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史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外艺术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外美术史是各大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让艺术类学生在了解美术历史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与变化趋势,了解各类画派的风格,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审美情趣,以及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更好地促进艺术教育的顺利进行。

第一篇:中外艺术史论文范文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摘要:本文通过赏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了解不同国家建筑艺术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加深对传统建筑艺术认识的同时,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引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木结构石材结构建筑保护

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艺术,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也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中外建筑艺术都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外国建筑体系是以石材结构为特色的独立建筑,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中外建筑体系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外建筑艺术,都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艺术的产生大约在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在北方古文化、南方古文化的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是距今八千年的原始部落,这里发掘出半穴居房址一百七十余座,被誉为 “华夏第一村”。而南方古文化建筑也由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而引人注目这里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干阑式建筑遗存,在石制、骨制、木制工具的条件下,己能采用榫卯结构,并已具备多种榫卯类别。这表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和杭州湾地区的木结构已经达到惊人的技术水平,这一时期的原始建筑是中国土木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发展的技术渊源。夏代和商代是这一建筑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在旁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形成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材料,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利用斗拱结构和支柱来分散屋顶压力,结构优良,抗震性极好。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经明确形成台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台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唐朝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形构架非常盛行,木构架建筑体系可以说在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栱,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栱的作用是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它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少了梁的弯矩和剪力,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在唐宋及以前的木构架中,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建筑普遍以砖墙代替土墙,墙体防水性能好,已不需要过大的挑檐,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简化,斗拱的数量也由少变多,它已经成为装饰性和等级标志的象征了,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最瑰丽的奇葩。以北京故宫为代表是典型木制宫殿建筑群,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

西方的建筑包括东方的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以前,基本上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批巨石建筑。古埃及的艺术与法老的绝对权威和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有直接关系,埃及人确信,人死后将到另一个永恒的世界去生活,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暂短的过度,只要保存好尸体让灵魂有所归宿,修建一个永恒的栖身之地——陵墓,才能让法老顺利升天,所以陵墓成为古埃及人最重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早期陵墓是用“泥坯砖”来建造,后来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掘,开始采用更具永久性的石头建造,古埃及陵墓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它的造型,它由原来的梯字形演化到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型经过了漫长的过程,金字塔的外部造型很简单,但内部却充满着神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让金字塔更具精神上的魅力。古希腊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最初的神庙是长方形带柱廊的木建筑,到公元前七世纪围柱式的石建筑才成为希腊建筑的主要形式,希腊神庙建筑的基座、柱子、檐部之间的关系都有定型的做法,这种梁柱结构体系叫做柱式,古典柱式是希腊建筑的精髓,以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为代表,为西方古典柱式奠定了基础,并对欧美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出现了一系列的伟大建筑,以万神庙和斗兽场的建筑为代表,展现了古罗马建筑技术的巨大进步,由于新技术(拱门、拱顶)和新材料(混凝土)的应用,罗马人在运用空间方面有了新的创造,可以说劵栱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为实现开敞的室内空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古罗马的万神庙、斗兽场、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等等,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除了在材料、造型、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而且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装饰上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中国古代北方建筑色彩较浓重,相比起来,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建筑的代表。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较多。在清代,黄色是最尊贵的,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或寺庙才能实用,官员或平民使用的都是青瓦,否则就是欺君之罪。皇宫建筑中的彩画也是黄色或贴金的居多。尽管如此,在皇宫内部建筑也具有不同的等级,大体上可以根据檐的形式,吻兽的数量,颜色等来区分,比如重檐比单檐的高贵,黄色比其它颜色高贵,吻兽数量越多越高贵。在西方古建筑中色彩的运用相对简单一些,从外部色彩上看,色彩相对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只是在中世纪以后的古建筑中,特别是教堂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外立面和穹窿顶外部带有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色彩的变化。西方古建筑非常重视建筑内部的装饰,基本上以壁画为主,而壁画内容多以圣经故事作为主要题材,多用油彩进行描绘,经过特殊处理,持久性能较好,在西方建筑当中教堂建筑高于一切建筑。

中西建筑文化所形成的不同风格,必然会融入、体现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同时西方文化重视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求新求变,并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劵、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式建筑的尖劵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都反映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中国的建筑是相对保守的,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木建筑的形式和所用的材料三千年不变,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较长、崇尚内敛、同时也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盛产木材有一定的关系。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反映出来,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古建筑艺术都有它自己的独特艺术价值,都是人类建筑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在全球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恢复历史建筑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继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在当今变得十分重要。在中国特别是近几年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过程中,成绩是显著的,已经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保护古建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摆正城市开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发展。致使有些地方存在为城市建设而破坏古建筑的现象,在我国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步消失,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却不断涌起,致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乎丧失殆尽。其次还没有真正确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体系,在许多有一定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在多次修缮后,原有建筑外形与内部结构改动过大,原有历史与文化信息被修复得荡然无存。在发达国家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成片地保留下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西方人们有很强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在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以便培养高层次的文物保护人才,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库、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与国外相比,我国古建筑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技术含量也正在提高,如恭王府的维修改造工程是在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复原改造的,改造工程比较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之吉.中外建筑史[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7.

[2]李耕.搞好古建筑保护/创造中国特色现代建筑[w].都市世界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2010.

(金雅庆:吉林长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作者:金雅庆

第二篇:浅谈中外美术史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各大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让艺术类学生在了解美术历史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与变化趋势,了解各类画派的风格,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审美情趣,以及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更好地促进艺术教育的顺利进行。但是中外美术史的教学进程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致使很多学生认为中外美术史的学习对于绘画专业、设计专业等没有意义,在学习进程中偏向于专业的学习,对于理论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排斥的。要达到中外美术史的教学目的,需要了解中外美术史教学的功能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完善教学计划。

一中外美术史教学的现实状况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对于中外美术史的教授,都是分开进行的,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分别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教授的课程进度不一样。多数高等院校的美术专业,太过于强调学科教学体系的严谨与完整,每个科目之间过分的孤立,相互之间缺少了联系。而美术史纵向思维联系紧密,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之间的交叉联系太少,学生缺失了对于美术历史时间与地点上的概念,不利于学生对于同时期国内外美术发展状况的了解与分析。很多学生对于历史上的美术发展现象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对于中外历史的时间对接上不是特别清楚,整体上来说学生对于世界美术历史没有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学习美术史论的时候,很多学生死记硬背,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外美术史的教授内容与教授方式有关。

对于美术史课程的开设,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美术史的课程进修的必要性,只有意识到美术史的功能意义,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的动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素质是必备的条件,然而美术专业的学习加强其文化艺术修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对于美术史理论的研究,充分的了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优秀美术作品,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加深对人文哲学,传统艺术的理解,增强欣赏鉴别画作的能力,提升个人的审美修养。

二对于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整合

美术史依据历史的纵向发展为主要脉络,教师按照历史纵向发展的主线,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艺术作品、风格、审美特征、表达方式,集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艺术、绘画特征、美术领域的发展与变化,时代变迁对于绘画艺术的影响。另外,要考虑到美术史课程的自身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展开对美术史教学体系的整改。

1高等院校中外美术史的教学要在学科之间整合

中、外美术史要实现比较教学。中、外美术史的学科整合,要以主题相关的两个单元,重组进行教学,使相关的学习内容串联起来,使前后学习的知识相互联系。任何事物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凸显出特点,用比较教学的方法,省时、效果显著、知识面广、学生的思维跨度也大,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特征、艺术种类、画派风格、作品类型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比较。可以是中国历史名画家之间艺术风格的比较,也可是国内外相同时期的美术发展趋势之间的比较,总之,不管是横向交错还是纵向思考,都要从不同的点和面找出中外美术史的不同部分,或者是相似部分。中国与西方文化意识、民族传统、哲学理念等都不尽相同,但是这不能是组织文化艺术交流的障碍。在美术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对中、外美术史做出比较,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中国美术艺术与世界美术文化都要有个全面的了解意识,利于学生在日后的绘画学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与方式。

2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美术史是一项理论性的学科,相对来说是枯燥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或者是动画模式,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变为图片格式,图文并茂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生动的媒体技术演示,能使学生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到美术史的理论知识,生动的画面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美术史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欣赏古代画家遗作的时候,能够更加清晰的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加深印象和理解。或者配以合适的音乐,加强艺术作品的意境,带动学生的情绪,提升课堂的艺术氛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术历史。利于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解读,了解艺术作品的形式规律。

3美术史的教学要注重寻找史论依据

美术史的课程是在大一的时候就有设置,此时学生对于绘画的学习阶段还是处在素描、色彩等系统的绘画训练,对于美术史的认识基本上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多数的学生只是知道少数的知名艺术家以及零散的一些名作的名称。因此,在美术史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美术史课程理论性强,严谨、科学,少不了枯燥的感觉,在授课过程中,要避免生搬硬套,或者按照课本宣读,会在开始就导致学生减少对美术史的兴趣,反感美术史课程,这样这门课程的设置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美术史的授课,是需要慢慢渗透,不同于素描与色彩等绘画创作或是训练,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美术史授课过程中,可将学生在绘画训练时的素描或者是色彩,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以比较和分析,指出学生在绘画训练中的不足,借鉴美术史中的史论依据。让学生自己发现美术史论的魅力以及在绘画训练中自身的不足。

4教学中要主次分明、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

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都是属于记载世界艺术文化遗产的隶书,不管是美术通史还是断代史,都具有值得汲取的文化艺术价值,但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需要有重点的进行教与学,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必须了然于心。有的历史知识可以简单了解,例如中国美术史中,史前、石器时代的一些知识,可让学生自行了解,在盛唐时期、两宋时期的美术历史一定要作为课程上的重点进行讲解。而国外的美术史,中世纪以后,尤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雕塑艺术走向了一个高峰时期,对于这段历史,需要学生深刻的了解,并且要对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艺术前辈们为艺术的奉献精神,以及作品中的深刻精神内涵。

5美术史的教学不仅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外也要进行考察

课堂上的美术史学习,仅仅是局限在教师讲解,学生听看,老师要带着学生走出去,到本地的各大艺术馆,文化馆参观考察,欣赏更多的历史名家名作,增加美术史知识,扩展视野。

6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多参与各个领域优秀艺术家的专题讲座,从中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

三中外美术史课程的价值功能

1对于绘画创作的思想产生影响

在20世纪,社会处于动乱时期,此时对于美术史理论的探索,其研究内容随着社会潮流的变化而变化,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凸显了其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偏于文化功能。在“五四”时期,从康有为、陈独秀,再到鲁迅的美术批评,影响到了当时青年一代对于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了改革中国画的思想潮流。到建国后,对于石谿、石涛、八大等画僧以及“扬州八怪”的研究,特别的注重他们复古反叛的革新精神,这成为20世纪时期改革中国画的历史依据,也是一个时期内国画革新运动的体现。在当代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民族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地域化的艺术遗作等历史遗迹的研究考察,是一个时代对于美术史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一种探究方式,而且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变迁,对于民族艺术成功的肯定与高度重视。

2促使绘画创作风格的转变

自西方文化流入中国以来,受到西式美术的影响,包括徐悲鸿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中西融合是必然趋势,成为国画融合西方绘画方式的思想基础。中国的绘画风格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中国的人物画中出现了面部阴影,山水画中借鉴了西方的审美方式,中国画开始出现新的局面。在20世纪50年代,国内开始对苏联文艺理论进行宣传和研究,使美术创作开始出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于民族化的问题的探究,使油画一度盛行“民族风”。绘画创作风格转变的因素有很多,也许并不是因为理论的引导,但是风格的转变,势必与理论研究相呼应。

3中外美术史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美术创作

中外美术史是一门独立的理论课程,它的理论讲述离不开美术作品的阐述,理论的建立是在美术创作之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术创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服务与社会,而对于史论的研究反应的也是当时的社会需求。美术史中的评论,是服务于绘画创作的另一表现形式。现如今,对于美术史的服务功能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四中外美术史课程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把握中外设计发展与绘画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新生代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对未来绘画与设计艺术的发展起到预测与引导作用。

第二,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艺术文化,提升审美与鉴赏能力。中外美术史课程的开设,利于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美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汲取各种流派的优点,应用于日后的绘画创作中。

第三,加强民族文化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当前高校教育,应当提倡民族传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教育是对古代经典进行鉴赏的主要途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深的精神内涵和学术价值,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增强对本民族的了解,增加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总之,中外美术史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美术史课程的价值与魅力,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绘画艺术。

参考文献

[1]刘辉.中外美术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学科课程整合.[J]美术界,2009(4).

[2]冯文华.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高职美术师课程教学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9).

[3]毕瀚书.浅谈中外美术史的比较教学[J].教育与人才. 2012(4).

作者:吴志刚

第三篇:中外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体裁特征

摘 要:艺术歌曲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产生的一种重要音乐体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我国后,对我国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一直被看成是严肃音乐(或高雅音乐)。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在风格、特点、创作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艺术歌曲产生的影响对我国乃至其他国家都是巨大深远的,本文主要从中外艺术歌曲的发展、创作特点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推动艺术歌曲的创作对当代音乐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效果。

关键词:艺术歌曲 发展 特征

一、艺术歌曲的界定与发展

艺术歌曲,是诗与歌的结合体,是作曲家以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以名人诗歌为词而创作的歌曲体裁。19世纪兴起于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是抒情歌曲的通称,主要代表人物有舒伯特、舒曼、海顿、贝多芬、勃拉姆斯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我国,萧友梅、黄自、赵元任等是我国杰出的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对于艺术歌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对于艺术歌曲的科学界定,首先需要具备三个要素:诗歌、旋律、伴奏。其次是作品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突出表现伴奏,侧重刻画人物心理、烘托情感。艺术歌曲的这些重要特点是区别于其它声乐体裁的主要因素。

1.欧洲艺术歌曲的发展

欧洲艺术歌曲的产生,是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的结果。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钢琴已不再是贵族专享的乐器,而是作为普通乐器渐渐走进了家庭,也使得钢琴伴奏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艺术歌曲创作中,钢琴伴奏和旋律有着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水平的提高,为艺术歌曲的创作增添了色彩,使艺术歌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艺术歌曲承袭了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Lied(利德)。受法国Chanson(尚松)的影响,艺术歌曲创作得到很大发展。艺术歌曲从登上历史舞台,就倍受作曲家关注,并逐渐走向成熟。“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创作推向了顶峰,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音乐巨匠。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代表作品有《魔王》、《鳟鱼》、《圣母颂》、《小夜曲》等。他的后继者舒曼和勃拉姆斯的完美创造,使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了三大巅峰。沿袭着伟大音乐家的创作轨迹,艺术歌曲这一古老的音乐体裁不但没有被人遗忘,反而还焕发出新的活力。斯特劳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以及20世纪的那些钟情于艺术歌曲创作的音乐家们,他们为后世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艺术歌曲在表现力上的发展与完善, 使欧洲的艺术歌曲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2.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开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 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充分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点,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新篇章,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和音乐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效果。在萧友梅先生的积极建议和倡导下,1922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音乐研究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成立了上海国立音乐院,为近代中国培育了一大批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贺绿汀、冼星海等。萧友梅先生主张新音乐,在选取歌词时擅长使用新诗歌。萧友梅在《歌社成立宣言》(1931年)主张“各种新名词,均不妨采用,即改作新歌,即应为现代人而作,不必专为唱与古人听也。”这一观点对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萧友梅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注重现实性、时代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正如台湾刘靖之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一、中国音乐停顿一千二百,故后于欧洲音乐一千二百。二、中国音乐所缺少的,欧洲音乐有,尤其是记谱法、和声对位与转调、风琴与键盘乐器,故中国音乐应该全盘欧化,只要保存民族精神。三、中国应有常设音乐教育机构,以推发展音乐教育,提高国民音乐水准。”萧友梅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问》、《卿云歌》、《南飞之雁语》、《登高》、《新霓裳羽衣舞》等,及艺术歌曲作品集《新诗歌集》。

在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青主、黄自、赵元任等也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在学习德奥艺术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涌现出了许多艺术歌曲体裁的作品,在学习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成功经验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创作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我国第一首艺术歌曲是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 作品豪迈大气、寓意深远,充分体现出荡气回肠、豪迈悲壮的英雄气概。继《大江东去》之后,一大批优秀艺术歌曲及作品集相应而生,萧友梅先生的《问》、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及艺术歌曲作品集《清歌集》等等。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寓意深刻,突出表现人们对社会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时代性。

二、中外艺术歌曲的特征

艺术歌曲结构短小、寓意深刻。对于演唱者而言,演唱艺术歌曲需要具备娴熟的演唱技巧、综合的文化素养、丰富的情感表现力等多方面因素。演唱艺术歌曲不是技巧的表现,更多的是文化底蕴的展现。正确认识、深入了解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对于演唱艺术歌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诗歌与旋律的巧妙结合

艺术歌曲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激情声乐体裁,更注重与诗歌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强调歌词的重要性,它不是一般语言的组成,它是音乐与诗歌艺术的结合,欧洲艺术歌曲歌词注重选用名人诗歌,中国艺术歌曲歌词注重选用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在艺术歌曲中,诗歌是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而旋律是诗歌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作品的主要因素。诗歌本身具有诗情画意、内涵深刻,加以优美的旋律,更能突出意境之美。而优美的旋律又给诗词增添了色彩,犹如“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之意。诗词和旋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感,使两者突破界限结合在一起。旋律与诗歌有许多相通之处,都以抒情见长,两者注重节奏、韵律和音调。它们两者的结合给艺术作品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作品的内涵,这也是艺术歌曲不同于其它声乐体裁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艺术歌曲中,因为诗歌本身就带有韵律性,而且极富有感情,且真挚深邃。旋律是根据诗歌来创作的,因此诗歌与旋律联系紧密,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贴切伴奏与歌曲旋律的完美结合

伴奏在艺术歌曲演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声音、情感融为一体,以增强艺术歌曲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伴奏的旋律织体也如同诗歌和旋律一样丰富,它同样能表现出诗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能刻画歌曲的感情,烘托歌曲的气氛,使整个作品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共同塑造和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

萧友梅 《问》

如在萧友梅先生的艺术歌曲《问》中,首先要对作品的歌词、旋律、风格、情感、高潮、结构等全面剖析后,才能设计伴奏音型。在高潮部分“你知道今日的江山”中,伴奏声部的反向运动与力度的增强,和声织体的加重与和弦色彩的变化等音乐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声部的运行和加强,将歌曲的情感发展推向高点,达到了作曲家创作的目的。

3.体裁的多样性

歌曲的体裁,来源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根据歌曲艺术的表现特征及诸多因素来进行分类的。艺术歌曲作为外来声乐体裁,在中外歌曲音乐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丰富了歌曲的创作和表现力。

艺术歌曲作为外来声乐体裁,它和进行曲、抒情歌曲、儿童歌曲、歌剧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如进行曲的曲式结构以单二段体和单三段结构常见,强弱明显,节奏感强,多以表现雄壮有力,斗志昂扬的气势。如《解放军进行曲》、《游击队歌》、《我是一个兵》等。抒情歌曲则是以表现情感为主,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情景交融”等,速度平稳舒缓,旋律性强,力度变化幅度较大,以突出表现创作情感。如《大海一样的深情》、《送我一枝玫瑰花》、《我为祖国献石油》等。而艺术歌曲突出的特点就是寓意深刻、意境深邃,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音乐感染力。艺术歌曲的体裁结构主要有四种:多节形式、发展的多节形式、三段体形式和通贯创作形式等。它的体裁的多样性,增强了作品的创作元素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

多节形式。不论几段歌词都采用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是常见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体裁。如《摇篮曲》、《野玫瑰》等。通常在乐谱上只是笼统地写上些表情记号,但是如果数段歌词都以同样的表情记号和表现手法反复数次则必然单调、乏味,因此,在实际演唱中,必须按照歌词内容及情感发展的需要而加以修饰或作一些表情记号上的轻微更动。

发展的多节形式。是在多节形式发展的基础上,在中间段落或结尾处有明显变化,或是删减,或是发展。

三段体形式。采用传统的三段体创作手法,在中段作对比性的变化发展,首、尾段落的旋律大致相同。既有歌曲整体的协和统一,又能在中段变化中突出情感发展的需要。

通贯创作形式。是根据歌词内容不拘形式地自由发展,一气呵成的创作形式。如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通过四个不同人物对话的音乐构思,将歌曲逐渐推向高潮。通贯创作形式的艺术歌曲的演唱因曲而异、因词而异,把握好“节奏框架下的自由性”。

结 语

总之,艺术歌曲的发展、创作,增添了歌曲创作的灵活性、艺术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作曲家长期生活的积累,是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所说的那样:“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体,作为外来声乐体裁,艺术歌曲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钢琴伴奏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是长期的生活实践的积累,是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歌曲是音乐之林的常青树,更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正确认识、了解艺术歌曲的发展、体裁特征,对于演唱、发展、创作艺术歌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萧友梅.萧友梅全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2]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上)[M].台北:耀文事业有限公司,1998.

[3]罗宪君等. 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4]张淑萍.浪漫的颠峰之美[M].北京: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社,2002.

[5]孙雅红.艺术歌曲的界说、教学与演唱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7).

[6]张晓钟.从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看艺术歌曲的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作者:郑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诚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