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2022-05-16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民营经济是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就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具体阐述,在归纳总结了制约武汉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后,并提出了对武汉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政策建议。

第一篇:武汉经济区域发展论文

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前景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会展经济从孕育初兴到发展为颇具规模的成熟经济形态,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带动作用。然而在全国乃至全球会展业迅猛发展的竞争态势下,当前武汉会展经济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产业融合升级、塑造个性品牌、提升服务水平方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会展经济;改革开放;武汉

会展经济,指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武汉现代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初兴到崛起,成为推动武汉乃至湖北经济腾飞的重要新兴产业。

1 武汉市会展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1.1 武汉现代会展业的兴起

武汉是近代中国兴办博览会的发源地之一。1909年在武昌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最早且较为正规的商品博览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博览会。武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则是与改革开放齐步。改革开放初期,武汉会展业整体水平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颇有差距,但亦呈现些许亮点。1987年,由武汉发起联合长江中游湘鄂赣豫四省的多个地市组成“武汉经济协作区”,每年轮流在协作区成员地市举办大型商品交易会,为会展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创办于1988年的“武洽会”(武汉市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延续至今,已被培育成为武汉会展业的重要品牌。

1992年9月,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以43亿元经贸成交额刷新纪录,开启了武汉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之势。1993年,武汉展览馆成功转型,形成了集展览、展销、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武汉展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展览行业第一家股份公司,并于次年成功承办了第六届全国书市,规模之大、品种之多、成交额之高、创历届书市之最。

2001年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成,武汉科技会展中心相继投入使用。武汉会展业渐具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高端技术方面有光博会、机博会,贸易投资方面有中博会、华创会,消费类有农博会、食博会、华中车展、武汉国际车展,以及医疗类的医博会等,均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会展品牌。

1.2 武汉会展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加快发展武汉城市圈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因会展业消耗的物质能源少, 发展成本低,获得的收益大,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快速、高效,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大特点高度契合,因此获得地方政府的诸多政策扶持。

2008年,武汉市共举办展览会161个。但总体还是以中小展会为主,展会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的仅21个,占展会总数的13%。展览类型以人才服务、服装等为主,另有房产、汽车、家居、建材、机械设备、医疗等类型,但占比均很少。

2012年武汉市会展业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2012年至2015年,全市累计举办展览、会议及节事活动2670场,年均增长率16.5%。2016-2019年武汉市每年举办各类展会均超过700场。2019年武汉市当选全国十大会展名城,并积极申请国际会展组织认证以谋求国际化发展路子,全年新增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会员单位2家、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会员单位3家,加速融入国际化发展进程。

武漢会展业在特色场馆建设上亦有相当大的投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中国(武汉)文化博览中心、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均成为在华中地区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展馆,目前武汉市会展场馆的规模如表1。

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例,该展馆自2011年正式启用,发展为中部最大、全国第三的展览场馆,可同时提供6880个国际标准展位,馆内有相应的餐饮、商务、大型停车、公交地铁枢纽和物流中心等配套服务,可承接国际国内大型展览以及会议、表演、体育、集会等大型活动,并不断探索深度融合互联网模式,于2019年开启VR全景式线上展馆,场馆年均直接收入过亿元。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展会是武汉园博园,作为为举办园博会而投资建设的大型园林展台,园博园在给游客呈现曲径通幽、独具匠心的园林艺术的同时,也为引导武汉绿色经济、开拓生态会展前景辟出新路。

2 武汉会展经济面临的瓶颈与困境

2.1 缺乏相关配套产业支撑,会展拉动效应不明显

会展经济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效应。举办会展活动不可避免需要与建筑、信息技术、交通、物流、酒店、餐饮、旅游、通讯等诸多行业发生关联并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武汉会展经济产业要素集中程度有限,在管理体制、市场预测、宣传促销、配套服务方面没有实现良好的对接,导致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没有充分释放。

2.2 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高端、创新型会展活动

纵观国内会展主要城市,以举办国际性会议、城市标志性会展项目来成功营销城市形象的案例不胜枚举。武汉当前重点品牌会展项目不多,会展品类以消费展为主,科技型、创新型展会较少。小型展览占领绝对市场,甚至存在一些以次充好、严重滞销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展会中出现,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会展品牌项目。会展企业缺乏国际化视野,“走出去”意识不强。

2.3 服务滞后,人才匮乏

武汉会展业存在服务水平滞后、信息不对称不及时、市场推广手段单一、渠道狭窄、展会个性化服务不明显等问题,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格局。当前武汉人才市场中,具备国际大型会展活动筹备及实操能力、熟悉国际会展行业惯例及法规、具有高超的资源整合与协调能力的会展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具备中高端综合性策划、会展创新创意能力的人才更是稀缺。

3 武汉会展经济的未来展望

3.1 依托城市形象升级,利用优势资源,营造会展名城氛围

会展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功能和文化形象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国内外会展名城的形成,除了展会本身具有吸引力,会展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城市风貌亦是重要影响因子。

随着武汉城市形象的逐步升级,武汉营造会展名城有众多优势。第一,区位优势: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城市,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两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中部崛起的支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第二,科教优势:武汉市的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高校数量众多且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坐镇,另有大量实力雄厚的独立科研院所,拥有在校大学生一百多万人,庞大的人才基数可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第三,产业优势:武汉具备产业均衡发展的优势,如汽车、纺织、钢铁、光电子信息、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在武汉均有实力不俗的规模,带动商业贸易极其活跃。产业的均衡发展对会展业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反过来会展业亦可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本地优势产业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武汉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树立会展业发展的长远布局观念,与城市品牌同步推进,通过“会展+旅游”模式吸引人气,听过“线上+线下”模式扩大知名度和媒体影响力,打造响亮的会展城市名片,把武汉会展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和新的增长极。

3.2 加强产业融合与升级,健全会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会展经济的辐射影响力

武汉当前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会展行业需抓住机遇积极实施联动战略。加强会展相关产业的提质增效,为展会活动提供金融、海关、物流、商贸等专业服务,并注重会展场馆周边的环境美化,改善交通、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条件,既是为会展活动提供优质载体,亦可带动整个城市的会展旅游、提升会展人气,全面提升会展经济的辐射影响力。

同时注重将会展业与其他產业融合发展,避免展馆单体发展形成孤岛效应。充分挖掘重点会展项目带来的产业资源,加强与客商联系推介,将会展宣传与政府招商引资、经贸交流、城市推广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座谈会、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交流活动,支持重点展会、品牌展会的国内外推介活动。重点加强引展引会扶持、扶优扶强会展项目,引导会展企业、项目、人才聚集,推动形成会展产业集群,提高会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3 探索会展经济发展新模式,打造国际知名会展品牌

纵观会展发达地区,无不以品牌取胜。品牌化经营是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关键点与突破口。武汉需要进行会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停整改低端化、同质化严重的会展项目,致力打造会展国际品牌以及特色化会展活动,充分发掘“互联网+会展”,“文化+会展”,“科技+会展”等模式,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引进、筹办一批国际性高端会议、论坛,吸引世界性的招商项目考察,学习国际先进办展规则和经验,为本地会展企业参加国际展览牵线搭桥、创造条件,将会展产业建设成“三化”(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重要的展示窗口。

同时加大对本地区特色品牌的培育力度,一方面可结合武汉钢铁、汽车、光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等优势产业培育会展品牌,另一方面依托楚文化、首义文化等武汉人文特色资源,融合本地自然资源和地域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节庆会展活动品牌。

3.4 强化人才培育,打造专业化会展人才队伍

武汉的会展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塑造一支熟悉会展业务和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赋予展会更多的创新元素,提升展会的吸引力和品质。健全会展专业人才执业资格制度,开展专业资质认证、培训及推广工作。一方面引进国内外高端复合型会展人才,营造适合会展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外围环境。另一方面,充分调研了解会展人才缺口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武汉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定向培养、职业培训等方式充实会展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培养综合素质卓越的中高端会展人才。

未来几年,武汉会展经济势必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要机遇,以转型促发展,走出一条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生态化、专业化的创新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之都,构建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的最佳平台,助推中部崛起。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国会展研究30年文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1.

[2]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武汉城市圈年鉴2010[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

[3]武汉当选全国十大会展名城[N].长江日报2019-09-02.

作者:陈金娥

第二篇: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探讨

摘要:民营经济是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就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具体阐述,在归纳总结了制约武汉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后,并提出了对武汉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经济贡献;制约因素

一、武汉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潮流中,武汉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个体到企业,从企业到集团,从个别现象到社会群体,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活动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支撑武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武汉民营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状态(1988~1991年)。1988年以后,私营企业、民营经济恢复发展,并开始进入起步阶段。

第二,初步发展阶段(1992~1996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都比较宽松,市场经济刚刚提出,大量的市场规范尚未建立,改革的各项环节和政策措施还没有配套,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这一阶段,武汉民营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

第三,快速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观念方面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以往所说的社会主义的一种“有益补充”了,并把继续扶持和鼓励私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这就为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历史性机遇。在十五大的推动下,武汉的民营经济步入提高发展阶段,经营范围有所拓展,部分企业已逐步向技术型、专业型、外向型、集团型发展。从1997年到2003年,武汉的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额七年增长分别超过了2倍和5倍。武汉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跨越上,而且表现在质的飞跃上。目前全市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上100家。2004年私营个体经济总量达到800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3%,比上一年增加0.7个百分点,有力地显示出其他经济形式不可比拟的潜力和活力。

二、武汉民间投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对武汉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1991~2003年,全市民间投资(见表1)累计1443.67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59%.而在2003年则达41.69%,已成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最活跃的积极因素。但是,与沿海城市特别是一些民间投资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武汉民间投资无论是在总数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仍有明显差距。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和“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启动,武汉加快民间投资发展步伐,更具迫切性与长远的战略意义。

2003年武汉民间投资的四项构成情况是:集体投资20.78亿元,私营、个体经济52.27亿元,联营经济6.30亿元,股份、有限公司189.55亿元。由于个人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私人建房,因此,武汉民间投资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比例有待提高。

武汉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提高。从反映民营经济贡献率高低的几个指标(见表2)表来看武汉民营企业占全市比重和地位,从中可看出民营经济对武汉工商业发展和市民就业的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已成为市民就业的最主要渠道,民营商业2003年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89.94%,民营工业比重到2003年占到全市的63.7%。

个体、私营企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1997~2003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稳步提高,第一产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有所发展。基本上保持了第一产业呈下降、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态势,2004年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767.32亿元;在从业人员上,第三产业平均增长率为5%以上,成为个体工商业的主导产业。私营企业情况更为突出,第三产业企业户数以年均23.87%的速度快速发展。同样,投资人数、雇工人数和注册资金的比重第三产业均居各产业之首,第三产业也成为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主导产业。

目前,武汉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四个行业占比分别达到30_2_%、25.6%、22.6%和15.70%,总占比达到94.1%;而带有城市基础设施性质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仍属空白;金融保险业的民间投资仅占0.1%。这说明武汉民间投资的结构不尽合理,还需要在大力促进的同时积极加以引导和不断拓展领域。

因此,武汉民间投资的全貌可概括为:已呈现出总量扩张、民资投入逐渐旺盛、规模优势开始形成、对社会贡献较为显著。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内陆意识的影响,加上国家的政策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武汉的民间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相关政策也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三、武汉民间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1.资金瓶颈约束。当前,中央正采取适度紧缩银根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这一政策对于武汉市的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银行信贷规模没有增加,而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又进一步扩大,最少的时候,银行贷款占企业总资产份额还不足10%,“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据了解,由于武汉市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尚未形成。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一是“资信等级不够”;二是“贷款手续烦琐,效率太低”;三是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等。武汉市虽然已有10多家担保公司,但担保基金本身资金规模很小,总量不足3亿元,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增加和成长,银行贷款日益呈现“僧多粥少”之势。

2.单体规模仍然偏小,民营投资投向比较单一。民营投资项目多,大项目少。200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民营投资项目有上百个,占规模以上项目的54.4%,但只占规模以上项目在建规模的30.61%。民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只有规模以上项目平均规模的33.48%。目前,武汉市民营投资投向仍主要集中在投资量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竞争较激烈的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业、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而较少涉及电子、通信等高新科技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投

资领域。2004年上半年武汉市规模以上民营投资中有39.16%为传统工业投资、17.27%为房地产开发投资。

3.企业文化的制约。武汉的民营企业大部分仍处在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存在着需要着力解决的四大问题。一是漠视企业文化的作用。由于武汉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阶段,对企业的赢利能力更为关注,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则边缘化了。调查显示,只有2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70%以上的企业经营者都将此归之于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二是企业文化定位模糊。武汉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小规模生产向规模生产、专业生产或多元生产逐步演进的,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规划,更没有长远的文化定位。他们功利地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希望马上产生经济效益。殊不知,企业文化定位需要稳定的内核,如果为了赶时髦而不断改变文化理念,企业最终只会像“流星”那样陨落。三是对武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够。武汉的民营企业往往直接搬用缺乏个性的“现代理念”,无非是“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之类。其实,富有武汉特色的文化定位更能提高企业的融合性和凝聚力,更有利于培育员工的忠诚度。四是文化培育程度肤浅。培育企业文化不像生产经营那样有有形的产品和具体的标准,于是最常见的培育方式就是宣讲和培训,虽然形式上挺热闹,但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4.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政策执行环节存在障碍,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执行难问题。政策执行障碍的主要表现有:(1)政策执行人的思想障碍。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好坏取决于落实政策的部门和落实政策的人,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包括乡镇办事处工作人员座谈,我们了解到基层干部的思想障碍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明哲保身、不满现状、一刀切、捞取好处、实干孤独等。急于求成:大多数人想把民营经济政策落实好,但由于急于求成出政绩,落实中往往陷入盲目性,各乡镇互相攀比,民营企业户数不断增加,效益不见增长。明哲保身:有些人为了铁饭碗,上级让于嘛就干嘛,发现问题(如民营项目违规操作等)不敢抵制,干一天算一天。不满现状:由于民营企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干多了挨批评,不干也挨批评。一刀切: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各取所需地执行《贷款通则》,中央宏观调控,银行贷款不管是否合理一律紧缩,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被迫停产。捞取好处:有些人(尤其快退下来的)千方百计想捞好处,故意给民营企业设卡制造障碍。实干孤独:有些人却想认真落实民营经济政策,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但这样做工作阻力极大,往往受孤立,事倍功半,有苦难言。(2)政策执行人的作风障碍。调查表明,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与政府平等交流的机会太少,平常被动服从管理,有事“烧香拜佛”,逢年过节方方面面都要打点;有些乡镇干部分头包抓企业,被抓企业就成了他的政绩工程,大包大揽,全力以赴,但被包的和没人包的企业形成不平等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3)政策执行中传统体制障碍。调查显示,基层工作仍受传统体制左右,层层指标级级下压,重硬任务轻软效益的基层干部占90%以上。他们感触最深的是难以做到说真话、办实事,只能搞形式、抓上访、求稳定。(4)政策执行中执法环境障碍。调查显示,90%以上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执法人员不能一视同仁。民营企业投资收益权屡受侵犯。正常履行合同难。

5.政府服务部门多,条块分割服务效率不高。目前,全市对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技术监督、环保、市容、街道等行政和经济监督机构有20多个单位或部门,可以说政府与民营经济相联系的部门比较多,同时各自都有一些职能,这种体制所产生的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协调性在制度上存在缺陷,政策的合力作用也就十分有限。另外,民营企业需要及时了解的全市经济发展重点、行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民营企业应具备条件(包括规模、资金、人力和技术等)等信息,还没有专门综合管理部门及时发布并提供。

6.发展速度不快、经济贡献率不高。2003年武汉市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比上年增长都超过20%。尽管增长速度不低,但是应当看到,武汉市私营企业户数不足杭州市的1/5,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不到杭州市的1/6,就是与南京市、沈阳市等城市相比,差距也相当显著。况且武汉市私营企业中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非常有限,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与杭州市等发达城市比差距就更大。可以说,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横向比、与武汉市做大经济总量的发展要求比,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若以此速度发展下去,必将进一步加大与这些市和地区的差距,影响到武汉市经济发展。发展速度不具有优势,经济贡献率就难以高起来,在反映民营经济贡献率高低的几个指标中,恰恰是最重要的工商税收指标,其增长率全国高达121.4%,武汉市仅为56.16%,全国增长率是武汉市的2倍,还有其他几个贡献率指标,武汉市也低于全国一般指标水平,这足以说明武汉市民营经济贡献率不高的现实。

7.市场准入受到限制,企业发展空间有限。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受限,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以及城市的煤气、自来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民营经济投资较少、比重低,由于这些行业为国有部门长期经营,非到无利可图或到经营不下去时,才考虑引入民营资本。二是在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新兴的服务行业,民营经济投入还不充分。全市民营资本长期流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领域,致力于技术密集型的国有企业因失去应有的竞争对手而缺乏市场活力。三是民营经济税收、收费实际差异明显,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成本高。四是民营经济获得土地使用权要比国有、外资企业难得多、少得多,而且土地使用费也较高。

四、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

1.确立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改变把民营经济视为一般经济增长点或仅满足就业需要的片面看法,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塑武汉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培育经济自主增长的基础力量。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力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重,使股份制成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使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

2.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不断技术创新,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关资料表明,在法国6%左右的技术产品创新由民营企业贡献,德国的科研成果中有70%的发明创造和最高工艺来自民营企业,意味着创新选择是民营企业发展国际趋势和长远选择。因此,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淘汰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品和设备,大力推广技术成熟,应用面广.效益明显的技术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要通过加大技改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高。

3.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尽快完善推出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主体的作用。严格将政府投资限定在公共产品领域,引入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加强审计、舆论等方面的公共监督。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入限制,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范围。积极发展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贷担保体系和投资服务机构。尽快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鼓励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蕴藏的创业积极性。

4.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素质,注重可持续协调发展。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要转换用工机制,大胆实施股份制改造,挖掘人才,知人善用,使优秀人才更好把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挂起钩来。要注重人才的后续教育,为企业人员提供各种培训与深造的机会,加快人才自身知识的更新换代。同时,民营企业经营主也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信息来源,树立市场第一的意识和良好的诚信形象。此外,还要增强民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意识,要努力提高环保意识,严格按照环保的有关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要顺应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客观潮流,建立起企业间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加速民营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素质,保证民营企业持续协调发展。

5.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将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向民营企业提供帮助的最佳切入点,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包括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在内的民营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获得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同时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如提供专利技术、技术咨询,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攻关,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等。

责任编辑 刘凤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曾翔旻 邹伟进

第三篇: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武汉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中心城市,有必要且有条件在低碳经济发展上先行先试,为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本文结合武汉城市特色,探索构建了以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碳排放、森林碳汇、绿色消费五个维度为基础,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理念为指导的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低碳经济发展基本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中心城市,有必要且有条件在低碳经济发展上先行先试,谋划新的战略思路,把握新的建设主题,通过明确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实现武汉发展的新跨越。

一、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武汉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消费推进等方面不断加强,为武汉建设低碳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要充分地向低碳城市转型,仍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1.从经济结构来看:重化工结构特征明显,工业仍是节能主体。武汉重化工业结构特征十分明显,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76.76%。在重工业中,高能耗的传统行业比重较大,能耗水平相对偏高。2010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造纸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量的90%以上,构成了工业能耗的主体。

2.从能源消费来看:消费总量增幅趋缓,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随着城市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能源消费总量呈缓慢上升趋势,2010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710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2010年煤炭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65.2%。能源资源储量构成和能源生产构成状况,决定了我市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也难以决定性的替代传统能源,这种当前的能源转换鸿沟,只能更大程度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从碳排放情况来看: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从碳排放强度来看,近年来,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万元GDP能耗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已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1.06吨/万元,比2005年的1.36吨/万元下降了28.3%,明显低于全省单位GDP能耗水平,但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节能降耗工作任重道远。

4.从森林碳汇来看:国家森林城市成功获批,绿色发展空间可待拓展。我市确立了以“水乡林城、生态武汉”为主要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着力实施“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城市森林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6.63%,活立木蓄积量619万立方米,全市森林面积224万亩,并先后被授予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不断优化的森林环境和绿地体系,将在无形中提高我市的碳汇能力,为建设低碳城市奠定基础。

5.从绿色消费来看:倡导绿色消费观念,推进示范项目建设。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绿色消费,选择与广大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照明等领域,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着力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绿色建筑方面,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开展了15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绿色交通方面,扎实推进了国家“十城千辆”示范工程,自行车免费租赁服务系统初步形成。绿色照明方面,深入推进国家“十城万盏”试点,加快了LED等新光源在武汉市照明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二、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武汉市在低碳发展上应立足我市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紧紧抓住两型社会建设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围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健全低碳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新路。

1.武汉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上应兼顾低碳化和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既不是有经济、无低碳的传统的褐色经济,也不是有低碳、无经济的纯粹的污染治理。特别是我市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不仅要注重低碳,还要加快发展。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通过产业优化、技术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来全面提升我市的碳生产率,从而进一步加强武汉城市低碳竞争力。

2.武汉低碳经济发展方向上应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

排放的相对脱钩。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即二氧化碳排放随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增长,这是发达国家采纳的低碳经济方案。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仍然是正增长,但是排放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或低于不采取政策措施的所谓基准情景(BAU),这是相对脱钩的低碳经济。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武汉市当前建设低碳城市,重点应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实现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的相对脱钩。

3.武汉低碳经济发展主要环节上应重点抓好经济过程

的转化环节。低碳经济的发展领域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从能源结构上减少二氧化碳;二是在经济过程的转化环节,提高工业、交通、建筑三大耗能领域内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基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在经济过程的输出环节,通过保护森林和发展绿色空间吸收二氧化碳,提高碳汇以及发展碳捕捉能力。未来5~10年内,我市低碳经济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碳汇碳捕捉能力。

三、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武汉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要立足全国领先发展,从发展低碳产业、研发低碳技术、倡导绿色消费、营造低碳环境等几个方面实现突破,科学谋划,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武汉市低碳经济的率先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把低碳产业作为直接助推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建立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第二,要加快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与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相关的产业,打造武汉经济新的绿色增长点。第三,要把推进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作为推进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等支柱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两型化发展,努力构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同时,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物流、金融、会展等高端服务业的功能配套,努力构建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第一,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不断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武汉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二,要充分挖掘武汉作为重化工集聚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循环资源,保持循环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物资回收再利用网络体系,策划建设武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园,引导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三,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全面实施城市节电、节燃气工程,加强电力和燃气需求侧管理。要鼓励企业广泛使用清洁能源、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推行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要全面执行政府机构及公用设施用能标准及管理规范,推动全市政府机构、公用设施节能改造。

3.优化消费过程,创建低碳型消费模式。第一,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培育低碳生活方式,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和引导,在全市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模式。第二,要加快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全社会尽量形成“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倡导选择绿色商品,对使用禁止的产品和消费过程中垃圾处置不当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予以处罚。强制性执行垃圾分类义务回收。第三,加快推广绿色消费方式。继续发展网上交易、邮购和电子商务,不断提高无纸化流通、无纸化经营和无纸化管理比重,减少流通的物质消耗和污染。引导企业进行更加全面的绿色采购,优先采购具有绿色标识的商品和设备,为企业绿色采购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推进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鼓励利用再生纸,推动公务车节油和绿色采购。

4.加快自主研发,完善低碳技术支撑。第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低碳技术发展,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武汉市要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和自主创新示范的政策机遇,在低碳技术的引进研发上走在全国前列。第二,加快低碳技术引进研发。重点研究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运送和埋存技术、智能电力系统开发和电力储存以及相关技术等,加快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合作,通过CDM项目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通过CDM项目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第三,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武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优势,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低碳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科技成果、低碳专利和低碳品牌。

5.加强政府引导,制定落实发展政策。第一,要提高低碳经济发展的强制性、规范性、权威性、先导性,用合理的制度规范推进低碳社会建设,用有力的手段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第二,增强低碳发展权威性。借鉴武汉市抓新兴产业振兴的做法,加强与中国工程院、中咨公司等国家级研究机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全国性知名院校战略合作,引入首席专家,建立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智库,全面开展武汉低碳相关研究,为武汉低碳发展提供权威咨询。第三,增强低碳先导性。把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争取在低碳经济发展上先行先试,把改革试验工作项目化运作,具体到若干专项改革。突出金融、土地、财税、人才等生产要素和环境保护等专业领域,尽快编制低碳经济发展专项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市场化等改革方式,争取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探索上走在全国前列。

参考文献

[1]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张亚杰,陈少卫.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企业导报.2010(8)

[3]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资源(2000~2001)[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4]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丁文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门诊优质护理服务论文下一篇:饭店创办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武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