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

2022-08-21

第一篇: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

表达方式有五种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 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 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

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②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

▲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描写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描写有哪些类型?

描写大致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什么叫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哪些种类?有什么要求?

人物描写包括:①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肖像描写的方法很多,从描写的角度上说:有通过作品中人物介绍进行描写,有通过不同人物对比进行描写,有侧面烘托的描写;从描写的手法上说,有一次完成的描写,有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描写;从运用笔墨的程度上说,有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也有轻描淡写的白描。肖像描写的要求是:一要以形传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征;二要独特、新巧、切忌因袭雷同。

②行动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行动描写的要求是:要具体、生动展示出人物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圆满地回答人物“怎么样做”的问题。

③语言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独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一是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搞好语言描写,首先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想和性格特征,使人看后相信这个人只能这样说话:其次,语言要准确、简洁、传神。

④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它是对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内心最隐蔽的东西暴露出来。

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语言、行动显示;用梦境、幻觉表现等。进行心理描写必须注意:一不要把作者的感情强加给人物;二要铺垫好寄托心理活动的必要的环境条件;三要与其它描写方法交错穿插,不宜作过长、静止、单调的心理描写。

▲什么叫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什么叫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场面描写有什么要求?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或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综合形式。

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即从整体着眼、较全面地、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这种方法,不求点上的细微,而求面上的广度,关键是写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另一种是特写式。即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

场面描写的要求有两点:

一、 写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所发生的事件,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时间、地点等跟人物结合在一处,要有人还要有画面。

二、截取事件过程的横断面,要写出动静之态,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刻划与描绘。

细节描写的作用很大:①可以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②可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③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④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 ▲描写的方法和要求是什么?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六种,即: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工笔描写和白描,表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都是从描写时所站的角度上说的。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它是从正面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使其形貌直接地显现出来。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它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借描写其它,间接烘托出要描写的对象。因此,人们又叫这种方法为“烘云托月”法。

工笔描写与白描,是从描写的程度上来说的,工笔描写,即浓笔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白描、即轻描淡写,简单的勾勒。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是从描写对象的变化上来说的,静态描写,即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写。动态描写,则是对人物或景物发展变化的情态的描写。

描写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要真切具体。也就是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描写,使其状态、色彩、情调跃然纸上。②要选好角度。描写的角度有好几种:旁观者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见证人的角度。选角度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要符合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通常逻辑、要注意以点带面。③要精炼生动。精炼即语言精确、凝炼,生动即文字活泼形象。 ▲什么叫抒情?抒情有什么作用?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它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抒情的方法有哪些?

①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②即事抒情,又叫叙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动情,将感情融人叙事之中的一种抒情方式;③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写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以景物的形状、色彩浓度、格调表达感情。④议论抒情,又叫寓情于理。即把感情寓于道理之中,借助说理表达思想感情。 ▲抒情的要求是什么?

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②要同内容和谐一致、保持一致格调、形成有机联系;③要有积极、健康的情趣。 ▲什么叫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的作用是: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议论的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议论方法有:①夹叙夹议。即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可先叙而后议,亦可先议而后叙。要把议和叙紧密联系,使议出自叙,言简意赅、灵活、自然。②寓理于情,即把议论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阐发道理。③借端生议,就是由所描绘的事物联想发挥而进行议论。这种议论必须与所描述的事物 有内在联系, 同时又要联想开去不拘泥于 描述对象的本身。 ④ 寓议论于篇外。即,在文章开篇或结尾之处,加上一种既有独立性,又与篇章内容有某种联系的议论文字。除此之外,还有引证代议,发问提议等。 ▲议论有什么要求?

①议论要有独到见解,要有深度、有分量、有所指。②要精当贴切。精当即言简意明、切中要害、鞭辟入里;贴切即恰到好处,③要因文制宜、文学作品议论要少而精。

▲什么叫说明?说明有什么作用?

说明即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把人物的经历特点表述明白。

说明的作用是:①在议论文中用它交待论据;②在记叙文中用它起注释作用;③在新闻中,用它介绍背景材料,加强内容表达;④在科学报告或教科书中,用它表述科学知识或事物。 ▲说明的方法有哪些?

①比较说明、即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不同问题或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使各自的本质,特征显示得更为突出。比较有横的比较和纵的比较。横的比较是指不同事物或不同问题间的比较;纵的比较则是指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或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②分类说明。即把被说明的对象按同一标准分成不同类别,逐类加以说明;③比喻说明,即找出与被说明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之点的事物、事理,用以说明对象。④诠释说明、即以下定义的方式说明事物或事理。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使它与那些易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此外,还有举例说明,引用说明、问答说明、描述说明、图表说明、数字说明等。

▲说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②要善于说出事物的疑似之处;③说明要客观地进行;④说明要用浅显,准确、详尽的文字。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色彩鲜明,表意丰富。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第二篇: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文章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学生真正分辨起来虽不是什么大难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导致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难以区分,至少写作时综合运用的意识不强,作文时采用单一的平铺直叙,记流水账 ,语言枯燥无味。现结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略作简要的概括。

一、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

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

例:

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例: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小的景物片断的描写。

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进行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也叫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五)、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

寓情于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寓情于理:“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二、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

叙述重过程,

议论重观点,

描写重印象,

说明重介绍,

抒情重情感。

第三篇: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五种表达方式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五种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什么? 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哪些? 五种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子:

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列举书上的例子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

(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感。

一)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1、人物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

______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 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情感。

原则:

抓特点 + 显神韵 (形似) (神似) 走到镜子前面看一看: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红的小嘴巴能说会道,这就构成了一个可爱的我。

问题:外貌描写模式化,没有突出特征。

建议:进行有特点的外貌描写 修改:我呀,短头发圆脸像妈妈,浓眉大眼像爸爸。不够白净的脸上有许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读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我成了近视眼,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镜。别看我不漂亮,我可从来没为我的容貌烦恼过。

实践演练:(苏明娟) _小明娟右手紧握铅笔,左手按在作业本上。她脸色略显苍白,两只滚圆的大眼睛注视着前方,闪烁着被求知的渴望燃烧着的异彩,分明是在呼喊:“我要读书”。

总结:

1、人物的外貌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份、职业、经历、性格等特征;

2、要与特定的情境相融合;

3、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观察:按一定顺序整体观察 ,抓住独特之处重点观察 描写:有顺序地进行描写 ,抓住特征有重点地描绘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达作者的情感) 描写方法:

人物外貌描写手法一:修辞 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四方脸上一只朝天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晚年列夫 托尔斯泰) ----比喻,夸张 试一试: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似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1、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

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

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旁人反应来烘托) 2、作了半天的作业,我头昏眼花,于是我下楼来到街上散步,好放松一下。街上人来人往,突然一个样子和城市中的红男绿女反差极大的人闯入我的视线。他头发蓬乱,穿着一身质地粗糙、皱巴巴的老式中山装,头发上、衣裤上,还有那双旧布鞋上都沾上了不少的白灰面子。显然,他是一个外地进京的打工者。

(人物对比来表现) 3、在一个寒冷的清晨,这个小姑娘却坐在一个墙角里;

她的双颊通红,嘴唇带着微笑,她已经死了——在旧的年的除夕。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着她小小的尸体:她坐在那儿,手中还捏着火柴——其中有一束几乎都烧光了 (在具体环境中点染) 4、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在动静变化中展示) 言为心声----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明确: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2、领导来到我班检查,班长说:“你能来检查, 应该感到荣幸,我们欢迎你!” 3、不识字的农民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 放得太多了 小结:

语言描写还得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心情、性格……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赏一赏:

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随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富翁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听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1、身份年龄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小表妹天真又活泼,有时候她会突然冒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话来。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2、场景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 课堂上不见课本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 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在家里不见课本:

“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 了!快,帮我找找! ” 3、神态动作辅助作用 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

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李星说:

“没看见。” 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使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4、标点符号增色法 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 ,独具人物个性。

说话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时 “我……我……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时表示声音的延长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实践演练:(结合自身经历,展开一段语言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描写人物行动要注意三点:首先,行动描写应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其次,精选词语,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

第三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把人物写得形象、生动。

比较分析: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动词如果换成小括号里的动词,好吗?为什么?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走)而去。

我终于爬(登)上去了,蹲(站)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走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靠)过去。“看见了。”我说。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找)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走一步 再走一步》 精确使用动词:

1、《放学回家》 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回家去。

b.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一古脑儿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一个,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还哼着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是车流空隙,就一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条小街,这才慢慢走着,因前面就是他的家。

2、《雪地捕鸟》 a.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b.他扫开一大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实践演练:

要求:自己确定一个内容,自拟一个题目,写一个片断,100 —200字,里面要有几处动作描写。

注意:写好后,用红笔将动作描写的词圈出来,在正文后用红笔写:“这段文字通过动作描写,侧重表现人物______的个性特征。” 注意:① 要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②适当运用修辞。

③ 要表露思想感情。

④要准确使用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常见的心理描写有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 :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练习: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奶诉说:

(补上内心独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梦境和幻觉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练习:姥姥微眯着眼睛对我说:“春天夜里凉,别冻着了。多学习点好,但不要太累,早些睡才好啊!”姥姥的声音有些沙哑,(补充我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用景物衬托。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上景物描写衬托心情)我的心遂如一张鼓满的风帆,满载悠闲.看着好友狡黠的笑容,突然明白她带我出来游玩的用意:我已被学业的丝束于蚕茧,不收拾心情很难褪茧成蝶.芳草的气息掺杂着友人的好意,裹在柳絮中.这眷眷的一瞬像一副心手相依的风景,怎能不令我铭记于心?! 第四:动作语言表现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 可怜的“48”,我“唉”了一声便瘫在桌上。

第五:神态显示 例五:神态显示 “**59” “***58” ……本应清脆甜美的声音此刻却好像化作一把把利剑直插入他的心脏,他的面色如纸,两眼死死地盯着老师那一张一合的嘴, …… “王**60”,不经意间似一阵温暖的春风拂过,那本来早已僵硬的面部轮廓,霎时露出一丝诡异的苦笑,他的身子也随之瘫软在椅子上…… 描写一段你内心很紧张的情节,用神态表现你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学有所得——进行心理描写时应注意:

1.心理描写,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等特征,写出其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2.心理描写,要努力表现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方法也可以多样。

3.心理描写,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穿插其它角度,如联想、比喻、侧面描写等。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致、具体的描写。

分析比较:

1、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想一想: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实践演练:他看着重拾进篮子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

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 (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 (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 (4)“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 (5)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讨论交流,把上述句子扩写成250~300字的片段,要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景色和周围陈设的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_________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的布局、陈设等。

景物描写应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决定详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需要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性格可以借助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以用景物描写。

《故乡》的开头,描写了深冬的景色,阴晦的天气,呜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交代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的背景。《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里的摆设说明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应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风雪的描写抓住了一个“紧”字。写景应动静结合,而且应善于把静的写动,把动的写静,有声有色地进描写。

品味景物描写:

1、清晨,公园里空气清新,鲜红的太阳跳出了地平线,把柔和的阳光均匀地洒在绿树草地上。花草散发出香气,绿叶散发着清新的气息。那棵枝叶繁茂的榕树,又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寒冷的冬天,雪花飘飘,校园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外衣。操场上,像铺上了一条白色的地毯。老槐树的树枝上,银白雪条闪着道道白光,校园变成了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

总结:自然环境描写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面描写:同一时间、地点、众多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要有特定的场合气氛。

因此,描写应做到有条不紊,或以人物分类,或按人物主次,或点面结合,总之应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其次,一个特定的场合,必有一项中心事件,描写时,应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将全场表现的某种气氛着力描绘出来;

第三,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众多人物的语言行动,也要写环境气氛,所以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

二)、从表现手法上给描写分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_____描写:

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等,又称“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对。

2.._____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渲染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也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区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这男人体格健壮。

因为他的体型,小偷从不敢打他的主意。

这男人身材很高。

普通人跟他说话时总是不得不保持仰视 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 身上有股臭味。

周围的人经过他身边时纷纷掩鼻而走。

实例:

刘伟——用脚弹钢琴的人 刘伟是一位失去手臂的钢琴达人。他首次出场在“中国达人”舞台上曾经说过:“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不赶紧死,要不精彩的活着。” 在他小时候,因为淘气,所以和朋友玩捉迷藏的时候,碰到高压电裸线,从此失去手臂,他的人生也从此转折。仅仅10岁的他一度感到绝望,但是因为在一个和他一样的残疾人用脚拿起笔写下了一行字:“拿起笔你能做的更多。”的鼓舞,他的人生慢慢回到正轨。从那天起刘伟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残疾人。他慢慢训练自己的脚。

最终他用双脚弹出了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旋律。

当刘伟走上“中国达人”台时,全场观众和评审不约而同为刘伟欢呼。

“我正在想为什么钢琴凳是那样的。”一位评审说,“在钢琴前面你用……” “脚。”刘伟说。

“你用脚弹钢琴?” 评审讶异的问。

“是的。” “哇哦!”大家惊奇道,全场为他鼓舞。

“那你用脚弹钢琴时,你的脚有受伤吗?”另一位评审问。

“会磨破、抽筋。但我觉得它是我的兴趣爱好,我想做的事情,我就要把它做好。” 全场观众再次为他鼓舞。

他被工作人员抱到琴凳上,他舒展了一下脚趾,然后在钢琴上弹奏,全场五六千人在他表演的3分钟内一片静寂。

阅读思考:

1、文中表现主人公刘伟的形象特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试找出来。

3、正面描写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吗?为什么还要用侧面描写? 总结:“花红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这是对侧面描写(衬托)的生动解释。至于何时采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这应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因此,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灵活。

三、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举书上的例子 1.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间接抒情: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寓情于事:就是在事件的叙写之中,体现出作者的或褒扬、或贬损的情感取向,让读者在了解叙述内容的同时,感情也受到熏染。

例:“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我的老师》 寓情于景:当作文需要表达我们内心的喜悦、激动、悲伤、恐惧等情感时,如能借助外界景物描写来加以表达,则可以收到含蓄、蕴藉的效果。

例: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寓情于理:当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激情涌上笔端时,往往借助议论来抒发情感,凸显主旨。

例:“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四、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作用:(1)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举书上的例子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五、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

(3)常用于说明文 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 叙述重过程, 议论重观点, 描写重印象, 说明重介绍, 抒情重情感。

读五个句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方式。

1.白兔向诸神之王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赏赐。(记叙)《白兔和月亮》 2.孔乙己露出颓唐不安的神情,脸上笼上一层灰色(描写)《孔乙己》 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 悔恨。(抒情)《生命的意义》 4.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而且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议论)《怀疑与学问》 5.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 并没有确却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

第四篇:议论文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纵贯式结构方式

按照引论(导论、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叫纵贯式结构方式。它大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又称“三段式结构方式”。

2.并列式结构方式

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是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方式。

分论点基本要求

1、分论点的位置宜在每一部分的开头。

2、分论点的数量两到三个为宜。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5、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构成排比或准排比句。

6、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三)拟写分论点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例1:以“诚实就是财富 ”为中心论点,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①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②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③诚实是求知的惟一途径。

例2:以“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3: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

①要有挑战时代的理想。 ②要有过硬的知识技能。 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常见模式:

1.引入

2.中心论点

3.分论点一 + 论据一

4.分论点二 + 论据二

5.分论点三 + 论据三 6.结尾

我喜欢书生气

书生气是什么?是优柔寡断,胆小如鼠?是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还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生气是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才情,是羽纶巾、弹指一挥、千军湮灭的豪迈,是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凤歌笑孔丘的不羁。

我喜欢书生气,喜欢那一种温文尔雅的风流才情。待月西厢下,张生以他温文尔雅的书生气俘获了莺莺的芳心。花开桃花扇,侯方域凭他的博学多才赢得了李香君的一片真情。那淡雨如烟的秦淮河畔,多少荡气回肠的传说在才子佳人中演绎?因为那千百年来慢慢浓郁的书生气,秦淮河才会变得宛如诗境,梦幻而迷离。书生因多才而风流,所说并非虚假,但一切都如同孔夫子训诫的“君子好色而不淫”。书生的风流在举手投足之间洋溢,在诗词歌赋之间流淌,这是纯灵魂的彰显,这是纯精神的张扬,这是纯才情的外显。这就是书生气,一种纯粹的让人敬佩、让人迷醉的才气。

我喜欢书生气,喜欢那一种天下己任的豪迈倜傥。“家国天下”,好男儿志在四方。真正的书生气当然不可能永远流连于风流韵事之中,真正的书生气是将自己蓄积的才情抛洒到天下四方。如果诸葛亮永远躬耕南阳,尽管熟读圣贤书,那也不过只是真正的“乾坤一腐儒”罢了。可是书生气注定他不甘如此平凡,于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羽扇一挥,火烧博望坡,曹军魂飞魄散:弹指一挥间,赤壁一战八十万曹军灰飞烟灭!这是书生的豪迈,从豪情中蕴蓄,从骨髓间爆发!书生意气,挥挥斥方遒吗,指点江山!书生之豪迈,平时隐忍不发;书生之倜傥,长期积累蕴蓄。正因如此,书生气才会被人错误的理解为软弱无能,有谁知一到关键时刻,书生甚至不会吝惜自己的生命,“士之怒矣,必血溅五步”这就是书生气,一种从骨子间挥洒出来的豪迈倜傥之气!

我喜欢书生气,喜欢那一种摒弃世俗功利的孤傲不羁。不羁于礼教,不羁于权贵,不羁于功名!想当年,诗仙李太白叫贵妃捧墨、力士脱靴,赐金放坏,仰天啸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孤傲,这便是不羁!“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纵天地苍生与我为敌,只要我与真理一起,便敢独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离世俗红尘,纵情山水田园,只要灵魂自由自在,我心向往!这就是书生气,从灵魂深处氤氲出的一种傲岸不羁之气!我喜欢书生之气,那一杯和着少许风流,少许豪迈,少许不羁酿成的美酒,愿常饮此杯,此生无憾矣!

点评:本文立意高远,从不同层面阐释了自己喜欢书生气的几个由。温文尔雅的风流才情,天下己任的豪迈倜傥,摒弃世俗功利的孤傲不羁,构成了作者所理解的书生之气。本文行文酣畅,层层递进,结构谨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且文笔优美,整散结合,多用排比,不乏引用,令人击节。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必须跨过这道坎

野草从狭缝中冲出,于是迎来生机;流水从山谷中冲出,于是汇入大海。生命中,隐型的关卡不时地横在我们的面前,无法逾跃,便无法流光溢彩,因此时时不忘:必须跨过这道坎!

必须跨过青春这道坎。“青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春是明丽、希望的象征。然而,正如欢快的流水下涌动的暗流,青春也夹杂着叛逆,浮躁与冲动。乒乓球国手陈,年少气盛,前途光明,却在输球后大摔球拍,做出了极为失态的表现。这不能不让我们扼腕叹息,他的年轻心志未曾伴随功成名就生长,而是在尚未拥有从容,淡定心态的时期获得了过早的名誉和负担。青春是一部太仓促的书,如果没有在正确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那不仅有碍于个体的发展,更有碍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相反,让我们拿刘翔的成功作对比。他的自信与张扬让他赢在起跑线上,在跨过一道道赛道之坎的同时,他用那蓬勃风发的意气跨过了年轻而浮躁的秋,于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一份人难能可贵的品质!

必须跨过挫折这道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遭遇挫折,唯唯诺诺,便永远被挫折湮没;鲁莽硬闯,也不免头破血流;于是,正确地审视自我和乐观昂扬的态度才是逾越这道门坎的由内而外的力量。雅典的古代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正是用不灭的信念方才克服口吃,成就了事业。跨过挫折这道坎,需要有韬略家一般的自我评析,哲学家一般的处事智慧,诚然,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冒险家般冲出险阻的勇气。心志不灭,面对挫折的坎,我心无畏!

必须跨过思维界限这道坎。思维的狭隘会伤害真理。迈耳发现原子守恒,鲍耶创立非欧几何学定论,却因思想太过超前,不为当世所接受。无法打破思维的定式,社会的发展将受到阻隔。因此,思维这道坎,用宽容去跨越。一味否定超前的思维将之看作异端,都是心胸狭隘的表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仅仅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更应该推崇社会的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多元化的发展与和谐。比起那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年代,如今的学术精英化面向草根化着实是令人乍喜的转变。必须跨过思维这道坎,国家的繁荣才有不竭的推动力!

青春的门坎,用成长去跨;挫折的门坎,用信念去跨;思维的门坎,用宽容去跨。在那些已经跨越和即将到来的隐型关卡面前,对自己默念:我们定能跨越!

【点评】文章首段类比论证并提出观点,主体部分三个并列段呈扇形结构分列三个分论点,每段开头用“必须跨过这道坎”造成视觉冲击,结尾用排比句归结,感觉构架井然圆合;论证方法多样,又是正反举例又是引言论证,举例更是古今中外五门八行广征博引;对偶、排比、比喻等表现方法也俯拾皆是;又兼具词汇丰富文气充沛的特点。

3.递进式结构方式

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前一部分论述是后一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 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通常有如下这样几种结构形式。

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是什么”即阐明概念或道理本身的含义,“为什么”即分析产生现象或导致某种结果的原因,“怎么办”即提出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递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两种格式:

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严于剖析自己

1.中心论点: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分论点: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二)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例:《谈惜时》

分论点① 珍惜时间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思想认识)… 是什么

分论点② 珍惜时间是学有所成的保证. (作用) … 为什么

分论点③ 珍惜时间应落实到行动中去. (做法) … 怎么做

解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这一中心论点,其实包含着三层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只有先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认清其意义和作用,才会把“惜时”化为自觉的行动。建立这样的层进式的分论点,能使说理透彻,逻辑思路清晰。 4.对比式结构方式

这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事例,对比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方式,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两种不同的事理在对比中更清晰,从而更有力地突出正面的论点和主张。

在议论文中,上述结构方式常常交错使用,一般是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这样,既可使行文富于变化,又不会使文章杂乱无章。

第五篇: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语文的表现手法吗?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再现客观类,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表现主观类,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伏笔照应 托物言志 设置悬念 渲染环境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修辞手法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例如:

(1)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 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 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编辑本段]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

1.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望眼欲穿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2.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成语:

狐朋狗友 鼠目寸光 鸦雀无声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烘云托月 风卷残云 百花争艳 鼠窃狗盗 兔死狐悲 龙争虎斗 卧虎藏龙

3.其他(除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

a明喻: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c借喻:望穿秋水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d对比: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吃一堑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e对偶: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谦受益,满招损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f借代:目不识丁 披坚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

g比拟:闭月羞花 百花争艳 草木皆兵 风尘仆仆 呆若木鸡 生龙活虎 莺歌燕舞 抱头鼠窜 肥头大耳 土崩瓦解 风烛残年

h反复:登峰造极 星移斗转 提纲挈领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心灰意冷 真凭实据 一心一意

i反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j双关: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k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l顶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m夸张: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怒发冲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日上三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下一篇:拜访客户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