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项目规划

2022-07-25

第一篇:农业综合项目规划

农业综合体项目规划

洪广镇田园怡景高效农业综合体

项目建设规划设计

广荣村田园怡景高效农业综合体项目区,位于贺兰县中北部,与石嘴山市交界,南至银汝路、西至东一支渠、北至平罗交界、东至洪广营。概算投资3亿元,总规划面积约2655.45亩,其中:村庄用地60亩;一般农用地1158.15亩;自然保留地194.85亩;基本农田510.45亩;坑塘水面729.25亩;农田水利用地2.25亩。

项目于今年10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底前建成投产。主要发展设施农业、食用菌种植、高效水产养殖、农业科研研究、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民俗体验及旅游观光等。采取六联动(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市场+农户)、五保障(政策、技术、服务、资金、效益)的运营机制,构建“公司+园区+贫困户”产业扶贫运营平台,打造洪广镇广荣扶贫产业园区。项目充分发挥社会扶贫投资,创新扶贫模式,采用和政府共同成立基金运营公司,由基金运营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并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进行运作,确保到2020年实现我镇1159户建档立卡户和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项目自开工以来,正在组织实施正源街以东34栋设施

1 拱棚的放线、预埋件基坑开挖和项目区外围绿化工程,预计11月25日前完成拱棚地下基础和植树绿化工作。同时,计划在11月初开挖正源街以西景观水系,计划2018年5月份前,全面完成湖边景观绿化工程和34栋单体拱棚的建设工程。北庙

1、2队民俗村改造新建拆迁工作,已成立工作组并召开村民大会,10月底前完成协议签订工作。

田园怡景(广荣扶贫产业园)开发坚持扶贫产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开发,将中医药产业、农业、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景区内部各功能区项目之间设计突出传统与时尚、经济与生态、企业与社区、文化与旅游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塑造引擎性项目,形成核心吸引力。

主要从7个板块划分功能区:

1、主入口体验区-打造珍惜植物停车场、景区精神堡垒机特色主入口观光区;

2、现代农业生态养殖体验区-通过入口广场进入到生态滨水区,穿过荷花池可进入到游客接待中心,规划有特色滨水农业有机生态餐厅,自然生态鸟岛,黑天鹅养殖基地及健康水产养殖,既可以感受多种景观体验,也可以品尝到新鲜健康的农产品;

3、生态农业花田种植体验区-以开花的农作物为主要种植对象,穿插景观花海,在体验区打造特色民俗商业街及七彩眷村,集住宿、餐饮、商业为一体;

4、现代农业科研商务体验区-主要以科研教育、商务贸易为主。建设现代化

2 智能温室、现代化农业科研教育基地及生物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更宽广的交流学习平台;

5、现代农业阳光大棚种植区-主要分为智能控温大棚及传统膜结构大棚,用于培育各种农作物;

6、农产品加工基地-景区内的农作物及中草药种植都可通过加工基地进行深度加工,生产成熟健康的周边产品进行售卖,带动景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解决周边居民的就业问题;

7、有机肥加工基地-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项目的建成必将对周边居民产生巨大影响,辐射带动广荣村、北庙村、洪西村、洪广村、高荣村、金沙村、欣荣村。 景区内部的管理运营必将解决大量的滞留劳动力,对村落的重建意味着将来大量的客流量的涌入,带动就业人数,整个项目为我镇镇域范围内的村民的生活质量及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农业旅游扶贫战略推动生态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的定位。

洪广镇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29日

3

第二篇:桑植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十二五”规划选点情况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常规项目)

2011年:陈家河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开发治理面积0.55万亩,涉及村11个,总人口8185人。 总投资5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7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144万元,自筹资金74万元(投劳折资54.7万元)。

2012年:芙蓉桥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开发治理面积0.6万亩,涉及村6个,总人口8500人。

总投资109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693万元,省级财政投资277万元,自筹资金124万元(投劳折资88万元)。

2013年:刘家坪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开发治理面积0.63万亩,涉及村8个,总人口7900人。 总投资11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76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300万元,自筹资金130万元(投劳折资96万元)。

2014年:空壳树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开发治理面积0.77万亩,涉及村10个,总人口9900人。 总投资13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83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330万元,自筹资金155万元(投劳折资100万元)。

2015年:瑞塔铺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开发治理面积0.74万亩,涉及村10个,总人口14300人。

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85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335

万元,自筹资金165万元(投劳折资110万元)。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土地治理试点项目

1、河口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廖家村妖气洞茶叶合作社茶叶基地建设项目)

治理面积2600亩,涉及以咱、马洛两村,总人口2200人。 总投资3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80万元,自筹资金55万元(投劳折资4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新修拦河坝两座,衬砌灌溉渠道2条共长2.4km,排洪渠2条长2.8km,新修机耕路2条长3.5km,购仪器设备2台,技术培训1000人次。

主要效益:新增灌溉面积1600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亩,新增除涝面积500亩,新增茶叶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50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45万元。

2、廖家村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桑植县油茶协会基地建设项目)

治理面积3000亩,涉及以冲天溪、等4个村,总人口3200人。 总投资3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80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投劳折资5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新修电力提灌站1座,架设10kv线路1.5km,衬砌灌溉渠道3条共长3.5km,排洪渠2条长2km,新修机耕路3条长

4.5km,购仪器设备2台,技术培训1000人次。

主要效益: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亩,新增除涝面积600亩,新增油料1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25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67.5万元。

3、官地坪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魔竽基地建设项目)

治理面积2800亩,涉及黄家台等3个村,总人口3650人。 总投资4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80万元,自筹资金170万元(投劳折资10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新修拦河坝2座,衬砌灌溉渠道3条共长6.5km,排洪渠2条长2km,新修机耕路3条长4.5km,购仪器设备2台,技术培训1000人次。

主要效益: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800亩,新增除涝面积400亩,新增魔芋21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10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63万元。

三、小流域治理生态治理项目

1、谷罗山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

控制流域面积70km2,开发治理面积0.52万亩,涉及谷罗山乡牛洞口等4个村,总人口3950人。

主要建设内容:扩建加固拦河坝1座,老渠整修3条长4.5km,衬砌田间渠道3条长2km,新建谷坊3座,溪流护岸1200米,新修

砂石路2条长3km,营造水源涵养林2000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总投资6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4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16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投劳折资80万元)。

主要效益:新增灌溉面积3200亩,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新增除涝面积1000亩,新增粮食产量52万公斤,油料8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16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94.8万元。

2、麦地坪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

控制流域面积45km2,开发治理面积0.40万亩,涉及麦地坪乡青峰溪等4个村,总人口4230人。

主要建设内容:扩建加固拦河坝3座,老渠整修2条长4.5km,衬砌田间渠道5条长4.2km,新建谷坊2座,溪流护岸2000米,新修砂石路3条长3.5km,营造水源涵养林1000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

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省级财政投资120万元,自筹资金80万元(投劳折资60万元)。

主要效益: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500亩,新增除涝面积10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000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5km2新增粮食40万公斤,新增油料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20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66万元。

桑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1年4月18日

第三篇:河东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河东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保持农业综合开发连续性和整体性。根据《临沂市“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意见》基本精神,结合全区“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特编制本规划。

1、农业综合开发简要回顾

1.1 1988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情况

1988年以来,在河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指导下,经过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自1995年建区以来,完成投资733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市各级财政投资2733万元。通过项目实施,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项目8个。

项目涉及汤河、相公、太平、八湖、郑旺、芝麻墩、梅埠7个乡镇。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十年来动用土石90万立方米,开挖疏浚渠道550公里,衬砌渠道110.6公里,建U型渠41公里,建桥涵闸1181座。新打机电井20眼,建电灌站4座,改造扬水站1处。新修道路120公里,整修道路110公

1 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新增除涝面积3万亩。累计新增粮食1830万公斤。新建补、植农田林网5380亩(折实),植树65万棵,建护林房55处。

——改善了生态环境。项目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田间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林木覆盖率由18%提高到24%。八湖万亩藕塘和兰冠花卉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形成了生态农业示范区和观光旅游区。

——农业结构调整得到优化。通过十年开发,共建设优质粮、杞柳、蔬菜、西瓜基地5万亩,扶持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8处,农产品加工能力得到加强。

——农村科技水平得到提高。新建、配套、完善各类科技服务中心8处,科技示范园2处。培训农民技术人员5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0万份,购仪器30台(套)。项目区农业科技贡献率由过去的不到50%提高到65%。

——增加了农民收入,密切了党群关系。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开发前的2700元提高到3100元,比项目区多出400元;多种经营项目和龙头企业安排就业农村劳动力3000多个。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1.2农业综合开发的经验教训

2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河东区委、区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高度重视,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明确了一系列规定。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并在项目区设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区所在的乡镇,村均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做到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这样既保证了项目实施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使项目实施工作有序地、扎实地开展。

突出开发重点。

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坚持以水利工程措施为主,农业、林业、科技、生物、农机措施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治理,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加强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强化开发管理。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统一管理,层层把关,努力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一是把好选项关。坚持择优扶持的原则,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对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领导小组审定,选择开发潜力大、开发效益好,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为项目区。二是把好质量关。在农业综合开发工

3 作中,将抓工程质量贯穿于项目工程建设过程的始终。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前,规定工程的统一技术规范和统一质量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项目工程竣工后,组织验收,建立档案,办理移交手续。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设计到检查、 验收,一环扣一环,加强管理,从而保证了项目工程的质量。

坚持以农民群众为开发主体。

农业开发办公室放手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开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开发意识和主体意识,变要我开发为我要开发。

注重开发合力。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协助。各有关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树立全局观念,服从于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农业综合开发的合力。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动做好综合、协调工作,特别是在项目选点、规划编制、计划审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搞好组织协调,让各部门共同参与,综合决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1.3“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形势分析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在工作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我区农业综合开发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及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三是农业综合开发难度加大。总之,农业综合开发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国富民强。

2、全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2.1自然状况

河东区地处临沂市东部,位于东经118°12′—118°19′,北纬34°52′—35°31′之间,北邻沂南县,南靠临沂经济开发区,东接莒南、临沭县,西邻兰山区,总面积727平方公里,境内除北部汤头、刘店子、八湖镇有部分丘岭外,中南部为平原,是临沂市的农业大区。

5 2.2社会经济状况

全区下辖5个办事处,5个乡镇,407个行政村,总人口50.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农村劳动力20万人。耕地面积59.2万亩;人均1.1亩。2005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47.9亿元,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2.3农业生产状况

200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52.5万亩,总产19.08万吨。全年新增经济作物4万亩。粮经作物比例6:4,农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大蒜、白柳条、蔬菜为主。

2.4水资源状况

河东区水资源总量27800万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2800万m3,地下水资源量17400万m3。现状地下水可开采量6700万m3,河东区水资源丰富,东临沭河,西靠沂河,石拉渊总干和葛沟总干纵贯南北,可供水量37200万立方米,需水量36300万立方米,供需差值900万立方米。

2.5现有灌溉工程设施及运行状况评价

现有干、支、渠160公里,排水沟105公里,桥涵500座,生产路500公里。水利设施不配套,桥涵闸损坏严重,田间道路崎岖不平,林网建设不健全,灌区渠道年久失修,跑、冒、滴、严重。河东

6 区现有大型水闸20座,但由于一些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当时设计标准低,现在不同程度的存有各种隐患,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2.6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

河东区的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早发展快。建区以来,全区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先后建成了蔬菜、大蒜、西瓜、粮食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了临沂大林食品有限公司、临沂万全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畜牧方面重点培植了梅埠社会冷藏厂等企业。其中临沂大林食品有限公司为省级龙头企业,临沂万全食品有限公司为市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势已由过去的松散型、独立型发展成为现在的密集型、联合体,“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链条已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生产基地发展,生产基地又为农产品企业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农产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稳定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目前,全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些主导产业的农产品虽有总量规模,但其加工环节薄弱,加工增值率低;有些主导农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市场占有份额少,企业规模偏小,满足不了全区农产品的加工需求,农产品主要还是以初级产品外销为主。为此,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全区重点培植的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并培植出更多、更大的龙头企业。

7 3.规划区基本情况。

3.1规划区的选择

农业开发办组织农口及有关部门的专家对全区土地情况进行综合考察论证,确定了3片为农业开发区,土地面积是10万亩,涉及7个乡镇。北片涉及刘店子乡、汤头镇、八湖镇。项目区北接莒南县,西靠206国道,东临沭河,南到太郑路。

中片涉及相公、汤河、凤凰岭三个乡镇,项目区北接太郑路,西靠206国道,东临沭河,南到凤凰大街。

南片涉及重沟镇,项目区北靠327国道,西、南临经济开发区、东靠沭河,规划区内土地集中连片。

计划2006年对刘店子进行综合开发,面积1万亩。

产业化项目是:按照《临沂市“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意见》的指导思想和选项原则,依据我区目前产业化经营的现状,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对全区资源,产业现状和现有涉农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考察,分析论证。认为我区农业的优势资源为蔬菜脱水、畜牧产业等,需要扶持的重点产业是蔬菜脱水加工、畜牧养殖加工。

8 具体项目是:临沂万全食品有限公司MD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河东区良种奶牛胚胎移植配套工程建设项目,临沂市三益畜禽有限公司无公害蛋鸡育雏、育成扩建项目。

3.2.1自然状况

规划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北片项目区位于河东区北部,面积4万亩,中片位于相公、汤河,凤凰岭三镇4万亩,南片位于重沟、汤河镇面积2万亩,北片多丘岭,土壤类型为沙壤、水稻土,中片、南片为平原。土壤类型为黑土。项目区无霜期200—210天,多年平均干旱指数1.37,属偏干旱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417小时,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14℃,多年平均降水量862.9毫米。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

3.2.2社会经济状况

规划共涉及刘店子、汤头、太平、八湖、相公、汤河、重沟7个乡镇办事处,区国民生产总值35亿元,农业总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农户9.1万户,农业人口29.3万人,农业劳动力13.1万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业务素质较高。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8人,中级技术人员80人,初级技术人员50人,农民技术人员1000人。

9 3.2.3农业生产状况

规划区内耕地面积29.6万亩,全部为低产田,农业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偏低,基础设施不配套,优势农产品布局集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为160%,粮经比例为6: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划区内的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

3.2.4水资源状况

项目区水资源总量9440万m3,其中地表水7650万m3,地下水2790万m3,需水量7540万m3,其中农业灌溉蓄水量2590万m3,其他需水量1950万m3,可供水量8280万m3,供需差值740万m3。经调查论证,规划区地上、地下水质较好,没有污染,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3.2.5现有灌排工程模式,灌溉管理模式,工程状况与评价。

规划区主要水源引自石拉渊总干和葛沟总干,石拉渊总干、二支渠由于开挖时间长,工程老化,退化极为严重,且渠道为土渠,大部分冲淤坍塌,杂草丛生,输水能力低,配套设施不齐全,跑、冒、滴、漏损失严重,灌溉周期长,增加了灌溉成本。田间斗、农渠、坍塌、淤积严重,有的甚至被老百姓平整种了庄稼,严重阻碍了灌溉。

(2)建设标准:

10 项目区水源有保证,灌溉保证率达90%,排涝标准20年一遇,主要建筑设计不低于10年一遇,节水灌溉面积达90%以上。支斗、农渠系配套畅通,主要渠道全部硬化,建筑物均采用石料或砼结构,且配套齐全,排水沟渠配套畅通,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土方碾压密集、坡面,路面平整。

4、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必要性

1、存在的制约因素

1.1水利设施

现有水利工程配套不全,数量又少,加之灌溉节水率低,远远不能满足规划区农作物用水需求,特别是北部丘陵区,80%的土地根本浇不上水。规划区内缺少必要的桥涵和完整的田间灌排水渠系。在中南片平原区,汛期造成排水困难,易形成内涝,北部丘陵区则造成水土流失。

1.2土壤

项目区中南片土地多年来缺乏深耕,土层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易涝易旱,加之施肥单一,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降低;北部丘陵区土层较薄,土地不平整,水土流失严重,保水性能非常差,易旱。因此,对土壤需要进行深翻改良。

1.3农业生产科技

11 规划区各乡镇农业生产科技服务体系虽然健全,由于缺乏示范推广经费,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品种还远远不能在农业生产中及时推广、服务于农民。加之规划区农民科技水平不高,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因此,种田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贡献率较低。

1.4农业生产结构

由于受灌溉条件和农民科技意识不高等因素的制约,种植模式单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综合效益低,且难以很快提高。

1.5农田林网

在中南片,农田林网建设差;北部丘陵区地堰缺乏植被,虽有少量经济林,由于管理不到位,其产量较低,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

1.6农民组织化程度

在规划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刚刚起步,农民专业协会、群众联合体等农民自发组织较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生产经营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物资、设备、资金、技术和劳动生产力等生产要素不能有机结合,没有规模优势,重复投入,生产成本加大。很难适应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

1.7农业产业化

12 规划区农民产业化经营意识淡薄,产业化水平低,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8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规划区各乡镇农技、畜牧、果树、农机、水利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齐全,技术力量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5人,中级职称的80人,初级职称的50人,农民技术员1000人。同时,各村都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在技术培训、指导、植物防疫,化肥、农药、良种、农机等使用技术推广方面服务功能齐全。

1.9农业标准化

规划区群众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了解不够,难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因此必须加强对规划区群众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农业生产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按标准化生产,真正做到生产讲标准、讲规范,产品讲质量、讲品牌。

以上不利因素的制约,导致规划区生产发展缓慢,生产水平低,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低。

2、开发建设的必要性

13 为彻底改变现有农业生产状况,必须发挥规划区内的资源潜力和优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生产灌排水渠系不畅、易旱易涝的问题,把规划区建设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潜力分析

规划区中低产田改造,关键是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整地改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现有水利设施的修复配套,实施节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对土地进行深翻改良,良种推广、配方施肥、建设农田林网,增加植被等措施,使现有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田。

2.2有利条件

一是规划区内地势较平坦,连片集中,便于开发。二是规划区土地开发潜力大。三是具有丰富的地上和地下水源,且有一定规模的水利配套工程。四是规划区所在党委、政府对开发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要求都比较明确,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团结,号召力强,开发积极性高。五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商品意识、科技意识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对搞好开发极为有利。六是方田建设和区域化种植初具框架,便于提高完善,有利于园林化建设。七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便于筹措配套资金。

5、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目标

14 5.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确保粮食安全和稳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外向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5.2选项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农业综合开发在资金投向上,要重点向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倾斜;要重点突出中低产田改造和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突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培育支柱产业,统筹安排各类项目和资金,着力强化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培植优势产业,带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

15

3、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土地治理项目要按灌区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克服分散零星开发的现象。产业化经营项目,要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增产潜力的农产品加工、种养、流通项目集中扶持、连续扶持,并与土地治理项目紧密结合,联手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以科技为先导的原则。

5、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项目。

6、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一切从国内市场需求出发,不搞花架子。

7、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努力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又要积极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5.3主要任务:

按照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农业综合开发安排的具体任务是:

(1)土地治理项目:改造治理中低产田10万亩,造林5000亩。

16 (2)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5个。

5.4建设目标:

(一)土地治理总的要求是以农田水利为核心,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1)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以解决旱涝保收,发展节水灌溉为重点,通过开发建设,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实现高产稳产。在工程设计上,根据方田总体布局和节水灌溉的原则,排灌结合,沟、渠、路、林、桥涵闸全面配套。

(2)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区要按照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际需要规划设计林网、林带。林网网格面积控制在250亩左右,林木覆盖率达到24%以上。

(3)整地改土与农业机械化建设

深翻整平土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推广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使土壤肥力有明显提高。推广机械化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7 加强项目区农技推广,改善培训服务设施,培训农民技术人员5万人次,提高农民素质,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90%以上。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

按照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抓龙头项目。一是大力扶持临沂万全食品有限公司MD农产品果蔬产品深加工项目。达到年产真空低温油炸果蔬脆片产品2000吨,生产线及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土建达到优良等级,购设备套,建生产车间辅助车间5000平方米。二是临沂三益畜禽有限公司无公害蛋鸡育雏育成扩建项目;三是河东良种奶牛培胎移植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四是临沂片山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添加剂提取及蔬菜深加工项目。五是临沂大宋食品有限公司腌制灭菌车间建设工程。

6、规划建设方案

6.1优势农产品培植方案

建区以来,河东区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蔬菜、大蒜、杞柳、果品加工等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给予扶持,通过各方面努力,主导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建成一批优质蔬菜基地、西瓜基地、大蒜基地、杞柳基地。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前,以蔬菜脱水为龙头企业达到了40家,以临沂三益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畜禽养殖加工企业达到了30多家。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路子,对目前全区重点培植的龙头企业和具

18 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政策、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加工增值率和出口创汇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壮大科技队伍和产业经营化网络,服务于产业化经营,促使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

6.2土地治理规划区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农业开发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按照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关于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初定了多项方案,经过认真地分析论证,确定了全区“十一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设地点、规模和采取的工程措施等。在水利措施上,采取新打配套机电井,修建防渗渠、输电线路配套,铺设地下输水管道和开挖大口井等措施,使灌溉设施全部达到节水化。在农业措施上,重点搞好整地改土,生产路建设。在林业措施上,以营造农田防护林网为主。在科技推广措施上,大力开展技术培训,重点搞好良种、良法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

6.3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方案

按照《临沂市“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意见》的指导思想和选项原则,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经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十一 19 五”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需继续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发展以蔬菜脱水、畜牧养殖为主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具体项目是:临沂万全食品有限公司MD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河东区良种奶牛胚胎移植配套工程建设项目,临沂市三益畜禽有限公司无公害蛋鸡育雏、育成扩建项目,临沂片山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添加剂提取及蔬菜深加工项目,临沂大宋食品有限公司腌制灭菌车间建设工程。

7、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7.1土地治理规划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7.1.1水利措施:

开挖疏浚渠道400公里,建桥涵闸1300座,修防渗渠102公里,铺设地下输水管道10公里,新打配套机电井278元,输电线路配套30公里,合计3500万元。

7.1.2农业措施: 改良土壤8万亩,整修道路320公里,建小麦、水稻良种基地20000亩。土壤经改造后理性化情状得到明显改善。购农业机械50台(套),合计1000万元。

7.1.3林业措施:

20 农田林网方格化,新建农田林网5000亩(折实),植树50万棵。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5%以上,优化生态环境。林木覆盖率达24%以上,建护林房40处,合计100万元。

7.1.4科技推广措施:

项目区全部发展优良品种,良种推广率达到100%,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95%以上。培训农民5万人次。印发资料20万份,购仪器设备300台(套),合计400万元。

7.2产业化经营规划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产业化经营项目需投资446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3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1300万元,企业自筹1860万元。临沂万全食品有限公司年产真空低温油炸果蔬脆片产品2000吨能力,生产线及生产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土建达到优良,购设备8台套,建生产车间、辅助车间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900万元,其中土建及购臵设备720万元,其它180万元。临沂市三益畜禽有限公司无公害蛋鸡育雏育成扩建项目,建成国际一流的全自动鸡舍,生产加工车间5000平方米,购设备10台套,投资800万元。河东良种奶牛胚胎移植配套建设项目,引进良种奶牛200头,新上全自动鲜奶包装设备一套,计划投资560万元。临沂片山食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大型现代化全封闭浅渍调理加工车间5400平方米,GABA成套设备一套,深加 21 工生产线一条。大宋食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700万元,建杀菌车间3800平方米,购巴氏杀菌设备一套,两吨锅炉一台。

8、资金筹措方案

完成“十一五”规划开发任务所需的资金,按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渠道,主要包括中央、省、市财政资金,区级配套资金,区以下群众自筹资金。另外,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积极吸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大户投资搞开发。

8.1土地治理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地方资金2000万元,区以下自筹1000万元。

8.2产业化经营规划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446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300万元,地方财政扶持1300万元,企业自筹1860万元。

8.3规划资金筹措方案总结

项目预计总投资946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600万元(土地治理项目4000万元,产业化经营项目2600万元)。土地治理项目自筹1000万元,产业化经营项目自筹1860万元。

9、项目效益预测

22 9.1经济效益

9.1.1土地治理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小麦亩产由原来的25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水稻亩产由原来的4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增产小麦1000万公斤,水稻1500万公斤,累计增产粮食2500万公斤,增加产值4350万元;防渗渠的修建或清淤后,提高了水的利用系数,亩减少了灌溉定额,节约水费5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达44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470元,比开发前人均纯收入提高370元。

9.1.2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经济效益

根据设计生产能力,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后,年增加生产能力6000吨,年产蛋鸡200万只,奶牛1500头,鲜奶6000吨,腌制成品35万箱,r—氨基丁酸年加工300吨。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利税3790万元,增加就业人数2890人,受益农户8200户,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

9.2生态效益

通过开发建设达到平原绿化标准,林木覆盖率达到24%,提高5个百分点,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增加土壤肥力,保持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降低了污染程度,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23 9.3社会效益

增加灌溉面积60000亩,改善灌溉面积40000亩,新增排涝面积30000亩,减少了水事纠纷,密切 了干群关系,减少了农民劳动强度,支持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农民抗旱用油及购臵喷灌机等设备的支出。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当地及周边省、市4万户农民从事水果、蔬菜种植,同时吸纳社会闲散劳力到工厂就业,增加就业岗位,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70元,增加了地方财力,繁荣了地方经济,促进了社会稳定。

10、项目的运行管护

10.1土地治理项目运行管护

镇村两级组织专职人员管理道路、水利设施、树木等,会同公安部门制订村规民约,与专职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把管护内容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管护人员,待遇同管理质量挂钩,做到奖罚分明,确保开发区内各类设施、树木不受损坏。同时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按照季节、农时对管护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对管护不到位而造成损失的,除给予批评教肓赔偿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水利部门按照国家水费收取标准,抓好水的有偿使用,做到以水养水,以水养工程。

10.2产业化经营项目运行管护

24 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管护措施,明确产权和管护责任,建立健全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督,保障企业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营机制,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扩大再生产能力,促使企业按时偿还国家财政有偿资金,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福利待遇,永葆企业旺盛的生存活力。

11、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11.1 加强领导。

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区、镇两级分别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开发工作。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具体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区财政局负责开发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11.2 实行招投标制。

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在开发领导小组领导下,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严格程序,严格管理。

11.3加强质量监督。

开发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组织专人对施工臵备的物料质量进行检查,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严禁使用。绿化苗木就近选择,与供苗单位签定协仪,确保苗木纯度和成活率。

25 11.4认真搞好宣传发动。

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有投资要搞开发”,国家没有投资也要搞开发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要我开发,为我要开发,大力宣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充分认识农业开发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农业综合开发氛围。

11.5加强资金管理。

按省市区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报帐提款制度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财政资金由开发办、财政局审查核实后,同一报帐、统一管理;自筹资金部分,由镇财政所统一管理,经审查核实后统一报帐;对农民投工投料登记造册,张榜公布,确保资金使用手续完备,帐物清楚。

26

第四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出建设项目计划以前根据项目建议书进行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益预测和分析,并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比较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其作用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审定项目的依据,作为项目进行扩初设计、设备定货、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的依据。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1.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2.国家农发办《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及有关行业技术规范;4.有关基础资料。

(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收集资料。包括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现有基础设施情况,地方财力,农口有关部门本地区发展的规划,农业品种结构和种植情况,省批准的项目计划投资和任务,有关行业技术规范等。

2.分析研究。按照可行性研究内容,根据收集的资料,对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开发治理措施、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项目建设的最优方案。

3.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初稿完成后应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对报告进行修订、补充、完善。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一般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申请立项实施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委托具备相应资质(丁级以上)的单位编制,报经省级主管部门评估论证后,由省级主管部门批复立项。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纸张和字体要求

纸张:标准纸A4;字体;宋体小三字;行间距:1.5倍行距。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格式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标志

××县(市、区)××××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执行单位: 负 责 人:

可行性研究单位: 单位负 责 人: 项目负 责 人: 复 核 人: 编 制 人: 编 制 日 期: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 项目设计提要 1.1 项目建设背景

1.2项目区范围、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与工期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项目效益

1.5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涉及的乡(镇)、村名; 2.1.2水文气象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水资源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自然灾害 2.1.7工程地质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2.2.2土地利用现状 2.2.3农业生产水平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现有基础设施

2.3.1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等) 2.3.2项目区现有交通与电力情况 2.3.3现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设计方案技术可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

4.2供需平衡分区(根据地形、耕地和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供需平衡分区)

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在P=75%-90%的情况下的来水量、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含灌溉定额分析)及供需平衡情况分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议0.4-0.55。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75%-90%)水利工程来水量、可供水量、农田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分区表格)。设计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设取0.65-0.72。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思想。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5.2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水利、林业、科技措施综合配套。

5.3设计标准和依据

水库及拦河坝防洪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灌溉标准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保证率取P=75%-90%。 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24小时排完。 建筑物级别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田间排灌系统工程及机耕路规划设计标准按福建省地方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DB35T/T165-2002)。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DB35/T517-2004 5.4建设规模

应根据项目区实际、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具体明确项目建设范围、面积、投资、各个项目的数量及工程量)。 5.5规划布局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水利、农业、林业措施合理布局。 5.6最佳方案选定

灌溉水源选择、灌排方式和衬砌形式选择、道路通达布局、防护林合理设置。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开发任务

土地治理范围、地点、类型和规模。 6.2主要建设内容 6.2.1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加固小二型水库(库容100万m3以下)和山塘及拦河坝工程的座数、集雨面积、总库容、高度、长度和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KW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开挖、疏浚、衬砌及埋设地下灌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管灌工程和蓄水池工程。管灌类型、管道型式和长度尺寸,蓄水池座数、大小尺寸、容量及工程量。

6、防冲护岸工程。长度、高度、结构型式、工程量。

7、其它水利措施。 6.2.2农业措施

1、机耕路。新建、修建机耕路所需砂石料,长度及工程量。

2、改良土壤。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所需绿肥种子,秸杆还田,机械平整土地等。

3、良种基地。优良品种的购置、繁育、推广及加工所需的工程设施、配套设备等。

4、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所需的材料、数量、容量、补助标准等。

5、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数量及补助等。

6、其它农业措施。 6.2.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所需的苗木购置(或苗圃建设)及工程措施。逐个小斑开展设计,附小斑设计一览表。 6.2.4科技措施

重点支持良种和良法的推广应用,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等。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为适应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需要,规范土地治理项目估算的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估算的编制方法。

一、估算文件由编制说明、估算表格组成。

(一)编制说明主要内容包括:

1、估算编制依据:估算文件编制的原则和依据、人工预算单价、材料预算价格、设备价格、定额采用、费用计算标准及依据。

2、按项目划分说明各项措施的主要工程量和投资估算。

3、资金筹措方案。

(二)估算表格:(格式附后)

估算表1: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估算表2:土地治理项目估算表 估算表3: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估算表4: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估算表5:建筑(安装)工程单价表

二、项目划分:根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性质,分别按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其他工作及措施划分。

三、定额采用:

1、建筑安装工程:采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编制估算时,单价扩大5%计算;建筑工程材料如发生二次转运,可根据运输条件适当安排二次运输费及人工费。

2、施工机械台班费:采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

3、以上定额缺项的,可参照相应专业定额补充。

四、工程单价由直接工程费(含人工、材料、机械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综合单价计算。

1、人工预算单价分区表,见附表1。

2、材料预算价采用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站或物价部门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材料综合信息价格。

3、施工机械使用费按台班费定额计算。

4、措施费费率汇总表,见附表2。

5、间接费费率汇总表,见附表3。

6、利润:(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3%。

7、税金依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税费调整的通知》(闽建筑[2002]60号文)的规定计取。

税金=(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3.381%

五、其他工作及措施

1、项目管理费: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2、工程监理费: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执行。

3、勘察设计费可按项目财政资金投入的2%以内安排,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 附表1 人工预算单价分区表 适用地区 工资区

人工工资(元/工日) 六类工资区

龙岩市辖区、南平市辖区,永安市、宁德市、漳平市、建阳市、武夷山市、邵武市、政和、福鼎、霞浦、寿宁、周宁、长汀、连城、屏南、古田、永定、上杭、福安、柘荣、闽清、福清、永泰、罗源、长乐、连江、建宁、泰宁、将乐、光泽、浦城、松溪、清流、宁化、顺昌、沙县、尤溪、武平、明溪、建瓯、大田 26.40 七类工资区 福州市辖区、泉州市辖区、漳州市辖区、三明市辖区、莆田市辖区、莆田县、石狮市、闽侯、晋江、同安、南安、安溪、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平潭、龙海、华安、长泰、东山、漳浦、诏安、云霄、平和、南靖 26.84 附表2 措施费率汇总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临时设施费率(%)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率(%) 夜间施工增加费率(%) 施工辅助费率(%) 合计(%) 1 土方工程 直接工程费 1 0.70.7 2.4 3 砌体工程 直接工程费 1 0.70.7 2.4 7 安装工程 人工费 20 20 直接工程费 0.7 0.5 1 2.2 附表3 间接费率汇总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间接费费率(%) 1 土方工程 直接费 5 2 石方工程 直接费 9 3 砌体工程 直接费 7 4 混凝土工程 直接费 6 5 农用井工程 直接费 10 6 其他工程 直接费 5 7 安装工程 人工费 65 估算表1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合计 其中

主要建设内容说明 投资 财政 自筹 一

水利措施 1 小型水库 座 新建 座

扩建加固 座 2 拦河坝 座 3 修建排灌站 座 4 机电井 眼 新打 眼

修复配套 眼 5 输变电线路配套 公里

其中:线路 公里

变压器 台 6 灌排渠系工程

其中:开挖疏浚渠道 公里

衬砌排水渠道 公里

埋设排水管道 公里

渠系建筑物 座 7 节水灌溉 万亩

其中:喷灌 万亩

微灌 亩

渠道衬砌防渗 公里

管理输水 公里

集雨节灌 万亩 8 其他水利工程 二

农业措施 1 改良土壤 万亩 2 良种基地 万亩

其中:仓库 平方米

晒场 平方米

选种加工设备 台(套) 估算表1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合计 其中

主要建设内容说明 投资 财政 自筹 3 机耕路 公里 4 农业机械 台(套)

其中:购置农用动力机械 台(套)

配套农机具 台(套)

配置植保机械 台(套) 5 其他农业设施 三

林业措施 1 营造防护林 万亩

其中:农田防护林 万亩

水源涵养林 万亩

水土保持林 万亩 2 苗圃 亩 3 其他林业设施 四

科技措施 1 技术培训 人次 2 仪器设备 台(件) 3 示范推广 项 五

其他工作及措施 1 项目管理费 2 工程监理费 3 勘察和设计费

注:以上项目可结合实施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删减 估算表2 土地治理项目估算表 编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计(元) 一

水利措施 1 扩建小型水库 座

土方开挖 m3 浆砌块石 m3 …… 2 拦河坝 座

清基土方开挖 m3 埋石砼 m3 …… 3 衬砌渠道 土方开挖 m3 砌石(干、浆砌石) m3 …… 二

农业措施 1 土壤改良 亩 …… 2 机耕路 Km 土方开挖 m3 路肩 m3 路面 m2 …… 3 农机设备及其他 三

林业措施

……(要细化措施) 四

科技推广 …… 五

其他工作及措施 1 项目管理费 ……

(具体算到四级项目单价) 合 计 估算表3 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单位:元 编 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预算价 估算表4 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单位:元/台班 编 号

名称及规格 台班费 其 中 一类费用 二类费用 三类费用 估算表5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表

定额编号: 定额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价(元) 一 直接费

(一) 直接工程费 1 人工费 甲类工 乙类工 其他人工费 2 材料费 …

其他材料费 3 机械使用费 …

其他机械使用费

(二) 措施费 二 间接费 三 利润 四 税金 合计

根据工程项目逐项套定额进行分析计算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业产值和农业增加值情况。 8.2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劳动条件改进效果、技术装备率、技术贡献等情况。 8.3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项目组织领导和实施管理

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要在县级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落实具体办事机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项目组织实施要落实开发总项目和各子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9.2 运行管理与维护

要根据项目不同工程特点制定有效的运行管护制度与措施。根据落实开发项目的经营管理体制,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健全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各项工程设施完好,能长期发挥效益。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环境现状与分析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问题与建议 附录

(一)附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基本情况表,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报表,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建设项目表。

(二)附图

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 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3:项目区工程规划布局图(采用1:10000比例的地形图、图标、图例按统一标准制作,并有完整图签)。

附图4:各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图。

第五篇:农业综合开发名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根据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基本要求:即应当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拟建地点、拟建规模、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分析(初步分析投资建设的可行性),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的特点,对其编制大纲稍作调整,不当之处请包涵。 附件2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 项目建议书》编写参考大纲

1、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格式:×××省×××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项目

1.1.2项目实施单位 1.1.3项目法人代表 1.1.5建设地点

具体到乡镇一级 1.1.6主要建设内容、规模

包括人工造林(草)、封山(沙)育林(草)、低产低效林改造、 1 工程固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某一种或几种生态示范类型作为建设内容)

1.1.7项目建设期

1年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1.1.9建设效益 1.2 编制依据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 结论

简要描述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建设投资的可行性。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及意义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建设地点或范围 3.2 项目区基本情况

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等。 3.3项目建设条件 3.3.1基础设施条件 3.3.2苗木供应条件 3.3.3自然立地条件

2 3.3.4工程实施有利条件

4、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5、项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5.2 建设规模与布局

人工造林(草)、封山(沙)育林(草)、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固沙几种形式的建设任务及其分布布局,(附图) 5.3 建设技术措施方案 5.3.1人工造林技术方案

(1)造林地现状 (2)林种选择 (3)树种选择 (4)整地 (5)苗木与植苗 (6)配置模式 (7)抚育管护 (8)苗木供应保障 5.3.2封山育林技术方案

(1)封育区现状 (2)封育类型 (3)封育方式

3 (4)封育年限 (5)封育措施

5.3.3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方案

(1)低产低效林现状 (2)改造方式 (3)管护

(4)苗木需求量及保障供应 5.3.4 固沙工程技术方案

(1)固沙区现状 (2)固沙技术措施 …… 5.4 实施进度安排

实施期限1年,安排到月份。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6.2资金筹措

7、效益及风险分析 7.1生态效益 7.2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直接经济效益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 7.3社会效益

4 7.4风险分析

8、保障措施 8.1领导保障 8.2技术保障 8.3组织保障 8.4机制保障 8.5宣传保障 8.6资金保障

9、结论

附表:

1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2项目建设任务安排表

3项目建设用苗量表

4苗木规格、价格表

5工程量表

6投资估算表

7资金筹措表 附图:

1项目区位置图

2项目区现状图

3项目布局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南岳大庙旅游简介下一篇:牛养殖项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