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经济设计发展论文

2022-04-28

小编精心整理了《西部经济设计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一、国内外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及取得的成就艺术设计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主要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等,是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经济性的一种艺术形态。艺术设计除了它的艺术性之外,则体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推动作用,即它的经济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我国开始意识到艺术设计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西部经济设计发展论文 篇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ISSP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理论和实践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尚无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通过构建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SSP测度指标体系,以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其发展差距,并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测度指标

收稿日期:2017-04-20

作者简介:王曙光(1963-),男,山东青岛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公共政策;梁伟杰(1991-),男,山西阳泉人,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事务与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创新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JY003。

区域经济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onn Heinrick Von Thunen)在《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著作中提出了“区位”的概念后逐步形成[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国外主要包括以拉格纳·格纳斯、罗森斯坦·罗丹等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和以冈纳·缪尔达尔、佛朗索瓦·佩鲁、艾波特·赫希等人为代表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词由我国学界首创,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渐成研究热点。其研究源于人们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认识,差异源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数据,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91-2001年中部与东部的经济差异与1980-1990年相比扩大了245个百分点,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差异扩大了101个百分点。

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思路,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两个大局”,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目前,东部利用政策优势与区位条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等地区相比发展缓慢。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成为我国决策层与理论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与相关研究

自1995年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1995年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规划》,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异”作为之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并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纲要》专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标志着区域发展战略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变。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2003年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同年9月四中全会和2004年3月五中全会分别提出了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此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重要的阐述,体现了党对我国经济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决心。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又明确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为基础,形成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從万方数据库统计看,1996年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关键词或标题的论文为76篇,超过1985-1995年10年的总和,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的变化。1994年出版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被认为是我国较早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2]。此后,诸多专家学者们相继研究了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对策等问题,但其界定和认识不尽相同。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各区域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且形成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3];胡延照(1996)认为,应着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4];冯玉广和王华东(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即 PRED 系统)中诸要素和谐、合理、效益最优的发展[5];曲振涛等(2006)认为区域即地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按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6];覃成林等(201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描述区域间经济关系的状态或过程,区域间开放与相互联系、发展上形成关联互动,相关区域经济都能持续或共同发展、经济差异趋于缩小[7];刘志彪(2013)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突出表现为沿海化、城市化、城市群化倾向[8];崔木花(2015)认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制约[9];丁任重和陈姝兴(2015)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存在政策理念碎片化、政策思路趋同化、政策执行孤立化等问题[10];田开友(2017)认为区域性限制竞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及宏观调控性缺失等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范[11]。

上述研究没有界定“发展”等概念,似乎是心知肚明或不用释义,我们认为这是不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必须明确。本文在进一步辨析发展与增长、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

二、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ISSP测度指标体系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

一般而言,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其内涵包括增长、可持续发展,而增长只是事物由少变多的过程;经济一般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经济发展是指除经济增长造成的区域、时间内产品与服务的增加外,还包括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变化等,经济发展的变化指优化;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不同,它是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既包括数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又包括了发展的持续性。协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配合得当之意,配合作动词指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两个及两个以上部分的参与,在本文中所指我国东中西北四大区域;得当指适宜的状态,而适宜是指区域各自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彼此间差距的缩小,故此协调是指我国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区域间合作而达到相互适宜的状态。

综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界定为:“区域间的经济交往日趋密切、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收入分配科学合理、相互联系良性互动、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以达到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12]。这种发展包含一定时期内区域各自产品与服务数量的增加,以及各自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分配结构的优化,且不以牺牲后代人发展为代价,主要维度包括区域经济稳定增长、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

(二)ISSP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1.ISSP测度指标设计的总体框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我国没有确定的标准,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至今仍尚未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客观的、普遍认同的测度指标体系。诸多专家学者倾向于评价原则的研究,缺少量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或可操作的标准;或限于数据搜集的难度,所提出的评价指标通行度偏低;或提出的指标很难度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深刻的内涵。

故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界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提出可量化的测度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长(Increase)、经济结构(Structure)、公共服务(Service)和发展潜力(Potential)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我们将其4个一级指标关键词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综合称为ISSP指标,并将三级指标确定为“以人均指标为主体、总量指标为辅助”,以保证测度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2.ISSP构建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路。在ISSP一级指标下,具体构建14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其基本思路为:

(1)经济增长一级指标。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协调发展应是又快又好,其中的“快”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和外贸“三驾马车”拉动,故在经济增长一级指标下设立相应的政府投资规模(包括人均财政支出数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居民消费水平(包括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和外贸收支状况(包括人均进出口额、人均顺差额等)3个二级和6个三级指标。

(2)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好”主要体现为经济结构,而优化的经济结构包括区域行业发展均衡、基础设施良好及居民经济情况富裕,故此作为经济结构的3个二级指标,并设立10个三级指标。行业发展水平指标下,三大产业的GDP占比可反映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均衡程度,行业发展有无偏废,通过GDP占比一目了然;在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下,主要选取反映一个地区的交通、邮政、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指标;人均GDP、人均工资和私人汽车拥有量,则可直观地反映居民的经济状况。

(3)公共服务指标。经济协调发展除又快又好之意外,还包括区域公共服务水平,进而带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等事业发展,因而将其设立为6项二级指标和18项三级指标。其中,在文化建设水平下选择报刊、广电、文艺和图书馆等指标进行测度,科技发展程度下则通过技术市场的成交额和有效专利数量两个侧面予以反映,教育发展情况下通过教育经费和高校数量来反映,基础卫生水平下的3个指标则侧重于居民医疗待遇,社会福利保险下选取最基础的医疗、失业和工伤等数据,社会就业状况下主要选取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中就业水平及社会总体就业水平。

(4)发展潜力指标。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储量和环境保护情况决定其经济发展潜力,故而将其设立为2项二级指标和12项三级指标。在自然资源储量下确立为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区、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水和耕地等自然资源的储量情况;在环境保护情况下主要选取废气、废水、固体废料等垃圾产量的负向指标和垃圾清运量的正向指标。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在设计ISSP指标体系时,一些重要的指标如土地承载力等,由于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难度,或未能纳入该体系中,或是三级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二级指标(如外贸指标、行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指标等)的内涵,其主旨是构建一个相对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也期待学界更深入的研究与指正。具体的ISSP指标体系见表1。

(三)ISSP测度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为衡量区域间发展的协调程度、消除数据间单位差异,本文标准化处理是以一个区域年数据为基准。其模型为:

Cij=qijMj

其中Cij为第i年j指标的标准化分值,qij为其他地区第i年j指标的原始数据,Mj基准地区的数据值。

本文采用多因素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其公式为:

Ui=∑CijAj

Ui為第i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指标,Cij为第i年j指标的标准化分值,Aj为j指标的权数。Ui是区域数值的比较值,可较好地衡量所比较的区域之间的协调程度。

(四)ISSP测度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

为使指标权重更加客观,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各项指标的主要成分,并根据各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度和指标在成分中的得分来确定权重。在运用因子分析时,运用最大方差法旋转数据。设置最大迭代收敛的25次,在5次迭代后达到收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三个主要成分,其方差占比见表2。

在成分提取的基础之上,根据每个变量的在提取因子中的成分值的绝度值占该因子比重,得到了每个变量的权重。经计算,一级指标经济增长权重为1234%、经济结构为2257%、公共服务为3913%、发展潜力为2596%。需要说明:环保指标中设置污染指标在理论上应为负值,但为了保证权重之和为1及计算的客观性,本文设为正值,即在加权计算之后、求和之前将人均废气、废水、工业废料指标作负化处理。ISSP测度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详见表1。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一)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按照上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ISSP测度指标体系,本文选取我国四大区域“十二五”的相关数据,在标准化和加权后进行评分加总,测度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见表3;总体评分结果的折线统计图如图1。

(二)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结论

第一,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依次为东部、东北、西部和中部。从表2中可知,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方面均高于其他地区,但发展潜力最低。随着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第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从表2看,东北地区的4个一级指标数据逐年下降,特别是经济增长评分走低,即从2011年的326降为2015年的270。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和外贸虽没有大的变动,但政府投资出现明显的降幅,因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第三,中部地区经济不具备明显的发展优势。从图1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最低,且没有任何一项一级指标高于其他3个区域。这也表明中部地区缺乏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与东部区域经济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第四,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主要能源储量是其他区域数倍,甚至水、煤炭资源的储量是东部地区的数十倍。其经济发展潜力从图1看排名第二,从表2看其发展潜力是其他区域的数倍。因此,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构成了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三)我国西部地区11省区的测度分析

在四大区域评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西部12省区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测度。由于西藏自治区的数据错误和空项较多,因此暂不包括对西藏的测度。其评分结果见表4;总体评分结果的折线统计图如图2。

对西部11省区经济协调发展测度后,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同区域各省区经济协调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从图2看,贵州、云南和广西3省区发展趋势平缓,但总体水平较差;陕西和青海2省区发展波动较大,但总体水平较高;而重庆市发展趋势呈下降状态,与其他10个省区的趋势相逆。可见,即使同区域内不同省区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甚至是不同的发展趋势,也说明一个区域总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和区域内所有省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性,不能以区域的总体繁荣代表内部所有地区的繁荣。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特点,国家及其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忽视地区间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应满足差异化的要求。

图2 西部11省区综合评分的折线统计图

第二,同区域不同省区可担负不同的经济发展任务。在西部发展较好的省区中,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重庆市经济发达、公共服务完善,青海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在西部诸多省区中,不同区域发展禀赋及自身优势条件可担负该区域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区域内分工和协同发展可有效地促进一个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区域整体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要求区域内各省区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而非机械地制定同样的发展目标与政策。

四、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以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为基础,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只有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缩小各省级区域间的差距,才有可能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13]。但东北地区与中西部情况有所不同,故此应制定符合其适宜的策略。东北地区策略的核心是扭转目前“断崖式”经济衰退的态势,中西部则在于保持和提升发展速度。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1改变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东北地区的衰退由政策失效引起,特别是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缺乏持续的动力和稳定的质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应重视优化经济结构,以供给侧改革代替政府投资拉动,走一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质量代替规模的经济发展道路[14]。

因此,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以导向型政策配合直接投资,以市场选择代替行政命令,逐渐放宽政府行政审批范围,发挥市场机制效应;适时对国家某些垄断行业尝试引入民间资本,以激发该行业活力;积极实施PPP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鼓励大众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15],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着力解决人口老龄化等突出性的人口问题。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率过低、人口净流出大于净流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外溢等突出性问题,这是造成东北区域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内部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突出性人口问题的发生导致东北地区的内需严重不足,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改善東北地区生存发展环境,如提升城乡低保标准,解决社保基金缺口问题;提供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在东北地区可率先实施全面开放二胎生育试点,并适度扩大生育保险基金规模;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励政策力度,创造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优越环境[16];加大财政支出中关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1.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作。在经济新常态的政策要求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增速下降,但这又是改善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机,因而中西部地区应抓住改革契机,组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联盟,加强区域间的开放、互动与协调,并完善各省级区域经济体制,焕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活力,以保持其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17]。

我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以区别于需求侧的经济增长政策。中西部地区供给侧改革应着力于供给上提升经济发展的质效,结构性改革可持续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包括经济、消费、产业、企业和分配等结构的优化,将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惠民生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18]。

2.创新区域经济分工协作方式。处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区域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传统的协作关系的实质是发达地区的高端产业需要较不发达地区的低端产业支持。这种协作方式只会扩大区域间的不协调与经济的两极分化,目前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剪刀差就是这种分工方式的体现。

因此,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分工协作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去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端产业,从根本上提升其创造财富的能力,改变东部地区垄断产品大部分价值的现状。目前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主要产业,面临着产业升级转型,故此应降低其比重,并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3.加大财税激励政策支持力度。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因是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国家“一部分人发展起来”的区域战略发展政策,而如今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战略节点,中央政府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时要赋予适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与政策,并从东部地区的发展成果中抽出一部分使“先富”的東部带动需要“后富”的中西部地区。

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给予其财税激励政策支持,包括直接的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以及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以激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财力。此外,还应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东部地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弥补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不足,增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约翰 冯· 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J].1986(95).

[2] 张敦富,覃成林.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蒋清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6):49-54.

[4] 胡延照. 论上海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上海环境科学,1996(4):1-3.

[5] 冯玉广,王华东. 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2):42-46.

[6] 曲振涛,周旭亮,王庆江.区域经济协的界定及其差异性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

[7] 覃成林,张华,毛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 (4):34-38.

[8] 刘志彪.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与长效机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0.

[9] 崔木花. 中部六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动态演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8):71-75.

[10]丁任重,陈姝兴.大区域协调: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趋向分析——兼论区域经济政策“碎片化”现象[J].经济学动态,2015(5):4-10.

[11]田开友.区域经济发展失范的经济法规制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7-42.

[12]王曙光,樊迪.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6(13):114-118.

[13]温雪,赵曦. 中国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与政策调整[J].社会科学家,2015(9)66-70.

[14]付德申,孔令乾.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商业研究,2016(8):25-32.

[15]王曙光,李金耀. 小微企业税源培育的政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6(10):119-122.

[16]侯力,于潇. 东北地区突出性人口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5(5):118-126.

[17]方来.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2-110.

[18]黄小勇,陈运平,肖征山.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理论及实证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5(12):38-42.

ISSP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ANG Shu-guang, LIANG Wei-jie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China)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distin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pth index

(责任编辑:李江)

作者:王曙光 梁伟杰

西部经济设计发展论文 篇2:

基于艺术设计谈西部大开发下的经济发展

一、国内外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及取得的成就

艺术设计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主要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等,是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经济性的一种艺术形态。艺术设计除了它的艺术性之外,则体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推动作用,即它的经济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我国开始意识到艺术设计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也是一种生产力的代表,艺术设计的经济性必将推动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在我国东部经济发展中已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后还会继续推动经济。在当前西部开发的大环境下,尤其需要利用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开发西部,促进西部经济的大力发展。

西方国家很重视艺术设计的经济性,开始的也比较早,因此,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根据英国经济现状指出,英国经济的发展必须靠艺术设计,曾说过艺术设计师是英国工业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优秀设计,英国工业永远不会占领市场,形成不了竞争力。德国、日本也认识到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名企业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已成为现代科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国家或者企业强调艺术设计,把设计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能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成为国家或者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的描述,分析艺术设计对西部大开发下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艺术设计对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与国外联系的主要阵地,积极吸收外来资金和先进的发展经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艺术设计的引进。设计的引入应用在各行业都表现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设计建立企业品牌,提高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艺术设计应用到产品的开发中,设计出的产品与时俱进,吸引大量的国外企业前来投资,实现了东部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设计也必将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高潮,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是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的体现。我国产品出口国外,大部分都是质量第一,包装第二,价格第三,这与国内不重视产品包装设计有关。西部大开发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外商的投资,我国东部产业的西移,都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同时西部大开发又会面临新的问题的挑战,因此,在西部的发展中,要根据西部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西部经济,重视设计为经济服务的功能,推动西部经济向前发展。

艺术设计与经济上的生产、消费、流通、市场及科学技术等环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西部经济发展中,把设计作为重中之重,设计是生产链上的首要环节,设计先行,生产根据设计而行。比如,西部经济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发展什么样的城市理念,城市布局如何规划等,都要先进行设计。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最稳定的消费、设计即将到来的消费,这是真正为经济设计。市场经济时代,以市场需求来进行设计一定会取得效益,设计与市场紧密相连,设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部经济在实行改革开放后,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表现的不明显。现在西部大开发中引进了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的结晶,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必定会使它为市场服务,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三、艺术设计在西部经济发展中作为持续性推动的价值

我国加入WTO使得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艺术设计产业也要适应时代发展,追求最新的国际原则。西部大开发,很多企业都积极准备,要借助这个机遇大干一场,艺术设计也会紧随为西部的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在市场经济中无处不在。企业需要CI设计、媒体设计、广告设计,对企业而言,CI可以推动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管理水平不高,通过CI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广告设计与媒体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建立企业的品牌,通过包装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地方和政府实施CI设计,可以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建立政府良好形象。西部的地域较广,人口较少,建立自己的CI形象,可以提升西部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西部经济的发展中,产品设计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对产品进行创新。科学技术要转变为有竞争力的产品,创新设计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创新设计是产品设计的第一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市场与经济效益等,这也是企业比较重视创新设计的重要原因。

艺术设计在西部大开发中是不容忽视的,它以自身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的大力发展。西部大开发,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变革,包括工业、农业、科技业、服务业等,艺术设计要融入到每一个环节,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作为推动力的载体,将永久伴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

四、艺术设计的发展对西部经济的推动作用需要政府的鼓励

首先,我国学术界对艺术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因此,政府部门要与企业联合,成立设计与推广中心,配合政府加强设计工作,提高产品竞争力,使设计的效益凸显。

其次,要推行绿色环保设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西部经济的发展中,我们进行设计时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来定位,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来设计,实行健康设计原则。政府要加强引导作用,在新的环境下推行新设计,让艺术设计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在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下,要把艺术设计作为经济的基础,并用经济的大力发展来促进艺术设计的繁荣,使艺术经济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汪洋皎,1988年生,安徽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研究方向:室内装璜设计。刘星彤,1988年生,四川射洪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作者:汪洋皎 刘星彤

西部经济设计发展论文 篇3:

浅谈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

摘要: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指两者形成的一种彼此制约、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协调发展状态。它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也是广西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的实现,需要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规划同行、政策同享;需要相应投入、两者兼顾;需要同行互动,相得益彰;以及需要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企事业产学研合作,共同发展。

关键词:广西;海洋经济;海洋高等教育:耦合发展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现代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其对经济所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广西在薄弱的海洋产业基础上,如何实现海洋经济的跨跃发展,如何通过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增强其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使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处于最佳互动状态,并形成耦合发展,是广西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

耦合在物理学上,是指事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把耦合原理引伸到社会领域,是借以寻找社会领域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结合方式。因此,所谓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指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依托,在实施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目标推动作用下,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办学,着眼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服务于广西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与海洋经济的互动发展中,形成一种彼此制约、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协调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既表现为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发展要素之间的协调,也表现为广西海洋高等教育自身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等各要素间的协调。这种耦合发展,是双方处于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其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范围内。它是一个理想模式,是一个发展过程,更多时候是一种趋势,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推动促进。

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事物发展普遍联系、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现象。它们之间的系统联系,受其互动规律的支配。一方面,在海洋产业的竞争中,谁能掌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最新最好的技术,谁就赢得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而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振兴都取决于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掌握,但这些都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简言之,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高等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广西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赖以发展的海洋经济而孤立存在。广西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海洋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广西海洋高等教育只有以服务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办学目的。充分利用海洋经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二者的相互关系是它们耦合发展的本质原因和内在前提;二者的双向启动,协调发展,则是形成耦合效应、取得最佳成果的途径。

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它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只有实现耦合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發展与地方经济社会脱节的弊端,发挥海洋高等教育对海洋经济建设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作用;海洋经济才能更好地为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和空间,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是广西的必然选择

广西人多地少,陆地资源比较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人均水平,曾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陆地资源日益减少,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形势将更为严峻,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环境,无疑是广西新时期实现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从而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可替代的物质自然条件。广西的优势在海,希望在海,要拥海之势,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区位条件,依托和借助这片海连接东盟的优势,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开放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把沿海优势、区位优势、港口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和经济优势,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为此,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2015、2020年海洋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0%、15%、20%左右。近些年来,尽管广西的海洋经济得到了重视和相应的发展,但海洋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还很小,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1%,经济总量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中倒数第二。

广西海洋经济与其他沿海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固然有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政策以及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弱等原因,但其中海洋教育尤其是海洋高等教育滞后,从事海洋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科技研发能力不足,不能不说是导致海洋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今,广西还没有独立建制的海洋学院,沿海高校虽设置有海洋类学科专业,但起步不久,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且尚没有毕业生。

依据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的崛起,需要有一定的支持和支撑系统为前提,而最根本的支撑系统就是人力资源,即用人力资源增长极来支撑经济增长极的崛起。而人力资源增长极,实际上就是教育资源的聚集增长极。美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成为美国西部经济起飞的发动机等案例证明,经济增长极的崛起以教育为支撑已成为一条世界经验。

当今世界,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经济的竞争,关键是海洋科技人才的竞争。海洋经济高层次人才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资源,高素质人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保证。广西要实现海洋产业跨越式的发展,赶上海洋产业发达省市,实现到2015年,海洋产业群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海洋产业群全面崛起,初步把广西建设成为“海洋强省”的海洋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无疑必须在实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快广西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的海洋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海洋科研与技术开发活动,以解决高定位与高层次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满足海洋产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开发的需求。通过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耦合发展,来实现“海洋强省”。

三、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的路径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洋高等教育落后于其他省市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要迎头赶上。必须对广西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思想认识、政策措施等方面形成共识,在规划建设上做到协调同步,以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耦合发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缩小

差距。

(一)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规划同行、政策同享。广西加快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体系的保障与支持。海洋经济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等章节中明确。同样,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也应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组成部分的一个人才战略支点来建设,列入广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即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拟定开始,以“科教兴海”和“海洋强省”的总体战略目标为基础,设计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科技与海洋高等教育战略统筹集成的发展体系,并同享国家赋予经济区开放开发多重政策倾斜支持的“软资源”,如充分利用“国家在有关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必要的支持”的政策,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广西发展海洋产业项目、设置海洋高等院校和开设涉海专业在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优先照顾的支持。

(二)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相应投入、两者兼顾。投入是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条件。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海洋高等教育发展,都需要筹措资金,解决投入问题。应科学统筹,两者兼顾。海洋产业在确定项目、安排建设发展资金时,应充分考虑海洋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培训,安排足够的员工培训经费。政府在对海洋产业发展给予融资、筹资投入优惠政策的同时,要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应安排海洋高等教育资金:并应尽快设立广西海洋高等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和海洋科技开发专项基金,解决海洋高等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资助高校开展海洋基础课题研究和海洋开发利用高新技术的研发,支持高校海洋学科建设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吸引和鼓励优秀的海洋专业人才积极投身海洋教育事业。

(三)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同行互动、相得益彰。随着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海洋产业的发展和领域的扩大,海洋产业的职业要求也将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对海洋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海洋高等教育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广西海洋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也会给海洋产业的拓展和从业者结构的改善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如此形成的耦合态势,正是广西海洋经济实现跨越性发展所需要的,并以该态势的持续、发展提高为保障。

为此一方面,海洋行业、企业要认真执行职业认证制度,强化职业规程、职业培训规范、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创新活动,积极采用海洋高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引导高校合理开设海洋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与海洋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类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严格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另一方面,广西沿海高校要根据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现有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创造条件开设海洋类专业。在专业条件没有成熟前,先开设专业方向,或将一些相关的专业改造成海洋类专业,不断扩大海洋教育领域,提升教育科研层次,逐步形成海洋类学科专业群,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适应度。

(四)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企事业产学研合作、共同发展。广西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实现协同跨越发展,必须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形成海洋高等教育与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

在政府层方面,要根据海洋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具体、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引导高校积极与海洋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以项目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向战略层面的合作发展,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者综合的合作发展。除此之外,要采取措施,积极组织引导推进。如2010年3月,广西区政府开展“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活动,组织推进高校与地方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自治区分管教育的副主席率领高校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到北部湾经济区4市和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企业现场考察调研,为高校与各市及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促成25所(次)高校与4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参加活动的高校共与69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

在高校和相关单位方面,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构建与地方和企事业、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如钦州学院与广西海事局签署实施“航海教育和船员发展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同承担项目,联合培养人才:钦州学院按照航海学科专业的要求搞好教學硬件建设,组织好教学和船员培训;海事局在航海教育资质许可、建立船员培训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为学校提供咨询指导,推荐和提供教学实践基地,为毕业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提供便利。又如钦州学院与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申报广西科技攻关项目,进行“钦州港口集团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课题研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实施“3+1”模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合作双方的共同发展,促进广西海洋经济崛起。

总而言之,广西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只有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海洋产业的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海洋高等教育实现跨越,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海洋经济的崛起服务。

作者:黄家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土资源依法行政论文下一篇:水库工程国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