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其在教学中的落实

2022-11-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必须在教学中落实贯彻的,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 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 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其在教学中的落实的这个问题。

什么是人文性?“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 吕叔湘主编) 。汉语文学科的人文现象, 是指汉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比如, 小学语文教材中就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有的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 如《圆明园的毁灭》;有的歌颂革命英雄人物,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有的描写著名的自然景观, 如《钱塘江大潮》;有的介绍生动有趣的自然现象, 如《翠鸟》;有的讲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如《只有一个地球》……学生凭借他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 也受到情感的陶冶, 受到道德的教育, 激起爱美的情趣, 获得方方面面的知识。语文教材中富含的在这些思想道德教育及审美情趣的文化价值, 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常说来具有三个特性。

1) 实践性。阅读, 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学生通过对语文材料反复地阅读, 而后理解、感悟、揣摩, 就能逐渐地内化语文材料中高尚的思想道德, 健康的审美情趣, 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提高其人文素质。通过阅读实践, 能丰富人的精神领域,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2) 自主性。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体现, 应是学生本人自觉主动的阅读实践, 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行为。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只要学生能读懂的, 教师就不要讲, 不要以教师烦琐的分析讲解, 代替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要求, 并且这些要求还必须是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领悟到的。

3) 渐进性。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人文素质的提高, 是潜移的、渐进的, 而不是外显的、突发的。因此,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谈到学校道德建设时指出:要“包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今天”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对学生既教“语文”又教“人文”, 那么, “明天”或“后天”,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行为习惯等人文素质, 一定会起变化, 人文教育的功效则可看见。

多年来, 语文教学上的文道之争, 工具性与人文性之辩, “时多、效率低”的种种批语, 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对反朴归真的呼唤和探索, 都足以说明微观领域深化改革的复杂和艰巨。我认为小学语文学科优先关注的应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 它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特别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有着重大的影响。如今中华民族仁义、廉孝、勤、智、美、恒、勇的人文精神在教材中得到体现, 新《大纲》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克服了困扰, 恢复了语文学科的科学面目, 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关注人文性问题, 那是语文学科培养人文性应使学生达到什么样一个目标。

1) 了解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了解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及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情感。

2) 树立为集体服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热心参与适合儿童参加的公益活动, 培养坦率、真诚、合群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情怀。

3) 树立热爱学习, 尊重科学的观念,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

4) 对自然美和人格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 并且有健康的审美观。

5) 自尊、自信、自律、自强, 懂得爱惜自己的声誉,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相信自己, 只要通过学习和努力, 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明白任何人的帮助都是短暂的和有限的, 不可代替自己的努力。

要实现上述目标, 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 暗示。

在语文教学中, 建构学生的人文精神, 我们不能采用思想教育中警示与训诫的方式, 而要采取调动无意识的最有效手段——暗示。

首先,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 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以此达到人文精神的培养目的。比如教师朗读“上去, 粉身碎骨, 不去, 车毁人亡……”, 如果懂得暗示的潜隐性和启发性特点, 教师只要在语音语调上加强暗示, 学生就能受到情的感染。

其次, 要积极营造暗示的教育环境, 让学生从教材资源和教学环境中获得人文精神的建构信息, 因此优美的暗示环境, 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2) 陶冶。

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建构, 不是政治灌输或道德说教, 它是一种熏陶, 它改造着儿童的意识与心灵, 积淀着意志品格, 丰富着思想情感, 提升着道德品质, 熔铸着意志品格, 强化着心理精神。

语文教学怎样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努力营造情感氛围。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品读, 进行情的熏陶, 理的启迪。

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 这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等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必须靠教师发掘教材的深度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予以陶冶。书中的情是读出来的, 诵出来的, 品出来的, 赏出来的, 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是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出来的。

3) 感悟。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 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建构仅靠“外部条件”的“暗示”与“陶冶”还不够, 还要依靠人的“外部条件”的感悟与体验起作用。

为什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建构要强调“感悟”而不提倡“理解”呢?因为“理解是理智的, 感悟是情智交融的;理解偏于分析, 感悟重于综合, 理解主要是注释, 感悟主要是同化, 理解的主题体是旁观者, 感悟的主体是参与者;理解是单线连通, 感悟是全线相连;理解是人对文字内容的解剖, 感悟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理解的对象是文章内容, 感悟的对象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整体, 既有内容, 又有形式。

4) 体验。

体验是一种情绪, 情感的想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建构, 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反应模式”, 而体验就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体验是强调人的内心感受, 是学习者本人自己亲历的体验, 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而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

5) 重视积累。

人文性在教学中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长期不断的努力,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获得人文精神的建构。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越来越被广大学者所重视, 所以作为第一线的教师, 必须全力以赴, 认真对待, 提高全人类文化素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探讨下一篇:长治市智慧动监信息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