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2022-08-14

第一篇: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参考篇目目录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幼儿篇) 目录 山川四时

北朝民歌 李峤

贺知章

王维

王维

李白

李白

杜甫

杜甫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柳宗元

王安石

苏轼

子夜四时歌·春歌

敕勒歌

咏柳

鹿柴

鸟鸣涧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绝句·迟日江山丽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

忆江南

江雪

梅花

惠崇《春江晚景》

杨万里

小池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走进自然

骆宾王

张旭

王之涣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贾岛

杜牧

苏轼

陆游

杨万里

杨万里

朱熹

查慎行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咏鹅 山行留客 登鹳雀楼 春晓 古朗月行 江畔独步寻花 寻隐者不遇 山行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宿新市徐公店 春日 舟夜书所见

袁枚

夜立阶下 袁枚

所见 高鼎

村居

缘境生情

曹植

贺知章

王维

李白

王维

李白

高适

杜甫

张继

卢纶

孟郊

李绅

汉乐府·长歌行

七步诗 回乡偶书 相思 静夜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 前出塞 枫桥夜泊 塞下曲 游子吟 悯农

林杰

乞巧 范仲淹

江上渔者 王安石

泊船瓜洲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郑燮

竹石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1)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勤修道德 樊迟问仁 君子喻于义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不外已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有气有生有知 以爱已之心爱人 树立志向 匹夫不可夺志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天行健 不食嗟来之食 无冥冥之志者 君子之于学也 有志者,事竟成 人无志,非人也 志小则易足 勇于实践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见义不为,无勇也 君子义以为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力行近乎仁 道虽近,不行不至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不闻不若闻之 积微,月不胜日 小善积而为大善 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

团结友爱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君子贵人而贱已 君子不以其能者病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譬之若登山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物固莫不有长

知耻自强 行已有耻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人不可以无耻

诚实守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言必信,行必果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轻诺必寡信 修辞立其诚 知之曰知之 范张鸡黍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陶渊明

杂诗 吴均

山中杂诗 王之涣

凉州词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使至塞上 王维

山居秋暝 李白

赠汪伦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王翰

凉州词(其一) 崔颢

黄鹤楼 杜甫

春夜喜雨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逢入京使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愈

晚春 王籍

入若耶溪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王安石 苏轼

杨万里 朱熹

赵师秀 卢梅坡 叶绍翁 钱鹤滩 晏殊

辛弃疾 陶弘景 范晔

彭端淑 登飞来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夏日追凉 观书有感 约客 雪梅 游园不值 明日歌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清平乐·村居 答谢中书书 列女传(节选)

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2)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尊师敬长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 君子隆师而亲友 疾学在于尊师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感恩孝亲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子夏问孝 亲亲,仁也 夫孝,德之本也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人之行,莫大于孝

刻苦学习 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 温故而知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夫学,殖也 君子学以聚之 学者亦必志于彀 学不可以已 成身莫大于学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人不学,不知道 学然后知不足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学、问、思、辨、行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凡可无学而能者,唯息与食也 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 学者如登山

勇于改过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人谁无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良药苦口

勤劳节俭 俭,德之共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卫风·木瓜 北朝民歌 木兰诗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刘长卿 韦应物 常建

温庭筠 柳宗元 张志和 王安石 梅尧臣 陆游

文天祥 于谦

赵翼

范仲淹 晏殊

送灵澈上人 滁州西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商山早行 渔翁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泊船瓜洲 鲁山山行 临安春雨初霁 过零丁洋 春日客怀 论诗

苏幕遮(碧云天)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苏轼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韩非

滥竽充数 诸葛亮

诫子书 欧阳修

卖油翁 王安石

伤仲永

冰心

春水(节选) 鲁迅

五猖会(节选) 朱自清

匆匆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1)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博学而笃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愚公移山

仁义 樊迟问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万事莫贵于义 自苦而为义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 求其放心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从其大体为大人 君子以仁存心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君子宽而不僈

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古者言之不出 民无信不立 君子忠人 公生明,偏生暗 文公伐原 延陵季子脱剑挂墓

知耻改过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人不可以无耻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闻过则喜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扁鹊见蔡桓公

自知知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者不怨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孝亲

父母唯其疾之忧 入则孝,出则弟 子游问孝 父母在,不远游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阮籍

咏怀(其三十九) 南朝乐府 西洲曲 杨炯

从军行 王之涣

送别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高适

别董大(其一) 李商隐

无题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顾炎武

精卫

白居易

长相思(汴水流) 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 李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 张可久

金字经·春晚 韩愈

马说

柳宗元

小石潭记(节选) 曾巩

墨池记 张岱

西湖七月半 冯志

蛇 卞之琳

断章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2)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勇毅 君子尚勇 见义不为,无勇也 士君子之勇

谦抑慎独 君子求诸已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敖不可长 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慎其独 知者之举事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交友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矜而不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有诸已不非诸人 友其德

不能则学,虽能必让 君子必在已

治学 知之为知之 学而不思则罔 不如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专心致志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劝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 河伯观海 薛谭学讴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 莫良于学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乐道 君子修美

立义行道,毋论难易 原宪安贫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秦风·蒹葭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左思

咏史(其五) 左昌龄

闺怨 杜甫

登高 李商隐

锦瑟 陆游

书愤

冯延巳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李煜

柳永

范仲淹 欧阳修 苏轼

苏轼

苏轼

周邦彦 李清照 李清照 辛弃疾 辛弃疾 李白

韩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踏莎行(候馆梅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幕遮(燎沉香) 永遇乐(落日镕金)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青玉案·元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韩诗外传(节选)

司马迁

屈原贾生列传(节选) 司马迁

管晏列传(节选)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欧阳修

秋声赋

闻一多

祈祷 何其芳

预言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智仁勇 君子九德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德者必有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比德

善、信、美、大、圣、神 士不可以不弘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大勇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

砥砺情操 君子成人之美 乐人之善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人论世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养心莫善于诚

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身劳而心安,为之 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夫圣人之屈者,以求伸也 取四重,去四轻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忠不可暴,信不可犯

安贫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改其乐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义者,百事之始也 遗物而反己 宠位不足以尊我 谦抑

满招损,谦受益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孔子观于周庙

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

治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六言六蔽 不迁怒,不贰过 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 轮扁斫轮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问之要 孝亲 子游问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五不孝

人之与其亲也,至死无穷 子欲养乎亲不待

改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邶风·静女

屈原

橘颂 曹操

短歌行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李白

将进酒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明神 文天祥

正气歌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 温庭筠

梦江南(梳洗罢)

韦 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李 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柳 永

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岳 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秋 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曹 植

洛神赋(节选) 王 勃

滕王阁序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节选) 李 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袁 枚

黄生借书说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冯 至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壮岁篇) 目标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崇德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作德心逸日休 元、亨、利、贞 刚、毅、木、讷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夫子自道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三不朽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守善 君子不忧不惧 讷于言敏于行 君子三戒 尊五美,屏四恶 反求诸己 舍生取义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 君子三乐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君子能为可贵 以义变应,知当曲直 兼权之,孰计之 君子之耻

谦抑

天道亏盈而益谦 天何言哉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争之德 盛德而卑 三利三患

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

正身守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古者言之不出 君子不失足于人 志忍私,然后能公 延陵季子脱剑挂墓

交友

道不同,不相为谋 无友不如己者 君子之交淡若水 无不爱也,无不敬也

向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三患五耻

教子 中也养不中 君子有三乐 曾子教子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养生 五色令人目盲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养生者先须虑祸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周南·汉广

左思

娇女诗 陶渊明

移居 鲍照

拟行路难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李白

客中作 李白

蜀道难 黄庭坚

登快阁

陆游

剑门道中遇微雨 蒋士铨

岁暮到家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 李清照

一剪梅(经藕香残玉簟秋) 陆游

卜算子·咏梅 张孝祥 姜夔

元好问 萨都刺 李密

王羲之 江淹

韩愈

欧阳修 苏轼

苏轼

张岱

闻一多 艾青

念奴娇·过洞庭

扬州慢(淮左名都)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念奴娇·登石头城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别赋

师说

醉翁亭记

记承天寺夜游

前赤壁赋

湖心亭看雪

发现

手推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晚晴篇)

目录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守善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在齐闻《韶》 上善若水 事天立命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君子有三思 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德与身存亡者,未可以取法也 不归善者不为君子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 西铭

恬退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不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养心莫善于寡欲 庄子钓于濮水 卑让降下

向学 学而不厌 不知老之将至 学至乎没而后止

养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拱把之桐梓, 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起居时,饮食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 圣人必先适欲 人有三死而非命 五禽戏 养生择术 达观

恬淡寂漠,虚无无为 庄子鼓盆

教子

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孟母三迁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曹操

龟虽寿 陶渊明

饮酒(其五)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宋之问

渡汉江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路德延

小儿诗 杨万里

嘲稚子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杨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节选) 崔瑗

傅玄

陶渊明

吴均

王维

韩愈

司马光

沈括

苏轼

郑燮

袁宏道

沈复

艾青

穆旦

座右铭 傅子·仁论 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原毁

训俭示康(节选) 梦溪笔谈·书画 斗牛图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满井游记

儿时记趣(节选) 我爱这土地 赞美

第二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主持词

-

男: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 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 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下午好!

男: 今天,我们欢聚在明家城小学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 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女: 今天的诵读比赛, 就是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男: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 明家城小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男: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合: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 首先进行的是集体古诗唱读比赛

女: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四年级为大家表演:他们演唱的古诗是《春晓》、《悯农》。

。。。。。。

男: 下面进行的是个人诗文诵读比赛

女: 第一个为大家表演的是五年级左波同学 ,他参赛的题目是《秋》。

。。。。。。

男: 接下来聆听我们师生的读书心得和读后感

女: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四年级左超同学:

。。。。。。

男:亲爱的同学们,现在请校长宣布被评为第二届“校园读书明星”的同学名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这些同学到台前来。

女:请领导和老师为他们颁奖

男:下面请校长宣布本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获奖班级和个人名单,让我们也用热烈的掌声请这些同学到台前来。

女:请领导和老师为他们颁奖

结束语

男: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 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男: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 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 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 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男: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们一起呼号

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男: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溢校园

合:明家城小学第三届读书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第三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篇目主持词范文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词

甲:尊敬的各位老师,

乙: 八年级的全体同学们同学们,

合: 大家下午好!

丙: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丁: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甲: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丙: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丁:它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甲: 七年级一年来,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乙: 今天的诵读比赛, 就是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丙: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丁: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甲: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乙: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 交大彬州市阳光初级中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甲: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比赛的评委老师。 他们是:(介绍评委)

乙:下面有请(

)为我们介绍本次诗文诵读比赛的评分规则,掌声有请。

甲: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家国有难之际,诗人苍天一声吼,激励了多少英雄豪杰的爱国之心!请欣赏市五中的经典诵读《满江红》

女: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四年级为大家表演:他们演唱的古诗是《春晓》、《悯农》。

。。。。。。

男: 下面进行的是个人诗文诵读比赛

女: 第一个为大家表演的是五年级左波同学 ,他参赛的题目是《秋》。

。。。。。。

。。。。。。

男:下面请(

)宣布本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获奖班级和个人名单。

结束语

结束语: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里荡漾

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文化精髓伴随我们成长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 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 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 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男: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溢校园

合:交大彬州市阳光初级中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第四篇:小学经典诵读篇目

1.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山居秋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5.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9.明日歌(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2 10.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闻钟磬音。

1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4.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 15.《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 19.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

5 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0.春雨(佚名)

我爱春雨,它带着清新,带着甜蜜,象千万条银丝,披拂在山腰;又带着多少希望和生机,如雾如尘地飘洒在田野,把远处的物景笼罩在一层轻纱里。

抬着脚,踩在湿漉漉的田埂;仰着脸,接受雨丝的爱抚;伸出手,捧出上天的馈赠......啊!我爱春雨,是由于她滋润着山川大地,染绿了瑟缩的枝条,唤醒了冬眠的枯草;她把甘甜的乳汁洒向大地,默默地渗入泥土,孕育着新的生命。

我爱春雨,更爱具有春雨精神的老师。啊,我们的老师就像春雨那样,用无声的爱滋润着棵棵幼苗,开启一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她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丝不苟,忘记了疲倦,忘记了疾病;她们的路艰难而神圣,不管土地多么贫瘠,她们始终像春雨那样绵绵地洒落着,滋润着…… 啊!我爱春雨,我更爱具有春雨精神的老师。我想,人在世上,都应该像春雨一样心甘情愿地为大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6 一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 " 及 "

人文成都专题 "

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 "

不求甚解、但求熟背 " ,

让孩子从小就把 " 三百千 "

完整地记忆, 准确地诵读, 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 得到规范的语言

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

《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浪淘沙

8 【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 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比如,我们诵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9

有序重复, 循序渐进,

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 完成注音版的

《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 读要特别注意 " 口诵心惟 "

,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 "

三看三抓三品 "

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

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

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

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10

第五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论 语》10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 大学 中庸 庄子》11段

《老子》节选

1.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3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节选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

4 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节选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5 以六月息者也。"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七、《孟子》6段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6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

7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八、《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九、《劝 学》荀子(战国)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9 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十、《杂说四.笠翁对韵一东》

《笠翁对韵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

10 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杂说四》韩愈(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1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十一、《伤仲永. 笠翁对韵二冬》

《笠翁对韵二冬》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

12 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花灼灼,草葺葺。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伤仲永》王安石(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

13 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十二、《岳阳楼记. 笠翁对韵三江》

《笠翁对韵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

14 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

15 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下一篇:智慧课堂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