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水工艺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2022-09-10

人工注水开发作为一项应用最为普遍的提高油藏采收率技术, 在国内外石油矿场得到广泛应用, 起到了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产液量并最终提高油藏整体开发效果的作用。人工注水按注水层位间是否用封隔器卡开, 可分为笼统注水和分层注水两种。

对均质性较好的储层, 不同注水层间渗透性差别不大, 可直接采用笼统注水进行注水即可达到注水要求。但对于储层间渗透性差异较大、非均质性较强的注水井, 直接笼统注水的结果往往是高渗透层吸水量偏多、中低渗透层吸水很少或不吸水, 造成高渗透层注水量多、驱油效果好, 导致油井过早见水水淹。而中低渗透层由于无法有效注水, 动用程度较差, 成为剩余油富集区。为提高中低渗透层注水开发效果, 对此类注水井一般采取分层注水工艺进行注水, 即在注水井井筒中人为下入封隔器将渗透性差异大的层位分开来注水。并及时开展分层注水实施效果评价, 分析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有效性, 以对分注工艺配注参数动态调整。

1 分层注水工艺

1.1 常规偏心分注工艺

常规偏心分注是用注水封隔器将不同注水层位分隔开来进行注水, 其井下注水管柱主要包括注水封隔器和偏心配水器两个部分, 并通过配水器内的水嘴大小控制注水量。需要调整小层注水量时, 直接在地面利用投捞器将小层堵塞器打捞出来更换水嘴即可。

1.2 桥式偏心分注工艺

常规偏心分注技术在进行不同层位间注水量调配时, 采用的是递减法测试小层流量, 当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层间干扰很大时, 这种测试方法存在较大的测试误差, 并最终造成分层间注水量调配合格率低, 达不到分注效果。而桥式偏心技术则可解决这一问题。其特点是采用桥式过流通道结构, 实现集流测试, 不同小层间注水量直接测试, 克服了层间干扰的影响, 提高了分层流量调配的准确度。

1.3 同心集成分注工艺

该工艺是将分层注水管柱的配水器设计在管柱中心线上, 实现同心, 相邻两个层段的水嘴集成在一个配水器上, 配水器与层段封隔器合二为一。改进之后的分注井测试、层段注水量调配工作量减少了一半提高工作效率。不过该工艺目前只适合四个层段以下的分注井使用, 且无法进行检测测试了解测试前的分注情况。

2 分注效果评价

区块实施分层注水前后, 应适时进行分注效果评价工作, 以确定分注工艺对油藏开采的适应性, 及时调整分层配水量, 改善开发效果, 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

2.1 产吸剖面法

产吸剖面是油田日常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一项生产测试资料, 包括采油井的产液剖面和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两部分。对单井产液 (吸水) 剖面, 可直接对比其分注前后不同层间的产液 (吸水) 相对量变化, 来评定分注效果。一般来说, 分注前产液 (吸水) 为单层控制型, 即产液 (吸水) 主要集中在某一高渗透层, 占了较大比重。而中低渗透层不产液 (吸水) , 或比例很小。分注后则层间注采均匀性会有所改善。

对全区产吸剖面, 可进行统计处理后, 绘制全区产吸剖面的劳伦兹曲线, 并采用微积分法计算曲线的不均匀度, 来定量评价全区分注前后产吸剖面变化情况。另外, 根据产吸剖面资料计算油田不同年度月份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变化, 可更直观展现分注前后开发效果的改善程度。一般说来, 分注后油田动用程度会变大。

2.2 油藏工程法

油藏工程方法是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常用方法, 其本质是根据相关计算理论公式、经验公式、物质平衡方程等对开发中的各开发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基于油田生产动态数据, 计算油田在分注前后含水上升率、水驱指数等的变化, 可对油田分注前后水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价, 结合理论曲线评价油田整体开发效果。另外, 根据油田分注前后日产油 (月产油) 增减情况, 是最直观的分注效果评价方法。

2.3 地层压力分析法

地层压力测试资料是另一项油田开发中的重要资料, 可反映出油田投入开采后地层能量的变化情况, 及人工补充能量方法采用的有效性。将实测单井地层压力资料进行统计平均, 求取全区某时刻 (段) 地层压力有三种表示方法, 分别是油井平均地层压力、水井平均地层压力和油水井平均地层压力。三者各有所侧重, 其中油水井平均地层压力最能表现全油田的压力变化情况。

3 结语

分层注水技术可提高中低渗透层水驱动用程度, 减少无效水循环提高注入水利用效率, 改善油田整体开发效果, 值得在水驱开发油田广泛推广应用。3.2

采用产吸剖面法、油藏工程法、地层压力分析法对分注工艺前后生产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可定性定量地对油田分注工艺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找出问题加以提升, 最终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摘要:我国陆上大部分油田为多层砂岩油藏,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普遍较重。分层注水技术将渗透率差别较大的层段分隔开来进行注水, 可达到提高中低渗透层储量动用程度、提高注水利用效率、减缓老油田产量递减的目的。根据分注工艺实施前后产吸剖面、区块含水上升率、水驱特征曲线、地层压力等的变化, 对分注工艺进行有效评价, 对该技术提高矿场适应性、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层注水,产吸剖面,动用程度,增油量

参考文献

[1] 唐俊东, 陆伟.同井双介质分层注入工艺探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 1.

[2] 蒋国栋, 李宏魁, 王显章等.非均质油藏分层配注水嘴优选方法研究[J].石油机械, 2012, 1.

[3] 于九政, 刘保彻, 晏耿成.桥式偏心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 2013, 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多媒体网络教学大环境下英语教师的新角色下一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三位一体”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