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22-07-14

第一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一、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完成116.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完成53.84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完成501.16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完成产值221.10亿元,同比增长22.0%。

(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现代中药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医药工业总体规模持续增长。2011 年,全市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9.28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30.47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销售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实交税金10.31亿元,同比增长16.8%。二是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发展不均衡有待改善。2011年以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业为主的企业共有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1.28亿元,占全市医药制造业总量的79.90%,同比上年增长23%;完成工业增加值24.3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9.95%,同比上年增长17.5%;实现销售收入111.1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0.61%;实交税金13.8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3%。化学药产品制造增长强劲,是全市医药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1

之一。2011年,全市化学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7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1.87%;实现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3.2%;实现销售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58.28%;实交税金8202万元,同比增长-2%。三是大中型企业发展较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1 年全市医药制造共有企业73家,工业总产值过亿元大中型企业从2010年的24家增加至2011年 的26家。大中型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工艺,掌握大多数品牌药和创新药,生产增长快,经济效益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9.31亿元,占全市医药制造总量的85.66%。

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积极组织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开展省、市信息化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截止6月30日,全市向省经信委申报了省级电子信息和软件业项目共21项,其中重点推荐了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艾玛特信息超市、贵州卓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重点电子信息和软件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组织申报市级电子信息和软件业项目共29项,并已下达12个项目共计255万的扶持资金通知。

(二)、认真抓好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1年,贵阳市科技局安排工业振兴科技计划资金1742元,支持项目98项。其中,“小型工件移动式数控轧辊磨床系统创新设计”、“平推流分解新技术生产氧化铝节能装备的研发”、“高性 2

能农用子午胎研发”、“环保节能型电动抓钢机研发”等项目瞄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有力带动企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多晶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20kW纯电动汽车用驱动控制系统”、“快门式3D电视图象改善技术攻关”、“美国GE公司航空发动机用关键件机匣异形环件超临界轧制技术”等项目将有力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安排低碳科技计划资金202万元,支持项目20项,其中,“利用黄磷尾气建设1000t/a草酸酯、草酸中试”引进了天津大学作为产学研合作单位,各项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将为下一步建设千吨级乙二醇中试项目、推进磷化工产业循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M100车用甲醇燃料应用示范”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一步将改造贵阳公交出租车、公务车、部分公交车共计1336辆使用甲醇燃料,可为煤炭深加工等副产甲醇的企业带来巨大机遇及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带动甲醇汽车相关配件产业的发展。

(三)、狠抓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石油开采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车门附件系统技术攻关与产业化、云计算技术应用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已完成策划与论证,进入评审程序,即将启动实施,依托石油开采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整合了贵阳所有石油开采装备企业,建设了贵阳市石油开采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实现了贵阳市石油开采装备企业之间的技术及市场资源共享,预计项目执行 3

期内将新增产值4.28亿元。此外,主动策划并筛选了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关键材料及元件开发、国际先进水平的轴类产品一体化生产技术示范、碳纤维复合材料无人机承力结构的高效设计与制造技术、高强韧弹簧钢及制品热处理新技术开发及示范等25个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863和支撑计划备选项目库。

(四)、加大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围绕国家、省高技术产业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发改委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重大高技术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对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全年贵阳市市获省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为18个,获专项资金1040万元;获国家发改委扶持项目为7个,获专项资金8500万元;共计获得扶持资金9540万元。此外,根据《贵阳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发改委制定了相关申报、评审、监管、验收等工作程序和规范。全年共受理申报高技术产业发展示范项目103个,其中,支持项目31个,专项资金投入20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31.5亿元。

(五)、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动信息化进程

全年完成“市房地产模拟评税系统项目”等10个项目的立项;“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等12个项目实施方案 4

的批复;“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一期工程项目”等8个项目的验收。随着一批又一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全市政府部门、企业、农村、社区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六)、正确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沙文园区南部四横三纵路网基本建成。沙文园区已累计开工道路总长为34公里,通车里程接近19公里,为高新区技术产业发展和贵阳城市空间拓展构建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平台;金阳园区“五中心”建设初具雏形,已开工面积累计达43万平方米,金阳园区的杠杆作用随着“退工进商”的深入实施,将对推进沙文园区建设速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是合力攻坚征地拆迁,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成立“贵阳国家高新区和谐园区促进会”,目前会员共计58家,筹集315.2万元资金。2011年,沙文园区已拆除598户,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动园区建设。2011年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同时,通过政银合作、利用土储贷款、采取BT模式等方式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共筹集建设资金39亿元,创造高新融资新纪录。

狠抓技改提升,盘活存量调结构。坚持打“高新”牌,走“跨越”路,切实盘活存量,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重点扶持了振华新材料、皓天光电、景峰药业、航宇科技、振华欧比等20余个技改提升项目,其中,航宇科技、鸽牌长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5

振华新材料等项目建设进入试产阶段,全部技改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80—100亿元。

打造产业基地,做大增量优结构。奋力做大增量,加速项目集聚,以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在沙文园区加快建设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目前,四大产业基地已聚集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15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40余亿元。

坚持在“招”与“选”上下功夫,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及省内大企业,开展“招大引强”,并逐步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2011年,四个专业招商组分赴上海、北京、福建、香港、浙江、广东等地招商65余次,接洽项目80余个,引进4亿元以上项目4个、3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0个,相继引进了顺络电子、北科生物、万联生物医药等重点招商项目。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引进了贵州皓天光电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及浙江群升等相关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

2011年,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规模及效益实现了一些新的突破,具有了一定竞争力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小,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少。二是对具有优势资源的铝、磷、煤等下游产品研发不够。三是围绕高新技术核心企业进行本地化技术创新不够。四是企业高新技术研发 6

资金严重不足。

二、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展望

2012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作要创新发展思路,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工作的任务,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一)、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整合相关资源,按以下重点方向推进技术攻关、新产品攻关、示范工程建设以及创新平台搭建。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加快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打造一批新材料领域的品牌产品,建设以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改性聚合物、纳米材料等为重点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在高端装备产业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液压件、精密模具、精密铸锻件、高端连接与传动功能件等高端装备基础件;做大工程机械、数控装备、特色装备、矿产及石油勘探开采装备、智能电网配套设备等为主机的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促进航空维修和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高速铁路铸钢轮对、重载高速列车车轴用钢、粉末冶金闸瓦、高速重载货车及其配套的转向架、高速列车用螺旋弹簧钢系列及弹簧系列产品等轨道交通装备。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针对原材料产业能耗高、“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大,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的特点,着力攻克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及产业发展模 7

式,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应用,推进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形成循环经济产业群(产业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软件与集成电路、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产业。加快推进以片式电子元器件、高性能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促进软件业与制造业、信息及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推动三网融合智能终端的产业化,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支持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发。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积极发展煤层气和煤矸石发电及核电等。优先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气,成型材料、生物质燃料等生物质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优先开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重点发研发生产锂离子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及中大型储能电池等关联产品,培育以汽车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

(二)、加大力度,加快高新区产业发展。一是构建区域整体交通体系。完成正在施工的金苏大道六标段和七标段、麦沙大道三标段和四标段及麦苏、金干南及延伸段、干田等5条道路,完成投资6.4亿元;新建金干北路、四苏路、青山路等3条道路,完成投资5.6亿元。二是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启动麦架河防洪及景观整治 8

工程及麦架河截污工程,完成投资4.6亿元;启动两条一回10KV电力线路架设,完成投资约0.24亿元。

(三)实施产业聚集升级计划,推动高新区经济发展。按照“新兴产业+核心团队+金融资本+资源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产业带”的发展路径,加快打造“产业特区”,形成特色优势和领先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抓大投小”的基本原则,持续不断的狠抓中航黎阳、中电振华、南车集团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力促贵州科学院、中航物资、福斯特等项目快速、高效投产、达产,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并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以LED蓝宝石衬底材料为核心,带动上下游资源及产业的开发应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以皓天光电、群升集团、汉能集团为代表的光电光伏产业集群;以友诚集团为载体,打造中德医疗合作科技园,进而建成富有产业特色、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园区。借助国家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机遇,以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四)大力扶持骨干医药企业壮大,培育成长型企业发展,不断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益佰 9

工业园区项目的建设。关注和跟踪血液制品、无菌制剂和基本药物品种生产企业的新版GMP改造。对被并购的中小企业业主,鼓励、引导进入目前尚不发达的医药物流、药品包装材料、中药材种植等医药延伸链领域寻求发展。继续支持上市筹备企业发展,适时选取我市市场前景好、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信用等级较高的上市资源企业,积极引导争取上市融资。。

第二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步伐,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我市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达到多家,高新技术产品达余种,民营科技企业和各类研究所发展到家,分布于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多种

领域,群体规模优势初步形成。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制订优惠政策,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顺利实施

高新技术产业是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踏上高新、高效、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路子。市里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管理的意见》、《鼓励大中型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并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包靠责任制,随时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行调度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创新中的困难和问题,把企业取得的创新成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顺利实施。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的鼓舞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与发展高新技术的积极性,仅今年我市就有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加大科技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是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经过努力,我市已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财政预算中逐年增加科技经费的预算额,—某年我市的三项经费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年均分别增长和。二是企业的科技投入也逐年增加,—某年企业的科技投入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年均分别增长和。这些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科研开发,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完善人才机制,进一步壮大企业的科研力量

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上,主要坚持“四放”:()放远眼界。推广外贸、福田、新郎、得利斯、信得药业等公司的做法,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招人才。先后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多人,其中博士生人,从国外引进科技人才多人。()放宽政策。坚持特事特办、一路绿灯,不拘一格,只要是人才,就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招进来。()放宽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靠事业召唤人才,靠感情凝聚人才,靠待遇留住人才,努力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创业环境,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各类人才进得来、容得下、留得住。()放活办法。对科技人才本着但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原则,管好用好各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以技术参股的形式合办或领办企业,鼓励外地科技人员直接或间接来×××搞科研开发。

四、推动“产学研”联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市通过促进企业与全国高校、院所加强联系来弥补企业科研创新后劲的不足,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和实验室不断寻求各种更紧密的合作,先后与全国家大学、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有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或研究所,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以上涉足高新技术领域,以上建立了科技研发机构。如信得药业与青岛海洋大学实验室合作,投资万元解决了新兽药“重组β—防御素”的研制瓶颈问题。兰凤集团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霍玉晶教授合作生产的蓝绿激光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兴贸玉米淀粉厂与江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合作开发的玉米变性淀粉项目被列入十五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外贸公司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年开发新产品几十种。所有的这些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科研水平,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抓好项目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实际,坚持走“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引进转化、联合攻关”四结合的路子,通过抓好高科技项目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企业自主研发一批高科技项目。全市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年开发高新技术项目近百项,大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或省内空白,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来源。以专利造纸机械厂为龙头的造纸机械行业,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为辅,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近年来共申请专利余项,有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行业群体优势初步形成。新郎公司在消化吸收意大利先进服装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第三篇:×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2007-02-18 09:45:17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步伐,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我市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达到多家,高新技术产品达余种,民营科技企业和各类研究所发展到家,分布于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多种领域,群体规模优势初步形成。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制订优惠政策,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顺利实施

高新技术产业是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

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踏上高新、高效、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路子。市里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管理的意见》、《鼓励大中型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并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包靠责任制,随时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行调度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创新中的困难和问题,把企业取得的创新成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顺利实施。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的鼓舞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与发展高新技术的积极性,仅今年我市就有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加大科技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是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经过

努力,我市已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向更深层次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财政预算中逐年增加科技经费的预算额,—某年我市的三项经费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年均分别增长和。二是企业的科技投入也逐年增加,—某年企业的科技投入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年均分别增长和。这些资金全部用于企业的科研开发,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完善人才机制,进一步壮大企业的科研力量

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上,主要坚持“四放”:()放远眼界。推广外贸、福田、新郎、得利斯、信得药业等公司的做法,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招人才。先后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多人,其中博士生人,从国外引进科技人才多人。()放宽政策。坚持特事特办、一路绿

灯,不拘一格,只要是人才,就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招进来。()放宽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靠事业召唤人才,靠感情凝聚人才,靠待遇留住人才,努力为科技人才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创业环境,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各类人才进得来、容得下、留得住。()放活办法。对科技人才本着但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原则,管好用好各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以技术参股的形式合办或领办企业,鼓励外地科技人员直接或间接来×××搞科研开发。

四、推动“产学研”联合,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市通过促进企业与全国高校、院所加强联系来弥补企业科研创新后劲的不足,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科

技人员和实验室不断寻求各种更紧密的合作,先后与全国家大学、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有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或研究所,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以上涉足高新技术领域,以上建立了科技研发机构。如信得药业与青岛海洋大学实验室合作,投资万元解决了新兽药“重组β—防御素”的研制瓶颈问题。兰凤集团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霍玉晶教授合作生产的蓝绿激光器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兴贸玉米淀粉厂与江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合作开发的玉米变性淀粉项目被列入十五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外贸公司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年开发新产品几十种。所有的这些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科研水平,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五、抓好项目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实际,坚持走“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引进

转化、联合攻关”四结合的路子,通过抓好高科技项目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企业自主研发一批高科技项目。全市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年开发高新技术项目近百项,大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或省内空白,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来源。以专利造纸机械厂为龙头的造纸机械行业,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为辅,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近年来共申请专利余项,有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行业群体优势初步形成。新郎公司在消化吸收意大利先进服装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应用信息化技术,在产品的设计、制造、流通、信息反馈等各个流程实现了即时控制,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二是买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全市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买进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如山东兰凤科技有限公司投入万元从清华大学引进的“高性能全固态

大功率蓝绿光激光器”生产技术,是国家“”计划的重点转化成果,该技术的引进,使企业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亿沣科技有限公司投入万元引进了上海裕生智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型智能化节电装置”生产技术,现已发展成为年产智能化节电装置近千瓦,产值多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三是联合开发一批高科技项目。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坚持“借梯上楼”、“借智发展”,采取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直接引进等方式,全方位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校企联姻”,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合作项目达多项。信得药业有限公司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海生素”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华元公司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了多方位联合,成为该校的校外研究生创业基地,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提高了企业的研

发能力。

尽管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对高新技术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政策不能及时落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视察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措施,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关于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

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浙江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9月28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于1月1日起施行。为了推进该条例在我县的深入贯彻实施,促进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在张建平副主任的带领下,于7月上旬对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工作主要是:听取县科技局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召开财政、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并深入仙药、车头制药、百纳橡塑等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科技部门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把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作为推进我县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和管理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长。目前,我县共有11家企业通过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国家重点支持的生物和新医药领域企业10家,新材料领域企业1家。规模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亿元,占规模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是全县工业增速的倍。高新技术产业中医药化工行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达到96%以上。今年2月份,“国家火炬计划浙江仙居甾体药物特色产业基地”正式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成立,这是我县第一个国字号产业基地,也是台州市第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政策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仙居县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仙居县县级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在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中,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列入重点支持范围,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投入,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申请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工作。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县本级财政支出达到105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降到15%,优惠额度达到2113万元,为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发挥了积极作用。

优化服务的措施不断强化。县政府通过宣传《浙江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

《科技进步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信息,开展政策咨询,聘请有关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为科技型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各类项目、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等方面提供服务。针对我县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的实际,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力度。高度重视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化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近三年来争取科技项目累计达189项,为企业争取上级科技经费达3330多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部门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思想意识还存在偏差,在如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布局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点,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过程中存在部门政策相互抵触的现象。部分企业对高新技术的认识比较肤浅,重视程度不够,急功近利,真正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成长性等特征的企业屈指可数。

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我县区位优势不明显,在人才引进上虽然有所突破,但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进后又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企业由于缺乏开发人员,新产品研发进度缓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比如在我县已经认定的11家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

有4家,其余7家都是通过购买专利的方式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上我县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薄弱,企业的技术难题需要寻求上海、北京等高校的帮助解决,增加了企业的高昂成本,在实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更是无能为力。

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科技经费需要进一步增加。,我县科技项目经费名义上为1050万元,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的1%,达不到科技进步县考核指标%的要求。其中还包含了技改、天网科技强警等支出,真正用于科技项目的经费只有516万元。科技项目经费预算1050万元,真正用于科技项目的经费只有万元,保障水平的低下削弱了科技项目经费的引导作用。

三、几点建议

进一步统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想认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县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的重要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制定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和长远规划,全面优化发展布局。要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工作衔接和沟通联系,做到各负其责,配合有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进一步破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素制约。县政府要加强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引导、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创新高新技术领域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专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要加快推进仙居县经济开发区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工作,推进高新技术园区对大项目、好项目的承载能力,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以及环保节能产业,注重用高新技术来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

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科技人才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县政府要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增加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资金投入,坚持发挥企业育才、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研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使人才引进与配套建设相互跟进,不断完善和落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同时,要着力解决经济开发区内银行、餐饮、超市、邮政、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到位的问题,在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

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要不断完善我县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的作用,重点关注和扶持成长性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空间拓展、融资搭桥等服务措施和服务力度上予以重点倾斜,按照培育一批、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的发展

思路,不断扩大我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壮大发展型高新技术企业梯队。要改变重前期认证、轻后期管理的做法,完善政策,加强协调,在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的后续跟踪监管,进一步强化企业在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要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公共社会服务职能,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问题,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投入、使用、监管的体制机制,组织开展对财政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加强对科技经费投向的整合和监管,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要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对我县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把有限的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科技项目经费的引导

作用。

第五篇: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准确把握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将有助于各级领导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001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情况是: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共实现总产值518.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40.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5%。显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继续扩大,企业高新技术含量继续提高,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如下特点:

1、围绕市区、向外辐射、发展极不平衡。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近效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上10亿元的地区有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涪陵区共六个地区,这六个区内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达到192亿元,占全市的80%;其他34个区县(市)地域内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为48亿元,占全市的20%。

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片热土,孵化孕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高新区地域内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8.3%;经开区地域内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6.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6%。两个开发区地域内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共计26.2亿元,占全市的11%。

从重庆市三个经济圈的情况看,“都市发达经济圈”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6亿元,占全市的86%,是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主要基地和核心;“渝西经济走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1.8亿元,占全市的4.9%;“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21.9亿元,占全市的9.1%。

值得注意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在重庆市很多区县还是凤毛麟角,有的甚至根本没有高新技术产品。据调查,在全市40个区(市)县中,有24个区县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足亿元,这24个区县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仅占全市的1.5%,其中还有13个区县的高新技术产品尚属空白。

2、77%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内资企业创造。从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看,内资企业是推动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001年重庆市内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84.5亿元,占全市的77%;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41.8亿元,占全市的1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3.8亿元,占全市的6%。说明重庆市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大有潜力可挖,招商引资任重道远。

从内资企业的构成看:全市超过半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分别占33%和23%。

3、大中型企业唱主角,小型企业急需扶持壮大。大中型工业企业无论是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还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仍占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86.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77.6%;小型工业45.6亿元,占全市的19%;非工业企业8.3亿元,占全市的3.4%。

同时也必须看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仅仅依靠大中型工业企业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快推进小型工业和非工业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在现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中,尽管小型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全市的22.4%,但企业数量规模却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结构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优化和补充作用,能够很好地解决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结构严重失衡问题;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观念、机制、市场、企业负担等多方面有其独具的发展优势。只要加大扶持力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他们的数量必定会不断增加,其中的一部分也一定会做大做强,成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个十分耀眼的亮点,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4、支柱行业优势明显,结构不合理日渐凸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医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几个传统生产行业中。以上四个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达到170.3亿元,占全市的71%,仅“两车”(汽车、摩托车)的高新产品产值就占到全市高新产品产值近一半。

但从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合理性分析,过分依赖于一两个行业不利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任何地区的某

一个行业优势,在一定时期必将受制于外部和内部许多因素的变化,这种优势不会是永恒的;“高新技术”的定义是有地域范围限定的,重庆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相对于其他地区,乃至我国加入WTO后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其“高新”身份待遇也不会是必然和永恒的。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对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消费品高新化等一大批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而涉足不多或尚未涉足的领域大力开发,使其迅速成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

5、高新技术主要源于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首要、关键环节就是获取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获取可以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技术引进等多种途径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取高新技术。

从重庆市整体情况看,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新技术来源主要还是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调查资料显示,通过企业自主开发获取高新技术而生产的产品数量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数量的65%,实现的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5.4%。

技术引进也是目前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引进方式获取高新技术与其他方式相比,在技术先进度、成熟度、见效快、市场明晰等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已成为重庆市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重要途径。据调查,目前重庆市18%的高新技术产品、36%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方式获取高新技术而产生。其中10%的产品由企业从市内单位引进技术,40%的产品由企业从其他省市引进技术,50%的产品由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由此也可看出重庆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薄弱,同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也是获取高新技术的有效途径。高新技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特性,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走合作开发之路自然成为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有效途径。调查资料显示,重庆市12%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来源由企业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在这些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中,25%的产品由企业与市内单位合作开发,54%的产品由企业与外省市单位合作开发,21%的产品由企业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发。

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统计数据的观察分析,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步建议。

1、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宣传力度,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化优惠政策。虽然重庆市通过公众网络等一些媒介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关优惠政策、高新技术单位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认证、管理等已经作了许多宣传解释工作,但仍有少数企业对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一无所知,政策知晓面还存在一些“盲区”。各级部门要认真研究如何让更多的企业真正明白高新技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宣传“盲区”。

要全面落实市委市府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据调查:由于一些部门对有关政策的不同理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未全面落到实处,仍有部分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未享受到优惠政策。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改变,无疑会对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必须进一步改进对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应用管理方式方法,同时也要真正让优惠鼓励政策更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落实到企业,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作用。

2、继续发挥“两车”优势的同时,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这篇文章,注重扶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冶金以及电子通讯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不但占全市的份量特别重(占71%),而且辐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具有十分突出的扩张优势,应当继续让这几艘“航母”充分发挥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同时要认真研究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因为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脆弱性。目前,重庆市“两车”(汽车摩托车)行业的高新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产品产值的一半,他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市高新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当前“两车”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其高新技术含量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重庆“两车”高新技术含量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如果“两车”销售市场一旦有问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就会产生极大影响,这就显现了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因为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脆弱性。从确保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夯实发展基础,

有重点地做好产业多样化这篇文章,切实推进IT、生物、材料、能源、环保、农业等一批有能力有希望做大做强的行业的发展,增加和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全力打造重庆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

从行业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由其产业特性和产业结构的历史形成原因,传统制造业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市场空间拓展难度较大。而IT、生物、材料、能源、环保、农业等这些行业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市场拓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看好。重庆具有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为依托的科技实力保障,具备产学研很好接合的发展优势,多方位整体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重庆市中小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但其产品对合理构建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结构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优化和补充作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观念、机制、市场、企业负担等多方面有其独具的发展优势,但资金、技术欠缺等因素又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壮大。只要加大扶持力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数量必定会迅速扩大,部分企业必定会迅速做大做强,成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考核机制。当前,重庆市各区县(市)已开始逐步重视培育和壮大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研究如何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应当建立各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考核机制。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等反映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纳入重庆市政府对各区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考核体系,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4、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机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共性就是高投资高回报。高投资是前提,但对一般企业而言,无论是企业自筹资金,或是技术开发贷款都有相当难度,成为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障碍,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考察,建立健全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机制至关重要。风险投资在美国等发

达国家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融资渠道,而重庆市在这方面还很薄弱。在继续扩大招商引资,鼓励企业自筹资金或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适合重庆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体系,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机构对前景十分看好的高新技术产品与企业联合进行风险投资。尽管这项工作难度大,但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其它任何方式无法替代的,没有适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机制的建立,就很难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大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社团协会章程下一篇:高校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