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计划

2022-07-19

在一项新的任务开始之前,有必要去理清工作思路,将工作目标予以细分,让我们提前去做好工作计划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教学计划一》,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计算机教学计划一

一.阐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及特点。

答:1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的交互方式,也称教学策略。根据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功能不同,通常把多媒体教学分成操练与练习、个别指导、咨询、模拟、问题解决、游戏等六类基本模式。

(1) 操练与练习

这种模式是由计算机向学习者逐个显示习题,要求学习者联机作答,若学习者回答正确,则给与肯定,进入下一个问题,否则给与适当提示后,再向学生显示同一问题,此模式的教学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于学生通过做大量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其施教过程为:提问-回答-评判-再试或结束。

(2)个别指导

此模式是用计算机系统模拟教师授课的全过程,其教学形式由授课、提问、评判三部分组成,基本原理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按教学目标连接各单元,学生在电子教师指导下自己组织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施教过程: 显示教学内容目录-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显示内容摘要-计算机授课-小结提问-学生回答-评判-进入下一单元或转入补救分支在学。

(3)咨询

咨询教学模式的原理是发现式学习理论,既设想-作比较-发现的学习过程。在咨询教学模式中,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一个信息环境和获取信息的规则表,学生可以询问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联系型和指导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计算机处于主动地位,咨询型模式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4)模拟

模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的现象并加以控制,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这种模式,认为它有利于生动形象的传播知识、培养能力。

(5)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一种智能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引导学生与程序一起求解一个问题,解题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掌握求解问题方案。问题求解模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设置模型.构成理论等比教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6)游戏

游戏型CAI不同于一般游戏软件,它是利用计算机产生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把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这类软件主要用于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决策能力和操作能力。

上述模式只是一个相对意义的划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是相互结合加以运用的。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

(!)大容量的非顺序式呈现;

(2)学生可控制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3)CAI系统可以通过提问、判断、转移等交互活动,分析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情况,调节学习过程,实现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和及时反馈原则;

(4)计算机可以保留各学生的学习记录,并进行每个学生的学习教程分析和群体学习分析,为教师或教学软件开发者提供了教学决策支持;

(5)CAI可以实现学科教学、计算机技术、教育学和艺术学的完美结合。

第二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是幼师部新进计算机教师张金伶。我虽然在大学时期专业学习计算机,成绩还不错,但是听课和讲课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教师方面我是新人,因此在教育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下面我将就我这半年的教学情况做一下详细总结:

在教育教学上,本人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我所教授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而本学期主要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成为一样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职责。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

二、计算机教学工作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本人将备课分三个方面: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教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 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三者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三、个人教学业务水平学习方面:

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计算机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在这次国家级计算机一级考试中,我担任班级的学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平时还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便在工作中能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四、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计算机教学工作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以上是本人在本学期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总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我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快发展、争创一流!”为目标,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一年级计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计算教学(主要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困扰实验教师的一大难题,我对此作了专门的调查和分析。

一、教师们的忧虑和困惑

1.来自教学内容及编排的困惑。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原来编排在第二册的退位减法移至第一册进行教学,教师们认为加重了负担,加大了难度。

从课时数来看,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总共被缩减至10页。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是那种一步一趋的“小碎步”教学法,即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分成“9加几”“8加几”等几个小节,分段教学,教一段练一段,这样教起来老师们觉得心里踏实,可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关;而新教材采用的是一种系统教学的方法,即所有的进位加法只花一堂课时间研究方法,其余时间基本上就是练习了,练习内容也不够多,老师们担心学生学得不够扎实。

2.来自算法多样化的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对要不要强调“凑十法”等问题感到举棋不定。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选择计算方法,不强求方法的统一,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最快捷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不可以向学生暗示运用“凑十法”的好处呢?要是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想到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教师是不是有责任讲解一下呢?这是很多老师感到迷惑的地方。此外,当学生“创造”出很多方法时,教师又有担心了:方法这么多这么杂,却没有一种主要的方法,不便于老师反复讲解,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能会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从,导致一种方法都没掌握好。

3.来自练习与评价方面的困惑。

运用新教法教出来的学生,口算能力似乎不如往届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老经验,要想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练习。但是,如果进行大量有密度的练习,会不会使学生前面两个月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数学的兴趣丧失贻尽呢?如果不加强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又该如何进行评价?

„„

基于以上几点,实验老师普遍感到新教材的计算课难教,很多问题不好把握。为此,我在实践中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认为其中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二、我的认识和几点做法

1.关于教材——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新教材的编排意图。

宋淑持老师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学实践,都是受一定的思想方法所影响。我们只要探究一下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就不难看出,新教材是运用了系统思想方法来编排计算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合为一个整体;二是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法进行改革,首堂课即从整体上对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老教材采用的那种“小碎步”教学法,实质上一种“机械分割”思想的反映,是“还原论”的体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实质上一个整体,它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过去我们为了教得“扎实”一点,把它们人为地进行分割,殊不知这种分割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孤立地看待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他们“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他们培养主动探求数学方法的精神,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造的兴趣。而新教材正是摒弃了这种做法,运用了更科学更合理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儿童数学思维的后续发展。而且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接受了较好的学前教育,新教材的编者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作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安排,以使教材具有挑战性,所以教师就更不要有畏难的情绪。

实验老师要是能够认识到以上这几点,就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很多对教材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了。

2关于算法——解放思想,开放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等方法并不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到时你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估量。请看学生是如何算“7+6”的

生1: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生2:把7分成3和4,6+4=10,10+3=13。

生3:把7分成5和2,把6分成5和l,5+5=10,2+1=3,10+3=13。

生4:把7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得13。

生5:摆学具。先摆7个,再摆6个,一共13个。

生6:我早就知道6+7=13,所以7+6=13。

生7:我会算6+8=l4,所以6+7=13。

生8:2×6=12,12+l=13。

生9:2×7=14,14-1=13。

„„

又如计算“17-8”,如果学生说用“8-7=1”,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认为他弄反了,且听他接着怎么说:“因为7只比8小1,所以只要在10里面减去一个1就可以了,等于9。”

面对如此聪明肯动脑筋的学生,你还能说只有某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吗?显然不能。至于学生的方法又多又杂的问题,老师可以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关于老师们担忧的困难生的学习问题,倒是很值得考虑的。在课堂里如何关注这个弱势群体,也是我们迫待解决的问题。

3关于练习与评价——不重数量讲究质量,改变形式,组织有效的联系,进行合理的评价。

练习的有效不在于老师出了多少道题给学生,而在于这几道题是否充分地发挥了其习题的功能。比如让学生练10道题,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A老师把10道题出示在黑板上,指名让学生回答,集体订正;B老师把10道题出示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先不出声。默算2分钟,然后再进行交流,再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或计算的窍门。很明显,后者才是更为有效的练习。

练习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除了默算、听算,还有算法交流、找规律、相互出题、师生比赛、游戏等,特别是联系实际进行计算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应当意识到,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这就意味着,有些学生可能会要到本学段结束的时候,才能达到每分钟算8~10题。教师应正视这个事实,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篇:两步计算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两步计算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1。101—102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3、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布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也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一个旅游团,有很多汽车„„)

课件依次出示旅游团、停车场情境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 ,发现数学信息,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问题马上口头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放入问题口袋。教师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1)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2)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3)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解决“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找到相关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2)谈话: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再和小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列式情况)。

2、全班交流思路

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结合题目,让学生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说说数量关系。

3、提炼解题思路

师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无论从问题出发,还是从条件出发,都是先算了4个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4、试一试

独立解决问题(2)小汽车和大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做完后交流想法。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解决“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1)再独立列式做在本上,做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让学生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观察这几道题的特点,师板书:两步计算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做在本上,做完后同桌交流想法,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师谈话:这节课有收获吗?从以下三方面谈收获。 (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1、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9×4=36(人)

36+5=41(人)

答:旅游团一共有41人。

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3×7=21(辆) 21-9=12(元)

答: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第五篇:认识计算机(一)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

(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 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 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节的作文下一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