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设计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加快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客观要求。作为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重要因素的创新文化,其构建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在要求,为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设计论文 篇1:

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教改中的实践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的教学团队,依据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结合自身新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资源特点,从课堂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中心,积极探讨、广泛采用工程实训教学法,以达到锻炼、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传感器原理系列课程 工程素质培养 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实训教学法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是测控、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各章节内容独立性较强,应用、涉及的场合、领域十分广泛,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和应用范围有一定的了解,能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感、检测器件和检测方法,提出实际传感检测系统的较合理的设计方案。

1 现状分析

在湖南理工学院2010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新一轮的制订中,《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课程成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检测技术与仪表方向(新设置的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也成为学院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类实验班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限选课程,使得本系列课程成为学院教学涉及学生人数众多,对各专业方向支撑要求较高的课程。且开课时间均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过程来看,课程的授课对象正处于从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阶段转向专业技能形成阶段,若能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为中心,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逐步形成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传感器原理系列课程主要以课堂理论讲解为主,在传感器技术发展迅猛的现今,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突显局限性。目前由于学校部分院系合并、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信息学院《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的实验在机械学院传感器技术实验分室开设,现有CSY型传感器实验仪二十台,实验设备台目数较少,以往开设的实验也多为验证性、小型综合性实验,难以满足现在课程建设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2 教改内容和具体实施

2.1 教学理念更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目标也逐渐定位为培养“宽、厚、广”型的实践应用人才。为此,在课程教学中需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充分掌握课堂所学理论,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2 整合教学内容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行和学校专业培养方案的最新调整下,传感器原理系列课程的总体教学学时压缩,但教学内容却需要不断更新、丰富以顺应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目前结合各专业具体需求和教学的具体实施,课程教学团队选择了以功能分类编写的、有较宽专业覆盖面和一定理论深度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要求,经过教学团队教师的认真研讨,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整合、更新,力求在规定的教学学时内既完成课程计划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又能将传感器技术的最新动向、成果反映在课堂教学中。

2.3 改革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教学效果的显现,关键在于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凝练。我们除继续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外,大力融合实物教学法,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一些传感器实物、历届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制作完成的传感检测系统实物等,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到底学什么、做什么的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仿真软件(如multisim、Labview等),变复杂抽象的问题为简单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的培养成为此次课程教改的重点,我们经过广泛探讨、认真研究和积极实践,将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为实现工程目标而经常采用的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凝练形成了在若干个由教学内容分解而成的工程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共同寻求实现方案,并于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对方案进行评估的工程实训教学法。以温度或湿度检测的教学为例,针对学生兴趣及结合实际应用价值,可给出题目为设计一个给定环境(如图书馆、蔬菜种植大棚等)的温度或湿度检测系统的工程任务,根据系统的应用范围和系统的技术参数指标等,要求学生从检测原理、检测方法、传感器选型、外围电路设计、性能指标、工程造价与安装维护等各设计分项进行设计和论证。学生在工程任务的驱动下,自行形成若干设计团队,各团队学生又可在总工程任务中,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以个人或分小组的形式,选择完成一个或多个设计分项,也可以多小组选同一设计分项,但需分别形成设计方案。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团队成员为实现工程任务进行的资料检索、提出和初步论证设计方案、撰写设计论文等均以团队成员分工合作、集体探究的方式在课外时间完成。最后在课堂上,每个团队就自己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答辩,教师与其他团队学生一起针对各方案进行讨论与评估,寻求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这种工程实训教学法始终基于教学内容,围绕工程任务最佳实现的主线进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工程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可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也在工程任务的驱动、实现过程中得到极大的锻炼和培养。

另外,为进一步充实工程实训教学法,把团队教师参与的有关的科研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在学院的学生创新基地和一些学科实验室中,积极创造条件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同学在教师引导下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研究,更加充分地锻炼、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4 强化实践训练

针对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课质量,合理设计、加强实践实训环节,既是保证、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实验室设备的限制,以前本课程开设的大部分都是验证性实验,同学们自主研究、设计的空间很小,实验效果不好。为此课程教学团队在尽量多争取学校建设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在深入研讨和与机械学院传感器技术实验室实验老师密切沟通后,拟在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自行设计、开发实验箱板,充分利用学院机房计算机资源的优势,结合虚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把实验项目、内容进行扩充,增加同学们自己设计、测试系统的内容,通过一些综合应用开发的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另外,考虑到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将其与单片机应用、EDA、虚拟仪器、测控系统、物联网技术等课程联合,还可设计一些选做的较大型的综合性实验。目前,教学团队已完成学院本系列课程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求,设计了不同内容和要求的实验环节。实验的组织形式除了让学生按照实验计划中的课时完成实验大纲要求的实验外,针对设计开发、综合性实验,同样可采取结合工程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方式的工程实训教学法,让学生在规定的、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内完成。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在进行完课堂理论、实验教学之后安排学生集中时间进行的较综合的实训环节,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院自动化专业检测技术与仪表方向已经增设了这个综合实训环节,教学团队教师认真研讨、制定了课程设计大纲和实训安排,要求学生能根据既定的实际工程任务,进行实际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物搭建,这也是工程实训教学法在课程教改中的再一次有效实施。

2.5 改进课程成绩评价方式

在课程教改中,将以课程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价的方式,改进为由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20%)和实践成绩(占40%)三部分组成学生课程考核总成绩的评价方式,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工程素质、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行充分的、综合的、有效的评价,这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自我工程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地从事工程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教学改革目标和现阶段实施成果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2009年7月重新组建后,全面开展了硕士点建设工作,为取得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更好成绩,对院属各课程进行了教研室归属划分,自动化教研室从各方面、各环节加大了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的建设,逐步建成了相对稳定、由高学历、教学和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逐步完善了课程体系建设,明显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保证了学校新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本系列课程的正常开设,形成了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团队将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教学主线,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工程实训教学法”,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适应工作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教学动力,以达到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最终教学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获得课程教改更大的成绩。现阶段课程教改实施以来,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在相关竞赛中,对于传感器的选用及相关测量、外围电路的设计明显比以前熟练,在传感检测系统的搭建和调试等方面也明显体现出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分工合作意识显著增强等;学生更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主持、参与各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积极性和研究、实践能力大为提高;学生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成功逐渐增多;学生在参加全国和湖南省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了明显进步和优异成绩(国家级一等奖一个,省级一等奖一个,国家级、省级其它奖项共计二十余项),在同层次本科院校中处于较明显的领先位置。

参考文献

[1] 张世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1(2):10-13.

[2] 姚旭东.加强课程设计,强化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11(6):65-68.

[3] 丁烈云.顺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主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32.

[4] 杨洋.构建新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69.

作者:张敏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设计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文化建设探析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加快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客观要求。作为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重要因素的创新文化,其构建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在要求,为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探索一条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的创新文化之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新文化;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而激活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正是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的深层次内涵。如何探索一条引导师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创新文化之路,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变迁史。一般来说,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文化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区别和联系,它表现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及其达到的程度与方式;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结果,如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宗教、政治、道德、艺术等领域[1]。本文论述的创新文化属于文化概念系统内的一个子概念。创新文化就是与创新有关,崇尚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制度创新以及人文精神等多种文化形态的总和[2]。创新文化作为文化子系统在层次方面主要包括创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次,其中谈及最多的是创新制度文化和创新观念文化,本文提及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思维等均属于创新观念文化。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1.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在教育定位上它有着本科教育的共性,但又有别于普通本科,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都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其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既不同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也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专门型、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广阔的工程科学教育,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宽阔知识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3]。培养的是面向区域建设、面向产业发展和面向企业需求的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管理一线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总体而言,应用技术型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同时还强调面向地方、服务基层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2.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特征。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创新型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人才,应具备博、专结合的较为充分的知识储备。具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导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等。

创新是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应具备的核心特征,应用型教育因其办学定位目标上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其培养的创新人才在具备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自身独特的定位和特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要具有:(1)较强的应用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侧重于对应用技术创新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运用推广。(2)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区别与其他人才的一个重要能力特征。(3)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所从事的大都是生产一线的工作,常常面对实际工作中的设计、规划、决策及应用和运作,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依靠团队的协作。(4)扎实的专业业务素质和较为深厚的工程学科基础。可见,创新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是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在实际应用领域和行业领域提出创新理念、提供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创新文化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客观要求。面对当前经济增长新常态,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产业要升级,关键是劳动力结构要升级,劳动者价值创造能力要提升。”[4]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是要加快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直接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建设的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这是当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客观要求。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显然已无法满足新的经济形势需要,高级应用人才严重短缺,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2.培育创新文化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以往当我们谈及创新人才时往往会想到那些掌握高精尖知识和技术的拔尖创新人才,但事实上,创新人才是有不同层次的,实际应用领域同样可以培养和塑造具备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这与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不谋而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的不是知识的全面系统,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从教学定位上看,应用型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都要体现创新。

3.创新文化为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厚土壤。国家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孕育与熏陶。首先,创新文化具有引领功能。从现代大学发端的历史起,大学就承载着传承创新知识的使命。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创新过程。其次,创新文化具有熏陶作用。可以说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传统,甚至是比课堂教学更能体现育人功能。再次,创新文化是一种价值导向。科技创新活动无时无刻不经受各种利益的冲击和诱惑,如何保证科技人员免受侵蚀,创新成果为人类造福,都需要创新文化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文化的反思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地方院校,成立时间短、历史积淀少,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工具理性泛滥、创新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定位趋同,缺乏独特的创新文化理念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各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差别不大,一种普遍现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计算机、机械等专业,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办。有的院校虽然办的是应用型本科,但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上都向高水平大学看齐,造成盲目攀比、同质发展,甚至导致高等教育分层体系上的实质混乱,应用创新人才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色没有凸显出来。创新文化建设没有在自身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传统特色中寻求文化建设的有利依据和支撑,创新文化定位不明。

(二)工具理性泛滥,创新文化精神式微

面向市场、服务基层、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一心专注于实用化、工具化的发展模式,学生更多强调为“有用”人才,缺乏精神超越品质的教育制造了大量“单向度的人”,制造了大量没有精神自觉意识、没有物质动因便难以产生奋斗精神的不自由的奴隶[5]。学生在校园里以“有用”“实用”来衡量和培养,造就了如同生产线上生产产品一般的“学生生产活动”。创新文化精神在这种工具理性下简单等同于了一般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文化的塑造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而是只将其视为促进就业,与社会对接的工具,创新文化本身被工具化了。

(三)机制不健全,创新文化氛围不浓

一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官僚化气息和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大学内部的教学科研活动本应体现学术自主性和松散性,但目前许多院校仍受行政制约较多。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往往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欠缺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探索的意识。第三,没有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师生的参与意识不强,科研激励不够,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整体水平不高。第四,与企业和一线之间尚未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师生真正接触企业一线的机会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创造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能力。

(四)物质文化建设无法满足创新文化建设需求

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物质文化建设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各种硬件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园内的各种人文景观、校史馆、展览馆等起到文化传承创新的设施还不完善,同时物质环境文化中还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创新因素,尚未起到激励创新的功能。各种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实验室、实训场地,有的因资金不足建设还不完善,有的存在实验实训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五)缺乏引导创新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教育期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那么教师本身首先就应当先具有创新性。“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6]。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还不能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理论功底不足,创新创造意识不强,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与时俱进、孜孜以求的精神,实际操作能力也不能与企业、实训基地直接对接,离创新型双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均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文化的建构途径

(一)塑造鼓励创新的精神文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一类独具特色的办学类型,其精神追求和办学理念应既体现大学精神的普遍性,又彰显自身的独特性。一是要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尊重师生的学术自由,鼓励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倡导富于挑战的批判精神,培育允许失败的宽容精神,鼓励师生在科学实践中发挥想象力、提出创新观点,激发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动力。二是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行业特色、学科特色,塑造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首先要善于吸纳行业文化特色。通过开设一些与行业文化相关的课程,举办行业文化宣传周、行业文化节等,形成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其次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设置在地级城市,要通过挖掘、整理、开发获取地方文化的潜在资源,丰富自己的大学文化内涵。再次要突出学科特色。要面向社会和地方特色构建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术研究活动、学科专业建设更多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

(二)建立激励创新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方面要对校园整体布局、建筑风格等物质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使之体现出院自身的文化特色。要将创新要素巧妙地融合于学校物质环境之中,如建筑风格、主题文化、建筑物的命名等。另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科技创新资金和物质支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应当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同时也应该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三)构建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

要建设蕴含旺盛生命力的应用型创新文化,必须构建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注重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等;深入推行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模式,积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二是建立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完善的课程体系。面向行业企业,将应用技术领域最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应用领域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三是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制定鼓励创新的制度措施,设定创新能力学分认定、大学生科研创新奖励等,加强实验实训、创新基地制度建设,推动科研协同创新。

(四)建立引导创新的教师队伍

一是要加大教师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如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7]因此,要为教师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鼓励教师搞科研,特别是要鼓励教师在实践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创新研究做榜样。二是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通过不断将现有教师送到生产一线或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达到提高教师工程技术背景和一线实践能力的目的。

(五)搭建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

加强各类创新科技活动是校园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是要加强精品社团建设。鼓励和支持社团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整合和人财物的支持,促进社团建设精品化、品牌化。以社团为依托组织开展各种创新氛围浓郁、科技含量高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各类全国性、跨区、跨校的竞赛活动,如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等。积极构建创新实践基地,以基地为平台开展各种创新实验、科学研究、软件开发、创新竞赛等,实现学生课内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冯辉.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2]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唐景莉.聚焦地方本科院校转型(1)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格局促变阵[N].中国教育报,2014-10-20.

[5]徐飞等.文化的力量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6]夜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黄光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作者:尹茵 马静楠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设计论文 篇3:

关于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地方工科院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本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应用、自主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在学校进行了探索性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探索

一、 概述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改革,许多地方学校相互合并、升格、建立新校区,扩大了招生数量。在客观上,师资队伍、设备、管理等存在跟不上或不匹配的矛盾,在主观上,存在办学思路还不够清晰,没有及时转变等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应结合形势来进行调整。

当今人才市场需要层次较高,在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方面具有突出才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许多地方高校已经看到了发展趋势,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套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法,没有结合实际确立自我特色和特点。在培养模式上照搬并非同一层次或同类型的学校模式,导致办学指导思想不清,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竞争力和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一般说来,国家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是高级学术型人才,特别是研究性大学培养高精尖技术研究型人才,而一般职业学院、技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地方一般普通院校结合自身情况,通常最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工科院校当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笔者认为,要想在同类学校人才培养中取得优势,需加强应用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变被动灌输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本文结合地方工科高校重点对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探讨。

二、 地方工科高校应培养高综合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高综合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的需要,应作为工科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这也是对地方工科高校的合理定位,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其中的综合素质一词词义非常广泛,既包含了科学知识和专业能力,还有更多方面的能力(如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动手能力),是综合能力的概括。一般认为,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三方面: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此三者间有一定的关联。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社会素质在综合素质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社会素质主要体现在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

地方工科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充分建立和利用校内资源培养其实践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所培养的人才要求达到科学知识广泛、专业知识扎实,并具有一定社会知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在科学理论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在工程设计、实施、管理、应用创新等方面具有专长,并适应时代发展。

地方高校的大学生需要在实践教学和实际工程中培养和增强工程实践素质与应用创新素质。通过本科四年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情操的提升,结合实践训练和应用强化,把其培养为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对地方工科高校来说,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就代表了教学水平的高低。

三、 CAD/CAM/CAE实践教学思路与实践

十多年来,地方高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实践条件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新上马的专业甚至没有任何实践基础和经验。以下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机电系的CAD/CAM/CAE实践教学为例进行介绍。

我系在2004年开始招收机械专业本科学生98人,实验教学的设施只有原有的机械原理实验室的几台机构模型,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重要,大家也都认识到这一点。到2005年,04级学生有60%购买了计算机,但由于没有适当引导,大部分同学的计算机都成为处理文字、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工具,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学完就忘、学完就扔。

2005年上半年,学校增加对我系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我系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强计算机知识学习,提出大学四年计算机技术学习不间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训练、应用、提高步步推进等教学要求。在2006年初,我们建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考试中心机房和CAD/CAM开放实验室,分别配置了方正电脑50台和长城电脑60台,之后又建设了数控编程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局域网和多媒体设施。实验室的建设,使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有了集中教学的场所和条件,为CAD/CAM/CAE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有了这些资源,先进的教学模式就有了实施和研究的平台。

结合机械专业特点,我们先开设了AUTOCAD必修课和PRO-E选修课,之后开设了机械CAD/CAM、数控技术等课程,每门课程都建立了网上课堂——“空中教室”,可供学生上网学习。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空中教室”,都有具体的实例,引导大家动手操作。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大部分内容以上机学习的形式来教学。授课老师给出具体实例和任务让学生在有辅导和无辅导的两种条件下完成。特别是2006年上半年,正好是第二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分赛区竞赛时间,指导老师结合创新设计大赛,要求学生应用CAD/CAM技术来进行实践应用与创新。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的业余时间不再用来上网聊天、打游戏,而是用来进行软件学习与交流,进行机械系统的辅助设计与制造。一些当初没有购买电脑的同学,也纷纷买电脑、租电脑或到开放实验室上机。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机械创新设计结合,使我系“学习、训练、应用、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得到了实践。在大三阶段,我们设立了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在此项综合训练环节中,要求大家采用手工绘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把以前学习的东西进一步训练和巩固,也引导到应用和提高阶段。到2008年,2004级机械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时,所有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一门以上三维软件(如:SOLIDWORKS、PRO-E、CATIA、CAXA等)进行机械设备设计,其中多数还利用相关的软件如ANSYS、I-DEALS、ADAMS、MATLAB等进行设计计算、分析与优化。2004级毕业时,有的同学拿到了计算机四级证书,有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发表了或撰写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论文;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称号的学生中,应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研究的占3/4,在实践应用中,其创新水平得到了提高。

四、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之际,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我们做了以下探索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大力建设学校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笔者教学与管理工作经验,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来对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创新与实践方面做简单介绍。本专业的实践基地建立在学校南区机电大楼内,实践资源非常集中,共有四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个学术交流中心、1个系公共机房以及图书室、专业教室等辅助教学基地。四大基地分别为: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先进制造研究中心。还有本系和知名企业共同建设的4个联合研发中心、由机械工程学会授权的机械设计见习工程师培训考证中心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考试中心考点。此外,由学生自己组织的科技学术组织有机电控制协会、数控技术兴趣小组、逆向工程与快速制造兴趣小组和智能家居创新设计小组,这些组织都分别挂靠相应的实验室,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被聘请为顾问。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学校团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利用其开放性的活动场所,定期与不定期活动,并形成老生带新生、共同学习提高的风气。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我们在实践教学基地现场管理中,坚持“引入企业文化,培养21世纪综合型人才”的理念,模仿公司、工厂化的管理,引入了日本先进的管理经验中的“5s三定”管理模式。

2. 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实,研究分析了机械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高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建立和加强以教师为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应用、自主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和工作有以下几点:

(1)把传统制造实践教学、现代制造实践教学和计算机技术教学与培训相结合。

(2)把工程意识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强调应用工程标准和创新方法。

(3)加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保证大众化教育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实践教学资料实现了网络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了网上交流平台。

(4)以工程训练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平台进行基础训练,机械实验中心为理论联系实际、专业培训基地;在研发中心和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加强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5)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层层推进,在其中不同阶段穿插不同的实习环节,提倡在校内外实践基地培养、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另外,我们还在教学质量监控下工夫。严格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为保证实践成效制定了奖惩措施,为提高师资水平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等手段。提倡“认真实践、勤于思考、狠抓质量、精心改革”的实践教学方针,不断投入人力、物力,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式。

3. 取得的成果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目前我系实践基地已成为我校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特别是我系的工业培训中心不仅很好地服务本系实践教学,也是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训基地。我系的实践基地,除服务于本校相关专业教学外,还接待了众多国内外院校领导参观和考察,为其他学校树立了榜样,其软硬件在同行中一致认为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水平。

3年间,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我系以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课外科技作品设计大赛、创业大赛等为依托,吸引了大量学生开展科技实践与创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并具备创新意识,在就业方面,毕业生供不应求;在考研方面,报考学生大都被重点高校录取,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广泛赞誉。我系这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得到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和支持,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优秀;2008年工程训练中心批准为安徽省级示范中心,多项实践教学研究批准为省级教研项目。

虽然在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上取得改进,但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不透彻、产学研结合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这些将是我们下一步改进的地方。

五、 总结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工科院校尤为重要。在多数高校扩招后,研究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行为。为此,我们在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扩大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和加强以教师为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应用、自主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旭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定位研究[J].高教探索,2003(1).

[2]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5).

[3]陈兴文,李敏,刘燕.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4).

[4]曾宝成,向文江,杨建华.机械动力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本文得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研项目(编号:2007JX24)——安徽省第一批高等学校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

作者:姚燕生 袁根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