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先生读后感

2022-07-23

第一篇:民国大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潘晓丰

暑假读了《民国先生》,感触颇深。此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之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教育实业家张謇、陈嘉庚、李光前,到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从名人雅集,到友人情谊,本书呈现了民国文化人的人生百态和民国新教育各方面的图景,读之令人感叹。

在近年来的民国热中,民国教育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书通过各章角度独到的观察、叙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民国文教生活的全景画,其丰富的内容能让读者对民国教育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此书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娓娓道来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

书中以人带事,不但介绍了民国时传统学校教育的情况,也探讨了家庭教育,教育出版,学校音乐教育等问题,令读者在感慨之余,也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思考。

特别是梁启超先生的事例,更令人受启发。梁启超先生早年投身政治,但出生入死的残酷生活并没有让他变得世故、冷酷、无情或者圆滑,他总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重情感,那么富有人情味,他的整个人生观贯穿着“爱”和“美”。他说: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能说理智包括尽全人类生活的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表出来的方向很多,内中最少有两件的的确确带有神秘性的,那就是“爱”和“美”。

梁启超这种人生态度,对他的孩子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而他的孩子们也都得到了他的真传,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但他们个个生机盎然兴会淋漓,从不悲观,个个都在追求“爱”和“美”,成了人生的成功者。

由于孩子远离身边,梁启超只能在书信中了解孩子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的新情况。收不到他们的信,每次都焦急万分,而收到来信时,则会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信中,梁启超常常这样称呼他的孩子: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孩子们、老白鼻……从这些称呼当中可以足见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向父母讨债的。天下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必耗费父母的心血,真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梁启超的这些子女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在梁启超给子女的家信中,也能常常看出作为父亲的煎熬与纠结。

梁思成与梁思永,从小就是一对活宝,专爱调皮捣蛋,对他们的成长,梁启超没有少操过心。1923年5月8日,他在给思顺的信中写道:“你最爱的两位弟弟,昨日,从阎王手里把性命争回。”原来5月7日,思成与思永开着刚从菲律宾带回来的汽车被另一辆汽车撞伤了。时隔三天,5月11日,梁启超在给思顺的又一封信中写道:“前两天我去看他们,思永嘴不能吃东西,思成便大嚼大啖去气他。思成腿不能动,思永便大跳大舞去气他。真顽皮得岂有此理。”须知此时的梁思成已经是22周岁的大人了,尚且如此顽皮,可想梁启超的孩子绝非天生优秀,全是后天成就。因为这场车祸,梁思成推迟一年出国留学,并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一截,更严重的是他的脊椎受到了严重损伤,后来得天天穿着钢制马甲。但梁启超并未对这样的孩子打骂相加,甚至连腹诽都没有,反而仍在信中给予赏识与鼓励:“这回小小飞灾,很看出他们弟兄两个勇敢和肫(纯)挚的性质,我很喜欢。”对推迟一年出国,梁启超还特别写信给梁思成宽慰他:“盖身体未完全复元,旅行恐出毛病,为一时欲速之念所中,而贻终身之戚,甚不可也。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精神的洗礼,读《民国先生》,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第二篇:民国先生读后感1

《民国先生》读后感 一

也曾听人感慨,论当下之中国,已几无大师,且不言现下大师难觅的缘由,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民国年间,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马建强先生撰写的这本《民国先生》,很大篇幅上,便是从此入手,通过叙写一批诸如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等这些个与文教相关的大师,来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民国的文教画卷。他们无一不与文教有着莫大的干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满清民国,外寇倾压,朝代更迭,百废待兴。要想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重新燃起希望,毫无疑问,授民以知识,通过教育来开化启蒙,便是当务之急,当然,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便是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了。 既然说到教育,那不得不说起民国时的先生。先生,不单指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那些言传身教以为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全书第一个提到的,便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康梁出逃,蔡元培毅然挂职携眷出都,放弃众人眼中极清贵的翰林院编修之职。何也?除开对清廷的失望,也有着立志教育救国的愿想,套用书中所言的,便是有对自己“此生端为国家来”的雄心,这也是传统士大夫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担当,是时代先觉者的大智大仁大勇。

记得母校苏州十中的前身,振华女校的校董之一,便是蔡元培先生。女校的创始人王谢长达女士在先生和章太炎,竺可桢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女中。再加上蔡元培本身就任总理的绍兴中西学堂,随后任总教习的南洋公学特班等等,通过办学,也就是新式学堂,教育出一批求新知的洋学堂学生,而这批问新事的新型读书人,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志同道合,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及至后来,蔡元培任光复会会长,同盟会上海分会长,更是让蔡元培多了份铁血色彩,不但学贯中西,更是允文允武。

其后书中一幕幕的场景,诸如任北大校长,兼容并包,反对袁世凯独裁帝制等等,无一不宣示着先生德才的兼备,气节的不倒。再加上穿插蔡元培热心为新人证婚等小故事,将一个活脱脱,有血有肉的民国先生,民国大教育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想蔡元培先生那样德才兼备,还拥有远大理想的人,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去敬仰,去感受,去学习。身为普通中国人的我,作为一名即将施教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当以先生为目标,为垂范,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第三篇: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花了一个月,每天挤一点时间终于把这套书读完了,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全书分三册,分别讲述了民国时期的诸位:国学、思想、文学大师。其中国学大师:黄侃、刘文典、赵元任、刘师培、吴宓、钱穆、王国维、陈寅恪、章太炎、梁启超。思想大师: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文学大师:林语堂、梁实秋、张恨水、沈从文、郁达夫、周作人、鲁迅。

那真是一个璀璨的年代,涌现了这么多位高山仰止的巨人。清末、民国、抗战、内战……。内忧外患激发了5000年来沉淀在血液中的民族魂魄,忧患兴邦。不过,这些巨人们除英年早逝、移居海外的几位外,其他的几乎都倒在了文革中,看完这套书心情沉重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最喜欢国学家中的:赵元任、陈寅恪,思想家中的:金岳霖,冯友兰。文学家中的:林语堂、梁实秋。

而这些人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赵元任。他虽然在哲学、物理、算数、音乐方面都很精通,但在言语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取代的。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心爱的人相伴到老,有幸福的生活时光,晚年在海外受到应有的尊重,在世界上拥有相当的威望。虽然解放初期他选择了离开祖国去美国生活,但是我觉得他的举动比留下来的人更爱国,他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汉语言的美妙之处,读后感《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陈寅恪,学识太渊博了。以至于无人知道他会多少种语言,20种?30种?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身上有着一切中国文人应该有的风骨、儒雅,只可惜命运多舛。三百年内,中国的博学之士只此一人。如果不是碰上失明和文化大革命,他想写的《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定完成。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

所有大师中金岳霖独有的天真烂漫的吸引了我,他对林徽因的痴情吸引了我。身为哲学大师、中国现代逻辑学奠基人,如果让他的学术研究发展下去,他可能成为现代中国的亚里士多德。日后定要找来他的著作好好阅读。《逻辑》、《论道》、《知识论》

对于东西方文化而言,对我国学更为感兴趣,所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理学》、《中国哲学史新编》这几本有空也要找来看看。

早在高中时代就已经读过林语堂、梁实秋的散文集。当时他们头上还戴着“资本主义御用文人”的帽子。令当年的我奇怪的是,文字如此优美的人怎么是资本主义的御用文人?这资本主义还真有眼光。相比之下和他们笔斗的鲁迅的文风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给我的震撼很大,原来可以这样写文章,文字可以这样幽默。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我死气沉沉的高中学习中。如今读完这套书,对他们的人生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以后要把这失落的这二位的书补买回来。

读完三本书,原来更多的书在等着我。

第四篇:笑谈大先生 读后感

笑品大先生

《笑谈大先生》读后感

这大先生即是鲁迅,其实鲁迅对任何一个人特别是我们都是印象深刻的。因为从进入初中以来,语文课本就有几篇鲁迅的文章,使我们现在一看见鲁迅的文章就避而远之。所以有一句话我们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或许就是过多的鲁迅文章对我们影响。但这本书彻底颠覆我原来对鲁迅古板严肃的想法。

书中收录了八篇陈丹青的演讲稿,从不同角度分析鲁迅,我也不知道原来鲁迅的一生并没有想象中的无趣,不但不无聊而且令我对鲁迅产生了更多的好奇。第一篇稿子讲述了作者欣赏鲁迅的两大原因一是好看,二是好玩。其实鲁迅的照片我们是见多不怪了,第一眼我个人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好看的人,但至少很耐看,后来见了更多文人的照片发现其实那个时代鲁迅还真的是如陈丹青所说很好看。文中描述鲁迅的脸是一张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调皮。这个分析就像是对蒙娜丽莎微笑的分析,我不知道一张各种角度各种照片看起来表情都是严肃不变的鲁迅的表情,竟然能有这么多不同的思想品质。好玩对我的吸引力会比较大一些,因为在印象中老先生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沉重或是对我们吸引力不大的,毕竟那是上个时代的事情,讲到现在来说已经落后了,而且作为课文来让我仔细学习品析还是会反感的。在陈丹青老师的描述下,鲁迅的人物形象变得多变有趣起来。老先生有什么好玩?在生活中他会与朋友开开玩笑,讲讲趣事,其实总是自嘲也可见他是在开自己玩笑。鲁迅和论敌其实在生活中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见了敌人分外眼红,却是关系很亲昵。古今中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人没有几个,而鲁迅就是少数人中的一个。所以以后在阅读他文章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带着抱怨的思想去研读分析了,更多的会是去寻找他或许想表达的幽默。 讲到死亡,其实对鲁迅来说并不是十分深刻,虽然他被通缉,被许多人憎恨但始终没有遭遇什么不测,最后也去上海安定,或者说躲去了上海。但是鲁迅对自己的死亡不是很深刻,在他的遗嘱中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然后他对自己的葬礼也是“拉倒”“埋了”几个字来概括,虽然最后他的葬礼并不如他所愿的从简。老先生十分擅长哀悼的文章,他的语气之中没有过多的沉痛,更多的是克制,质朴,平淡。其实鲁迅身边的人很多都是死于非命,因为那个时代人们总是要肩负许多的责任,或许没有老先生的文章来哀悼这些人我们或许都不会去在意这些人的事迹。但是鲁迅自己的死亡或许对他们那个年代来说是相对较好的,他是病死的。或许,这是幸运的。

鲁迅籍贯浙江绍兴,其实我还可以攀个亲戚什么的,呵呵。老先生去上海是为了躲藏逃避,因为上海有租界。但是在他病十分严重的时候,许多人劝他去国外养病,他都拒绝了。老先生是情感上的民族主义、生存上的现实主义。而且通过书我还知道了一个趣事,《且介亭杂文》名字的由来是老先生将“租界”两字各取一半,变为“且介”,或许这也是老先生的好玩之一吧。当时上海的文化也是吸引鲁迅的原因之一,上海是当时中国第一座具有世界意识与现代规模的大都市,而鲁迅的文化立场是一位世界主义者、现代主义者,整个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艺史可以说是上海文艺史,其实鲁迅选择上海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鲁迅弃医从文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鲁迅和艺术,或者可以说的更详细一些是美术有很大的渊源这或许是一些人还不知道的事实把。稿子里说到鲁迅对木刻十分欣赏,但他自

己却不是十分擅长,他自己掏腰包会请老师来教热爱木刻的学生学习,并且帮这些学生发表或是自己买来画册与他们分享。书中列了鲁迅某两年的购关于美术的书的清单,这个购书数量之大到难以想象,而且这只是关于美术方面的,老先生对于美术的研究并没有占据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看到了闲静、入迷、自得其乐、沉溺于美术世界的鲁迅。他有收藏癖,他会请别人帮忙从国外带画,自己也经常买来收藏所以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画。虽然我没有看见过鲁迅对其他画的赏析,但从陈丹青老师的描述中看出鲁迅的才能,作者称老先生不是专业却比专业的点评更让作者感到精致细腻。

鲁迅是谁?这个讽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鲁迅,而是我们,我们对鲁迅的过分研究,导致洗脑,从而我们改变了。

西湖区 杭州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一 韩思怡

第五篇:谁是大先生

——读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有感

这个夏天,在书单中,挑中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其原因,不在于对鲁迅先生的喜爱,反倒在于,对陈先生的好奇。一两年前,我对陈丹青的印象仅限于“陈丹青韩寒说巴金文笔差”之类的媒体报道。前些日子,在网上无意看到一个陈丹青的视频,是一段访问。陈先生身着白色中式衬衣,带圆形无边眼睛,头发很短,一副斯文的书生气,甚至让我想到弘一法师。可就是这样的陈先生,手里夹一支烟,对着镜头,断言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文化已绝,虽然不无他的道理,虽然轻声细语、温柔礼貌,但言语实在张狂的很。

近两年,今人写故人似乎十分流行。就在今年春天,看了叶兆言的《陈旧人物》,更是将五四时期的人物几乎都写了个遍。当然,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轶事,都是自己对这些人物的印象、见解,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笑谈大先生》也是如此。陈丹青在许多地方表示过他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喜爱,这些尊敬与喜爱,就集结在《笑谈大先生》中。

通过陈丹青的书写,我对鲁迅也有了更多角度的认识。鲁迅的交友往来,鲁迅的谈笑话语,或是更多细小的琐屑,这些,都促成了一个更真实、立体的鲁迅。不同于教科书上一篇篇印有其名的文章,也不再对这些作品反复琢磨、探究。通过陈丹青的主观介绍,更客观、理性地了解、学习鲁迅,了解他的为人、行事,他的生活,而不只是他的文章。

如陈丹青所说,鲁迅被过度谈论了。谈论得太多,反而就不真实了。从小学起便读鲁迅的文章,便要求熟记鲁迅的代表作,甚至记得,那时还被要求记住“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这样的句子,还不准颠倒三个头衔的顺序,仿佛鲁迅的存在,就是为了成为那三个家似的。从那时起,鲁迅就成为了一个符号,也只是成为了一个单一的符号,每每提及鲁迅,脑子里代表作、三个家转地飞快,却从未有一个清晰的影像。

陈丹青先生是有名的画家,他在《笑谈大先生》中的几篇讲稿,不需多些文字,便是将一个色彩斑斓的鲁迅勾勒出来。这一个鲁迅,是在家中廊下穿行的鲁迅,是在席间与朋友谈笑的鲁迅,是在桌边椅上一茶一笔一纸的鲁迅,是一个敢言、敢生活的鲁迅。他不再只是几个伟大却空洞的名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情感,他写某某文章的意图,便由此而知,而不再需单纯的从字里行间抠出些证据来。鲁迅大先生,一下子成了一个普通老友,亲切而熟悉,但让你一直钦佩的是,他一直做你不敢做的事,说你不敢说的话。

陈丹青在书中,自始至终保有一种对鲁迅大先生的尊敬和爱戴,又有一种因喜爱而生出的,对不能亲自和鲁迅促膝而谈的遗憾。陈丹青笑谈大先生,言语里满是卑微和谦逊。而我今日则想学一学陈先生说中国文化已绝时的张狂:鲁迅是那个时代的大先生,那么,我们的时代里,谁是大先生?

在搜索引擎里抛出这样的问题,大概都会争执说韩寒是否会是下一个鲁迅之类。虽然我个人也是韩寒的读者,但对于这样的说法还是有所保留。但换一个角度,既然《笑谈大先生》就是告诉我们,被符号化的鲁迅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的伟大,只是来自他的敢言、敢生活。倘若人人都能这样勇敢„„

谁是大先生?

源清中学

高二(12)班

吴欣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免费高温应急预案下一篇:媒介策划方案格式