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养生益寿的科学诠释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音乐养生益寿的科学诠释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以实现人类强健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实用科学。本文以安康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例,初步探讨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体会。

音乐养生益寿的科学诠释论文 篇1:

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摘要:北京奥运会虽没有使中国武术真正实现全球内体育化的梦想。但却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后奥运会时代,将以何种良策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深化竞技武术、放眼武术文化、回归大众武术、加强武术教育、开拓武术养生是后奥运武术发展的整体框图。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未来;武术;发展

萨马兰奇先生称北京奥运会为“所看过的历届奥运会中最好的一届”和罗格先生赞誉的“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已经涵盖了所有对北京奥运会的褒抑。既不是表演项目也不是正式比赛项目的中国武术在奥运期间以特许的比赛让世界人民了解认识了武术,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魅力。尽管这场北京国际武术比赛诉诸于奥运舞台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毕竟它还没有真正成为奥运会项目,令无数中国人欣喜而又感到缺憾,狂热而又倍感无奈。但对苦苦求进的中国武术来说已是莫大鞭策,因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一个非奥运赛事颁奖是很少见的。……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对中国武术的尊重。本次比赛无论从比赛的组织规模、赛事等级,还是竞技水平、开展程度,都是历次国际武术比赛中最高、最好的一次。中国选手遭遇强有力的挑战,原有技术强国一统天下的局面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它是时隔72年后,中国武术又一次与奥运会的亲密接触。

1 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的思考

北京奥运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战略应当如何调整,如何更科学地、健康地发展,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从文化全球化的高度来思考,也需要我们用前瞻性思维、横向性思维、整体性思维来审视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与武术形态特征之问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和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来思考未来武术的发展。

1.1深化竞技武术

历经半个世纪,竞技武术从传统武术中脱颖而出,并逐渐与西方体育科学相结合,演变成一种新的武术文化形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它经历了曲折坎坷、日臻成熟、规范系统化。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竞技武术已成为当代武术中重要的一支。它是“中体西学”的产物,所处的地位很高,但绝不是武术的全部,也不是发展武术的唯一模式。走到今天的竞技武术,已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武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竞技体育与武术形态之间的关系,只有实现两大关系的有机结合,才能为竞技武术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前景。

毋庸置疑,竞技武术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地解决。诸如观众不多、新闻媒体报道不够、看点不多、精彩程度不高,企业赞助商参与度低等,都是不能不思考的同题。另外。规则也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之处,对运动员的技术导向、对竞赛机制的健全和对裁判员的科学管理等,都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不是调来几个专家按照指定的任务,集中几天,画画圈圈,修修改改就能解决了的事情,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意见,海纳百川,甚至需要进行专题讨论、辩论和论证等过程。管理部门应集众人的睿智和方略,找到真正适合竞技武术发展的康庄大道,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训——练——学——研”网络体系。

也许,人们担心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会促使武术文化特征发生变迁,甚至其中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会流失殆尽。其实,对武术实行文化保护的问题与发展竞技武术并不是一回事,文化保护可以有传承人、保护制度和专用经费,甚至有的要进博物馆用竞技武术来保护武术的文化遗产。显然是不妥当的、不科学的。“文化现象的更迭变化不会轻易改变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民族文化的根”。文化不同于文明,文化是动态的,显示出一定的时代性;而文明是静态的,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是任何人都左右不了的。文化必然是在变动中发展的,在流变中生存的,一成不变的文化是不存在的,这种现象在诸多异文化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证明。

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说“在革命的时代,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多得多的古老东西在所谓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保存了下来,并且与新的东西一起构成新的价值”。竞技武术是武术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枝。是武术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一种主要的形式,当然不代表武术的全部传播形式。时代赋予了竞技武术一种新的时代性和文化性,它有自己的存在空间。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要立足于规则和技术的研制工作,加强《规则》在动作、难度、质量及演练水平以及音乐、服装、场地、器材等方面的研究,优化比赛规则,深化竞赛机制,使之更加科学化。

从发展战略上讲,竞技武术的目标是进入奥运会,但不是唯一目标,应当调整策略、拓宽渠道。一方面,在不同的国际、洲际运动会上去参与、去展示、去竞相,逐步得到世界上更多人的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竞技武术不应与传统武术完全断裂开来,要保存它的特色与特点,不可削足适履,而是要放下架子从民间汲取营养,虚心向民间拳师学习。竞技武术如同艺术一样,要常到民间去“采风”、去“写生”、去锤炼,要在吸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不应是漫无边际地借鉴一切身体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开拓文化的武术

目前,全球进入了一个文化交融、争夺和共存的时代。早在1950年,马歇尔就将人权发展阶段描述为:19世纪是政治权利的世纪,20世纪是杜会权利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权利的世纪。罗素认为:21世纪要么是文化的发展,要么什么也不是。可见文化在当代是至关重要的。

武术要不要提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不是一个观念问题,而是一种信念问题。要坚信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才称得上“国粹”、“瑰宝”。武术在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以工具武术、技能武术的形式存在的。随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武术又汲取之精华,包涵了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其中,极具影响的“天人合一”和“克己养心”理念成为了中国武术套路理想化、个人化、理性化的文化源泉,这才使武术套路的演练迥异与赤裸裸的杀戮术,区分于人兽野蛮的较量与厮打。它融合了传统的医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武术的文化脊梁和精神内核。其中的崇德扬善、重义轻利、谦和含蓄、自强不息的德行思想;知行合一、奇正玄合、刚柔相济、避实就虚的技击思想;气宜直养、动静相间、内外兼修、天人合一的体用思想;德艺相馨、文武相融、形神兼备、内圣外王的艺用思想等。都有利于对当今社会中流露出的私欲填壑、骄奢淫逸、空洞苍白、虚情泛滥、冷酷无情等观念的人群,尤其是对青少年起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意义。因此说,武术不应是一个技术概念、项目概念,而是一种身体文化,是一种可以用身体运动诠释中国文化的极具生动的表现形式。域外民族可以通过

文字、语言、图像、艺术来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通过学练武术了解、感悟中国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假如都开设武术课程,就可以使学员文武兼修、艺技兼备。这对武术向世界传播推广来说是一条不可忽视的文化途径。

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实体的文化武术。所谓开拓文化的武术,是指在推广中拓宽视野,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传播和开拓武术。武术不应只是技术层面的文化,还应当包含技术、器物、制度、习俗、思想、法律等文化元素方面。以往我们仅重视竞技武术,以此为“破冰点”,举办了相应的世界、洲际武术比赛,但能参与竞技武术的毕竟是少数人的运动,这极大禁圃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据不少在海外从事武术教学者反映,外国人学习武术的动机不外乎是为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国的发展,更将有不少人由于对中国文化产生好奇和兴趣而追逐学练。所以,在武术的推广方面应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前不久,美国《新闻周刊》联合美英网民选出12个大文化国及各国有代表性的20个文化符号,其中就有“功夫”、“少林寺”。人们不难想像李小龙、李连杰等一批武术优秀人材所塑造《猛龙过江》《少林寺》等中国功夫影视片所产生的文化张力。实际上,我们不少武术运动员、教练员乃至民间拳师参与了相应武术影视设计和技术表演,才使武术技术在影视中得以很好的展示和再现,不妨说其本身就是属于武术文化形态中的一部分,不应囿于其外。

1.3回归大众的武术

大众是指社会、学校等一切非专业的群体,是相对精英而育的,是社会的基础和大多数,和精英一样两者不可或缺。同样,精英的武术与大众的武术也不是同一概念,从某种程度来看,竞技武术是精英化的武术,而大众的武术是什么形态,似乎并不清楚。让大众去练竞技武术中的各种柔韧练习、规范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似乎太难,高不可攀。只能参与观看欣赏。反过来,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也不可能回归到大众中去,大众去承接传统武术,太繁琐、太枯燥,那是少数传承人做的事情。大众要有适合自己生活的武术,大众的武术要真正走近他们的生活之中,喜闻乐见,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现成的东西,就要再创造,在继承的基础上,在茫茫武海中去发现、去提炼、去改革,创造出适合大众习练的武术,使他们“一见就喜欢,一学就上手”。

大众是最大的人群,不解决他们的需要。武术就不能显示出时代性。大众武术不是将竞技武术降低了难度就能解决了的,这样做未必能适合大众的品味。从清末民初涌出市井,到1916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尚武精神”,再到建国后武术全面进入教育,恰恰说明了原有中国武术的大众功能表现得不够充分。建国后竞技武术深入到学校。也梳传于民间,民间性而非大众性。现在来看,竞技武术的大众化是行不通的,因为竞技与大众两者功能、价值的分野决定了它们悖而并行。事实证明,大众武术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有出路。

要回归武术的大众性就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休闲性、娱乐性、时尚性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当然,不应片面地去理解休闲、娱乐和时尚,武术毕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比较鲜明的技术特征,不应迁就那些只图轻松快乐的人群。有适当的技术要求和难度恰恰会吸引人们从运动中锻炼意志,找到乐趣。总之,大众武术的模式需要探索、试验,在改革创新中求生。推广段位制应是开展大众武术的重要手段,应当积极推行,对武德、武礼、武服的统一规范应当尽快提上研究制订的日程,这原本就是武术固有的,却至今才成为外来武技推广的经验。另外,木兰拳在短短几年中获得了众多女性的认同和青睐,这是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的。

当然,在追求武术大众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处理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育与大众武术的关系问题。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育为大众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大众武术要想发展,就必须具备雄厚的人才资源,没有人才资源,犹如空中楼阁、天马行空、投有根基。拥有了大众武术的良好局面,才能为从众多的后备人才中遴选武术精英奠定基础。

1.4改革学校武术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学校,文化的传承也类似。学校是人成长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一个人的教育习惯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养成的。因此,抓住了学校武术的教育,就等于抓住了武术的未来。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在他们各自的本土学校中开设课程,使两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也应当要从民族的高度来认识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应当仅当作一种体育工具来应对。

学校武术是大众武术的一支。早在1901年(辛丑)马良任职于山西武备学堂时就将自己编的武术“马氏体操”教授给学生。1915年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使武术正式进入学校,但真正使武术成为举国教育的是在建国后,它为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目前全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状况来看令人担忧,学校领导不重视、缺乏武术师资、教材陈旧、教学模式竞技化等问题都局限了武术在学校的推广。据调查,不少学生反映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为此,要改变学校武术教育的误区,从领导的层面要更新理念。认识武术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把武术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真正把中宣部、教育部于2004年3月30日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所规定的“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落到实处。可采用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学校推广武术,如河南焦作市中小学以陈式太极拳取代课间操,上海闸北八中多年坚持在课间操、课外活动中突出武术,这都是很好的例子。据悉,中国武协与教育部门正在合力推行学校武术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措施,让武术真正走进校园,为青少年所喜欢。我们期盼它的早日出台。

要改革学校武术,就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入门要简单、实用、有趣,从单招入手,学会攻防对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渐成小套。最近,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组织创编的段位制套路中,涵盖打、踢、靠、摔、拿等技法,分层次推行,是一种较好的学习内容,可以引入学校武术教育当中。

1.5开拓养生武术

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急剧发展对农业文明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挤兑,原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困扰着整个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日益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给人类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社会牢记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各地区或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是构建各行各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圭臬。这是对古典“和谐”生态理念的新诠释与阐述,是对古代“贵和”思想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人际危机和工作压力,使人们在有限的空暇时间里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方式来缓解身心张力显得极为重要,各种各样

户内外运动犹如雨后春笋般油然而生。当人们携带身心的疲惫与焦虑,渴望一种能调整生活压力的活动方式的时候,已有几千年传统文化意蕴的中国武术就应该当仁不让地在世界休闲健身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众多的经济殷实与精神空虚的矛盾,已不是学校中“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社会的安定性问题了。我们的武术此时以什么样的姿态来显现、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价值,是武术领域急需解决的命题。

中国养生武术如同其他武术形态一样,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其最大的魄力就是它的健身机制。它是在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下,积淀了诸多和平的、伦理的、内倾的、审美的文化情结,表现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健身理念,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的、高雅的、智慧的、艺术化文明形态和表现形式,是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练习方法。

其实,武术的养生和健身功能有的东西是相通的,但不是一回事,通过养生达到延年益寿,使人不仅能够存活,而且有较高质量的生活。健身是养生的一部份,没有健康的体魄何谈养生。如果说健身是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的话。养生则是通过动静交替来修炼身心。健身偏重于外,注重机体机能的锻炼,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而修炼则讲究内修外炼,既要炼身,也要修心养性,注重“生命在于平衡”;锻炼强调的是动作的重复和一定量的强度;修炼在于身心的双向投入。两者既有相关,又有区别,体现了2种不同的观念。

近年来,域外养生运动渐趋升温。在东南亚、台湾养生运动悄然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开始体验中国太极拳、气功等修炼方式,诉诸于此能在工业文明的激烈竞争中追寻心灵的净化和平和的生活。

传统的中国武术中有许多适合人们养生的资源,从拳理上它追求的内外合一、德艺兼修,与养生理论是相合的。从另一层来讲,武术技术中不少拳法、功法是适合进行养生的,尤其以太极拳类的运动,清淡、虚静、悠远、舒缓的运动形式,特别适应于养生运动,其他拳种也不乏资源。

从本质上看,养生武术延续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法道自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融通自然的处世哲学,蕴涵着人与自然环境的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它彰显出自然界不是一个超越异己的本体,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客观对象。在养生武术的修炼时,往往要求习练者将自己融入到一个谧静、清雅的环境中,以“以意养气”、“气以直养”的准则行拳走架,挥剑施棒、忘物忘己、物己合一,从而达到“虚静”、“无为”的心境,任由大自然的浴沐,得以身心的健康发展。

养生武术“天人合一”思想从另一侧面蕴意着人的道德准则,是指人自己理想、精神、心性的最高觉悟。要求演练者“万物与我为一”,以人为本,回归至真朴。修炼者在“天人相通”的心境场域中,力求形象与意境的统一,形体与神情的合一,通过“忘形静寂”的身心研摩,“顺遂自如”的直觉体悟,“调息绵绵”的吐故纳新,“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行拳,让动作自然地流动,毫无牵扯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为的状态”,达到一种近似“禅定”、“涅磐”的境界。在这种“无人之境”、“物我交融”的景象下从容行拳走势,将中和、心境、气韵和意境完美地结合起来,以此达到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互动、和谐。

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竞争、物欲和金钱等问题,使人们的精神情感和道德跌向低谷,而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终将代替工业文明的竞争与掠夺。养生运动符合未来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是未来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很有光明前景的社会产业。

2 小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先生晚年对人类学前途的感言。他既赞同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又要求他们去了解对异民族文化了解的优势和美感,同时主张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的和平相处。其中极富哲理、包容之心和宽广的人文情怀。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应该呈现一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格局。我们大可不必只盯住一个竞技武术去发展,应当在不同人群、不同功能、不同视域下,全面统筹未来武术发展的整体框图。如果将中国武术文化比喻为一架腾飞的航天器的话,那么竞技武术是张扬民族个性、弘扬民族精神的政治目标,是“机头”,学校武术是维系文化传承的最佳场域,是“机身”,大众武术则是为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提供文化驱动力的“油箱”,养生武术和文化武术则是宣扬中国武术文化的“两翼”。它们相辅相承,每一部分不可或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

作者:邱丕相 吉灿忠

音乐养生益寿的科学诠释论文 篇2:

基于课堂派的中医养生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以实现人类强健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实用科学。本文以安康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例,初步探讨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体会。

【关键词】中医养生学;课堂派;教学方法

Key words: Health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ass parties; The teaching method

【中圖分类号】R242  

养生是人类为了自身良好的生存与发展,有意识地根据人体生长衰老不可逆的量、质变化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这种活动贯穿于出生前、出生后,病前、病中、病后的生命全过程。中医养生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研究如何强健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1];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养生方法手段丰富多彩,只要能对人体发挥有益作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用于养生;适用广泛—人人、时时、事事都有养生[2]。课堂派是一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可以为老师及学生提供课件分享、在线讨论、班级管理、作业在线批改、成绩汇总和分析等服务。笔者将课堂派应用于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活动中,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中医养生给自身身心健康带来的益处,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医养生学的教学质量,并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将中医养生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最终达到强健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3]。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学习,班级学生共48人,本课程共48学时。该班级学生前期已学习中医学概论这门课程,已经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并且在平时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些养生知识。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使用课堂派,试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现将中医养生学的课堂派使用情况做以下介绍:

1.在中医养生学的第一节课上,通过课堂派的话题栏,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想法,如“你喜欢的课堂形式是什么?”,“你认为如何能提高你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的答案有希望老师幽默风趣、师生间能够积极互动、多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做练习题、看动画等。通过这种话题形式,可以使教师高效地了解学生的想法。

2.通过课堂派的互动课件栏展示课件,笔者在讲授中医养生学理论知识时,可以整体把握课堂进度。可以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氛围,提问的问题应大多贴近生活,如在讲授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隋唐时期著名医家孙思邈时,问有没有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同学,请某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对孙思邈的了解,然后笔者进行总结,并引出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等重要的养生思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如讲饮食养生时,引用一些俗语,如“药补不如食补”,引出“食药有别”,药物和食物有哪些区别?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经历,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然后笔者总结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最后结合教材进行补充完 善;如学习饮食养生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乡有什么特色美食,用所学饮食养生知识进行分析,然后和大家分享。还可以进行案例讨论,如讲授审因施养时,给出案例“70岁,男性,常年居住在陕北,本体素弱,平时易罹感冒”,用申因施养这章所学知识给该患者指定一份养生方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养生方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医养生知识的运用[4]。也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些练习题,或者通过课堂派的测试栏或者作业添加测试题目,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理论知识。

3.通过课堂派的资料栏添加视频资源和音乐资源,在课堂上使用较为方便快捷。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和欣赏音乐,直观地、形象地、身临其境地学习中医养生知识。比如讲到中医的健康健康观时,先问学生“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中医的四维健康观?”,然后分别阐释形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引入“杏林”典故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医务工作者相关视频,让学生深切地感受这些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所诠释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怀[5]。讲饮食养生,给学生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草药养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加深学生对药膳的认识;讲音乐养生时,让学生欣赏古典音乐,感受中医五音疗法,如养肝-角音-《胡笳十八拍》,舒心-徵音-《紫竹调》,健脾-宫音-《十面埋伏》,润肺-商音-《阳春白雪》,补肾-羽音-《梅花三弄》;讲授常用导引养生法时,带领学生一起边看视频边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和五禽戏及六字诀,引导学生分享自我感受。

4.通过课堂派的公告栏发布课程通知,学生可以在微信上查看。如讲雅趣养生的旅游养生时,通过课堂派的公告栏发布课程通知,让给学生自行组队,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或亲近大自然的经历,整理形成图片、PPT、视频等,让学生走上讲台和大家分享,进行讲课实践。通过这种讲课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胆量,增强学生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此外,本课程的授课教师还有本地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医生,重点给学生开展针刺养生、推拿养生、拔罐养生和刮痧养生的实训课程。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实用性课程,笔者将课堂派用于中医养生学的教学活动中,有效便捷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增加了课堂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引领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指导思想。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中医养生的益处,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养生观念,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持之以恒地将所学中医养生知识付诸于生活实践,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强健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烈光.中医养生学[M].第3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

[2]章文春.中医养生康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

[3]张婷.雨课堂教学模式在八年制中医学融通教学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19):39-41.

[4]涂玥.中医养生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2):1-3.

[5]符逢春,潘 斌,李 远.疫情背景下课程思政在中医养生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21.12(39):46-47.

作者:张佳莹 谢娟平 陈佳

音乐养生益寿的科学诠释论文 篇3:

太极禅养生价值探析

一、前言

在快节奏为主导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无形中加快。工作、生活、社会的压力使许多人都感到身心疲惫,为了提升幸福指数,达到实现本我、提升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境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进而上升到养生的层面。

在大众的体育锻炼之中,“太极”一词则已不再陌生。诚然,太极这项运动独具东方文化特色,太极拳有“世界第一健身运动”的美誉,也被称为是“西方人理解中国的一个媒介”、“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大多数人对“太极”的了解更倾向于“太极拳”,或者进一步认为太极拳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派别。其实,这些也只是“太极”的一个方面而已,其大多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它们也只呈现出“太极”博大精深中的冰山一角。李连杰、马云等人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太极禅”的概念,并建立了太极禅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太极”这项运动和太极文化。太极禅是如何通过太极拳法、功法和心法修身养性、调节心理、愉悦心情进而达到养生境界的,这是需要深究的,也正是本文所要探索的话题。

二、太极禅的由来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书中强调的是太极是宇宙之中至高无上的本源,而且是万事万物的起始状态。万事万物都有其阴、阳“两仪”,而且它们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也是事物存在的一般规律。其核心的思想是万物由无极而生,注重的是内外、阴阳的平衡,而且其中包括五行、八卦之间相互联系,同时又集儒家的“仁爱”、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禅武”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太极禅”是由李连杰和马云合力推出的关于太极产业化的产物,它同时也激起了人们重新认识太极文化新思潮。起初,李连杰了解了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后,深刻地认识到我国体育产业的“作坊式”与国外的“产业化”模式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国外产业化模式形成了巨大的优势,这已经不是经济范畴,而是成为一个国家的符号。美国的篮球、橄榄球、棒球文化,欧洲的足球文化,日本的空手道、相扑文化,韩国的跆拳道文化,印度的瑜伽文化等等,都已经成为代替一个国家总体的元素符号。而反观我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武术被誉为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然而却没成为国外人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元素。谈起功夫外国人可能会了解,但谈起武术,外国人知道的则寥寥无几。这引起了李连杰的注意,使他萌生了将土生土长的太极文化发扬光大,化成我国的代名词的愿望。

谈起太极人们都知道,但大多数也就限制于其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拳法,不能全面概括太极文化的内涵。太极不是一招一式的简单堆叠,它追求的是内外兼修、身心兼顾,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空无以求全”的境界。所以李连杰认为用太极拳术来表达太极文化太过狭窄,用太极表达太极文化则又过于笼统,于是就引入“太极禅”一词。太极禅中所讲的禅并不是什么高深奇妙的玄学佛理,而是生活禅,讲的是一种简单的哲学,看通阴阳两面,即看开生活中各种日常的琐事,强调的是世间禅,更多是指积累诸多经历之后总结的人生心态。

三、太极禅之功效途径

太极禅的训练具有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太极云手训练体系和太极FIT刊训练体系。它把传统的太极拳作为其理论基础,并融合了生活禅的宗旨,通过太极禅系统的练习使人们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机能,忘却生活之烦恼,控制情绪、沉淀思想、聪慧心灵,使人感到心胸豁畅,从而体会到健康和快乐,提升幸福指数。

(一)太极云手训练体系

太极云手训练方法是以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训练阶段,起于白色而归于黑色。在训练过程中1-3为初级阶段,4-6为中级阶段,7-9为高级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能使人们达到不同的境界。同时,在这三个阶段的训练之中又融合了呼吸训练和意识冥想训练,这更有助于受训者感受生活禅的真谛。太极云手训练体系以太极拳法为依托,其中太极拳的重要组成框架就是太极十三势。太极拳的各个派系都肯定太极十三势在其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太极云手通过对太极十三势中每一个动作元素的重组及对其手法和劲道的把控来发挥其独特的禅学功效。

太极十三势的八法(手按八卦)包括:棚、捋、挤、按、采、捌、肘、靠。其中,“棚”是一种由内往外膨胀的圆润弹性力,如一个膨胀气球;“捋”是一种向下、向侧导引并卸掉来劲的力量。“挤”是一种集中力量合于一点向前挤压、破敌中线的力量;“按”是一种弧线向上或向下的推按力量。“采”是一种借用杠杆原理采制对方的反关节力量。“捌”是一种让对方重心分裂、失去平衡的力量。“肘”是一种用周身力量发出于肘的击打力量。“靠”是一种以肩背胯为主的击打力量。太极十三势的五步(足踏五行)包括进、退、左顾、右盼和定。“进”是往前进的步法,“退”是往后退的步法,“顾”是往左顾的步法及眼法,“盼”是往右盼的步法及眼法,“定”是保持立身中正、中定平衡的概念。

(二)太极FIT训练体系

太极FIT训练体系是以太极的阴阳对立理论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身心训练方法。主要有开合、刚柔、快慢、直旋、虚实、上下、升降、动静八套主题训练。此训练体系主要分为简单动作的练习、能力的培养和对太极文化的领悟。动作练习主要是跟着音乐把一些太极基础动作做好,老师会详细地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其中个别章节还有一些易筋经的动作,主要目的还是通过呼吸和动作的配合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另外还有讲解能力的培养,让学员模拟教练员的身份,现场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现场演示:感悟太极禅文化,通过站桩练习,让学员放松肢体和心情,交流感悟,并通过一些游戏类的活动,提升自己对太极以及禅文化的认识。

FlT训练方法手段比较简单,其目的是通过简单的训练动作来诠释博大精深的太极哲学理念。此训练体系主要以太极拳中的基本动作训练为基底,结合了人体运动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有利于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地提高受训者的幸福指数,使之达到身心和谐状态。而且在训练之中配合着优美的音乐,在音乐的氛围中练习动作,在练习动作的同时欣赏音乐陶冶情操,能使训练达到身体放松、心情愉悦的效果。

四、太极禅的养生价值

太极禅基于太极拳的形式,融于生活禅的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文化形态。练拳之时感悟生活禅的魅力,在生活禅中凸显练拳的益处,两者相得益彰、各显其优。其宗旨就是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融入社会和自然,达到卫生(保卫生命)、护生(养护生命)、厚生(厚待生命)、摄生(调摄生命)和道生(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

(一)强身健体,增进健康

太极禅是基于太极拳法基础之上的,其中太极云手就是通过太极十三势的练习配合呼吸训练和意识冥想能够大大提升受训者身心和谐程度的训练手段,其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当今社会,随着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的不断发展,神经系统对人体影Ⅱ向的奥秘不断被认识。神经系统是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枢纽,人类在受到外部环境影Ⅱ向的同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支配可以适应环境并进一步改造外部环境。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神经系统时常高度紧张,大脑处于焦虑和躁郁之中,身体的能量消耗严重超标。因此人们时常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使神经系统产生紊乱,这是造成现如今人们头痛、失眠、多梦、抑郁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而通过太极禅的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排除杂念、稳定情绪,并且通过多方位的感官刺激,使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交替兴奋。这是利用了“此消彼长”的原理,大脑部分区域兴奋、另一部分区域则进入安静休息状态,从而保证大脑皮层整体的平衡。在太极禅训练体系之中时常要求“含胸松腰拔背”、“腰脊为第一主宰”等,长期训练这些动作对人的脊柱、腰腹等部位的保健有着独特的功效。

太极禅的训练属于有氧运动,其节奏缓慢、动作轻柔。因此吸入体内的氧气能够与血液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使得血液中的含氧比率增大。高含氧量血液的循环对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有着非常大之好处。这样长期的训练会使肺活量增加,同时对呼吸肌、膈肌、心肌提供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增强肺组织和心肌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调节心理,涤荡心灵

太极禅在每个阶段的练习过程中都配有音乐,不同音乐的音调、节奏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刺激,太极禅配备的轻柔缓和的音乐能够使人们心情放松、消除心理紧张。《黄帝内经》指出,中乐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可以通五脏。不同音调频率的乐曲可以体现不同的情感;当人受到某种曲调或某种状态的感应并产生共鸣时,这种共鸣可以对人体脏腑系统产生明显影响。同时,太极禅训练过程中伴随着意识冥想,静能生慧、静能生道、静能开悟,意识冥想能够使人摆脱世俗的纷杂,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感受心灵的纯粹。长期的冥想能够使大脑处于alpha波的状态。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脑处于beta波状态,beta波能使人们保持警觉,这也是人们产生紧张、压力感的原因。而alpha波能够使人处于放松状态,促使心情平静,开发人类潜能。意识冥想也能促进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活跃性,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负责支配人的感知能力和注意力,因此意识冥想能够调节心理、涤荡心灵。

(三)达于与万物共和谐状态

太极文化的哲学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体现“整体的和谐观”上。太极禅中的拳法、功法和心法追求的是内外兼修、身心兼顾,最终达到人自身的内外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太极禅训练中的静坐冥想也是对其和谐观最有利的体现。量子物理学界认为,在静坐冥想中所体会到的超然感觉就是自然率的“统一场”,这个“统一场”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境界,也即万物和谐的境界。静坐冥想不仅是对自然和人类生命的超越,也是对人们精神的完善和延伸,它使人能够体会到超越本我、自我与社会,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愉悦感。

五、结语

太极禅是对太极文化的规整和阐述,也是对太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太极云手和太极FlT体系的训练,能够达到增强体质、修身养性、放松心情的效果,是人们在快节奏的今天给自己创造出的一方净土,让人得以享受自然、愉悦心情,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及幸福感。另外,太极禅的理念强调人自身的内外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们能够超越自我,融入大自然,进而达到超然脱俗的境界的一条捷径。

作者:刘鉴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实验诊断学教学循证医学论文下一篇:市场营销环境下企业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