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论文

2022-04-3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地区发展极的城市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因此,推动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对于城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论文 篇1:

台湾产业结构转型与渤-台两地产业合作探析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发展到轻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为主。进入21世纪,台湾产业转型面临发展瓶颈。在国际金融危机、大陆区域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台商投资开始向环渤海经济区转移,环渤海地区必须抓住机遇,立足互补,优化结构,提升渤-台两地产业合作水平。

关键词:渤-台两地;产业结构转型;产业合作

一、台湾产业结构转型探析

(一) 台湾产业结构转型的特点

1.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态势,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1952年的35.9%下降到2009年的1.5%;第二产业经过小幅度的上升之后,从1985年开始逐渐下降,2009年其所占比重仅为29.8%,减少了将近1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第三产业虽然有少数年份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整体来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近30年来大幅度上于卜士曾长了20多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以来台湾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调整,一方面,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产业构成的主导部门;另一方面,制造业由劳动密集产业向技术及资本密集产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台湾产业的主流。从台湾的产业构成看,“三、二、一”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是—个以服务业为主干、制造业仍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经济体系。

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台湾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连续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很大,从1956年的50%下降到2009年的5.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曾有轻微的上升,但总的来看趋于逐年下降,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不很明显;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第一产业相反,表现为大幅度上升,考察期间上升了近19个百分点,近年来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占总就业量的比重更是逼近于60%。综上可知,台湾地区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的分布呈现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布变动趋势相仿。

3.高科技产业的兴起

台湾当局于1990年确定了“十大新兴工业”,即通讯、资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与污染防治工业。2004年台湾半导体产业总产值达到11400亿元新台币,是台湾第一个“兆元产业”。2005年台湾光电产业的产值达到12629亿元新台币,是台湾的第二个“兆元产业”。目前,除了传统制造业,台湾的产业仍然以光电、半导体、电子为前三位。据台湾财团法人信息工业策进会信息市场情报中心的统计,2009年台湾共计有11项资讯、通讯产品占有率居全球第一,包括主板、笔记本电脑、液晶监视器、彩色显示器、数字讯号控制器、缆线用户端装置、宽带装置、无线网卡、路由器,网络电话机、网络机顶盒等。全球市场占有率居第二位的产品为无线基地台、服务器、有线机顶盒、桌面计算机、信息用光驱。

(二)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1.第三产业主导地位确立,但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台湾服务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2009年,岛内农业产值同比下降2.85%,只占岛内GDP的1.80%;工业增长3.11%,占GDP的24.64%;服务业增长3.48%,占GDP的73.56%。可见,服务业增长率最高、所占比重最大,其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但台湾服务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降低;二是服务业存在“早熟”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产业超过70%,服务业就业人口也占70%左右,但台湾的情况不同,2009年台湾服务业产值比重突破70%,但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只有58%,存在着显著不对称关系。

导致台湾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台湾服务业虽然所占比重高、规模大,但发展水平较低,造成服务业对岛内需求依赖过大。而岛内需求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台湾消费者信心持续走低,内需严重不足。

2.制造业外移现象突出,外资撤离台湾趋势明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工资大幅上涨,导致雇工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台湾土地供求关系也随着工业用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导致地价飞涨,企业经营成本随之上升。不仅台湾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岛内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原因,纷纷撤离,而且一些高科技产业也纷纷外移。到2009年6月底,电子产业方面,台湾上市上柜638家电子公司中,已有455家在大陆投资设厂,占上市上柜电子公司的71.3%。传统产业方面,上市上柜的475家公司中,已有301家在大陆投资设厂,所占比重为63.3%。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升级障碍重重

首先,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偏低。台湾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在1985年以前不到1%,到2000年提高到2%;而2000年美国的数据为2,7%,日本为2.98%,韩国为2.68%。其次,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造成台湾科研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有力地推动产业升级。最后,高科技产业结构单一。台湾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而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却始终依赖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岛内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比例偏低。所有这些,导致台湾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不足,妨碍其产业升级步伐。

二、渤-台两地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条件分析

(一) 环渤海经济区的独特优势与发展潜力

1.地理区位优越

该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向南联络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亚各国,向东邻近韩国和日本。向北联络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独特的地缘优势,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展国内外多领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2.自然资源丰富

该地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发利用。其中能源储量居大陆首位,除现有的华北、胜利、大港、中原四大油田外,渤海湾亦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原油产量约占大陆总产量的43%。煤炭探明储量占大陆煤炭总储量的60%以上。环渤海经济区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渤海总面积达717万平方公里,素有“天然鱼池”之称,大陆四大海盐产区有三个在环渤海区域,产量占大陆的一半以上。同时又是大陆重要的农业基地,粮食产量占大陆总产量的23%以上。

3.海陆空交通发达

区域内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大陆最为密集的港口群,区内海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线路密集,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成为贯通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4.工业基础雄厚

该地区是大陆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和重化工业基

地,尤其以资本型重化工业为产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资源及市场比较优势。

(二) 渤-台两地合作的产业资源

通过表2和表3对渤-台两地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环渤海经济区和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阶段性差异。总体来说,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尚处于“二、三、一”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低于第二产业;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大。而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处于“三、二、一”的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明显;第一、第二产业相对弱化;农业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发展潜力小,已经进入了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

1.渤-台两地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环渤海经济区农业资源丰富,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低,农产品价格也较低,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层次低,使得其附加价值较低。台湾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农产品加工、营销能力强,但劳动力工资高,土地等要素价格也较贵,农业生产成本昂贵导致农产品价格较高,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因此,渤-台两地可通过加强农业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2.渤-台两地第二产业内部构成存在较大差异

电子信息、机械和石化行业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而且通信、计算机以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科技产业也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台湾的制造业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一些传统产业和部分高科技产业逐步向岛外转移,岛内转向发展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渤-台两地在第二产业内部形成梯度互补。台湾转移出的部分产业正是环渤海经济区大力发展的重点。

3.在第三产业构成上,渤-台两地也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台湾第三产业比重接近70%,而环渤海地区2005年平均水平为50%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从表4可以看到,在劳动力、资源和内需市场等方面,渤-台两地产业之间存在极强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结构能够使客观上存在的比较利益关系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互利成果和产业合作的良好绩效。

(三) 渤-台两地合作的政策资源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形成环渤海经济圈。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提高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同时还明确了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2008年春,国务院又通过了辽宁沿海开放带的发展规划。以上这些政策文件,对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渤-台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保证作用。

三、渤-台两地产业合作探析

(一) 渤-台两地农业合作

渤-台两地发展的互补性很强,台湾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相对缺乏、劳动力价格高等问题,而在这些方面,环渤海地区则有相对明显的优势。以土地资源为例,山东省耕地最多,有751.89万公顷,内蒙古居第二,有耕地710.07万公顷,河北省居第三,有耕地641.04万公顷,工业大省辽宁省也有耕地409.09万公顷,煤炭大省山西也有耕地408.15万公顷。同时,环渤海地区农业劳动力资源也有明显优势,据调查,全台湾农业劳动力只有60万,而山东省农业劳动力有2045万,河北省农业劳动力有1552万,辽宁省农业劳动力有686万,山西省农业劳动力有637万,内蒙古农业劳动力有529万,五省农业劳动力共计5449万,皖全可以与台湾地区优势互补。

第一,渤-台两地农业合作应主要采取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垂直分工模式,利用台湾地区的高科技生物技术进行农业品种的培育,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优势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共同发展高科技绿色农业。

第二,促进环渤海地区与台湾农产品贸易。近年来,大陆已采取若干增加农产品“准入种类”的措施。例如,目前对产自台湾地区进入大陆的15种水果和11种蔬菜给予零关税,环渤海地区农产品丰富,除粮食外,棉花、花生、蚕丝产量较高,可以互通有无。

第三,推进牧渔业产品生产和加工合作。环渤海地区内蒙古畜产品丰富,辽宁、山东渔业比较发达,完全可以做好农牧渔业产品生产和加工合作。

(二) 渤-台两地工业合作

台湾地区目前处于后工业化时期,长期经济发展的积淀使得台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产业水平较高,特别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石化产业和汽车产业等领域拥有优势,近年来台湾将产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第三产业。而环渤海经济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发展仍处于积极上升期,积极承接台湾转移出的高科技产业等制造业对提升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水平有重要作用。

第一,找准工业合作在环渤海地区“率先”发展中的切入点。环渤海地区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经济竞争力。

第二,促进渤-台两地工业结构升级。当前应利用环渤海地区雄厚的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基础,建设电子信息、先进装备、能源工业、汽车造船、食品轻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必须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研发制造”延伸,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高端产品比重,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在此基础上提高两地的产业竞争力。

第三,利用台资参与环渤海地区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环渤海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其中蕴藏着商机。根据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下一步应选择一批已完成公司化改制的国有企业,引进包括台商在内的投资者作为战略投资者,促进台资以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环渤海地区企业改组改制。

(三) 渤-台两地服务业合作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服务业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截至2009年,台湾服务业已经占到总产值的70%,台湾对外投资总计超过553亿美元,其中服务业投资金额达341.81亿美元,占对外投资的61.82%。台湾服务业对外投资中,规模最大的是的金融服务业,投资金额高达254.57亿美元。除金

融业外,批发零售、通讯传播、运输仓储等对外投资也形成一定规模(参见表5)。

第一,现阶段,环渤海经济区的服务业总体上仍处在较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加快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环渤海区重要的产业政策,台湾制造业外移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目前大陆台资企业已超过6万家,都需要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加之随着大陆经济发展,大陆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台湾金融机构对大陆投资可谓需求迫切且期待已久。渤-台两地可以通过在两地金融机构中互相设立业务代理或开设银行、保险分行,开展通汇、通存、贸易融资、上市、租赁等业务方面的合作。

第二,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台湾这方面有一定基础,可以探索渤-台两地合作的新途径。比如,“产前”的服务包括设计、研发等,“产中”的服务包括物流、运输等,“产后”的服务包括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等。

第三,随着环渤海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除传统的商贸服务业外,对旅游、文教、健康等新型服务业也具有多样化的需求。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及时跟进。

(四) 渤-台能源合作

在资源特别是能源领域渤-台两地开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石化工业是台湾支柱工业,环渤海地区石油开采力量比较雄厚,区内有胜利、辽河、大港、任丘、冀东五大油田,这里蕴涵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渤-台两地围绕以石油为主的原材料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第二,另一项重要的能源是煤炭,在这方面,环渤海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据统计,2005年山西省生产原煤5.54亿吨,居全国第一;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原煤2.56亿吨,居全国第二;山东省生产原煤1.4亿吨,居全国第五;河北省生产原煤0.86亿吨,居全国第八;煤炭大省辽宁虽面临煤炭资源枯竭的局面,但现在年生产原煤也达6400万吨。以上五省区总计生产原煤11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而且从煤炭基础储量看,环渤海地区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山西省存储量1054.8亿吨,内蒙古757.9亿吨,山东108.2亿吨,河北71.8亿吨,辽宁54.5亿吨。五省区合计煤炭基础储量2047.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3326.4亿吨的61.5%。按现在该地区每年生产原煤11亿吨计算,还可以开采180多年。基于这种分析,台商可以到上述省区独资或合资建立开发企业,参与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

责任编辑:宋奇

作者:罗琼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论文 篇2: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研究浅谈外贸重心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地区发展极的城市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因此,推动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对于城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中部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全国交通枢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较一般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要高,而由其带动的武汉城市圈的外贸状况对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近期国家外贸重心的转移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巨大。武汉城市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在某方面进一步带动了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繁荣,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这些负面效应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协调,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许多障碍,成为发展的“瓶颈”。国家贸易重心的转移正好给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机会,贸易转型主要在引进外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贸易模式转变能加快引进引资结构,改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正成为继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圈之后的第四极,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研究外贸转向情形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贸易转型;产业结构;武汉城市圈

【作者简介】汪长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管理分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方齐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理事,湖北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副会长,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

1.引言及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以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为主要措施的战略性保护贸易政策一直是我国基本的贸易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消费扭曲。现在这种状况将有所改变,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商务部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扩大进口将作为中国2011年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中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中国要进一步完善一些鼓励进口的政策,改善进口产品的结构。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进出口状况也有所改变,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达2万9000亿美元(3万8000亿新元),同比增30%。而年内贸易顺差则有望降至1900亿美元左右,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中国发出了扭转“厚出薄进”的外贸转型信号。扩大进口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一国的经济福利是扩大还是减少?这是一个改变民生的问题。笔者认为扩大进口不仅对于减少外部压力有利,也可促进消费。随着贸易方向的转型,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随之改变,资源浪费型的产业面临淘汰和转型的状况,对地区经济、地区产业结构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考察,分析外贸转型时期,武汉城市圈经济和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A.国外学者对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研究

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提出“动态比较费用论”。他认为不能只看到有些产品目前的竞争力情况,应该以发展和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要从长远和动态的趋势来看产品的竞争力,政府要对那些趋势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产品给予政策支持,使其转化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其提出了动态的比较优势观点,即所谓扶持有潜力的弱势产业的观点。另一个日本学者赤松则提出了“雁行形态论”或称“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赤松解释了后起国优势产业的产生、发展和衰退的生命周期。其用模型来解释国家间的产业转移对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所产生的影响。KallR,MendezF和ReyesJ(2007)则研究了贸易结构的特点,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贸易结构能够不依赖于贸易自身的水平而对经济增长率产生深远影响。Benedictis和Lueia(2007)研究了2004年前的欧盟十五个成员国中东欧四国之间的贸易模式相似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贸易在解释转型国家出口结构变化方面至关重要,认为经济整合强度越大并不一定引致较大的出口相似性,其主要结论是出口结构具有相似性。

B.中国学者对于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袁欣(2010)认为对外贸易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因为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利于积累技术进步,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其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贸易没有能够有效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存在对外贸易结构的“镜像”并不反映产业结构的“原像”的问题。王非(2009)通过对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究了实现二者互动优化升级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具体途径,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结构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趋势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耦合性。王晓燕(2006)通过对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进过程,采用结构效应指标研究了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本期出口贸易结构对滞后一期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本期产业结构影响不明显,而当期进口贸易结构对当期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明显。

C.区域及城市圈产业结构与贸易相关性及趋同性相关的研究

程丽雅(2006)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各主要城市从1990年到2004年共15年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及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状况的定性分析。认为外贸趋同性导致了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趋同。于莹莹(2007)对中部六省的研究,认为从贸易、技术方面,需求、供给、历史因素方面,综合效益评价等三方面看,中部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是趋同的,中部六省的产业结构具有极大的趋同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六个省份大致相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复建设尤为严重。徐健(2007)通过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区域研究,也得出该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2.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状况

A.产业结构的概念

人类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可谓历史久远。理论上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也就是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并由此推动各种产业协调与繁荣,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

B.武汉城市圈的内涵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早期是以“武汉经济圈”概念提出来的,2002年6月,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武汉经济圈”的概念,提出了依托全省发展武汉,发展武汉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思路,从经济上看,它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现在,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群,指以武汉100km为半径的城市,包括武汉、黄石、黄岗、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9城市,圈内总人口约3141万,国土面积达6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3%,提供了湖北省63%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北省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

C.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状况

近几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迅猛发展,2009年武汉城市圈的GDP总量占到整个湖北省GDP总量的60%以上。2010年武汉城市圈的9市共实现生产总值9586亿元,占全省比重63.5%,占比在不断的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在某一方面进一步带动了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繁荣,但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的负面效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负面效应导致了整个城市圈经济发展不协调,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许多障碍,成为发展的“瓶颈”。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是圈内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或者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差异程度的指标,计算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后发现圈内三大产业结构趋向现象很严重。许多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以上,甚至出现黄冈与天门的相似程度基本一致的情况。如此高的相似度,严重影响了其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武汉城市圈内9城市(除武汉外)明显存在着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主要因为工业对农业支持和带动力度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其中心城市武汉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东部发达城市来说比重偏小,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旅游服务等所占比重低,这种状况影响了中心城市对整个城市圈经济的组织、协调、辐射作用,阻碍了整个城市圈的经济持续发展。从2009年武汉城市圈数据看,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高,特别是武汉、黄石、鄂州、潜江四城市。城市圈总体的轻重工业比例约为0.385,略优于全省0.332的平均水平,但与全国的0.492,还显得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结构偏重,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影响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见图表)

表1 武汉市圈主导产业对比表

Tab.1 The Contrast of Dominant Industries in Wuhan City Circle

3.贸易转型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影响

A.贸易转型对武汉城市圈引进外资的影响

贸易模式转变能加快引资速度,优化产业升级。贸易重心转移,改变了出口导向型的外资投资状况,对外资以合理的引导和规划,同时可避免重复建设,保护城市圈的产业生态系统。贸易转型对调整武汉外资思路如下:

一是产业优化引资。

立足于武汉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走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的路子,充分利用外商的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二是技术创新引资。

通过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链。使目前一般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整个武汉城市圈主导地位的局面改变,让新进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强劲的新经济增长点。

三是改变投资领域的趋同。

武汉城市圈外商直接投资行业比较单一,投资领域趋同,外贸重心的转移,可改变武汉城市圈目前外商直接投资领域过窄的现状,拓宽外直接投资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外贸、通讯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利用外资比重,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生产性行业和关联效应较高的行业。

四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模式的改变,必然引来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大公司、大财团来武汉城市圈投资大型项目,尤其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因此要合理调节产业的布局和产业合作,优化资本配置的作用。

B.贸易转型对武汉城市圈技术创新的影响

贸易模式转变能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使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加快了模仿能力。既可以填补国内某些领域技术上的空白,又节约了创新企业宝贵的时间和大量科研经费,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武汉城市圈通过引进新技术,提高整个城市圈的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其一通过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了技术外溢效应。

贸易重心的转移,使本地企业有更多机会选择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本地企业各个层面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本地企业通过进口高技术产品,通过模仿学习就能获得更多技术,而由此创造的新价值就会增加,从而提高投入产出率和内资经济增长绩效。

其二通过改善自身条件,增强技术吸收能力。

受武汉城市圈企业企业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存量、内部治理结构、组织管理模式等条件的影响,武汉城市圈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业技术溢出的效果也不相同,贸易重心的转向淘汰一部分“吸收能力”差的企业,便于整体产业的升级。

其三将引进与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

通过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发展突破式的经验。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取得产品的核心技术,确立比较优势,推动资本密集型技术的发展。

C.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概念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这四要素具有层次多样性、技术差异性、体制主导性、区域集聚性和动态演进性等特性,且其影响因素诸多。产业结构受到决定性因素和辅助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其发展具有从低附加值至高附加值的一般规律。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平衡发展和非平衡发展两种发展状态关系,以及交互作用的传导机制。进几年来,武汉城市圈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结构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贸易商品结构层次不高、贸易方式结构低附加值、贸易主体结构外源化、贸易区域结构过度集中化等方面。城市圈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得以优化,尤其是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迅速:相对劳动生产率日益集中、结构能源效益转向、循环经济的发展等,从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趋势来看,武汉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藕合性。

4.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趋势和走向

A.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走向合理

武汉城市圈9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上差异明显,第一层次为武汉市,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GDP和人均GDP都远远高于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市三业比例为5∶46∶49,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结构,表现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升级换代趋势。第二层次为黄石、鄂州、潜江3市,3市人均GDP均超过2.5万元,但与武汉市仍有较大差距,但较其他城市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从产业结构均为二三一结构,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层次为孝感、咸宁等各中小城市,人均GDP也达到1万元,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其第一产业比重偏大(>20%)。从总体上看,城市圈三大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表现在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长,第三产业趋势加快。这一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演进规律,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较相适应。

B.产业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

首先,从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看,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基础薄弱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虽然农业技术在不断发展,农业产量在不断的增加,但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民从事种植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客观上制约了一产业的发展。

其次,从第二产业看,较前几年得到飞速发展,但其内部开始显现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自然环境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同时在产品的深加工和延伸增值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增值空间小,利益流失多,发展困难。

再从第三产业看,城市圈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东南部还比较滞后,第三产业近几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始终保持在大于10%的幅度上,但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依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在金融、外贸等高附加值的产业上较东南部城市群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从整个城市圈来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只是在38%左右,从而严重制约了城市圈区域经济的发展。

5.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A.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

首先要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来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比较完备,大学拥有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均名列全国前茅,有丰富科技和人力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武汉是中部的交通枢纽,号称九省通衢,有物流交通等比较优势,可“承东启西,纵南贯北”。区位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应抓住机遇,把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今后武汉城市圈要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尽量在减少政府行政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布局。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仍然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但这种引导只能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顺势而导,而决不能凭意愿逆势而为。

B.发展低碳经济,杜绝资源浪费

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浪费资源的现象,产业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因此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产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地提出调整规划和方案。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有的已经步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有的还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面临的具体情况出发。

C.制定措施,扶持优势产业

武汉城市圈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根据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突出区域优势,重视把支柱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使其得到巩固、加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并将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协调发展。对一产业要进一步巩固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第二产业是本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做大、做强,在加快优势工业发展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带动与此相关的工业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浪费等现象的发生。第三产业发展是中部地区三大产业发展的重中之中。应当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联合规划加以整合优化,从而带动本地区乃至全国物流业、旅游业、科技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是要将对外开放的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积极参加地区间、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努力构建与开放型经济体系运行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拓展经济的成长空间。因此,调整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要先促进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三是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前必须逐步扫除那些阻碍城市化过程中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用体制创新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改变重复建设的弊病。

四是要抓住有利机遇,积极主动承接东南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根据我国以往发展经验表明:发达地区与后起地区形成一种梯级的产业转移动态过程,将有力促成地区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不仅要立足于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还要充分利用其在全国乃至世界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顺应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立足中部区崛起的新机遇,面向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全面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区域合作,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五是要支持工业园区的发展,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增强本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工业园这种形式得到了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交通便利和资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外地企业落户,不断拓展招商思路,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

六是促进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是产业布局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当代经济世界的一个突出现象,在我国产业集群现象也很普遍,其中以浙江、广东一带最为突出。武汉城市圈要建立产业集群,使集群内的企业获得外部规模效应,并催生知识、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提高了集群内产业的竞争力。目前武汉城市圈正面临经济起飞的关键期,调整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关系,武汉城市圈经济将会有实质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 飞,翁华强.城市圈战略中的政府功能——以武汉城市圈战略实践为例[J]特区经济.2005.03

[2]樊友才.打造钢铁经济共同体——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之一[J]经济参考研究.2004.02

[3]李 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董国良.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经纪人学报.2006.02

[5]董晓莉.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发展.2011.07

作者:汪长球 方齐云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论文 篇3:

我国房地产的产业关联与房地产泡沫危机下产业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摘 要】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众多产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而促进或抑制房地产业的政策给其他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则取决于关联程度,即房地产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本文将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借鉴日本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出现的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并由于房地产业对其他的产业的影响,以至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使得我们提出了在当前我国面临房地产泡沫危机的形势下产业结构转型的必要性。

【关键词】房地产;产业结构;产业关联

一、我国房地产的相关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根据产业关联普遍定义也同样适用于房地产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后向关联,也就是说房地产产业与向本产业供给生产要素的产业的关联,房地产产业对相关产业主要是以需求拉动作用为主;第二种是前向关联,是指房地产产业和需求本产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关联,主要是供给推动的作用。

1.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将投入产出分析作为基本研究方法,分别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和直接消耗系数,通过对房地产产业的后向关联,也将就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的观察,来研究房地产产业的前向关联。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123部门),例如房地产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分类指数、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CPI中交通类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还有部分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2.实证分析与结论。(1)对房地产消耗系数比较大的产业影响较大,这些产业因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发展迅速,而在房地产市场处于萎靡时期,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会由于需求的减少遭受一定程度的抑制。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其中,中国房地产直接消耗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是:金融保险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其直接消耗系数分别是0.0670,0.0359,0.0320,0.0124,0.0099,0.0096,0.0076,0.0071,0.0065,0.0060。完全消耗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是:金融保险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完全系数分别为0.0828,0.0436,0.0401,0.0396,0.0342,0.0256,

0.0229,0.0219,0.0201,0.01920。从房地产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金融保险业对房地产业产值的增加所起的直接带动作用最大,其次是建筑业,再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每百元产值中,需要直接消耗金融保险业6.7元,这说明房地产业极大的依赖于金融业,金融业的当前状况发展形势将直接影响房地产房地产的当前状况和未来走势。

(2)房地产分配系数可以定量考察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同时分析研究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供给推动能力。通过计算直接分配系数,得出中国房地产直接分配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化学工业,其直接分配系数分别为0.1002,0.0450,0.0418,0.0167,0.0096,0.0072,0.0071,0.0070,0.0069,0.0048。通过计算完全分配系数,得出中国房地产完全分配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化学工业、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他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农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其完全分配系数分别为0.1103,90.0646,0.0493,0.0359,0.03090,0.0228,0.0226,0.0195,0.0184,0.0174。从直接分配系数来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在房地产每百元产值要占用10元,是非常高的,说明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不合理,从得出的房地产完全分配系数来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以及化学工业等与我国房地产业前向关联程度较强。

二、我国房地产与相关产业影响

从以上数据可知房地产产业对以下产业起到拉动需求的效果,即金融保险业、化学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房地产业对如下产业主要产生供给推动作用,即社会组织和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公共管理、建筑业以及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通知,总的研究显示,与房地产产业相关的产业有60个之多,正因为房地产所关联的产业众多,房地产业的波动通常会对众多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在当前我国房地产长期过热后在房价调控政策下出现的房价增长速度放慢甚至房价下降以及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我国的房地产泡沫有破灭的危机。而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将会对其之前分析过的相关产业产生严重的甚至致命性的打击,并由此严重打击我国整个宏观经济。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曾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出现过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并最终破裂,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现在,以日本为例,浅析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危害性及严重性。

三、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及破灭过程并对我国的重要借鉴

20世纪末期,日本发生房地产泡沫。二战后,由于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的经济援助,日本在战后至70年代末一直处于高速经济发展。但伴随着其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房地产泡沫也愈来愈大,已成为一颗日本经济的定时炸弹。根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以1980年为基期100),到了1988年,迅速涨到了334.2,短短三年就暴涨了2倍多。其中较严重的东京中央区的地段价格更是涨了3倍。1990年,日本东京的土地总价格也可以和全美国总土地价格相持平,1992年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房价、地价接连下降13年,2007年日本房价大约和1979年的水平相当;2009年商业用地价格更是达到自1974年开始汇集数据以来的最低标准。可以看出,从20世纪 90年代初,泡沫终于开始崩溃,由于股价和房价大幅下跌的影响对实体经济带来了沉重性打击,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和破坏,从这以后日本进入了20多年的萧条期,到现在也没有从萧条中走出来。其中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泡沫形成在于日本的产业结构失衡,经济结构扭曲。

1988年在日元升值之后,日本曾经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被迫需要改变,日元的相对价值逐渐升高,直接影响了日本的出口量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企业获利将减少,投资量也下降。为了有效地解决货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日本政府采取刺激内需的方式进行改革。1986 年和1987年的“前川报告”正式确立了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政策:扩大政府的公共投资,扩建公共工程;调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结构,增加企业的设备投资,加快对外的直接投资;改变居民消费结构和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蓄金额。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部分的日本企业放弃投资机器设备,转向大规模的购买土地等这类不动产,使得土地价格飙升。投资者认为日本人多地少,因此土地的需求不会减少,地价就不会下降,只要买进土地就会获利,从而形成了房产价格会持续上涨的强烈预期。受这种预期驱使,企业大规模投资房地产,恰好政府看到了房地产这一新增长点,放宽土地政策鼓励企业开放房地产,同时日本金融机构纷纷给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发放贷款,各金融机构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无限制地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信贷,无形中助长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可见这是对我国极其具有借鉴意义的,因为这一点与我国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非常类似: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过程,城市化水平的增长率达到每年1%~2%,在城市化进程中较大数目的土地会被应用于城市化的建设,这势必对地价和房价造成巨大影响。同时公众出于对土地价格的刚性的预期:由于土地的非可再生性质导致的地价会跟随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公众不断增加的需求而变得越来越高,并且会维持高价难以下降。另外,由于房地产商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往来关系,政府与房地产商及银行都有合作,大量资产投入房地产市场,暗箱操作和政治寻租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从而无法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抑制经济发展甚至带来经济的畸形发展。此外,由于土地转让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相当多的财政收入,并且由于我国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与当地财政收密切相关,因此地方政府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房地产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房地产热的形势下,带动了各种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另一些其他产业为房地产的发展服务而发展。各种相关联的产业例如金融业、建筑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通过以上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分析,发现我国目前这一产业结构形态是极其危险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发现房地产通过产业关联的关联效应,把房地产热带给了各相关产业,然而通过以日本为鉴,在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并有破灭的危险下,这些相关产业也面临危机,一旦破裂,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将会受到沉重打击,因此我国当前有必要加紧产业结构转型,这一必要性也日益显现。

参 考 文 献

[1]刘起运,陈璋,苏汝劼.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水杏.房地产业关联特性研究及带动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3]王国军,刘水杏.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8):38~47

[4]张鹏.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5):13~14

[5]郭荣欣,李金凤.日本房地产泡沫与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39~140

作者:么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投资环境下矿产资源论文下一篇:WTO证券法制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