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作业

2023-03-30

第一篇: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作业

社会研究方法作业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1)选择研究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位大学生、家长及其

(2)

(3)

(4)

(5) 老师,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戏语:“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这不是没有一点事实依据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和高校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焦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特殊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以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试图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设计。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研究者决定采用文献研究为主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者主要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大城市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主要收集近几年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导,根据研究者所拥有的时间,经费和人力等条件,研究者采取了文献调查的形式,确定了以描述为主的研究目标,选择了大学生作为分析单位,高中及以下学历毕业生作为比较对象。在五个大城市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资料收集。2013年9月至11月,研究者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跑遍全国五个大城市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报纸,杂志,文件以及新闻媒体资料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导。同时也采访了几位大学生,谈谈他们对今后就业的看法,以辅助研究。资料分析。文献收集完毕后,研究者对所有文献进行了筛选,剔除了一些不合题目,重复的文件。然后,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的10名本科生把筛选过后的书面文献统一录入计算机。研究者对文献统一进行了理论检验。得出结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研究者得出了“大

学生的就业观念应有较为深刻的变化”,“自主创业、合作创业也应成为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加强就业指导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有积极意义 ”,“用人单位要着眼于长远目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必要时可以先就业,后择业 ”等一系列研究结果和结论。然而,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 毕业生往往无措、无助乃至无奈。学校应拓展教育空间, 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 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在学生进入大学时, 高校应该辅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指导他们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 高校就业部门除了要建立相应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外, 还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 根据各年级不同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第二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业答案

导论~第3章

一、 填空

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

2、自然环境文化

3、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4、因果关系相关关系

5、完整性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D

2、B

3、A

4、D

5、C

多选题

1、ACE

2、ABCDE

3、AE

4、BCD

5、ABC

第4章~第6章

一、填空题

1、总体异质性

2、直接抽样法随机数表示

3、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

4、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5、直接发送法间接发送法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A

2、D

3、D

4、B

5、C

多选题

1、ABCDEF

2、AFBE

3、ABCD

4、ABCE

5、ABCD

三、 名词解释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和元素抽样方法,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

2、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四、 简答题

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的概念

抽样调查是以抽样为前提。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中的选取抽样调查对象的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

第7章~第9章

一、填空题

1、结构式非结构式

2、头脑风暴法反向头脑风暴法

3、当场记录事后记录

4、全方位法律和道德伦理

5、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实验活动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D

2、C

3、A

4、A

5、C

多选题

1、ABCF

2、CDE

3、ABCDF

4、C

5、ABDE

第10章~第12章

一、 填空题

1、实地源文献源

2、前分类后分类

3、SPSSSAS

4、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5、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A

2、A

3、A

4、C

5、B

多选题

1、ABCF

2、ABCDE

3、ABCD

4、ACDEF

5、A

第三篇: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1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1-4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 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 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课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数量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地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D、美国),

2、描述研究是指(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描述)。 3只反映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A、离散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有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是的有效性是(C外在效度) 多选题:

1、 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A、家庭 C、村落 E非正式组织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AE) A、描述型研究

E、解释型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的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BCDEF)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ABC)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三、简答题(P42五方面)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包括提出概念、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和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对完成社会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探索性研究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 答:探索研究的任务主要有: 第

一、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 第

二、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 第

三、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第

四、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第

五、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 第

六、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探索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实地考察。

四、论述题(64-66)

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命题进行操作化?

答:操作化,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所谓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在现代究其原因社会调查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操作化的作用之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

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步骤:

(1)明确概念的确切涵义。

(2)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

(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分解。所谓分解就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才复杂的事物或命题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然后对各个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一种方法。

(4)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就是指在设计操作化框架中,确定各部分或各因素在整体框架中所占的地位或权重,也就是把命题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因素之后还须确定每一部分或因素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

2、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是便于人们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开始往往是模糊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成的。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操作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和命题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所谓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做得说明。其做法是把抽象定义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分解为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这些指标一般都是与概念和命题中的变量相对应的。这一过程就是对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过程。

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的关键就是寻找一定的、能够明显区分的测量指标来说明概念的属性,其中每一项指标反映概念和命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变量。寻找测量指标可以综合采用经验的办法和理性的办法。经验的办法是研究者通过对概念的大致理解,提出若干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理性的办法是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找出概念和命题的各种含义,根据其变量列出备选的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于复杂的概念和命题,选出的测量指标往往很多。 为了明确其中变量的层级和变量间的关系,人们通常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指标。至此,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即告完成。

根据本人的兴趣或条件的便利(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亦可),选择和确定一个社会调查研究课题,(P53-59) 并设计出调查总体方案。

1.知识点:社会调查的总体方案。 2.方案内容和要求: ①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

在课题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名称、生产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性质。 在目的方面,要具体说明调查研究要解决哪些 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意义如何。

在基本观点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主要命题和假设是什么,所涉及的概念如何定义,变量及其关系

②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要说明调查对象有哪几类,有哪些调查的基本单位;需要通过这些单位来调查哪些项目和指标,收集哪些资料,对资料的系统性和精确性有何要求;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调查对象的时间跨度有多大。 ③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调查方式包括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调查方法即收集资料的方法,如访谈、实验、文献、问卷、观察等;要说明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包括采用的资料整理、分析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④调查研究的时间与步骤安排。

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总的期限。其次要排出具体的进度表,标明调查研究中每一个具体步骤的所需时间,以控制调查研究计划的进程。 ⑤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

要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根据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可选用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必要时还可以在其下细分具体部门和小组。

要明确调查研究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凡是涉及到多学科或部门的,应该有有关学科的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顺利进行。 ⑥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在经费预算中,须详列各项用途并计算出具体数目。经费使用要有一定的制度,大型调查研究的现金出纳,应指派专人负责。

在社会调查的物质保证方面主要是对调查工具、技术设备以及资料整理与分析设备做出安排。 作业2

一、填空题

1、 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元素

2、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3、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

4、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和文献定量分析

5、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

二、选择题 单选:

1、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2、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得方法是指(D、系统抽样),

3、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检、专著、指南等属于(D、三次文献), 4、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地区别为(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收集资料的方法)

5、有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C、量表) 多选:

1、 抽样的一般步骤(ABCDEF) A、 界定总体 B、决定抽样方法 C、设计抽样方案 D、制定抽样框 E、样本评估 F、实际抽取样本

2、 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ABEF)

A、总体规模 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E、抽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 F、样本精确度要求

3、抽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ABCD) A、浏览 B、筛选 C、精读 D、记录

4、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E) A、封面信 B、编码 C、问题及答案 E、指导语

5、问卷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EF) E、开放性问题 F、封闭性问题

三、简答题

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P87)

答:抽样的概念:抽样调查是以抽样为前提。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中的选取抽样调查对象的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

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的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

①抽样调查与抽样不是一回事。抽样调查是社会调查中的一个类型,而抽样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取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通常是在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抽样是否科学,是否适用,直接关系到抽样调查的成败。

②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过程中选取调查对象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

③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收集资料的方法。

2.怎样才能检索到所需的文献?(P114-118) 答: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方法有:

①人工文献检索: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一是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二是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

②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的网站进行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

③参考文献查找法: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其次进行文献搜集。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属于个人收藏品的,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进行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可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

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可采用到图书情报机构搜集、互联网上下载或直接购买的方法进行搜集。

四、论述及应用题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抽样?分别举例说明他们适用于什么样的抽查总体?

答: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其它概率抽样都以它为基础,可以说是由它派生而来的。简单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类。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这种抽样方法,在总体同质性较高时,用来比较准确有效,但在总体异质性较高时,则不一定效果好。当总体所含个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抽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很难操作。

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分类抽样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1)只要类型划分较细,那么同一个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同质的,所以样本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质。(2)只要类型划分合理,且分配给各类的名额符合总体中各类人员的分布,那么,样本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分类抽样有着突出的优点:能够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精确度较高;便于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便于分工。分类抽样的缺点是,如何分类通常由人们主观判定,因此要求调查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必须事先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而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完全实现,这就会影响分层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2、在上次作业所完成的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一份调查问卷。(p133-140) 答:问题的种类:

①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 ②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③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 ④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准确性的问题。 问卷设计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调查者要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和尽可能详细地提出问题。

②目的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 ③必需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

④对象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所设计的问卷要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精力等因素。

⑤自愿性原则: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 ⑥具体性原则: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⑦单一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

问题的安排:设计问题可采取下列几种排列方式: ①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 ②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排列; ③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分为 结构式 访谈和

非结构式 访谈。

2、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 头脑风暴法 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

反头脑风暴法 。

3、 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当场记录 ,一种是 事后记录

4、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 全方位原则、求真务本原则和 法律和道德伦理

原则

5、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三是

实验活动 。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 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D、个别访谈 )。

2、 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1~2小时( C1~2小时

)。

3、 观察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B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

4、 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实验方法是( A平等实验

)。

5、 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 C拉丁方格设计

)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 ABCF ) A、性别 B、年龄 C、籍贯

F、知识结构

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 CDE ) C、被观察者的反应 D、人为的假象 E、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

3、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 ABCDF )

A、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D、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4、简单实验设计包括( ABD )

A、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B、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D、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5、 排除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和干扰的主要方法有( ABDE ) A、排除法 B、纳入法

D、平衡法 E、统计分析法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如何顺利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观察现场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其中第三个条件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问题,因为如果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认为外来观察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因此,确定观察现场应设法争取到当地部门或头面人物的支持,使他们意识到调查研究与他们的利益一致,至少他们的利益没有伤害。当然,并不是反有的观察都要获得有关部门和观察对象的同意。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在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等,这种方式较为适用,确保上述方法的实施,可以顺利进实地观察现场。

2、什么是个别访谈?保证个别访谈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

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 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1)提问方法

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要注意根 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 第三,适时追问。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 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 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 (2)行为方式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 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

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现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的一种实验法,实验组既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和后测并比较结果的检验理论假设。

单一组实验也叫做连续实验方法,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实践平行的对照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等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没量结果,而是同一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量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例如,要检验“管理是提高生产率的要素”这一假设,以某工厂某车间为实验组,实行新的管理方法,以另一个与此相似的车间为对照组,维持旧的管理方法,在一段时间的首尾,同时对两个车间做前测与后测,再比较其结果,得出结论。

2、如果让你对某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进行调查,你将怎么搜集资料?(不可照抄) 答:无固定答案,按自己的实际调查要求做。 提示:做这道题目时首先要定义好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的概念,尤其是文化生活,这一点可以参考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中概念的界定的内容。这就需要运用文献法进行调查,你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概念。

然后就是选择和编制测量指标,这一点在书上P66页可以找到,小区文化生活的测量指标包括电影院呀,公园,健身场地,文化站,图书馆,报纸期刊橱窗,宣传栏,居民文化俱乐部什么的(唱歌,书法,写作等等),也可以结合你所在小区具体的情况加入测量指标,测量指标最好在6个以上。

第三步就是选择搜集资料时的方法,比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问卷法是最常用的,但是对于居民小区可能老龄人多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使用问卷法,还要结合访谈法和观察法,具体可以这么做:

(1)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内容包括你的测量指标,比如居民对小区公园使用情况,居民的小区文化站活动情况,小区报刊板报宣传情况,小区图书馆设置情况等等,问卷的具体设计可以参考书上附录二的一个问卷调查的示例。

(2)设计访谈提纲和观察提纲,这些参考书上第7-8章相应内容,用访谈法,那么访谈对象是谁,访谈问题如何,是个别访谈还是集体访谈,

是开面对面的调查会还是综合性访谈;用观察法,那么观察对象是谁,观察内容如何,采取哪种观察类型,对于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调查,我们尅采用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就是深入小区中,亲身体验居民的文化生活,作为局内人进行调查,同时也可以在旁仔细观察该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当然我们调查的内容都要跟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观察居民对小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向居民进行访谈,探寻他们对于小区现在文化生活感受和建议等等。(3)在用每种方法的时候要说出使用方法搜集资料的原因,使用过程,大概的结果等等。

作业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 实地源 ,一是

文献源 。

2、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 前分类 和

后分类

3、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 SPSS软件 和与其功能类似的

office中的excel 。

4、

相关分析 和 回归分析 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5、依据调进查对象的范围和方式,调查报告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 专题调查报告 和 典型调查报告 。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文字资料的真实主要是指( A信度审查 )

2、 数字资料检验主要是指( A、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检验)

3、 离中量数是反映( B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

4、 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最有名的一种软件是( C Excel )

5、 调查报告的“纲”是指(

B、前言 )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ABCF ) A、按照调查要求分类 B、不重不漏

C、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F、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

2、资料分析中属于推论性分析的有( ABCDE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C、抽样推断分析 D、预测分析 E、综合评价分析

3、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 AC ) A、因果分析法 C、比较法

4、 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 ABCDEF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针对性 D、典型性 E、指导性 F、时效性。

5、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 ACDEF )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精选素材,拟订提纲,起草报告和候改定稿 B、审核资料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简述资料整理。

答: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其中文字整理也称作定性资料整理,在通常情况下,文字整理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而数据资料整理也叫定量资料整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2、调查报告在语言运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则: (1)朴实。(2)准确。(3)简明。(4)庄重。(5)修辞。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调查资料分析综述。(25)

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

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他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应运而生,成为普通大众也可以熟练应用的、简便易形的资料统计分析工具。

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中统计分析之外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 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作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2、在前面作业的基础上,拟定一份较详的调查报告提纲,并另外写一个完整的导语。(30分)

要求:格式、内容完整,而且符合教材所述要求。 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

1.知识点: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和基本要求。(P315-316) 2.提示:调查报告的提纲内容通常包括:

①标题。

②观点句。是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

③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内容纲要的详略可自定。形式可以参见教材315页。但不能照抄。

第四篇: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导论--第3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 资料收集 和 分析研究 ,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自然环境 、 人口和 文化 。

3、 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 全面调查 和 非全面调查 两大类。

4、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 因果关系 和 相关关系 。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 完整性 和 互斥性 。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 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 ( B )。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 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 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 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 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 ( C )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 ACE )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BCDE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C、准则效度 D、结构效度 E、复本法 F、对分法

5、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ABC )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的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2、探索性研究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行?

答:探索性研究的任务主要有: 第一,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 第二,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 第三,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第四,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第五,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

第六,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探索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实地考察。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操作化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对概念和例题进行操作化?任选一概念完成操作化。(25)

要求:操作化结果须有三个以上层次,15个以上指标。

答:操作化是指明确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的这一过程。

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

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定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推断。

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实践部分:无固定答案,按自己的选题完成。

2、根据本人的兴趣或条件的便利,选择和确定一个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并设计出调查总体方案。(30分) 要求:内容完整,条目清晰。 答:具体内容自定,无固定答案。 (附:方案内容和要求:

①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

在课题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课题的名称、生产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性质。 在目的方面,要具体说明调查研究要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意义如何。 在基本观点方面,要说明调查研究的主要命题和假设是什么,所涉及的概念如何定义,变量及其关系

②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要说明调查对象有哪几类,有哪些调查的基本单位;需要通过这些单位来调查哪些项目和指标,收集哪些资料,对资料的系统性和精确性有何要求;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范围内进行;调查对象的时间跨度有多大。 ③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调查方式包括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和普查等;调查方法即收集资料的方法,如访谈、实验、文献、问卷、观察等;要说明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包括采用的资料整理、分析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④调查研究的时间与步骤安排。

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总的期限。其次要排出具体的进度表,标明调查研究中每一个具体步骤的所需时间,以控制调查研究计划的进程。 ⑤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

要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组织形式,一般根据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可选用调查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必要时还可以在其下细分具体部门和小组。

要明确调查研究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凡是涉及到多学科或部门的,应该有有关学科的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顺利进行。 ⑥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在经费预算中,须详列各项用途并计算出具体数目。经费使用要有一定的制度,大型调查研究的现金出纳,应指派专人负责。 在社会调查的物质保证方面主要是对调查工具、技术设备以及资料整理与分析设备做出安排。)

第4章--第6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 总体 本身所具的有的 异质性 。

2、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 随机数表法 。

3、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 人工文献检索 和 计算机文献检索 。

4、 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 定性分析 和文献 定量分析 。

5、 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 直接发送法 和 间接发送法 。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 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A ) 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B、总体同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C、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过大问题 D、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不足问题

2、 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 D )。 A、分类抽样 B、多阶段抽样 C、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

3、 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 D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4、 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它是( A )。 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B、它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C、它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 D、它是一种间接的调查方法

5、 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 C )。 A、访谈问卷 B、自填式问卷 C、量表 D、开放式问卷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的一般步聚有( ABCDEF )

A、界定总体 B、决定抽样方法 C、设计抽样方案 D、制定抽样框

E、样本评估 F、实际抽取样本

2、 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 ABEF ) A、总体的规模 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C、抽样单位的规模 D、抽样过程的控制 E、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 F、样本精确度要求

3、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ABCD ) A、浏览 B、筛选 C、精读 D、记录星 E、编制纲要 F、撰写札记

4、 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ABCE ) A、封面信 B、编码 C、问题及答案 D、问卷名称 E、指导语 F、问卷统计

5、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 EF ) A、前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检验性问题 E、开放性问题 F、封闭性问题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式。

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抽样和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

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节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和另外的方法我解决。

第二,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资料收集方法,再进一步的说,即使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

2、怎样才能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 答: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方法有:

①人工文献检索: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一是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二是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

②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的网站进行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

③参考文献查找法: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其次进行文献搜集。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属于个人收藏品的,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进行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可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 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可采用到图书情报机构搜集、互联网上下载或直接购买的方法进行搜集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抽样?分别举例说明它们适用于什么样的调查总体?

答: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和元素抽样方法,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它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期目标制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

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令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仅适用于总体所包括的单位较少,又比较集中的情况,例如检验超市中某商品质量时的抽样,检查某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时的抽样等。

分类抽样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例如调查某企业员工的生活待遇问题。

2、在上次作业所完成的概念操作化的基础上,设计一分调查问卷。(30分) 要求:结构完整,问题不得少于20个,以封闭式问答为主。 答: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 (附:问卷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问题的种类:

① 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 ② 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③ 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愿望等一切主管是将状况方面的问题。 ④ 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准确性的问题。 问卷设计原则: ① 客观性原则:调查者要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和尽可能详细地提出问题。

② 目的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 ③ 必需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 ④ 对象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所设计的问卷要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精力等因素。

⑤ 自愿性原则: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 ⑥ 具体性原则: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⑦ 单一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 问题的安排:设计问题可采取下列几种排列方式: ① 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 ② 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排列; ③ 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

作业三

(第7章--第9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分为 结构式 访谈和 非结构式 访谈。

2、 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以 头脑风暴法 为代表;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 反头脑风暴法 。

3、 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当场记录 ,一种是 事后记录 。

4、为了搜集到真实可信的资料,采用观察法时应遵循客观性原则、 全方位 原则、求真务本原则和 法律和道德伦理 原则

5、实验法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二是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三是 实验活动 。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 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D )。

A、深度访谈 B、自由访谈

C、重点访谈 D、个别访谈

2、 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1~2小时( C )。

A、4~5小时 B、3~4小时

C、1~2小时 D、半~1小时

3、 观察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B )。

A、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B、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

C、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D、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4、 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实验方法是( A )。

A、平等实验 B、连续实验

C、单盲实验 D、双盲实验

5、 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 C )

A、因子设计 B、重复测量设计

C、拉丁方格设计 D、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 ABCF )

A、性别 B、年龄

C、籍贯 D、品质

E、形象气质 F、知识结构

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 CDE )

A、观察手段 B、观察内容

C、被观察者的反应 D、人为的假象

E、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3、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 ABCDF )

A、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D、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E、难以进行定性分析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4、经典实验设计也叫( C)

A、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B、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D、四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E、实验组、对照组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F、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5、 排除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和干扰的主要方法有( ABDE )

A、排除法 B、纳入法

C、比较法 D、平衡法

E、统计分析法 F、分类法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如何顺利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观察现场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其中第三个条件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问题,因为如果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认为外来观察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因此,确定观察现场应设法争取到当地部门或头面人物的支持,使他们意识到调查研究与他们的利益一致,至少他们的利益没有伤害。当然,并不是反有的观察都要获得有关部门和观察对象的同意。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在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等,这种方式较为适用,确保上述方法的实施,可以顺利进实地观察现场。

2、什么是个别访谈?保证个别访谈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

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1)提问方法

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

第三,适时追问。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

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

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

(2)行为方式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

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现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的一种实验法,实验组既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和后测并比较结果的检验理论假设。

单一组实验也叫做连续实验方法,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实践平行的对照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等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没量结果,而是同一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量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例如,要检验“管理是提高生产率的要素”这一假设,以某工厂某车间为实验组,实行新的管理方法,以另一个与此相似的车间为对照组,维持旧的管理方法,在一段时间的首尾,同时对两个车间做前测与后测,再比较其结果,得出结论。

2、如果让你对某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进行调查,你将怎么搜集资料?(不可照抄)

答:无固定答案,按自己的实际调查要求做。

提示:做这道题目时首先要定义好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的概念,尤其是文化生活,这一点可以参考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中概念的界定的内容。这就需要运用文献法进行调查,你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概念。

然后就是选择和编制测量指标,这一点在书上P66页可以找到,小区文化生活的测量指标包括电影院呀,公园,健身场地,文化站,图书馆,报纸期刊橱窗,宣传栏,居民文化俱乐部什么的(唱歌,书法,写作等等),也可以结合你所在小区具体的情况加入测量指标,测量指标最好在6个以上。

第三步就是选择搜集资料时的方法,比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问卷法是最常用的,但是对于居民小区可能老龄人多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使用问卷法,还要结合访谈法和观察法,具体可以这么做:

(1)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内容包括你的测量指标,比如居民对小区公园使用情况,居民的小区文化站活动情况,小区报刊板报宣传情况,小区图书馆设置情况等等,问卷的具体设计可以参考书上附录二的一个问卷调查的示例。

(2)设计访谈提纲和观察提纲,这些参考书上第7-8章相应内容,用访谈法,那么访谈对象是谁,访谈问题如何,是个别访谈还是集体访谈,是开面对面的调查会还是综合性访谈;用观察法,那么观察对象是谁,观察内容如何,采取哪种观察类型,对于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调查,我们尅采用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就是深入小区中,亲身体验居民的文化生活,作为局内人进行调查,同时也可以在旁仔细观察该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当然我们调查的内容都要跟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观察居民对小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向居民进行访谈,探寻他们对于小区现在文化生活感受和建议等等。

(3)在用每种方法的时候要说出使用方法搜集资料的原因,使用过程,大概的结果等等。

作业四

(第10章--第12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 实地源 ,一是 文献源 。

2、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 前分类 和 后分类 。

3、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 SPSS软件 和与其功能类似的 office中的excel 。

4、 相关分析 和 回归分析 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5、依据调进查对象的范围和方式,调查报告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 专题调查报告 和 典型调查报告 。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文字资料的真实主要是指( A )

A、信度审查 B、效度审查

C、资料校正 D、资料分类

2、 数字资料检验主要是指( A )

A、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检验

B、对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进行检验

C、对数据之间是否合乎逻辑进行检验

D、对分类标准是否选择得当和科学进行检验

3、 离中量数是反映( B )

A、数据的集中趋势 B、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

C、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D、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 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最有名的一种软件是( C )

A、AMOS4.0 B、LISREL

C、Excel D、AIDA

5、 调查报告的“纲”是指( B )

A、标题 B、前言

C、主体 D、结尾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ABCF )

A、按照调查要求分类 B、不重不漏

C、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

D、对分类后的资料汇总

E、资料整理的结果的显示

F、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

2、资料分析中属于推论性分析的有( ABCDE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抽样推断分析 D、预测分析

E、综合评价分析 F、相对指标分析

3、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有( ABCD )此题有问题

A、因果分析法 B、辩证分析法

C、比较法 D、逻辑证明法

E、要素分析法 F、内容分析法

4、 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 ABCDEF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针对性 D、典型性

E、指导性 F、时效性。

5、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 ACDEF )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精选素材,拟订提纲,起草报告和候改定稿

B、审核资料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简述资料整理。

答: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其中文字整理也称作定性资料整理,在通常情况下,文字整理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而数据资料整理也叫定量资料整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2、调查报告在语言运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则:

(1)朴实。(用自己的话再加以阐述)

(2)准确。(同上)

(3)简明。(同上)

(4)庄重。(同上)

(5)修辞。(同上)

四、论述及应用题(两题,共55分)

1、调查资料分析综述。(25)

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他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应运而生,成为普通大众也可以熟练应用的、简便易形的资料统计分析工具。

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中统计分析之外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

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作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2、在前面作业的基础上,拟定一份较详的调查报告提纲,并另外写一个完整的导语。(30分)

要求:格式、内容完整,而且符合教材所述要求。

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

第五篇:《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2010级小学教育专业3班 朱清 学号E1005133321

课题名称:小学生阅读训练的研究

申请人:朱清

一、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已能阅读的本领。

阅读“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现代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交往,如果没有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尊严的自豪愿望,那么他的生活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在提倡和鼓励学生把书作为自己生活中一部分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读书的效率。只有阅读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经过研究与调查,我发现小学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偏少。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并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上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1—9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为800—1200万字,如果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的。

(二)兴趣偏淡。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的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其中个人办理借阅证的仅占0.09%。我对本校1~3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坚持每天阅读的学生仅有34人,小学生中谈“书”色变的大有人在。

(三)目的偏功利。

在升学压力下,许多教师、家长布置给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就是背优秀作文选和做大量习题,视与升学无关的课外阅读为浪费时间。

(四)内容偏杂。

调查发现,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包括动漫卡通类、故事类、科普类、武侠小说类、色情暴力类,文学名著和人物传记仅占一小部分。

(五)技巧偏少。

朗读时声音过高或过低,音色单调,经常出现读错句、破句、丢句、重句等毛病;默读时出声,嘴唇不停在动,速度太慢;不会使用阅读符号;阅读习惯不良,或眼睛离书太近,或歪着、躺着阅读,或摇头晃脑,或用手指着书本读,或在书上乱写乱画等。

附主要参考文献

[1] 作者:刘清涌,《中学语文教学探讨》,文章标题:《培养学生阅读的“嗜好”》,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83年6月第1版。

[2] 作者:周旭伟,《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发表于 2009-08-08,网址是:http://gsyx.cersp.com/article/browse/3008237.jspx。

[3] 作者:金哲民,《阅读教学中的弊病及其诊治》,此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一书中,主编: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社: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出版,出版时间:1996年9月。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阅读还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储备知识、学用结合。如果我们能通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浓厚的阅读兴趣,独立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那将是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寻求知识的泉眼。学生一但对阅读有了兴

趣,他们就会广泛觅食,学而不已,从而能获得比教师直接传授给他们的还要多得多的知识。通过研究还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阅读能力,对问题的观察及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研究内容

1)对学生阅读的现状分析

在研究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在阅读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总量偏少。

(二)兴趣偏淡。

(三)目的偏功利。

(四)内容偏杂。

(五)技巧偏少。

2)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一)是阅读障碍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阅读时经常会遇到“拦路虎”,多次碰壁后,自然就失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挤走了学生的阅读时间。

升学率的指挥棒导致广大师生为追求分数而耗尽精力,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课外阅读。

(三)是家庭示范作用的弱化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渴求。

为了生计,大多数家长奔波忙碌不停,很少能静下心来进行知识“充电”,这严重影响了孩子对课外阅读的渴求。

(四)是阅读的环境阻碍了学生阅读的深入。

有不少家庭认为读书无用,读课外书就更无用了。同时,影响小学生的社会诱惑太多。如,电视剧、武打片、各种游戏唱歌比赛、体育赛等等,很难让小学生静下心仔细阅读。另外,阅读的条件太差。许多农村小学根本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即使有,也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里面的图书早已过时或破烂不堪。

3)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兴趣,使小学生乐读

(1)故事激趣。针对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的特点,教师可通过举办“童话故事大赛”、“动物故事演讲”、“探险神话故事会”,设立“故事大王擂台”等形式,让学生

去读故事、背故事。甚至去编故事,这样就养成了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2)悬念引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讲部分内容情节,吊起学生的胃口,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在解决悬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电视导趣。小学生爱看电视剧。教师应有意识地布置学生看同名文学作品,促使学生阅读。如电视台播放连续剧《水浒传》,我要求学生阅读原著,并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诨号”和主要特长摘抄下来,让学生比较收看电视剧和阅读文学原著的区别。通过对比,学生发现电视虽然形象直观,但只能了解原著的主要情节,看后易忘,耗时多,而阅读原著可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学生们对好汉的“诨号”十分感兴趣,调动起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提高技巧,使小学生善读

(1)学会精读课本内容。要教会小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读准每一个字、词、句,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精读的好习惯。

(2)学会速读课外读物。速读时要坐姿正确,视野开阔,便于“一目十行”;要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精力高度集中,快速地观其概貌,准确地把握原意。

(3)正确使用标注符号。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的字、词、句进行标注,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4)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按照“不动笔墨不动书”的要求,教会学生做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读书笔记的方法。

(三)创造条件,使小学生能读

(1)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书本阅读。在班级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带3~5本书进行交换阅读,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共享。

(2)设立相关课,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如设立阅读课,可采取同题阅读、自由阅读、比较阅读等方法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设立读物推荐课,做到书刊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推荐相结合,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设立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阅读过的书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记忆能力。设立体会交流课,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和体会。

(3)全社会重视,让学生有阅读的环境。提倡家庭亲子共读,做到家长与孩子奇文共欣赏,佳作共分享;父(母)子(女)同进步。学校、班级更要通过“读书节”、

“红领巾读书读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四)享受成功,使小学生终身阅读

(1)“读书成果展”,让学生感受成功。读书成果展可结合学生的不同特长进行分类,通过朗诵看准确、默读看速度、卡片看分类、读书笔记看深度、阅读效果看作文等“五看”比赛,让学生的特长充分得到展示,阅读成果得到肯定。

(2)“三授式”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激励主要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授头衔,就是结合“五看”结果,授予学生各种荣誉称号,如“朗诵大王”、“故事大王”、“阅读之星”、“小高尔基”、“盖鲁迅”、“小作家”、“阅读能手”等称号。此外,还可以用成功小学生的名字命名阅读课,如“吴迪阅读日”、“张丽阅读周”等。授特权,给成功的小学生一些“人无我有”的特别优越感,如可以无限制到图书室借书等。授物质,给一本有趣的图书、一块新颖的橡皮等,保持小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何有目地的观察、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如何有目的地使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当前学校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以及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观察法: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总结。

3)案例研究法。针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者不同年级的学生,为何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进步明显进行个案研究。

4)案例积累法:将每次的个案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

5)经验总结法。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

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2、可行性分析

1)申请人为朱清在职教师,已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具有独立研究能力,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及课题组教师的支持,以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售后技术人员述职报告下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