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设计高效课堂论文

2022-04-28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话题设计高效课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权威的范本,它只有明确的追求、共通的理念与个性的实践。在形式繁杂的高效课堂样态之后隐藏着一系列公共性理念,这就是降耗、增效、固本、强力。降低内在能耗、增强正向效能、坚固学习之本、强化学习者的学力与内力,是高效课堂改革的成功秘诀与本真内涵。

话题设计高效课堂论文 篇1:

信息化教学中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来促进教学发展一直是个热点话题。高效课堂在各地实施多年以来,其所具有的优点有目共睹,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现。本文试从高效课堂实施的背景、实质、意义和目标入手,简单探讨高效课堂的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优点与不足,然后重点介绍信息化背景下武汉鼎师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师科技)的产品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结合点以及其对高效课堂的促进作用。希望现代教学辅助系统和电子书包与教育的结合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1 高效课堂实施背景

新课改实施以来,为了响应国家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减轻学生负担的号召,我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从提高课堂的效率入手,力争利用课堂短短的45分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各地涌现出很多先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潍坊市的“345优质高效课堂”;郑州市四中的“三环节”课堂变学堂;天津市大港二中的“三级备课组”;山西长治市五阳煤矿中学的“学案五环节学问课堂”;等等。

2 什么是高效课堂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扈华唯老师指出: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课前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编写的导学案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打分。

高效课堂就是要用最少的授课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多的学习收获。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组内检测等把学习任务在课堂内高效完成,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高效课堂一般遵循“271法则”进行。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进行划分,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在每堂课课时缩短到40分钟后课堂的时间划分改为:5+30+5。

中国教师报采编部主任李炳亭是高效课堂首倡者,其在新浪博客中指出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十六个字代表着教育的一切方法和出路。

3 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和目标

创建高效课堂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需要,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创建高效课堂的目标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教师愉快工作。

4 高效课堂的实施

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李炳亭提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五步三查模式。五步三查模式可简述为:第一步,学案自学,找出学习困惑(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展示”学习成果,谓之“小展示”(教师“二查”展示过程所暴露的问题);第四步,教师根据小展示暴露出来的近共性问题,组织全班“大展示”;第五步,学生归位,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教师利用“三查”对此给予测评)。

同时他还指出高效课堂具体推进的“九步”程序,如图1所示。“九步”程序中,独学是指学生独立学习;对学指的是学生两人一组结成对子一起学习;群学指的是学生以三人以上组成小组进行小组学习。

高效课堂强调的内容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样做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课堂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来促成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教学的有效性是什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1]。

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其基本特征为:提出问题,学习者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收集数据,扩展和解释问题;形成解释,学习者对所探究问题做出回答;评价结果,学习者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检查结果,学习者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2]。高效课堂不是简单地把桌子围起来,而是要从根本上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以反映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来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高效课堂的优点和不足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多方面的优点,但也暴露了某些方面的不足,其优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效课堂的优点。

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来讨论和上台展示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在台上讲;学生为了能学到知识并且在课堂上有较好的表现,会在课前主动查找资料,课上积极讨论发言。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得到了提高。

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传统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就是课前预习自己看书,课堂学习只被动地听教师讲授并且写下笔记,学生很少动脑筋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只局限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和方法上。但在高效课堂模式下通过课前对学和所结对子交流意见,以及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拓展。

③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满堂灌,而只编写导学案,课堂上教师也只对学生的展示做出评价,具体的知识需要靠学生根据导学案去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在课前的结对探究预习、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展示、展示之后的互评检测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都要和所属的团体成员团结协作,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逐渐会被培养起来。

2)高效课堂的不足。

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非在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有好的效果。在数学的教学中效果比较好,但在英语的教学中效果不好。由于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大部分时间用中文讨论,英语教学中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英语这样需要知识积累和口语能力锻炼的学科需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在所有学校实施效果都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能力和水平有限的情况下的选择,适合在城乡结合部师资水平不高,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校推行。(率先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杜郎口中学就是这种情况。)

③课堂评价流于形式,评而无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发言只打分,不对其准确性做出及时评价,这样学生有可能会把有误的知识当作正确的。或者有的教师为了鼓励而鼓励,对所有学生的发言和展示都只用几句没有任何针对性和感情的话语(如“Great”“回答/展示得很好”等)来表扬学生。

④学生展示时间较多,但学习成效难以得到及时的反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一堂45分钟的课,学生展示占用课堂30分钟的时间,教师所能占用的时间5分钟用来引导学生展示,剩下5分钟用来做随堂测试来检验学习成效。但短短的5分钟要完成测试已属不易,再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测试结果有详细直观的了解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就更加困难。

⑤分组讨论时课堂管控较难,容易形成杂乱无章的一锅粥局面。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生自觉性不高,人数和分组较多,教师分身乏术等原因,课堂上容易出现以下情况:每个人都在高声地说,谁也听不清谁讲话;一部分学生积极热烈讨论,另一部分学生却无所事事;学生不知要干什么,就去开小会,甚至于讲笑话,追赶打闹;刚刚讨论不到5分钟,学生就要离开座位进行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还没有弄清楚,就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5 鼎师科技产品与高效课堂的结合点

武汉鼎师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教育信息化辅助系统和产品研发的公司。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鼎师教育科技着力开发智慧教室解决方案、鼎师英语诊断网、鼎师电子书包等系统和产品。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把鼎师英语系统和鼎师电子书包作为教具和学具来使用。

鼎师科技产品与课堂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结合见图2所示教学流程图。

2012年12月5日,宜昌市铁路坝小学与鼎师科技率先合作在湖北省开展平板电脑教学试点。区委、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带领全市教育系统一行120多人观摩了本次试讲课程。课程结束后,领导高度评价本次教学活动:“将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现代化手段传播出去,这样的尝试很好。”2013年6月下旬,基于云服务的鼎师智慧教室进入大连市沙河口区新建小学,这是智慧教室首次在大连进行试点,意义非凡。电子书包和电子白板良好的双向互动功能极大地促进了该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与普及。2013年7月15日,鼎师智慧教室在武汉市水果湖第二小学顺利搭建完成。该项目启动后,将帮助水二小的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和丰富教学方式和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诊断测评系统,发现自身学习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方法。2013年9月16日,鼎师电子书包第二次在武汉市中小学中进行试点,此次的试点对象为武汉市水果湖第一中学。智慧教室提供了贯穿教、学、考、练、测、评、升全过程的信息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服务,将帮助水果湖一中的师生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体验信息化教学的魅力。

鼎师科技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针对教师所能占用课堂时间有限,随堂测试及时反馈难以实现的不足,鼎师智慧教室解决方案能够通过课堂互动或随堂测试来对每一个学生每一道题的测试结果在教室安装的电子白板上进行详细直观的呈现,这样一来,及时的反馈和针对性讲评指导也就不再是难事。

2)实际教学中由于班级规模大、学生人数多造成个性化评价和个性化指导难以实现。而鼎师科技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系统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还能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提供提升方案,这就使个性化评价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在鼎师科技产品与高效课堂的结合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高效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自学,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自己。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相互交流和探索发现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而就鼎师电子书包目前的功能来看,大部分功能是通过教师的操作来实现,并借由电子白板展示出来,学生能实际进行操作的部分相对较少。因此,鼎师电子书包后期将针对学生这个课堂主体的需求来开发一些相应由学生主导操作的功能,并逐步进行完善,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还到学生手上,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接触鼎师电子书包来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信息化教学的便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

2)在高校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科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或多种模式相结合。其一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二是取决于学生的能力和接受情况,三是取决于学科本身的特性。教师要找到适合于他自己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可以通过协助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平板电脑和智慧教室来缩短这个时间和过程。通过设计课例,为教师制定教学模式。例如:语文学科可根据文章的类型来设置,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一种课例,将这种课例模式化或程序化,然后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文章类型,选定课例进行授课;数学学科,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预习课的,那么就可以设计没有预习课的导学案;高年级的英语课程,一般设有单词课,那么就需要专门设计单词讲解导学案;历史学科,一些调查表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的教学中效果不好,那么可以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即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学生之间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上。

3)高效课堂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而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中小学教学的主流。虽然多媒体早已进入学校课堂,单就英语这一学科而言,有的学校虽然使用多媒体如投影仪播放课件,但这一教学模式依然抑制了教学的有效性实施,不能引起并延续学生的兴趣。电子书包不应只是诸如投影仪这种多媒体设备的替代品,其电子白板与平板电脑的结合就确定了其在教学模式上的巨大转变。根据这一特点,其可在特定的教学模式的支持下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流程,在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下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0.

[2]陈旭远,张杰.实用新课堂教学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0.

作者:柳叶 王静

话题设计高效课堂论文 篇2:

高效课堂的本真内涵

摘要: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权威的范本,它只有明确的追求、共通的理念与个性的实践。在形式繁杂的高效课堂样态之后隐藏着一系列公共性理念,这就是降耗、增效、固本、强力。降低内在能耗、增强正向效能、坚固学习之本、强化学习者的学力与内力,是高效课堂改革的成功秘诀与本真内涵。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效能;降耗;增效;固本;强力

在当代,高效课堂探究日益成为教学实践领域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成为倍受广大教师追捧的教学探索方向之一。可以说,自“有效教学”被升级为“高效课堂”以来,每一次在“高效课堂”名义下开展的教学改革都极易激起广大教师的热情响应。当前,我国教学实践领域正经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高效课堂”冲击波的震动,教学实践者对教学“效力”的追求空前强烈!至今,广大教师对“杜郎口旋风”、李炳亭的“22条”、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泗阳中学的“1+1模式”[1]等依然津津乐道,高效课堂的花样与形式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仅要问:在林林总总的高效课堂教学样式下蕴含的核心理念与教育精髓是什么?教师如何利用这一精髓实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教学自由境界呢?无疑,这可能是广大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了。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本人在基层参与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来探讨高效课堂改革的精神实质与本真内涵。

一、降耗

对课堂“效力”的追求当属一种科学主义的教学论调,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讲目的、不问手段。进言之,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设计、思路,只要能在不违背道德原则的前提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即可被认定是成功的。这也正是有效教学的原初本意。但问题是,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过程控制与教学结构重整,就必须设法整合利用一切科学手段与有利条件,尽力将教学活动中的无效劳动、低效与“反效”劳动(即与教学目标方向南辕北辙式的教学劳动)降到最低水平。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过于关注课堂教学的正向效果,而低估了无效、低效、反效劳动对教学资源与成本的占用,以致认为:只要教学效果好,多一点付出也无所谓。由此,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陷入了另一种误区与盲区。当前,这种教育思想已悄然沉积为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哲学,根深蒂固地主宰着他们的教学行动与教学思路。其实,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与共同行动,教师对教学精力、体力、心力投入的增加都不仅会导致教学成本投入的相应增加,而且,这种额外的教学成本投入还会异变为拖累他们学习进程的“包袱”,最终加重学生的精神负担与学业压力。无疑,在教师进行轰轰烈烈的不计教学成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学生也在跟着受累、受罪,如忙碌于课前的演练与资料收集工作、课后的大量专项训练、大量日常生活时间被占用、课堂中的学习时间被无聊参演活动侵占等,学生进而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替罪羊”与“牺牲品”。其结果,师生的教学成本都会增加,高效能的取得对教师来说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麻烦的事情,整个高效课堂改革实践必然遭遇来自学生与教师的无形抵制,最终会沦落为“面子工程”,难以在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懒教师不一定是差教师,懒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高效能课堂应该是一种便捷、简单、明快、节能的课堂,一种绿色、生态、减负、增能的课堂,高成本投入的高效课堂最终只会让师生望而却步,对之失去参与改革的热情。我们相信:高效课堂所需要的教师是智慧型教师,所需要的学生是智慧型学生,大量机械、无效、无聊的教学活动只会埋没师生的教育智慧,最终与高效课堂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增效

如果说降耗是高效课堂改革的一条逆向而进的路径,那么,增效则是高效课堂的一条正向路径,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根本路径。课堂效能的增强靠的是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方式的优选、教学过程的专业化推进,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三驾马车”,是促使一堂课持续走向高效的必由之路。从教学设计上看,高效课堂强调的是内涵设计而非形式设计,重视的是关联设计而非分步设计。内涵设计的主要意蕴是: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知识点及其学习过程的科学设计,是按照知识间的内在逻辑与学习者消化知识的自然进程来进行的教学设计,是一种“立基学习、服务学习、为了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的根本内涵就是“助学”“促学”,是为学习者顺利消化知识提供一架“云梯”,搭建一座桥梁。所谓关联设计,就是强调: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的“三维”式网络化设计,是严格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呈现生命化的知识形态,力求让知识不再单单是一个符号、一种信息,更是散发着诱人的泥土芳香的“活知识”,是承载着知识原创者的生气与灵气的“活知识”。从教学方式上看,高效课堂强调的是方法的优选与灵活的组合。客观地讲,方式由方法组成,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元素,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构成的母体,用“优选”出来的方法组合成为“优秀”的教学方式是创建课堂课堂的重要思路。在当代高效课堂改革中最为崇拜的是教学模式,是种种成熟教学方式的凝固化组合形式,这一点值得警惕,它很有可能弱化高效课堂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最终在教学模式打造中偏离教学改革的初衷与本意,把高效课堂改革引向歧途、推入陷阱,致使整场改革屡屡受挫。在推进方式上,高效课堂必须立基于专业化的思路来推进。专业化的教师是最优秀的教师,专业化的课堂改革是迈向卓越与优秀的课堂改革。立足于专业化的高效课堂改革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艺术、关注教学活动的专业品质、关注课堂结构的专业内涵的教学改革。在高效课堂创建中,教师只有树立精益求精、崇尚原创的专业精神,高效课堂的“春天”才会到来。因之,高效课堂增效的秘诀就是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习,教学方式上追求灵活,教学推进上注重专业品质。在设计、方式、进程“三管齐下”思路指引下,高效课堂改革就一定能够走上一条健康、持续、生态的新路径,也才能够实质性地增进课堂教学的效能与内能。

三、固本

高效课堂理念不是“玄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基于坚实的实践与理念基础之上。对高效课堂而言,其根本是学生,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坚实的条件支持,是高效课堂改革的使命所系。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根本;相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学习是根本。如何让教学实践回归学生,回归学习,是高效课堂“固本”的应有之义。高效课堂是一种促使学生学习高效率地发生的优质教学形态,是以促使学生学习富有成效地展开为终极使命的教学样式,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是高效课堂改革的本真内涵。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鲜明势头是:其一是课堂结构瘦身,其二是推崇导学案,其三是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无论是杜郎口的“10+35”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还是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其内核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地“抑教扬学”、“以教辅学”,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全力推进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化、自助化。要坚固课堂教学的学习之基,高效课堂需要启动一场面向学生学习的重心“沉降运动”,需要大力倡导低重心、亲学生、强基础的新式课堂结构。我们相信:只要是落在学生学习层面的教学活动都会生根发芽、产生效果,只要是真正能启动、加速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都才算得上是“高效”。高效课堂改革的目的不是如何让教授活动变得多姿多彩、花里胡哨,不是要让教师在课堂上尽情展示、恣意挥洒,而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舞台,创造一种情境,确保学习活动顺畅、高效地展开。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学习活动,课堂就会产生教学效果;只要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进行着学习活动,课堂就一定会变得高效。促进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永恒旋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高效课堂的本真追求。对高效课堂而言,它需要固守的“根本”就是学生,就是学习,就是如何让教学活动“沉入”到学生的心底与灵魂中去。

四、强力

高效课堂一定是一种可持续的生命化课堂,一种能够不断增强学习者内能与正能量的课堂,这种正能量就是“学习力”。学习力既包括学力又包括心力:前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知的消化力,后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吸纳新知的动力。我们相信:有了学习力这一能量,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可能实现自主运转、自在推进,就无需教师更多的絮絮叨叨。高效课堂持续运转所需要的内力来自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学习需要,来自学习者强烈的学习成就感与学习责任感。学习者对新知的渴求、对“学习改变命运”的信仰是教学活动的坚实能源库,要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在学生“强心”这一环节上下功夫。高效课堂的实践者相信,高效课堂的实现必须依靠学习者的两股力量:其一是掌握学习艺术的学力,其二是渴望学习成功的心力。与之相应,高效课堂改革的使命也有两个:一个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掌握高效学习的诀窍,促使整个学习活动发生主动化与自助化的转变;一个是让学习者获得学习的内驱力,加强他们的学习后劲与劲头。高效课堂考虑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让教师更好地教”,而是“如何让学习者更好地学”,是“如何让学习者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在高效课堂中,学生“会学习”比老师“会教学”更重要,学生“喜欢上学习”比教师“忠于职守”更重要。任何高效课堂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构筑一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高速公路,是要构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通道。只要学生想学,学习活动才会发生,教学活动才有必要;只要学生会学,学习活动才能生效,教学活动才有“效果”可言[2]。对教师而言,高效课堂必须坚持“两手抓”的策略,即一方面持续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智力商数,另一方面不懈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能、情感商数,力促学习者的学习走上一条自助、自强、自信的轨道上来。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上的自立与自理。把学习者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成绩负起责任来,藉此最大化地彰显他们自身在学习方面的内能与超能量。这才是高效课堂走向最终成功的秘诀与依靠。

总之,降耗、增效、固本、强力是高效课堂的根本内涵,坚守这四大理念是教学实践者在高效课堂改革与探索中实现自由创造、灵活自主的坚实依托。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法定的样式与权威的范本,它只有明确的追求、共通的理念与个性的实践。作为实践者,教师如何身体力行地实践高效课堂理念,直接考验着他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思维。我们相信: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个教师一定能够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样式,完全可以超脱各种流行高效课堂模式的轨限,闯出一条奔向高效课堂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泗阳中学“1+1”高效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10,(9):101.

[2]龙宝新.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2,(6):58-62.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作者:龙宝新

话题设计高效课堂论文 篇3:

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提出以及基础教育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效课堂”理念逐渐出现,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师的共同追求,如何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成为重点研究的话题。对此,教师可先简要阐述阻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目标实现的问题,进而针对如何做提出相应策略,包括重设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建立学习小组、借助媒体工具等,希望能够为初中生物教师的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46

近些年来,受新课程改革影响,生物课程成为初中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初中生良好生物素养成为初中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构建生物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但是受传统“语文等主科为先、生物等副科靠后”等刻板思维限制,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高质量学习。对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究有效解决方法、寻找全新教学策略。

一、阻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问题简述

纵观现阶段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模式过于刻板、知识总结不及时等问题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高效探究和掌握,也制约了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教学目标不清晰,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了错误方向,甚至让教师选择了严重不合理的指导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消极体验,对整体教学大为不利。

二、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重设教学目标,调整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目标和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往往直接关系着课程整体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想要在根本上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真正高效的课堂,必须先设置足够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调整教学结构,使课堂目标和教学结构更加科学、合理[1]。然而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应试”思维和刻板教学方法的束缚依然存在,仍旧有一些教师以“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为目标组织课程活动,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知识、并要求他们进行记忆,并不关心对其他内容的讲解,也不关心对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该状态下,学生看似掌握了知识,实际上他们的学习和收获都是单一的,课堂是低效的。面对该情况,重新思考如何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我们自然能够得出如下结论:应走出传统思维限制、重设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关注,调整在课堂上只向其讲解考试所需知识的结构。如此,随着目标的重新确立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收获也随之增多,课堂必然会转化为更加高效的课堂。

(二)转变教育观念,鼓励学生自主

新课改愈发关注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出:“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有效性”。寥寥数字,却直截了当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初中生物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事实上,回顾之前的教学活动,分析使学生出现消极学习行为、影响其知识获得的原因,我们也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整体教学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教师更加习惯于直接將知识告诉给学生,忽视了初中生的学习主体性,导致学生不断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习惯,无法很好地发展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在当前环境中,以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为目标,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意识,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活动,并在组织课程活动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不断地鼓励下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自信、在锻炼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更积极地在课堂上自主探究知识,如此整体教学有效性必然会得到提高。

(三)正视合作效用,建立学习小组

除鼓励初中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之外,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即便是具有突出自主能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探究生物知识时也会出现迟迟难以理解某一个知识点的困惑。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该问题往往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通过合作讨论和分析,在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中,学生极易产生新的学习灵感,从而对所探究的生物知识产生新的理解[2]。反之,若教师并未及时引导学生在合作模式下探讨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逐渐堆积,不仅会影响其对后续知识的探究和理解,还会在无形中降低学习自信,使他们在之后的课程中出现消极表现。这再次提醒了初中生物教师,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应正视合作效用,积极建立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探究知识、解决问题。

(四)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工具是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工具,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大有裨益。而情境教学具有能够还原知识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之感、促进知识理解等功能,将其运用在生物课堂上,有助于初中生理解课程知识,同样对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实现大有帮助。因此在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时,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多媒体工具利用起来,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讲解知识。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对多媒体工具和情境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他们在课堂上并未主动利用多媒体创设生物情境,而是依旧带领学生探究教材知识。如此,学生长时间面对单一的文字内容,他们难免会产生枯燥之感,从而降低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面对该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必须注意,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还原教材文字内容,打造真实学习环境。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围绕更直观、具象的情境展开,必然能够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效率,课堂必然会更加高效。

(五)关注课程难点,引入微课材料

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的高效突破,是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初中生生物学习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还应该提高对课程重难点的关注,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相关知识探究瓶颈。对此,将微课材料运用进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3]。无论是教师独立录制的微课,还是在网络中搜集的微课资源,将其运用在初中生物课程的重难点教学方面,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同时关注他们看视频的反应,及时根据其反应对微课内容进行补充讲解,最后对微课讲授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总结,都能很好地帮助初中生突破学习阻碍,让教学更加高效。然而在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在该方面做得都不是十分理想,他们或是缺少对课程难点的关注,或是在微课运用方面存在错误认识,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此,教师一定要及时调整,加强对课程重难点的分析,优化对微课的设计和运用,以便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以此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实现。

(六)结合生活实际,拓展生物教学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还需要将生活实际融入进来,在课堂上拓展生活中的生物信息。这是因为,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探究人、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一旦课堂教学与实际脱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就会浮于表面,难以实现灵活运用目标的。而只要该现象出现,课堂就无法以“高效”来形容。反之,若能够将生活中的生物信息合理地应用在课程中,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思考生物本质,促进其对课程知识的迁移思考,自然能够帮助初中生更迅速地理解课程知识,同时为其在日后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奠定良好基础,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由此实现。因此,以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为目标,教师必须结合生活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在生活中寻找能够解释教材理论的生物现象,让学生融入真实生活经验探究生物知识。

(七)合理设计问题,促进互动思考

对于初中教学来说,想必生物教师对“问题驱动”一词并不陌生。通过提出合理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初中生对问题背后生物知识的思考,最终提升其综合学习质量。这意味着,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时,教师还可以融入“问题驱动”理念,主动设计并提出合理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思考问题答案[4]。但是就目前来说,教师不关心提问和课堂互动工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等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问题驱动”的有效性发挥,制约了学生的课堂互动以及对生物知识的深度思考。对此,教师必须及时作出调整,加强对“问题驱动”的关注,紧密围绕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内容设计合理问题,准确把握提问时机,采取灵活方式提出问题并提醒学生展开互动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思考问题答案,并且分析他人答案的合理性,他们的课堂互动和知识思考更加深入,必然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学习,课堂自然是高效的。值得补充的是,课堂总结和巩固的及时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教学有效性。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总结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学习的全部知识展开回忆和总结,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帮助他们夯实知识、建立完整知识体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是初中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对此提起重视,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并着力构建高效课堂,以便更好地提高初中生探究生物知识的效率和效果。自主学习、生活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合作学习、问题驱动等手段的合理运用,均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上述手段的合理运用,以此提升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伟.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学周刊,2020(1):19.

[2]王黔.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0(10):72.

[3]李有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界,2020(42):2.

[4]何德芝.初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时代,2013(1):25.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吴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学习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城乡少年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