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2022-09-14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 是全人类的问题, 尤其是歌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 更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教育学生学好环境知识, 提高环境意识, 中学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这种时代赋予的重任, 把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主阵地, 在地理课堂中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

1 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环保知识

实行新课改以来, 高中地理教材从人类和环境关系着眼, 讲述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地球上的生物、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 人口与城市, 人类与环境等知识内容的讲解, 使学生更能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 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 即保护现有环境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是促使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新的课程标准把环保、人口、可持续发展等, 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高中地理教材 (必修) 把人类对生活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为核心内容, 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 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 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 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 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 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 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树立“保护环境光荣, 破坏环境可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 在课堂上, 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科技突飞猛进, 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资源越来越多, 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消耗过大, 生态破坏加剧, 已使地球不堪重负,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将时事和历史事件问题适时的渗透在地理教学中,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窥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20世纪发生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日本水俣湾有机汞污染等历史事件, 再如:海湾战争、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海水赤潮等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 这些事件最终以公害的形式或各类环境问题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2008年, 在我国南方发生的冰冻天气, 我国新疆、内蒙古地区的大部分降雪, 还有欧洲、日本等地的普降大雪, 这与环境的急剧恶化有着深远的联系。在地理课上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的渗透教学, 使学生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 还接受到环境教育,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了解研究, 让学生学会用地理学知识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如:污染问题之所以在工业社会迅速发展, 甚至形成公害, 与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 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沉痛教训, 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激发学生强烈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环保欲望。

3 尝试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3.1 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 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在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 深入理解环境问题, 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讲高中地理 (必修) 下册“新能源”一节时, 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 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 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 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 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 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是否该发展核电站。

3.2 重视开放性教学, 加强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

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 教师不给出结论, 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信息, 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 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 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 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 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 例如在讲高中地理 (选修) “城市的新区建设”一节时, 结合上海新区的建设,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建设新区?”学生在课余到图书馆、阅览室等去搜集资料、调查研究, 通过资料综合、数量统计, 得出开发新区的建设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表现。从长远的观点考虑, 对当地的综合环境的改善是十分有利的。

3.3 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 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 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 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 所以, 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环境教育。

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 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 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 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 趋利避害, 按客观规律办事,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参观访问, 增加感性知识, 深化理性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 可带领学生到附近工业企业考察, 参观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 并听取专家介绍。同学们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 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 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中学地理既是传授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基础学科, 也是传播和更新科学文化的主要载体, 作为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 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地理课堂这个主阵地, 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敏锐的环保意识, 科学的环境知识,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负责的社会态度, 有效的环境保护能力, 并通过课堂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

摘要:本文介绍了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环保知识;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尝试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 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环保意识,环境污染,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学校体育课外活动下一篇:在课堂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