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德国的经济合作

2023-06-05

第一篇:中国与德国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关系

一、德国概况及中德贸易简史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为第三经济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贸易大国。

中国分别于1949年10月27日和1972年10月11日同原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建交。两德统一后,中国与德国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过去的数年中,两国关系的贸易额不断增长, 1991年仅54亿美元,到1995年猛增至137亿美元,1999年又攀升至161.14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2.1%,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中国对德国的出口贸易额为77.78亿美元,同比增长5.8%,进口额为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近年来,中国对德国的出口商品品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是唯一成功地将出口结构从提供食品和作为工业原料的农产品改变到工业产品领域的国家。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德国从中国进口的最主要商品为电工技术产品、服装、机械设备、玩具、皮革和五金制品;德国向中国出口的最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电工技术产品、机动车及其零配件。

二、中德贸易的状况及特点

(一)财政和技术合作。1985年,中德两国政府签订了财政合作协定。迄今为止,德政府已向我承诺提供财政合作资金39.48亿马克,其中赠款5.12亿马克,其余为软贷款。双方共签署贷、赠款协议金额50.1亿马克,其中财政合作资金33.5亿马克,用于近80个财政合作项目。2000年,德承诺给予我国1.4亿马克的财政合作资金。技术援助属无偿性质。援助形式有技术合作项目、粮食援助、紧急援助、项目外奖学金生和资助研讨会等。技术合作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派遣长短期专家、培训中方专业人员和提供硬件设备等,合作领域近年来集中在扶贫、环境与资源保护、职业教育和国家体制改革。截至目前,中德技术合作已完成38个项目,正在执行的项目43个,还有18个项目已经双方专家考察,现处在签署项目换文和确定专家阶段。

(二)直接投资。截至2000年9月底我共批准德国对华投资项目2341个,协议德资金额100.32亿美元,德方实际投入57.93亿美元。1999年我批准德在华投资项目196个,吸引德协议外资金额9.38亿美元,同比减少56.81%;德实际在华投资13.73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36.48%。2000年1至9月,德对华投资项目213个,协议德资金额6.74亿美元,同比增长4.79%;实际使用德资金额7.3亿美元,同比减少7.62%。这些项目大部分为生产性项目,技术含量高,资金到位及时。最近三年,德商在华直接投资虽有所增长,但实际金额数仍仅居各国在华投资第9位。

(三)技术引进。德国是我国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1998年,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610个,合同金额23.5亿美元,其中技术费2亿美元,设备费21.5亿美元。主要项目有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全套电站锅炉及辅机设备(1.48亿美元)、仪征化纤聚酯短纤维装置(3140万美元)、重庆电厂烟气脱硫项目(3033万美元)、北京第一热电厂烟气脱硫项目(2781万美元)、半山电厂烟气脱硫项目(2690万美元)、鞍钢连续酸洗-冷轧机连机项目(4738万美元)。1999年,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662个,合同金额27.5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我共批准从德技术引进合同4154个,总金额达192.3亿美元。 特点:1.中德贸易在中国与欧盟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我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与欧盟贸易为766.27亿美元(出口409.04亿美元,进口357.23亿美元),其中中德贸易为235.26亿美元(出口97.54亿美元,进口137.72亿美元),占30.7%.如果单从进口看,比重更大,为38.6%,超过占第二位英国的1.28倍,大体上是法、意、荷3国之和。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据德方统计,2001年中德贸易在德国外贸中排列第十一位。如果单从德方进口看,中国居第十位,排在爱尔兰和西班牙之前。

2.中德贸易我方是逆差国。引起我方出现逆差的原因,除了存在着限制的实际情况外,与双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要使我方逆差出现较大的改变,首先要依托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大力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其次要了解德国市场,在经营、管理、推销上下功夫。

3.发展中德贸易与欧盟的整体状况联系起来。在欧盟单一市场形成,统一外贸政策、法令、法规的情况下,发展中德贸易要与加强与欧盟合作联系起来。例如欧盟制定的反倾销规定,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带有某些歧视性色彩等,对此采取应对措施是必要的。

4.机械设备进口是中德贸易的重中之重。德国是我国传统的机械设备进口国。从6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工业的技术装备和更新,开始转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德国是首选国家之一。有一个时期,我国每年从德国进口的90%以上是机械设备。目前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也在80%左右。5.对德出口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对德出口的产品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有很大增加。以2001年与1991年相比,10年间我国对德出口的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光学和精密仪器产品成倍增加。2001年我国的这类产品占我国对德出口近一半,金额达48.35亿美元。6.中德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占有一定地位。在引进机器设备的同时引进相关技术这是中德贸易的一个特点,也是德国技术出口的一个特点。技术贸易是扩大中德贸易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每年大约100亿美元的技术进口中,欧盟占了近一半,而其中德国又是最大的技术引进国。

三、中德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欧关系一直呈现一种经贸合作与观念冲突并存的“双层”发展格局。一方面,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相对顺利,虽然也面临着贸易摩擦的挑战,但是双方互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经贸合作的大局并未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内部对于中欧关系的观念却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民众层面上,欧洲人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西方民意调查的结果,意大利、德国、法国的受调查者都将中国视为世界上对欧洲威胁最大的国家。在媒体层面上,由于鼓噪“中国威胁”具有吸引眼球的效应,欧洲媒体上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在成员国政治层面上,在中欧经贸关系中受到负面影响的既得利益集团频繁向政府和议会施压,要求通过政策调整改变利益结构。由于在欧洲长期存在着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中欧经贸关系中获益的欧洲行为者为中国辩护的声音相对微弱。2005年以后中欧关系的波折,从根本上说正是欧洲国家这种观念变化的结果。

首先,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强,德国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立足中国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外贸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亟待完善,尤其在执法方面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中国企业缺乏知识产权和合同方面的法律观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所以尽管中国在生产领域急需西方的技术,在华投资企业也需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有时外国企业还是不敢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到中国。其次,在华德国企业所需的富有经验、诚实守信和努力扎实的当地合作伙伴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尚待充实。同时由于在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商方式,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以及市场极端聚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市场”等原因,造成在华投资企业产品销售方面存在问题,不能迅速建立较为完善的分销体系。多变性、项目批准程序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在华投资的风险和成本。另外一些隐蔽性的倾销和潜在的政府补贴依然存在,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使得市场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市场方面的无序发展,也令人际关系在经济交往中的作用突显,在华投资企业往往因为不明白中国的人际关系而丧失了一些市场机会。因此德国企业的本土母公司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本地情况而做出一些失当甚至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在华德国企业的亏损。

四、中德经贸关系的前景

1. 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法律,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在完善中,而德国在这些方面就相对完善,可以用来借鉴,引用,加快中国发展的进程,而德国方面国土面积,资源丰富方面明显没有中国泱泱华夏广博的土地,丰富的矿产等相媲美的势力,而这些人力,物力也是德国发展所需要的,这些正好能为两国经贸合作搭建更好的桥梁。

2.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德两国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尤其在国家领土统一上,中国在两德统一问题上,采取尊重德国人民的立场,而德国也始终支持和推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默契的立场,必将得到两国人民的相互推崇,促进友好邦交,贸易发展的顺利进行。

3. 德国人本质谨慎,对于事物的要求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如此不但能带动中国对德国商品的需求,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关,提高中国产品在世界的口碑。

4. 德国是欧盟的一员,并且是创始国之一地位重要,通过与德国通商可能进一步打开欧盟其他各国的贸易市场,而中国处于亚洲中心位置,环境,气候适宜人类生存,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是人口大国,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酝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秉着狐狸共荣的原则,相信双方的贸易也会持久稳固的逐渐发展繁荣。

5.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而德国商报综合报道: 德国出口商协会(BGA)于2007年08月15日称,到2009年中国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也正在朝着这一幕边稳固发展着,如此的巧合也是得中德两国的贸易前景更加可观。

6.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大潮冲击后,中国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不过依旧坚强的让经济增长额稳固上升了,相对来说处在欧盟的德国面临了更大的冲击,德国国内一半(51%)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已对其业务产生了直接影响,其中18%受到了严重影响,33%所受的影响比较轻微。工业企业受害范围最广,54%已受到 危害,明显高于贸易企业(49%)、服务业(44%)和建筑、能源业(39%)。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受影响程度尤为严重,其中巴符州、不来梅和黑森州 受损企业的比例高达62%、60%和59%,比相对落后的德国东部地区高出约20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对德企业的国内业务影响最 大,三分之一企业表示国内业务已经受损。17%的企业国际业务出现了下降。企业融资所受影响不大,仅14%企业通过开户行融资比以前困难,13%申请贷款 时需要提供更多文件,12%的贷款利率有所提高,十分之一企业在获取私募基金等融资时更加困难。为了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七成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 来降低成本,四成企业推迟投资,三分之一企业提高自有资本、增强支付能力,仅5%通过裁员或缩短工时方式应对。由于融资问题不很突出,大部分企业没有采取 相应措施,仅四成企业已经或计划改变融资方式。工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大,46%的企业正在或已经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贸易企业的比例为41%,服务企业和建 筑、能源企业的比例低于平均值,各为38%和35%。现在德国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相信会有更多的市场等待中国企业去开拓。

综上所述,至少迄今为止,中德的贸易前景还是极度客观的,先进两国的通商贸易也开展的十分频繁,相信在今后的日子中,中德两国商家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创更多的商业空间,为中德两国的贸易发展,文化交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五、中德贸易发展对策

1、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在封闭经济中,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来为自己提供粮食,不得不通过支付昂贵的价格来使用自己的石油,也不得不企图通过抑制消费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事实上,中国自然资源的稀缺并不代表全球资源的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中东也有充足的石油资源,我们进口粮食、石油、木材和纸浆等,实际上就是进口土地、矿产和森林,这对于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非常有利。从理论上说,如果中国不加入WTO也可进口这些资源产品,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没有机制上和法律上的保证,任何一国中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是不易开放的。局部的和行业的利益往往会被置于全局利益之上。加入WTO,承诺市场开放,撤销保护,看上去对本国资源产品生产行业不利,但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合理利用稀缺资源,有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2、开放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迫使企业面对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效率。人们通常把面对竞争作为一种“挑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而从一国经济整体来看,可以更多地把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看作为一种提高效率加速发展的"机遇"。靠中国自己来加强竞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目前不少行业仍由国有企业垄断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加上保护民族工业的理论,使得这些行业长期受到保护,没有效率。打破国有企业在这些行业的垄断光靠国内的改革是不那么容易的,而开放市场,允许外国商品、服务和资本进入中国的市场,就一下子建立起了一个竞争的经济体制。因此,开放市场虽然给中国企业带来冲击,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亦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遇。

德国在华投资企业应该慢慢适应中国特有的、灵活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要明白中国经商的独特方式,设身处地的将自身资源有效的放置中国。对于中国企业与员工来说,也要尽量学习和理解欧洲人的经商习惯。其次,在华投资企业不应期望会在短期获利,而应从长期投资角度考虑企业整体经营思路。总之,兼容并蓄、理解渗透是两国贸易合作的支柱。

在华投资企业还应该遵守商业法律,尊重经商伙伴和环境,否则中方不会对你产生信任。中方企业也应注意遵守外方有关知识产权及合同方面的规定,要注重信用,讲究实效。此外,在华投资企业应该仔细挑选在华投资企业的合作伙伴、分销商和经商伙伴,因为中外经商的习惯和标准差别很大,双方应尽量相互了解,最终做出的合作决定应是建立在充分的互相了解基础之上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彼此的还款能力、资金情况和其他可能的隐蔽性负面因素。为了避免本土母公司对在华投资企业的误解,应及时向母公司说明中国的情况,因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在华投资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很重要的,最好母公司能派一个熟悉中国情况的专家来中国工作,他不仅能够沟通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而且亦可以建立一个文化桥梁。

六、发展中德贸易的有利条件

从今后发展来看,中德贸易有很大的潜力,目前的条件十分有利:

1. 中德两国关系很好,无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通过高层互访,进一步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德国从本身利益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出发,始终支持和推行一个中国政策,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德国不论那一个党派当政,这个对华政策的前提是没有分歧的。中德关系已进入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时期。 2. 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的潜力很大。德国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正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这一切,为发展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 德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通过德国可发展多边合作,进一步扩大与中欧、东欧和西欧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德国是欧盟制定对华政策的带头羊。上世纪90年代欧盟多次对华政策和战略的制定,大都受到德国的影响和推动。

4. 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制订了新的亚洲政策。德国企业十分重视潜力巨大和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市场,期望通过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带动德国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增加德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5.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市场很大。我应加强对德市场的调查研究,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及服务水准,增加自主创新,开发新的出口商品,大力发展非配额、非敏感性商品出口。外贸企业应认真履行合同,维护对外信誉。

6. 大部分德国商家的守信原则有助于建立长期的跨国贸易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准。

7. 德国每年举办许多著名的国际展览。给中德贸易提供了好的交流平台和对外窗口。中国企业参加展览会应做好各项准备,认真落实客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8. 由于两国关系较好,德国对华关系的开展是全方位的。不仅有经济和贸易合作,而且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我驻德中资机构对推动双边合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多数机构分散、人力不足、经营面较窄,进入德国市场开拓进取不够。

七、中德经济合作应拓展合作领域

自2002年中国成为德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以来,双方在各自的经贸政策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成为德国出口市场的“特殊热点”。2003年中德贸易总额达到420亿欧元,2004年更有望达到4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华企业已经达到2500家,参与中国3500个项目,投资金额达到了100亿欧元。中德两国政府首脑定期互访,进一步促进了中德经济关系。那么,处在经贸往来高峰期的中德经济应如何拓展?为长久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应该开拓哪些新的合作领域?

根据中德及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存在着的潜在问题以及德国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长处,中德应该在扩大双边经贸数额的基础上,向双边和多边经济政策领域的合作方向发展.为此,双方更应该重视政策合作层面的对话。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贸易政策以及世界经济秩序。只有在更加广阔的基础上,中德贸易在2010年翻番的目标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近来,对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强劲发展,欧洲个别国家出现_种“中国产品冲击论”,有些国家甚至向欧盟提交了所谓中国“不规范竞争”的文件,试图推动整个欧盟采取“海关措施”,要求欧盟对中国商品的“入侵”进行“全面有效的反击”。尽管德国的经济界和学术界也感到来自中国出口的竞争威胁,但德国政府对双边经贸关系仍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并不赞同“中国产品冲击论”的观点,而是肯定中国在入世后的积极努力。

中国入世后,欧盟对华贸易的非关税限制有所增多。欧盟现行的配额制度、反倾销政策以及进口产品标准制度有一定合理成分,但其动机是市场保护。虽然这涉及中欧贸易中约5%的商品,但对中欧和中德贸易的发展有消极影响。德国在中欧贸易中约占1/3,对中欧贸易影响举足轻重。德国对华贸易政策表明,德国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并不充当“先锋国家”。德国总理施罗德明确表示,“无论是从贸易还是投资来看,中德经贸关系对双方经济的积极意义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中国的出口能力上升、德国对华贸易存在较大逆差,德国经济界也感到中国对国际市场、欧洲市场以及德国市场正在形成竞争压力。德国作为世界出口量最大、经济特别依赖外部市场的大国,对这种发展十分关注。同时中国在对外经济方面由于法律制度方面尚不完善,特别是执法方面力度不够,造成中国企业缺乏知识产权和合同方面的法律观念,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令德国企业对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感到担心。因此在德国对中国入世后的市场抱有更大的期望的同时,在市场开放与保护方面也可能更加审慎。

针对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双边贸易政策中,中国和德国应对双边或中欧间可能出现的经贸争端或问题做些预期绸缪,尽可能避免出现贸易争端。﹁旦出现贸易之争,应促使其向积极方面转化。重点可以放在改进贸易结构和建立协调机制:

首先,及时协调和调整贸易结构。中国和德国都有劳动力过剩问题,出口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很大。德国有研究认为中国的出口结构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类型,目前制成品已占中国的90%,对德国出口中约占93%,而且比重还在上升,其中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如机器类、电子类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德国经济界和学界有人担心这种变化会引发一部分产品在德国市场的竞争加剧。但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就可看到,中国的出口结构对德国没有实际威胁。中国与德国有明显的差别,中国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主要在纺织、特别是服装上有明显扩大,电器和汽车方面的出口虽有所增加,但相对缓慢。而德国的出口强项依旧是汽车、化学产品、机器和电子与电气产品。为使中德贸易长远顺畅发展,中国与德国有关方面应静心坐下来进行沟通与协调。我国也应该有计划地对国内和国际过时的、过剩的行业应减少投资,以防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过剩,造成产品在德国以及欧盟受到出口准入限制。

其次,主动化解贸易争端,避免贸易纠纷。欧盟一些国家,包括德国由于经济持续疲软、需求不振,对中国潜在的巨大劳力资源在国际市场的配置感到惧怕。近年来欧盟将中国作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设置技术性壁垒以及延缓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都有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我应使德国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有客观认识。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科技含量高,主要集中在化学、机器制造电子以及汽车制造等行业,对中国提高工业基础水平有卓著贡献。同时德国通过在华办厂实现了这些产品进入中国。中国和德国在进行贸易合作的同时应跳出双边市场准入的框架,从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着眼协调贸易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贸易政策协调,防止竞争加剧。具体可从建立行业协会之间的对话和“预警”联系入手,形成协商机制,不搞“制裁突然袭击”,妥善消除争端隐患;发挥如亚太委员会(Asien-Pazifik-Ausschuss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北京或上海德国中心以及中德混合委员会等机构的协调作用;制定法规,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的执法力度,用条约或规定形式解决贸易投资障碍,并促进投资和打击假冒伪劣等事宜。德国公司在华经营中常常担心中方复制其最先进的技术,这种担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中国方面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力度,特别是加强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的执法力度。中国入世后,重新修订了知识产权法,但应进一步注意加强执法力度,彻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建立公正的竞争秩序,使德国出口机械设备等先进技术产品有放心的环境。

进入21世纪,中国的贸易条件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1)全球贸易的增长大大超过全球生产的增长;(2)不仅美欧日发达国家,而且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也明显增大; (3)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欧一些国家开始频繁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并试图通过扩大地区一体化,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的弱点,影响全球贸易制度。多边贸易体制将受到威胁。

中国是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最大经济实体,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实体。中德双方在各自的区域化进程中不仅对本国和各自集团,而且对世界贸易政策和制度举足轻重,双边在利益与政策上的协调具有重要的地区和国际意义。我在参与改善世界经济秩序时,应该重点加强与德国的协商与合作,促使德国为改善中欧和中德经济关系的总体环境做些工作。

当前加强协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促使德国从经济全球化角度,根据变化了的世界贸易条件,协调政策,参与世界贸易体制的改进,中德对在全球化生产引起的贸易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协调认识。

第一个方面:中国和德国在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时应对全球生产、贸易与资本转移的结构性变化后果进行研究,形成客观认识,完善国际分工。当前世界资源(资本、技术和原料)越来越多地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17%上升到2001年的50%。欧盟的公司聚集了最大的100家公司全部国外资产的一半以上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厂和发电设备制造厂家都将把他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将中国纳入其全球生产和供应链之中。我应通过德国使欧盟国家认识到,跨国公司在给中国带来资本和技术的同时,也进入到中国市场,并通过“中国车间”又进入到世界市场。中国相当部分的出口竞争力出自跨国企业。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是海关对包括跨国贸易在内的一切出关的商品的统计,实际许多贸易赢利不是在中国企业的资产结算表里,而是跨国公司的收入。中国逐渐增加的技术高附加值的出口相当部分是跨国公司转移生产的出口。但目前这种竞争却突出反映在中国与外国的商品市场。中国可以提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的不平衡给中国经济造成的问题,并提出当前世界经济秩序存在着不公正,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经济理论上,避免全球跨国公司的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包括中国),而一些工业国家却又“围堵”这种生产能力的市场准入。这应是维持世界经济的平衡与公平的核心出发点。

第二个方面:共同对世界供应与需求进行符合市场经济的调节,致力于建立有序的、公正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制度建设工作。当前,生产能力过剩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也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世界性的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使世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德国出口相当于GDP的25-30%,德国战后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必须要到国外市场寻求出路。中国未来也面临相似的问题。中国内需不足也将导致出口压力增大。劳动力和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给中德贸易关系和世界贸易关系提出了潜在的巨大挑战:随着劳动力、资本和生产能力不断积蓄、膨胀和扩大,如果各国或强势集团各自为战,没有一种世界经济秩序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协调、为生产能力寻找适当的出口,将会引发世界性贸易争端和经济危机。

目前世界现存的经济与贸易制度还有缺陷。2003年世贸坎昆会议上南北在众多问题上尖锐对立,中国与德国在“南北”阵营中各置一方。虽然中国和德国本身没有针锋相对,但在世界贸易中的利益分配上,如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农业市场开放等,中国和德国还是有分歧的。为了促进中德双边以及世界多边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德应该在改善利于各国贸易的制度方面,增进协调,发展共同构想。

分别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圈子”的德国和中国在致力于促进中德经济关系时,除了应该把双边经济关系与问题置于世界性问题的国际框架之内加以思考和解决之外,有必要对彼此的世界秩序政策和构想进行协调。目前德国已有一批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从不同角度致力于新的世界制度的研究。中国和德国有责任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在这一领域加强相互沟通与合作,促进欧亚之间建立共同目标,以建立合理的经济秩序为出发点,着眼于双边关系和区域间关系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与德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未来中德关系应该超出这种范畴,建立经济政策交流与对话。德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与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积累了经验教训。中国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吸取总结,完善中国的调控体系。特别有两个方面: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尽管当前德国经济因两德统一持续疲软,但在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节的国际对比中,德国属于世界为数不多的相对成功国家。战后50多年来,德国经济不仅总量发展较快,也是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发展,德国自1967年制定了《稳定增长法》,用法律形式保障宏观经济稳定,着重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稳定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一直是德国国民经济中的“强项”。为此,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元将德国推行的经济政策作为政策核心。欧盟《稳定增长公约》的政策框架实际上是德国货币政策和稳定政策的“欧洲化”现象。在中国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德国稳定政策的成果与教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包括独立的货币政策、着眼于长期稳定的财政政策、反卡特尔的竞争政策以及社会政策。

在对外经济政策方面,战后“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的强劲发展造就了德国“贸易赢余国”和“债权国”的地位,德国马克始终面对强大的升值压力。马克与美元近50年的“苦斗”中,德国经历了数次美元冲击,经济政策也曾处与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但在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的过程中,马克发展成为国际第二大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保持币值的稳定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地位。为此,德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也不乏教训。

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应对国内问题,而且也将面临国内经济与对外关系的协调问题。中国方面应抓住机会,在经济制度和政策领域加强与德国的联系,当然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德国模式或让其政策调节影响我宏观政策,而是了解德国稳定政策的初衷和调整经验。具体来讲,我国可在两国的经济立法机构、宏观政策调控职能部门,特别是财政部和中央银行、重要的研究所之间等建立咨询与合作联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

第二篇: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摘要:

德国双元制大学(DualeHochschule,简称DH)在2009年3月1日之前叫做职业学院(Berufsaskasademie,简称BA),德国并未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德国把中等双元制教育体系直接延伸到高等院校,这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叫做职业学院,也叫双元制大学。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大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一是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二是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三是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四是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五是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

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二是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三是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四是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五是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六是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与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双元制大学的办学模式成为私营企业与州政府之间双元教学方式的合作,它被认为是企业与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一个创举。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二是从生存主导时代进入消费主导时代;三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时代进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五是从经济转型时代进入政府转型时代。与此相应,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

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文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技能性文盲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长时代进入多元化成长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长、是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历史内涵,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择业培训需求日益增加,文化素质、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远达不到社会进步和产品升级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的任务十分艰巨。

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培养目标与应用科技大学大致相同,但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更具特色。由于采用双元制,两个学习地点的分离与协调。在企业或社会机构第一线,学生能在现实的职业氛围中获得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亲身经历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变革,才能学会各种职业的和社会的能力、态度与行为方式。在双元制大学,通过符合教育学和教育论要求的专业知识传授,能够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训练系统的思维能力和跨专业的理解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双元制大学开放的理论教学课目没有应用科技大学多,学习内容、应用性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也没有应用科技大学宽,毕业生也没有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范围宽,担起时间较多,并对所在的培训企业具有针对性。她们呢曾在本企业学习实践教学内容,比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更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和管理,所以学生收到企业的欢迎,绝大数毕业生培训结束后将被培训企业留在本企业中。他们工作起来更顺手,跳过了入门阶段,这就大大减少了人才使用上的盲目性和人才的不适应性。

双元制大学并不仅仅培养学生在学完学业后具有结局某一专业任务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上特别强调:宽而深的理论基础;技术上和方法上的经验;整体的思考机构以及小组中的行为方式。双元制大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框架教学计划来实施的。一是双元制大学的教学大纲,一时培训企业(或社会机构)的培训大纲。课程开发及教学大纲的编制均由专业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成员来此经济界、文化节,并充分考虑到高校对教学内容的发言权。同时,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还有专门协调委员会负责。

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面临许多的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德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教育较好的国家,曼海姆双元制大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它的培养目标可以说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它的许多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高职院校的设立,打通了中等职业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道路,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而且还要发展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作用,进一步构筑纵横交错的教育立交桥。要让企业和社会更多的介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政府要制定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法规和机制。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企业和社会,教育部门与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要对校企联合办学采取激励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他们的工作环境大多都是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其工作行为经常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他们往往是现场技术人员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对他们进行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新能力等非技术性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中,要注重教育过程和教师角色转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充分注重教育过程,即教学方法,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新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聘请那些在职业实

践领域工作、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人员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我国高职的教学内容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发展的步伐。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0-2第1页《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启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第23页《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 《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8月20 日第24页 鲁昕:《要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 《职业教育研究》2010 #9第14页 《高职应渗透行业文化教育》

《教育与职业》

2010年10月上 第42页《中职校长:负重领跑职教改革》

第三篇:德国家庭教育与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思考--家庭教育论文

中、德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思考

塔城地区 李艳

第2014年第二期高级班

2015年3月8日

中、德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思考 -----三个小故事背后的故事

摘要:小孩子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如何引导:溺爱还是放养?穷养还是富样?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尊重、平等、信任、责任

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很多随意性和驱众性, 1. 平等和尊重对孩子一生的意义

故事1:一块巧克力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

“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

只有三四岁的小孩无奈,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 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怎样?

一种是:买就买,几块钱的事。只要孩子要就给他,怎么也不能亏待孩子。父母或老人面对孩子的需求,言听计从。

一种是:大声呵斥:买什么买?才吃过。或者:好言相劝: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这两种态度如果是一贯的,孩子会离开,但内心不理解。年岁大了会发生言语顶撞。如果是偶尔的一次,会以家长在孩子的哭闹声中妥协为结局。

然而:在德国,家长都习惯于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因为一直处于公平的角度,孩子们也不将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国,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我去过的私人家庭,都很少听到家长的责骂或是孩子的哭喊,你能听到的,只是他们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对话交谈。

这样两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谁会规划自己的未来?谁会一如既往的“啃老”?谁会学会各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手段来完成内心的需求?

我想答案一目了然。

2.信任并鼓励

故事2:你一定行。

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依山而建,公园内有一个漂亮的足球场。想要看看足球场内部,只有爬上这段很陡的坡路,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显然是困难重重。孩子的父亲走上来拉住他的手说:“来,抓住我的手往上爬,我的男子汉”孩子略带迟疑地慢慢向上爬,快到顶上的时候,这位父亲却放开了孩子的手先跑了下来,并喊道:“我勇敢的宝贝,自己跑下来,你一定行的。”

孩子先是一惊,但听到了爸爸的鼓励后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这时夫妻俩一起抱起儿子,亲吻着他,称赞着他。父亲放下儿子后,捧着他的脸说:“这一次不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爬上去,怎么样?”

对于这个可能只有四五岁的孩子而言,这可能是最初的,也是最原始的针对胆量和独立能力的训练。 如果在中国呢?

我想:看见的一定是父亲托着孩子到了坡顶,托举着让孩子看个够,然后乐悠悠的托着孩子下来。

两者的区别在于:中国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表面是爱,实际上是让孩子生活在过度的保护中,并用实际行动告知孩子:只要你需要,我会尽全力帮助你,哪怕是牺牲我自己?

在这样的灌输下成长的孩子,没有勇气面对困难,面对困难时没有能力去解决。因为能力就在一次次的庇护中逐步丧失。

而德国父亲选择了引导孩子离开家长的庇护去勇敢地、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很多德国电影中看到像个小大人一样能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小孩子。

如果一个国家的下一代这样成长,两个国家孰胜孰赢?

3.培养责任意识从娃娃抓起

故事3:布娃娃的另外一种“玩法”

德国邻居家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每次来玩都是一人推着一个小婴儿车,车里睡着一个芭比娃娃。

“这个芭比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儿的,而是让她们从小就要有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的同时,他们自己也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睡觉,按时吃饭,照顾芭比的这件事会使她们更有责任心,也更加自律。”

两个话都还说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点儿一边给小娃娃盖被子,一边给她们讲着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童谣。

如果是在中国,布娃娃就拿来玩的。

疯狂后一地的玩具,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还小。 吃饭需要喂,可以理解。因为他们用不好饭勺。

夜里睡觉尿床,可以理解。因为白天玩的太累夜里不想起来。 „„

这就是中国家长。孩子的问题在还没有呈现给孩子时,家长已想好了一百条理由为孩子辩解。

那,什么时候,孩子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什么时候,孩子才能有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责任感?

是父母闭上双眼的一瞬间间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抛向社会,任由其自生自灭?

同样的一个玩具,德国的家长却在玩中注入了他们独特的家庭教育因素。让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被照顾的对象成为去照顾他人的人,这样的角色转变,不但使得孩子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如果你是家长,准备何去何从?

第四篇: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乱,而且每天上课和实习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因此,德国的教师不能采用我国的教学方式,只能采取学生问、教师辅导的方法。

其次,可以节省时间、减少费用。在德国,由于学校没有实习机构,学生到实习机构实习时,路途遥远的学生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而我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校里实习,去实习如同到教室一样方便。德国的学生不但“伤财劳民”,而且长时间开车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国的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经过多年的考察、实践,推出了“一体化,双证书”培养模式,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培养出来的职校教师不但精通理论,而且能传授技能,教学与实习可以“一气呵成”,打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育模式,消除了理论教师不会带实习、实习师傅讲不透理论的弊端,避免了学生的重复学习。

但是,德国严谨的教学方式具有优越性。到过德国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感觉,德国人太古板,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定程序或方法。如果不按其方法去做,他们会不高兴。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其实不然,那是一种严谨的作风。笔者有过亲身体验,在学习电阻整排焊接的时候,教师的方法是在电路板上装一个电阻,用夹钳夹住,然后焊接,如此重复。当笔者焊接了几个后,觉得用夹钳一个一个地夹住、松开,再夹住、再松开,很费时间,于是将电阻整排安装到位,一次性用夹钳夹住,再依次焊接。教师发现后非常高兴地夸奖了我。所以说,德国人严谨,但并不古板。他们强调学习的过程一定要按部就班,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这不是古板,而是在保证最佳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 德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法也具有优越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入学。在德国,职校学生从入学前考核开始就是严格的,学生申报学校的时候有面视一关,一般有5位面视考官,由教师、老板、工商会成员组成。面视最短时间30分钟,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观察学生是否对专业感兴趣,感兴趣才录取,对于没有兴趣或兴趣迷茫的学生则给予指点,引导其寻找合适的专业。在我国,没有教师或机构对学生进行入学前的兴趣指导和面视,只有缴费与体检,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做法。那样,就会减少许多由于学生不喜欢专业或兴趣不足而转专业或放弃学业的尴尬局面。

二是处理犯错误学生的方法。在学校中,学生犯了错误,即使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学校也不能开除学生。例如发现学生吸毒,只能与医生配合共同进行教育。德国人的理念是要教育学生走出困境,如果年轻人失去了学校,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而在我国,不要说吸毒,就是作弊也是要被开除的,理由是为了学校的名誉,为了引以为戒、杀一儆百„„,很少会为犯错误的学生着想。开除了学生,只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似乎只是标语。

三是思想教育。在德国,从不强迫学生去做什么,只是告诉学生在一个集体或一个行业中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对待别人,自己做完一件事情,或说完一句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处世能力。这种“待人如待己”的处世思想使德国人很和气、很友善。在这方面我国欠缺的很多很多,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消失了。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美德的教育必须加强,不能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四是教学方式。在德国,学生上课先自学,然后再讨论,最后得出观点,或请教师进行讲解,或向教师求助。这样的上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生都具有很好的口才和表现力。而我国的学生上课最多用的是耳朵,语言表达则缺乏锻炼。当然,教学方式是由国情决定的,国外是小班课,一般每班在25人以下,而我国是大班课,每班少的有四五十人,多的有七八十人。怎样在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深入探讨。

五是鼓励式教育方法。在德国,采取的是鼓励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在一次高中生毕业典礼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光碟,在学校的大屏幕上放映,最后还要拍卖自己的作品。大家笑过之后,有家长用25欧元买走了他的作品,这就是一种实质性的鼓励。德国人知道参天大树是在富于个性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六是“包容式”毕业。德国的职校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培训机构会将其安排在机构里再学习工作半年,并且付学生全额工资,目的是避免学生刚毕业就失业的情况,也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我国也用分配或推荐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是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做得像德国这样完善。

此外,德国的技能关卡远比我国严格。在德国,每年职校毕业生都要通过工商会的考试,通过者才能领取技能上岗证上岗工作,如同我国的中职生毕业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一样。但是,德国的考试把关非常严格,每个考生要通过理论与实操考试,一般理论考试需要2个小时,实操则由专业而定,例如机电专业,一般考试需要6~13个小时,并且有5个监考教师监考,不存在作弊现象。因此,通过考试的学生都能真正达到技术要求,是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生的最大愿望就是能一次性地通过毕业考试。而我国现在可谓证书漫天飞,只有初级水平的技术工人却有技师证书,很难想象我国技术证书的含金量是多少。特别是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三年才能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竟然能在一个月之内培养出中级工,半个月之内能培养出高级工。不说是天方夜谭,也足以让人惊诧莫名。

通过以上对比,我国职业教育的硬件尚可,差就差在软条件上,主要是缺乏严格的管理、科学的引导、严谨的责任心。要想振兴我国的职业教育,首先就得把好技能考核这一关。要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严谨的办学与考核方法,不断更新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篇:德国经济转型的经验

同样来看德国,德国是非常成功的,他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原来的德国马克不停升值,但是德国的工业竞争力一直保持,所以德国在几年前还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到目前为止它的中工业产品还是远要比中国要强,比日本也强。在汇率升值过程当中,怎么能用升值来强化你的生产竞争力,而不是削弱工业的竞争力,德国做的比日本好。另外就是整个转型,我想德国和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情况比较接近,都是人多地少,人多地少之后怎么让大家的生活改善,所以你看德国社会相对是非常稳定的。

另外一块就是德国的环保也非常先进,而且到了现在为止,德国很多重要的公共设施,还有可能是太阳能,用的是其他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很多技术还是从德国那边去引进的。我想这些东西我们未来都需要向德国进行学习,德国也从中国的发展当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你看大众在80年代就进来了了,现在在中国可以说赚的盘满钵满。

姜声扬:还有奥迪。

朱文晖:奥迪也是,现在做的最好的可能是奔驰和宝马。

姜声扬:还是德国。

朱文晖:还是德国货,卖得非常好,大家也信他,日本的企业就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德之间无论从微观的企业合作,居民的交往到宏观的经济管理模式,社会的建设或者说是社会的和谐管理这种东西,还有我们以前学他的税制,中国的增值税主要是从德国那边学回来了,这一系列东西都决定了中德双方会在未来进一步的拓展合作的领域。

但是我自己觉得比较遗憾的就是,中国比较缺乏学德语的人才,中国从最高层,对德国的经验和德国的模式研究的不够,但是我想光是总理之间的互访还是不够的,还得拨出更多相应的资源,把这种好的情况继续推进下去,比如说我们去德国学习,能够像去美国学习,那么频繁,那么主动,我想这对中德双方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移动客服礼貌用语下一篇:中国网球的现状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