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建设方案

2022-11-28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保税区建设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综合保税区建设方案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近期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崇左市委员会崇左市人民政府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指挥部( 2 0 10 年7 月16 日)

2010 年4 月23 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第三次协调会议以来,在自治区北部湾办及各联检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市委、市政府、指挥部、凭祥市及北投集团,积极落实第三次协调会议精神,以2 沮0 年12 月底前实现封关运作为目标,全力以赴,扎实推进一期建设各项工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展顺利。现将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工程进度

一期建设共14 个项目,其中一期非经营项目12 项,估算总投资91496 万元。指挥部与北投集团采取倒排工期,责任到人,抓重点难点工作,截至2010 年7 月15 日,已累计完成投资38000 万元左右,占总投资的41 % ,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1 、专用通道工程

叫马山隧道二衬已全部完成。水沟、电缆沟完成400 米,剩余90 米,路面完成1 叨米,本月底可全部完工。左辅山大桥正在架设大梁,7 月28 日前完成整桥大梁架设,8 月27 日前完成整座桥的附属结构施工;叫马山大桥下构全部完成,8 月6 日前开始进行大梁架设,8 月27 日前完成,大梁架设,9 月25 日前 完成附属结构施工。

2 、联检大楼及配套服务用房

联检大楼已建至第四层,空调、电梯施工队伍入场施工,外墙石材正在采备中,室内精装修设计正在进行。计划7 月31 日前完成第五层主体,8 月24 日前完成大楼主体工程。配套食堂,32 根桩基已全部开孔,成孔28 根,浇注23 根。计划7 月31 前完成第一层主体,8 月29 日前完成主体工程。3 、给水工程

保税区内的给水管网设计已完成,材料已经进场。4 、排水工程

卡凤保税物流加工区。雨水管累计完成2100 米,占总设计量的83 % ;污水管累计完成2424 米,总设计量的79 %。排水沟本周完成2 叨立方米,累计完成3200 立方米,占总设计量的78 % ;浆砌片石护面墙累计完成3500 立方米,占40 %。

5 、卡凤保税物流加工区路网工程

底基层已累计完成40000 平方米,占设计69220 平方米的57 . 8 %。本周开始浇注水稳层。围网基础完成20 %。

6 、口岸区查验设施

经照会越南和广州军区批准,零公里场地扩展工程全部完成,增加面积18 亩,广州军区已批准左辅山开挖。卡口1 、查验平台于6 月28 日开始基础开挖,其中查验平台基础已经完成。检验区和卡口2 的基础6 月16 日开挖。口岸区场地硬化正在进行垫层施工。 7 、信,息平台建设

包括设备采购、软件开发在内的招标工作将于7 月27 日开标,其中地磅采购已经开标。 8 、供电供水

有关部门已提供接入方案,目前正在优化之中。

9 、通讯

已明确中国电信、移动公司进驻,两公司已提交建设方案。

(二)征地拆迁

部队营房搬迁。总参在7 月5 日向广州军区下达搬迁命令,7 月12 日下午边防三团接到书面命令,7 月13 日上午10 时30 分完成搬迁,当日下午营区移交指挥部,下午6 时祥发公司完成营房主体拆除。

卡凤村整村搬迁共涉及138 户,人口393 人,房屋110 间,建筑面积13042 平方米。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对影响围网的31 户村民搬迁安置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有23 户村民签订了搬迁协议,计划7 月底完成搬迁安置工作。新村建设7 ‘月20 日可交房41 套(包括装修), 7 月30 日可再交房40 套。

万泰宗地回收。台商采取了明显的拖延战术,多次失约,主要是对40 万元/亩的补偿价格不满意。。指挥部与凭祥市政府和土地、规划部门进行了回收方案的研究,计划在不能达成协议时将本月底前采取措施。

(三)协调工作

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在各联检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分别就口岸作业区规划、卡口建设、功能用房、设备采购、信息平台建设、联检楼分配、零公里场地拓宽、左辅山山体开挖、现有电子口岸前置查验区改造、边检营房改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土地规划调整、征用报批也取得明显进展。北投集团与五洲公司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已共同委托完成了前置核放区设施资产评估。

(四)招商工作

先后有中国外运、深圳华海国际货运、力帆、佳能、富士康、香港长达物流、越南华重汽车等几十家企业2 叨多人次来保税区考察。其中,中国外运集团、香港长达物流、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广西中集国际货运、海丰国际、深圳盐田港珠江物流等6 家企业明确表示了投资诚意,前4 家已提交投资计划书,海丰国际目前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珠江物流表示将采取租赁方式开展业务。目前,指挥部正重点与中远物流、中外运、海丰国际、香港长达物流等大公司对接,但由于入区条件尚未明确,企业入区无实质进展。

(五)推进管理机构成立

自治区编办已形成专题报告报自治区编委领导。目前,崇左市正在跟踪推进这项工作。

(六)加强领导

自治区北部湾办领导经常到保税区进行检查指导并派出联络小组常驻保税区工作,赵乐秦书记两周到保税区检查工作一次以上,黄克市长经常深入现场解决难点问题,亲自入户做群众搬迁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连生每周到保税区检查工作一次,市长助理、市北部湾办主任劳宁军常驻凭祥专职负责保税区日常工作。凭祥市委、政府全力以赴,成立专门工作组包干深入农户做好群众搬迁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村民搬迁工作依然滞后。

(二)资金缺口较大。

(三)招商工作尚无实质进展。

(四)地方供水能力不足。保税区属于凭祥边境合作区水厂供应范围,但该水厂目前仅有供水能力5000 吨/日,管网不配套。为保障保税区用水需要新建一个1000 立方米水池、3 公里管线和2 个加压泵站,总投资310 万元,而该水厂投资能力缺乏。

(五)进入7 月上旬开始出现商品混凝土供应不足问题。

(六)管理机构尚未成立,联检部门机构申报和人员编制申请工作进展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确保保税区年底前封关目标实现,继续强化对保税区工作的领导,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村民搬迁工作,确保在7 月底前完成影响围网的31 户村民搬迁安置工作。

(二)确保施工顺利开展。一是解决施工商品混凝土供应跟不上的问题;二是继续理顺好北投集团与五洲交通的合作关系,确保口岸作业区正常施工;三是继续加强与部队的协调,尽快完成左辅山开挖;四是寻找新的弃土场,再容纳8 万立方米弃土堆放。

(三)继续协调好重要关系。一是继续理顺联检部门,解决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二是与自治区湾办、国土资源厅、口岸办和联检部门研究一期超出国家批准红线问题。

(四)加快迎接国家验收准备工作。近期将组织指挥部、凭祥市相关审批部门赴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和钦州市观摩学习联合审批、档案整理、接管验收等工作,整理验收需要办理种类手续和档案清单。

(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与市委宣传部及相关媒体,共同谋划开展一系列宣传报导活动,扩大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影响,提高知名度。近期计划在河内、南宁、凭祥召开招商说明会,计划沿南友高速公路、河内至谅山一号公路设立广告牌。

(六)统筹融资工作,确保资金需求。当前要尽快完成口岸作业区土地出让和已出让土地的颁证,以增强投资主体的融资能力。

(七)推进企业入区工作。

(八)成立保税区管委会并制定工作制度。

四、请求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请求协调自治区湾办、国土资源厅、口岸办和联检部门共同研究一期超出国家批准红线问题,拿出可行方案并及时赴北京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汇报沟通,取得同意后上报保税区建设方案。友谊关口岸作业区超出保税区红线范围23 公顷(约345 亩)。去年以来,指挥部及国土部门分别到自治区北部湾办、口岸办、国土资源厅进行沟通汇报,对超出红线范围的问题也向海关总署、国土部相关司局进行初步沟通汇报。国土厅认为超出红线部分,可作为友谊关口岸用地范围,但保税区超出范围需要国土部同意;海关部门认为,要及时与国土资源部沟通协调,争取国土资源部同意;自治区口岸办认为,在保税区验收之前,友谊关口岸扩建工程要进行验收,让扩建部分合法化。目前各部门对超出部分意见不一,建议自治区协调各部门拿出统一意见,首先做通海关,曹署和国土部的工作,然自治区相关厅局对口做好参与验收国家部门的工作,确保验收顺利过关。

(二)继续投入资金,确保项目建设。特别请求专项对供水项目给予水厂资金补助3 叨万元。请求协调发改、口岸、国土、水利等部门帮助策划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

(三)请求尽快批复成立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四)协调北投集团尽快研究制定具体的招商政策和准入门槛。我们认为,由于保税区一期土地十分有限,对入区企业必须严格把握,应选择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入区发展。一期主要以租赁为主,同时对有实力的著名企业也可考虑出让少量土地,祥发公司也可以土地入股参与入区企业的经营,当前要加快研究仓储设施如何加快建设、仓储设施租赁期与租金收取的标准与办法、入区门槛、产业方向等具体问题,尽快选择一批符合入区条件的企业入区同步建设,保证有若干家企业在封关时入区发展。

第二篇: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有关政策

一、从境外进入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内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机器、设备和建设生产厂房、仓储设施所需基建物资;企业生产所需机器、设备、模具及其维修用零配件;企业和行政管理机构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二、海关对综保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对从境外进入综保区的货物予以保税。

三、综保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件管理。

四、保税货物在综保区内存储无期限限制。

五、综保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及企业生产运往境外的产品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六、综保区内运往境外的货物免征出口关税。

七、综保区内销往国内区外的货物,应按照货物出区时的实际状态征收税款。

八、国内货物进入综保区视同出口,按规定实行退税。

九、综保区企业可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和资本项目外汇专用账户;区内企业对境外支付货款,无需办理进口付汇核销,向境外出口货物,在海关办理保税货物出境备案的,无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企业外商投资者的利润、股息、红利可汇出境外。

十、简化综保区内企业贸易信贷收付汇审批手续,对信誉好的企业提高预付货款付汇额度比例。

十一、对综保区内下列货物免于检验:未经加工的进境复出境应检物;入区时已办理检验检疫手续且符合有关规定的应检物;国内入区后复出区的应检物;区内企业之间销售、转移的应检物;境外进入区内自用办公用品。简化综保区中转或转口应检物的检验检疫程序。

十二、在综保区内设立的工业项目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对于一次性交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工业企业,可采取租赁方式供地,出让金可分解为年租金分年缴纳。

十三、综保区内基础设施用地按划拨方式供给。

十四、在遵照中央关于因公出国(境)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为综保区管理人员办理因公出国(境)审批手续提供便利。

十五、综保区内外方投资者及其外籍员工,未在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办理签证的,我口岸签证机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为其办理相应口岸签证。

十六、在综保区内设立的企业,在企业名称中允许使用表明其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的各类新兴行业用语作为行业表述予以登记。

十七、进入综保区的企业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允许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允许跨行业设立加工、贸易、仓储、商品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工贸企业,灵活核定体现其行业和经营特点的经营范围。

十八、对综保区建设及入区企业,凡符合省和当地政府各专项资金支持范畴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点给予支持。

十九、省政府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对综保区建设给予支持。

第三篇:上海综合保税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制告知单

1.适用范围

注册在保税区的内资企业,且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未列入《上海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细则》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实施依据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条例》、《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市政府关于批转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上海市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上海市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08〕33号)和《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8)》等相关法规。

3.项目备案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材料

(1)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附件);

(2)企业营业执照或者法人证书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统计登记证复印件;

(3)房地产权证及复印件、或者土地转让合同及公证书复印件、或者土地中标通知书、土地成交确认书、租赁协议等复印件;

(4)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各材料均需加盖项目备案申请单位的公章。

4.备案程序

(1)项目备案申请单位持规定的材料到计划财务处申请项目备案;

(2)项目备案申请单位到计划财务处领取备案意见;

(3)项目备案申请单位在统计所领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

5.办理期限

15个工作日内办结;

6.收费标准

不收费。

7.受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7:00

8.受理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9号1903室

9.联系方式

联系人:阎翊申萌

联系电话:5869856168282585

10.监督渠道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投诉电话:68282399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投诉电子信箱:tousu@waigaoqiao.gov.cn

浦东新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68546834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水芸路388号城投大厦1号楼1楼投诉箱,邮编201306;基隆路9号19楼投诉箱,邮编200131)

第四篇:保税区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方案

随着电梯使用逐渐普及,电梯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发生困人故障等各类问题相继出现,引发社会对电梯安全的极大关注。为进一步抓好电梯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天津市和滨海新区关于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落实“创新发展、真抓实干、稳重求进”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切实保障群众人身安全。 二 、工作目标

努力降低电梯等故障,力争实现三个100%目标:一是100%确定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督促责任主体履行安全管理义务;二是开展电梯安全风险排查,全面掌握在用电梯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督促相关单位消除隐患,确保重大隐患整治率达到100%;三是督促使用单位对“三无”(无物业管理、无维保单位、无维修资金)电梯和老旧电梯,进行100%地更新、改造、维修或消除隐患。同时,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电梯使用管理制度、日常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验制度等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

三、组织机构

区质监局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指挥部,由秦宝坤同志任总指挥,杨威副局长任副总指挥,局机关全体同志参加。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质监科。各电梯使用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协调本单位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

四、工作任务

1、落实电梯使用管理责任。明确电梯使用管理权者并落实电梯使用管理权者责任及义务。使用管理权者要履行电梯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项使用管理责任和义务,做到“九个到位”:使用登记办理到位、规章制度执行到位、技术档案建立到位、管理机构人员管理到位、设备检验申报到位、应急救援开展到位、维保质量保证到位、日常巡检落实到位、安全常识宣传到位。

2、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结合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和现场监督检查等工作,100%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排查技术要求下发后,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要对所使用和维保的电梯,按照排查要求及时进行100%地排查,区质监局对排查的电梯进行抽查。对经排查存在风险和隐患的电梯要逐台建档,逐台评估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确定风险类别、等级,逐台制定整治方案,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督促相关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3、专项整治“三无”电梯。对“无物业管理、无维保单位、无维修资金”的“三无”电梯开展专项整治。结合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摸清“三无”电梯的底数和每台电梯的具体情况,制定“三无”电梯具体情况一览表,提出解决每台电梯问题的具体建议并及时向管委会报告,明确电梯使用管理权者,督促其签订维保合同,落实其安全责任,规范对电梯安全管理,逐步建立“三无”电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4、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维修。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维修。首先,要结合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工作,摸清老旧电梯底数。其次,结合老旧电梯的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及风险大排查工作,查明每台老旧电梯的具体隐患,根据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更新、改造和维修等整改建议。对于老旧电梯底数、存在的隐患及整改建议,要书面向管委会进行报告。第三,开辟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和维修绿色服务通道,积极帮助、指导相关单位办理报废、施工告知、安装监督检验和使用登记等手续。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和维修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从源头上把好电梯部件进货关,监督相关施工单位切实保障施工质量,确保更新改造维修后的电梯具有可靠安全性。

5、推进电梯应急处置。使用单位必须建立责任明确、预警有效、响应及时、解救迅速的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最大限度地解决电梯故障报警失效、物业管理单位无人值守、故障信息传递不畅以及维保单位救援力量不足、救援不及时等问题。监察机构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及时对电梯进行更新改造维修,提升设备安全水平;督促使用管理权者落实电梯使用管理责任,依据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对电梯实行精细安全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乘客正确乘梯;加强对电梯检验工作的日常监管,提升定期检验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从严监管维保单位,规范维保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故障率。

五、工作步骤

1、自查自纠阶段(4月20日至6月30日)。相关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将自查情况排查表和汇总表上报区质监局(联系电话:849060

22、13821322366)。

2、监督检查阶段(5月20日至9月30日)。区质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使用和维保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自查中发现问题尚未完成整改的、群众投诉举报的、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电梯开展监督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3、集中攻坚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针对企业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汇总台帐,明确问题整改时限和督办责任人,监督相关单位集中进行整改。对于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无法落实整改的电梯,要书面报告管委会并依法予以封停。

(五)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区质监局对电梯大会战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全面总结,归纳安全监管工作经验,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电梯安全问题备受公众与媒体关注,保障电梯安全关系百姓安全、社会和谐与稳定,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电梯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人员、资金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要及时分析研究大会战工作,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进工作扎实开展。

(二)争取上级支持,形成部门合力。要积极向管委会汇报,争取将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列入民生保障项目和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活动;加强与安监、建交、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开展监督检查,监督电梯使用、维保单位落实相关责任,协调配合推动大会战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宣传教育,鼓励社会监督。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大会战工作进行全面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电梯安全的良好氛围。特别要在“全国质量月”期间组织开展“电梯安全周”宣传活动,主动向社会公布电梯安全状况、监察和检验发现的问题,以及大会战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情况,动员、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对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质量的监督,促进安全监管工作更好开展。

第五篇:深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总体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58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规划纲要(2012—2014年)的通知》(粤府〔2012〕116号),以及《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深发〔2010〕12号)和《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深府〔2011〕165号)精神,围绕打造“深圳质量”,加快推动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深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全力促进深圳保税区域(包括福田、沙头角、盐田港保税区,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前海湾保税港区,深圳出口加工区,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以及保税仓、出口监管仓。注*保税仓与出口监管仓简称为两仓,下同。)转型升级,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和面临形势

20多年来,依托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优势,深圳保税区域通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与推动深港分工合作,发展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和高产田,在引导产业集聚、拉动经济增长、融入全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开放型经济体系迈向更高发展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国内同类园区相比,深圳保税区域具有以下优势:

园区种类丰富,业务功能齐全。保税监管制度是特区改革创新的产物,从开创沙头角保税工业区开始,深圳先后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等,是国内拥有保税区域类型最多、层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城市之一,发挥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及产业要素聚集作用,满足了特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区域面积集约、综合效益显著。深圳保税区域7个园区(不含两仓)总面积仅10.48平方公里(实际运作面积仅6.78平方公里),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5亿元、进出口总额1262.5亿美元和税收收入138.8亿元,以占全市0.53%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市5.4%的工业产值和27%的进出口总额。深圳保税区域单位面积效益位于同类园区前列,是国内发展成就最突出、最具竞争力的保税区域之一。

区位布局科学,产业特点鲜明。深圳保税区域主要依傍我市陆路口岸、港口和机场等重大物流节点而设,充分发挥了口岸物流与保税政策的整合效应,形成进出口商品分拨转运与生产要素聚集、重组、优化配置的平台。各区域结合自身的区位和特点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东部以港航产业与保税加工、中部以物流服务与国际贸易、西部以现代保税服务业为特征的全市保税产业战略格局。

发展环境优越,服务体系健全。深圳保税区域面对珠三角广阔的加工贸易市场和深圳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依托我市完整开放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快速便捷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载体多、能力强的技术服务体系,高效的产品技术展示交易体系,发达的商贸流通体系,为园区政策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深圳保税区域既面临着国际新一轮高端产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深港合作深入推进的机遇,又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全市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日益迫切、要素成本上涨等紧约束的挑战。与此同时,深圳保税区域还亟需解决一系列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加工贸易和传统物流比重较高,先进制造、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业务亟待培育;二是区域功能有待完善,保税贸易、保税金融、保税商业等现代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三是发展空间趋近极限,绝大部分园区面积偏小且开发强度高,产业承载空间严重不足;四是园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建设滞缓,管理资源较为匮乏,难以形成引进高端产业的硬件环境;五是监管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保税产业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面对全市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和特区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深圳保税区域需要更好地发挥引领外经贸转型升级、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和优化内外需结构的作用,率先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强化深圳口岸城市和外贸大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市开放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全国保税区域转型发展探索新经验。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深圳质量”为核心理念,强化改革创新,全力构建并充分发挥园区政策、功能、环境的新优势,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探索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深港合作、提升参与全球分工水平的先行区与示范区,为深圳加快建立“高、新、软、优”产业体系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深圳保税区域将以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为立足点,以区域整合与业务拓展为推进手段,坚持产业转型与环境优化,加快建设“四区”:

——面向全球的国际贸易示范区。搭建保税展示服务平台和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将保税区域打造成为国际商品的交易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及重点商品的议价中心。

——全国保税制造业升级引领区。推动传统加工业向产业链两端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将保税区域建设成为高端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

——深港保税服务业合作试验区。深入推进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将保税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供应链管理中心、服务贸易发展试验区和亚太航运服务中心,并率先在前海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保税政策与监管创新先行区。整合监管信息平台,推动区域联动,加强部门协作,将保税区域打造成货物自由流转、高端业态迸发、政策环境最优、监管效率最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力争到2015年,深圳保税区域实现“百家千亿”的发展目标:

——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提升园区贸易引领作用,实现进出口额1450亿美元,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9%;商品销售额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70%以上,高端消费品占20%以上;工业增加值200亿元,年均增长10%;物流企业营业收入300亿元,年均增长1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进和培育100家对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或平台,其中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到40家,供应链管理中心达到30家;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60%;优化园区贸易结构,实现加工贸易占园区进出口比重下降到35%,保税仓转贸易比重提高到55%,一般贸易比重提高到10%。

——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集约利用园区土地,到2015年,争取在每平方公里运作面积上实现增加值30亿元、进出口额200亿美元、税收20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0.035吨标准煤。

三、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

根据“四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自由流转的政策功能体系,打造满足高附加值业务和新兴业态发展需求的监管体系,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与规划管理的资源体系,实施6大转型升级策略:

(一)保税贸易引领策略。

围绕国际贸易示范区建设,重点推动保税贸易业务发展。依托福田保税区与临近口岸,盐田综合保税区与东部港区,前海湾保税港区与西部港区,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待批)与深圳空港“四区三港四口岸”大联动优势,整合国际国内贸易渠道,搭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游艇、航材、医疗器械、工程机械、食品等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发展战略性资源产品进口业务。积极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建设,推动外经贸政策的先行先试。

(二)保税制造升级策略。

围绕全国保税制造业升级引领区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品牌建设带动效益提升,以绿色环保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传统加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引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游艇制造等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税制造龙头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的研发或技术服务中心入驻,建设保税研发设计总部的集聚区;拓展全球检测、维修功能,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完善售后增值服务,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检测维修示范区。

(三)保税服务拓展策略。

围绕深港保税服务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以推进前海率先实现深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目标,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商贸服务和生产性服务机构,创新对外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包括供应链管理、高端航运服务、电子商务、跨境交易、服务外包、离岸业务、物流金融、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等多元化保税服务业,构建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航运服务、创新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区,打造全球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四)保税功能提升策略。

围绕保税政策创新先行区建设,以保税区域现有优惠政策体系为基础推动创新试点,在完善货物监管模式、优化外汇管理模式、健全出口退税机制、争取启运港退税等政策,在完善产品内销安排、开放人员出入境、推动立法保障等领域,开展自由贸易园区政策和体制创新,使深圳保税区域的功能得到全面拓展,成为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示范区域。

(五)保税区域联动策略。

在更高领域、更高层次推动保税区域的科学布局与新一轮大发展,以区域联动为支点,构筑起全市保税产业的合理布局。其中东部带以盐田综合保税区为主,与深圳出口加工区等保税产业集聚区联动发展;中部带以福田保税区为主,带动福田口岸、皇岗口岸及其他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西部带以前海湾保税港区为依托,推动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等保税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

(六)保税管理优化策略。

围绕保税监管创新先行区建设,按照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加快通关改革。建立管理部门与联检单位的紧密协作和相互支持体系,探索预归类、预检验的海关、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实现一点接入、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的快速通关目标。探索运用“电子围网”的监管模式,充分发挥保税政策的辐射作用。充分借助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实时通讯技术,建设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在查验与通关、政企信息互通等领域不断提升服务效率,打造“一站式”服务示范区。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健全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园区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保税区域的科学规划和发展。

四、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

按照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的要求,坚持差异化发展,充分考虑各园区的政策、区位和产业特点,通过整合区、港、口岸资源,推动功能定位、产业内涵和监管模式创新,发挥园区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

(一)盐田综合保税区。

功能定位:以深港共建世界级港口群为目标,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突破口,整合盐田港区和后方保税园区,发挥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政策功能的叠加效应,实现港口作业、国际中转与转口、国际采购与分拨、保税加工、物流增值服务、国际贸易代理、临港金融资讯服务、现代商贸服务与保税多式联运9大业务功能。

空间优化:按照整体发展要求,盐田综合保税区分为临港业务区和后方陆域区。临港业务区形成港口操作区、贸易服务区、临港增值服务区、多式联运区域等子功能区域;后方陆域区规划高新技术加工区和生产服务业集聚区。

产业升级:引导区内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有序迁移,促进低附加值物流服务向供应链管理业务延伸,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国际贸易、远洋航运、船舶租赁等产业,拓展大宗商品现货保税贸易及期货业务,构建工程机械、电子产品、食品等保税贸易平台,发展与港航相关的金融、保险、咨询、海运、救援、货代、信息处理等增值服务,打造东部临港产业集聚区与临港物流总部基地。

盐田综合保税区所辖的三个片区近期差异化发展思路:

沙头角保税区:推动低附加值的保税加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依托港口发展保税商贸、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土地置换和设施改造,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率。完成西区旧厂房改造,提升园区的商务功能和产业功能。

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南片区临近港口,着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多式联运、第三方物流等;北片区重点推进大宗商品贸易、港航服务、供应链管理、展示交易业务的发展。

盐田港保税区:完成盐田三村、四村的搬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综合保税区的封关验收做准备,未来重点发展高科技临港加工业。

(二)福田保税区。

功能定位:加强与香港、福田中心区和口岸区域的联动,充分挖掘地段价值,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品入境检测维修示范区,积极承接国际新一轮高端产业转移,推动园区向商贸展示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信息资讯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及总部企业集聚区升级,打造对外开放、深港合作、高端集聚的特色园区。

空间优化:引导福田保税区加工贸易和传统物流业务向其他保税区域转移,加大园区旧改力度,完成3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转工业研发的目标,建设总部经济大厦,打造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为高端服务业的集聚提供空间。

产业升级:开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保税展示业务,打造医疗器械、钟表、电子产品、化妆品、高端商品等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发展保税文化产业,构建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技术支持体系,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研发设计、电子商务、全球检测维修、高端商品贸易、跨境物流综合服务、文化保税服务等业务。

(三)前海湾保税港区。

功能定位:依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按照率先实现深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货物贸易一体化”的目标,重点在总部经济、供应链管理、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离岸业务、期货交割、船舶交易、航运金融保险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港深国际航运服务平台、创新金融基地等载体建设,打造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供应链管理中心、高端航运服务基地和创新金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自由贸易港区,最终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空间优化:优化西部港区的空间及功能布局,统一规划港口物流保障用地,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重整优化疏港道路体系,加强前海湾保税港区与深圳机场、大铲湾港区功能联动和一体化运作,合理统筹集装箱码头作业区和后方城市单元开发建设,高效集约地利用空间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港城一体化”进程。

产业升级:加快推进物流仓储和码头装卸等传统物流业务的升级,大力开展与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相关的国际集拼、国际采购与配送、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业务;打造高端商品、船舶设备、医疗器械、消费电子产品等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设集进出口贸易、保税展示交易、分拨配送、电子商务、金融结算服务于一体的要素交易平台,发展融资咨询、融资担保、资金结算、物流金融、离岸业务、融资租赁等增值服务,形成物流、贸易、航运、金融产业集群发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轨推进的发展格局。

(四)深圳出口加工区。

功能定位:以提升和完善区域功能为重点,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强化内引外联功能,主动适应跨国公司业务运作的需求,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向集综合产业、商贸会展、服务创新和保税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方向发展,打造高科技制造中心、保税货物集散中心、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和研发设计检测中心。

空间优化:提高新增产业用地控制标准,引导中小企业向多层标准厂房集中,加快形成保税物流服务业功能区、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和新能源产业功能区。

产业升级:重点扩大园区产业规模,加强与其他保税区域的功能联动,积极承接福田、沙头角保税区转移的保税制造业,鼓励研发中心、清洁生产企业集聚。有序发展综合物流、研发设计、检测维修、采购分拨、展览展示等业务。

(五)空港保税片区。

空港保税片区包括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和申报中的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其中机场保税物流中心面积0.41平方公里,空港保税物流园区面积5.37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通过向空港综合保税区升级转型,发挥机场“人流、货流、资金流及资讯流汇聚点”的作用,将其打造成为未来临空经济圈的核心园区,以及深圳航空物流、高新技术、销售结算、研发设计产业的聚集区。

空间优化:整合资源,改变方案,向国务院申报空港综合保税区,高标准开展园区规划,以空港为核心,以保税为先导,打造航空操作区、物流配送区、临空商务区和高端制造区等环形临空产业带。

产业升级:重点引进航运服务、航空物流、保税展示、商贸结算、研发检测、高端加工为代表的临空产业群,形成航空物流和高精尖产业的积聚,放大机场的功能和价值。

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应加强与机场、大铲湾港区的联动,优化监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积极融入未来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规划。近期着力拓展简单加工、检测维修、售后服务、展示交易等业务,探索建设商用飞机及航材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开展直转、集中报关等业务,构筑深圳航空物流产业集聚区。

(六)保税仓与出口监管仓。

功能定位:以电子监管为手段,拓展保税物流功能,提升仓储服务效率;扩大保税仓储货物范围,实现仓储货物的进口和出口双向运作功能;推动公共型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向综合保税仓模式发展。

空间优化:利用加工贸易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旧仓库区改造的契机,推动两仓从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转变,就近融入保税区域发展规划。

产业升级:加强出入仓的集中申报服务,简化业务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与一般贸易物流服务效率;引导企业拓展两仓货物进出口双向物流、流通性增值服务、供应商库存管理、保税高端配送等业务。

五、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

为实现深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内容,合力推动9项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一)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

利用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契机,发挥保税区域的政策功能优势,营造投资贸易便利化的环境,引进跨国公司营运中心,发展保税交易市场和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构建完善的信息、检测、评估、融资、物流等服务体系,推动贸易产业链的集聚。拓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保税展示业务,探索开展游艇、商用飞机、航材产品的保税交易,布局建设大宗商品、工程机械、医疗器械、钟表、电子产品、食品、化妆品、高端商品等专业保税展示交易平台,研究文化产业保税运作模式,打造现代物流、金融、商贸业联动发展,营运中心、结算中心高度集聚的国际贸易示范区。

(二)加强园区的功能创新。

积极落实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争取启运港退税政策,提高海铁联运和海空联运业务的便捷高效性,扩大进出口集拼中转箱货源;拓展保税延展功能,推动研发外包、软件外包、数据服务、第三方维修检测为重点的服务贸易发展,开展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物流金融、离岸业务创新,实现园区整体功能的升级。

(三)引导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保税区域企业准入、退出机制的实施细则,巩固提升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工制造优势,重点引进与物联网相关等新兴信息技术制造业,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研发、制造、营运中心,提高企业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能力。引导物流企业拓展供应链管理、分销采购等现代物流业务,为制造及商贸企业提供更具效率的物流解决方案。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港航服务、金融服务等,丰富园区业态。

(四)构建“走出去”支撑平台。

制定有利于保税区域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的监管办法,鼓励相关企业实施品牌输出战略,支持我市大企业在园区内设立研发、检测、维修中心,加强对深圳制造业国际化发展的投资促进、指导服务和协调保障力度。同时,探索开展第三方检测和维修业务模式,延伸高端制造业的产业链条,构建面向国际的技术服务基地,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检测维修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我市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加快园区及两仓试点申报工作。

整合沙头角保税区、盐田港保税区、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盐田港中西港区以及周边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向国务院申报建设盐田综合保税区,通过功能拓展、区港联动,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开展深圳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的可行性研究,推进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的二期封关工作,启动机场保税物流中心、深圳机场、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向空港综合保税区转型的规划申报。推动临近保税区域的两仓业务逐步整合到园区,其他两仓向综合保税仓库转型。

(六)优化园区监管服务环境。

按照“大物流、大通关、大口岸、大平台”思路,整合保税区域、保税场所、口岸现有的系统信息资源,构筑保税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尽可能实现园区主管部门、海关、检验检疫、港区、机场、口岸、税务以及企业等的信息互通共享;探索深港两地海关及检验检疫等口岸监管单位逐步实现“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提升通关便利化程度。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开展货物“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的通关模式,优化园区监管服务环境。

(七)探索运用“电子围网”的监管模式。

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电子围网”的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保税政策的辐射作用,对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企业试行部分综合保税区政策。探索“电子围网”创新保税区域的监管模式和政策功能,促进园区转型发展。

(八)集约利用园区土地。

加强用地规划,整合存量土地,推动保税区域旧厂房(仓库)的升级改造,盘活闲置物业,开展仓转工的功能转换,优化园区空间承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盐田三村、四村的搬迁进度,推进盐田港后方陆域的平整,为盐田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作奠定坚实基础。完成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一期相邻土地的置换工作,开展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建设。到2015年,确保园区至少新增发展空间30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产业用房超75万平方米。

(九)推动园区设施改造升级。

建立园区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与辖区政府统筹推动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保税区域配套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推进福田保税区市政道路和环境改造、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完善、三号门人行天桥建设、围网改造等工程,开展前海湾保税港区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续建和基础设施补充工程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规划建设福田保税区国际展示交易中心和盐田现代保税物流中心。

六、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保税区域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定期磋商协调机制,共同解决本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联席会议由市领导担任总召集人,由市发展改革委、经贸信息委(保税区管委会)、科技创新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人居环境委、交通运输委、市场监管局、文体旅游局、国资委、地税局、法制办、金融办、投资推广署、前海管理局(前海湾保税港区管理局),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国税局、深圳外汇管理局,福田区政府、盐田区政府、坪山新区管委会,招商局集团公司、盐田港集团公司、深圳机场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经贸信息委,负责日常工作。

(二)加大管理服务力度。

根据市编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高新区和保税区管理体制的通知》(深编〔2010〕52号)精神,推进深圳福田、沙头角、盐田港保税区和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围网内建设、环保、劳动、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行政执法职责的委托工作,合理调整深圳福田保税区服务中心、沙头角保税区服务中心和盐田港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服务中心职能。按照“体制不变、机制优化”的原则,理顺福田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服务资源、配套设施的管理机制,建立园区主管部门参与园区开发主体考核评估的制度,推动企业为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全面的服务和保障。

鼓励各保税区域以联席会议、区关合作、区检合作等形式,建立保税区域管理部门、辖区政府、运营主体与联检单位的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解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和瓶颈问题。

(三)落实工作责任。

各有关单位应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具体行动方案,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报备。各相关单位应建立并强化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和任务推进管理机制,编制工作推进时间表,明确任务推进的细化措施及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四)严格督查考核。

围绕本方案的各项重点任务,建立督查倒逼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对各有关单位落实保税区域转型升级情况进行督查,对正在落实的查进度,对没有落实的查原因,对已经落实的查效果。

(五)提供资源保障。

为确保保税区域转型升级任务按期完成,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保税区转型升级工作。各相关单位也应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

深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3—2015年)

为贯彻落实《深圳保税区域转型升级总体方案》,推动深圳保税区域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率先转型发展,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深圳质量”为核心理念,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细化重点工作和责任分工。积极开展深圳保税区域的政策与服务创新,构建满足高附加值业务和新兴业态发展需求的监管体系,提高空间承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实现园区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成为引领外经贸转型升级、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优化内外需结构和提升参与全球分工水平的先行区与示范区,为深圳加快建立“高、新、软、优”产业体系、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工作措施

(一)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

以保税贸易为核心,打造保税交易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引进商贸营运中心,推动园区功能由生产服务向生产与消费服务并重转型。争取2015年深圳保税区域实现进出口总额1450亿美元以上,实现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1.2013年12月底前,研究出台深圳保税区域拓展国际贸易的有关措施,对设立保税交易功能性市场的企业给予支持。(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财政委配合)

2.2013年12月底前,争取商务部支持我市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市经贸信息委负责)

3.2014年6月底前,争取文化部支持我市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市文体旅游局牵头,市前海管理局、经贸信息委、深圳报业集团配合)

4.申报开展福田保税区汽车整车保税展示业务,力争2014年6月底前完成医疗器械、钟表、电子产品、文化产品、高端商品等保税展示贸易平台的建设。(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财政委、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5.以盐田港大型物流中心为龙头,力争2014年6月底前构建大宗商品、工程机械、电子产品、酒类、食品等保税贸易平台,带动临港仓储物流企业向进口商品的分拨集散中心发展。(市经贸信息委牵头,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6.探索商用飞机、保税航材和航空产品的展示交易平台建设,拓展飞机发动机等航空维修业务。(深圳机场集团公司牵头,市经贸信息委、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7.加快前海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研究申报开展整车进口业务,发展融资咨询、融资担保、资金结算及相关增值服务,带动物流、贸易、航运、金融等集群发展,打造在亚太地区重要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市前海管理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交通运输委、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8.创新投融资模式,2015年12月底前规划建设福田保税区国际展示交易中心和盐田现代保税物流中心。(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配合)

(二)促进保税区功能创新。

按照试点先行的思路,利用深圳保税区域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港航服务、保税交割、离岸贸易等新兴产业,创新园区功能,丰富园区业态。

1.2013年12月底前,制定前海湾保税港区探索建设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区、创新发展融资租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先行先试措施。(市前海管理局牵头,市经贸信息委、财政委、地税局、金融办、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国税局、深圳外管局配合)

2.加强保税新业态的调研和培育工作。学习借鉴国内其他保税区域在保税业务创新方面的具体做法,研究出台对保税区域融资租赁、保税交割等业务的扶持措施,引进和培育5家融资租赁企业,推动保税新业态的发展。(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金融办、前海管理局、深圳海关、深圳外管局配合)

3.积极向国务院申请启运港退税试点,争取2014年6月底前前海湾保税港区和盐田综合保税区能够享受相关政策,提升港区竞争力,促进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快速发展。(市财政委牵头,市经贸信息委、交通运输委、地税局、前海管理局、深圳国税局配合)

(三)推动园区产业转型。

通过政策优化与平台打造,巩固提升园区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促进区内跨国公司生产制造中心向研发、管理中心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商品贸易等。

1.整合扶持政策,加强日常服务,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提升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和创意设计能力,将产品制造优势向产品流通、产品服务、方案策划、品牌经营、展示展销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各园区主管部门负责)

2.2014年6月底前健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拓展第

三、第四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跨境物流综合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务。(市交通运输委牵头,各园区主管部门配合)

3.加强园区内外产业衔接,充分利用市、区经济扶持政策,引进跨国公司分支机构40家,供应链管理中心30家,保税展示交易平台10家,研发设计中心10家,检测维修中心5家、服务贸易平台5家,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保税商品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各园区主管部门负责,市投资推广署配合)

(四)构建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支撑平台。

利用园区的区位政策优势,构建自主品牌走向国际的技术服务基地和售后管理中心。

1.2013年12月底前制定有利于在保税区域开展研发、检测、维修服务的监管办法。(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市经贸信息委配合)

2.2013年12月底前制定在保税区域内设立保税研发、检测、维修中心的扶持办法。(市经贸信息委牵头,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3.2014年3月底前向质检总局申请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检测维修示范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市经贸信息委、人居环境委、深圳海关配合)

(五)加快盐田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建设。

争取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在国家验收后尽快实现封关运作。

1.2013年12月底前,争取财政部、海关总署同意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申报方案。(市财政委、深圳海关负责,市经贸信息委、盐田港集团公司配合)

2.2014年3月底前,争取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市经贸信息委负责)

3.国务院批复后,着手制定园区建设工作计划,确定园区土地规划方案,完成开工投资计划的申报并组织建设工程的实施,争取早日通过封关验收。(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盐田区政府、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盐田港集团公司配合)

(六)推动其他保税区域的转型申报和建设工作。

优化深圳保税区域的园区布局,积极开展园区的转型申报工作,为推动保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环境。

1.2014年12月底前完成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坪山新区管委会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经贸信息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住房建设局、市场监督局、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国税局、深圳外管局配合)

2.2014年12月底前完成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二期封关工作。(深圳机场集团公司牵头,市经贸信息委、财政委、深圳海关、深圳国税局、深圳外管局配合)

3.2014年3月底前完成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规划研究工作。(市经贸信息委负责,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国土委、宝安区政府、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4.2013年12月底前制定两仓转型发展方案,推动两仓功能合一。(深圳海关牵头,市经贸信息委配合)

(七)优化园区监管服务环境。

完善园区服务平台,优化政策环境,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促进区内产业向高端发展。

1.整合我市保税区域、保税场所和口岸的信息系统,争取2014年6月底前完成深圳保税物流管理平台建设。(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委、财政委、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2.创新电子监管手段,探索“电子围网”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保税政策的辐射作用。(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前海管理局、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3.2013年12月底前制定园区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实施细则,区内物业配置优先考虑鼓励类产业的发展。(各园区主管部门负责)

4.加强通关模式创新,实行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对重点企业试点货物分报集送等便捷化通关模式。(市经贸信息委牵头,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八)加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加强用地规划,整合存量土地,盘活闲置物业,创新产业用地机制,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1.2013年12月底前编制深圳保税区域旧厂房(仓库)的改造计划,提高产业用地的使用效率。(各园区主管部门牵头,市经贸信息委、规划国土委配合)

2.研究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一期围网相邻用地置换工作的可行性。(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深圳机场集团公司配合)

3.2014年12月底前完成盐田三村、四村的搬迁工作。(盐田区政府负责)

4.完成沙头角保税区西区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实现福田保税区3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转工业研发的目标,新建15万平方米的总部经济大厦,为园区总部经济、生产服务业和高端商贸等业务的集聚提供空间。(市经贸信息委牵头,规划国土委配合)

5.科学研究、合理确定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的位置、大小和规模,确保深圳空港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和周边保税园区的科学发展。(市规划国土委牵头,市经贸信息委、交通运输委、深圳机场集团公司配合)

(九)推动园区设施改造升级。

加快改造园区各项监管、管理和配套等基础设施,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

1.2014年6月底前建立园区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及辖区政府共同参与的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园区内外的产业衔接,制定各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的工作计划,并做好组织申报和开展前期工作,解决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不足、交通拥堵严重等关键问题。(各园区主管部门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交通运输委、各辖区政府及有关新区管委会配合)

2.2014年12月底前完成福田保税区三号门人行天桥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交通运输委、福田区政府、深圳海关配合)

3.2014年12月底前完成福田保税区市政道路和环境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市政公共设施完善、围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市经贸信息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委、福田区政府、深圳海关配合)

4.2014年12月底前完成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续建工程和基础设施补充工程的建设,完善园区通关报检查验设施。(盐田港集团公司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经贸信息委、财政委、深圳海关、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配合)

5.2014年12月底前完成前海湾保税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市前海管理局牵头,南山区政府、市交通运输委、市规划国土委配合)

三、工作要求

各有关单位和相关区政府应按照本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各单位的具体工作方案,并向市经贸信息委报备。各相关单位应建立并强化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和任务推进管理机制,编制推进时间表,明确任务推进的细化措施及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外交与国际形势下一篇:中国质量强制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