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管理会计制度创建研究论文

2022-04-13

小编精心整理了《院管理会计制度创建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医改及医院创等的需要,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医院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资产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目的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良好的优势。

院管理会计制度创建研究论文 篇1:

“边缘化”困境下中国会计史研究的出路

【摘 要】 目前,中国会计史已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一是史学基础薄弱,史料建设滞后,对会计史实的把握难以达到专门从事史学研究者那样的深度;二是未能在知识体系上真正融入会计学的主流传统,也难以为现实会计制度建设提供学术智慧。会计史研究摆脱“边缘化”困境,走向繁荣的主要思路在于:一方面应重视会计史料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加强会计史料搜集、整理与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应突出“专史”研究的特色,充分展现会计史的时代价值,增强其对现实会计制度建设的指导性。

【关键词】 会计史; 会计史料; 历史学范式; 会计学范式; 边缘化困境

目前,中国会计史研究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观点新颖和史料功底扎实的力作屈指可数,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在历史学界,不少学者在内心较为轻视会计史,认为它史学基础薄弱,对会计史实的把握难以达到专门从事史学研究者那样的深度,会计史学者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影响,更多局限于会计学界,并没有引起历史学界太多的关注;在会计学界,由于在知识体系上未能真正融入会计学的主流传统,也无法与会计学注重实务取向的品格形成呼应,会计史习惯上被认为是与现实隔膜的、用处不大的“冷学问”,其受重视程度也不断下降,对会计史感兴趣的人员也越来越少。利用读秀、中国知网对会计史文献进行检索,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以会计史为选题的文献数量明显偏少,产生一定学术影响的会计史原创性成果寥寥无几,这与财务会计、管理成本会计和审计等领域学者云集、科研成果丰硕状况形成了明显反差。因此,会计史不仅在历史学界被边缘化,在会计学界的受重视程度也逐渐降低,已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困境。如何稳固会计史在会计学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对自身的不断超越以走出“边缘化”困境,是推进中国会计史研究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尝试对会计史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进行理性反思,来探讨边缘化困境下中国会计史研究的出路问题。

一、对会计史的学科定位及研究范式的反思

会计史居于会计学与历史学的分界,其学科界限具有模糊性。确切地认识会计史的学科性质,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会催生出会计史研究中不同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取向,这对建构和完善会计史学科的独立品格,促进会计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史属于会计学领域的基础学科

会计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兼具会计学属性和历史学属性。历史学的知识体系注重的是人文素养的熏陶,以改变对人类社会的演进缺乏清晰认识的无知状态;而会计学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实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最终追求的是会计实务上的应用价值。会计史是探讨人类会计演进历程的“专史”类学科,会计学属性应在会计史学中占主导地位,会计史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標应服务于会计学而非历史学。多年来,会计史学者习惯上也多有一种“会计人”的自我认同,更多地与会计学而非历史学学者分享同一套话语体系。会计史属于会计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其基本宗旨和最高境界应当是以会计史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分析、会计分析的方法,对已认定的会计史实进行梳理、提炼和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研究提供历史经验和思想素材,为现实会计制度的优化提供学术智慧,这是会计史在会计学而非历史学学科中得以延续、避免被边缘化的重要前提。会计史存在着推进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其他会计类学科发展的内在可能性,应认清并充分发挥会计史的专业化优势和所具有的潜在贡献,以发挥会计史研究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史研究应突出“专史”的特色

会计史研究存在会计学范式和历史学范式两种类型,它们在学术训练和学术旨趣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历史学范式主导下的会计史研究遵循历史学的主流研究方法,注重会计史料发掘、考证和分析,以揭示会计演进的历史进程及客观规律为基本宗旨,较少关注现实问题。历史学范式在会计史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研究的重心和优势在于会计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运用,强调历史事实描述,坚持用会计史实说话,较少涉及会计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二是在研究中惯于使用归纳思维,遵循“会计史料→考据史实→客观结论”的逻辑脉络,往往从某一具体会计史片段或史料出发,通过对会计史料进行搜集、考证、归纳和分析,力图在澄清会计史实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具有概括或总结意味的经验性结论[1];三是在研究旨趣上强调探索会计史本源,努力还原和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并给予一个真实客观的评价。例如,陈敏等[2]《郑韩故城战国牛肋骨会计账考论》、蒋勤等[3]《清代石仓农家账簿中数字的释读》、方宝璋[4]《中国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考论》、宋小明等[5]《敦煌“历”文书的会计账实质》、杨帆[6]《宋代县级财政账簿初探》等论文,都具有历史学范式的典型特征。

会计学范式主导下的会计史研究遵循会计学的主流研究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来证实或证伪某种会计理论或观点。会计学范式在会计史研究中也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研究的重心和优势在于运用会计理论和会计学的分析工具对史实进行理论概括,在研究中重视会计理论构建与意义阐释,不重视会计史料搜集、考证和会计史实的细枝末节;二是在研究中惯于使用演绎思维,大多遵循“大前提(会计理论)+小前提(会计史实)→结论(评价反思)”这种“三段论式”的研究路径,从某一会计核心概念、会计原则或会计理论出发,证之于会计史实中的某些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批评性的结论;三是在研究旨趣上强调反思和评价历史现象,更喜欢探讨会计史实背后的原因、价值或者启示,力图达到为现实社会的会计制度建设服务的目的,往往体现出更直接的经世致用情怀。采用这种研究范式的文献有方宝璋[7]《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经验略论》、朱灵通等[8]《系统论视角下的民国国家审计思想》等,尤其是张萍等[9]《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下的内部控制模式探索——基于明代龙江船厂的案例研究》一文,从美国COSO报告和西方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出发,在充分掌握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建立的龙江船厂内部控制制度史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所具有的“价值理性”特色。该论文拓展了现有内部控制理论的新边界,也为建立本土情境下的内部控制模式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可以说是运用会计学范式从事会计史研究的典范,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和实践价值。

总之,在会计史研究中,历史学范式以甄别史实真相、梳理会计演进脉络为研究目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虽然凭借其基础性地位能够长期、稳定地存在,但也有局限性,其研究成果可能与现实社会会计制度建设的需要相去甚远,甚至完全无关,基本上属于纯学术、小受众的研究。作为一门专史,会计史研究不能单纯止步于挖掘史料、追求考据和澄清史实,不能忽视会计史应当作为会计学研究的专门领域而存在的前提,应以史料为基础进一步突出会计学研究范式的特色,研究取向应从单纯进行史实描述向会计理论阐释为主过渡,把史料研究作为会计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中介层次,这是确保会计史学科独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不被削弱的基本保障。会计史研究是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提倡以会计学问题意识作为引导会计史研究前进的首要方向,在掌握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对历史上的会计现象进行理论抽象、因果阐释并确立以此为基础的价值判断,推动新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创新,进而为转型期背景下会计制度的优化提供学术智慧。

二、会计史研究处于边缘化困境的原因

会计史研究处于边缘化困境既有历史根源,也与史学基础薄弱、研究思维封闭、研究方法简单等诸多现实因素有关,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新时代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史学科发展的需要。

(一)历经多次断裂性会计制度变革,会计传统延续性缺失

与美、英等国在会计发展上无明显的断裂不同,中国近代以来的会计演进呈现出了断裂式演化的特点。自清末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改良变法以来,首先是北洋政府仿效日本《会计法》进行会计法制革新,紧接着国民政府取法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进行统一会计制度改革,这一时期中国会计制度体系的重构,总体上借鉴的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时期,全面仿效前苏联的标准账户计划。改革开放以来,又开始大规模移植普通法系国家的会计准则[10]。虽然中国古代的优秀会计文化基因,得以有效传承至今,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学的知识体系基本上都是舶来品,几乎全盘移植自西方,其与中国固有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制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断裂,不仅难以寻找历史中的会计与现实中的会计的内在联系,也难以对二者进行有机的衔接。由于会计传统延续性的缺失,使得作为传统知识资源的中国会计史,尤其是清末以前的古代会计史,通常只是作为书斋中的学问存在,在知识体系上未能真正融入会计学的主流传统,也难于将会计学的知识体系运用于古代会计史研究。目前,中国会计史研究更多是出于一种传承和发扬传统会计文化的情怀,它固然能够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却无法与会计学的主流知识体系对接,也不利于充实学生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对当代会计制度建设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会计史往往被视为一门用处不大的“冷学问”,其重要性正在不断地遭到质疑,许多学者对会计史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致使从事会计史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少。

(二)史学基础薄弱,会计史料整理和研究工作滞后

会计史研究必须以史料为基础。长期以来,从事会计史研究的主力大多是学会计出身,其中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史学基本功训练,史学功底不扎实,不擅长史料发掘和史实考订,史料功夫较差。有些学者甚至连《吐鲁番出土文书》[11]、《中国简牍集成》[12]、《宋人佚简》[13]、《徽州千年契约文书》[14]、《山西票号史料》[15]等这样的基本文献都没有接触过。许多学者对会计史料信奉“拿来主义”,对会计史料不加考证和比较,惯于引用适合自己结论的二手会计史料,而不愿意下功夫去搜寻、考证和使用原始会计史料,史料重复化现象严重,“以论代史”现象较为突出。比如,近代民间工商业账簿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原始史料,经济史、金融史学者早已利用其展开研究,在会计史学界反而鲜有利用者。由于史学基础薄弱,在会计史料深度挖掘、合理运用和史实考证等方面,会计史研究尚未达到金融史、经济史和财政史等学科的水准,这是导致会计史研究在历史学界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就整个会计史学界而言,重视史料尚未成为普遍现象,对史料的发掘和积累重视不够,会计史料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在学界还没有形成基本共识,会计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亟待加强。会计史是建立在具体史料而非抽象逻辑推理基础上的学问,史料基础不扎实,就很难进一步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创新。虽然赵友良、李孝林、郭道扬、方宝璋等老一辈学者非常重视会计史料的搜集与考证工作,在治史中发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史料,但目前会计史料整理状况尚存在很大的缺憾。会计史料真伪并存、零乱繁杂,许多学者基于成本收益原则的现实考量,不愿意在会计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方面下功夫,类似《中央苏区财政金融史料选编》[16]、《民国时期审计史料汇编》[17]、《中国革命根据地审计史料汇编》[18]等这样的优秀会计史料整理成果还太少,无法给研究者提供参考。尤其是近代民间工商业账簿、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制度改革、革命根据地统一会计制度建设等史料整理成果至今仍付之阙如。史料基础不足降低了对中国传统会计制度和会计思想复杂性的认知,导致低水平重复的泡沫式研究大量出现,也助长了浮躁学风,这已成为目前会计史研究的一大隐忧。

(三)忽视“专史”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和现实会计制度建设的影响有限

从事会计史研究固然离不开翔实的史料,但更需要对会计理论的自我内心认同,因为缺乏理论指导是无法认识复杂的会计史真相的。中国数千年的会计文明自成体系并独具特色,为维护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同时代的会计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为思考当今会计问题提供经验和智慧。如果只停留在会计史料考据与叙述的层面“就史谈史”,缺乏进一步的理论概括与意义诠释,会计史便无法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足够的智识资源,其服务于现实会计制度建设的功能也必将进一步丧失。会计史研究只有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准,才能体现会计史研究的水平和目的,也才能真正发挥会计史经世济用的功能,避免会计史研究“经院化”的缺陷。由于没有准确把握会计史的学科属性和特点,长期以来,会计史研究基本上不关注会计学的研究动态和重大、热点问题,许多著述单纯停留于澄清史实、简单套用会计学概念和原理的层面,缺乏应有的思辨性和理论性,对会计史实背后的学理和精神揭示不够,难以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解释框架,对当代中国会计制度建设的积极影响十分有限。由于难以贡献出具有相当理论深度的成果,会计史研究的成果很少能得到会计学界的关注和认可,会计史学者也难以与其他会计学者开展交流与对话,会计史在会计学领域的影响力十分有限,這是导致会计史研究在会计学界被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会计史研究摆脱边缘化困境的出路

在信息技术时代,各个学科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必须认清当前中国会计史研究存在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注意克服已经出现的问题,这样才有希望推动会计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奠定会计史学科发挥更大价值的基础。

(一)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会计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鉴于传统会计制度具有断裂性演化的特点,在会计史课程教学中应采用薄古厚今、区别对待的方法,尽量把具有“虚学”特色的会计史融入到会计学主流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在古代会计史部分,应以讲授通识性会计史知识、传播优秀传统会计文化作为教学重点,既要兼顾会计史料搜集、鉴别、整理和运用等史学基本功训练,也要注重分析社会变迁与会计变迁的历史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近、现代会计史与会计学的知识体系存在着较多的共融性,容易在学术上进行适度的对接,因此,在近现代会计史教学中应当适当突出会计学的专业品位,应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分为内部控制、成本管理、人本管理等若干专题,充分挖掘近、现代会计史与现代会计制度和思想之间的联系,以有利于充实学生的会计学专业知识。

(二)重视会计史料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加强会计史料建设工作

会计史研究的创新必须以史料为基础,史料建设是会计史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领地和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应积极开展会计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认真盘点传统会计制度和思想等历史遗产,使会计史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为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准备必需的基础材料,以助推会计史乃至会计理论研究走向深入。在开展会计史料发掘、史实考订等工作时应最大限度地借助历史学界和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及时关注新的出土文献、未被充分利用的账簿档案材料。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各种资料数据库(如国际敦煌项目、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等)不断创建的优势,推进中国会计史料数据库的建设,为检索和利用史料从事会计史研究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三)完善会计史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

不同历史时期的会计制度及思想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视角、方法和理论都有助于会计史学者拓宽视野,也有助于提出新问题并推动会计史研究的创新。以历史的视角来探讨会计学问题是会计史独特的学术路径,但会计史不应当是一门封闭性学问,应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狭隘思维,改变传统会计史研究中的某些思维定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和融通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充分关注会计与经济发展、制度改革、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对会计史进行动态考察和比较分析,以提升会计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四)突出专史特色,为当代会计制度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会计史研究应突出专史的特色,更多地回归会计学而非历史学,以充分展现中国会计史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一方面,由于古代会计史与近现代会计史在知识体系上存在较大差别,不宜过多采用现代会计理论加以阐释,应以历史学范式为主展开研究,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会计文化;另一方面,由于近、现代会计史与当今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应优先考虑采用会计学范式展开研究。应改变以往重视古代会计史轻视近现代会计史研究的做法,在广度与深度上加强对清末以来的近现代会计史研究,以适当引入现代会计问题为导向,在考证文献、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利用本土历史资源构建中国语境下的会计概念和理论,寻找中国近、现代会计制度和思想中的制度理性和学理智慧,以便为当今社会会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参考文献】

[1] 胡永恒.法律史研究的方向:法学化还是史学化[J].历史研究,2013(1):178-189.

[2] 陈敏,程水金,周斌.郑韩故城战国牛肋骨会计账考论[J].会计研究,2015(10):15-22.

[3] 蒋勤,曹树基.清代石仓农家账簿中数字的释读[J].社会科学辑刊,2016(5):133-141.

[4] 方宝璋.中国古代审计方法方式考论[J].审计研究,2017(3):3-11.

[5] 宋小明,陈立齐.敦煌“历”文书的会计账实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4):84-97.

[6] 杨帆.宋代县级财政账簿初探[J].宋史研究论丛,2015(2):89-114.

[7] 方宝璋.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审计经验略论[J].审计研究,2013(5):23-28.

[8] 朱灵通,洪森,方宝璋.系统论视角下的民国国家审计思想[J].会计之友,2018(10):13-17.

[9] 张萍,杨雄胜.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下的内部控制模式探索——基于明代龙江船厂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8(2):161-175.

[10] 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2卷)[M].北京:中國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1]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吐鲁番出土文书[M].乌鲁木齐:新疆文化出版社,2017.

[12] 初师宾.中国简牍集成[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

[13]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博物馆.宋人佚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4] 王钰欣,周绍泉.徽州千年契约文书[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5.

[15] 黄鉴晖,等.山西票号史料[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16] 柯华.中央苏区财政金融史料选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

[17] 方宝璋.民国时期审计史料汇编(第1辑)[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18] 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革命根据地审计史料汇编[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王遂昆 李菁

院管理会计制度创建研究论文 篇2:

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医改及医院创等的需要,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医院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资产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目的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良好的优势。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提升措施;竞争优势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发展中起着启动、导向、控制的重要作用,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综合性医院创“三甲”工作的推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财力作保障,而国家财政给予的拨款少至甚少,只有医院靠自身的力量,合理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考核,在当今医改及创等的新形势下,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是医院竞争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

1.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意识淡漠,每年预算工作流于形式

医院预算管理是指医院通过预算手段,对医院所有资金进行分配、考核、控制、确保医院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完成既定业务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同时也是根据医院的职责、工作任务和发展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对医院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是部门预算的基础。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医院资金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目前医院在年初根据各科在以前年度用额的基础上报支出预算,财务科进行汇总编制,但是编制后,经领导批阅则完成任务,而对于预算评价以及执行情况怎样,则没有落到实处,不严格执行支出审批制度。主观随意性大,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只是流于形式。医院在安排预算时,没有把预算经费、预算外经费、库存物资款纳入预算管理中,经费的投入方向和金额不准确,没有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医院领导对预算管理的意识淡漠。只重视预算收支,对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则不重视。

2.资产管理不规范、“帐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为:

(1)资产管理以往遗留问题较多,医院蒙受损失

医院资产管理不规范,以往年度遗留问题较多,高值耗材、卫生材料、固定资产等物资的消耗、保管、领用等环节缺少监管、物资采购随意性大。物资会计兼职保管工作,无专人负责物资的保管、领用,手续不规范,缺少定期盘点,账实不符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医院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2)造成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及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全院固定资产进行提取折旧并列入各科室核算成本,医院有的临床科室收不抵支,又要承担对于大型设备的折旧成本,很是不情愿,甚至有科室购买或接受捐赠的设备已使用,迟迟不愿到财务部门办理登记入账手续,人为的要逃避折旧成本的承担,以致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3)大型设备缺少成本效益分析,资产报废处置不及时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缺少成本效益跟踪分析,大型医疗设备报废处置手续不规范,不及时。已不能使用的资产长期闲置,造成资产金额的失真。卫生主管及财政部门审批不及时,致使医院待处理资产账户金额长期得不到清理。

3.財务人员素质底下,缺乏培训教育

主要表现为:

(1)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

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医院会计工作人少事多,每天忙于繁琐的日常工作,会计人员没有余力进行自身的业务学习习惯,他们认为财务工作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统计、编制报表,上报领导就算完成会计工作。长期形成思想呆板、保守,理念陈旧。业务、管理、创新、分析能力得不到发展提高。

(2)缺乏培训教育的弊端

财务部门在医院所有科室中属于后勤辅助部门,不能直接给医院创造效益,大家都以为会计人员把会计核算工作做好就行了,没有意识到财务人员素质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忽略了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的培训教育。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制度的完善,在综合医院的创三甲过程中,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落后,财经税收制度以及金融政策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不高、管理上的创新、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缺点不足之处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二、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要重视预算管理

医院预算管理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原则,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加强全体职工对医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更新观念,全员参与。医院加强预算管理的办法,具体包括:

首先,由财务科牵头,与设备科、后勤部门、信息管理中心、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成立一个预算编制小组,共同对各科上报的预算进行审查、评价,提出意见,提交院领导修正、审批,从而对医院的每个科室及全体员工产生制约力,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其次,增强预算项目,医院的一切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对每个预算项目都要细化、明确,全面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统筹安排各项资金,突出重大专项资金计划,缩小预算与实际的偏差,从而使预算管理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形成考评方法,促进预算执行率。建立健全医院考评机制,监督和检查各科室预算的落实情况,严格按预算审查各科室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有效使用资金,不得随意改变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将预算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2.要规范资产管理

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加强资产管理,医院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各类活动的物质基础,重视资产管理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医改政策下,为了确保公立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运行有效,要根据资产的形态与特点,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监管机制,落实采购、供应、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具体包括:

(1)加强资产购买环节管理

医院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明确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请购和审批程序,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当履行预算调整程序。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确定合格供应商清单,对其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医院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和采购计划,采取招标采购、询价或定向采购,直接购买等方式确定采购价格,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部门或人员对购买的物资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对有可能影响医院开展医疗业务活动的异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确保采购业务的可追溯性,及时跟踪合同履新情况。

(2)医院物资供应环节采用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管理是对在有充分社会储备保障前提下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备数量为“零”,即不保存库存。免去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损失、变质等问题;同时,也加速了资金的周转速度,零库存倡导的最小化库存回避了市场变化带来的产品积压风险,这也是医院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

(3)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梳理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实行资产条码管理,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相关内容。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医疗专用重要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前许可制度,确保安全运转。加大技术改进投入,不断促进固定资产技术升级,淘汰落后设备,切实做到保持医院医疗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和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财务部门对全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监督组织的职责,协助全院其他科室共同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制定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大型设备的使用率,对其成本、效益进行跟踪评价。

3.重视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医院不仅要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对全体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升不容忽视。根據笔者在医院创等工作中体会到,提升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水平质量以及综合素质的方法有:

首先,按2012年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医院的财务活动在医院负责人及总会计师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集中管理。由总会计师组织医院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工作,为医院的资本运作战略决策、经营风险管理等重大经营行为提供财务技术支持,形成一个高效医院管理体系。

其次,引入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力量。引进年轻有为、具有财务管理专业学历的研究生和副高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人才,改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断层和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局面。

再次,加强培训教育,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医院财务科专门负责培训教育工作。每年计划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以及公检法司领导来院授课,丰富培训内容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面。给财务管理人员创造学习时间和机会,采取脱产培训,外出进修的方法,重点培养素质高、年轻有为的财务人会,让他们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领军人物。

总而言之,提升三甲医院财务管路的水平需要领导、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共同的努力,探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用创新的思维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医院资金良好周转,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良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贾军霞,李风芹,张少萍.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加强措施.财会通讯,2012(9)

[2]李兴灵.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公共部门理论与实务专题,2010(9)

[3]吴宁娜.强化财务管理促进公立医院改革.财会研究,2013(7)

[4]傅蕾莉.科学人才视觉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分析.中国人才,2012(4)

[5]刘栖.加强财务管理之我见.财务管理,2013(6)

[6]刘清芝,陈万春.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理念、机制及方式创新.财务管理,2012(7)

作者:张香

院管理会计制度创建研究论文 篇3:

公立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内控调适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为了弥补现有会计制度的不足,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质量和水平,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根据文件规定,公立医院将在2019年1月1日施行该制度,不再执行原来的医院会计制度。文章结合新会计制度,分析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时会面临的变化,对公立医院的各项衔接工作进行说明,为医院如何顺利完成变革提供一些建议,并针对内控调适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公立医院;政府会计制度;内控调适措施

1 前 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地对改进作出了部署。为了落实、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是为了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加大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会计制度下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诸多問题,较难满足现有的管理要求。在对《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重要成果进行有效的总结后,财务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该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将传统的“收付现实制”转变为与国际接轨的“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求体制内的单位增强对自己使用效益的关注程度,并强化成本管理工作。并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施行,公立医院也在进行改革的范围之内。公立医院的业务开展、科室建设等领域都与《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相关联,公立医院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及时对新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与分析,深刻领会改革方案的跨时代意义与重要含义,做好各项制度的衔接工作,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2 公立医院进行改革所产生的变化

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是我国医疗行业的主阵地,是保障人民解决基本医疗的重要基础,具有较强公益性和基础性特点。而在新的改革背景之下,坚持走公益性和经营性相互平衡的道路,是持续改革的重要步骤。因此,面对会计制度改革时,需要及时了解改革会带来的一些变化。

2.1 “平行记账”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称《制度》)的规定,医院应该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相结合又相互分类的平行记账方式”,这种核算形式是政府会计制度所创新的核算形式,根据核算要求,单位要实行收付实现的预算会计核算及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并衔接,这样就使得核算基础发生了变化,将原来的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进行有效的结合,这两种会计体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两者之间的结合更能够实现互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1]。平行记账法是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需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它与传统的记账方法相比,平行记账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公立医院预算和财务活动的信息,更好地为公立医院财务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有效保障。

2.2 会计要素及科目的变化

《制度》通过对传统单系统预算会计体系的研究与分析,再结合《会计基本准则》各项要求,提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但又相互连接的核算模式。这种新的会计制度与医院传统的财务制度存在较多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单功能预算与双功能预算

医院的传统会计制度中主要通过了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支出、当前负债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对医院财务进行体现与核算[2],医院的会计预算报表还不能形成可以单独表达的预算报表,只能通过财务会计的报表来表达。而《制度》对会计核算系统提出“双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拥有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通过“5+3”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3]。

2.2.2 会计科目设置的改变

在对《制度》进行仔细研究与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制度》对于会计科目设置也有较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设置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待处理财产损益”等项目;二是将“科教项目收入”及“医疗收入”合并进“事业预算收入”中;三是取消了资产类“应收医疗款”“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等,统称为“应收账款”,增加了“研发支出”“应收利息”等;四是在负债类科目设置增加了“预计负债”“应付利息”“应缴增值税”,取消了“应付福利费”“应付社会保障费”等;五是设置了“其他收入”科目,并将科目进行细致划分[4]。细化了医院各项会计制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内控调适措施

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作出了大体的规划,但在细节方面还不是十分清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立足医院实际,结合自身情况,与《制度》合理地进行结合。只有实行合理的内控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将改革完成。

3.1 强化思想认识,及时作出调整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地实施,医院财务部门应该加强思想认识,及时学习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改革的重要含义和时代意义,及时研究新旧制度之间的细微变化,并绘制新旧制度科目转化的明细表格,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制定各类新的账目,做好新旧账目的交接工作,顺利落实政府会计制度。

3.2 人力、物力资源建设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拥有并能熟练操作各类先进的医疗器材,也体现了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所以,加强医院科室的器材建设,是医院科室人才队伍业务实践的基础[5]。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医院的财务部门应该对资金投放的效益问题进行审核与考察,划分资金投资的重要程度,考虑资金投放的效益合理性,防止出现“扯虎皮拉大旗”及专项资金挪用的情况发生。加强公立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医院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优秀的人才队伍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医疗水平,高效地拓展各类业务。而人才队伍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医院财务部门可以根据有关制度章程,编制专项预算,保障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成功有序地开展,从而对医院的长远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保障,提高医院的专业水平。

3.3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好钢用在刀刃上”,好的资金使用方法可以让1块钱花出10块钱的效果,同理,要是用得不好,钱就如同打水漂一般,不留下一点痕迹。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医院在适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的关键所在。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做到:一是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识;二是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证医院的重点项目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加强日常跟踪监督,保障专款专用,防止贪污腐败等情况发生;四是开展资金绩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五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医务人员的学习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綜合素质,从而使医院各科室部门的成员在遇到新知识的时候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将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有效连接起来,从而最终形成知识网[6]。

3.4 合理授权,有效参与

为了适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医院需要扩大财务内控工作的实施范围。医院管理层可以对财务部门进行合理的授权,通过给予财务部门对科室建设的监管权、要求协作部门参与到内控的事后控制权以及根据内控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整财务部门与各科室部门的业务联系方式,并以有效的形式将权限固定下来。财务部门应当加强对各类科室建设预算的参与度,可以采取蹲点制的方式,参加到各科室建设中的有关预算编制、固定资产采购等,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并定期向医院管理层汇报各科室建设的预算执行情况,以便提高医院的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从而达到《制度》的设想要求,确保改革落到实处。

3.5 完善、优化信息化平台的使用

OA系统的英文全称是: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意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办公模式,创建了任务地点都可以办公的新模式。它能有效地为各科室和其他部门搭建起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平台。财务部门可以通过OA系统对各科室的预算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还可以对医院财经政策进行宣传与解读。各科室之间还可以利用OA系统对建设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与财务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从而达到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4 结 语

想要从众多医院之中脱颖而出,只有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调适,才能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医院内部得到彻底的贯彻和实施,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起到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达到加强医院管理的最终目的。公立医院想要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帆起航,就需要及时转变思想,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不断加强医院综合能力,提高公立医院的治疗水平与同行之间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保玲, 曹晓琴.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初探[J]. 经贸实践, 2019, 243(1):103.

[2]张笑莹.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 中国市场, 2019, 993(2):165-166.

[3]申晓丽. 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财务内控治理结构问题探讨[J]. 纳税, 2019, 13(1):133.

[4]向炎珍, 陈隽. 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如何在大型综合公立医院落地[J]. 中国总会计师, 2018, 183(10):56-58.

[5]石琳琳. 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的影响——以固定资产为例[J]. 会计之友, 2018(14):25-27.

[6]李利红. 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会工作的影响[J]. 教育财会研究, 2018(3):49-51.

作者:林镇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学中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论文下一篇:自贸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