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休闲养生思想哲学论文

2022-04-16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老子休闲养生思想哲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2020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全省要加快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五区”中的重要一区即是:以太昊陵、老子故里、庄子故里等为依托,建设对话先贤圣哲、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老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老子休闲养生思想哲学论文 篇1: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思想及现代意义

【提 要】中国传统文化悠久,绵延几千年而不曾间断,是中国文化灿烂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民族文化艺术宝库所做的最大贡献。伴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闲暇时间的不断增长,探索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休闲思想,对于培养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休闲意识、养成健康的休闲行为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全文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总结传统文化中与休闲有关的观点,以期可以让更多现代的人群找寻到休闲对于生活工作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休闲思想

一、休闲的内涵

休闲一词,即古老又时尚,人们对休闲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化中,就有对休闲的记载,但他真正的得到重视并被人们深入研究,也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休闲这个次角色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水平和闲暇时间是分不开的。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主要两个:第一科学技术将人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但工作效率增加,而且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第二就是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花在生活上的费用比例越来越小,这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娱乐休闲需求增加。许多学者纷纷表示,21世纪20年代前后,世界将进入休闲经济时代,休闲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对休闲的一个全面理解也显得十分必要。

二、传统文化思想教派中的休闲思想

(一)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休闲思想

中国传统的休闲思想最早与养生思想有着密切的的一部分。有关养生的记载,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周易》中关于“阴阳”思想的认识和生命的阐述:在“人”这一生命体中,“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神”依赖于“形”,珍视生命首先珍视的是人的肉体生命,养生首先是养护有形的身体,同时“神”对“形”有支配作用,精神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养神”是养生的根本是生命的根本”,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神”两个方面,但更看重“养神”的重要意义。《黄帝内经》谈到的养生思想也与今天的休闲类似:“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可见劳动过后的休闲是养生的根本,只有良好的休息,才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人才可以不生病从而延年益寿。《内经·素问·山古天真论》也谈到了与休闲密切相关的养生思想,一方面要做到保守精神的恬淡虚静,心灵安宁而不恐惧,精气内持,故真气从之邪气不能加害,是以疾病无从产生,另一方面少私寡欲,形体适度劳作但不使之疲倦。中国的传统养生中的休闲思想,强调的是讲究却病延年的方法(房中术),做到既不劳神、劳形,又能延年益寿,从而使生命处于一种闲雅、自由、轻松的状态,这与我们今天所谈到的“休闲”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中国儒、道哲学思想中的休闲思想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休闲哲学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部分,最足以说明孔子休闲思想的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在孔子的一生中,他四处奔波讲学,不求名利,与他的休闲思想中的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心境密不可分,是他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反映,这种价值观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向往的享受快乐人生的独有方式。而到了孟子那里,这种休闲思想又有了更新的认识,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可见孟子人为通过一定的努力,人可以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人是可以做到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儒家的休闲观,它将修身养性、完善德行作为一种手段,从而追求一种“涅槃”境界。道家的休闲思想,在创始人老子的观点和著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既与西方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让·雅克·卢梭相同,那就是回归自然,讲究事物应该顺着本然、原来的状态、既没有外在力量的控制,也没有自我意识的主宰。所以老子提倡“绝圣去智”“绝学无忧”,同时他又主张消除贪欲、消除对外物的执着,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这种休闲思想是老子时代的产物,与孔子的休闲思想不同之处就在于,实现的手段不同,但是目的都是达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境界。后继者庄子对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认为人生的自由的首要条件在于打破精神束缚,把自己在世俗生活中解脱出来,,超越一切依赖和束缚,达到一种“无待”状态。所以道家的休闲观的最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三)中国佛教文化中的休闲思想

佛教在中国能发展,并在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鼎盛,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于“六祖”慧能对佛教教义的部分改变,所以慧能被称为“禅宗”,而他所提倡的“随缘人生”,其实也是一种休闲思想,实际上就是顺应自然,让一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用天皇道悟的话说,就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求尽凡心,别无圣解。佛教休闲观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里面可见一斑,一首禅诗这样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这确实是一种休闲状态,回到自然,一切随缘。禅宗不但向往自然而然更向往自由。在禅语中,“自由”就是“解脱”。所谓“解脱,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而尘累就是世俗生活的牵绊,摆脱了生活牵累就是自由境界。可以说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它能使人摆脱生存困境,消除各种不良情绪,让人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思想与西方休闲思想的差异

中国的休闲思想使我们世界观的一种独特派生物,使我们中国人生活哲学的一种现实体现,我们强调生活的“静态”讲究安逸和洒脱,而西方人的休闲方式和思想是以“动为主”。我们的养生术、气功,太极拳全部是以静制动,强调呼吸吐纳来控制肢体的协调,而西方人的休闲方式却与我们截然相反,他们不讲究静态,而是强调以动为主。西方人的滑板、旱冰鞋与我们的慢慢踱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以休闲获取心灵的沐浴,西方人则喜好获取感官的刺激,我们对于物质世界保守坎坷以后,特别要保持种休闲的心态到精神世界中取得补偿,更为西方人所不解。所以有人就中西休闲做了比喻后说:西方古代娱乐生活,恰似耀眼,炽热的太阳,振奋人们的精神,给予人们奋发的力量。而中国古代的娱乐生活,则像温柔慈祥的月亮,守护着人们恬静、和谐的梦,抚慰着人们那宽仁、宏大的心灵。

四、传统文化中休闲思想对现代人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休闲思想以及与休闲相关的观点,对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休闲对当代人们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对文化价值的重新思考,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休闲不再简单是消磨空余时间的方式,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状态,在其中人们将真正实现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休闲与工作的无形结合将构成社会的特点。劳动不再是密集型的、群体型的,而是逐渐转向知识型的、个体型的。许多知识工作者不必到办公室上班。居家办公室,即所谓的SOHO和互动商务居住区,即所谓的MORE将成为时尚。知识工作者可以在工作时间休闲,甚至可以在休闲时间进行更富有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构建新观念,孕育新思想,做出新发现,从而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不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振兴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何晓明、余冬林2002《中国文化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长怀2011《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研究》,东北财经大学。

李 田2011《中国式休闲模式研究》,华侨大学。

王 静2007《從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看现代休闲》,四川大学。

肖向东2005《休闲与人的价值实现》,湖南师范大学。

周碧琬、王全权、论宗炳2018《“澄怀味象”的生态美学思想》,《广西社会科学》第3期。

(通信地址: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庄众显 潘承亚

老子休闲养生思想哲学论文 篇2:

老子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2020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提出全省要加快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五区”中的重要一区即是:以太昊陵、老子故里、庄子故里等为依托,建设对话先贤圣哲、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老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作为道教始祖老子的故里和老子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河南鹿邑县拥有丰富且极具特色的老子文化资源,发展以老子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明显,文化资源发掘潜力巨大。

关键词:文化;资源;开发;旅游;

一、鹿邑在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建设中的优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河南文化强省战略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推进,老子文化资源的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的建设,老子文化将发挥龙头作用。

1.老子在诸子中的历史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广泛

老子思想文化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在被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除《圣经》外,就是《道德经》;从19世 纪开始,西方人就把《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老子本人被教科文组织评选为“百位世界名人”之一。在中国,老子学说对历代人文学派如儒学、法学等影响极深,“黄老学说”在战国时代和西汉时期成为“显学”,在一些朝代被统治者奉为治国方略;在民间对普通人生活中的个人行为都产生过极大影响,至今很多思想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老子遗迹历史悠久,规格和价值极高

鹿邑老子故里都被历代帝王、学者和民众视为神圣之地,留下了众多的古迹。自汉代以来,历代典籍都有皇帝亲临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2001年老君台、太清宫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前来祭祀老子或亲撰赞文的帝王有汉桓帝、魏明帝、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宋真宗、元世祖等,特别是李唐时期,对老子一再加封,大修其宫殿;宋真宗除亲制三御碑外,还三次作老子赞文,使唐宋时期祭祀老子的规模达到鼎盛。此外,历代学者名人在鹿邑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太清宫内保存有大量碑文诗赋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历代的皇家及民间活动不断增加老子故里的文化内涵,这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历史遗迹极大地提升了鹿邑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

3.以老子为主题的四大文化品牌建设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老子故里旅游开发已具规模,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到此玩赏,是周口旅游发展中创立的较早的4A级景区。2006 年恢复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老子庙会,使得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得以延续。鹿邑唱响“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老子国际文化旅游节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期间举办,是国家级节会,主要活动有学术交流、旅游推介、商贸洽谈等。近年来,鹿邑打出了“李姓之根”的口号,开展了一系列寻根拜祖活动, 2011 年李氏宗祠始祖殿建成,坐落于太清宫景区东侧,在老子生辰纪念日和庙会期间,世界各地李氏宗亲庞大代表团祭祀寻根,成为鹿邑旅游的又一张名片。

二、鹿邑文旅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讲,近年来鹿邑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除一般景区都会遇到的资金、人才等瓶颈外,限于地理位置,鹿邑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1.缺乏龙头景区带动

周口市目前只有两个4A级景区,一个是老子故里景区,另一个是淮阳太昊陵景区,这两个景区都在县里,景区规模都不大,都是人文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从旅游的视角看,除“游”之外,“吃、住、行、购、娱”方面的短板明显,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周边的景区都是小景点,如袁世凯故居、关帝庙等,且都分布在不同县区,相距较远。

2.交通制约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

鹿邑到目前还没有通高铁,空中交通也不便利。一个景区不在高铁线路上,很难纳入到外省游客的出行计划中。而且,交通不便,景区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很小,打造5A景区难度极大。

3.老子庙会的现代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小

老子庙会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兴盛于唐,李唐王朝把老子李耳当作自家祖宗,多次到鹿邑拜谒老子,率百官到老子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庙会持续时间长,每年从农历二月十五老子诞辰日到三月十五。但是,目前老子庙会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太昊陵庙会、大伾山庙会和中岳庙庙会,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每年庙会的相关报道很少,吸引的外地游客有限;与太昊陵庙会相比,参加的人数相差甚远。

三、推进老子故里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河南文化旅游强省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老子故里以及整个老庄文化元典区的开发和建设,鹿邑县应该紧紧抓住这次机遇,打造文旅知名品牌和精品线路,把老子故里打造成与曲阜孔子故里齐名的文旅品牌。

1.高质量举办老子庙会节和李姓姓氏文化节,传承弘扬中原根亲文化

始祖文化和姓氏文化是中原根亲文化的代表。鹿邑是李姓的发源地,老子是李姓中里程碑式的人物。老子庙会作为传统庙会,随历经千年,但中断时间长,2006年才恢复,还需要一个宣传和打造提升的过程,要学习太昊陵的经验,增加非遗表演等项目,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庙会知名度,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2.发掘道教休闲养生方面的文化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养生基地

在鹿邑,和道教有关的人物除老子外,还有在民间极富盛名的陈抟,后世道教徒尊奉他为“陈抟老祖”,与老子齐名,他们在道教的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陈抟(871 年—989 年)是北宋著名的隐士和易学家,也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和道教诗人。老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在养生方面并没有留下相关的著作,只是在理念上影响了后世的道家学派。从道家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角度看,被称为“老祖”的陈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道家养生做出了榜样和贡献。因此,鹿邑老子故里可以依托陈抟养生文化资源,建设一个以休闲养生、健身长寿、消遣娱乐为目的园区或特色小镇。

3.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周口作为豫东平原,缺乏山水旅游资源,虽然有不少人文资源,但是都处于“小、散、虚”的状态,有些是神话传说、有些是单个的庙宇,开发难度比较大。而且从各地名人资源的开发来看,影响力大的不多,如杜甫故里、二程故里等,都需要和区域的其它旅游资源合作,拓展区域旅游的发展空間,促进精品旅游线路的联合开发。 鹿邑周边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名人故里和历史古迹景区居多,比较知名的有淮阳太昊陵、西华女娲庙、商丘民权庄周故里、项城袁世凯故居等。此外,可以与其它道教圣地如王屋山、嵩山、道教老君山、老子著经地函谷关等整合开发经典道教文化专题旅游线路。

4.以创意和科技的融入为手段,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水平

通过创意和科技来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实现旅游业从过度依赖自然和历史资源到依靠创意和科技转变。围绕传承弘扬老子和道家文化这一主题,对文化遗址、神话传说等利用科技手段将其活化起来。历史文化遗产很多是有听头、没看头,老子文化尤其如此,《道德经》晦涩难懂,普通游客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将其“激活”必须依靠创意和 VR、AR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其生动地展示出来。此外,要搭建智慧文旅平台,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对接省、市智慧文旅平台,解决交通、住宿、购票等问题。

结束语

总之,推进老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在把握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既要推进文化旅游,也要推进旅游文化建设。因此,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相互融合,实现老子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春晓, 胡婷. 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及其空间分异[J]. 经济地理, 2018(5)

[2]陈瑞霞, 周志民. 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旅游者幸福感的中介效应[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8(1)

作者简介:宋艳琴,(1971.6-),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哲学。

作者:宋艳琴

老子休闲养生思想哲学论文 篇3:

论道家的休闲养生观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道家养生思想的阐述和对休闲的描绘,指出了道家在休闲养生方面的一些观念,旨在为人们从事休闲活动和加强休闲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道家 休闲 养生 价值

一、道家的养生思想

先秦道家养生直接创生于自然主义的生命哲学,讲究的是养生的自然特性。道家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也是人们认识生命的基本原则(《老子》第二十五章)。显然达到了养生的较高层次,是万事万物应该遵循的基本特点。先秦道家重视自主养生,把养生者作为生命的主体来看待,即“我命在我不在天”。在道家学说中,这个提法不是偶然的闪现,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一种见解,一种主张,无论《养生延命录》还是《悟真篇》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养生延命录》在陈述“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个基本命题时还有所发挥地说:“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而《悟真篇》则称:“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在天。”道家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自己是生命的主宰,生命的主动权完全操纵在自己手中。

二、关于休闲

Richard Kraus认为:休闲是指一段时间里,不必工作或承担与工作有关的责任,不必从事与维持生存有关的活动。从时间意义上来讲,可以把休闲作为不带有强迫性色彩的自由的时间;从活动意义上来说,从事休闲活动对动作的次序没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也没有严格的规则限制;如果把休闲看作一种精神或者存在状态,它不但可以使人们体验到在创造力、智力、文化等方面的成长,而且能学到很多实用常识。因为它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一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存在状态。其实,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等目的的一种业余活动。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休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它活动中分离出来。这是人的生存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与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当中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的层次理念是一致的。通过休闲促使人对生命进行思索,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为人类守护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它还以特有的精神理想赋予人的经济技术行为以真实的意义,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

三、道家的休闲养生观

先秦时代的道家提出了“重人贵生”的思想,认为先天地生的道也是生命的本质。在养生思想上主张“静”、提倡“敬”,就是通过自己内心的感受达到养生的目的,不受外界的干扰,保证休闲养生的时间,达到一种休闲的最高境界。道家所推崇的这种主静养生体系其实就是一种休闲的养生观。这种养生观就是要求人们回到赤子状态,不受社会的干扰。

道家所提倡的休闲养生反映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是人的本性之所在。它的实质就是以自我为价值中心、价值原点、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追求人性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这种休闲养生能给社会带来欢乐,带来健康,带来激情、热望与振奋。它如同一股洪流,把人们裹挟进去,不受社会的干扰,尽情的宣泄、享受、排遣,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这种休闲并不是一种无所事事的消遣,而是为了让人们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谋求全面发展而采取的相应健身、健心和乐群等的休闲活动,它谋求的是生活的艺术化,并使人们从中真正体会到乐趣,强调了对活动过程中快乐和愉悦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目标、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因此,道家所倡导的这种休闲养生观是人的一种真正的生活方式,一种行为活动的过程,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态度,它并不是外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

四、结论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倡导科学与人文兼备的自然主义养生理论,在养生方法上提出了主静养生体系。通过自己内心的感受达到养生的目的,不受外界的干扰,从而达到一种休闲的最高境界,达到人的一种最高的精神状态。这就是道家的休闲养生观。这种养生观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它的产生与当时老庄的心理动机有直接关系,并且在他们不同的生命阶段对休闲的需求随心理的发展也有所不同。

★基金项目:2007年泰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休闲体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建构》(课题批准号:Y07-1-18)。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丁晓红.论道家的体育养生哲学[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

作者:刘玉常 刘玉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和谐课堂气氛舞蹈教学论文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引读法研究论文

热门文章

老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