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2022-09-12

1 透视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新挑战

中国20余年间的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当代大学生经历了不寻常的年代。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大学生们的经历更单纯, 不谙世事, 在处理和应对生活中本不复杂的小事时, 常常表现为心高气傲与垂头丧气的瞬息万变;另一方面全球化、金融危机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侵扰, 大学生们又呈现出个人私欲心强、社会责任感弱的普遍状态;加之全球信息接收的便捷性与通畅性、一些不良文化的快速侵入与传递, 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少、个性强, 而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和刻板教条的管理模式对当代大学生根本无法奏效,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管理出现了新的挑战。

2 剖析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认识观

笔者在苏州科技学院的文理工科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大学生中共发放了近200份的问卷, 进行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未来人生与社会相处看法的问卷调查1。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 多数大学生已经树立人生目标, 但不够坚定

制定的调查问卷中首先问及学生目前有无人生目标, 53.6%的大学生回答已树立人生目标、但不够坚定, 也有24.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已树立了坚定的人生目标与方向, 而少数学生仍然在迷茫中。

2.2 多数大学生认为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家庭最重要

当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对于他们什么最重要时, 42.4%大学生认为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家庭最为重要, 这也是目前“公务员热”的重要原因;28.2%的大学生认为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最重要的, 而认为拥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最重要的学生则不足1/4。

2.3 多数大学生认为搞好人际关系、拥有全面的知识和素质是适应目前社会的最关键所在

从当代大学生对什么是适应目前社会最关键的选择来看, 81.8%的学生认为搞好人际关系、具有综合素质和全方位的知识面是适应社会最为关键的, 也有9.4%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上生存具有圆滑处事的能力很重要。

3 分析当代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期望

笔者同时在苏州科技学院进行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在校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期望的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近200份, 经过调查数据的汇总和整理, 得出以下重要结论2。

3.1 多数大学生最期望思政教育管理者多与交流、给予人生方向的指引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扮演好如下角色:保姆式的悉心照顾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 朋友般的与学生沟通相处, 作为组织协调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集体环境, 指引学生人生方向、成为其思想导师等。在对大学生进行最希望思政辅导员扮演何种角色的问卷调查中, 46.1%的大学生表示最期望思政教育管理者能多与其交流, 成为其好的思想导师。

3.2 大多数学生希望日常管理能够宽松些, 认为应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性

作为思政教育管理者, 常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认为应严格管教学生, 执行周密的考勤与检查制度;另一方面又力求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认为不应过分管教当代大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问卷调查, 了解到大学生的真实想法, 62.6%的学生认为日常管理应宽松些, 而认为不用严格管理的学生中40.1%认为大学生已不是高中生, 四年毕业后将要面向社会, 应培养其独立的学习与生活能力。

3.3 多数大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对其个人发展最有意义的是组织良好的集体环境

管理日常学习与生活、平时公共教育、组织良好生活学习环境、提供所需的帮助等都是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中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调查中, 46.8%的大学生认为组织良好的集体环境对于其个人发展最有意义;还有22.4%的学生认为公共教育与指导对于个人发展也是最有意义的。

3.4 多数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最不满意的是遇事处理的不公平

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哪些方面不满意的问卷中, 59.7%的学生最埋怨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思政辅导员遇事处理的不公平, 还有28.1%的学生不满意思政辅导员平时不管不问, 还有个别的不能接受管理太严格。

4 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4.1 取消课堂说教, 与大学生日常点滴接触中, 不断创造机会传递思政知识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毫无疑问地, “德”摆在大学生所有应具备的素质之首, 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课堂教育, 已显得十分无力。现今大学生大多数不关心政治, 不关心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事物, 但仍然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件, 例如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所在专业相关的企业发展问题、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医疗改革问题、教育改革问题等。对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 应学会牢牢抓住学生关心某一事件的心理, 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 通过与学生针对某一问题的交流或讨论, 向学生不自觉的传递正确的世界观, 进行当代大学生们最宜接受的思想教育。

4.2 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通过点、线、面的组织形式增强集体凝聚力

通过调研, 我们获知,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期望拥有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的, 强烈需要有归属感, 因此集体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至关重要。对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 首要任务应为大学生们组织好舒适的集体环境, 努力营造“家”的感觉, 然而, 当代学生个体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为组织优越的集体环境带来重重困难, 从而形成了个体需要集体但又不愿意为集体奉献的态势。因此, 此项工作的开展应双管齐下, 同时树立个体与集体的信心, 让个体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同时又无法割舍所属的优秀集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 笔者正尝试着采用“学生个体——方向轴线——小组群——大集体”的点、线、面的组织形式, 将每位学生个体紧密团结在大集体周围。

凝聚, 首先要找准集体范围内所有大学生的共同点, 也就是凝聚的出发点。笔者认为, 攻读学位的根本是为了就业这点上学生们的认知应该是一致的, 因此从就业着手, 根据毕业后大学生们不同的方向选择, 成立不同的小组, 如考研组、企业组、事业单位 (公务员) 组、创业组等多条纵向轴线, 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凝聚在不同轴线上、共同集体里。同时, 给每个学生个体也找好了属于自己的位子, 通过数个学生干部、多个方向轴线让所有的学生占好自己的位子, 各得其所。集体中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很是不同, 要想让学生个体都能最大极限发挥自己的才能, 应做到“投其所好”、并增强其信心。因此, 笔者认为为学生个体提供最能任其发挥的舞台最为重要, 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一次机会, 允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集体做一次贡献, 过程中给予最大的赞赏, 让其切身感受到集体中自己的重要性。

无论对个人的赞赏还是集体的奖励都是十分重要, 个体的赞赏增强了个人的信心, 而集体的奖励却鼓励了为整个集体做出贡献的每位个体, 同时让所有个体为是集体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从而更加增强该集体的凝聚力。因此, 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者应积极为大集体、各个学生团体、每位学生个体争取各项荣誉, 对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意义重大。

4.3 运用多种交流形式渗透学生, 做好大学生的指路人

交流是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更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做大学生指路人的重要途径。调查指出, 多数当代大学生十分希望思政教育工作者能与其多加交流, 给予指引人生方向, 并成为自己的思想老师。因此, 加强与大学生的有效交流, 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走好人生道路, 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

每个大学生都有不同的出身环境、教育背景、成长经历, 而当代大学生又普遍很有个性, 因此与学生个体交流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法和形式。笔者认为, 面对面交流已不是现今最有效的沟通形式, 很多大学生面对教师时无法抒发真实的想法, 而更愿意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虚拟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 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 改进与学生交流的形式, 综合运用手机发送短消息、QQ聊天、博客跟帖、人人网互动等形式渗透学生, 深入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心理。

据笔者工作的实践经验, 不少大学生虽然表面玩世不恭、不可一世, 其实内心都有纯真正直的一面, 只要深入这些学生心里, 谆谆教诲, 加以合适的教育方法和交流形式, 必然能有效的指引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使其受益终身。

4.4 注重系统化多方面的知识辅导, 拓宽大学生全方位知识面

当代高等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授予,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调查中也反映出, 当代大学生认为人际关系、综合素质和全面的知识是适应目前社会最关键所在。因此, 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毕业出路、树立人生观与世界观、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处理、国内外发展形势等方面的知识辅导, 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大学生们也应拓宽这些方面的知识面以适应当今社会。

然而为大学生进行全方面知识的辅导必须注重系统化、科学性, 各方面知识的培训都应拟定详细的课程计划与安排, 授课内容也应详细斟酌。大学生已成年, 也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及自己独立的想法。因此, 在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辅导时, 必定要先了解其心里, 再制定正确的培训方法与内容, 而不是简单的多方面知识的传递, 要真正做到实效。

4.5 善于观察学生们的喜怒哀乐, 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 大学生最不满意的是其处理日常事务中对待学生的不公平, 可以看出, 每位学生个体都期望得到尊重、重视和认可, 更重要的是平等的对待。因此, 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一方面要注重掌握每位学生的动态, 观察学生们的心情状况, 让其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另一方面, 在评奖评优、帮困助学、学生干部选举、优秀团员推选等日常工作中, 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让每位学生能够平等的参选, 同时遇事需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处分时, 应全面了解事情经过, 多听旁观者意见, 做到处罚得当, 公平处理。

在关注学生动态方面, 笔者认为, 可以最大限度的借助班级学生干部的力量, 以全面掌握每位学生每日的喜怒哀乐。在学生工作公平公正方面, 笔者认为, 最重要的还是要深入学生, 切实了解每位参评者是否真正符合评优条件, 每位贫困生是否确实应该受到资助, 并根据贫困情况、德育测评、日常表现等给予不同等级的资助;各项评选结果公示后, 还应多听学生们的心声, 尽可能做到评选结果人人满意。

摘要:本文通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对思政教育管理的期望等问卷调查, 初步提出几点当代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高等教育,思政教育与管理,期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2] 初明利, 范书生.高校德育新视野——高校德育的创新与实效[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自网络媒体的视角观察下一篇: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