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大学语文论文

2022-05-03

小编精心整理了《多媒体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教学给大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冲击性革命。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成效。但多媒体教学并非万能,它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将其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多媒体大学语文论文 篇1: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分析多媒体技术的优缺点入手,对如何改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及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多媒体 大学语文 教学

学生从中学跨入大学会发现课堂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它与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教学目标不同:中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强调文词语句运用能力的训练;进入大学后,语文主要通对文章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母语的见解能力,培养学生生活和品德教育。因此,强调课堂教学的审美本质,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多媒体教学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需要扬长避短。

一、多媒体手段对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1.提高兴趣与分散注意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好,那就是教学方法简单呆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上语文课的时候学生难以专心,聊天、开小差等现象很普遍。多媒体技术通过其彩色图片、有趣的画面、美轮美奂的声音可以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致并有效地改善课堂气氛。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如果课件内容过于丰富、图片颜色太华丽、动画太多会使得学生应接不暇。虽然课堂气氛与学生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样教学在表面上看来丰富多彩,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好,课堂气氛也热闹,学生参与程度也高,但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收获有限,学生观看后对多媒体的印象很模糊,脑子内只有些残留的痕迹而已。这种表面热闹,实际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做法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建立教学情境和对想象力的限制

因为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情绪和渗透,描述画面与勾勒情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是通过声音、图像来展示的教学情境,这些音频、视频在给学生表现事物的形象的时候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第一,文学作品的欣赏是文学形象重新创造的过程,我们将一个丰富的艺术形象生动的图画简化成单纯的影像,对于学生而言可以一目了然但却省略了思考、塑造、鉴赏、品味的过程;第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有时还很大,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用同一画面没有办法代替学生内心丰富多彩的艺术创造;第三,文字有其自身的魅力,任何图片、影像和声音都是作者对原作理解后的再生品,而不是替代品,与原作是“隔”的。因此,太过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会丧失审美的心理活动,想象力亦会受到限制,对文学作品的意境引发心理的共鸣也就无法实现。

3.信息量过大和消化不良

因为多媒体课件事先就安排好,在教学上就省去了板书的过程。这样信息量增加了不少,但学生却只能快速做笔记,没有时间来思考和老师同学交流,等于是回到了填鸭教学的模式。正如同古人在写作之前需要利用研墨的时间来进行文章构思是一样的,教师的板书使学生的理解时间延长,学生对信息的消化必然大大增强,省去了研墨的时间,但思考的时间还是无法减少的。

二、改善多媒体的使用效果,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1.区分文体和教学内容,不主张千篇一律使用多媒体

现在大都使用年代与文体来对大学语文的编排体系划分单元。一般分为小说、散文和诗词歌赋等单元。相同文体的文章在语言表达和教学点、结构等方面具有共性,但文体不同则差异性就很大。我建议依据文体的不同来考虑能否多媒体教学。个人认为诗词、散文和小说这些文体的文学性强、侧重点在言情叙事的文章适合于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表现的素材多、画面丰富,这样对情境的创设效果很好。议论文重在逻辑推理,对情境的创设要求很低,多媒体能起的作用也就很有限。

2.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加强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为了能够准确地制作出教学课件,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对教材深度与广度进行把握。要对多媒体定位准确,对教学内容与重心进行比对取舍,选择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接受并消化。创造成功的大学语文课件,教师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取舍和选择就决定于制作者本身的审美意识。所以课件也是富有个性化,不同审美观点也会造成课件风格完全不同。

3.教学重点是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课件

教师必须明白,不管什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始终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对教学起辅助的作用。无法起着教师生动的表情和详细解释所起到的作用。大学语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师生交流、阅读、学生思考是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知识的必经过程。如果忽视这些而处处以课件为主,就会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交流流于形式,变成“人机对话”,只是片面强调节奏、信息量而不考虑到学生真实的接受效果,结果也只能是费力不讨好以至于劳而无功。

4.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需要与以往的教学手段结合使用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如何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而不是考虑如何更多地采用多媒體。多媒体只是一个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进。例如:诗歌、散文虽然可以采用多媒体示范朗读但无法替代学生与教师的朗读。用多媒体的图片与音乐对意境营造也取代不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自身的领会。多媒体教学方法只是一个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与完善,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其优缺点,发挥其应有的积极面。

三、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尊重语文本身教学规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寻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契合点,科学、合理设计出适合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更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荫华,张介眉.当代世界名家随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李明阳.论语——中华古典珍品[M].合肥:黄山书社,2005.

[3]张剑平,楼程伟,朱跃跃.多媒体课件开发与方正奥思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王晓丽

多媒体大学语文论文 篇2: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教学给大学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冲击性革命。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成效。但多媒体教学并非万能,它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将其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本文将就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总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大学语文利与弊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但在实际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未能更好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真正实现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上完一堂课。由于受一定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师这种“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易出现学生走神、打瞌睡、看课外书等诸多问题。而多媒体教学能提供图文声像,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讲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时,如果只通过教师口头表述或是文字描述可能相对比较抽象,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精美的画面再现江潮浩荡、明月当空的月景,再配上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来的感染力,透过听觉感受作者的心理体验,接着配上专业朗读的音频文件,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在诗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1.2 扩充学生知识量,提高教学效率。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再像中学语文教学一样侧重对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是更强调作品的审美本质,侧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品格道德素质。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量有限,加之教师一定程度上在板书上耗时太多,教学进度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仅节省了板书的书写时间,而且字迹更加标准规范。同时还可以通过插入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扩充课堂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授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文时计划安排4课时,先利用两课时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始末。在背景介绍时,可搜集多方面的诗文、史实、图片再现历史背景,再配上《百家讲坛之贵妃之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客观了解一个真实历史背景下的李杨爱情。在学生掌握了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后两课时先放一段名家朗诵的配乐音频,让学生感受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的感染力,再结合课文一步步分析课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感受千古名篇留给我们的艺术魅力。

1.3 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的占有量较大,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较多,这些文学作品文质优美,具有很强鉴赏性。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所教授的知识面以及营造作品的意境上相对受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多媒体的运用可将图文声像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心理等多种感官,让学生产生较为直接的心理体验,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直观体味作品意境,领悟作品内涵。比如学习相关作品时,听一段徐志摩《偶然》的诗朗诵来扩展联想,看一段《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来感受名家对《论语》的品味,插入几段《红楼梦》的视频片断来对应原著人物的性格的塑造等等,都极易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拓展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

2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2.1 课件制作难度大,投入精力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制作一个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学课件,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例如对声音、图形、视频、动画的技术处理,这就要求教师至少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三四种应用软件。同时课件设计既要有美感,又要符合课文风格。这对于一个大学语文教师来说,制作出高质量课件比传统的教案的写作更耗时耗力且有一定难度。而网络上下载的课件质量良莠不齐,老师往往会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在课件的制作上,难以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未能很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极易陷入模板式教学形式,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2 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依赖性较强,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容易产生对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依赖。一堂课下来,教师不断地点击鼠标,按照制作好的课件依次放映解说,很少给学生和教师自己留出随机发挥自身感悟的空间,结果教师变成了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员,而学生变成了匆匆的看客。倘若遇到停电或者机器故障,有的教师甚至会顿时陷入到“失语”的境地,无法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3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易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所授知识量有限的问题,但由于多媒体课件是提前设计好后依次播放的,课堂上节省了板书时间,信息量则相应增大,再加上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同,这就容易造成学生整节课边抬头观看花花绿绿的图片,边忙于快速做笔记,有时甚至连笔记也记不上,根本无暇顾及思考交流。一堂课下来,学生学起来并不轻松,相反,大量的知识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学生对课件所展示的知识只能囫囵吞枣,造成消化不良,教师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目的。

3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教师不仅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还应适应时代需求学习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高质量的教学课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搜集大量文字、图片、声像的等素材,通过一定的课件制作技巧做好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修改提升。这要求大学语文老师自身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摸索,熟练地运用图文等处理软件,提升课件制作水平。例如《论语九则》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将九则论语选读分别用九幅动画图片或者九个简短的动画视频展示,采用一则论语多种理解、多层次理解的方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3.2 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一样,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要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互补。对传统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不盲目追捧,而要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与分析,扬长避短;通过实现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让传统的和现代的一切教学手段为我所用,使课堂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

总之,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多元化需求。对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只有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结合运用起来,既兼顾到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化底蕴,又能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杨春艳.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思考[J].高教论坛,2009(6).

[4]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5]陈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季艳.现代汉语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建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作者:廖晓丹

多媒体大学语文论文 篇3: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为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 大学语文 课堂教学 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它可以接收外部图像、声音、录像及各种媒体信息,经计算机加工处理后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输出,实现输入输出方式的多元化,改变了计算机只能输入输出文字、数据的局限,计算机开始能说会动起来。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语音、图形、影像等,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主要通过教学课件来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一直以来,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实践性、人文性、审美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利用大量的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形式来加强教学效果,故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顺应了大学语文教学的这种特殊要求,其运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成了一种趋向。以前的语文教师仅凭着一张嘴、一根粉笔和一本书打天下,而今多媒体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工具。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运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过程或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语文教学受到教学内容与课堂条件的限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往往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所以给学生的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中国古典诗词课件设计中,可以在界面中设计正文也即诗词内容、背景图也即古画,要突出古色古香的特点、背景音乐也即古乐,追求表达古诗词的意境、诗词朗读等,营造出深邃的古典文化意境。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在天边》中的名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因月生恨,千古流传。教学时,联系历代伤月的名篇佳句,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到南宋民歌的《月子弯弯照九州》、晁端礼《水龙吟·咏月》,再结合张爱玲“三十年前上海的月亮”、老舍的《月牙儿》等,这些经典之作,通过比较,通过倾听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作品中艺术形象与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形象发生共鸣,充分体会到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直观生动地感受艺术的氛围,体会作品的意蕴和情感。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采用灵活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一方面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选择重点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的作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多媒体课件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点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唤起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结构,提高认识水平。通过分析佳句,欣赏文学的精华,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自身了解的关于“月”的名句,从而更深入地把握“月”所寄予的思乡思亲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心理学者指出,人类的学习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将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综合分析,从而获得知识。现代科学实验表明,人们的学习11%是通过听觉获得,83%是通过视觉获得。另外心理学家在说明记忆和感官的关系时还指出,人们可以只能记住自己阅读的10%,可以记住自己听到的20%,能够记忆自己看到的30%,但能记住自己看到并听到的50%,对交谈时自己所说的内容的记忆程度达到70%。这个结论表明,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记忆效果会更好。因此,交互方式(即人机对话)下,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多种演示与交互手段,可以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环境,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总之,多媒体的出现,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学科系统,而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保证它充满活力的源泉。可以说,信息技术为语文教育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作者:王欣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学教学探究论文下一篇:冠心病护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