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总结

2023-01-10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总结

2010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总结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

2011-12-1

2 项目实施整体情况

我院2010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共计3项,于2010年3月申报, 2010年7月立项(昆理工大校教字〔2010〕29号),之后各项目组按计划开始项目研究工作。学校目前已下拨经费1万元/项,由教学副院长主管,院教务办负责各项日常事务,学院领导及相关部门在组织申报、项目指导评审、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按照昆理工大教务实字〔2011〕081号“关于做好2010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的通知”的工作安排及要求,各项目组按时提交了中期检查材料的纸质及电子文档于学院,包括:中期检查报告、开题报告、原始记录、阶段性总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等。经学院专家组对项目组中期检查材料的评审一致认为:目前各项目组均按计划如期完成,可以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 各项目实施情况简介

项目的基本介绍及实施的基本情况:

项目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步:小零件热浸镀锌自动送料装置的三维设计与建模。

第二步:装置中非标准件工程图的绘制。

第三步:装置中各部件的制作与装配,并且在制作中修改原设计的不足。第四步:对原设计进行修改与补充。

第五步:论文与专利的撰写与发表。

目前我们的实施情况是由前一组完成了第一步以及第五步的部分内容,我们完成了第二步内容,第三步内容完成了一部分,正在进行中。

项目创新点:

动力的传动部分:

将原先的传动路线: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齿轮

改为:调速电机→联轴器→齿轮

阶段成果:

1. 工程图绘制完毕。

2. 部分零件加工完毕。

101067422-基于电磁信号的智能车路径检测定位设计(负责人:刘雪扬-导师:张文

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已完成资料搜集、项目研究方案、实验方案、项目组人员分工等项目启动前期工作。购置了相关资料以及学习模块进行学习;项目组各成员积极学习与项目相关的知识;指导老师经常到实验室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帮助我们进行项目的研究。

现在项目进入磁定位技术的测试分析与智能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建立阶段,基本完成了硬件系统的制作。后期将进行论文的写作,并对磁定位技术进一步研究。

项目创新点:

将磁定位技术进行改进,使得磁定位更加精确,使智能车行驶更加稳定、快捷。 阶段成果:

参加第六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荣获华南赛区三等奖; 撰写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一份,已向学校提出申请。

101067423-微泡浮选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负责人:刘源-导师:李浙昆)

项目创新点:

1.考虑到浮选柱是大滞后、非线性的时变系统,剔除传统PID的控制方法,采用了先进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2.使用光电编码器提出了液位的半闭环控制,大大的节约了经费。

3.考虑到实验室的测控环境和NI公司昂贵的数据采集卡限制,自行开发了无线测试控制上位机系统,该套系统不止可以应用到测量浮选柱液位控制系统中,而且还可以

应用到其他的测试控制系统中。

阶段成果:

1.通过前期的研究分析,进行了微泡浮选液位控制系统的搭建。

2.通过MATLAB对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得出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策略控制效果更好。

3.通过研究分析,综合考虑,选定了隔膜压力传感器作为液位传感器。

4. 通过对多种执行元件的分析对比,选用了蠕动泵作为执行元件。

6.完成了实验测控制上位机的软硬件设计。

论文等学术成果:

1.通过前期对浮选柱液位测控系统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The Study of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Mineral Pulp Level”被IEEE-CYBER 2011国际会议录用(EI检索),并在会上做项目陈述。

2.利用国家大学提供的优良平台,学习机构参数化建模与仿真,在中文核心期刊“农机化研究”发表论文1篇。

3.已经完成论文“浮选柱矿浆液位自动测试与控制系统设计”,并投稿学校学报。

第二篇: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两会活动总结报告

2013喜迎“两会”总结报告

“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两会”是关乎国民生计的大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关注“两会”,学习“两会”精神,从而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了响应校总站的号召,经研究决定,我站于3月开展喜迎“两会”活动,并经过规范程序、细致部署,扎扎实实完成了活动工作的各项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准备,认真部署

我院高度重视本次活动,为了把集中活动做好,取得实效,我院根据活动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出切实的活动方案,对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具体要求都作出了统筹安排和精心部署。并且把活动策划方案下发到每一位团支书手中,让他们通知班级里的同学并辅以党员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的自行宣传,以确保活动具有走狗的影响力,并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二、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活动的通知中,我院明确指出此次活动是为积极响应学习“两会”精神的号召,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思想觉悟、党性修养及服务意识,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踏踏实实树党员形象”而举办的。这次被称为“光盘行动”的活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使得大家能将生活中的小细节与党的精神紧密联系。使同学们更近地了解党的精神,提高了对党的认知。并从侧面宣传了党在两会精神,是同学们能够拥有正能量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只有人人有精神,才能实现是“大而不霸、怀德为远”的长远的中国式发展。

三、内容丰富、联系实际

这一次的活动采取自由摄影的形式,由参与同学拍下身边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的事例,或者不符“光盘“,铺张浪费的事例,将照片打印出来,并附上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联系最近展开的两会提倡的勤俭节约的精神,纷纷为此次的活动叫好,激发了参与的热情。

正是由于本次活动取之于同学们身边经常碰到的小事,使得同学们可以十分方便的参与到其中来,因此活动的影响不同凡响,在联系了同学们自己的生活实际之后,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与此同时,自由的活动形式也使得本次活动的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创造力和影响力。

.

四、活动扎实,效果明显。

短短的几日活动中,通过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同学们踊跃参与,上交了大量或精美或引人深思的作品,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头发剪光以寓意“光盘行动”。 许多没有上交作品的同学也表示以后会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同时一些同学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塑造节约型的生活价值的宝贵的意见,也被一一记录在案,并会在后续的宣传中公布出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参与或是了解了本次活动的同学,也同时对2013年的两会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使得党员服务站的宣传工作又一次的得到了作用。

第三篇:校级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教育部于2007年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了针对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快了教学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基本情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校院两级学生创新工作组织机构,统筹规划工作的全面实施,于2007年制定了《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东大校字〔2007〕54号文件);创建服务型学生创新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坚持原则,整合资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稳步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全面实施,效果显著。

1、组织机构建设

(1)成立校院两级学生创新工作领导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资产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和协调监督。各学院成立学生创新工作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聘任有关副院长和教师参加。具体职责是:负责全面规划本学院创新性实验项目及立项申报工作,审查本学院申报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并对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2)创建“一体两翼”服务机构。

①创建服务型学生创新中心,作为“计划”的管理服务主体。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和完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配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学校于2007年9月创建了学生创新中心。学生创新中心的成立是我校在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标志着我校学生创新工作向专业化迈进。学生创新中心重要的工作职能就是把握和落实相关政策,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整合资源,追求实效,保障项目科学、有效地实施。

②成立“两翼”支撑机构。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专家评审和专家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两翼”。为此学校成立了专家评审委员会和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会。专家评审委员会制订项目评审细则,进行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工作,为项目公平合理实施和评价发挥着支撑作用。以创造学专家罗玲玲教授为首的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会,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高校创新教育深入研究,破解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理念、机制、模式、体系等问题,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研究支撑作用。

(3)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为保障项目的顺利设施,提供学生必要的实验场地,我校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性和较大学科覆盖面的实验室命名为“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了研究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既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2、配套政策文件

学校于2007年出台了《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指导计划实施,明确了各部门职责,涵盖了项目申报与评审、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过程管理、激励政策、表彰奖励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1)公平公正的项目评审制度。为公平、公正做好项目评审工作,学校制定了《项目评审细则》。按照“自主选题、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依托学校专家委员会,制定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三个环节的评审细则,保证公平、公正的做好项目的评审工作。

(2)先定数后定级的过程考核制度。在立项评审过程中,避免“说的好,做的差”现象,确保立项和实施的一致性,在政策上确定了先定数后定级的过程考核制度,即在项目立项时,先定项目数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根据中期检查各项目实施情况再确定国家级项目和校级项目,给予不同的资助经费。这样准确把握学生科研项目的真实性和创新性,合理推进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

(3)有效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设立每年1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此项工作,为有效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充分发挥科研经费作用,学校制定了《财务管理实施细则》,针对花销范围、使用流程等内容做了详细说明。按照学生自我管理与学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在经费预算框架内,学生自行操作,指导教师认定,学生创新中心审核。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科学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4)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激励制度对计划实施至关重要。为激发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设置带导向性的评价因子。对于通过结题验收获得优秀的项目成员可获得保送硕士研究生资格。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成员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指导教师的工作等同于本科生教学工作,并获得相应的学时及课酬。建立与毕业论文有效结合的机制,学生科研项目有阶段性成果和创新成果突出经学院和导师同意,按毕业论文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答辩。同时开展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学生科学奖、创新之星等评选,建立适用于不同年级、专业,贯穿于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之间的评价激励体系,推动计划的实施。

(5)规范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为了系统把握我校学生科研项目发展情况,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我校建立《东北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档案》,分批次、分级别做好各项目的项目申报书、项目合同书、中期检查报告书、项目结题验收书、项目成果、获奖证书、科研总结、项目成员的跟踪表等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准确登记项目成员变更、延期、终止等相关过程管理记录,促进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同时为促进、保障计划的实施,先后出台了《东北大学关于大学生创新学分工作的实施办法》(东大教〔2009〕17号)、“计划研究内容变更办法”、“计划成员变更办法”、“计划延期、终止管理办法”、“学术论文(专利)发表(申请)管理办法”等多项文件,保障了计划在我校科学、有效的实施。

3、实施程序

计划项目实施程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选题、研究、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性。学校重点做好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三个环节的检查工作,加强过程管理。

(1)立项评审。申报人(或团队)按照“兴趣驱动”的原则自由选题,填写《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书》提交到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各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评选后,汇总上报学生创新中心。学校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学科特点分三组,通过书面评审和答辩评审两个环节,给予项目客观的评价,确定立项项目,下拨启动经费。

(2)中期检查。为及时了解和促进项目的科学实施,学校利用中期检查这一环节,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书面检查和答辩评审,并对项目下一步开展提出意见建议。按照“先定数后定级”的管理制度,根据中期检查情况,确定国家级、校级项目,签订《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下拨相应的第二期经费。

(3)结题验收。按照项目合同书的约定,在结题验收工作中主要采取网络评选、现场验收、书面检查、答辩验收四个方式,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创新网”上开辟专栏评选出“我最喜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每年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成果展,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现场验收;通过结题验收综合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项目。

(4)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将项目成果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机械设计、信息安全等科技竞赛,实现项目成果进一步验证和提高;利用项目成果进行技术创业,依托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推进项目成果的产业化;举办“双优推介会”实现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科研作品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其研究成果。

二、成效与基本经验

三年来,在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校园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创新效果明显。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科研兴趣,丰富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

1、计划实施的成效

(1)形成了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加快了本科生教学改革进程。

计划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形成了“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倡导个性化培养,贯彻研究型教学,实践综合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2)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每年在项目实施前开展“责任、立德、成才”素质拓展营活动,明确为什么要做科研?如何做好科研?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掌握了方法,为做好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科研过程中,学生普遍觉得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分析和综合能力;培养了敢于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提高了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的竞争力。

(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软件开发、实物制作、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形式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高,效果显著。

三年来,我校累计支持创新项目308项,参与学生近千人。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撰写学术论文221篇,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国内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2篇、国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篇;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7篇,EI检索论文28篇。申请专利47项。计划项目成果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机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多项赛事,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65项,实现项目成果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基本经验

(1)工作理念和实施原则,是计划实施的基本前提。在计划实施过程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整个原则贯穿于计划实施的全过程,经过实践证明只有将原则贯彻执行,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管理体制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是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 ①创建“一体两翼”服务机构。在校院两级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组织下,创建“一体两翼”服务机构,围绕育人核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着重做好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三个环节的检查工作,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计划的实施做好服务性工作。

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鼓励政策,学生自由选题,自主实施,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以致用,能够将知识用于解决问题,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

③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科研态度等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和鼓励政策,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不仅扶一把、送一程,同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通过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严谨的科研作风,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

(3)政策措施的逐步完善,是计划实施不断发展的有力支持。 ① 严把项目筛选关,注重项目可行性和交叉性。在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立项环节起到基础作用。首先,参与项目的学生一定要出于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同时要学有余力,在达到本专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在自己的精力、能力的范围内开展实验。其次,参与项目的学生选题要适合,鼓励学科交叉选题,可以自己选题,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题。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

② 强化过程管理,提高人才质量。首先针对参加计划的学生开展“责任、立德、成才”为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营,通过创新专家、知名学者、优秀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实现立德与立项并重的局面。其次注重对《科研日志》这一有效载体的检查,要求学生做到事事有记录、周周有讨论、月月有总结,监督项目实施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并适时召开项目经验交流会,加强沟通,及时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再次建立假期项目汇报制,研究项目的开展更多是利用学生业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能动性,每学期开学初组织计划实施汇报会,抽查项目进行交流。只有过程做好了,才能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③ 制定项目奖惩制度,调动师生积极性。建立一套贯穿于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之间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组织者、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对组织得力、实施效果显著的学院进行增加经费的支持,设置优秀工作者、优秀学生、学生科学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等同于本科生教学,为每一名指导教师计算相应课时及课酬;参与项目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与毕业论文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结题验收获得优秀项目的成员可以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的资格。

④依托网络技术,优化管理流程。依托“东大创新网”,实现项目通知、项目公告、项目管理资源网络化途径发布,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开通“学生科学奖”、“我最喜欢的创新项目”等网上评选系统,推动考核评选工作信息化,保证各种评选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制作财务报销管理系统软件,使日常财务管理通过网络化实现,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建立项目飞信群和QQ群与每名项目成员直接交流,快捷有效地了解学生科研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定期利用飞信群发送“创新小贴士”,通过名人名言,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⑤ 建立“蓄水池”,做好学生科研可持续发展。针对本科生科研水平低、进入角色缓慢等特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吸纳低年级的学生作为预备成员,全程参与科研训练,了解科研动态、熟悉实验环节、培养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以便进入高年级可以自主申请计划,从而提高科研锻炼的效率,使科研项目得到持续发展、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4)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逐步完善,是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

① 先定数后定级,合理推进计划的实施。在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计划确定立项项目数,在项目实施半年时间后通过中期检查,确定国家级项目和校级项目。这样就会用阶段的考核来指导项目的过程管理,将结题验收这一总目标进行分解,稳步推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理性看待项目结题,重在梳理总结。在按照合同书约定的计划结束后,能顺利实现预期目的,获得预期的成果和结果固然是我们都期待看到的,但也有个别情况,经过了辛苦的努力,实验只达到了部分实验目的,甚至没有得到预期的任何结果或者失败。但无论结果如何,只要过程实现了,学生体会到研究过程,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是我们教育的目标。项目结束后的及时进行总结与交流,参与项目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需要对项目进展的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项目经验交流会,项目实施报告会,分享收获和经验。 (5)多元化的助推项目成果转化,实现计划可持续发展。首先,鼓励学生将项目成果参加“挑战杯”、节能减排、机械设计、信息安全等科技竞赛,实现项目成果进一步验证和提高;其次,利用项目成果进行技术创业,依托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推进项目成果的产业化;推进学生专利技术社会化,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技术成果产权保护、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实际应用提供载体,提升成果的经济效益。最后,每年结合结题验收工作开展“双优推介会”实现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科研作品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与企业技术改造需求对接,承揽企业科研项目,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项目经费配置不合理。计划的实施要求对于创新项目给与生均不低于1万元经费的支持,但是对于部分信息类、软件类、文科类的项目其经费花销,主要是购置一些书籍、或进行调研活动,经费花销较少,造成了经费的配置不合理。

(2)教育覆盖面需加强。通过三年计划的实施,我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师生参与热情高。虽然我校对于教育部下拨的总项目经费进行了不低于1:2的配套,每年固定投入100万以上。但是面对师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每年还只能支持部分学生参与到计划中来,教育的覆盖面需加强。

4.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的建议

(1)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政策上给予重视与支持。经过实践证明,计划的实施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动了重要的作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政策上缺少相应的支持,对于本科生的科研存在“课余化”的认识,没有明确的定位,应将本科生科研纳入到第一课题教学中来。同时应加大指导教师在考核方面的政策倾斜,减轻指导教师在教学、科研考核方面的压力,这样才能使计划的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

(2)高度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扩大教育覆盖面。受资金情况的约束,每年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参加到计划实施过程中来,还有相当一部分有想法的学生被排除,教育覆盖面需加强。应加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扩大计划实施的覆盖面,吸纳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过程中。

5.案例 一种便携式旅游景区智能导游系统

软件学院2006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牛司朋、王珏、车新帅三名同学申请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景区智能导游系统”获得200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资助,指导教师是软件学院的姜林颖副教授。

该项目探讨了一种应用于旅游景区的便携式智能导游设备,可以实现人力导游具有的语音讲解、路线引导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实现景区景点预览、游览路线路线规划等功能。旅游景区智能导游系统主要涉及到全球定位、GPRS数据传输等技术。

通过此项目的开展,项目组学生根据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利用GPS导航技术,研制出了一种便携式旅游景区智能导游系统。截止项目结题,该项目组发表EI检索论文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两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此项目的实施成效显著,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熟悉了科研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其进一步深造和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经费支持。

一、项目选题的背景

牛司朋等3名同学,在学习了《计算机编程导论》、《操作系统》等课程后,通过选修“嵌入式技术”相关课程,对嵌入式应用技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对于基于wince6.0技术下开发ARM的应用程序,界面美观,程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汽车导航、手机应用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前景,是当今主流的嵌入式应用产品之一。在学习了MFC技术、wince编程、串口通信等技术后,牛司朋等几名同学通过查阅和研读文献、对GPS有了更详细了解。自学新的知识,开始实验方案设计,并反复推敲和论证,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做准备。2008年3月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撰写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申请报告,经过学院初审、学校的立项评审得到专家组认可,获得了项目资助。

二、项目成员的组成、分工及成员间相互协调配和情况、导师指导情况

本项目的申请由牛司朋、王珏、车新帅三名同学共同提出,并一直坚持开展实验研究。牛司朋同学身为项目组组长,主要负责系统架构的设计,GPS数据与图形绘制模块,撰写文档,以及处理好项目组同学和老师的关系等。王珏同学主要负责GPRS无线输出模块和撰写文档。车新帅同学是2007级同学,作为预备成员,他主要负责完成部分功能模块的测试工作和文档的撰写。

由于此项目属于零基础项目,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开展难度很大,但项目组同学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得到很明显的提高。项目组与指导老师每周五下午都要开例会,指导教师查看《科研日志》,对项目进度、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并解决。同时利用电子邮件,“创新网”的交流平台与老师保持者有效的联系。指导老师在项目的开展中,对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都做得很到位,指导学生如何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研究深度,在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材料进行修改。

三、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

1、项目的创新点 准确提取GPS定位数据 巧妙采集、高效存储景点数据 完善处理游客位置显示

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解决了团体游客受约束问题 采用多线程及双缓冲等技术

2、项目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

GPS导航技术近些年来在国内一直都是热门的研究话题,对旅游区来说,由于面积较小,电子地图制作成本不大,加之近年来GPS定位的准确度有很大提高,有着很强的实用性。项目中所提到的团队旅游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得到了高度认可,申请多项专利。

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及初步取得的创新成果

1、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

实现了语音解说功能,是在游客靠近景点时,自动的向游客讲解景点信息,并且可以按照游客的选择进行对同一景点是否重复收听景点讲解。该解决

文“AnalysisandImplementationofPhoneticExplanationofSmartGuide”,并在2009年国际软件工程会议(WCSE2009)上发表。

对于团队旅游过程中存在的行动不够灵活,容易造成队员丢失等问题,项目组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导游系统解决团队旅游问题的方法”,该解决方案已经于2009年1月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10207.6。

项目组同学应用win32API绘图函数等,设计了可用于预览景点信息的使用方案,以及使用弗洛伊德算法等设计了一种可以帮助游客智能规划旅游线路的功能。该解决方案于2009年1月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1020。

图模拟器上运行的线路规划功能

2、初步取得的创新成果

基于ARM9开发板开发了一款智能设备,该设备可以初步实现在如景区、校园等地方进行景区信息预览、语音讲解、线路规划等功能。同时,若干台该智能设备间也可以进行互相通信。

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撰写了发表了一篇IEEE国际软件工程会议(WCSE2009)论文,被EI,ISTP同时检索;两篇国内核心论文;申请专利8项,发明类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1、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厚重的理论知识才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死穴,使学生对课题产生新的认识,理出新的方向,不能以无知去研究未知。在创新实践中产生的这种认识,促使课题组的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书店、上互联网、到图书馆、请教学长,去获取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实验台上一直放着在大学学过的每一本教材,遇到问题,随时查阅,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验证知识、巩固知识,不仅体会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更体验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创新性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2、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要求所做的项目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要不同于以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仅所提出来的思想要新,而且要有可行性。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方案修改,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查阅资料、调研思考、跨学科交流,渐渐学会了如何全面地考虑问题、如何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如何从别人的设计中去提炼精华,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从而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性实验计划给了学生们一个实践的机会。在创新实验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设计方案时就要反复推敲工艺是否合理,能否进一步简化,能否再降低成本,因此要进行各种实验;要自己动手搭电路,自己设计实验;要自己联系生产厂家,自己出去购买零部件,这样的实践经验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实践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创新实验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3、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强了信心与韧性

从立项之初时的无从下手,到结题时的成竹在胸、轻车熟路,增长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有同学们的信心与韧性。在创新实验过程中,许多同学都曾遇到了各种困难,沮丧、懊恼、争吵,甚至在一筹莫展时考虑过放弃,但他们没有被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吓倒,继续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共同奋斗,找出错误,一一改正,不断提高,最终一步步解决问题,逐渐完成整个项目。当完成了一件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信心,提高了韧性,养成了耐心、细致、注意把握细节的科研素质。

4、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面对这种知识面要求广、任务复杂的创新实验项目,单靠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优势互补,这对独生子女出身的许多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是,在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能够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定期讨论、互提建议,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在失意中相互鼓励,在协作中加深理解、增强友谊,在把创新项目做好、做精、做出水平的共同目标下,形成了团队的凝聚力。

第四篇:山西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此类实验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与思维;

记忆合金水车: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它可以记住加工好的形状,当外力或温度改变使其形状发生改变的时候,只要适当的加热就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该装置让所选记忆合金周期性地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接触,形状随之周期性地变化,从而驱动水车轮的转动,形象地展示了热变为功的过程和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性和用途。

该种形状记忆合金为镍钛合金,有双程记忆功能(即能记忆温度高低两种情况下的形状)可以有上百万次的变形和恢复。镍钛合金还有相当好的生物相容性,相变温度较低,约在40-50℃,医学上用于脊柱侧歪、骨骼畸形等的矫正。低温差热机:可以利用比环境温度高4℃的任何热源,使一组活塞运动并推动转轮运转,是一种很好的利用低温热源的热机,可以利用不高的温度差实行热工转化。主要应用在于能利用传

统热机无法利用的能量来源。

经典置换式热气机:利用酒精灯的热量驱动一组活塞、连杆和转轮往复运动,工作物质为封闭在透明活塞筒中的空气。活塞和工作物质在往复过程中完成吸放热和能量转化,工作过程形象直观,是对热力学定律和热机原理极好的阐释。其透明活塞材料为石英玻璃,主要特点是热胀冷缩系数小,透光性好。耐腐蚀性强。

投影式伽耳顿板:可以用来验证大量随机物理事件共同遵循的统计物理规律。统计物理规律因等概率假设则其结果可靠,在应用方面很广泛,比如相对论基本假设的提出等等。

辉光盘:利用低压气体分子在在高频强电场中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过程,外界声音影响电场分布从而影响电子运动,在盘上显示出形状变化的荧光。

昆特管(声驻波演示):利用管中泡沫小球在声驻波场中形成的“泡沫墙”将看不见的声波显示出来,实现了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该装置的缺点是无法消除静电的影响:泡沫小球帖在管内壁上。

气柱共鸣声速测量装置:通过气柱共鸣测量

声速。

热声效应演示仪:所谓热声效应是指在可压缩流体的声震荡与固体介质之间由于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均能量。相当巧妙地利用谐振管中声驻波的能量,将热声堆下面的能量“泵”到上面来,使热声堆上下产生将近10℃的温差,是一种声制冷的方法。

其工作过程为:谐振管上部为一个热声堆,下部为一个扬声器。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在谐振管内形成纵向驻波。热声器下部声压增大时,推动气团向上运动,并因压缩而升温,将热量传给声堆。声压下降时,气团向下运动,但热声堆温度下降较少,于是向热声堆上部输热。热声堆中无数气团每次振动都吸收一定热量向上传输,热量不断地被从低温区泵到高温区,从而实现了声制冷。

伯努利悬浮盘:该装置形象地显示了伯努利方程中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因流速大压强小,悬浮盘克服了自身的重力悬在空中。

傅科摆:它使我们不依赖于相对天体的运动就能感受到地球的自转。单摆由于不受垂直于摆平面的力,摆平面应该保持不变。但傅科摆让我

们看到了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在太原的转动周期为39.1小时),赤道上是不转的,南北两极转动周期为24小时。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是带动这固定在地球上的一切(包括傅科摆的角度盘),而摆锤、空气、水流由于惯性还是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改变,这就构成了相对运动。

看得见的声波:利用生理上的视觉暂留效应,将声波可视化,助于理解。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将纵波显示为横波。

椎体上滚:实验中的椎体由高处滚向低处,与我们传统观念不符。但实际上椎体在上滚的过程中,重心是下降的,与物理规律统一。本实验告诉我们表象与本质有时候是完全相反的。

角速度矢量合成演示仪:让一个转轮绕俯仰角可改变的水平轴转动,再让它同时参与绕竖直轴的转动。水平轴转的俯仰角会随着绕竖直轴转动的方向和转速而变化。该装置能形象地反应角速度合成的矢量性。

转动惯量演示仪:

离心加速器:原理是角动量守恒,施加的力在转轴上(没有力矩)

进动仪:可直观地演示刚体的进动和陀螺仪

的工作原理。

回转仪:在改装置中转轮不会因重力作用而落地,而是产生了进动(即轮轴绕立柱的转动),显示了转动系统的进动规律。

利用刚体定轴转动轴的指向性,制成惯性指导陀螺仪,精准指向。

范式起电机:上下两个圆辊用环形橡胶带连接,电机带着高速转动。摩察产生的静电在上辊,下辊的静电导入大地。这样使得电极球上的电荷越来越多,产生很高的电位。用于演示静电作用、尖端放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

安培力演示仪: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产生力的作用,可以直观地观察安培力的方向、大小随线圈、磁场的变化规律。

高压静电电压表:利用静电力推动光点移动,可在标尺上独处数据。

帕尔贴效应仪:不同的导电材料的电子能量不同。将两种导电材料接触后连入电路,向具有低能态电子材料流入的电子有将多余的能量传给晶格是材料升温,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向高能态电子材料流入的电子将从晶格获取能量使之降温,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本装置直接

通过手型处直接感受这种制冷制热的过程。选用帕尔贴效应明显的材料如三碲化二铋(帕尔贴效应温差可达67℃)可制冷制热。最广泛的应用为车载冰箱。

法拉第楞次定律:金属壳相当于密绕线圈,镂空金属壳相当于疏绕线圈。通过铁块下落的速度自身的对比和与铝块降落速度的对比,将楞次定律直观表示出来。

楞次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

磁阻摆:很好地阐释了楞次定律的内涵: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作用总是阻碍感应电流。大量应用于仪表指针,使之便于快速度数。

第五篇: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实验报 告 数 据 处 理 必 须 要 素:

1、 将实验数据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到实验报告上;(0-5分酌情扣分)

2、 作图必须使用坐标纸,铅笔 。而且图名、坐标轴的名称及单位,坐标分度等信息应齐全;(如果不用坐标纸作图扣10分,否则0-5分酌情扣分)

3、 计算应该有必要的过程,不能只给出最后结果;(0-20分酌情扣分)

4、应该有实验结论和结果分析。(0-5分酌情扣分)

5、 整个实验报告的整洁性、条理性。(0-10分酌情扣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班委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机关目标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