目,目前已争取到近百万元投资。

【小黄村支书同期声】

省林业厅的王笑、闫宇、潘涛三位干部,他们都是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有学历、有干劲、有技术。在驻村期间他们先后为所在村寨协调解决人饮、改灶节柴、电网改造、交通,修建林业站房、村活动室等项目资金达46万余元。据统计,省林业厅的刘茜、王政、王笑、闫宇、潘涛5名驻村干部,截至目前,走访群众1300

4 人次,召开调研座谈会67次,帮助乡村谋发展思路46条,办好事86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53件次,化解矛盾纠纷91起。

别看只有5名驻村干部在前线奉献,身后却有省林业厅全体干部职工的强大支持。别的不说,49名挂帮工作队员就是他们坚强后盾之一。如省退耕办胡廷睿通过私人关系争取水利项目5万元帮助岜沙苗寨解决饮水困难。孙贵红、陈婷通过私人关系分别争取到20万元和10万元水利项目资金,修建下江镇民族村、高增乡高增村农田灌溉水渠。杨胜果、陈渭勇争取到省发改委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解决了刚边乡鸡脸村和西山镇秋卡村4.5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资金。挂帮宰便镇工作组积极与省发改委沟通协调,使宰便镇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得以立项,并下达了150万元的投资计划。

【打出二级标题】

注重民生,真心帮扶暖民心

在深入开展“四帮四促”过程中,“济民困、解民难、帮民富”,始终是省林业厅帮联驻工作的宗旨。

去年以来,刚边乡宰别村和下江镇分佐村分别发生寨火,导致160多间木房化为灰烬,近500人无家可归。灾情牵动着全厅干部职工的心。省林业厅从行政包干经费中挤出20万元,并号召全厅干部职工捐款捐物4.58万元,帮助受灾户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为进一步提高从江县农村寨火扑救能力,省林业厅在各项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50余万元资金采购了74台消防机动泵,分配到21个乡镇的38个村。同时,还承诺在挂帮期间,将帮助从江县100户以上村寨分期分批逐步配备消防机动泵。

为推动基层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建设,省林业厅安排5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了尧等、污扭等7个村的森林管护用房建设,并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极大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

积极推进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安排项目资金70万元,用于

5 西山、秀塘、东朗、雍里、宰便5个乡镇林业站站房建设;落实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66万元,完成了大榕国有林场4户危旧房的改造;下拨20万元森林防火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林区森林防火宣传设施建设。

除此之外,省林业厅上至厅领导,下至普通干部,发挥信息灵通、协调面广的优势,积极开展项目争取和社会帮扶。丙妹、雍里、刚边3个乡镇工作组在厅纪检组长黄勇的带领下,多方奔走,为从江争取到水利项目7个,落实资金325.93万元,解决了岜沙、大塘、大洞、两料、鸡脸、九星、滚玉、宰略、归林9个村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受益群众近万人。

省林业厅在对口帮扶中把大力实施教育帮扶、智力帮扶作为增强从江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下江镇工作组牵线搭桥,协调上海正义园艺有限公司捐资50万元到下江镇修建松陇小学;安排资金15万元帮助从江职业中学配置技能培训设施。

加强培训帮扶,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举办了林业扶贫技术培训1期,送科技下乡楠竹丰产栽培技术培训3期,农村消防和森林防火知识培训1期,开展种养殖业技术培训1期,受训干部、群众逾千人次。

【打出二级标题】

扶持产业,输血帮扶促发展

从江是贵州省十大林业县之一,林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从江实情,省林业厅突出行业特点,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资源优势、项目优势,在林业项目帮扶上重点倾斜,以项目作为重要抓手,极力打造和提升从江林业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重点打造以杉木、楠竹、油茶、核桃、精品水果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走扶持产业带动发展之路。

截止目前,(打字幕)省林业厅为从江县累计落实各类资金6090.59万元,其中林业投入完成22个林业建设项目资金5594.66

6 万元,其他社会公益事业495.93万元。2012年林业项目投入在全省88个县市中排名第18,比2011年上升了24位。

据统计,目前已完成各类营造林任务8.02万亩,其中,完成杉木造林2.97万亩,楠竹造林1.4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1万亩,蓝莓示范基地建设200亩。此外,还完成了杉木育苗250亩、油茶育苗40亩、其它绿化树种育苗123亩。实施村寨绿化苗木145万株,使小黄、岜沙、银良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的美化、亮化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为从江打造七星侗寨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此外,落实发展林业产业基地3个,面积2.26万亩。并在多个村寨实施林下养鸡、养猪等农民致富增收项目。目前,所有项目正在紧张实施中。

【群众同期声:建议为林业局干部】

除了林业项目外,省林业厅还积极帮助从江协调农牧产业项目,实现香猪种猪存栏2万头,年产香猪仔猪20万头。新建蔬菜基地0.5万亩,红缨子高粱基地2万亩,建设沼气池900口等其他经济发展项目。

在省林业厅真情帮扶、真心投入下,从江县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从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打出字幕】2012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7.79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全州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州综合测评排名由去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9位;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4.75亿元,同比增长87.3%;全县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预计完成3.61亿元和2.34亿元,分别增长37.1%和49.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4690元,增长18.3%。省林业厅的倾情帮扶也催生了加快从江发展的巨大动力,如今,从江县34万同胞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强劲的发展势头、浓厚的发展氛围和不甘落后的发展精神,实践着“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贵州精神,为全成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7 中共从江县委 从江县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25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械设计总工岗位职责下一篇: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