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论文

2022-04-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幼儿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幼儿期抓起,从幼儿教育入手。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人的素质不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关键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创造性思维人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分阶段的系统工程,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

幼儿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论文 篇1:

浅议素质教育与特色幼儿园的创建

对幼儿素质教育的正确解读,是全面、顺利地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而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领域,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它的发展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因此,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创建特色幼儿园,就是要在“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提高幼儿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教育目标指导下,根据幼儿园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等,建立起幼儿园独特的、稳定的、优化的办学模式,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更好地为培养素质全面的幼儿奠定基础。

一、创出特色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一些认识上还存在模糊性,导致幼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颇,甚至陷入误区。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匡正,使幼儿教育走上更为科学的发展轨道。

近年来,各种特色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幼儿园以艺术教育见长,一些幼儿园的体育特色突出,不少私立幼儿园则被冠以“双语幼儿园”、“艺术幼儿园”的头衔。许多幼儿家长、幼儿园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认为:有某项专长的幼儿园就是特色幼儿园。其实,这是对特色幼儿园建设的误解。特色幼儿园建设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整体系统,它是由系统内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组成的。创建特色幼儿园必须着眼于教育整体改革的全局。缺乏整体思考,只搞几项活动,或只改革某一类课程,单项与单项之间只是孤立存在,缺乏有机联系,这种单项改革往往会偏离目标。因此,我们创建特色幼儿园,必须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子系统或单项的改革,使各项改革组成有机的整体,以达到最优组合和协调,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当然,创建特色幼儿园强调保持“思维策略的整体性”,不等于各项改革在同一时间内一哄而上、“万箭齐发”。尤其是处于特色建设起步阶段的幼儿园,在提出整体改革思路后,要选准突破口,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期推进,这样才能达到整体改革的目的。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促进了幼儿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的一系列根本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幼教改革成果日益增多,使得有些幼儿园因忙于“追新”而陷入困惑;另一方面,办特色幼儿园的风气盛行一时,使得有些幼儿园忙于标新立异,脱离了本园实际。面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坚定“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信念,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从“创建特色幼儿园就是创建专门培养幼儿某种特长的幼儿园”的错误认识中走出来,因为那种重视特长培养而忽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不可取的。要立足于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果简单地将素质教育理解为就是某种技能的培养,那无异于扼杀了绝大部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其适应性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创建特色幼儿园

“特色幼儿园”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辩证统一关系。素质教育是所有幼儿园都必须树立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及在此观念、思想指导下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的共性问题。而创建特色幼儿园,则是依据各园不同的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以体现各个幼儿园的办园特点,这就是幼儿园教育的个性问题。特色幼儿园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特色幼儿园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幼儿园,背离素质教育目标而创建特色幼儿园是反教育的“特色”。同时,特色幼儿园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肥沃的土壤,那么特色幼儿园就是这块土壤上开出的鲜艳的花朵。许多幼儿园正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色和情况,大胆进行改革,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办成了特色幼儿园。那么,在创建特色幼儿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把好方向,打好基础。

幼儿园要创出特色,就必须把握方向,即以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两个法规”为准绳。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基础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必须既面向全体幼儿,又着眼于奠定幼儿的基本而又全面的素质基础。因此,在创办特色幼儿园时尤其要注意,不要将对个别幼儿的要求强加到全体幼儿身上;也不要为了促进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影响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更不能因过早地、过度地让幼儿投身于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减少了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他们愿意从事的活动和游戏。这是创办特色幼儿园的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就会从根本上违背创建特色幼儿园的初衷。

幼儿园要办出特色,还必须打好全面质量的基础。如果一所幼儿园的总体办园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平平,甚至低下,而仅在“特色”方面做文章,如忙于办专长班、开兴趣班等,这种片面性的做法,是收不到办园质量整体优化的效果的,最终恐怕是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的。

2.确立目标,找准“突破口”。

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其目标是群体和个体发展的统一,目的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幼儿教育的目标应指向未来,其任务是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打基础。幼儿园要办出特色,就要从分析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而不能盲目跟从。事实上,从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背景、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师资水平来看,园所之间差异不小,我们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扬长避短,确立具有自己特点的办园思想和目标,才有可能走出一条符合本园实际的特色教育的路子。

众所周知,幼儿园特色建设是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幼儿园要办出特色,还必须从整体着眼,从重点着手,找准“突破口”。例如,有的幼儿园以教育社会化为突破口,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育模式;有的幼儿园以发挥教师特长为突破口,进行教育活动结构改革的尝试;有的则在综合教育改革中,抓住了“教育内容结构的完善”这一核心环节,对课程设置、教育形式、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由此推动了特色教育的全面开展。

3.注重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儿园环境氛围主要指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幼儿园教育舆论的主要倾向、幼儿园人际交流的心理氛围等。这是构成幼儿园特色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是幼儿教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它们既给幼儿教育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条件,又对幼儿教育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幼儿教育在适应这种特定的环境要求的同时,能够而且必须通过自觉的选择和自主的创造,能动地改造环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是人们这种自觉的选择和自主的创造,能动地适应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由此才能创造出幼儿园特色。随波逐流,任幼儿园自然地发展是办不出幼儿园自己的特色的。

在特色幼儿园的建设中,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使师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方式进行调节时,不是单纯靠行政的干预,而主要是靠舆论——幼儿园教育的主导舆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修正教育行为方式。只有如此,幼儿园教育整体才能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组织能力,幼儿园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才会和谐地运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形成幼儿教育整体的合力。

创建特色幼儿园不是园长或幼儿园少数人的事,它是涉及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大事,包括幼儿在内,它是靠幼儿园各个方面人员同心协力、共同合作打造出来的。打造特色幼儿园的前提是幼儿园要有良好、真挚的人际关系与和谐、融洽的交往心理氛围。幼儿园里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缩影,它包含着多层次、多侧面的人员交往,最主要的有园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等。幼儿园里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是教师与幼儿(师幼)之间的交往。师幼间的人际关系结构特点,以及师幼间的交往心理氛围,是幼儿园特色外显的重要特征。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构与和谐的交往心理氛围,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幼儿园整体办园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幼儿园特色不断向更高水平与更高层次发展。

世界经济、文化领域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教育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当前教育界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措施的研究亟待深入。抛开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所应具备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因素不谈,对幼儿素质教育的正确解读,应该是全面、顺利地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幼儿园办学有特色,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从而在今后的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要始终把握住改革的清晰思路,以更加开阔的眼界,着眼于素质教育,把幼儿教育工作自觉地置于“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之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新路。★

作者:康凤英

幼儿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论文 篇2:

论幼儿素质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摘要: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幼儿期抓起,从幼儿教育入手。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人的素质不可能达到较高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 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人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分阶段的系统工程,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概括说,一个人的培养和发展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幼儿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智力开发,这是人一生发展的智力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青少年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知识积累,这是人一生发展的知识基础阶段;第三阶段是成年初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这是人一生发展的知识应用阶段;第四阶段是成年中后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用智力进行创造性工作,这是人一生发展的创新阶段。不论是知识积累、实践还是创新,都是以人的智力为基础的,智力的高低决定了将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而智力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在幼儿期,因而,幼儿教育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幼儿期抓起,从幼儿教育入手。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是,人们提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因为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它的对立面是应试教育。幼儿教育谈不到考试、升学,所以很多人不重视幼儿素质教育,致使素质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基础。

从幼儿发展的特点来看,人的很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等。据关于思维发展关键年龄的研究表明,人自从出生直至思维发展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发展飞跃期,其中三个思维发展飞跃期处于学前阶段。儿童出生八九个月后,直观行动思维开始发展,为第一个飞跃期。二至三岁儿童,由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转折,为第二个飞跃期。五岁至六岁儿童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第三个飞跃期。学前期是神经系统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的智力启蒙有重大作用,也是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如在一项对超常儿童55人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超常儿童在素质上固然有一定优异之处,但主要是由于较好的早期教育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促使他们智力发展较好,并有坚定的意志品质。没有教育和环境这个条件,超常是难以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超常儿童不只是天生的。遗传素质的优异只为超常儿童发展提供可能性,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即使遗传素质好,也不可能成长为超常儿童。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中等以上的智力,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如果注意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的个性特征,就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超常儿童。超常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果教育不当或缺乏进一步的开发与培养,早期发展超常的儿童也会丧失其优势,成为平平庸庸的人。古代“伤仲勇”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适合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都是极端重要的。

二、幼儿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就学校而言,我国教育处于世界前列,获得连续多年的中学生奥林匹克大奖就是见证。而我们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发明、创造、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家不是知识教育第一,而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第一。

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不能传授的,这是一种个性素质。这种素质当然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丰富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源泉。但决不是知识越多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就越强,只要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它就与知识的多少不成比例。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智力是它的支撑点。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幼儿期,因此,幼儿教育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在幼儿阶段形成和得到发展的,幼儿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触发点是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教师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要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本能,为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这是发展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

三、我国教育现实使幼儿教育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家长们都很重视幼儿教育,但在大部分家长思想深处,重视的还是应试教育或知识教育。如有些家长检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是看他会写多少字,会不会加减运算等。有很多幼儿教师也是如此,一方面为使幼儿家长满意,还是应试教育式地给幼儿灌输一些家长满意的知识;一方面还没有从思想上、观念上重视幼儿素质教育,传统式地进行幼教工作,甚至做幼儿的“看管人”。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国的教育现实。我国的现实是,一方面,高呼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所有家长及老师面对的是残酷的升学竞争。成绩高就上高一级学校,成绩低就上不了学。家长为此而矛盾,教师也难于处理。因而我国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处于两难境地。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都很明白,都知道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育及学生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面对现实,他们无可奈何,他们的首要选择只有一个——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进入高一级学校,让家长满意、学校满意。

四、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教育制度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施的是全面发展教育,90年代中期之后提出素质教育,目前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实行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造就适应现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幼儿教育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直接的应试体系,在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环境。但是人们的眼光看得远了,特别是幼儿家长。他们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時候,已经在思考上学的事,眼前的事实使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高中、能不能考上大学。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幼儿教育提前知识化,本末倒置,贻误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实践证明,提倡什么教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改革教育制度。我国教育不改革其制度,永远走不出“分数”的圈套。中小学教育如此,幼儿教育亦如此。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版.

作者:齐山丹

幼儿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论文 篇3:

动手能力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摘 要:幼儿的发展是基础性、奠基性、启蒙性的全面发展。如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如何在幼儿学习阶段为其制定良好的目标并帮助实现,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是目前幼儿教育的一大课题。幼儿教育是启蒙性质的教育,本文提出动手能力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并对幼儿发展的要素,内涵进行展开描述,并对动手能力对其重要性做出展开性的讨论分析,指出动手能力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启示。

关键词:动手能力;幼儿发展;全面发展

1.幼儿全面发展的内涵

幼儿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三个方面,即面向全体幼儿,幼儿全面发展以及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而言,幼儿教育是要面对所有接受上课教学的学生的,是要切实关注到学生们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然而每一个幼儿个体的个性与基础能力又有所差异,对于此种现象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以引导,但总的来讲仍旧以整体上的促进发展为主。就个体而言,每一个学生有着自己不同的个性与基础能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促进其身体、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每一个幼儿的个性与灵魂都是不同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从其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幼儿教育是基础性的,启蒙性的,因此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从心理上,到认知上,到思维能力,到创造能力,都需要在幼儿教育时期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幼儿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1)动手能力的含义

狭义上的动手能力指的是动手操作,然而广义上的动手能力,指的是一种包含了实践、应用、表达的综合能力,在形象上不仅体现了“做”这一行为,更是一种在进行思维过程之后的完成活动的能力。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手脑并用”的理论,即“教育要首脑并用,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践,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动手能力的培养形式有很多种,在幼儿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手工课的形式进行动手能力的培训。在手工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准备某一造型作品,通过简单的造型方法教学,教学生亲手做,动手做,自己思考,自己观察,剪纸或者挂饰等等。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幼儿会通过对教师的作品的观察,以及教师示范操作的观察,提升了注意力并培养了学习兴趣。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就很好地激发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通过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形成了手、脑、眼协调并用的一个过程。通过思考,模仿,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动手能力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的,虽然在手工课堂教学上教师主张学生对其作品以及操作过程进行模仿学习,然而一部分学生就会在模仿的过程中增添自己的东西,这部分东西就属于创意。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区别于任何一个人,在对自己作品的表达上,有的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增添属于自己的特色,带有感情的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这件手工作品成为独一无二属于他的作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一堂手工课堂上,由于母亲节临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妈妈,于是大家對自己动手做一朵康乃馨就有着极大的兴趣。虽然康乃馨的制作过程有点复杂,但由于大家对自己亲手做礼物送个妈妈的渴望,大家都很认真,在示范了每一个过程步骤之后,学生们跟着我的步骤来操作,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不明白不理解的操作步骤问题出现,但也有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这都体现了学生的一个思维过程。同时我还发现有的学生制作的康乃馨的花瓣颜色是各种各样的,可见他对自己制作的康乃馨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要发挥的创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体现了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我没有进行制止,也没有规定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出一模一样的康乃馨,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3.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的孩童的求知欲往往都很强,其身心处在一个待开发待培养的阶段,对于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而言,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幼儿时期的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灌输知识,而在于一种行为方式、认知模式的培养,在动手能力手工课堂的教学上,采取手工作品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加快了协调用眼、脑、手协调操作的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初步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注意力的培养,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幼儿自己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又是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会自主的回顾老师所讲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模仿,甚至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创造力做出新颖的东西,这些都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全面发展带来的重大意义。

4.结语

本文从动手能力的手工课堂教学出发,对手工课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做出展开描述,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动手能力的培养,正如陶行知先生的“手脑并用”理论,实质上就是在鼓励幼儿时期积极展开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以达到幼儿时期启蒙教育的目的,并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打好一个基础。

(作者单位:云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EB/OL]http://www.Bjchy.gov.cn/affair/zfyj/law/15365.htm.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周春梅.加强手工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师范教育,2003:7-8.

[4]王志萍.加强手工教学,促进美术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09,52.

作者:王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游戏精神视角下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彩礼案件问题及法律适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