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2022-04-1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章基于信息公平视域,对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分析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公平中扮演的角色,介绍我国信息公平现状,最后讨论了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社会公平是创建和维系和谐社会的基础,其不仅涉及政治领域的公平,同时还涉及文化领域的公平,很明显也涵盖了信息公平。

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1:

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公民公共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技术优势,促进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更加开放,为开展公民教育提高公民公共意识提供良好平台,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公民公共意识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公民教育中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公民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公民教育

现代社会中,要求合格的公民不但可以合法的谋求自己的合法权利,还应该对他人尽责,对社会尽责,对国家尽责,也就是公民应具有公共意识,这一点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尤为强调。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公民公共意识教育中的作用,则是有待研究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一、公民公共意识的内涵

公民是只有在国家共同体的场景中才能得到准确理解的公共性概念。公民之所以为“公”民,是因为公民诚然是享有权利的独立主体,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有公共意识。如果说公民的主体意识派生于公民权利,那么,公民的公共意识便彰显了公民承担应有义务的责任和自觉。具体来讲,公民的公共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意识

在现代社会,无论自由的价值被抬举到何种重要的地步,都不应将其理解为我行我素。因此,要把自由纳入到健康有序的轨道,就必须确立一套正当的限制性规则——法律。在广泛的意义上,公民的法律意识应该是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统一。

2、协商意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人和群体的利益诉求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面对不同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冲突,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公正、合理和和平的利益协调机制。这种机制的良好运作,不仅依赖于一套外在的制度安排,更依赖于公民个人自觉协商的意识。

3、公德意识

公德意识是对公民道德的最基本、最具体的要求,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相互依赖,彼此支援的公德意识,每个公民不但要学会为自己负责,还要学会对他人负责。在最低水平上,要做到不对其他公民故意伤害,在较高的水平上,则要求公民信仰并维护某种社会公共美德。公民彼此间相互友爱、团结、帮助、信任,在现实生活中维护秩序、爱护公物、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等等,都是公德意识的要求和体现。可以说公德意识主要调节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现代社会良性运作的润滑剂。

4、爱国意识

公民的角色扮演是在民族國家的框架内得以法定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认同并忠诚于自己国家的爱国精神,就成为公民意识的一项基本内容。这是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公民的爱国意识建立在对祖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以及国际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公民意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忠诚祖国,具备本民族精神的公民。

二、公民公共意识的养成途径——公民教育

公民公共意识不是来自先天的作为人的发展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基础,而主要是来自后天的习得、养成和教育,是在先天基础上发展的结果,是后天在先天基础上的文化结晶,不是先天的基础自身。公民教育就是指以公民理念为核心和目标,面向全体公民,通过适当的手段使之养成对自身主体身份的正确认识,准确地把握自己同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习得相应行为能力的活动过程。

公民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是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必须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核心是一种社会公共意识的培养。公民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要求,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二是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帮助每个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三是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认同;四是培养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

学校公民教育历来被视为公民教育实施的最重要平台和途径。几乎没有人否认学校在公民教育中能够和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人们对学校在公民教育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寄予了厚望。人们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是教育活动实施的天然场所,公民教育也一样应该主要依赖这个平台;二是学校公民教育实施的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性较强,学校不但有专业的教材,而且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这构成了其能够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条件。正如王东虓教授所指出的“创新和建立现代公民教育体系,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都要关注的课题。”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内一个重要的机构和场所,除了具备学校其他机构和组织共有的因素特质外,还能够面向社会开放,将学校的公民教育功能向社会延伸。

三、高校图书馆发挥公民教育功能的优势和途径

1、高校图书馆发挥公民教育功能的优势

教育部在200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中的特殊职能及其所拥有的资源、环境、人员优势,决定了它在公民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所发挥的综合优势和作用的任何课堂教学都无法取代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优势。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一种社会职能。在各种社会机构中,只有图书馆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各种载体的馆藏资源,为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丰富的馆藏资源吸引着求知欲望强烈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可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环境优势。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传播地,更是人类文化的集散地,它以庄重典雅的建筑设计、整洁安静的内部环境、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等吸引着社会公众,对社会公众的道德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促使社会公众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技术优势。高校图书馆现代化设备比较完备,为实施公民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校图书馆借助丰富的知识存储和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收集信息,开发网络资源,通过电子阅览室、视听室、多媒体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查阅信息资源的场所。

2、高校图书馆发挥公民教育功能的途径

(1)面向社会适度开发高校图书馆资源。教育部在200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为方便社会公众获得信息和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情况下,应向社会公众开放,解决校外人员进馆借阅问题,面向临近的社区、街道开展服务。

(2)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丰富特色网络信息资源。网站主页可以成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图书馆所展现的各种信息及交流方式都将在这里呈现。为了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速度,图书馆还必须加快其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进程。

(3)开展专题讲座。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传播公共文化,一直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优良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会定期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这些讲座不但面向校内师生,也逐步向社会开放,有力地将校内教育资源延伸到了社会,为社会公众的公民公共意識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必须更加开放,并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灵活运用网络平台,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公民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成有信. 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6(5): 76-80.

[2] 文 平. 当基点由“崇高”向“公民”转移——访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东虓教授[J]. 南风窗, 2005 (17): 38-40.

[3] 吴慰慈. 图书馆学基础[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2-94.

[4] HuCP,HuY,Yan W W.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user perception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ies in China.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online, 2014.

【作者简介】

姚兰(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科服务。

作者:姚兰

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2:

基于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基于信息公平视域,对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分析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公平中扮演的角色,介绍我国信息公平现状,最后讨论了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

社会公平是创建和维系和谐社会的基础,其不仅涉及政治领域的公平,同时还涉及文化领域的公平,很明显也涵盖了信息公平。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信息公平,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1 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与意义

公平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目标之一,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平等和公正。就信息公平而言,其更加强调“平等”的含义。在衡量公平时,平等属于关键尺度之一,可理解成对某种资源进行收集与分配时所呈现的平衡以及对等状态。因而信息公平可理解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分配时所呈现的平衡以及对等状态[1]。

1.1 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

信息公平并非是刻意避开商业元素,希望将信息转化成一种能够被量化的“物品”在广大公民之中予以重新地平均分配,况且不同的人往往对应着不一样的信息需求,因而上述形式的平均分配显然是难以实现的。“信息公平”的主要表现包括下述两点。首先,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具体是指,信息资源在不同信息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应保持一种合理公正的状态,也可理解成不同信息主体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资源。其次,基本信息能力的保障。不同信息主体拥有着不一样的信息消化能力,因此,信息价值在所有信息主体上得到完全一致的实现程度是不可能的。尽管主体相互间在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然而不应该存在过大悬殊,即在公民获取以及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应为其提供完全一致的保障条件(如设备条件等),与此同时,还应利用适当的教育手段以实现对信息主体信息意识的有效启蒙。若未能真正贯彻基本信息能力的保障工作,那么信息公平也就无从谈起了。

1.2 信息公平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信息社会”的理念已然深深植入人们的心中,具体表现在下述方面:互联网成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成了广大公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一种必要资源。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给我国广大公民带来极大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信息富有者、信息贫困者之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分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两极分化问题愈发严重,消除这种两极分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收集与分配领域,信息公平反映了社会管理者把信息资源视作一种能够计量的事物,并依据其价值在所有公民中进行均等分配。每一位公民在上述过程中均应被赋予被平等对待的权利。很显然,这是社会公平在信息领域的一种客观反映,与此同时,还是公民拥有的公共文化权利的根本内容[2]。由此可见,保障信息公平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公平中扮演的角色

每位公民结合具体需要收集与利用相关信息资源,是信息公平的基本内容。现阶段,信息服务机构虽然种类繁多,然而不同机构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建设初衷,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其在服务对象上的不同,同时还意味着无论是在服务广度上,还是在开放程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斥资兴建的以服务广大公民为目的的信息机构。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由于先天具有“公共性”,自然使其肩负起了为公民提供公平阅读服务的重要责任。正像《公共图书馆宣言》(1972年)提到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3]《格拉斯哥宣言》(2002年)也提及:“保证获取知识自由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所有公共图书馆应当肩负起的核心职责之一”。[4]由此可见,促进信息公平,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是公共图书馆的一种先天使命。

3 我国信息公平现状

3.1 信息主体的信息权利意识薄弱

受政治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为领导决策服务”等自然而然地成了信息服务的目标,而此类口号也逐渐发展成了信息资源等级分配的借口,导致广大公民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信息权利,使公共信息资源集中流向以管理阶层为代表的强势群体。信息权利意识相对薄弱化,造成广大公民浑然不觉,感受不到此种不公平。

3.2 信息资源的配置失衡

在我国,因为尚未建立起配套的协调机制以及合理的调控制度,造成不同地区对应着不同的公共信息资源配置,暴露出非常明显的差距。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资源配置存在严重失衡问题,导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人们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3 获取信息的数字条件具有地区差异

就各个省份的网民数量来看,北京互联网应用水平在国内最高,其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70.3%,而贵州等落后省区的这一数据甚至不足25%。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条件差距,这给信息主体收集和利用信息形成了严重制约,使信息不公平这一现象日益加剧。

4 信息公平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

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的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实施该工程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而有效的保障策略(见图1)。

李秋枝:基于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研究

李秋枝:基于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公民阅读权利保障策略研究

图1 公民阅读权利保障机制4.1 推进立法进程,赋予公民阅读权

在我国,阅读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只有重视读者的阅读权利,并通过法律加以保障,才能让公民的这项权利得以广泛且自由的应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逐渐关注公民阅读权利保障问题[5]。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之后,逐渐明确了读者权益的核心,即公民能够公平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法律权利。这一點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同。在阅读权益这一块,若缺乏配套的法律保障,那么公民在享有时无疑会面对大打折扣的问题。为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我国业界人士长期专注于推进相关的立法进程。2010年,詹福瑞便基于保障公民阅读权利问题,向全国人大郑重提交了名为“保障全民阅读、推进图书馆立法进程”的议案。他指出:现阶段,国内功利主义有逐渐抬头趋势,读书氛围受到严重破坏,国民阅读率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6]。经由影视等现代视觉媒介取得的信息在质量上和阅读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阅读会对抽象文字进行加工而内化成知识,而视觉媒体则以比较直接的方式灌输人们一些内容。为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坚持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满足所有公民的阅读需求,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先天职责所在,与此同时,保证公民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也是公共图书馆不容推卸的义务。由此可见,应大力推进相关的立法进程,赋予公民阅读权,最终推动与保障公民阅读活动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4.2 找准自身定位,突出人文关怀

公共图书馆既然被冠以“公共”二字,便应当保持和突出自身的公共性,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立足于自身情况,不断培育和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服务。所以,公共图书馆应准确把握不同人群所对应的信息需求,基于信息公平服务这一宗旨,来落实对广大公民的信息服务工作。尤其是对弱势群体之中的那些信息贫困者,如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等,当其有阅读需求时,应按照有关政策向其提供一定的服务倾斜,以此缩小信息人群由于能力等问题而形成的差距,从而推动公民阅读服务的公平化。为突出人文关怀,公共图书馆应对全体公民予以公平的信息权限,不允许有身份歧视,全面且深入地贯彻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在这方面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了相关尝试,如郑州市公共图书馆以免费方式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杭州市图书馆自2008 年开始执行借书免押金政策,大幅降低了借书门槛,甚至允许乞丐这一类特殊群体进馆阅读。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假若有天堂,那么天堂最好是图书馆的模样”,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公民的天堂,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突出人文关怀,促进信息公平的一种典型做法[7]。

4.3 创新服务手段,方便读者借阅

4.3.1 设立流动图书馆。为满足不方便到馆的公民的阅读需求,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始尝试流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因而该模式具有两大突出优势:分布面广、服务灵活。该种服务方式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如挪威推出了流动书船的阅读服务模式,而印度尼西亚则推出了基于自行车(或三轮车)的阅读服务模式。[8]最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也开始尝试流动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模式。如东莞市在构建和完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先后建成了一百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该服务站能够在任何地方为用户提供及时且高效的服务,无论是在读者证办理上,还是在图书借还、书目查询上,均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还在总分馆之间肩负起来了物流传递工具的角色,为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完善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图书馆触角遍及本市,为公民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2 提供通借通还服务。通借通还指的是允许读者到图书馆服务网络覆盖之下的任意一家图书馆借书和还书。若想顺利开展通借通还服务,需要建立一个各个图书馆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只有建立读者借阅记录库,才能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合理调配。苏州图书馆以通借通还服务模式为基础,进行了大胆创新,并收获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传统通借通还服务模式中,需要定期把异地借出的图书归还到分馆,但考虑到分馆图书资源在产权上也归苏州图书馆所有,因而由A 馆借出的图书馆可遵循就近原则在B 馆归还,而B馆无须把它们归还至A 馆。总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时机对各个分馆进行统一的图书调配,如此一来,能够明显减少通借通还的运作成本。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的应用能够很好解决资源的配置难题,使得广大公众可以就近借出和归还所需的图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3 农家书屋。很多地区的农民群众借书难。为解决该问题,自2007年开始,我国开始尝试“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特点的文化服务设施,由行政村出资建设,交给农民自己打理,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实用型的信息资源[9]。对于公共图书馆,应立足于本身职能,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该组织寓教于乐且能够为农民所接受的读书活动,引导该群体多多阅读、正确阅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4 加强数字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属于国家层面的信息基础工程,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实现。现阶段,应围绕数字资源建设这一核心,着力打造基层服务网点,凭借丰富的传播方式,遵循共建共享原则,有效推动国家、省、市三位一体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为广大公民的公平阅读提供必要的资源平台。如重视和推动资源镜像站的建设,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积极协调好各级网点的日常工作。各级公共图书馆应采用统一制式,做到科学分工,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健全自身的各项基本设施,使自身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之中的关键一环。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应重点建设和完善三大数据库,首先是地方特色信息资源库,其次是农村实用信息库,最后是产业信息资源库,从而不断丰富文化信息资源,为其有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在建设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资源配送以及管理工作,将免费的、有用的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传递至各个基层服务网点。

5 结语

目前,我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均面临一定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因而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保障策略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只有不断完善公民阅读服务体系,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公民的实际需要,才能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阅读权利。

参考文献:

[1] 蒋玲,卿玉弢.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与弱势群体阅读权利之保障[J].中国出版,2012(2):23-26.

[2] 张建中.试论保障阅读权利与公共图书馆服务[J].贵图学刊,2012(2):61-62.

[3] 吴正荆,孙成江,鞠永辉.综合性区域图书馆联盟社会信息公平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9):13-17.

[4] 吕梅.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閱读权利[J].全国新书目,2007(10):85-87.

[5] 吴正荆,孙成江,袁艺.基于信息公平的东中西部公共图书馆公平服务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27-31.

[6] 贾艳平,杨丽辉,李金秀.基于信息公平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矛盾及机制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8):24-28.

[7] 董敏,武庆圆.图书馆在促进社会信息公平中的作用及其强化措施[J].情报科学,2009(6):820-822.

[8] 赵春辉.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平职能的制约因素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9):18-21.

[9] 方杲,汪健.公平的正义:公共图书馆促进信息公平的伦理基石[J].图书馆,2015(3):1-6.

(编校:周雪芹)

作者:李秋枝

公民图书馆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3:

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体现了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社会身份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关系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思想品德课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要增强初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其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下面以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为例,谈谈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思想品德课程的这一核心理念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好人”(积极健康)维度,二是“好公民”(负责任的公民)维度。课程要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任务。

现代公民意识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自我层面的,即主体意识;法律层面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也称之为公民的身份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道德、伦理层面的公民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升华;还有国家层面的,如爱国意识,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因此,具体来讲,公民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公德意识等。

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内容板块,有机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2011版课程标准在内容修订上,还增加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保护环境”“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传统”等内容。课程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权利和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理性责权观、公平与正义等品质。在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二、探索培养公民意识的策略

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形成感性认识,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不断形成理性认识。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弘扬人本精神,创造性地挖掘教育资源,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从公民的视角看问题,在实践中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做合格公民。

1.弘扬人本精神,促进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性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弘扬人本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落地”——实现品德的内化与践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应以初中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尊重学生生成的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思想品德课不是一种知识课程,而是融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求教师树立综合课程意识,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把学好知识、发展能力、转化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1课第3框“学会亲近社会”时,笔者引入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大量网友支持不扶倒地老人”。这一场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此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自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笔者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该不该扶?扶了老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析其利害,最后达成了共识: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关心社会;但见义勇为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此时,笔者进一步追问:请你说说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和“看客”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畅所欲言,如:看到同学有浪费现象不能制止,看到地上有垃圾不能主动捡起……这时,笔者抛出第三个问题:“看客”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对你有什么启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你有哪些合理性建议?此时,学生热情高涨,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深刻认识到克服“看客”现象,人人有责,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学会亲近社会,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公民意识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在尊重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展开探究,深入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实现了知识、情感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自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

2.挖掘教学资源,寻找公民意识教育的支撑点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更是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丰富和拓展教学素材。本地的人文生活素材、社会热点等时事资源、校本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还可引领学生学会观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源,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公民意识教育才具有实践支撑,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内化与践行。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9课第2框“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时,笔者以备受社会关注的“保卫钓鱼岛引发的打砸日货事件”为素材,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讨论“打砸日货是否是爱国行为”。开始,学生对钓鱼岛事件纷纷表示愤慨,情绪激动,对日本充满了不满和憎恨的情绪,因而,不少学生认为打砸行为是爱国的表现。笔者先肯定了学生的爱国意识,然后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思考打砸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学生的情感逐渐趋于理性,认识到打砸伤人事件不仅对他人、还对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懂得了行使权利也要遵守法律;同时,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爱国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支持国货,拥护党的领导等方式进行,懂得了要理性爱国,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政热点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法律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材和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情,沟通教材资源与社会资源,用鲜活的生活素材触发学生的情感,摒弃空洞的说教,为公民意识教育找到有力的支撑点,真正实现公民意识的内化与践行。

3.多样教学方法,提高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性

公民意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品质。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新增的14条建议中,也提出教师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悟;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公民自我成长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打破课内外的界限,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调查采访、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方式,真实地参与公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第20课第3框“保护环境”之前,发动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参观等来搜集环境现状、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为解决环境问题所进行的努力等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积极响应,自发组成小组开展调查。有的通过网络,有的去图书馆查资料,有的询问环保部门……学生拍摄了大量照片,收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料。教学时,先让学生展示调查成果,据此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体现和危害。通过原来的环境图片和被破坏后的环境图片进行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们被震撼了,他们没有想到身边会有这么多环境问题。学生在调查中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并有了初步的思考,因而能踊跃发言。他们为家乡严峻的环境问题深表忧虑,并积极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学生领会到,保护环境事关重大,人人有责,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保护环境的政策,践行保护环境。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

4.实施多元评价,升华公民意识教育的深刻性

思想品德课的多元评价有其特殊性,因为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要通过学生行为和外部表现才能确认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鼓励学生、家长、同学等参与到评价中来,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评价的方式也要尽量多元化,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自评与互评、他评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第2课第1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时,笔者设计了“我的收获”“我的成长记录”栏目,让学生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反思、自我鉴定、自我评价,主要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同时笔者又以小组评价的形式,让学生以向XX同学学习、向XX同学提建议的方式进行互评,主要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表现。另外,在评价时也要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因素,因此,笔者也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参与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家中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也看见了同学、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也明白自己不仅是一个个体,还是班级的一份子,是家中的一份子,是社会的一份子,从而对自己的表现和责任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坚持多元主体相结合、多元方式相结合,让学生不仅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班级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好公民,这样才能让公民意识教育因为真实而有深度。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思想品德课程独特价值的体现。公民意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强盛的基石,教师要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培养具有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合格公民。

(作者单位: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江苏常州 2132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作者:童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情境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