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论文

2022-04-2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新时期下,做好五年制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就班主任如何做好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做初步的探讨。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论文 篇1:

基于五年制高职院校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自信

摘  要:学校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最终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从而促进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办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进步。本文结合“文化自信”的内涵,针对五年制高职院校当前建设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给出能够推动五年制高职院校获得文化自信的策略,包括建设核心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谋求校企合作等,以期使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强大自信,深深扎根于五年制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心中。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在我国教育领域之中,五年制高职院校属于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国高度重视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发展,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的物质保障。但是,五年制高职院校要想成为一流高职院校,还需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尤其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层面的自信。由此可见,五年制高职院校不仅要谋求自身的发展以及进步,还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强国”的目标,力求通过培养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文化自信相关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应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之中优秀的部分,不忘初心,使中华民族获得正向的精神指引,拥有中国特色的力量以及价值[1]。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具备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不断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产生了先进的革命文化以及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创新文化。上述基础使我国文化建设的根基难以撼动,使我国拥有文化自信这一强大的底气。

二、影响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文化自信的因素

首先,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进入发展速度迅猛的新时期。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五年制高职院校通常重视对校园环境、实验实训条件等“硬件”的完善,却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等“软件”的发展,而且有部分五年制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了解自身的具体功能,缺乏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让位”于专业技能教育,导致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文化自信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实现[2]。

其次,对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发展脉络进行观察不难看出,五年制高职院校通常由三种模式构成:第一种为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组合“升级”或者单独“升级”;第二种为部分高等专业学校合并,或者多个高等专业学校组合而成;第三种为现有的职业大学或者成人高校转制建立。由于上述模式通常涉及多个学校,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内部存在整合方面的问题。五年制高职院校通常重视对校区、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的整合,忽视对相同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整合,使得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建设文化自信层面缺失系统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养在开展过程中遭遇难题。

最后,尽管在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地位是高等教育,其自身也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五年制高职院校内部学习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同样持有高等院校的毕业证书,但是五年制高职院校属于专科,我国社会内部长期存在“专科不如本科”的思想,导致五年制高职院校处于高等院校“食物链末端”。究其本质而言,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并非教育层次,但是五年制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自身的文化自信也受到消极影响。

三、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深厚的文化积淀

高职教育以及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在1998年才正式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得到确认。直到21世纪,我国才真正提出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五年制高职院校当前已经获得迅猛发展,获得诸多政策扶持,但是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发展起步较晚,而本科院校的发展时间相对较长。而且本科院校之中有很多为“百年名校”,在我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五年制高职院校并不具备此类本科院校的文化积淀,社会也缺乏对五年制高职院校的认同感。因此,学校在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存在阻碍[3]。

(二)缺乏自信的办学理念以及方向

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文化根基就是办学理念,直接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方式等重要问题产生影响。在我国,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当同时具备“职业性”以及“高等性”两种特征,其培养出的人才应当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但是部分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以及方向方面,錯误地“照抄照搬”本科院校的办学方式,认为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就能够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盲目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目标自信,在开展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模式自信,在确认办学理念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方向自信。

(三)缺乏应有的集体文化认同感

进入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因此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因为“不够优秀”才进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出现无心学习、缺乏生活目标、态度消极等问题,在校园内得过且过,自然不会产生应有的文化自信。由于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十分发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传输,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容易接触到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例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等。学生涉世未深,很容易遭受上述思想的毒害,不仅无法产生文化自信,还可能会抗拒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政教育,逐渐向“深渊”坠落。而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受到学生状态的影响,工作成就感缺失,由于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教学成果,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消极心态。不仅如此,与本科院校相比,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个人发展、社会地位、学术研究、职称评定、教学项目申报等方面处于劣势,难以在工作中产生文化自信[4]。

四、五年制高职院校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构建自身核心专业,谋求发展特色

与本科院校的综合性素质教育不同,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强烈的目标导向,专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在获得明确的目标导向之后,五年制高职院校才能在办学方面获得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五年制高职院校要想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以及知名度,为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提供更多的培养空间,必须将目光放在专业层面。基于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当将自身条件作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确定核心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使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成为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核[5]。

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当将核心专业作为自身的“品牌”,改变高职院校在社会大众认知结构中的“末端”认识,使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全新的认知,改变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原有的看法,使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培养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坚实的土壤。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思政,提高育人实效性

各类高校的专业课程应当做到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多方协同。在课程思政之中,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专业教育在内的全部课程,其导向为立德树人,进而构建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合力。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有课程之中,尤其要重视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育人作用提供助力。

要想真正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五年制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帮助高职学生塑造核心价值观,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强化教育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在专业课程之中突出工匠精神,使高职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职业精神,对自身所学的专业产生高度认同感,将专业技能作为基础,提升文化自信。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教育着力点,推动五年制高职院校所有专业课程形成同频共振式的合力育人模式,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使高职学生认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高职院校自身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6]。

(三)校企合作,建设文化自信

五年制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积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入行业企业的力量。五年制高职院校应立足为地方经济提供服务的使命,通过培养人才实现校企合作,获得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五年制高职院校应明确企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人才培养导向,使岗位需求与校内人才培养之间深度融合,延伸人才培养链条,增强教育实效性。

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五年制高职院校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通过岗位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职学生的水平满足市场环境和各类企业的需求,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或者社会力量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五年制高职院校应当对服务地方这一需求导向进行明确,为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将“产教融合”作为培养平台,将服务地方作为坚定不移的教育导向,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获得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

(四)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

五年制高职院校要想在内部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必须重视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因此,五年制高职院校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领导,保证全体师生能够处于正确的意识形态之中。例如,对于高职院校内部的党员,必须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觉悟,将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活动相结合,保证党员活动在高职院校内部定期开展,要求所有党员参与党课教学,在校内举办“党的光辉指引我们砥砺前行”主题观影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建党爱党”相关征文活动、思政教育相关课题申报活动等,使民族的、时代的精神得到发扬。高职院校还可按照实际工作要求,在校内设置“主题党日”,促进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强化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高职院校各部门的党支部应当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研讨会议等,通过党支部宣传党的理论、党的精神以及当前的时政热点,保证党员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吸引积极分子入党,为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文化自信建设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7]。

五、结论

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院校要想真正获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工做到“多管齐下”,不仅要在内部对自身的教育模式进行完善以及创新,还应当结合外部力量,例如相关企业、社会各界的力量等,充分体现文化育人功能,实现文化自信反哺高职院校的纵深化、内涵式发展,使高职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長为全面发展的、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琼. 基于五年制高职院校谈中国传统文化自信[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25-26.

[2] 黄澌. 高职院校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7):12-13.

[3] 戴铮铮. 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6):84-85+91.

[4] 林森. 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研究[J]. 采写编,2019(05):161-162+192.

[5] 王永刚. 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智库时代,2019(04):111-112.

[6] 卢俊颖.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 区域治理,2019(29):179-181.

[7] 杜菁锋.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思路与实现路径[J]. 汉字文化,2020(19):16-17.

(荐稿人:刘嘉铭,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邱丽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论文 篇2:

班主任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探讨

【摘 要】新时期下,做好五年制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就班主任如何做好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班主任 思想教育

五年制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和欢迎。但由于学生入学时年龄偏小,网络、社会对学生三观形成影响大,教学方式较初中有了很大的改变等特点,五年制高职生的思想教育面临不小的困难。作为一名五年制高职的班主任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笔者试从日常教学管理获取的体会和经验中探讨一些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

第一,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从我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上看,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录取分数越来越低。与通过高考的三年制大专学生相比,绝大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都属于初中时的问题学生和厌学学生,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第二,良好习惯尚未養成,自我控制能力低,违纪现象偏多。大多数五年制高职学生时间观念差,爱睡懒觉,容易迟到,甚至旷课。上课不专心听讲,不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校纪校规,违纪现象偏多。

第三,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有厌学情绪,在报考高中无望的情况下,迫于家长的意愿报考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很难达到高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的起点要求。学生因为基础差又导致对新知识“不理不睬”,因此课程不及格是普遍现象。

第四,心理素质较脆弱。许多五年制高职学生不知道如何做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在学校里不能与同学和平相处,在家庭中不能理解父母。

二 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条件相对优越。以我担任班主任的教学班级为例,全班学生都能按时交学费。但相关统计数据却表明,学生的月消费额与他们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却成反比。(2)基础差,学习的动力不足。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这势必造成学生一进校就听不懂、跟不上,以致于不想学。(3)多层次培养模式影响教师因材施教、分类管理。以我校为例,因为同时存在三年制大专、五年制高职、本科、民族预科班、成人函授班等不同学制,又统一使用相同的校纪校规,这不免造成五年制高职学生既像三年制大专生,又像中专生的“双重”性格,学生既希望享有三年制大专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利,又希望不履行大专学生的考核标准义务。(4)单亲和问题家庭的孩子较多。根据我对学生家庭情况的摸底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中有近一半来自问题家庭或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由老人抚养、家长的溺爱等因素导致孩子的性格较为敏感,要么自暴自弃,要么自由散漫,行为上叛逆、自卑、胆小。

除此以外,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还包括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家庭影响等带有普遍性的因素,在这里不作为重点展开论述。

三 班主任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班主任应根据校规,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行为规则,用于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并严格落实班规,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通过召开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自己的不良学习生活习惯,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

第二,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教育学生尊重父母,了解他们为其成长所付出的心血,珍惜并感恩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同时,班主任要在课堂上做学生的严师,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解决学生所提出的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取得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第三,开展欣赏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大都居班上的中下水平,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与“唯考试分数至上”的影响下,经常成为批评的对象,因而很少得到来自父母和教师的欣赏与关注,因此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作为五年制高职班的班主任,应当首先改变传统评价学生的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发现、挖掘学生的潜力,给学生提供一次自我展示的平台,对学生的每一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重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塑造全新自我的求知欲。

第四,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学生从进班的第一天起就需要着手完成进入职场的各项准备。班主任应当通过主题班会、日常教育、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介绍,并且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增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动力。

总之,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勇于创新,就能逐渐摸索出一套既不同于三年制大专和中专,又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真正实现五年制高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补充作用。

〔责任编辑:范可〕

作者:杨玲

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论文 篇3:

五年制高职发展“瓶颈”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五年制高职生源逐年减少,生源质量差,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教育 体育教学 理念转变

近几年, 五年制高职学生难教、上课不好好听讲,厌学现象严重;自我约束力差,纪律散漫;中途离校率高、毕业率低;就业率、就业质量不高等现象,是所有开设五年制高职专业学校的普遍反映,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经过最初的红红火火后,也碰到了自己发展中的“瓶颈”。

笔者对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供广大高职院校教育者参考。

五年制高职“瓶颈”产生的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

(1)五年制高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用人单位及家长对政策不了解,对于五年制高职毕业生不认可, 是造成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关于五年制高职培养的人才目标以及方式在社会上并没有大力宣传,毕业生所具备的优点无人知晓,使得用人单位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信任度低,认为五年制高职毕业生不足以担当重任,好的企业招聘时直接标明不招收五年制高职毕业生。

(2)大学扩招、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报考五年制高职的学生越来越少, 生源质量差,学不懂,是学生流失率高的最主要原因。

有些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年龄小, 较早进入社会怕学坏了,而让孩子上了五年制高职,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孩子在学校有什么违纪或学习困难的事情联系家长,他们也不积极配合教育学生,对孩子疏于管理,放任其发展。

(3)正牌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更别提一个高职毕业生了,而五年制高职的学习周期较长,学生学习基础差,不能坚持完成学业,这也是五年制高职学生流失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内部原因

(1)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特点造成,五年制高职招收的大多是初中毕业后未考上高中的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年龄小,大多数年龄在14岁~16岁之间,处于从少年后期到青年时期过渡的青春发育期,情绪行为和心理波动性较大,观念上、道德上容易产生错位和倾斜。这些学生进入高职后脱离了家长的监管,面对新的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诱惑,分辨能力差,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

(2)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面对一年不如一年的生源质量,怎么样经过五年的学习,将其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的人才, 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对于五年制的定位在探索、思考中。

大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同时开设有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招收高中毕业生,经历过高考的严酷,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文化基础高,思想成熟,接受能力等各方面较初中毕业的五年制高职学生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为三年制高职和五年制高职授课的老师,时间长了后,心里会产生落差,主观上就轻视了五年制高职生,认为五年制高职学生任何一方面都比不上三年制高职生,无论是文化课还是实习、实训都不如三年制高职生,因此在安排授课任务时都愿意为三年制学生授课,无形中造成五年制高职生所配备的师资不如三年制高职。

解决五年制高职“瓶颈”的主要途径

1.加强五年制高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提高五年制高职在社会上知名度。

五年制高职教育最初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生产一线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和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需要而设立的, 它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五年时间里,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作为未来社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五年制教学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五年制高职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五年制高职具有学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较低,而教育效益和回报较高的特点。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

3.五年制学生年龄小,情绪波动大等特点,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除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外,也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渗入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

4.学校内部在管理中政策可偏向五年制高职,对为五年制高职授课的老师相应奖励;调整放宽五年制高职学籍管理政策。

可以看出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较之实践动手能力差,所以在前两年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上课跟着老师思路走,集中思想听讲;课后复习,勤动手,多做练习,则对于理论课的学习将事半功倍。而在后三年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在实验室、实习车间要敢于动手,熟能生巧。要让学生敢于进取,多参加社会上的技能考试,技多不压身,为以后的就业作好准备,也为自己以后的再学习打好基础。

5. 教师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对学生的考评办法进行相应修改,提高学生的学习以及接受能力,注重五年制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着重培养。学校可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都能人尽其才,增强其学习的决心与自信心,进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国家对五年制高职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前两年的助学金制度以及各个学校设立的勤工俭学岗位,都保证了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离开学校。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教务科 陕西西安

作者:牒玉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道德困境下德育教学论文下一篇:新课程课堂教学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