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第一篇:消费心理论文范文

农民消费结构及消费心理分析

【摘要】当前国内提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中国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潜力巨大,因此其政策的重点应该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开拓农村市场。本文正是通过对农民消费心理的研究,总结了农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分析了心理成因,提出了发展农村市场的策略。

【关键词】农民 农民消费心理 农村市场 措施

一、前言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拉动内需的政策。那么,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此项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企业应如何定位产品、怎样安排生产、怎样进行产品定价、使用什么样宣传手段和销售渠道才能开发市场?

目前,国内城镇市场需求萎靡,农村市场具有巨大潜力。研究农民消费心理并合理引导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有重要作用。研究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商品结构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农村市场无论是在商品结构,还是在物资配备都与城镇市场有很大的差距。政府只有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商品情况,才可以合理地调配市场资源,优化市场结构并采取各种科学的政策,合理地引导农民消费。研究农民消费心理对于企业开发农村市场、研究农民消费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行不同的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的营销策略,在农村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但是,遗憾的是:在近十几年来,我国消费心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城镇居民消费心理的研究,对农民消费心理的研究较少。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农村消费心理研究并不十分完善。文章通过实际调研走访,对农民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不同主体制定各项引导措施,以期对农村市场的开拓有所帮助。

二、农民消费特点及心理分析

1、消费商品结构变化明显。我国农民在近几年的消费重点已经从投资型消费向生活型消费转移。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等生产消费品在农民消费商品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手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则逐步成为了农民消费商品结构的主体。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也从低级逐步走向一个较高层次。奢侈品、技术含量较高产品还不能普遍成为农民消费商品结构中的一种,而生活型消费也停留在中低端,高端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存在一定困难。如图1所示,彩电、手机成为农民家庭的首选,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对于娱乐和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相对于彩电、手机,处在第二阶段的四种商品是电风扇、固定电话、洗衣机和摩托车。在农民消费序列的第三阶段的四种商品则表现了地区消费的显著特征。冬季的漫长使得电冰箱的使用率较低,电力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及长久的生活习惯使得电饭锅一类商品占有量较少。而第四阶段反映了农民消费水平的居中性。许多产品在农村已经淘汰,同时,农民对于科技含量较高、价格昂贵的消费品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综上所述,农民对于拥有量较高的第一阶段产品需求较强。占有量相对较少的第二阶段则是市场开发的重点。而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则需要政策的影响和考虑地区的经济以及自然条件。

2、新型消费心理表现不明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新型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表现不是十分明显。其中,保险消费意识较为淡薄,还存在着“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传统观念,储蓄仍然是农民的一大特点。而保险、基金、股票等投资在农民仍然十分少见,其购买意识更是较为淡薄。健康消费心理不够突出,农民消费的很大程度上是满足基本需求为主,不会过多的考虑健康问题。农民购买行为的发生严格遵循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健康消费心理只是存在于食品、药品等与生命安全关系较大的商品上,而是否具有防辐射、环保、节能则不在农民的考虑范围之内。新型消费心理在农民中的表现并非没有改变。首先,农民的维权消费意识逐步增强,对于购买到的假货能够谨慎处理,并掌握了产品知识,防止再次购买上当的事件发生。其次,借贷消费心理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敢于消费,能够进行借贷消费。在借贷过程中,农民用于盖房、购买大型机具等。借贷心理的增强,刺激了农民消费。

3、传统消费心理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商品的结构出现了一定转变。但是农民消费心理仍然以传统型消费心理为主。求实求廉心理强烈,求美心理有所表现。调查发现,60%多的农民在购买行为的发生时主要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寻求价格最低的产品。物品的美观对于农民消费行为不起主导,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年轻一代农民消费者的心理有一定转变。在实际调查中,38.73%的农民从众心理表现明显。部分商品特别是价格较高的商品广告宣传的效果不大,但“意见领袖”起到较大作用。合理人情消费在农村较为普遍,而赠送的礼品多为酒水食品等,农民购买行为的发生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就是以人情消费为主。这些消费心理作为传统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农民的购买行为,是影响农民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民消费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理性,在求实求廉心理的作用下,家庭收入的分配具有明显的计划,购买生活必需品等花销不多的产品也具有强烈的理性消费观念。

4、农民消费心理模型。如图2所示,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以收入和支出的高低为衡量尺度,大部分农民在现阶段的消费心理呈现出了一致性和差异性。收入与支出决定了农民消费心理。而农民消费心理的模型确定可以看出,无论收入与支出如何,农民消费心理呈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计划消费心理、从众消费心理等都是大部分农民存在的心理状态。而随着收入、支出的高低,农民的消费心理也有一定变化。求名、求美和保险消费心理在不同象限表现不同。

三、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1、收入因素。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模式是限制农村市场开拓的主要因素,也是限制农民收入与支出的根本。而收入与支出是影响农民消费心理的主要因素。收入的高低决定了支出和消费的高低。长期收入低,造成了农民的计划消费心理强烈,理性消费心理严重。收入低,也使得农民只能停留在求实求廉的需求心理,无法建立求美求名心理。

2、传统消费习惯因素。在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储蓄是一个家庭富裕的标志,保守消费仍然是农民消费的主题。此外,农民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人情消费”和“攀比消费”也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礼尚往来”的根本影响。农民消费心理也已有强烈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在农村,男主人和女主人消费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理智性。农村消费心理也呈现出了固定化和长期性。这又是因为农民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的单调性导致。

3、社会福利与保障因素。农民收入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民保守消费心理却仍然存在。虽然上学难,看病难,建房难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解决,仍然有大部分农民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结婚建房支出感到困难。同时,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农民思考的一个问题: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后,没有生活来源,只能依靠儿女赡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储蓄意识强烈。而由于偿还能力的不足和对风险抵御不足,农民消费心理趋于保守。

4、企业市场策略因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极少数注意对二、三级市场的开发和拓展。一部分原因是成本较高,另一部分原因是收益较低。部分企业的宣传策略没有针对性,更没有明确的市场规划。在产品、渠道、促销和定价上很少考虑农村市场,这就影响了农民的消费,从而限制了农村市场的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使得农民在购买行为上趋于保守。

四、引导农民消费的措施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好经济建设,改变城乡二元化的经济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农村建设才能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方方面面取得成效。只有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改善农民的消费状况。政府在引导农民增收的过程中,要合理、科学的对农村经济做出规划部署,使之形成规模经济、产业经济。政府还要不断加强农村土地改革,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优势,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科教文卫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也要采取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以及市场规范化建设。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合理引导消费观念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加强管理,确保农村福利、保障到位。

2、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乡镇政府要积极落实惠农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上,积极抓好乡镇企业建设,落实各项农民福利待遇。在养老、安全、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为农民着想。在农民耕地方面,做好财政补贴,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建设方面,对农民关心的水电等生活设施进行积极的维护和检查;在农民生活问题方面,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国家的惠农政策要在各个方面得到体现,农村市场的潜力才能有所挖掘。农民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才能进一步敢于消费,才能对高层次消费有所追求。从上文分析中看,农民之所以存在保守消费、计划消费和理性消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生活保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农民有较大的储蓄心理,以面临农村生活中的各项难题。惠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就会进一步刺激农民消费,从而促进农村市场的开发。

3、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农村市场投入,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体系。首先,企业必须合理安排生产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包装,企业必须考虑到农民对于产品的基本态度。农民有较强的求实、求廉心理,对于健康和环保节能也比较看重。那么,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就要针对农民心理设计产品。农民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大。因此,企业在定位产品的时候避免以时尚、流行定位,而是应该以传统和实用定位。其次,企业定价应根据农民求廉心理以廉价为主,实行多元化价格策略。第一,产品的价格以低价为主,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农村,高端市场的开发潜力较小。因此,中低端产品是农村市场开发的重点。保障产品性能的前提下,价格低廉是企业应做的主要措施。第二,产品价格优惠政策的实行对于产品的销售也有一定意义。中高端的产品在价格优惠的条件下就能够在一定程度得到销售,中低端产品则能够保持销售水平。第三,企业可以实行价格组合策略和分期付款策略。搭配销售产品以及赠送附加产品都是实行隐性低价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通过这一策略可以使得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从而扩大销售。再次,在促销上,企业要充分发挥样板市场和“意见领袖”的作用。农民的商品信息渠道没有城市居民宽阔,主要依靠周围人的意见,从众心理比较强烈。企业就可以通过缔造样板市场和“意见领袖”进行合理的宣传,打开农村市场。此外,企业的广告策略应该以传统文化宣传为主,采用明丽、鲜艳色彩为主,进行传统宣传。平面广告和视频广告相结合,加大本地宣传力度。同时,营业人员的素质要不断提高,能够为农民消费起到指导性作用。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公共关系,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通过对贫困地区以及灾害进行捐赠产品资金,从而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以社会责任为己任,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最后,在渠道建设方面,农民在意的是购买产品的便利性。企业应该立足于分散化、网络化渠道建设。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对于零售商的选择应该以区位交通为主,数量适当扩张。而批发商的建立应当以县为单位进行合理的铺设。批发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灵活多变,以批发为主,批零结合。在渠道管理上,生产商尽量避免创建自身的销售团队,而是要做到适度分销,采用县级经销代理的方式铺开农村市场。企业应适度改变生产商与销售商的直接对话,有助于企业节省物流运输。加强与代理商的沟通也可以很好的反应农村市场的变化。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样本数据的调查,分析了农民消费心理,总结了农民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影响农民消费心理的原因,并建立了农民消费心理与收入、支出对应的特征模型。从分析农民消费心理出发,对政府和企业开发农村市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望对农村市场开发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第十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R].2009-03-05.

[2] 张兴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J].浙江经济,2008(22).

[3] 李冰:近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心理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4(3).

[4] 梁达:扩大内需关键要消除农村市场六大障碍[N].上海证券报,2009-02-27.

[5] 张莉: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大有可为[N].新农村商报,2008-10-15.

[6] 牛筱颖:耐用品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5(10).

[7] 陆刚:家电下乡成为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商机[J].家用电器,2009(2).

[8] 吴孔凡、胡振虎:振兴农村消费应着力环境、能力与安全[J].宏观经济管理,2009(2).

[9] 安晓燕:啤酒农村市场的营销分析[D].武汉大学,2006.

[10] 胡春民、梁靓:明显拉动农村市场尚需简化补贴手续[N].中国电子报,2009-02-19.

[11] 贾壮苗:扎实推进“民心工程”[J].四川商务(月刊电子版)2006(11).

[12] 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作者:牛帅 刘雄 樊骁汉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一、调查与方法

(一)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问卷》,其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收入、个人经济来源、勤工助学、个人消费、同学中高消费对自己的影响、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若干问题。先在基础部学生会干部中进行指导性问卷填写,然后进行分析筛选,形成《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大一、大二、大三理工、艺术类本科生。调查方法:采取整体自填式问卷与随机自填式问卷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调查问卷720份,收回率占调查问卷总人数的72%;其中填写完整的调查问卷为718份,占收回调查问卷总人数的99.72%;男生占73.361%,女生26.639%。数据整理见表1:

其中Cronbach`sAlpha为可靠性系数其值为0.954,NofItems为调查表的项数即共39项内容。通过该统计分析结果说明:本次调查表的内容是合理的,结果是可信的。

二、资料分析

(一)学生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地处我国的西部,学生主要来源于西北、西南诸省,从学生的生源地观察西北、西南均属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从抽样问卷调查中统计看我校来自城镇的生源仅占本次调查的37.903%,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的生源占到了62.097%。具体情况见表2。

(二)家庭收于入状况

家庭收入状况可以反映出在校生的经济消费状况,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9.14%的学生家庭收入低于我市的贫困家庭标准,(我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200元)另外,还有近33.4%的学生家庭收入接近贫困线。详细统计见表3。

(三)经济来源

通过对学生经济来源的调查(表4),可以观察出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接触社会的能力及心理成熟状况。根据调查统计,艺术类学生高达80%、理工类学生达70.39%的同学全部经济来自于父母,调查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现在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其主要原因,他们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其次,中国传统教育或观念也不像西方那样较早提倡并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经济自主的意识不强,心理、人格等尚不能完全独立。

(四)消费调查统计

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每月消费在200-400元的占63.2%,200元以下的占18.7%,400-800元的占16.7%,800-1200元的占0.7%,1200元以上的占0.7%。通过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月消费最高者达到1200元以上,而月消费最低者不足200元。其消费差至少达六倍以上。(见表5)但从表五我们很直观地看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家庭资助的生活费有近百分之50%的学生是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有部分学生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不足20元。

从消费调查中还可以发现除贫困生外,大学生的消费更趋于多元化:第一,生活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基本生理需要而进行的消费,这种需要在大学生所有需要中占的比例最大;第二,学习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履行学生这一基本社会角色而进行的消费,主要包括学杂费、书本文具等费用;第三,通讯消费,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大学生需要与外界建立及时、畅通的联系,手机、小灵通的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话费月均45.8元左右;第四,网络消费,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世界来实现与外界的情感交往和信息交流,他们通过互联网结交新朋友、发表新观点、获取新知识、了解新动态,因而网络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部份;最后,关系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获取社会认同、群体归属和情感交往的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社会的个体有关于交往、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要促使当代大学生积极的通过物质、精神手段与外界产生紧密关系,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的关系消费。

三、消费心理分析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的消费处在800元以下,少数学生达到1200元及1200元以上,随着物价的上涨,大部分学生以满足饮食方面的生活消费为主来维持学生的正常生活,基本生活上的费用几乎是每月消费总额的一半,也体现了学生追求生活其他元素的愿望,相比之下,这些费用多集中在手机、上网、服饰等方面。

对于消费在800元至1200元及1200元以上的这类学生,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样的数据体现了这类学生缺乏合理的消费尺度,消费导向存在问题。以上参加调查的学生,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原因归结为个人、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原因,从个人角度讲,就是学生对于金钱来之不易,没有产生实质理解,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生活,失去了自我正确理财的能力,远离家长独立的生活,在空间、物质上得到了一定自由的释放,使得消费观不合理,在家庭方面,尤其独生子女的问题,体现得比较严重,家长重点地照顾,尤其家庭条件优越的家庭,在消费结构上显得不合理,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也应该引起强烈重视,虽然贫困,但是部分学生在消费上体现出来的行为,让人非常值得担心与深思,追求名牌,追求享乐,在心理上还自闭,思想压力过大,也直接导致消费不平衡,也就不单是消费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最后就是社会原因,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物质生活空间,拓展了消费,手机、网络、mp3、数码相机等一系列的产品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消费,所以有的学生宁可一天只吃一顿饭,也会去上网或者买数码产品,这也造成了一些消费方式的误区,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状况以及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缓解消极的消费情绪,加强学生自身的理财能力,同时为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基础部)

参考文献:

[1]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市政发〔2004〕101号2004,8,16.

[2]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2.

[3]德尔·I·霍金斯等.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瘳桂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建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5(5).

[6]姚本先,桂守才,周策.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7]易小文,陈杰.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7.

作者:杨 军 林 伟 薛建航

第三篇: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文章以问卷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中的调查数据和调查结果,给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群体的重要部分,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主体之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状况会影响着当下社会消费状况,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为规范大学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社会消费和谐发展,文章试图以问卷形式开展调查,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问卷题目说明

問卷题目设计涉及大学生消费来源、月消费数额、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多维度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二)调查问卷调查说明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对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0份,有效问卷占总发放问卷的90%。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来源和月消费数额调查分析

第一,据大学生消费来源调查数据显示,84.44%的学生日常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给予,10%的学生日常消费主要来源于勤工俭学或者自主创业所得,5.56%的学生日常消费主要来源通过其他方式,如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来源虽有多种途径,但超过八成的学生的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

第二,据大学生月消费数额数据显示,12.22%的学生为500元以下,51.11%的学生为500~1000元,24.44%的学生为1000~1500元,12.22%的学生为1500元以上。大学生不同的消费水平反应出不同的消费主体情况,一是生源结构,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农村学生消费水平总体较低,有的学生来自城镇,城镇学生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二是家庭经济情况,家境相对贫困的学生消费水平总体较低,反之,家境相对宽裕的学生消费水平较高。从调查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月消费数额在500~1500元之间。

第三,据大学生月消费结余数据显示,60%的学生月消费有结余,22.22%的学生月消费没有结余,17.78%的学生月消费不一定有结余。月消费有结余与否有多方面因素,一是学生消费来源数额的多少,若月消费来源数额比较大,则结余的可能性较大,反之亦然;二是学生个人消费行为,若有消费计划、勤俭节约行为的学生,月消费有结余的几率较大,若消费无计划、不节俭的学生月消费结余的几率较小。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第一,由大学生消费记账行为调查数据得知,11.11%的学生对所有消费支出基本有记账习惯,36.67%的学生对一些比较大额的消费支出有记账习惯,38.89%的学生很少有消费记账习惯,13.33%的学生从来没有消费记账的习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有消费(所有消费、大额消费)记账的习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少有或没有消费记账的习惯。

第二,由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数据得知,11.11%的学生表示崇尚节俭的消费行为观念,35.56%的学生表示比较节俭,45.56%的学生表示既不节俭也不浪费的,7.78%的学生表示消费大手大脚。大学生消费观念各不一样,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好的消费行为观念。

第三,由大学生最常去的消费场所调查数据得知,14.44%的學生最常去的消费场所是大型商场、大型超市,7.78%的学生最常去的消费场所是专卖店、特色店,31.11%的学生最常去的消费场所是网店,即网络购物,46.67%的学生没有特定常去的消费场所。大学生消费场所不一,但网店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

第四,由大学生消费商品时的注重点调查数据得知,52.22%的学生注重商品的基本属性,即质量和功能,5.56%的学生注重商品品牌,注重商品外观和商品价格的学生均为21.11%。超过一半的学生消费商品时注重的是商品的实用性,注重功能属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从消费来源结构分析大学生经济来源途径

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来源来自家庭,少部分学生的消费来源来自其他途径,这是因为学业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学生以学业为主,一方面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之上,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自身获取经济来源的途径少,通过自身获取经济来源的能力不强,也有部分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社会兼职、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方式得到生活主要消费。

(二)从月消费水平及消费是否有结余看大学生消费观念

根据当下消费价格水平和校园物价水平,以及学生开支所需,大部分学生月消费数额在500—1500元之间,总体合理,六成以上的学生月消费有结余,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拥有较好的消费观念,没有出现入不敷出情况。

(三)从消费记账行为和消费观念看大学生理财意识

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有记账习惯,做消费记录和消费计划,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凸显理智的消费理念和理财意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理财智慧。

(四)从消费场所和消费商品注重点看大学生消费特征

首先,由于科技迅速发展和电商飞速前进,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捷,多个消费场所对比之下,网络消费已然成为学生青睐的消费领域。其次,学生虽然是时代潮流的代表,但是由于受实际生活条件的影响,并未一味追求品牌、特性、不在乎价格,消费商品时多数学生依然更加注重商品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四、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状况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上文调查数据及相关分析,为构建大学生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文章做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增强自我独立意识,崇尚勤俭节约作风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应增强独立意识,尝试参与社会实践,尝试参加社会兼职,获得酬劳,一来可以减轻单一的家庭给予的经济压力,二来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减少无谓的消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二)培养科学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消费行为习惯是学生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的重要部分,而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形成需要家庭的合理引导,学校的有效教育,社会健康的消费环境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良好修为。

(三)学习理财知识,掌握理财方法

学校可开设理财选修课程供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财方法和理财知识,从日常生活开始,着手个人理财。

参考文献

[1]徐妍,庄轩.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的调查分析——以新疆高校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7(1).

[2]姚贝.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透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3]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杨帅帅,王水娥.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J].中国市场,2016(44).

作者:黄开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运营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