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文化贸易发展论文

2022-04-15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城市区域文化贸易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城市文化资源聚集以及人才、资金、信息、技术汇集的优势,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特色文化城市,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城市区域文化贸易发展论文 篇1:

文化产业与城市再造

文化产业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城市,既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又可以延续城市的文脉,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因而它在城市的生长具有历史与现实的价值。集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形态。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创新;城市更新

李康化(1971— ),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上海 200030)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检讨与路径选择”(项目编号:06CZX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不少城市开始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其发展。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文化产业发展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有鉴于此,本文着重基于产业创新与城市更新作一番考量。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石油危机,其后经济衰退和逆工业化过程导致大量传统老工业城市的衰退,城市更新和地方经济复苏成为直到现在还有所表现的欧美许多国家城市的特点。

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的几个范式或阶段的演变来看,在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手段之前,城市发展策略先后经历了服务业导向和知识与信息产业开发、降低政府管制权限并与私营企业发展伙伴关系成立城市开发公司和企业区(开发区)、从摧毁清除城市老旧结构到回收再利用、发展城市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强调城市文化对城市复兴和发展的作用(包括在欧洲框架内提出“欧盟之都”概念,主动设立城市艺术活动和文化产业的“文化区”)等。在这一复苏过程中,最后的期望和策略是从信息技术产业转向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城市经济增长;文化产业对城市更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被理解为可能来自5个方面:(1)文化产业的直接收入;(2)间接消费产生的收入如餐饮和交通业的收入;(3)就业影响,替代传统工业,发展后福特时代的艺术和文化产业(这种产业可能比传统机器时代的工业更有利于人的发展,而且工作环境和满意度、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加);(4)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使一个城市的活力增加;(5)产生长期的外部性效果,如社会整合度提高、公民自豪感增加、犯罪率降低、经济活力增加、城市形象和吸引力提升等等。此外,文化产业(相比文化而言)完全可以实现历史跨越式发展(就如同文化产业可以在一些意想不到的空间、不可能的区位获得发展一样)。

建立在基本经济理论(经济基础理论)和增长级理论基础上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并不重视文化经济,因此,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主要是以地方营销和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为特点,这种策略被称为第一代城市文化发展策略,偏重于城市物质环境和形象的营造和营销,以及不可移动的文化经济(即必须在产地消费文化产品,如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因此,地方形象营销、文化遗产开发项目、艺术基金项目、以及节庆、嘉年华、体育盛会、其他各种轰动性活动项目,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项目;而第二代文化发展策略转向对文化的经济产出方面,发展可移动的文化产品和产业,如可在全球范围出口和销售的视听产品、多媒体产业、以及一些文化设计艺术产品。可见,城市和区域发展策略中对文化经济的认识体现了软性(文化性)到硬性(经济性)的转变,而目前,一切城市文化要素的价值化和文化的资本化,从艺术对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的作用,到目前更广泛的文化开发(如高雅文化和艺术设施、文化区、城市表演艺术以及更广泛的如城市文化机理、社区价值、城市遗产等),都被列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策略。

目前,开始关注全球化对城市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强调城市的艺术和创造性的重要性、文化多元主义和多样化、全球背景下的地方文化的差异性、认同、归属、创造性和公众参与的文化价值,采用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目标的整合模式(holistic model);同时采用文化资本的概念,将遗产建筑、文化机构、剧院、音乐厅、手工艺作坊、艺术家工作室等等都被当作文化资产。演员、音乐人、工匠、作家、技术人员、设计师、管理人员等等都是文化经济的生产者。另外,还特别强调看不见的文化联系和互动之网,被看成是看不见的文化资本,成为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资源和新取向。

经济功能是现代城市的首要功能,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进产业创新,加快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全面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能力,为城市发展和创新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产业创新是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全方位多层面的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首创者弗里曼(Freeman,l997)认为,国家创新的核心是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含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对城市而言,产业创新则是指通过经济结构转换和产业转型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即经济结构从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并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主导产业也处于不断进化和升级之中。

根据原来所承载的主导产业的不同情况,城市的产业创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产业替代型的产业创新。主要指那些原主导产业所依赖的自然(或社会人文)基础已经丧失、原主导产业属于完全衰退或者淘汰产业的城市,因为原主导产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产业予以替代,以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来完成产业创新。例如,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基地型城市,当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或者继续开发成本很高时,必须摆脱对原有资源优势的依赖,寻找新的替代产业,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产业替代型的产业创新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合适的技术以完成对原有产业的替换,新的产业对科技人才和产业工人的要求大大高于原有产业,同时还面临重新开拓市场的困难,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完成,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政府的压力较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城市的财力十分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原有产业工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比较难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难以普遍开展产业替代型的产业创新。

2.产业延伸型的产业创新。主要指那些原主导产业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因为产业自身的创新速度慢,创新程度浅,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弱,必须以原有产业为依托积极开展产业延伸型的产业创新。这是一种以原有产业为中心的沿产业链纵向延伸型产业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改造和市场开发,在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的同时,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具体实施中,所延伸的产业与原有产业应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发挥原有产业的基础性作用和优势;同时,所延伸的产业还应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较大需求弹性,具备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这种产业创新虽然能够充分利用原有产业的资源,发挥其优势,但是创新深度受到产业链长度、相关产业间联系强度、资源整合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大部分产业链长度有限的传统产业而言,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3.产业融合型的产业创新。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由于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管制放松,传统的一、二、三次产业间边界日趋模糊甚至被打破,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形式,并取得比原有产业更高的经济效益。产业融合突破了产业间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产业间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产业融合发生在不同的产业领域间,通过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以下是产业融合的几种类型。

产业替代型的产业创新是一种以新产业替代老产业的产业创新,替代成本非常高,实施难度很大。产业延伸型产业创新是一种产业内部沿产业链纵向延伸型的产业创新,创新深度受到产业整体水平和产业链长度的限制,创新形式和效果非常有限。而产业融合型的产业创新打破了产业、行业间的固有边界,更多表现为产业、行业间的横向渗透与交叉融合,创新形式丰富多样,无论是新兴的高新技术还是传统产业,或者产业内不同行业都能够通过产业融合以合适的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兼顾原产业(行业)的基础,又能满足产业高度化、合理化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中国许多城市所承载的大部分产业尚处于成熟期,对国民经济具有现实性和根基性,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以新的产业取代之,但其产业性质决定了创新的速度相当慢,创新程度也较浅,其创新方向必须是向外突破,必须寻找兼顾现实和将来的创新路径。因此,产业融合型的产业创新是一种更适应中国城市特点的产业创新路径。

当然,现实中城市的产业现状十分复杂,不同能级水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产业往往同时并存于城市的产业结构之中,城市的产业创新并非只有单一路径选择,而是应该根据不同产业的具体情况,按照产业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原则,采取综合方法进行产业创新。

由产业创新的演进规律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在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当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从经济增长结构的演变看,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二、三产业的融合趋势,文化产业在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60%;服务贸易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1/2左右[1]。在此背景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程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许多传统工业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这些城市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土地、普通劳动力、大规模投资等初级要素投入。由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现在这些城市普遍出现了资源瓶颈日益突出、环境与人口承载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一些大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换的需要。从国际经验来看,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我国一些城市的支柱产业。据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的研究报告《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业:2002年报告》公布,2001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包括电影、电视、广播、商业和娱乐软件、书籍报刊、音乐和录音、广告等)创造的增加值达5351亿美元,占美国GDP的5.24%;全部版权产业①创造的增加值达7912亿美元,占美国GDP的7.75%。而英国创意产业2000年创造了GDP的7.9%。1997-2000年期间,该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而同期英国的经济增长率仅2.8%。1997-2000年期间,该产业出口的年增长率高达13%,而同期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为9%,所有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累计增长率仅5%。[2]这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在英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从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个人最终消费的内容上,对制造业及物质性产品的需求比例逐渐降低,对服务性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服务性产品中,对精神性产品,尤其是创意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文化产品具有广泛的最终消费性需求。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占GDP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进入膨胀期,文化产业发展也进入黄金期。像巴黎、伦敦、东京等一些国际著名的大都市,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2004年,中国人均GDP为1193美元,第三产业占GDP的31.78%,正处于文化消费膨胀期和文化产业发展黄金期。这一特点尤其集中地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都市人类学表明,城市人群的文化需求是刺激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费朝着多元化、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方向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空间和市场潜力。

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要素看,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创意,来自于创新。以知识、文化与人力资源开发为主干的创造性发展战略,是一种内源性、可再生而且可以不断提升的新型发展战略,这种新型的发展战略将主宰城市发展的未来。发展文化产业将大大提高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的集聚程度。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一书中认为,在美国,社会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创意阶层包括一个“超级创意核心”(super-creative core),这个核心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他们的工作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如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英国伦敦以及美国纽约,每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都有艺术家们的聚集地。政府扶持艺术家,不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而是因为艺术家们的存在丰富了城市的文化,使得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具有了多元性。文化产业正日益显露出对城市创新能力强有力的催化作用。

城市不仅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更是一个承载着多重复杂功能的综合体,对形态和功能都有着丰富的要求。伴随着发展的进程,城市对形态和功能要求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必须在形态和功能上不断更新才能满足要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更新往往作为城市的自我调节机制贯穿于城市发展始终,使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可以说,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城市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包括产业创新,也包括城市从功能到形态等方面的不断更新。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由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提出之初,在以形体规划(physical design)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影响下,仅指对城市中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的城市建设行为。许多城市在城市中心区实行大规模的推倒重建,清理平民窟,强化中心区土地利用,强调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和通过城市雕塑、公共建筑、公园、娱乐设施、开放空间等手法来达到城市美化效果,希望通过整体的形体规划来摆脱城市发展困境。当时的城市更新被理解为物质性改造和物质磨损的补偿,如房屋的修缮、改建与重建,道路的拓宽与修建等。但是,这种只见物质不见人、只重形式不重功能的城市更新方式并不能解决深层次的城市社会和经济结构问题,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反思,提出城市更新要体现“人本主义”②,要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人本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的目标、内容、方式更趋理性,重视城市的社会经济意义,强调完善城市功能,特别是城市的商务、零售、娱乐和休闲功能,更加注重人的尺度和人的需要,城市更新的重点转向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社区经济的复兴以及居民参与下的社区邻里自建。目前,以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邻里和睦为主要目标的“社区规划”已成为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很多城市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先后开展了“城市更新”运动,但内容大多是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基础设施翻建、“形象工程”建设等物质性更新,很少从空间功能结构调整、人文环境优化等角度去考虑,其结果是给城市发展留下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如:中心城区开发过度、城市历史文脉被粗暴割断,等等。这其实只是已被西方国家抛弃的以卫生设施、城市美化、大规模推倒重建为主要内容的“形体主义”城市更新在中国的重演。

文化产业的生产运作机制与传统的工商业运作十分不同,基于城市衰退和城市复苏和更新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不仅引发了城市经济的变化,也引发了城市景观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从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城市构成所形成的空间)到文化经济空间(公共文化空间的私有化以及文化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形成)再到符号经济空间(在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形成文化经济的生产与消费中心)等新城市空间和景观;城市的工业生产空间向文化消费空间转变、城市空间日益美学化或文化日益景观化等。具体而言,在城市内部空间尺度,有三个路径/模式推动城市艺术和文化产业空间的形成:

1.在城市中心,特别是城市中心广场,主要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利用当地的文化元素被重新开发为商业化的步行街,形成消费空间和文化中心。欧洲的城市广场就是城市的中心,一般在广场四周分别有四种不同的建筑和文化空间,教堂代表精神世界;博物馆、图书馆或大学代表学习、知识和文化世界;宫殿、古堡或市政厅代表权力世界;集市和商店等交易空间则代表商业的力量。步行街的复兴进一步反映了城市中心对于人民的可接近性。德国是最早将城市中心进行人行街化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行化就成为城市中心改造和建设的标准,这个理念比欧洲许多国家都早。

2.在工厂、车站、仓库、滨水码头区等工业旧址上,与“绅士化过程”(gentrification)和艺术家的空间流动过程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文化产业生产为主的文化区(cultural quarters)。以“逆工业化”为标志的欧洲城市转型导致了大量废弃的厂房、码头、仓库,一些离城市中心不太远,同时交通条件较好的工业旧址,由于房租相对低廉或者空间宽敞,逐渐吸引一些刚起步的新生文化企业和艺术家,他们将这些工业厂房改造为创业基地、艺术家工作室等,成为设计、新媒体、艺术实验的中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集聚到这些便宜而有趣的工业旧址,使这些地方明显改变为文化产业生产空间。当这种文化空间进一步发展而带动了本区和周边房地产开发和价格攀升时,就会发生“绅士化过程”,即过去无人居住或只有穷人占据的破败之地,逐渐高级化,成为有钱绅士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这时,艺术家可能会因成本因素而被挤出他们最先创业的场地。这种结果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在一些国家和城市,如都柏林(Dublin)的Temple Bar quarter,为了避免绅士化过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负面作用,政府对艺术家和文化产业用途的建筑实施长期补贴政策。

这种利用历史和工业旧址的文化资本进行城市更新的模式中,参与的主体有政府、艺术家和开发商。早期的政府是想摧毁工业旧址(创造性的破坏),而艺术家要求保留其历史美学和文化,发展为文化(生产)区,后来被房地产开发商利用,演变为具有当地文化包装形式的富人区和消费区。(艺术家由赢家变成了输家)。因此,除了绅士化过程,还有一个从生产区(工业区)转变为商业文化消费区的过程。工业旧址的改造和再利用是西方国家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提供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3.在一些特大国际城市的中心,如伦敦、巴黎、纽约,往往呈现出文化产业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的重合,并且催生了新的有利于提升城市创造力的各种交汇空间(meeting places)。例如公共演讲场所、研讨会和论坛空间、将餐饮和辩论结合的俱乐部、哲学咖啡馆、晚会和脑力激荡相结合的新型巴黎式沙龙、展览与晚宴结合的活动空间等等。例如,伦敦著名的“乌托邦之夜”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场所和俱乐部。

当下中国城市的工业遗产正面临诸多威胁,主要有三:其一,随着都市空间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巨大变化,大型工业建设开始向城外拓展,城内的旧工业区日渐废置;其二,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工业先后遭遇工业衰退和逆工业化过程,陷入困境;其三,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些尚未被界定为文物、未受到重视的工业建筑物和旧址,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正急速从城市里消失。事实上,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认定和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目前,中国的部分城市已经汲取英国的泰晤士河南岸、日本北海道小樽运河、纽约的苏荷、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国际经验,在保留传统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实施城市更新。上海苏州河沿岸的厂房、仓库、码头等工业遗产,没有被一味拆毁,而是用作艺术展示和创意设计中心,集聚起一大批国内外艺术家,成为文化产业的孵化基地,享有了“地产新概念”的美誉。把文化创意融入到城市规模当中,可以塑造城市的氛围,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大量投资。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可以使城市更加具有魅力,给人们以城市的繁华感、文化的厚重感和时代的生机感。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旧区改造之间存在有机的互动性,创意园区和旧区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避免城市的文脉中断,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增添了历史与现实价值。

文化产业是以产业为载体的文化创新与资源整合,以资本为动力的创意行为,以服务为形态的生产方式,以产权为规则的交易模式,以内容为主体的生产体系,它有在地产业(旅游、休闲)、在场产业(演艺、文博、广告、会展)、在线产业(数字、网络、影视)、在版产业(图书、设计、版权、报业)四个创意经济体系,都成为城市再造和文化创新的核心内容。各个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都应该从全局的发展中确定自身的定位,从历史的积淀中拓展现代的空间,从社会的需求中发现创新的思路,从国际的视野中寻找产业的市场。

集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形态。

集群或簇群(cluster)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按照波特教授的理解,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他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文化产业由于其产业核心要素的特殊性和产业之间高度关联性,其集群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产业集群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的效应,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文化产业具有高度的创新导向型,知识、技术、创意资源是产业的核心资源,这些资源都是无形资源,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分布在个人、群体、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之间,因而文化产业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由于无形资源在文化行业之间的复制、转移,不同文化行业的产业链呈现交叉互联的状态,使得文化产业集群会出现多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而且,文化产业与其他非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可以出现很多文化衍生产品和服务,带动其他产业在区域的成长。最后,文化产业是追求创新和创意的产业,品牌和名声是一个产业集聚区域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形成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是创意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也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的产物,更是打造区域文化形象和主导产业的客观需要。由于文化产业品牌效应和名声效应,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不但能够有效地发挥产业集聚和扩散的效应,而且可以形成区域文化品牌和城市特征标志。如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从1989年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国微缩景区建成开放算起,经历了10多年的风雨,华侨城主题公园通过对外交流、对外合作促进了中外交流,锦绣中华被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承办多种类型的大型晚会、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热心举办各种社区才艺大赛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主题公园大众娱乐的基地,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当前,城市应该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如下条件:

1.宽容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城市要完善创意基础结构,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及转让和吸引创意人才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为发挥文化产业的商品价值提供完善的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撑,以及国际化的信息流和人才流。

2.完善的集群结构和城市功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个人、单个企业、传统产业集群和独立单个城市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跨区域国际化的互动发展,具有地区性或产业合作集群的个性特征,具有地理性集聚现象。传统产业集群构成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转化的基础平台;技术支持平台是文化产业将创意设计转化为产品的基础。

3.健全的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政府要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产品生产体系、流通交易体系、知识产权交易转化体系、文化产业孵化体系,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和价值链,给创意的产生、转化、生产、扩散和商业化提供载体和发展空间。

注释:

①美国的版权产业分为4类:第1类为核心版权产业;第2类为部分版权产业,指一部分有版权的物质产品;第3类为发行类版权产业,指对有版权的作品进行批发和零售,如书店、音像制品出租店等;第4类为一部分与版权有关的产业,指在生产、销售中要用到或部分用到与版权有关的产业,如电脑、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音响设备等产业。

②例如1973年,英国学者E.F.舒马赫发表《小的就是美的》,提出规划应“考虑人的需要”(Mattering Peo-ple),主张在城市的发展中采用“以人为尺度的生产万式”(Human Scale of Production)和“适宜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主编.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陈超.文化:新世纪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引擎,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叶 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康化

城市区域文化贸易发展论文 篇2:

城市文化资源和“两型”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城市文化资源聚集以及人才、资金、信息、技术汇集的优势,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特色文化城市,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在国内,本课题相关研究如下:一是关于文化资源的研究。程恩富提出,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2008]。吴圣刚提出,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2002]。李东红、杨利美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2004]。二是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鱼小强(2004)认为,要形成城市反哺农村的利益机制。为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胡惠林认为,要根据区域经济存在的历史性进行区域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与空间规划布局[2006]。邱嘉锋、姚虹霞提出从文化市场培育规范、文化产业保护扶持、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以及文化产业投融资、集团化、“走出去”方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6]。有些学者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文选德,2002;周正刚,2009]。中宣部改革办高书生提出要加快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2010]。三是关于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针对目前城市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术界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首先,要科学评估,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和归类,准确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才能做到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其次,要利用好城市本土资源和外来资源,加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国际的文化、技术交流;第三,政府制定和完善开发城市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把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中来,发挥城市文化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防止对文化资源造成浪费和破坏。四是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优势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上。

在国外,本课题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下半期,加速于20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始于法兰克福学派,在稍后的伯明翰学派的研究中获得了较大发展。后者使从前遭受贬斥的大众文化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研究成果积极地推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随着西方社会结构从工业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文化生产日益与科技融合、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市场的拓展,至20世纪90年代推进大众文化发展的理论主张转化成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国家意志,并由此促成了当今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态势。实践发展又需要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对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区域研究、行业研究、产业布局研究、城市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希瑟·费尔德,2002;汤姆·奥里甘,2007],等等。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研究还刚起步。所以,2012年国家课题指南应用经济第9题就定为:城市文化资源与特色文化产业研究。本课题试图在上述基础上做深入的研究,努力推出新成果。

首先,有助于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掘各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发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城市,一是有利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拉动文化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可以更好地发掘和保护城市的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活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投资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向城市聚集。四是有利于避免文化产业发展中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

其次,有助于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深入。为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一套可操作的、便捷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有助于推动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提供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二、城市文化资源和“两型”文化产业的内涵

1. 城市文化资源的内涵

从传统文化方面来看,所谓文化资源,并不仅指有形的古老建筑,还有广泛的内容。有形文化财产,如建筑、绘画、雕塑等; 无形文化财产,如戏剧、音乐、工艺技术等; 民俗文化财产,如衣食住行与宗教信仰等风俗习惯; 纪念物,如各种古代庭园、陵墓、名胜与自然景观等; 传统建筑群,如故宫等。上述五类文化资源,不仅在城市都存在,而且往往更为集中。当然,文化资源不仅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文化与国际文化。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和现代化的文化空间。

2.“两型”文化产业的内涵

“两型社会”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消费方式、文化定位、社区生活、日常行为的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并不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旨在开拓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意味并预示着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文理念的一次革命。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情,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两型”文化产业指的是突出生态文化和资源节约文化的一系列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数字化内容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和环境创意产业。数字化内容产业是指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这种内容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会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内容产业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未来更是前途无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旅行成为一种时尚,进而成为一种旅游文化。文化的核心在于寻找和创造生活中的美,旅游文化的核心是通过旅行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物质有限,创意无限。创意产业以人的创意为基础,创意的源泉是人的大脑,脑力创意是无限的。

三、城市文化资源和“两型”文化产业的基本类型

文化资源在现代城市产业形态中的基本类型有:

1.科技与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心产业,创造和垄断着世界财富的相当部分。教育同样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利用人才与文化信息优势广泛介入实业,开展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经营性、专业性活动的文化服务行业,并非指整个教育事业的产业化。教育产业是受政府和社会特别关注的特殊文化资源。

2. 休闲旅游与娱乐。这是包括旅游业、影视业、音像制品业、艺术表演业等行业在内的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为主的庞大文化资源。在英国,文化艺术是一个年收入近20O亿美元的大产业,相当于英国的汽车工业。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以主题公园为依托,以游览、观光、娱乐作为主体,延伸到电视、音像产品、服装等领域。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实行“十一”长假以来,数百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文化与旅游活动,不仅使旅游者得到文化与情操的陶冶,更为与旅游相关的所有商家创造了良机。

3.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这是以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为依托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在欧美国家,巨型的文化托拉斯不断出现,报纸、广播、电台之间和企业之间相互持股形成了传播媒介集团。他们以广告业为基本武器,裹挟着巨大的资金向广泛的产业领域迈进。美国与媒介相关的其他产业如娱乐、电信、电脑等与媒介特别是与广播电视台的兼并购买和联合成为新潮流,代表了媒介传播的网络化与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趋势;表明美国大众传媒集团已经突破平面文化与数字文化的区别,向更大规模的综合信息产业集团发展。

4.体育。这是一个新兴的文化资源,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生产销售业,还包括保健运动、体育表演、体育设施、体育信息、彩票业、门票收入、电视转播等。体育成为产业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文化产业年产值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体育活动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现代广告的载体,体育产业的投资前景十分广阔,它是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的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

5. 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文化和科技相对发达并将更加发达时期的产物,是作为文化相关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之产业链高端而出现的。正因为创意产业重在提倡将既有的和新兴的具体产业上游创意研发部分进行剥离做大,将中游生产制作部分进行外包转移,将下游营销服务部分进行遥控拓展,集中精力以版权贸易、知识产权交易、专利售卖交易等为依托,以高文化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为卖点,将上游创意部分直接纳入到产业化、市场化轨道。目前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对创意产业的内涵、范围以及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我国目前把创意产业分为三个大类,它们分别是,与文化等相关的创意产业,与通讯和网络相关的软件、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类咨询、策划、设计等创意产业。要发展创意产业,就不只是仅仅发展文化创意生产,而是追求各个行业、各个产业、各个领域的创意生产。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着力抓文化创意的研发、科技创意的研发、思想创意的研发、规范标准创意的研发,又要抓管理流程的创意研发、体制机制的创意研发、营销服务的创意研发、环境与法制的创意研发。形成所有行业、产业的价值链的高端具有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能力。创意产业侧重内容研发、技术孵化、品牌培育、创意策划、版权交易、风险投资、专利售卖。

四、城市“两型”文化产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1. 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支撑“两型社会”的建设

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全面小康方向发展,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以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为主的阶段转变,对文化、艺术、精神、娱乐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种发展性和享受性的消费都和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有关,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可以打造和拓宽新的文化市场和周边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有效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微博的兴起。第二,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可以推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在产业特点上,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具有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立足点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是创新、文化和科技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优点,能够起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作用,能够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制约,促进社会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向文化产业,因而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2.“两型社会”的建设促进城市“两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两型社会”的建设为城市“两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两型社会”战略的实施,要求配套实施产业布局的结构性调整。“两型社会”的建设要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追求更低的污染排放,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量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这就要求从政策制度层面上抑制过度消耗资源、对环境破坏程度高、经济效益不好的产业,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这就在国家层面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上为城市“两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 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和“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

发展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建设和谐社会。“两型社会”建设是在近年来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遇到巨大困难,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严重透支的背景下提出的,城市“两型”文化产业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命题,两者背后都隐含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而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文化创意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具有不断复制、自我增值的特点,更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城市“两型”文化产业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特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低消耗、低污染,这正与“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相一致。“两型社会”通过建立对资源的节约、高效和循环利用,开发新型可再生资源,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以自然承载力为前提发展经济等途径,推动传统的以资源大量消耗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发展模式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两者的目标都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本文为2012湖南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克修

城市区域文化贸易发展论文 篇3: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宿迁城市软实力的研究

摘要:文化产业是城市软实力竞争的一个核心要素,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增强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提升城市发展实力。宿迁作为霸王故里,具有传统西楚文化底蕴,当前大力发展楚汉文化,拓展文化产业园发展,推进文化资本融合,能够发展成为江苏乃至全国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型城市,以旅游拉动投资,以旅游促进发展,将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楚汉文化;文化产业;软实力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已经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报告。可见,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区域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些有文化传统区域的欠发达地区,通过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地方支柱产业,能起到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通过提升文化生产力,来培育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区域文化特征成为城市软实力竞争的核心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主要由政治、经济、军事、资源等可观察因素组成,而科技、文化、信仰等则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主要部分。现在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组成,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比较,软实力的重要性甚至将逐渐超过硬实力的比拼。同样道理,在当代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与竞争中,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大小和发展潜力多少,将比资本、资源等各种硬实力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名城、公园型生态环境,休闲度假胜地,显然对人的吸引力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更强。因此,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以各种办法,提升环境,培育文化,甚至制造文化,来提升区域竞争力与影响力。

人们通过实践已经逐渐认识到,一个城市只有通过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在新的经济发展中真正崛起。在以前重点发展与追求GDP等硬性数据指标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后,有识人事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以发展科技基础、发展生态转型、发扬文化影响等软实力的提升方向上寻找城市增长的新突破口。硬实力的发展,开始越来越依赖软实力的提升,离开软实力的支持,硬实力很难再有大的提高,软实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实力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指标,软实力的增强,为区域城市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一个城市软实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把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传统上硬实力较落后,经济上欠发达地区,如果总是在硬指标上下功夫,将事倍功半,难以出成绩,不易见效果。因此,另辟蹊径,用软实力的提升弥补硬实力的不足,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一些有着历史文化传统区域,借助文化集聚,推广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能形成后发优势,在招商引资,吸引制造业落户等方面起到奇兵效果。当前,面临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良机,一些传统的工业企业、加工企业,由于面临一线城市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压力,开始向二三级城市寻找落户点,当各个城市间在硬条件上区别不大时,软实力的比较,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筹码。良好的教育医疗环境,便捷的金融保险服务,优美的环境生态,新鲜的富氧空气,良好的劳动力素质,高效的政府效能,合格的市政配套工程,优惠的工商业投资条件,公平诚信的政治法律环境,都将对吸引资金、产业群集聚起到无形的吸引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对软实力的投入,要意识到软实力的投入,就是对硬实力的倍增投入。

软实力竞争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竞争力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活动目的回归体现。通过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与物质的集合,强化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构成了文化竞争力的内涵。人是城市的灵魂、目的与归宿,人围绕城市生产建设,目的是为了与城市和谐共处,是为了建设美好城市,美化自身生活条件。文化,就是一座城市的标杆,一种价值尺度,一个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文化建设,是打造城市软实力的基础条件和前提要求。一个文化荒漠的城市,不是现代文明城市,一个道德水准不足的城市,是没有生机的城市。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他的居民必然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一个文明的行为细节,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良好的公序良俗,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构成了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氛围。硕果累累的文化产品,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丰富多样的文化品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创造力,赋予城市勃勃文化生机。

宿迁市,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力发展楚汉文化遗风,发扬楚汉文化创业拼搏传统,有利于形成城市凝聚力,打造城市竞争力。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城市,一个有着文化传统不善于利用的城市,是一个放弃发展机会的城市。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与底蕴,会深深影响城市的价值观以及居民行为标准,并赋予城市向外展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前景。

美国学者托夫勒曾经说过,哪里有文化,哪里就会有繁荣;哪里有繁荣,哪里就会形成文化集聚。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宿迁要想实现繁荣振兴之路,就需要在文化产业上开动思路,借助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楚汉文化,来提升城市影响力,通过提升文化竞争力,来推动城市竞争力,通过城市竞争力提升,来推动城市经济的腾飞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宿迁经济发展分析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与经济融合促进现象被研究重视。经济与文化从分离开始走向融合,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经济与文化互动互促效益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文化内涵对经济活动的灌注,增加了物质财富的附加值,提升了物质商品的品味档次。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成分的吸收,提升了文化产业实力,增强了文化影响力和穿透力,经济元素的输入,还能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发达指标相互联系,促进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促进了社会和谐,提升了综合竞争力,增强了整体实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兴起,源于现代化工业程度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富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不在为温饱问题担忧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就成了新的时尚。包括艺术、教育、娱乐、体育、休闲、旅游等等新的文化产业的兴起,一方面表达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与丰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兴起,又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向更高程度发展。有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约占据着国民经济总额的1/4—1/3不等,由此可见,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早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样推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尚有巨大的空间等待挖掘。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当落后。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2000万,实现产值在万亿左右,占GDP总量约5%左右。在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占GDP总额都超过了10%,但是,这样的数据,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同时,也说明我国经济获得文化产业的支持还不足,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非文化产业的贡献也有巨大空间可待挖潜。从以上情况分析,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是最高效的投资模式,文化产业的综合产出与边际贡献,将成为我国社会财富增长的新路径和新形式。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决定城市间的竞争力。因此,大力发展宿迁市楚汉文化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将对宿迁市洼地崛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宿迁市委宣传部和宿迁市统计局在2011年对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底,宿迁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有25356人,文化产业单位合计1830个其中,文化制造业企业有338个,文化批发与零售型企业有437个,其他文化服务型企业有881个,包含乡镇文化站在内的文化行政事业管理型单位172个,以及民间其他非盈利型组织和单位2个。通过对文化及相关产业80个行业小类中有调查数据的54个行业情况统计,宿迁市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仅占区域生产总值的1.7%,与2009年数据相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制造业增加值9.54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4.1%;批发零售业统计增加值1.28亿元,占总比的7.3%;其他文化服务业统计增加值6.82亿元,占总比的38.7%。在江苏省文化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宿迁市居于排行榜末位。因此,加强对宿迁市的文化产业投入,挖掘文化产业增值空间,以带动宿迁市发展总量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途径研究

合理规划文化产业结构是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规划文化产业结构,有利与规范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有利与和其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要以发展为主题,转变管理模式,增强文化意识,要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配套设施,创造条件,提供条件,吸引文化产业人才,培育文化产业后备力量。要借助媒体、电台、互联网等宣传手段,推广楚汉文化影响力、感染力,加强与徐州市的文化合作,共同促进楚汉文化发展,共同推广,能强化影响力。发展数字话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深入研究文化发展趋势,引导区域文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文化产业层次,加强与非文化产业的交融,向其他产业渗透扩张,加大文化生产力建设。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任何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投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仍然是资金问题。可以向省政府申请专项资金,也需要宿迁市政府能用多种办法自筹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比重。目前宿迁市已经投入数十亿资金在建设项王故里,并且在外城区建立了文化产业园。这些投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必须接受文化产业投资的规律,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回报周期问题,因此,不能拔苗助长,要有耐心。随着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文化产业投资的回报福利,会慢慢体现出来。还需要大量吸收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进入文化产业,毕竟政府的投资,主要是体现引导作用,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存在时,还是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最为合理。政府的投资,主要以公益性文化项目为主,包括文化安全设施建设,区域文化特色建设等方面。相应地,民营资本的投入以及外资的注入,则以赢利性文化产业投入为主。数据显示,非公有制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众多,对区域文化产业经济总量贡献巨大。

另外,还应该注重对文化市场内涵的挖掘,以满足市民的精神文明需求。文化不会凭空而来,要以发展楚汉文化特色为主体,同时,也要注意对其他文化特色的吸收,以丰富文化广度,增强包容力,以兼收并蓄,改革发展,要以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根本原则。另外,还需要多向先进区域学习取经,根据宿迁区域特征,进行合理扬弃,实现宿迁区域文化产业腾飞,通过提升宿迁区域文化软实力,带动宿迁市经济腾飞。

目前,宿迁市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不断扩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宿迁市财政拨款1.3亿元投资建设宿迁市文化艺术中心,总计完成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建设完善了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宿迁市沭阳县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新建图书馆、博物馆、演艺中心等县级文化艺术中心合计面积1.61万多平方米,总计投资9000多万。泗阳县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建设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总计面积近1万平方米。累计对乡镇文化站的建设面积,2011年宿迁市的文化产业建筑面积已经达到8.09万平方米。宿迁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宿迁市文化创意产业园集“研发、孵化、培训、制作、展示、贸易”为一体,围绕艺术创意与生产创意两大方向,提炼包括影视博览、工艺美术、书画艺术、动漫游戏、教育出版等内容的“金木水火土”五大产业方向进行重点投入,强化发展。其中,产业园区企业江苏万宝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由江珊等知名影星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院里院外一家人》,已2012年5月杀青,填补了宿迁市影视文化产业空白,对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宿迁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有文化创意类企业26家,文化艺术工作室29个,以及2个文化实训基地,建园2年来,已经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86万元。

作者:张杰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企业物流建设管理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文化特征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