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厌氧性细菌

2022-07-08

第一篇:第三节厌氧性细菌

第三节 真菌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介绍霉菌和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 2.通过介绍我国人民利用真菌造福社会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 2.教学难点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准备

1.每组准备显微镜一台、放大镜一把、酵母菌装片一块、有霉菌的桔子皮和新鲜的蘑菇或金针茹。

2.酵母菌的结构挂图,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挂图,青霉、根霉、曲霉挂图,蘑菇的形态结构挂图。常见真菌特点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课前播放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谈话:同学们听过这首歌么?是什么名字呀? 生:听过,是《采蘑菇的小姑娘》

师:谁知道小姑娘会是在什么地方采蘑菇? 生:森林里,草丛中,树根下 师:她会在什么时候出去采蘑菇? 生:春天或夏天下过雨之后。

师:小姑娘采的这蘑菇有什么用处吗? 生:可以吃,可以炒菜。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我们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我们依次学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的植物、动物、细菌、病毒,有谁知道蘑菇应该属于生命世界里的哪一类?

生:真菌。

师:对,蘑菇属于 真菌(板书) 类,这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板书)也不属于 动物 (板书)的生物。我们这一节课就来研究 生活中的 真菌(板书)

(二)、活动1 :可以食用的真菌:

师:我们都知道哪些可以食用的真菌(板书)? 生:木耳、银耳、金针菇„„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真菌的图片,认识一些可以食用的真菌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看谁能辨认出这是哪些真菌,你在哪里见过?

师:播放课件,学生观察。

师:边放课件,边提问,这是什么真菌? 讨论交流:

师:好,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都辨认出了哪些真菌? 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真菌呀?(每人说一种)

生:银耳 在夏日超市和农贸市场有场卖的。

生:木耳 妈妈买过木耳,用木耳做的菜可好吃了。

生:香菇 妈妈从农贸市场上买来香菇,做的香菇鸡,好吃极了!

生:我看到老师播放的图片中有灵芝,使我想起了爷爷喝过的“灵芝”茶。 生:还有“冬虫夏草”,它是名贵的中草药。

师:同学们观察得十分仔细,你们知道得也真多!你们太棒了! 师:这些可食用真菌都有哪些吃法?有什么营养价值?

生:用银耳做银耳莲子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呢。 生:我做过凉拌金针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生:我吃过白灵菇鸡汤,听爸爸说:白灵菇可防治老年心血管病,儿童佝偻病,软骨病等疾病,它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很高。

生:爷爷喝的灵芝茶,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师:谁亲自用可食用真菌的做过哪些菜?

生:我做过香菇炒肉。生:我做过凉拌金针菇。

师:还有许多我们这里没有见过或是我们不熟悉的真菌,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播放PPT图片。

师:这些可食用真菌营养价值丰富,有许多还是名贵的中草药,它们真是“宝贵的生物资源”(板书)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说可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生:可食用真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多数还具有保健作用,还有许多是名贵的中药草。真是我们宝贵的生物资源!

师:鼓励,总结得好!鼓掌!

师: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吃,下面我们看一段资料。

(三)、活动2 食物发霉

师:同学们知道么,生活中还有些真菌,常常令我们苦恼,因为它经常使水果、食品长毛,使衣物发霉。这是什么?

生:霉菌。(教师板书)

师:对!我们称这种真菌叫做霉菌(板书)。霉菌长什么样?

师:为了便于大家仔细地观察霉菌的外形特点,老师特意培植了几种霉菌,等会呢就请同学们先用肉眼看,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霉菌到底长什么样。最后还要请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在课本P29的“放大镜”内。(课件显示霉菌的课件)

师:提示:说明霉菌是物体变质后产生的,直接食用对人体有害。 同学们猜想一下:培植霉菌时,在什么环境下食物容易发霉? 生:(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环境下) 师:怎么证明你说的有道理呢? 生:用实验验证。 师:怎样设计实验 生:用对比实验法

师:好!下面我们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设计结果记录在29页 “我的实验设计”中。 学生设计,讨论,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设计,交流。 小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呢?(学生可能答不完全正确,提醒学生要在相同时间段观察两组实验的变化,包括是否发霉、发霉程度。)

课件出示观察记录表:你也可以采用其它更形象的方法记录。如拍照、写或画。(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记录)

师:因为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在课上无法完成,希望同学们课后都能认真去完成这个实验,老师先预祝同学们实验顺利、成功。教师在几天前做了这个实验,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记录。

师:哪位同学试着说一下食物发霉的条件:

生:温度高、潮湿阴暗、不通风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 师:对!出示正确答案。

师:我们了解了食物发霉的条件后,就要想办法防止食物发霉。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为什么?

把讨论结果填写在30页的表中。

(四)、食品保鲜: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食品保鲜的技术与工艺越来越先进了。以鱼为例:你知道它的保鲜发展史吗?各有哪些优点或不足?

看来,现在的保鲜方法也不甚完美。同学们,你还能设计出更好更方便的保鲜方法吗? 通过这一节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知道真菌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种不同于植物,也不同于动物的生命体,还知道可食用真菌的营养价值,有些同学还会做几道真菌类的菜呢,有机会老师也想尝尝你的手艺;同时我们还知道了霉菌的形态、探究了霉菌生长的条件和食物、衣物等防止发霉的方法。看来,同学们经过学习,提高了不少科学知识,而且还懂得了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

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完成霉菌生长条件的实验。

3、板书设计

第二篇:第三节 真 菌

第三节 真 菌

【学习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青霉的菌丝中,生长在营养物质表面的叫做 ,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做 ,它的作用能够 。

2. 青霉与酵母菌一样,细胞中都有成形的 ,外面有 ,它们属于 生物。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 3蘑菇的菌体由 构成的,地下部分的 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 ,由 和 组成。

4、青霉和蘑菇在形态上有根大差异,但它们都属于真菌,这是因为,它们细胞内都具有 、 、 、 ,它们区别于绿色植物之处在于其细胞内没有 ,不能进行 作用。

二、合作探究

P90页讨论

2、

3、4

三、习题训练

1、下列哪项不是霉菌的特征 ( ) A.单细胞丝状体 B.多细胞的丝状体

C.菌丝有分枝 D.孢子长在直立菌丝项端

2、下列哪一项不是酵母菌和青霉菌的共同特征 ( ) A.都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细胞内含有色素,身体有颜色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不含有叶绿素

3、用放大镜观察青霉,青绿色的部分是 ( ) A.叶子 B.菌丝 C.种子 D.孢子

4、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5、下列关于蘑菇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蘑菇属于生产者

B.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的

C.菌丝可以萌发成孢子

D.蘑菇在环境恶劣的时候会形成芽孢

6、下面可以生活在无氧条件下的生物是 ( ) A.霉菌 B.木耳

C.口蘑 D.酵母菌

7、阅读课文,蘑菇的孢子生长在_______下面的菌褶上 ( ) A.菌盖

B. 菌柄 C.菌丝

D.菌托

8、如果下列语句叙述正确,请在句后( )里写√;如果错误,请在句后( )里写×。 ①所有的真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 ( ) ②真菌与腐生细菌一样,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 ) ③蘑菇与霉菌一样,也是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 ( ) ④采来的蘑菇不经过仔细鉴定,绝不能随便食用。 ( ) ⑤青霉由于含有叶绿素而呈绿色。 ( ) ⑥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因此属于细菌。 ( ) ⑦木耳和蘑菇长得不一样,所以不是真菌。 ( ) ⑧蘑菇是腐生生物,用菌丝吸收养料。 ( ) ⑨蘑菇都是可食用的美味食品。 ( ) ⑩最先发现细菌的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 )

9、图示酵母菌的一种生理过程。请回答:

(1)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细胞的知识,你能说出图示的是酵母菌的哪种生理过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写出图中⑪、⑫、⑬、⑭所指结构的名称吗?

第三篇:第三节提问

“不管问什么,首先要保证它是个问题。”伏尔泰:“我们判断某人的为人,往往是通过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提供的答案。”

好奇心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力,刺激采访对象对提问做出回答对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对提问者的好奇心。

初学者提问时常遇到的问题是:

(1) 提问不知从哪里入手;

(2) 问题提得简单、机械,一问一答一记,气氛紧张,经常冷场;

(3) 当采访对象谈了一些情况之后,记者再也提不出新的问题;

(4) 不会引导谈话,任由对方漫无边际地谈下去;

(5) 提的问题太大,太空泛,采访对象难以回答;

(6) 随意打断采访对象大谈话,引起对方不满;

(7) 谈了若干问题之后,记者心里没底,不知材料是否够用。

例子:

问:警官,您的枪是不是只在射击练习的时候使用,我的意思是说,您在追捕逃犯,或者解救人质时,使用过它吗?我读过一些报道告诉我,很多警察在愤怒时是从来不用枪的,也就是说……

答:是的,我……

问:那么也许……

问:警官,你在执行任务时开过枪吗?

答:是的,但仅开过一次。

问:给我们讲讲好吗?

问:明天会下雨吗?

答:不会。

问:那么天气会不错吧?

答:这要看你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问:是晴天吗?

答:不是。

问:那是什么?

答:下雪。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下雪呢?

答:你根本就没问。

(比较:“你预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下雪”)

一、设计问题的依据:

(一)从既定目标出发设计问题

采访是具有既定目标的对话。提问规律之一就是要根据采访的目的、任务和任务事物的规律性来决定问题的指向和程序。采访谈话和一般谈话的不同特点,就在于目的性与随

意性的不同。人际交往中,一般的谈话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论题随意性很打,可东扯西拉地互通些情况。而采访谈话的最大特点是有鲜明、特定的目的。在这场对话中,记者水平高低不是自己讲得生动与否,而是问题设计的水平,记者要根据自己的采访目的、任务,即“既定目标”,精心地措词用句,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个个问题来深入挖掘报道所需地材料。

例:假定采访对象是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如果准备撰写地是人物报道,那么提问的目标就应该围绕杨利伟个人确立:性格特点、工作作风、成长经历、还要挖掘他的内心世界。问题可以是“您为什么会走上航天员的道路”“您为什么会走上航天员的道路”“您独资在飞船上时有什么感觉?”如果撰写的时关于中国人首次飞天的事件报道,那么提问的目标就应该围绕该事件的来龙去脉确立:历程、曲折、起伏、高潮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事件信息。问题可以时“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挑选航天员的”“能说说参与这次发射的你的同事和战友的情况吗”“中国航天技术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事件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您能介绍一下中国航天员培养的历程吗?”

(二)从目标受众以及采访对象出发设计问题

正视不同目标手重群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在媒体受众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采访提问目标的确定还受到来自受众的反馈意见的影响。“理性、建设性”“娱乐性、大众化”。(《康熙来了》)

(三)记者新闻价值观影响问题设计

在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指导下所确立的提问目标也是有所不同的。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媒体报道中通常展现出不同的侧面,信息的披露、角度的选择呈现为异彩纷呈之态。

例:中国发生非典,国外媒体记者认为披露“非典”蔓延情况的报道才是好新闻,中国主流媒体的记者认为展现医护工作者风貌的报道才是好新闻。在两种不同的新闻价值观的引导下,前者所提的问题可能是:“您是在什么时候就已经发现非典病人群体在迅速扩张的”;后者可能是“您真正对休息时间有多少”“您的同事有多少倒在了第一线?”

二、问题类型:

(一)原初性问题&从属性问题

原初性问题,是指记者为已经交谈都话题寻求更多、更详细都信息的问题。术语了解新闻事实的基本问题。而从属性问题则是指记者所提的问题引发或改变了话题,讲访问引入一个新的内容领域。在预先周密准备的访问中,原初性的问题往往是计划好的,从属性问题则是沿着对方谈话线索进行追问。

例:2003年6月20日《东方之子》栏目采访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当时北京大学准备实行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的改革,择优录用,打破教师终身制。

方静:您现在酝酿一份北大教师任用制度的一套改革方案,我听说您这个方案现在还没有出台,但是在各个高校一片哗然,什么原因非要施行力度这么大的改革呢?

许智宏:座位一个学校你要发展,但是我不可能依靠不断地扩张来发展学校,所以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的队伍怎么来不断地更新。过去我们就是每一个人倒了北大,讲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教授,每年像搞运动一样地来做职称的评定。不断的,今年申请不上,明年再申请,明年申请不上,再后年申请。作为一个一流大学,这些状况如果不改变,不从根本上改变就不行。

……

许智宏:北大的学生,可能比较活跃,思想上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也许我们有一部分同学,他对实践注意不够。

方静:为什么北大学生这么热衷于说而不是做呢?

许智宏:我想这种状况,不光是我们一个学校反应,恐怕目前对情况,我们对社会都使一部分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比较浮躁的心态,比较急于求成,这是我们社会目前的一种风气。在高校中的反应,不同的人,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是不一样的,北大的人一直是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个性,难免这里面有一部分人,也学他挺能讲的,不可否认。

(二)开放式问题&闭合式问题

开放式提问,指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的自由发挥的余地。例如:“就××问题,请谈谈您的看法?”“您对××问题有什么感想?”这类问题与回答的内容之间联系比较松散,回答问题的被采访者可以比较自如地去发挥,双方之间谈话地气氛也比较轻松。对记者来说,提开放式对问题,因为问题回答中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作过细的准备。但是开放式提问也有其明显等缺陷。因为问与答之间答联系松散,谈话难以深入具体,采访对象的谈话也容易跑题,因此,它比较适合在采访初期活是幕后采访中运用,不适宜用于观众看得见屏幕上的电视采访。提这类问题也会让观众感到记者缺乏准备、缺乏水准。一旦跑题,记者应及时地用闭合式地问题把谈话纳入倒既定轨道上来。

闭合式问题,指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给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范围也限制得比较严格。“您是否同意……”“导致受害者毙命的是什么武器”“它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如何?”这类问题本身具体,口子开得很小,要求对方做直接的回答,表明态度、意见和观点,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也能帮助记者更好地驾驭谈话。水均益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一开始没有大而笼统地问它对中美关系对看法,而是设计了一个闭合式的问题:“你认为中国和美国现在是朋友还是敌人?”要明确回答这一问题必然要涉及倒对中美关系对看法,基辛格尽管没料到记者会问这么棘手的问题,但还是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对于记者来说,要非常熟悉被采访者地情况,问题才能提得准、提得深,否则很容易漏掉某些问题,影响对全面情况对了解。同时,闭合式提问单刀直入甚至有点尖锐,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谈话对气氛。

(三)中性问题&诱导性问题

中性问题,是允许对方按自己的意愿作出任何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比如:“您对当前对国企改革有何看法?”“您喜欢上网吗?”等等。所谓诱导性问题,是指本身已经提供了某种供采访对象选择的答案的一种问题形式。比如:“你喜欢看日落,是吧”“中学生上网时间过长有害身体,也不利于学习,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目前我国国企改革遇到了一些瓶颈,您是这样认为的吗”中性问题一般得到的材料较为客观、公正,且显示了对采访对象对尊重、信任和希望,所以在需要全面了解对方的意见和情况,或记者本身指向不甚清楚时,应提中性问题。而在对采访对象对谈话和态度进行确认或概括时,提诱导性问题很有用。提诱导性问题时,特别要把握好“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的界限。国外学者提出“应该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地问题,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例:面对一位把一生都献给公园和操场建设的市政官员,你的提问是:“市长先生,如果把这些公园改建为商业场所,您认为我们的城市会从中受益吗?我的意思是,如果把税收收入和经济利益都考虑进去都话。”采访者采访时都口吻很和气他也没想到这种倡导性都问题会误导市长做出肯定都回答。在提诱导性问题时,有的采访对象会看记者的脸色说话,投其所好。

(四)过滤性问题&探究型问题

记者通常借一些过滤型问题来判断对方是否具备回答你提问的资格。例如,在事故现场,记者的提问是“这里发生了什么”,采访对象给你做了许多细节描述,但事后你发现,他当时根本就不在现场,而当时如果问了一个简单的过滤型问题――“大楼爆炸的时候,你在哪儿”――或许这些努力就不会付之一炬。向高素质对被访者提出过滤型问题能增强谈话的和谐度,但如果被访者的素质较低,谈话的和谐度将会被降低。如果你再提问时把采访对象当成了权威,他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提高。

对事实进行深度挖掘是采访的中心环节。这类问题鼓励采访对象就已经说过的话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例:

问:公主,能把您不结婚的理由讲给我们听听吗?难道您对男人不感兴趣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答:不感兴趣?你要知道,在过去的20年中,我的情人不会少于33个!

1、被动的挖掘。“这……我想……”与之相伴的可能是采访者的不动声色。这表明他想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有时被访者却错误地把它理解成对方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

2、主动的回应:“真的吗!……这太有趣了!”与之相伴的是生动的面部表情。

3、反映。指恰当的重复被访者说过的话:“33个情人……”心理咨询专家再面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而且还很见效。

4、沉默。这种沉默时早有预料的,与之相伴的时一些得体的非语言符号,暗示对方可以继续其谈话。通常,你的沉默反倒帮助了对方收集想法。

5、拓展。“能不能谈谈出现在您生活中的这些男人……怎么这么多啊?……您不是在夸大吧,还是在抱怨?……他们中哪个最好,哪个最坏?……您的第34位情人已经有目标了吗?”

6、澄清。“平均下来,一年1.5个情人;是一个完了再谈一个,还是同时谈着?……他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吗?”

7、离题。“您声称自己是女权运动的先锋――您不觉得这个运动本身就是个矛盾吗?”

8、转移。“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现在来谈谈另外一个话题――您喜欢绘画吗?”(这表明你对前一个话题已经不感兴趣了)

9、下判断(通常尽量避免这样做)。“您是个什么样对女人,放荡?还是……”

最重要对莫过于拥有好奇心,因为它能指引着你触到问题对最核心部分。提问“为什么”是深度挖掘事实的最好方法,再你想不出其他问题的时候,它就是最好的问题。“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设问的变通

(一)开门见山与迂回采访

开门见山是指采访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谈话直接进入正题,纳入记者地采访目标。这种直入式的采访方法,通常运用于那些经常接受记者采访、长于交际、善于言谈的采访对象,运用于采访领导和学者等。这些人时间宝贵,特别是当他还忙于工作时,没有空闲和记者闲谈,他们喜欢记者开门见山地采访,厌倦兜圈子和提问久久不入正题的采访。同时也适用于限定时间的访问,如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广播电视的演播室访问、记者招待会的访问等等。(《面对面》王志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在我采访你的这一刻,全国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非典?”)

这种提问方式因开诚布公、、不拐弯抹角而使访问显得干脆利落,进展得迅速而顺利。只要双方关系和具体情况允许,正问法可以说使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问方式。

正问法虽然是指开门见山直接发问,但并不是指见了面就直通通的发问,同时太直太

白的提问,不仅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有时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所以运用正问法既要有情感的铺垫,还有要防止问得太直太白。

迂回法是指记者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先迂回一下,绕个弯子,先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无关的问题,以引发采访对象谈出真实情况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一般适用于不善于交谈的人,见了记者感到紧张、约束的人,或是有思想顾虑、不愿意交谈的人。面对这些对象,记者应当尽可能熟悉他们的特点,对症下药。对于不善于言谈和不习惯接受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象,可以从他最熟悉、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问起。对于那些有思想顾虑的采访对象,记者一方面要摸清其心理症结所在,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地疙瘩;另一方面也可采取旁敲侧击地方法提问,在采访对象不知不觉中吧采访所需的材料搞到手。

(二)激将与反问

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不太合作时,记者可以根据其个性、特点,巧妙地运用激将法,激发他的情绪,促使他吐露真相,接受采访。比如在对方拒不作答时,可以晓之以理,让对方明白接受采访与不接受采访的利弊得失,以激发他回答问题。可用心理刺激的手段。提出一些不符合对方真实情况、真实的内容,迫使他不得不予以解释、反驳、答辩,从而了解真实情况。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向对方佯作你已了解而实际并不摸门的情况,这仍然是从顽固的采访对象身上发掘材料的一个方法。”

这种设问法,一般都用于印证问题,印证看法。它要求记者是在了解事实真相基础上的设问,目的是让新闻人物自己作确认。当然采用这种提问时,一是态度要诚恳,有礼貌,不要使次方对象产生故意嘲弄他的错觉;二是反话、错话的来源要避免引自记者或具体的第三者,以免采访对象因生气而迁怒于记者或具体的第三者,一般可以用这样的提问开头:“听说„„”或“根据外界传言„„”;此外,激将法一般只在迫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下与正常谈话交叉使用,而且要运用得恰当、灵活,否则便容易破坏交谈的气氛。

(三)追问与停顿

最理想的采访是双方互相探讨问题的讨论式、交谈式的采访。但讨论、交谈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出事实。在深揭问题的采访中,采访对象的心态不同就很难做到友好地交往、讨论,此时记者就要根据目标追问,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追问,在特殊场合中也是必要地,但又要注意追问但方式、方法,要启发引导和激发而不是强迫、逼迫。

第四篇:第三节 《词两首》

《词两首》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本次学习毛泽东的《词两首》。学习中要反复诵读,体会毛泽东的宏伟抱负及宽广胸襟,在精读赏析中,学习《词两首》的侧面烘托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凝练优美的诗歌语言,反复品味并注重积累。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写作背景

2、诗歌结构

《忆秦峨·娄山关》

上阙: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通过词中描写的画面我们不难想象行军的悲壮、迅急及庄严肃穆,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

下阙: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的情景,通过画面描写展现了红军豪迈气概及胜利的自豪。

《沁园春·雪》

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一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

第二层(“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第三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象雪后北国风光。

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第一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第二层(“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具体评价五位帝王,通过借代的方法,指出他们的共同缺点是忽视文治。为下文歌颂无产阶级英雄作铺垫。

第三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歌颂无产阶级当代英雄。

3、研读诗歌

《忆秦峨·娄山关》

(1)分析上阕:上阕是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2)分析下阕:下阕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时的情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沁园春·雪》

(1)分析上阙: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分析下阙: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探讨诗歌主题

《忆秦峨·娄山关》这首词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的行军情景和战斗胜利后越过雄关的情形,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和巨大变化。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5、写作特色

《忆秦峨·娄山关》:侧面烘托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沁园春·雪》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2)多层次写景及借代方法的运用。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结合背景把握《忆秦娥·娄山关》一文的深层意义。

(二)怎样认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同步测试

1、选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C )

A.声咽(yâ)

莽莽(mǎng mǎng)

声碎(suì) B.素裹(guǒ)

分外(fân)

妖娆(ráo) C.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折腰(zhã) D.荡漾(yàng)

浮藻(zǎo)

笙箫(shēng)

2、选出下列书写有错的一项(B ) A.苍山

霜晨

马蹄

残阳 B.原弛蜡象

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 C.河畔

金柳

招摇

青荇 D.榆阴

沉淀

漫溯

斑斓

3、选出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D ) A.雄关漫道/真如铁 B.江山/如此多娇 C.我/轻轻的/招手 D.在我的/心头荡漾

4、从表达方式看,下列诗句是描写的一项是(A ) 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而今迈步从头越。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词中“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与“________”和“________”相照应,用视觉感受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形象,气象_________。

6、“望”字是文眼,请写出望的内涵。(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显示答案

答案:

5、雪飘

冰封

奇伟而雄浑

6、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7、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结构严谨。“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英雄间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阅读下面这首词,答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956年6月

8、本文是一首词,_____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 是题目,全词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你读出这个语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吗?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毛泽东同志在游泳时为什么会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8、水调歌头 游泳 过人的智慧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

9、此句表面上是写毛主席游泳时安然自若的神态,其实,是表现毛泽东同志藐视一切困难,敢于迎战各种艰难险阻的乐观生活态度。

10、当时长江水流很急,毛主席游泳时采用了仰泳的方式,眼前所见的是楚地宽广的天空,所以有“极目楚天舒”的感受。

-END-

课外拓展

1、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

〖原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更为开阔,气势更为恢宏,哲理更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秋魂-到底是伟人。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上段写的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下段则是回忆“昔日之游”,表述的是小“我”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一个人独游多少有点孤寂感,当年同朋友结伴来游,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丰富。长沙,在词人的人生旅程中,是社会生活的初始舞台,又是革命斗争的壮丽舞台。“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的高度艺术概括。词人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等问题的思考。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气概多么的豪迈,气势多么的磅礴。而词的结尾则意味深长。“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问句,呼应了上片的一问,也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全词至此,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2、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草芥,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END-

中考解析

(北京东城区中考题)

例: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

准确理解词句是读懂文言诗文的关键。所以,把文言词句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理解、翻译是考查文言诗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文言词句主要考查常见实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等;文言句式以特殊句子、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为主;

这道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古今异义词“妻子”“绝境”“无论”的含义。 答案:

(1)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隔绝的地方。

(2)竟然不知道(世上)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朝代的存在了。

-END-

第五篇:第三节 请示的写作

一、请示概述:

(一)概念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上行文书。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属于上行文。请示是法定公文中唯一明确规定必须回复的文种。

(二)特点:

1、呈请性。呈请是对上级有所请求,是指本机关、本部门计划办理某种事情,而自己却无权自行决定,必须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期复性。期复是期待上级答复。对于下级机关的请示,上级机关必须给予明确答复。

3、隶属性。下级机关的请示只能按照隶属关系直接向主管的上级发文请示,不得向无隶属关系的机关请示,因为只有具有隶属关系的直接主管的上级机关才有资格和权力批复。

请示具有事前行文、一文一事的特点。

(三)、请示的内容

请示内容较广,使用方便,但不是事无巨细都要请示。主要用于以下内容:

1、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的情况需要处理,它涉及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等内容,需要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才可行动的问题。

2、工作中遇到按规定需要上级决断、批准才能办理的事情和问题。

3、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困难,自己无力解决,需要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4、超出本部门职权之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情,需要向上级机关请示才能解决的问题。

二、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两者都是上行文,撰写中都要注意言辞恳切,语气谦恭,报告中的建议性报告与请示中的呈转性请示也有相似的作用,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文目的和作用不同。请示行文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写的,文中有明确的请求事项,上级机关一定要复文给予批复或指示;报告行文主要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问题,并不要求上级回文答复,即使是建议性报告,也不要求上级专门回文。

2、内容结构不同。请示的内容具体单一,一文一事,且必须提出明确的请求事项,正文结构比较稳定,呈现出“缘由、事项、结尾语”的固定形式;报告的内容较为广泛,尤其是综合性报告可以将工作的各主要方面汇报,结构安排不拘一格,变化较多。

3、行文时限不同。请示所涉及的事项是还没有进行的,要等上级机关批复后才能处理实施,所以必须事前行文,不得先斩后奏;报告所涉及的事项大都是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既可事后行文,也可以事中、事前行文。

4、性质和要求不同。请示是期复性的呈请公文,要求上级机关作答;报告是陈述性的呈请公文,不要求上级作答。

5、批转的重点不同。请求批转的请示,其批转的重点是解决现行政策和职权范围内不能解决以及带有某些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在上级机关未作出批复前,呈文单位无权安排和办理;请求批转性报告,要求批转的重点是根据现行政策,在职权范围内提出一些具体安排意见、工作建议等,在上级机关未作出批转答复前,呈文单位就可以安排和部署。

三、请示的类型

请示根据行文目的和内容的不同,通常可分两种:

1、请求批准。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有关事项的请示。这种请示主要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多数涉及人、财、物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需要上级的支持、协调和帮助,或按规定本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其特点是在陈述情况和问题的同时,阐述自己的理由、意见、办法、方案等。它的内容比较具体,往往是一些实际事项的请求。请示被批准后,执行机关范围比较小,常常就是请示单位自己。

批准性请示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请示理由、请示内容,请示结语。

2、请求指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答复和指示的请示。下级机关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涉及到某项政策法规,或者碰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答复,才能执行。这类请示事项一般较为重大复杂,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其特点是内容重在反映情况,提出问题。行文者一般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3、请求批转:请求批转性请示与请求批准性请示有相同之处,其主要内容是提出对有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又常被称作建议性请示。这种请示所需要请求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请求上级机关认可和批准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请求批转各有关部门执行,而这些有关部门又都是提出该请示的机关的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提出请示的机关没有权力要求这些机关执行该请示的事项。所以,才请求上级机关批转,因此该类请示被称为“批转性”请示。

五、请示的写作:

1、标题

请示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完整式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省略式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只写“事由”和“文种”,这种方式用得较多。标题事由中不可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也不能把请示写成“请示报告”。

2、主送机关

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受理请示的上级主管机关。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需要同时送其它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3正文

请示的正文一般有请示原由、请示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请示的开头要陈述请示的原因即理由,常是导语式的,要简明扼要地交代请示的背景、根据、意义和作用,还要概括地写出请示事项。复杂的一般写成一段话,简单的则写成一句话。请示理由之后,许多请示中都要紧接着写上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它们的基本格式是“现将„„请示如下”,随之点上冒号。但有些很短小请求的可以不写。这一部分,力求把理由说透,内容要概括,简洁、干练,不作过多铺陈。

主体:请示事项是请示的中心部分。在这部分中,要具体地陈述请示事项。在写法上,既可以只对请示解决的问题、事项作具体叙述,交代,提请领导指示处理意见,又可以在叙述、交代情况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事项进行分析,拿出初步的处理意见,请领导补充、完善,并批准执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要做到全面、明确、具体、深入。

有些情况简单,有条文和规定作为依据,只是处于组织原则报给上级知道,请示批准的请示,请示部分只需提出请示事项即可,不必阐述道理。

结尾:请示结语是请示的结尾部分,一般是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请示结语语气要谦恭。请示结语的通常写法是:“特此请示,请审批”,“以上意见当否,请指示”,“当否,请指示”,“可否,请批复”,“妥否,请审批”,“特此请示,请批复”等等。

另外,在正文写作中,请求批准性请示和请求指示性请示也有较大区别,不仅是要求目的上的区别,而且在执行范围上也有区别。批准性请示执行范围较窄,一般就是请示单位自己;请求指示性请示执行范围较宽泛,往往不仅是请示者的本单位,而且包括其它很多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有时语气比批准性请示更庄重一些,由于这种请示带有指导性,所有理由要交代得较详细,以引起领导重视。如果要求上级或领导将将请示批转,则可写上“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某某贯彻执行”。

4、落款:请示的落款由发文机关和请示日期组成。

六、请示的写作要求:

在写请示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1、要坚持一文一事。《办法》规定,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如果一文数事,领导看后分不清轻重缓急,无法审批,不利于请示事项的及时解决。而且如果其中一件事办不成,其它几件事也被困在其中,影响其它要办的事情。

2、坚持逐级递送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请示应送直接上级,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请示的,应该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主管机关,不要多头请示,以免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诿,或者造成几个领导部门批复意见不一致。下级机关难以处理执行。受多头领导的单位要根据请示内容和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侧重面,采用向一个主管上级机关主送行文,向另外上级机关抄报行文的方法,请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4、请示理由要充分有力。请示的理由充分,有说服力,才能充分说明所请事项的必要性,促使问题及时解决。请示事项要具体,不能笼统,以便于上级批复。

5、注意行文语气。语言要简明扼要,语气要谦恭,措辞要恰当而有分寸。结尾一般用“当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复”等委婉、谦恭的语气。

6、联合请示,搞好会签。如果几个同级单位,就同一事项需向同系统上级机关请示时,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

的同级各单位在意见和要求统一的前提下,必须搞好会签,会签时主要发起单位可以放在首位。

7、一般情况下,不得在上报请示的同时,抄送平级和下级机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商扶贫培训致辞下一篇:大数据的国家战略

热门文章

细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